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风流人物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研讨课教案_4
《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复习目标:2、掌握答题技巧。
复习重点:古诗词鉴赏应试策略复习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为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古诗词的鉴赏知识和答题技巧,我们今天将从两方面来整理回顾:方法和策略。
二、方法篇(一)辨体裁列举中学所学元曲、词、诗篇目:元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词:《武陵春》李清照《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渔家傲秋思》范仲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望江南》温庭筠诗:古体诗、律诗、绝句(二)辨类型(思想感情)请同学们列举出每一种类型对应的相关诗篇。
1.送别诗:依依不舍之情;别离的思念;情深意长的勉励。
2.爱国忧民诗:怀古伤今悲己;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疾苦,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等。
3.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战士们戍守边关的军旅生活。
表达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渴望;或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等。
4.山水田园诗:表达归隐田园、寄情山水的闲适恬淡,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厌恶官场黑暗等。
5.写景(物)抒情诗:表达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自然、热爱春光的美好情怀。
6. 托物言志诗: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抒发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感伤。
7. 爱情诗:多表达离情别绪或相思之苦。
8 .羁旅思乡诗:表达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抓意象问:不同的意象各有怎样的含义?1.松、竹、梅、菊、兰、荷:多用以表达人的品行志节。
2.柳:多用以抒发惜别、留恋之意。
3.月、霜:多与思乡怀人有关。
4.梧桐、落花、流水、老树、残月、夕阳、西风:多抒发凄凉伤感之情或感时伤世之叹、孤独落寞之感。
5.大漠、孤烟、黄沙、长河、燕山、玉门关、楼兰、羌笛、鼓角、吴钩、金柝等:多出现于边塞诗中,或赞美边关将士杀敌卫国的爱国情怀;或批评朝廷不关心士卒的冷漠,表达对守关将士的同情;或抒发壮志未酬、久戍思乡的感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风流人物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风流人物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风流人物”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叶圣陶先生说过:“教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
作为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注重方法的提炼而不是知识的传授,注重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故在构思这节“风流作文”话题作文讲评课时,我就想将学生在写历史人物中运用到的方法进行提炼、总结,使学生在今后写人物尤其是写历史人物时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由于这些方法是来自于本班学生自己的写作,会更易于掌握。
学生在写作中呈现的方法涉及面广而多。
如如何拟题的方法,如何开头的方法,如何选材的方法,如何立意的方法等。
那么我如何定这节课的主题呢?即我到底让学生掌握哪方面的写作方法。
我想一节课的主题选定,应该取决于这节课所上的内容和上这节课的学生。
于是我先从“风流人物”这一写作内容和写本单元的风流人物这一写作要求出发,考虑从学生习作中总结出如何在写作对象基本固定的情况下写出有新意、独特的风流人物。
通过对学生习作的研读,我从中归纳、提升出学生写千古风流人物的两大方面:1、走进风流人物。
2、把风流人物请到现代。
在“走进风流人物”这一方面,学生选择的“路”都不同,我将这些“路”归为写作的切入点,也就是说学生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自己笔下的风流人物。
“把风流人物请到现代”这一方面,学生主要用到了故事新编等写作形式。
其次,从本班学生的情况出发,考虑到这些学生写作基础比较好,而且这次作文最大的不足就是立意不够深刻,故应该把重点放在能写出立意深刻、构思独特、富有个性的这一方面。
就这样,我确定了“亮点聚焦”这一环节的内容是提炼出巧妙而众多的写作切入点和故事新编等新写作形式;在修改的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在结尾处升华主题的方法,即在立意方面如何做到深刻。
这节作文评改课的主题和相关环节的评改内容就这样“出炉”了。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写人物尤其是历史人物的方法:用不同的切入点走进风流人物,写出新意;用故事新编扥新形式把风流人物请到现代,以全新的视角诠释风流的含义。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人教版九年级教案设计)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人教版九年级教案设计)张三六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活动目标:1、广泛搜集你所喜欢的古代风流人物,并对他们进行评价。
2、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能清楚地讲述历史人物的故事。
3、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雄观,培植理想主义信念和远大抱负。
导语: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她不仅有壮丽的美好山河,还有灿烂的中华文化,特别是在各个朝代的不断更替中,英雄人物和仁人志士风起云涌,层出不穷,或留下战死沙场的悲壮故事,或记载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执着,或流传着照耀后世的毕生力作,或传承人间的千古佳话,今天,老师给你们一个与风流人物对话的舞台,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去聆听几千年前那些英雄人物的心声吧!教学过程:一、猜人物,导新课猜猜他是谁,知道的同学请踊跃举手。
