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灵魂的交融——记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丁海波
陶瓷艺术的文化置放——丁武瓷话
有 力 的批 判 。 如 今 , 他 已 经 习 惯 于 孤 独 了 , 就 象大 诗人 里 尔克
说 的: “ 你要 爱你的孤独 ! ” 也正 是他能把孤 独 转化 为静谧 ,
他在 室 内设 计 、 环 境 艺 术 和 陶 瓷 的 创 作 中, 就 给 了 我 们 一 个 清
新 、 纯 静 、 和谐 、 祥 和 的世 界 。
在 陶瓷艺术 的空 间置 放 文 化上 , 他这 样认 为, 对 艺 术 品 而
言 置放一 ,
般是 指被 设计 的摆放 ,
有
摆 设 “
”
与
陈 设 “
”
的意
味 , 就 目前 中国而 言 , 尚未设 立 专 门 的学科和 专业 。 在 社会 实 践 中, 往 往 被 相 近 的专业 如 建 筑 、 环 境 设 计 、 室 内设 计 、 装饰 等 劳而 代 之 , 或 是 购 买 已 存在 的作 品 , 或在他们确 立 了 主 题 、 造 型 姿 态 与 材料 的前提 下 , 由艺 术 家或 工 艺 师协 作 完成 。 而 艺 术家或工 艺 师的工 作常态也 多为 自己身处 自己 的工 作室进行创 制成 品 , 供收购者选取 自己进 行置 放 , 这似乎 已 成 为传统 市场 供 求关 系 的范 式 。 随着城 市 化 进程 的高速推行 , 和谐社会所 倡 导 的平 民精神及 已被释放 的万 千个性魅 力, 再 加之 国际 间学科 互 动平 台的作 用 。 这个情况 有 了 转机 与 变化 : 为创 作更 新 、 更 美 、 更 富独 特 意 境 的优 秀 艺 术 作 品 , 避 免 混 乱 如 尺 度或 材料 失 当 的表达 , 则学科 的整合 与相互 的渗透 变得十 分 重 要 与迫 切 。
采 用 传统 的通 景 画 表达 情节, 但 弱 化 人 物 的时代 、 阶级 、 民族 、 装扮 等 时代 烙 印, 仅选 取 不 同 时代 的 民 间符号 , 混搭处理 以作 图式点缀 。 例 如 以 “ 瓶 中乾坤 ” 来表达 “ 瓶形 人 ” , 人 物 皆去五 官 、 无 神情 、 少动作, 以表现 中性化 , 表现 不 喜 形 于 色 的人 生 常态 。
潮州陶瓷中的文化传承与工匠精神
92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Craftsman’s Spirit in Chaozhou Ceramics郑俊波(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潮州陶瓷中的文化传承与工匠精神潮州陶瓷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借鉴具有潮州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表现手法。
潮州文化在当下给外界的印象是纹样丰富、风格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无不体现着潮州人民的审美和精神面貌。
从某一方面来说,潮州陶瓷是潮汕文化浓缩的精华,其能在中华文化的滋养中得以快速成长,作为文明的使者走向世界,在世界的舞台上高举中国旗帜,实现潮汕特色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
在本文的研究中,将从不同的方面对潮州陶瓷文化进行解读,希望对潮州陶瓷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为潮州陶瓷扩展自身社会影响力奠定基础。
郑俊波作品《山居图》,此图金碧青绿而又不乏新意,它既不同于金碧青绿古体,又有别于彩墨勾斫一派,有着浓郁的士大夫气质和恬淡的装饰美。
一、潮州陶瓷文化传承的解读(一)陶瓷装饰中潮汕文化符号的应用实现中原儒家文化保存的完整性:从历史的发展角度分析,潮汕人民属于中原移民族群;从所处的地理位置角度分析,潮州处于所谓的“省角国尾”,地理环境相对较为闭塞。
由于这一因素的影响,使汉唐儒家文化能在该地区得到完整的保存。
针对文化承续的重视既是潮州人的精神依托,也是实现潮汕文化脉络发展的延续。
[1]在潮州陶瓷的装饰中蕴藏着很多的孝道文化题材,如“饮水思源,慎终追远”等;还有追求高尚情操的相关题材,如“梅、兰、竹、菊”四君子等。
不仅如此,在陶瓷中还有很多其他类型题材的展示。
本土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的再现:潮州在历史的发展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古代其被称之为岭海名邦,曾是粤东地区的政治、文化及经济发展中心。
潮州在旅游资源方面较为丰富,所以画者将诸多内容反映在陶瓷的装饰题材中,如潮州新旧八景等。
潮州的陶瓷装饰与当地的民俗相关联,在当地有很多的乡村神庙,常年香火不断,游神赛会期间更是热闹非凡。
浅谈陶艺肌理语言和情感表达——以白明、白磊为例
浅谈陶艺肌理语言和情感表达以白明㊁白磊为例*尹小蝶(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333403)摘要笔者以当代陶艺作品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陶艺作品创作中肌理的表达方式㊂通过文献分析㊁作品欣赏和比较研究等方法,研究当代陶艺作品中不同肌理形态对观者情感的影响以及肌理的艺术表现形式㊂首先,通过对现代陶艺发展和陶艺肌理表现进行探讨,分析了现代陶艺肌理装饰的时代特征㊂其次,结合一些现代陶艺家陶艺作品,对不同类型的陶艺肌理进行了分类㊂同时,研究了不同材料肌理的视觉体验,总结出其具有独特的艺术表达效果㊂最后,归纳出现代陶艺肌理更加自由㊁个性化,从而表达作者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㊂关键词当代陶艺肌理情感表达中图分类号:T Q174.