二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
【教案】小学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教案
谁长得快——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简单的收集数据的方法,能用表格和条形图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
3.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学习整理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和条形图。
教学过程:导入】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想不想听?在刚刚结束的区运动会上,我校锻炼队的同学取得了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各个年龄组的比赛中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他们是不是很厉害呀?老师这里收集到了全区中小学800米长跑男运动员的年龄信息,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吗?出示运动员年龄信息表格(板书:收集)预设:看不出来。
看来这些信息太凌乱了,快想想办法怎样就能一眼看出来了?(统计一下、数一数)。
在数学上,我们就用统计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
【讲授】二、解决问题,探究方法(一)收集、整理数据1.出示统计表:2.谈话:这就是800米运动员年龄统计表,我们就用这个统计表来进行统计,你看懂这个表了吗?表格中 10岁以下是什么意思?10岁及10岁以下又是什么意思?14岁及14岁以上呢?3.同位合作进行统计现在就请拿出表一,赶快统计一下吧。
4.学生汇报统计的结果和方法。
请**组到前面来汇报一下你们统计的结果和方法。
预设一:用做标记的方法预设二:画正字的方法这两组同学汇报的怎么样?把掌声送给他们。
评价:同学们真不错,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谈话:怎样才能知道你统计的结果对不对?预设:把每段加起来,看是不是等于总数小结:除了这样我们在统计时还是要认真仔细,要注意不漏数,不重复数。
5.小结:我们把收集的数据按照一段一段进行分段整理,这种统计方法叫做分段统计。
这种表格就叫做分段统计表。
数学二年级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学二年级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数学学习中,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数学二年级学生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收集是指通过观察、测量、统计等方法,获取相关信息的过程。
在二年级数学学习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实地观察法实地观察是指通过亲自去实地进行观察,获取相关数据。
例如,学生们可以去操场上观察每天玩滑梯的人数,然后记录下来。
这样就可以收集到关于每天滑梯人数的数据。
2.调查问卷法调查问卷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学生们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问卷,询问同学们的一些相关信息。
例如,他们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他们每天一共吃多少个水果?通过收集同学们的回答,就可以得到一些有关水果消费的数据。
3.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设计实验的方式收集数据。
例如,学生们可以进行一次有关种子发芽的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种子的发芽情况,并记录下来。
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系列种子发芽的数据,进而进行数据分析。
二、数据的整理数据的整理是指将收集到的杂乱无章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排序和总结,以便更好地分析和理解数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据整理方法。
1.制作表格将数据制作成表格是常用的整理方法之一。
通过表格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例如,可以将同学们最喜欢的水果制作成条形图,以便直观地比较各种水果的受欢迎程度。
2.绘制图表除了表格,绘制图表也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整理方法。
通过绘制图表,可以更形象地展示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例如,可以用饼状图表示学生们最喜欢的户外运动项目的比例,以便一目了然地看清各项目的受欢迎程度。
3.分析总结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分析和总结,可以揭示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例如,通过对每天滑梯人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滑梯人数在不同天数之间的变化情况,进而推测出受季节、天气等因素的影响。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及练习课教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设计
创设情境,引导启发。
三、达标检测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
地点
植物园
动物园
游乐园
森林公园
河滨公园
人数
(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
(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 )人。
我喜欢( )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 )人。
四、收获分享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与整理知识要点
数据收集与整理知识要点1.收集数据的方法:(1)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
(2)实地调查:如现场观察,收集,统计数据。
(3)媒体调查:报纸,电视,网络等。
注意:选择收集数据的方法,要掌握两个要点:1.是要简便易行;2.要真实全面。
2.全面调查:(1)全面调查;考察全面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2)划计法:整理数据时,用“正”字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数据,这种记录数据的方法叫做划计法。
(3)百分比: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数的比。
注意:调查方式有两种: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3.抽样调查:它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的数据的结果来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
4.总体:要考察对象的全体。
样本:被抽取的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组成称为个体。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不带单位)5.抽样调查的要求和特点:(1)特点:优点:花费少,时间短,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破坏性小。
缺点:结果性往往不如全面调查的结果准确,且样本选取不当,会增大估计总体的误差。
(2)要求: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的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也就是要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
6.数据处理的过程:(1)数据处理的过程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
(2)数据处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对未知的事情做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7.常见的统计图及其特点:(1)折线统计图: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2)条形统计图:反映每个项目的具体的数据。