诗词式: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他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对联式: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李白,他是一位诗人(文学家))一军难撼声威远;三字含冤忠孝全 (岳飞,他是一位军事家)二、理解“风流”内涵(1) 建功立业的人物。
(2) 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人物。
(3) 有才学而又不拘礼法的人物。
(在历史上建立的丰功伟绩,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都可算是风流人物。
)三、展示英雄排行榜——数风流人物列出十位你所崇拜的风流人物,给他们排一下名次。
四、领略人物真风采——说风流人物为大家介绍一位你最敬佩的历史人物,讲讲他的故事,创造的业绩。
五、评古论今话英雄——评风流人物选出一位典型的风流人物进行评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多角度、多层面去评价人物。
六、落笔千言写英雄——写风流人物以风流人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研讨课教案_7
《综合性学习:千古风流人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加深学生对人物及其思想、成就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雄观;(2)通过对经典作品的朗诵、背诵,提高学生的古文素养,激起对风流人物的景仰、渴慕之情。
(3)练习写作,提高学生引用、化用古典诗文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生朗诵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导入“风流人物”。
生谈谈自己对“风流人物”的理解。
师总结:泱泱大国,巍巍中华,风流人物,举世无双。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千古风流人物”的世界,去领略他们的风采,追随他们的脚步,吟咏他们的华章……二、合作探究1、传风流人物美名“圣人”、“亚圣”、“卧龙”、“诗仙”、“诗圣”、“王孟”、“苏辛”、“大李杜”、“小李杜”演练:六一居士、青莲居士、香山居士、易安居士、东坡居士、三曹、三苏、唐宋八大家师总结:风流人物,名扬天下。
楹联之中,踪迹可寻。
2、寻风流人物踪迹(1)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2)桃源无意,黄发垂髫怡哉乐;南山有情,青峰飞鸟悠然佳。
(3)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4)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5)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6)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师补充《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7)力挽狂澜,破釜沉舟,枕天下之安危。
霸王别姬,楚河汉界,失江山亦英豪。
(8)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师总结:寻风流人物千百度,不如腹有诗书气自华。
3、诵风流人物华章(1)“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曹操,他的诗歌苍凉悲壮、胸怀高远。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研讨课教案_2
《千古风流话东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品析课外苏轼词作;掌握鉴赏诗词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体会苏轼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归纳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会苏轼词中的情感,汲取有益的精神营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析课外苏轼词作,体会苏轼在词中表达的情感。
难点:归纳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苏轼写“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对联的轶事激趣引入。
(二)旧知回顾
回顾已学过苏轼词作的内容、情感。
学生活动:背诵相关诗词,并说说诗词表达的情感。
(三)新词初品
1、学生朗读《浣溪沙》《江城子》《定风波》三首词。
2、提问:你在三首词里读到了怎样的苏轼?从哪些地方读到的?
学生活动:(1)勾画、圈点出关键词句,并作批注。
(2)小组间相互交流。
(3)小组代表发言。
(板书:学生发言的关键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首词。
(四)学法归纳
4、提问:通过这三首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哪些鉴赏诗词情感的方法呢?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
方法归纳:可以从诗词题目、写作背景、小序、诗词意象、关键词句、注释等方面把握诗词情感。
(五)名家评述
以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展示苏轼的形象。
(六)小结本课
(七)名著导读
推荐课外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孙涛《东坡拾瓦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及反思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综合性学习教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是反映古代生活的文言文,所选的几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体展现了历史巨人的风采,如陈涉、唐睢、孔明等。
为了进一步探寻伟人足迹,弘扬伟人精神,唤醒对成功的渴盼,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设计了这次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一、设计目的:1、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培养信息搜集筛选和整理能力;2、通过对伟人求学经历、创业经历、精神品格等的了解,激励对英雄人物敬仰,仰慕之情,培养理想主义信念和远大抱负。
3、通过活动,提升我们的听说读写素养。
二、参加人员:本次活动要求全体同学人人参与活动,个个展示自我。
另外,我们又请来语文组的全体老师当评委。
三、实施过程:(一)主持人开场白: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产生不了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个不崇尚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了无数风流人物。