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72(2023)12-0069-031当代陶艺的发展概述当代陶艺主要是受西方现代美学理论的影响,且具有共同的历史背景与产生因素㊂现代新艺术主义大师罗丹㊁马蒂斯㊁毕加索等学院派对陶器艺术开始有了一些尝试,而后由彼得㊃沃克斯所主导的美国奥蒂斯陶瓷美术革命,以及由八木一夫所主导的日本 走泥社 开创了现代陶器的开端㊂当代陶艺家及陶艺爱好者用陶艺作品来表达其对陶瓷材料的喜爱和对这个社会的感受㊂从古至今,陶艺肌理一直是陶艺创作者所使用的艺术语言,肌理的视觉和触觉上给人最直观的感受㊂创作不在只追求作品的实用性和使用性,不仅在视觉感官上,触觉上的质感也给人最质朴原始的体验,唤起观者对陶艺肌理的纯粹感受,独具审美价值㊂如今,我国经济愈发繁荣,艺术领域也 百花齐放 ,陶艺家受到中外文化的熏陶,对陶艺肌理的表现与运用产生了新的认识,追求新的肌理表现技法,创作出满足创作需要和时代的作品㊂陶艺创作者在探索肌理在形态㊁颜色㊁质感与情感等内容上的运用,使作品更具生命力与感染力㊂2当代陶艺中的肌理概述肌理 意思是指物体表面的结构纹理,包括各种交错㊁层叠㊁粗糙和细腻的纹理变化㊂它是人们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知和表达㊂比如,干燥龟裂的河床㊁贫瘠的戈壁㊁波光粼粼的水面㊁粗糙的岩石等自然景观都属于自然肌理的范畴㊂笔者研究的是陶艺家在制瓷和陶器制作过程中留下的痕迹,通过使用不同工具在陶瓷材料表面创造出触觉或视觉效果的纹理㊂从视觉的角度看,当代陶艺肌理形态有具象的肌理语言㊁抽象的肌理㊂从制作上看,肌理形成有拉坯成型过程中形成的肌理㊁翻模注浆的肌理㊁捏塑留下的手作痕迹㊁借用工具进行拍打刻划等人为性的肌理等㊂这些肌理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与情感体验,有的粗犷㊁细腻㊁高雅㊁拙朴等颇多种类,给创作者提供艺术表达更多的可能性㊂3当代陶艺肌理中的艺术表达 以白明㊁白磊为例白明和白磊是当代陶艺界中唯一一对国际陶协㊃96㊃(陶瓷文化)2023年12月陶瓷C e r a m i c s *作者简介:尹小蝶(2000 ),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陶瓷绘画㊂I C A的兄弟会员㊂白磊将抽象绘画语言引入陶瓷,创作从一开始运用点线面色彩构成现代青花和釉里红作品,具有中国风格的 人文 和 自然 ,到后来直面 泥 与 火 的历史自然都是作者情感的释放㊂白明很好的地运用瓷泥的特性,如同书法般的线条和写意笔法形成具有形式的抽象画面美感㊂同时他手工制作的陶瓷造型与人文情怀结合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把握瓷泥的材料属性,留下的手工痕迹使器物具有肌理美感㊂3.1具象肌理形态的艺术表现具象性肌理是指艺术家或陶艺家尊重客观事物,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基准,真实地呈现对象的肌理特征㊂具象肌理形态可以分为釉面写实肌理和泥面写实肌理㊂3.1.1具象釉面写实肌理宋代‘清波杂志“中提到: 饶州景德镇瓷器,产自大观间,釉色变化红得如同朱砂一般十分突出,窑中碎片则呈现出非同寻常的跃动效果㊂ 尽管现代陶瓷艺术对釉料的纹理和色彩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中国传统陶艺,但更加注重釉料的复杂变化和纹理㊂白能够自如地将青花㊁釉里红㊁氧化铁在不同的器型上加以表达,器型唯美简洁,色彩激越,奇幻而又肃穆㊂尽管传统青花山水的老翁和红绿彩的婴戏是陶艺作品,却散发出山水水墨的酣畅之美㊂透明釉如玻璃般的质感为具象写实性肌理的制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与原料㊂3.1.2具象泥面写实肌理泥料拥有极高的可塑性和延展性,能够根据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制作出各种作品㊂泥料的模拟具象形态主要以人物㊁植物和动物等客体为主,结合陶艺家对客观对象的理解,再运用夸张和扭曲的艺术手法进行再现㊂例如,陶艺大师周国桢的作品‘任重道远“塑造出一只淳朴厚雅的骆驼形象㊂作品大胆的表达材料,保留了瓷土的细腻和紫砂泥的颗粒性,形成大小不一的龟裂纹㊂泥料写实肌理的应用增强了观赏者和使用者的视觉体验㊂这要求陶艺家和艺术家以客观㊁科学的方式观察和分析自然事物,而不是简单地照搬和模仿肌理㊂相反,他们需要有意识地提取并重新设计肌理元素㊂3.2抽象肌理形态的艺术表现抽象艺术家保罗㊃克利曾说过: 艺术并非模仿可见之物,而是创造不可见之物㊂ 抽象绘画的形象与我们所见的现实世界有所不同,它们是艺术家内心创造出的形象㊂在现代陶艺作品中,很多陶艺家和创作者善于将抽象艺术形象融入于釉面之中,通过点㊁线和面的釉色表现,展现出不可预测的抽象表现㊂3.2.1抽象釉面肌理‘景德镇陶录“认为: 窑变之器有三:二为天工,一为人巧㊂其由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则工故以釉作幻色物态,直名之曰窑变,殊数见不鲜耳 ㊂说的就是自然而成的自然肌理语言,表釉对陶瓷艺术表达至关重要㊂这种自然 窑变 效果跟窑的设计㊁黏土类型㊁作品造型㊁装窑方式㊁烧成温度㊁烧成时间等都是决定因素㊂白明的釉面作品多以釉下青花和釉里红,在自己塑造的器型上,运用书法般的线条和中国画写意的笔法进行描绘,青色的藤蔓和叶子在瓶子上蔓延生长,生生不息,短浅刻看似随意,但呈现出抽象的形式美感㊂图1白明‘灵隐清幽“图2白明‘城“另一类作品是他自己动手制作的陶瓷造型,同样的与青花语言相结合显得文儒雅致㊂除了釉下青花结合透明釉,高温颜色釉以丰富多彩的颜色㊁和窑变㊁釉变㊁流变带来的肌理效果被越来越多的陶艺创作者喜爱,如有着独树一帜风格的周国桢教授,在陶艺界不断追求变革,将颜色釉和陶瓷雕塑结合在一起㊂在‘西班牙舞“作品中,塑造了一位年轻㊃07㊃陶瓷C e r a m i c s(陶瓷文化)2023年12月的外国女子热情忘我的跳着西班牙舞,郎窑红和乌金釉强烈对比的色彩来装饰,流畅而简洁的线条表现了女子跳舞时的奔放㊂3.2.2 抽象泥面肌理泥料抽象肌理的展现主要是指经过火烧洗礼后,在坯体上呈现出各种形态的视觉效果,给人一种神秘而多变的感觉㊂在无任何釉装饰的情况下,素坯直接入窑烧制,由于烧制温度和技法的差异,泥面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㊂例如,柴火烧制的作品由于摆放位置的差异,还有还原和氧化焰的不同,使每件作品都呈现出独特的特点㊂图3 白磊‘形式的构建“白磊说 传统类的容器又太精美,让人觉得工艺的精致往往超越艺术本身㊂白磊喜欢在黏土的成器过程找到乐趣㊁找感觉,一道划痕,一种印迹都是令人着迷的地方,比较粗重的手法也显得自然率真㊂真正做到在泥与火上看风景㊂4 当代陶艺肌理质地的情感表达白磊说: 一件好的陶艺作品,除了让人感悟到作品的视觉形式和内涵之外, 陶泥 釉药 窑焰 ......,材质和工艺语言本身就魅力无穷㊂陶艺的创作过程主要是对大自然材料的陶瓷进行烧制,随后艺术家通过精心雕刻将其赋予独特的艺术之美,最后放入火中淬炼㊂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能够通过陶艺作品表达出内心的情感㊂观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精神生活的愉悦㊂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作者与作品之间的情感互动㊂白明说: 