(3 )扇形统计图: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8.数据的频数分布表:反映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出现的频数,从而反映了在数据组中各数据的分布情况。
要全面地掌握一组数据,必须分析这组数据中的各个数据的分布情况。
9.频率分布直方图; 为了直观地表示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以频数分布表为基础,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1)频数分布直方图是条系形统计图的一种。
(2)直方图的结构:由横轴,纵轴,条形图三部分组成。
(常考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单元检测题(含答案解析)(2)
(常考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单元检测题(含答案解析)(2)一、选择题1.选一选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其他人数(人)181284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其他(2)喜欢()的人数最少。
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其他(3)喜欢故事书的比喜欢连环画的少()人。
A.10B.6C.4D.8(4)喜欢连环画的和喜欢科技书的一共()人。
A.30B.20C.26D.122.下面是同学们喜欢吃的蔬菜调查情况。
喜欢吃的蔬菜名称西红柿黄瓜茄子土豆白菜人数(人)181610812A. 西红柿B. 黄瓜C. 茄子D. 白菜3.李明调查了五个同学的身高,数据如下表。
姓名李明王芳赵兰刘玉李琴身高(cm)1411391381431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刘玉的身高最高B. 刘玉一定比其他同学吃的多C. 赵兰最矮4.某鞋店上周销售各种尺码男式皮鞋的情况如下表,你认为这家鞋店本周应进()尺码更为合适。
尺码/cm2424.52525.52626.527数量/双415344829185A. 5B. 25.5C. 275.选一选。
小动物举行运动会,四种动物参加50米跑,它们的比赛如小表。
运动员小猫小狗小熊小兔成绩13秒9秒20秒11秒A.小猫B.小狗C.小熊(2)给它们排个名次:()。
A.小猫、小狗、小熊、小兔B.小狗、小兔、小猫、小熊C.小熊、小猫、小兔、小狗D.小熊、小猫、小狗、小兔6.要反映长沙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数据情况,宜采用()。
A. 条形统计图B. 扇形统计图C. 统计表D. 频数分布直方图7.下表是二(2)班每天看电视时间情况统计表,从图中可知每天看电视在30分钟以下的有多少人?()时间30分钟以下30分-----1小时1小时以上人数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A. 35人B. 5人C. 10人8.三年一班采用不记名的方式投票选举班长,小明得到的票数是“正正正正正”,小杨得到的票数是“正正正正丅”,小芳得到的票数是“正正正正”则最终选举的班长是()A. 小芳B. 小杨C. 小明9.下图中哪种天气最多()A. B. C.10.下面是某校参加课外活动小组人数统计表。
二年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知识结构
二年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知识结构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实验版二年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知识的。
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通过参与有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的方法,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调查、记录和整理结果,意在使学生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记录方法的多样性。
学会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使结果易于整理。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与统计相关的初步知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调查、记录和整理,简单分析数据奠定了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统计相关的生活场景,只是学生没有发现,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究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于生活“。
3、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4、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学会收集数据的方法,能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2)、能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说教法在教学上,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
从学生身边的问题出发,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利用以前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关注的是教学过程,所以学生在讨论中悟,悟中获,获中学,学中创新。
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性。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本节课开始教师就创设情境,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唤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于是就选择了同学们熟悉的调查四种颜色,选哪种合适?做校服,这样的引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1、在教学新知识时,我有意创设问题,举手调查。
(必考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单元检测题(有答案解析)(2)
(必考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单元检测题(有答案解析)(2)一、选择题1.李兵和王芳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下面是李兵画“正”字记录的自己游戏的结果。
那么王芳赢了()次。
A. 14B. 6C. 82.下面是三(1)班男生1分钟跳绳测试的成绩统计图。
男生达标成绩是110个,达标的人数是()人。
A. 25B. 20C. 183.下面是三(二)班同学喜欢的“卡通明星”情况。
喜欢孙悟空的有()人。
A. 4B. 9C. 6D. 84.下面是我们学校三年级植树情况统计表,4个班平均植树()棵。
A. 7B. 8C. 9D. 45.下面是某年级(二)班同学对水果的爱好情况统计表,喜欢()水果的人数最多。
A. 苹果B. 梨C. 香蕉D. 桃6.下面是某班同学出生的季节的统计表,出生在春季的人数是()。
A. 10B. 12C. 14D. 77.红红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结果如下。
喜欢吃香蕉的有()人。
A. 12B. 8C. 7D. 158.下面是二年级同学喜欢参加的课外活动情况,从图中可知,喜欢看书的和喜欢旅游的一共有多少人?()活动项目看电视看书运动旅游其他业余活动人数1810862A. 14人B. 18人C. 16人9.按邮票的分值来分可以分为几类?()A. 3类B. 2类C. 4类10.2012年伦敦奥运会金牌情况统计表。
国家中国英国美国巴西数量(块)38294612()国排名第一。
A. 中国B. 英国C. 美国D. 巴西11.选择:羽毛球组的人数比围棋组的人数多()人种类航模组书法组羽毛球组舞蹈组绘画组篮球组围棋组人数15人8人12人9人13人20人7人A. 6B. 5C. 412.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多?种类航模组书法组羽毛球组舞蹈组绘画组篮球组围棋组人数15人8人12人9人13人20人7人绘画组二、填空题13.姓名小玲冬冬乐乐小军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单位: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人正常的眨眼可以消除眼睛的疲劳.如果眨眼次数过少,对眼睛的健康不利.下表是人在正常状态下每分钟眨眼的次数.状态平常写字看书玩手机游戏每分钟眨眼次数 24 18 15 10从上表可以看出,在________状态下,眼睛最容易疲劳,看书状态下眨眼的次数比写字时眨眼次数少________%.15.下表是小丽统计她所在班最喜欢的动画片的人数情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收集与整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收集与整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收集与整理》这一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分析。