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李白“斗酒诗百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他们的事迹载入了史册,被后人一代一代传诵。
下面,让我们一起《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接受精神的洗礼,唤醒成功的渴盼!(二)解读“英雄”与“风流人物”(2名同学回答)明确:所谓英雄,即才能勇武过人的人,不怕因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敬佩的人。
所谓风流人物,即建功立业的人物。
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人物。
有才学而又不拘礼法的人物。
(三)“英雄排行榜”——风流人物谁与争锋主持人:同学们,大家在平时总会说起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或是侠肝义胆的英雄,或是聪明过人的智者,或是才华横溢的文人。
下面我们走进“我的‘英雄排行榜’”,请同学们讲一讲你心目中的英雄。
要求:1、请列举你心目中的英雄及类别。
2、请根据他们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排出次序,第一位是谁?你为什么要这样排列?(3名同学发言)(四)“英雄风采录”——丰功伟绩处处传颂主持人:刚才,我们对心中的英雄们做了排行,对他们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具体领略一下各路风流人物的风采。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范文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范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初三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范文教案第六单元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目的】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试探什么是真正的“风流”,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雄观;在评判历史人物时坚持唯物史观;(2)激起对风流人物的景仰、渴慕之情,培植理想主义信念和远大理想。
二、一样知识与能力方面:(1)通过讲述和评判风流人物,开阔视野、增加见地;(2)通过对各类丰功伟绩进行分类,锻炼思维能力;(3)通过搜集相关资料,练习信息的搜集、挑选和整理能力;(4)尝试运用“调查法”,培育初步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3、语文能力方面:(1)通过“风流人物诗文朗诵”,不断提高朗诵水平;(2)通过讲述、评判、辩论风流人物及其业绩,练习口语表达能力;(3)练习写作。
【训练要求】一、“风流人物”是一个广义的范围,写作时应扩展思维,任意捕捉不同时空的“风流人物”,能够叙写他们的功绩,点出他们的历史作用,也能够抒写对他们的人物评判,表现他们的人格魅力。
二、议论文要做到有理有据,道理力求深刻易懂,事实做到真实可信,层次清楚,主旨鲜明。
3、叙写历史人物,不仅写他的历史功绩,而且要表现作者对人物的观点、评判,和从人物身上取得的精神品质与道德意志。
【思路提示】文题1:莫以成败论英雄提示:一、观点深刻、独到。
每一个人都会有心目中的评判英雄的标准,因此,既不能泛泛而谈,也不能以偏概全。
要有自己独到的观点。
二、事实论据适当、充分。
适当,论据是用来证明观点的,要选择那些能恰如其分地证明观点的论据,针对本文来讲确实是要选择那些“失败”的“英雄”;充分,尽管说不可能把所有的“失败的英雄”的事例都列举出来,可是要让自己的文章有理有据仍是多举出几个事例来更好。
3、理论论据有理有力。
理论论据能够是科学原理、定理、公理、定律、名人名言,也能够是谚语、俗语。
理论依照能够使文章具有深度,提高文章质量。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综合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综合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综合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能力:了解《水浒传》的艺术魅力,学会阅读名著。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国古典名著的辉煌成就,激发阅读古典名著《水浒传》的兴趣、热情。
2学情分析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名著的阅读也不例外,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阅读经典名著,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积累他们的文化底蕴、处世经验,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进取精神。
《新课标》对中学生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想阅读、爱阅读,在阅读中受益、在阅读中成长。
但是现在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他们学习压力确实很大,因此喜欢阅读校园、青春、网络、游戏、侦探、言情、卡通、武侠等读物,用以在紧张的应试教育压力下获得一种缓解、释放、调节和放松。
对于课标要求阅读的名著,他们普遍感到枯燥和乏味。
没有主动阅读的欲望,所谓名著,是已经被证明了的我们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它里面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强我们的人文底蕴,健全我们的人格,使我们不至于成为“文明的野蛮人”。
名著的内涵博大精深,只有学生真正喜欢上了名著,名著的阅读才会成为其阅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才会成为他们主要的精神食粮,才会真正增加他们的人文底蕴,进而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人生。
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渴望找时间去阅读、去了解、去消化,就成了教师导读名著的重中之重。
一部《水浒传》精彩纷呈,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水浒人物不胜枚举,短短一节导读课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其中的精彩全部教授给学生。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研讨课教案_20
(说明:此方案由指导教师填写,表中空格不够可另附页)
课题名称:
1、课题背景(在什么历史、经济、政治、理论、科技、自然、社会、生产、生活等条件下开展课题探究?)