真正都艺术家呈现的是情感和思维方式,而我们的眼光往往落在细节上 ㊂艺术家们的情感能够赋予每件艺术品以灵魂和生命,并贯穿整个创作过程㊂每个陶瓷作品都承载着艺术家内心真实的感受㊂正如英国陶艺家P a t r i c i aS h o n e 的作品自然形式,颜色和肌理是来内心对自然风景的体验㊂在P a -t r i c i a 的作品中,她试图给人一种自然的力量,自发形成的纹理,不可预测的拉坯技术,以及在制作过程对成功失败的接受黏土的自然质地类似于土地地质的侵蚀和腐烂模式㊂5 结语当代陶艺源自于传统陶艺,陶艺家和陶瓷创作者不断的进行探索与实践,充分展现出作品的思想性㊁前沿性以及开放性㊂不仅在材料和制作手法上进行创新,而且能够通过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展示出陶瓷作品的灵动和多样性㊂当代陶艺中纹理的引入,给人们对陶瓷的认识带来了全新的理解,陶瓷艺术家们不断尝试运用不同的肌理效果进行创新和实践㊂因此,对于陶艺肌理的准确表达和运用,一直是陶瓷艺术作品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因素㊂陶瓷肌理具有独特性和丰富性,同时陶艺肌理的正确表现也充分体现和突出了作品的内在思想情感,也能够揭示其所属时代的真实面貌㊂陶瓷艺术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内心情感体验㊂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当代陶艺的艺术语言愈加丰富,新观念㊁新材料应运而生,对陶艺的发展也带来了有力的推动㊂在这个理想的背景下,陶艺肌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潜质和空间,为了实现对陶艺肌理的持续性丰富以及创新,仍然需要国内外陶艺爱好者的不断探索㊁实践和研究㊂参考文献[1] 朱开佩.论高温颜色釉在当代陶瓷艺术中的形式风格与意义[J ].中国陶瓷,2014,50(7):83-86.[2] 庞亚松.论陶艺肌理在陶瓷创作中的情感表达[D ].天津:天津美术学院,2020.[3] 张志辉.肌理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 ].郑州:河南大学,2021.[4] 孙延亭.当代陶艺肌理语言研究[D ].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大学,2017.[5] 刘江远,范迪安,罗一平.白磊㊁白明陶艺作品展[J ].中国陶艺家,2009(1):16-21.[6] 张永瑾.浅谈陶艺肌理语言与情感表达[J ].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 陶瓷,2021(2):12-13.㊃17㊃(陶瓷文化)2023年12月 陶瓷 C e r a m i c s。
醴陵陶瓷艺术家名单
湖南醴陵陶瓷艺术家名单建国后的陶瓷艺术家:吴寿祺徐协和林家湖吴景林唐汉初、孙根生、黄毕华、王留仙、王润文、李培雄、张霞池、孙细根苏瑞国、刘建南、王德和、易春宣、肖炎生、杨海明、袁述凡、张震、王建国、邓景渊、邓明亮、刘家仁、谢宏杰、杨应修、汤清海、杨谷怡、罗景炘等等。
49年-80年四十年间政府对陶瓷艺术家也不够重视,极少组织参加陶瓷艺术家、工艺大师评选活动。
醴陵陶瓷界(1988)年被评为陶瓷工艺美术技师的荣誉称号:吴寿祺、李培雄、张霞池、唐汉初、唐锡怀醴陵陶瓷界(1988)年被评为陶瓷工艺美术工程师的名誉称号:丁华汉、王留仙(女)、王润文、邓文科、邓景渊、佘华、李小年、李日铭、汤清海、邹国华、林家湖、罗景炘、郭玢、费明仪、黄毕华、熊声贵90年由湖南省评定的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为:邓文科、李小年(90年逝世)、郭玢三位93年由国家评定的国家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为:邓文科一位2005年由湖南省评定的省级陶瓷艺术大师:(27位)熊声贵、陈扬龙、李人中、易炳宣、丁华汉、孙新水、唐锡怀、佘华、李日铭、黄建明、刘杰群、温月斌、朱占平、彭玲、易武、张小兰、黄小玲、周益军(株州工学院)、熊晖、徐建章、周汉湘、陈凤高、钟放平、邹国华、陈忠义、雍起林(铜官研究所)、刘锡武(铜官研究所)2005年由湖南省评定的湖南省杰出陶瓷艺术家:(24位):张志坚、黄锡如、李跃进、黄永平、彭云琨、黎建凯、李华军、巫建平、张金秀、乔培平、邓佑祥、刘智敏、王旭明、刘自成、丁海波、付德毛、汤春华、许石斌、易龙华、刘劲松、刘金云、汪红娟、刘冉、陈金华2006年湖南省向国家推荐的申报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有:熊声贵、陈阳龙、李人中,郭玢2006年国家评定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湖南省:陈扬龙(一位)2008年第二届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胡武强(望城铜官窑行陶艺吧)尹彦征(长沙大红陶瓷发展公司)孙建成(醴陵市群力艺术陶瓷公司)黄永平(醴陵市瓷艺堂)熊声贵(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李人中(醴陵市群力艺术陶瓷有限公司)2008年第二届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26位):曾学福、曾安楚、谭异超、肖世龙、汪宪平、黄一健、陈建国、易建虹、张志坚、黄锡如、李跃进、黎建凯、李华军、巫建平、邹明林、刘坤庭、王旭明、刘自成、崔振中、丁海波、付德毛、杨钧、汤春华、许石斌、刘劲松、何湘陵2008年第二届“湖南省杰出陶瓷艺术家”荣誉称号:熊玉兰、张骥、肖跃青、邓建波、叶湘鸿、朱泓、彭望球、徐曼冰、蒋丽娥、胡图。
刚柔相济,水火交融--周明和他的陶瓷艺术魅力
大师风范/Master style祖籍江西省余江县,1962年9月出生于景德镇,系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教授级工艺美术师,1987年毕业于景德镇学院美术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美协会员,景德镇市美协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江西省工艺美术家,江西省陶教艺委会副会长,景德镇市政协委员,现工作于江西省陶瓷研究所,艺术室主任.作为男人,他心胸开阔,眼光锐利,为人热情豪爽仗义,很有绅上风度;作为艺术家,他温文尔雅,细腻敏感,乐山 水和瓷土,颇有几分童稚情趣他鼻梁上架着一副眼睛,很 有几分斯文,天生的自然卷发蓬松凌乱,更显出艺术家的气 质。