内容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解释,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提高他们运用数据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用适当的方法表示数据。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增强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1. 数据收集的准确性:确保学生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准确无误。
2. 数据整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如分类、排序等。
3. 数据的表示和解释:培养学生能够用图表或其他形式直观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解释。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PPT,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活动手册,彩色笔,剪刀,胶水,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或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概念,通过实例演示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
3. 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 成果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成果进行总结,讲解数据表示和解释的方法。
6. 练习巩固:通过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理解和应用。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明确写出《收集与整理》。
2. 重点概念: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表示、数据解释。
3. 关键步骤:数据收集的方法、数据整理的方法、数据表示的方法。
4. 示例:展示一个完整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示例。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第1课时)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2课时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3课时)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4课时)20.2.1 方差(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1. 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 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二. 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1. 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理解方差公式3. 难点的突破方法:方差公式:S 2 =n1[(1x -x )2+(2x -x )2+…+(n x -x )2]比较复杂,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个公式都会有一定困难,以致应用时常常出现计算的错误,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安排了几个环节,将难点化解。
(1)首先应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方差和方差公式,目的不明确学生很难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多举几个生活中的小例子,不如选择仪仗队队员、选择运动员、选择质量稳定的电器等。
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做出选择判断经常要去了解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仅仅知道平均数是不够的。
(2)波动性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第一环节中点明了为什么去了解数据的波动性,第二环节则主要使学生知道描述数据,波动性的方法。
可以画折线图方法来反映这种波动大小,可是当波动大小区别不大时,仅用画折线图方法去描述恐怕不会准确,这自然希望可以出现一种数量来描述数据波动大小,这就引出方差产生的必要性。
(3)第三环节 教师可以直接对方差公式作分析和解释,波动大小指的是与平均数之间差异,那么用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完全平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整体的波动大小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求平均值得到。
所以方差公式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和课堂时间决定是否介绍平均差等可以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其他统计量。
三. 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 教材P125的讨论问题的意图:(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十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数据收集与整理和图形运动》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十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数据收集与整理和图形运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数据收集与整理和图形运动》,这部分内容是对整个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的复习和总结。
数据收集与整理主要让学生学会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能从数据中得出有用的信息。
图形运动主要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图形运动的知识,他们能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但学生在数据收集与整理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收集数据的方法不灵活,对数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方法,能从数据中得出有用的信息。
2.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概念。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2.平移和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展示图形运动和平移、旋转的概念。
3.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数据收集与整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这些方法。
3.知识拓展:讲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这些概念。
4.应用练习:让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方法和图形运动的概念。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数据收集与整理和图形运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作业设计)