武侯祠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
武侯祠(汉昭烈庙)位于成都市武侯区,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成都武侯祠现占地15万平方米,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以及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
2、楹联中的典故;
3、楹联的鉴赏;
4、楹联的影响与意义
5、从楹联中探究刘备、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6、攻心联与三绝碑的探究与影响
六个方面来研究。
4、课题探究的目标(将学校关于探究性课题学习的目标结合本课题内容具体化)
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武侯祠、诗文方面独特的文化底蕴、综合实践活动中相关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等有关知识。
第五阶段,成果整理汇编阶段。在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共同合作下,形成、整理成果,并以手抄报、小作文、课件等形式呈现出来。(目标: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资料整理能力、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
课题探究的意义:
通过对武侯祠的诗文赏析与创作,学生对诗文认识进一步加深,并尝试在语文学习中引入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以及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是有着深刻而现实的意义的。而本三级子课题就是引导学生研究与语文息息相关的诗文,对学生诸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人好游,在游览中寄情山水,游目骋怀,期间创作了众多的山水诗。千年古镇黄龙溪自明清时期就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的诗词歌赋。黄龙溪古镇几乎处处有联、户户有联,其构成的楹联文化成为当地的一扇文化窗口,不断向外释放着她的魅力与光芒。因此,对武侯祠诗词楹联的研究也有了必然性和必要性。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人教版九年级教案设计)共3篇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人教版九年级教案设计)共3篇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人教版九年级教案设计)1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人教版九年级教案设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上出现过无数的英雄豪杰,许多人在各自的领域里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
其中,有一些人因为其风采、才华或者其对世界做出的贡献而成为了千古流传的风流人物。
本次教案设计就是围绕这些人物来展开,结合人教版九年级教材的历史和文学部分进行阐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伟大人物和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千古风流人物的定义和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认识一些千古风流人物的生平、成就和故事。
3.分析千古风流人物对历史和文学发展的贡献。
二、教学展开【导入】(15分钟)1.向学生介绍千古风流人物的概念,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下他们心目中的千古风流人物有谁?2.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千古风流人物,并简短介绍其生平和成就。
3.通过学生的介绍,讨论各个千古风流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教学核心】(45分钟)1.陶渊明让学生在课前阅读古诗文中的《桃花源记》,并在课堂上进行分析。
讲解陶渊明此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以及陶渊明的人生轨迹。
2.曹操介绍曹操的历史背景、人物形象和文学成就,重点探讨其对《三国演义》的贡献,让学生思考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3.李白通过李白的诗歌,让学生了解唐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学特点,分析李白的诗歌风格和语言表达。
4.苏轼介绍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结合其代表作《赤壁赋》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的重要地位。
【巩固】(20分钟)1.让学生自己分组,介绍每组选择的千古风流人物,分析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和贡献。
2.展示学生绘制的一些千古风流人物的画像,看看哪些学生画了比较成功。
3.针对本次课程设计,让学生回答一些课后问题,回忆和总结今天的学习。
【结束】(5分钟)通过本次的学习,学生对历史和文学的认识和理解将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对千古风流人物也更加敬畏和钦佩。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研讨课教案_17
教学目标:1、掌握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激发学生的学习课外文言文品析人物的兴趣。
3、鼓励学生刻苦学习为中考奠基。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课外文言文的兴趣教学方法:学生思考,老师点拨,讲练结合。
导入:面对中考试卷学生感到最困难的是课外文言文阅读,下面我送给学生几个锦囊。
一、借助所给注释,速知文意。
[甲]王冕者,诸暨①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②,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④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⑤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⑥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⑦为通儒⑧。
韩性卒,门人事冕如信事性。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
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选自《元史•王冕传》注释①诸暨:县名,今属浙江省,现诸暨市。
②蹊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
③曷:通“何”,为什么。