他说话不紧不慢,语调平和温婉,儒雅的微笑中透出几 分孩童的S诚,大凡与他交往的人都会感觉轻松愉悦。
他的 这种刚柔相济、水火交融的独特个性,完全彰显在他的陶瓷艺术创作中生长在景德镇是周明的运气,更是他的福气。
千年的陶 瓷文化底蕴,造就了景德镇独特的人文环境,孕育了众多的 陶瓷肚家周明出生于陶瓷艺术世家,他的母亲黄静梅上世 纪50年代末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这种得天独厚 的艺术氛围的熏陶,使周明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 特别迠母亲喜爱的陶瓷绘両刚柔相济,水火交融—周明和他的陶瓷艺术魅力文/周明记/万衍143新彩《醉江南》新彩《江南春色1975年,周明小学毕业时就以优秀的成绩考人了景德 镇市南区中学美术班(全国最早的特色班之一),开始了一 生职业绘両的旅途1980年高中毕业后他又以优异的绘画 和文化成绩考入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从事园艺工作,因工 作出色,被单位派到南昌八一公园进修园艺设计。
正是这四 年的园艺设计的工作经历,使他对山山水水充满了热爱,继 而激发了绘画创作的激情为此,年轻的周明“不安分”起来,园林艺术无法实现他天马行空的艺术感觉,也无法宣泄他挥 笔作N的豪情。
他期盼着有朝一 I:丨能进人高等艺术学校深造。
天道酬勤,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丨984年景德镇 陶瓷职T.大学招生,周明扎实的绘両基础和文化成绩使他名 列前茅,从而如愿以偿地进人了该大学的美术系陶瓷设计专 业这二年,在这个土与火的艺术殿堂里.周明如饥似渴地 从他的老师陆如、张学文、程曲流,白海、方复等陶瓷艺术 大家身t学习做人和艺术绘両技巧又从张守智、胡美生、周|s]桢、施于人、余进宝、王隆夫等全国知名的陶瓷艺术大 师身上学习陶瓷的艺术境界他不断吸取营养,丰富着自己 的艺术创作。
浩波洞庭牡丹艳 伯虎点墨满园醉
浩波洞庭牡丹艳伯虎点墨满园醉作者:尔君来源:《天工》2015年第05期前段时间,捧着《瓷上中国—China与两个china》翻来覆去。
千年瓷都的魅力让我久久难以忘怀,历史与现实在交替与幻化。
著名作家、学者胡平带给我们全景式的瓷器艺术之都的文化诉述。
我甚至有写一个有关于青花瓷故事的短篇小说的冲动。
方圆的美丽是土与火的结晶,更是景德镇艺术家们智慧的凝结。
当同仁带着一身疲倦从景德镇回来后,我是无比羡慕的,能够亲身体验那蕴含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瓷上文化该是多么幸福的事。
同仁讲瓷器艺术大师侯一波时的眉飞舞色,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侯一波关于瓷器艺术的主题侵占我的脑子,时刻在想象那远方为瓷器艺术奔波的人。
了解侯一波,感受侯一波瓷器艺术成了我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
侯一波,来自洞庭湖畔的景德镇人。
小时候,侯一波最喜欢的是音乐,立志要成为一个音乐家。
我们不难想象,小一波有这样理想的原因,他的父亲是一个搞了一辈子音乐的人,耳濡目染,对音乐的爱好与痴迷就在所难免了。
当一波一门心事朝着自己的理想奋斗之时,父亲却来个晴天霹雳,不愿意让其从事三月不知肉味的音乐行当,而是坚持让他学习绘画。
在不情愿中,“好孩子”侯一波还是接受命运的安排,走进那座以培养陶瓷艺术人才文明的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
浩波荡漾洞庭湖,痴心沉醉陶瓷学。
恋恋不舍的故乡情没有羁绊住取号“洞庭一波”侯一波的艺术之心。
神奇的陶瓷艺术让他渐渐忘却了音乐的痴迷,陶醉在千年文化沉淀下来的景德镇文化中。
幸福往往是留给那些执著的人,陶醉在陶瓷艺术上的侯一波,毕业后有幸分配到了轻工部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师从在景德镇陶瓷艺术留下不可磨灭贡献的“珠山八友”之一刘雨芩大师。
刘大师的“水点桃花”等陶瓷绘画技艺在侯一波的努力下,一一领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别具一格的风格。
“擅长粉彩花鸟和写意青花,其追求简洁大方,高雅精美,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
”侯一波大师喜欢画牡丹,牡丹作品尤为让人惊艳。
陶艺的古风遗韵
陶艺的古风遗韵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20年第10期文·图/熊开波当代陶瓷艺术正伴随着整个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而发展,如何使用人类最古老的陶瓷材料表达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生活?如何使用造型和釉色表达自己的情感意念?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认为:“艺术的创新区别于科学的发明,艺术的创新就是旧事物的新综合。
”韩美林教授也主张:“画家在吸取营养的时候,千万别忘一个揉字。
”所以,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创新可能是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之路。
笔者喜好上古的陶器和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艺术。
因此,一直怀着向传统陶器和青铜器学习和致敬之心,花了数年时间不断地实践来完成《古风遗韵》系列创作。
我查阅各历史时期的陶瓷器物,梳理陶瓷艺术的发展脉络,分析发展趋势规律,领会传统器物的文化内涵,完善创作方案。
然后,为了增强对陶瓷艺术的直观感性认识,前往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做专题性学习;前往龙泉、景德镇、宜兴等陶瓷产区实地考察,了解各种制作工艺和表现技法,熟悉不同产区的特征,在调查和研究中发现陶瓷器是几千年来传统的、本土的文化重要载体,它与华夏民族文化内在联系的优势是其他种类当代艺术不可比拟的。