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下册版本人教版章节名称《数据收集整理》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第2课时》作者1.前置性作业作业内容:我是小小统计员。
小朋友们,蔬菜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营养丰富,多吃蔬菜,身体更棒哦!那么调查身边的人(家人、朋友、邻居等)最喜欢吃的蔬菜吧,完成下表并回答问题。
(可以补充蔬菜的种类)蔬菜土豆白菜茄子豆角人数(1(2)你最喜欢吃(),你身边的人最喜欢吃这种蔬菜的有()人。
(3)一共调查了()人,根据调查结果,你有什么建议?(4)在统计过程中,你是怎么记录数据的?作业时间:完成第1课时之后,学习第2课时之前,10分钟内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收集整理关于身边的人喜欢吃的蔬菜,让学生亲身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进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究,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巩固本单元第1课时的学习内容。
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还没有能力自己设计表格,所以这里提供表格进行活动。
学生回答问题时,除了对统计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外,第(4)小题引导学生思考记录数据的方法,为第2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
2.巩固性作业作业内容:我是小小记录员小朋友,你知道冰壶吗?你玩过高山滑雪吗?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运动健儿们在奥运赛场顽强拼搏,最终中国代表团以9金4银2铜位列金牌榜第三,创造了冬奥参赛史上最好成绩。
下表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五名国家的金牌获奖情况。
国家中国挪威瑞典德国9 16 8 12金牌数量/枚(1)请你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下前五名国家金牌获得的个数。
中国美国挪威瑞典德国(2)哪个国家得到的金牌数最多?金牌榜前三名有哪些国家?(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吗?作业时间:学习第2课时后,5分钟内完成。
设计意图:以最热门的冬奥会为主题,通过针对性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掌握记录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表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了解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技巧,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整理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整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如何使用图表整理数据。
2.掌握数据分类、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1.学生在数据整理过程中逻辑思维的培养。
2.学生如何正确运用图表展示数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以示范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数据收集整理的基本步骤。
2. 学习数据整理方法1.讲解数据整理的方法,包括分类、整理、比较等内容。
2.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练习。
3. 学习数据展示1.引导学生如何使用图表展示数据。
2.学生尝试制作简单的柱状图或折线图来展示所整理的数据。
4. 拓展练习1.学生在小组中完成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据整理和展示任务。
2.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行互相比较和讨论。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据整理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实践。
五、课后作业1.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整理一组数据,并用图表展示。
2.查找一则新闻中的相关数据,整理后撰写一份简短的数据分析报告。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际案例的引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希望能够对学生有所帮助,引领他们更好地理解数据收集整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教材分析:“数据收集整理”是学生正式接触统计的起始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分类与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统计的起始内容。
教材依托学生熟悉的情境,以收集数据、记录数据和呈现的数据为主,从中学习调查的方法并初步了解统计表,同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使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统计的价值具体分析:1.选校服颜色情境。
教材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创设了开学初订校服选颜色的情景,引出“选哪种颜色合适?”的问题。
教材中一个小女孩做出判断: 应该选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然后出示: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这一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引入新知的学习.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创设定校服的情境, 在叙述情境的过程中出示例1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然后提问“选哪种颜色合适?”回答这个问题时,可能大部分学生会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因此五花八门。
这里教师要注意引导,使学生明白,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要求,最合理的是选择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的颜色。
这就需要确定4种颜色中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引出用统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体现了统计的必要,也体现了统计的作用与价值。
2.调查法收集整理数据。
教材中首先出现了两个孩子正在针对“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这个问题进行研讨,情境图中学生的对话揭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调查(统计)。
第一次对话。
一个学生说“可以在全校进行调查”另一生说“全校学生那么多,怎样调查呢?哦,可以先在班里调查。
”这里不仅确立了调查的对象(本班)而且渗透了抽样的思想。
第二次对话:一个学生说在班里用举手的方式进行调查,另一个学生说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进行调查。
对话中展示了调查的方式(举手、投票等)以开放的方式体现了对学生其他调查方法的尊重。
其次有一名老师正在让学生用举手的方法收集数据,并提示应注意的事项:每人只能举一次手(即只能选一种颜色或不能重复计数),图下有一个统计表,表明了呈现数据的方式。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学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二、互动新授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
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数据收集与整理》大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3)如果这个班定做班牌,选择()色合适。