④依:投靠。
⑤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灯。
⑥安阳韩性:安阳人韩性,原代理学家。
⑦遂:成。
⑧通儒:博学多识的学者。
【乙】先主①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
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②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③。
关羽怒,请杀之。
先主不从。
张飞曰:“如是,当示④之以礼。
”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⑤刀立直⑥。
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
自后乃尊⑦事先主。
(选自《智囊·上智》)注释①先主:指刘备。
②阔略:疏放,不拘束。
③字:表字,名字。
④示:教导。
⑤挟:持,拿。
⑥直:立。
⑦尊:恭敬地。
二、质疑问难,疏通文意。
1.正音:如暨jì蹊xī琅琅láng 挟xié2.课外文言文阅读,其实就是课内所学文言知识迁移的一个过程,找出我们课内文言文所学过的实词,说明出处和意思,我们分四组来查找,同组同学可以交流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风流人物作文
讲评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风流人物”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
作为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注重方法的提炼而不是知识的传授,注重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故在构思这节“风流作文”话题作文讲评课时,我就想将学生在写历史人物中运用到的方法进行提炼、总结,使学生在今后写人物尤其是写历史人物时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由于这些方法是来自于本班学生自己的写作,会更易于掌握。
学生在写作中呈现的方法涉及面广而多。
如如何拟题的方法,如何开头的方法,如何选材的方法,如何立意的方法等。
那么我如何定这节课的主题呢?即我到底让学生掌握哪方面的写作方法。
我想一节课的主题选定,应该取决于这节课所上的内容和上这节课的学生。
于是我先从“风流人物”这一写作内容和写本单元的风流人物这一写作要求出发,考虑从学生习作中总结出如何在写作对象基本固定的情况下写出有新意、独特的风流人物。
通过对学生习作的研读,我从中归纳、提升出学生写千古风流人物的两大方面:1、走进风流人物。
2、把风流人物请到现代。
在“走进风流人物”这一方面,学生选择的“路”都不同,我将这些“路”归为写作的切入点,也就是说学生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自己笔下的风流人物。
“把风流人物请到现代”这一方面,学生主要用到了故事新编等写作形式。
其次,从本班学生的情况出发,考虑到这些学生写作基础比较好,而且这次作文最大的不足就是立意不够深刻,故应该把重点放在能写出立意深刻、构思独特、富有个性的这一方面。
就这样,我确定了“亮点聚焦”这一环节的内容是提炼出巧妙而众多的写作切入点和故事新编等新写作形式;在修改的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在结尾处升华主题的方法,即在立意方面如何做到深刻。
这节作文评改课的主题和相关环节的评改内容就这样“出炉”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写人物尤其是历史人物的方法:用不同的切入点走进风流人物,写出新意;用故事新编扥新形式把风流人物请到现代,以全新的视角诠释风流的含义。
运用全班评析,小组修改”的评改模式;掌握修改结尾
处来升华主题的方法。
能力目标
提升学生写人物尤其是历史人物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修改尤其是如何修改结尾、做到立意深刻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评改习作,感悟千古风流人物的精神,提升人文修养。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文题回顾: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
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李白“斗酒诗百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他们的事迹载入了史册,被后人一代一代传诵。
以“千古风流人物”为话题,选择本单元的人物为写作对象,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550字以上的。
三、展示写作中的“风流人物”
四、此次的作文优劣之处:
亮点
构思新、富有个性
主要体现在写作的切入点多而巧
形式新:
出现故事新编等新形式
不足:内容不充实;的结尾处不懂得升华主题
五、亮点聚焦
构思新、富有个性:
写作的切入点多而巧
是有选择的,不同的选择产生不同的结果。
写作也一样,当我们选取不同的角度即不同的切入点时,同一个人物投射到我们内心的形象也会完全不一样。
切入点不同,的选材、结构、立意等呈现形式会多种多样,就能做到个性化、独特化)
亮点聚焦:将学生习作中运用到的切入点范例展示出来,要求学生评说是属于哪种切入点。
写苏轼:《明月今时有》、《怎一个“狂”字了得》——化用“明月几时有”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诗词句为切入点;《送你一轮明月》——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送你一轮明月,愿你不再寂寥。
”几个小标题,从《水调歌头》这首词为切入点;《黄花满地金》——以“吹
落黄花满地金”这句诗为切入点。
《心中不逝的风景》:将苏轼比喻成“不逝的风景”,用比喻手法描述人物特点为切入点。
写诸葛亮:《诸葛永亮》——一语双关找切入点;《烟烽中,飘落的血羽》、《一把羽扇分三国》——人物用的某种物品为切入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关于诸葛亮的名言为切入点;《泪》——以作者自己读人物的感觉为切入点——司马迁在牢房里某个夜晚选择是断然死去,还是屈辱活着写《史记》,用时间“那一夜”为切入点。
写李清照:《易安情》——从李清照一个弱女子对国家、人民的愁情、豪情入手赞美,用人物的情感为切入点写陈胜:《目光,对焦成坚定》——陈胜以坚定的信念激发着起义者的勇气和决心,缔造了中国农民起义的辉煌历史。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作者巧用目光来展示人物的信念、理想,很妙!用人物的表情、动作为切入点。
写辛弃疾:《剑光》写辛弃疾像一道剑光在斑驳的历史之墙上闪耀,同时又用剑发出的光反复歌咏辛弃疾为国杀敌的铿锵理想。
用比喻切入。
友情链接:
《留给明天——黄州漫想》苏轼在黄州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和人生收获,这恰好被作者加工成的两个层次:在黄州安抚了心灵,取得了文学的成就;在黄州乐观无畏,
取得了人生的辉煌。
以与人物密切相关、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点为切入点
小结:写人物用到的切入点:
名言为切入点
入点
选择好的切入点也是化大为小,对话题作文快速立意、创新立意的一个方面。
由于切入点多而巧,故写出来的构思独特、富有个性,千古风流人物也就从不同的方面风流起来!