其次,了解泥土性能和掌握陶瓷的语言是作品制作的前期工作。
仅泥土就有很多学问,种类众多的泥土产地不同、成分不同、颜色不同、粗细不同、肌理不同,可塑性也不同,烧成温度和艺术效果更加不同了。
我前往宜兴全面学习泥片成型的工艺和技法,掌握了此种技法制作器物的手法,领会到泥的干湿度对泥片成型的重要性,为完成《古风遗韵》系列创作的造型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不同泥土综合运用方面的探索,我前往景德镇全面学习了解各种陶瓷材料的天然特性,并且打破瓷、陶是两种泾渭分明的单一材料观念,通过多种泥土混合、重置叠加的实验,在大缸泥的基础上,按不同比例添加细腻的瓷泥和耐高温的匣钵土调制出适合自己使用的泥料。
为了体现作品的现代感,尝试用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这些工整机械的、曲折的线条是现代工业化文明的产物,泥片表面上的肌理运用釉料的覆盖会形成若隐若现的流动变化的视觉效果。
邂逅工艺美术之美
Encounter the Glamour of Arts and Crafts 邂逅工艺美术之美文/刘雨 图/何延海(除署名外)工艺美术品有何魅力?在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上,一波又一波前来“淘宝”的艺术爱好者用3个词语给出了答案:造物智慧、工匠精神、美学价值。
的确,中国的传统工艺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人们以精湛的工艺技术为支撑,将认识、选择和应用的物质材料进行艺术创造,从而有了青铜、瓷器、漆器、木雕、织绣、文房四宝等琳琅满目、美轮美奂的工艺美术精品。
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更多的民间工艺美术技艺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范畴中,越来越多的手工艺人在传承与创新的路上不断钻研,让工艺美术品在新时代焕发新生,赢得了更大的市场。
近距离感受传统工艺在新时代焕发的无穷魅力,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本届博览会开设了国家工艺美术精品展区,将遴选工艺美术行业重量级代表,展销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精品、民间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届时,会有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禹州钧瓷、黄山歙砚、重庆漆器、福建寿山石、台湾红珊瑚等代表众多地域特色的工艺美术精品等你来淘!潍坊风筝潍坊被誉为“风筝之都”。
风筝起源于明代初期,彼时,已具备木版年画刻印记忆的杨家埠村民,利用春闲时节将印年画的颜料、纸张绘制图案裱糊到风筝骨架上,扎制成独具特色的潍坊风筝,在清明时节放飞风筝自娱自乐,或馈赠亲朋。
潍坊风筝的扎制多就地取材,最初利用高粱秸和苇子,到清代,风筝骨架改为竹制。
至近现代以来,潍坊风筝逐渐形成了以硬翅风筝为主,长串“蜈蚣”为最,软翅风筝为巧,筒子风筝为奇的风筝体系。
潍坊风筝讲究图案美,题材除了鸢、鹞、鹤、鱼、虫之类,“刘海”“童子”“美人条”等年画题材也被移植到风筝上,并直接以画面命名,深受民众欢迎。
黄山歙砚歙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因产于唐宋时期的歙州而得名。
目前,安徽黄山所开采制作的砚都叫歙砚,其中歙县更是“中国歙砚之乡”。
长沙窑民间陶瓷的艺术魅力
长沙窑民间陶瓷的艺术魅力作者:彭莉来源:《艺海》2010年第07期长沙窑是唐代湖南地区重要的陶瓷产地,它地处今长沙市北三十公里处的湘江东岸,位于望城县铜官镇,又称为铜官窑。
现有资料证明,长沙窑创于初唐,鼎盛时期在盛唐,衰落在五代。
长沙窑釉下多彩的发明,突破了当时青、白瓷的单一色调,丰富了瓷器的装饰艺术,为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的发源地,堪称为陶瓷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长沙窑的民间陶瓷具有独树一帜的民间气质和艺术魅力,是其它陶瓷产地无法比拟的。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作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长沙窑,并未受到外界的重视,造成长沙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美誉度没有达到与之文化历史价值相匹配的程度,包括一些土生土长的湖南人对其了解不多,如何继承和发展长沙窑的陶瓷文化?本文试图从长沙窑陶瓷艺术风格和地域特色的角度探析长沙窑民间陶瓷的艺术魅力。
1、朴素的生活趣味陶瓷制品的诞生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它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长沙窑民间陶瓷是由民间工匠根据湖南地区生活的需要,主要利用当地的陶瓷原料,采用手工艺生产方式所创造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朴素的民间特征的陶瓷制品。
长沙窑的陶瓷艺术植根于民间,它的形式美感都不是孤立的,它是满足使用所需要而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具,满足大众平民的需求,具有朴素的生活趣味。
唐人好饮酒,虽然比之六朝稍有减退,但仍然长盛不衰。
近年来出土大量唐代酒器,数量之多是其它用途的器物难以比拟的,它们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唐人饮酒风尚之盛,以及对饮酒的重视程度。
在长沙窑民间陶瓷的造型中酒壶的种类最多,有六十多种造型样式。
壶的造型基本结构完全是由实用功能所决定的,主体腹部饱满圆浑,体量比较突出,这样可以获得较大的容量,口部一般呈撇口盘形或漏斗形,以便于向里面注入酒水:颈部收缩为细颈,在移动时能够控制液体物质不致洒出来。
细节上,长沙窑的壶的处理也极富趣味,为了更方便提携,在壶的肩部设置有系钮,系钮是采用精美的模印图案,既省工又极富趣味。