全校选这种颜色做班牌合适吗?为什么?生1:因为全班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所以如果这个班定做班牌,选择蓝色合适。
生2:但是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班牌不一定合适,因为全校学生不一定喜欢蓝色的最多,应该再调查其他班级同学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最后比较全校学生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从而确定全校学生做哪种颜色的班牌。
师:你们真的很厉害,看来一个班级的喜好不能代表全校班级的想法,要想得到答案,还得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
[设计意图:教师设计一些探索性、合作性活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研究知识,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探究调查的方法,通过讨论体会抽样调查方法的合理性,学会进行抽样调查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使学生在探究中体会统计的价值。
]【环节三:实践应用,随堂检测。
】师:同学们,下面老师请你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书中的相关问题,你们敢挑战吗?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一的第1小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并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
(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人。
我喜欢()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人。
天气晴天雨天阴天天数2. 综合练习下面是小明记录的6月的天气情况。
天气晴天雨天阴天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喜欢这种方法的理由。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统计中收集数据以及简单的统计表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中数据统计的方法。
揭示课题【统计数据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什么的具体情境引入课题,提高学生积极性。
](二)教学例21.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小刚和小雨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二年级数学下册《收集与整理》教案、教学设计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通过数据来发现我们班同学们的阅读喜好。”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介绍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以及图表的制作与解读。
2.教学过程:
-教师讲解数据收集的方法,如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
-教师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对数据进行分类、记录和整理。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章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认识。
2.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方法,总结图表的制作与解读技巧。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悟,交流学习经验。
-教师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概括,强调数据收集与整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4.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词汇,如“最多”、“最少”、“一样多”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5.通过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数据收集活动,如调查同学们喜欢的颜色、水果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实践,巩固所学。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收集与整理》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实践作业: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如“家庭成员的喜好”、“班级同学的生日月份”等,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要求如下:
7.课后拓展,提升能力:
布置具有挑集与整理的实践,提升数据处理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的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的教学反思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的教学反思(共含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的教学反思关于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教学反思我刚接手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的第二堂课,本学期一开始是简单的统计知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一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例2。
上课之前,在备课这个环节我仔细研读了教材和教案,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学过程,由于经验欠缺,我向同年级的李老师询问了她本节课的教学思路,结合教参,我找到了自己觉得比较合适的方法。
首先我带领大家回顾复习上节课(例1)的重点知识,上节课我们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统计出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颜色,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等等。
通过谈话,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老师今天想请大家帮一个忙,一同来评选出一名得力的数学小助手。
由同学们推荐两名心目中最满意的人选,但是选谁更合适呢?大多同学都说出了上节课的方法,举手表决。
但举手这种方式,它也有一定的限定因素,有时候会存在很多人情因素,可能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团结,这个时候呢,我们可以用投票的方式。
效仿李老师的方法,我准备直接在课堂上演示投票这个过程,让同学们人人参与,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切实实的去感知这个投票的过程。
在统计票数的时候,找几名同学上讲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记录,其他在座的同学来监督。
刚开始还担心时间不够,这样课堂也可能会比较混乱,但这节课下来,我觉得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不过有些细节之处,的确是需要注意的,在选同学时,由于节省时间在黑板上我只写了一个姓氏,其中有一个同学姓朱,在唱票的时候就闹了一些小笑话,朱同学,王同学,朱同学,朱同学读的快时也就把同学两个字省略了,结果就成了朱,王,朱,朱一个王,两个朱同学们不禁也都笑起来了,不过我真不是故意的,孩子们也都挺懂事,没有一个同学故意捣乱的,倒活跃了课堂气氛,这多亏于平时班主任老师对他们习惯的培养。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评课稿2篇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评课稿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评课稿2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评课稿1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