形式新
范例:《诸葛亮“出山”》《诸葛亮现代历险记》
《范仲淹开店》《唐雎归来》《酒战群儒》《陈胜新传》这种形式叫什么?
——故事新编
所谓“故事新编”,是写话题作文时,在准确把握话题
题意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名著、历史、传说中,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其中的故事、人物予以加工、演绎和包装,即进行再创作,从而对话题的内涵作出独特而传神的诠释,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范例:《看那贴满争议的“脸”》,用网上楼主讨论的形式,来写诸葛亮虽然遭到一些争议,但无可否认的是:“其情,苍天可表;其义,大地为之动容;其智慧,千百流传;其忠诚,为后世人所景仰!”是经得起争议的真正风流人物。
这种形式叫什么?
E网式
这两种形式的优点:
——这两种新的形式很适合用于写“千古风流人物”这类历史人物,可将千年前的风流人物拉到现代,对风流的含义进行新的诠释。
六、佳作欣赏
《明月今时有》《酒战群儒》
当我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将我们自己心中的千古风流人物描绘出来时,也不妨欣赏一下下用相机照出来的千古风流人物的形象。
欣赏风流人物的图片。
——是文字描绘的美还是图片塑造的更美?
七、欣赏图片
当我们亲眼目睹了千古风流人物的风采,怎能不用心去
描绘他们呢!让我们一起来重新描绘《心中不逝的风景》一文。
八、修改《心中不逝的风景》
这篇的优点是切入点很好,还成功运用了小标题形式,但内容不充实,立意不明、更不深刻。
这一个环节是从整体上来修改。
小结:知道了怎么写,更要知道写什么。
有了一个好的切入点,只能做到新,但如果不能深入思考,就无法写出优秀的。
九、精雕细琢结尾处、画龙点睛,让“龙”飞起来。
本次作文的主要问题是结尾处不懂得升华主题,造成立意不明或不深。
导致“大意失荆州”的惨局。
那么,如何在结尾处做到升华主题呢?
以本班学生写法示例,总结方法:
用了比喻、设问的修辞手法;点了话题、点了题目
《明月今时有》的结尾:
人生如水,痛楚如冰。
在水上游动着的冰块,更添几分优雅。
铸造了苏轼乐观的一生,美丽的一生,风流的一生。
明月几时有?明月今时有!
首尾呼应,在动作、景物的描写中揭示主题、升华主题。
《送你一轮明月》
开头:“岁月悠悠,往事依稀,始终记得你在月光下的
样子。
”
结尾:岁月悠悠,月光铺开了一条回忆的路,照着千古风流的你。
独步西厢,让我记得柔情却坚强的你直至永恒!
层层升华,点话题,点题
《怎一个“狂”字了得》结尾:
苏轼已笑看风云,他是真诚的人,他是真情的词人,他是风流的诗词。
苏轼的佳作,苏轼的真性,怎一个“狂”字了得!
引用名言,揭示主题;变换位置巧妙照应题目、点话题,升华主题。
《那一夜,历史拉开了序幕》结尾:
几千年之后,一位诗人用一句话诠释了他的不凡:“真正的勇敢不是为某件事壮烈的牺牲,而是为某件事卑贱地活着。
”
历史的序幕,在那一夜拉开;千古风流人物,在那一夜铸就。
修改结尾
老师下水修改的范例展示
十、聆听心语: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列夫•托尔斯泰:“黄金要经过淘洗才能得到,精辟的、被表达得很好的思想也是这样。
十一、作业:
用所掌握的方法修改自己的的结尾。
十二、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