【艺术之唯美】十句话穿透人心
【艺术之唯美】十句话穿透人心钟筱俐陶艺作品赏析钟筱俐,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本科,获学士学位,后进修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著名国画家丁世弼,现就职于江西省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
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
其名已被《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名人名作词典》登录。
其作品《仕女》多次获国家级五项,省级奖四项。
《牧童》获江西省金奖。
先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多次应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举办个展,深受东南亚收藏界青睐。
瓷画中的她们有些娇嗔又有些孤傲,有些浪漫又有些坚守,有些多情又有些才思,因而气质高贵又惹人爱怜。
中国仕女,是一朵雨做的云,让日月星辰浸染成淡淡的水粉,魅惑地飘过你的心头。
王爱红山东烟台人。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设计系主任,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
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第五届委员会理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装饰艺术陶瓷专业委员会一届二次理事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陶瓷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文联第六届委员会常委;景德镇陶瓷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景德镇女陶艺家协会常务理事。
获得景德镇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
曾作为特邀教授在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授课和公开讲座。
应邀担任“河姆渡”杯中国小家电创新设计大赛终审评委,中国卫浴五金“金勾奖”设计创新大赛评委会委员。
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设计作品获被称为“国际工业设计界奥斯卡”的红点设计大奖一项,国家级、省部级陶瓷艺术设计作品评比金奖三项,银奖二项。
铜奖等数十项。
近年来主持了国家级项目一项;省级项目八项,并有一项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申报外观专利四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汪洲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江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皮影戏演绎的人生
皮影戏演绎的人生作者:姚建刚来源:《雷锋》2017年第01期编者按:长沙望城,北连洞庭,南毗岳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
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些传统文化、技艺代代相传,铜官陶瓷开釉下多彩之先河,丁字湾“麻石铺天下”,白箬铺享有“剪纸之乡”的美誉,新康的花鼓戏传遍十里八乡,望城的“影子戏”多次走出国门演出……一件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穿越历史长河,融入望城的骨血,成为湖湘文化的灵魂。
伴随着这些“非遗”项目,望城涌现出一大批“非遗”传承人以及老艺人、老匠人,如“泥人刘”第三代传人刘坤庭、“十大神剪”之一秦石蛟、终身为发扬皮影戏而奔走的朱国强等等。
他们将这些传统文化、技艺视作自己的生命,尽自己所能悉心呵护、努力传播,只希望这民族文化的精粹能够延续下去。
姚建刚,一个地地道道的望城人,对望城的“非遗”及其传承人们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尝试走进他们的生活,去挖掘他们的故事。
老朱名叫朱国强,今年50多岁,靖港古镇人,是朱氏皮影戏第五代传承人。
老朱身材不高,长得非常结实,国字型的脸让人一眼就能瞧出几分正气;天生有点黑的肤色,再抹上一层历经岁月沧桑后留下的古铜色,就如同他的皮影剧偶一样透露出历史的沉淀;老朱浓眉大眼,看似平静的眼波下暗藏着锐利如鹰的眼神;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最富特色的还是老朱的那张嘴,宽阔且肉实,非常吻合古镇人“嘴大吃四方”的长相。
确实,老朱就是靠这张嘴讨生活,一张嘴唱遍了大江南北。
老朱15岁随父学艺,父亲给他取了个艺名叫重亮。
我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又叫朱重八,你叫朱重亮,是不是想攀亲戚呀!老朱只是笑一笑,只是笑容有些尴尬,有些忧伤。
老朱兄弟6人,老朱最小,5个兄长都没有爱上父亲这门手艺,父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老朱身上。
但不幸的是,老朱从父学艺仅3年多,父亲就因病去世了。
父亲临走之前的情形,老朱至今记忆犹新。
那几天,父亲的精神有些好转,便硬撑着从床上爬起来,搬了一把睡椅半躺在他放皮影剧偶的工作间里。
蛋壳上的手艺人 一生只为一事来
作为一名匠人,丁洪波坚守“三不”:不拉帮结派,匠人这 出的人生道理。丁洪波也会告诉他的徒弟,虽然年轻需要养家,
个圈子本来就小,大家之间更应该互相帮助;不做传媒公司, 但进了学艺这道门,就要有一辈子都不放下手艺的觉悟,只有
做手艺讲究的是“静心”,如果凭借自己的手艺做成传媒公司, 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匠人。