王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发展的眼光来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远比让学生直接但却被动地获取现成知识结论要更加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学生的观察、猜想、探索和创新等其他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开发和锻炼。
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王老师突破常规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的上课方式,而是利用亚运会的奖牌比较,通过学生读表格,获得信息,让学生体会数据是会说话的,从而自然引出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必要性及价值,并由亚运会谈到学校运动会,制订班服,从班服的选择到班服的尺寸统计,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伴随着一个知识点的落实,最后又以亚运会的奖牌对比方案的设计达到知识的巩固效果,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同学的想法,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案,经历数据整理的过程,最后王老师还让小组代表把自己的方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出来,提高了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学会了合作交流。
这节课通过学生的展示不难看出确实是一节高效的课堂,练习充分,充分体现了课堂结构上是“学”与“练”的结合体;王老师更是利用一个个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与集体荣誉感的教育,使数学的三维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只会被动地听而不能提出问题、发表见解。
而王老师设计的一个个问题激发的正是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
在这种问题的推动下,学生必然展开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活动,以求得到多种答案。
例如,在班服尺寸的确定中,如何对一个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进行整理,学生提出先按男女分类,再按身高排序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整理数据,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衣服的尺码标准,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提升。
在整堂课的设计与教学中,王老师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学生的后续发展为指导思想,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 设 计 数据收集整理(二)
学生讨论, 选择一 个公平、 公正的方 法。
板书设计 姓名 票数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王强 李亮 于小美 刘明
教师精讲与点拨
学生活动
备注
教 与 学 过 程 设 计
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 把这些纸张记完。 讲述:记录完的讨论一下, 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将 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 瞧一瞧。 完成统计表。 姓 王 李 于 刘 名 强 亮 小 明 美 票 数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 )担任体育小明星。 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一听,要说出喜欢这种方法的理 由。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 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应 用统计知识帮助老师选了一位同 学们心目中的数学科代表,老师 先谢谢同学们,我们还学到了统 计的另一种方法——投票,并用 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了记录,在 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 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选 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教
课题 主备人 授课时间 三 维 教 学 目 标 重点 与 难点 教具准备 知识 与 技能 过程 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学
案
课型 新授
教师精讲与点拨
一、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看了希 望小学的运动会成绩,我们来选 一下班里的体育小明星吧。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 出四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如王强、李亮、于小美、刘明。 二、互动新授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 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 教师引导:我们要从这四位 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 方法? 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 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 什么? 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 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 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 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 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学生自 由发言。) 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 能担任科代表。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 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 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 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 (2)学习记录方法。 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 桌上。 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 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 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
教 后 反 思
学生活动
备注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审核人 第 1 课时
共 2 课时
序号
初步学会分段处理数据的方法,并能对统计结果进 行简单的分析。
教
根据生活经验主动提出问题, 并获得间的数据收集、 整理、分析的统计过程体验。
与 学 过
学生讨论,说 说选择的方法。
积极主动地参与统计获动,能与同伴合作交流。
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达
请小组讨论一 下, 你们准备用什么 方法来统计数? 指名学生说, 如 画“△”、画“正” 等。 方法独特的学生 到黑板上板演, 其他 学生用自己想到的 方法记录。 把你喜欢的方 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要说出喜欢这种方 法的理由。Leabharlann 标 自主练习 1、2 检 测
作 业 设 计
进行一次投掷硬币游戏。 各掷硬币 50 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