学艺之路多坎坷,儿时随父学艺自然没有苦恼,只用 一心钻研;人到中年,养家立业的压力随之而来,自己的 手艺并不能解决这些重担,丁洪波在年轻时也曾后悔学 了这门手艺,家人也曾因为手艺而埋怨过他。为了生活, 丁洪波曾在一家公司当过文员,也曾下海经商,也跟别的 手艺人一起在郑州街边摆摊卖自己的作品。
“做手艺是一个慢活,需要手艺人花上大量的时间和 精力投入到一件事情上来,与时代的发展速度相比,手艺 活儿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丁洪波告诉我,每一个手艺人 都应该是多才多艺的,雕刻与烙画的技巧都是在中国的
一种不骄不躁的人生处世的状态,艺术是手艺人的个人文化修 艺上都要做到宁静致远,只有静,才能做出东西来。做烙画和蛋
养,有了沉静的心态是做好作品的前提,手艺人的文化修养则 雕是一气呵成的,不能出错,出了错怎么办?那做错了就是做
是决定作品好坏的重要因素。
错了,没有那么多的理由和辩解。”这是丁洪波做手艺多年来悟
三九,夏练三伏。我们这些手艺人一旦坐下来,开 的象征意义。
始手里的活计,身边发生什么就是看不见也听不
传统蛋雕主要是用雕刀在表面颜色较深的蛋
见, 更 感 受不到寒冷与炎热了。”丁洪波给我看 壳上雕刻出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如今,蛋雕
他手上做烙画时留下的痕 匠人会选择一些质地较厚的蛋壳作为材料,以浅浮匠人丁波。一道艺门,两重世界
郑州手艺人丁洪波出生在匠人世家,在他五十年的 生命中,始终离不开手艺活儿。丁洪波告诉我,出生在工 匠世家的他,自打儿时随父亲学艺,他的人生注定与他人 不同,走的路会比别人更加坎坷。“我小时候是非常喜欢 跟随父亲学这些手艺的,可能也是遗传了家里的艺术基 因,天生就喜欢做烙画、做蛋雕,我就像是一个天生匠人, 愿意这一生只做这一件事。”
痴醉瓷艺,何惧风雨
63非遗大师“我爱好青瓷创作,并将一直努力地从事青瓷创作。
从艺二十几年来,不敢说有所成就,但现在是越做越喜欢,越做越有意思了。
”他或许不是为青瓷而生,甚至差点与之擦肩而过,他也不是世家传承,亦不是科班出身,他在学校学的是矿山机械专业,毕业后从事的也是与之相关的工作,做青瓷,只源于他的痴迷。
然而,一个半路出家的门外汉,仅凭自己的爱好来坚持,真的能行吗?蒋同磊用他的青瓷人生告诉我们,只要有心,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难,拉坯、修坯、调釉、上釉再到窑里烧造,什么都要靠自己摸索,因此,一开始确实走了很多弯路。
有人问我失败了多少次,我跟他说你不如问我成功了多少次,这个我反而能算得过来。
现在回头想想,能有今天,我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从最初的不懂到一知半解再到小有成就,确实是他对青瓷的痴迷和执着支撑他走到这一步。
自1987年接触到青瓷以后,蒋同磊就迷上了。
20世纪90年代初期 ,他不顾家人的反对,辞去了工作做青瓷,并于1992年创办了龙泉市孙坑窑瓷庄。
因为没有师傅的指导,全凭自己摸索,失败是很平常的事情。
最困难的时候,他拖欠着工人的工资,每个月只能给他们发点生活费。
如今的他已非昔日。
二十多年来,他对青瓷艺术孜孜以求,不断学习、摸索、磨练、实践,系统地掌握了胎料、釉料配制,手工拉坯成型,绞胎、修坯、施釉工艺,刻、划、堆、塑装饰,艺术设计,青瓷烧成等各项技艺,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工艺水平。
首先是多种青釉的调配技术。
通过翻阅大量的釉料配制书籍,到各地寻找矿点,经过多次的研磨和多元的配方配比,配制出铁胎釉、月白釉、粉青釉、梅子青釉、哥窑釉等六七种青瓷釉配方,研发出能呈现不同审美效果的多种釉色。
其中月白釉、哥窑铁胎釉产品更为独特,为目前少数几位能成功烧制者之一。
“梅子青是龙泉青瓷的传统釉色,但梅子青要调配得厚道与到位,是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的。
而且,一样的原材料,一样的调配,也不能保证每次烧出来的梅子青都是一样的颜色,这就是龙泉青瓷的神奇之处。
心醉刻铜成泰斗情钟绝技奔康途
心醉刻铜成泰斗情钟绝技奔康途作者:曹隽平来源:《文艺生活·上旬刊》2018年第04期这几年越来越忙,书法创作、理论研究、办刊策展、行政事务缠身,而找我写评论的朋友也与日俱增,2015年5月我在朋友圈迫不得已宣布:从此以后拒写评论。
有长者好心劝告:“文章千古事,你还是要继续写文章!”我道:“不是不写文章,而是集中精力写考证文章。
”3年来,我也破例主动为两人写过两篇评论文章,一是湖南书坛名宿——93岁高龄的王超尘先生,二是江苏宜兴刻字高手王超鹏。
最近,我又专门给湖南籍青年刻铜艺术家何康泰撰写了一副嵌名联:心醉刻铜成泰斗情钟绝技奔康途。
书写后题了一段长跋:“余嗜收藏,廿年前即收藏刻铜墨盒,自主编《艺术中国》杂志九年来,过目古代刻铜精品无数。
四年前于莹波师弟微信中得见何康泰刻铜作品,惊为陈寅生再世,旋加其微信,此后多有交流。
康泰敏于艺,勤于钻研,思想深邃且不随时风。
其为人和善、谦逊,无丝毫艺术家之狷狂习气,然刻苦勤奋又异于常人,且不懈探索刻铜技艺,新作、奇作频现,余每于欣赏中备加惊喜,乃极力推广。
余坚信以康泰悟性之高、为人之诚、探索之勤,必将开拓吾国传统刻铜艺术新境,假以时日,定成当世泰斗!”如此高的评价,与其说是我对何康泰的祝福,更是我对何康泰的期盼,也是基于我对他4年来的深入了解。
何康泰6岁与表哥文佐一起跟随外公文定国学习书法,15岁辍学南下打工。
他打的第一份工就是抛光,一年后被师傅看中,主动收他为徒学做模具,这一做就是7年。
这期间,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钳工本领,当时,一位出身美院的手板雕刻陈师傅,做出的石膏模具(人物、动物)栩栩如生极具艺术感,重新激发了何康泰对书法绘画的兴趣。
2006年开始,他开始大量购进字帖学习书法,10多年来,无论搬到哪里,始终有两柜子的字帖、宣纸、文房四宝相伴,从未间断对书法篆刻的临习。
他相继拜入黄定初、崔向君、程风子、范治斌老师门下,研习书法篆刻,对书法篆刻艺术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丁雄艺术作品欣赏
在长期园林设计工作中,他形成了自已硬笔画风格。 几年来,通过大胆探索,不断改进,充分发挥硬笔书画的 特点,将硬笔绘画与釉下五彩瓷装饰进行有机结合,创作 出完全不同于醴陵传统的釉下五彩装饰风格的作品,别具 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曾多次被省、市电视台做专题报道,作品多次荣获 国家级金、银、铜奖。因作品精细,量少,是收藏家的理 想藏品,其中百余幅作品已被国家博物馆和海内外藏家收 藏。2016年作品已走进法国罗浮宫展出。
丁雄
艺术作品欣赏
பைடு நூலகம்
《毛主席》
CERAMICS SCIENCE & ART 43
海泡石粘土在陶瓷艺术中的审美价值
海泡石粘土在陶瓷艺术中的审美价值陶瓷艺术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和艺术形式,同时也是艺术家表达情感和审美观念的媒介。
在陶瓷艺术领域中,海泡石粘土因其独特的特性,在创作过程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作品赋予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首先,海泡石粘土在陶瓷艺术中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它所具有的独特纹理和颜色上。
海泡石是一种由火山爆发所形成的火山玻璃,其成分丰富多样,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色泽,从宝蓝色到淡黄色,从粉红色到深褐色,形成了丰富的色彩层次。
这种独特的色彩使得海泡石粘土在陶瓷创作中的应用异常丰富多样,能够满足艺术家丰富的审美需求。
其次,海泡石粘土的纹理特点为陶瓷作品增添了独特的质感和触感。
海泡石的质地疏松多孔,质感柔和而温暖。
在陶瓷雕塑中,艺术家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以海泡石粘土为材料,创造出丰富的雕塑效果。
无论是表现人物形象的柔和肌肤,还是再现自然景观的独特质感,海泡石粘土都能提供令人满意的纹理效果。
此外,海泡石粘土在陶瓷艺术中的审美价值还体现在其可塑性和可加工性上。
相比其他种类的粘土,海泡石粘土更加容易塑造且能够在烧制过程中保持真实的形状。
这使得艺术家能够更加灵活地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
无论是创造出复杂而精细的纹样,还是打破陶瓷作品的传统形态限制,海泡石粘土都提供了艺术家实现创作意图的可能性。
另外,海泡石粘土在陶瓷艺术中的审美价值还表现在其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上。
由于其特殊的纹理和颜色,海泡石粘土和其他材料的搭配能够产生令人惊艳的效果。
例如,在陶瓷器皿中使用海泡石粘土来装饰表面,与釉下彩或者金属等材料的结合,可以创造出丰富而多样的视觉效果。
这种独特的材料组合使得陶瓷作品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性。
最后,海泡石粘土在陶瓷艺术中的审美价值还体现在其与艺术家个人创作风格的契合上。
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表达方式。
使用海泡石粘土,艺术家能够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和审美追求,深入挖掘其特性,充分发挥个人风格的优势,创造出独具个性和风格的艺术作品。
锔·生生不息
75CHUANGZUO PINGTAN谈艺欧阳魔菇,当代艺术家,作品主要以表现蘑菇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为主要内容,其艺术表达包括装置、行为、影像等形式(见本期封二)。
2023年3月25日,欧阳魔菇的首次个展在江西美术馆开幕,本文是艺术家本人对此次展览作品的创作谈。
“锔·生生不息—欧阳魔菇装置艺术展”是江西省美术馆策划的首次装置艺术个展,也是我的首次个展。
此次装置艺术展,含“锔·生生不息”和“我们都是长在时间上的魔菇”两大板块。
展出作品分为三个部分,共三百余件。
第一部分为现成品的展示。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瓷器也是如此,磕磕碰碰,容易出现破损,常让爱瓷之人痛心不已。
“锔瓷”是一门距今有千年历史的古老民间手艺,是将已经破损的瓷器修复起来。
这次展览现场陈列了很多锔瓷老物件。
“锔”这个概念出自中国,有句古语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把破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锔子”修复起来的技术。
在以前,生活困苦,老百姓对瓷器非常珍惜,瓷器一旦有损坏,老百姓都不会舍得丢弃,而是通过“锔”的办法让它得到正常使用。
所以我们从不少展品中可以看到,有些瓷器补了很多次,一补再补,修了再修。
透过锔瓷现成品展示,我们从中能看到我们的先人对物品的珍视程度。
第二部分为我与物件的对话。
用编织的方式修补物件的展示。
物件的缺损各有不同,我觉得锔·生生不息◎欧阳魔菇它们经过时间的沉淀,已经有了生命的气息,都想要完整的体面和尊严,想要有一个美好的外貌呈现。
我就采取了和它们对话的方式—用编织的手法去修复它们。
我没有展示这些物件修复前的模样,这就好像我们人类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感。
如果是我,我并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伤口在哪里,我觉得展示伤口于他人是件很残忍的事情,所以我会默默地在人后治愈好自己的伤口,再以最佳的状态来面对这个世界。
同样的,我认为物件也是这样想的……在与它们长久对话时,我始终持有敬畏之心,它们中有不少历经了百年、千年,它们经历过太多太多。
道法自然--现代高温色釉创作随感
道法自然--现代高温色釉创作随感
丁仕东
【期刊名称】《陶瓷研究》
【年(卷),期】2021(36)6
【摘要】本文从三个角度来分析笔者如何进行高温颜色釉陶瓷艺术创作。
首先,洗涤内心,热爱山水,是创作好高温色釉山水作品的前提。
其次,要善于将“真情实意”应用于创作之中。
最后,山水画作品的创作反过来会对自然、对内心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总页数】3页(P135-137)
【作者】丁仕东
【作者单位】景德镇近山居陶瓷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0
【相关文献】
1.道法自然窥石管见-现代艺术设计中太湖石题材创作
2.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现代高温色釉山水画创作随感
3.传承与超越——由古代色釉装饰看高温颜色釉绘画创作
4.浅析高温色釉的再创作的作品意境之美
5.高温色釉作品“昨天的傍晚”创作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