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迭香酸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实验探究

合集下载

迷迭香酸生理活性的研究

迷迭香酸生理活性的研究

YOUR SITE HERE
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机理
LOGO
YOUR SITE HERE
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机理
LOGO
YOUR SITE HERE
以A环为例讲述迷迭香酸的抗氧化过程 环为例讲述迷迭香酸的抗氧化过程
LOGO
YOUR SITE HERE
迷迭香酸的生理活性
LOGO
(二)抗炎活性
德国Nattermann公司于1991年把它作为抗炎、镇痛、解毒 药物投放市场。 迷迭香酸对肾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抗炎机理可能是:(刘鹰翔和计志忠,1993;李丽等, 2008;李伟光和粱敬钰,2004) ⑴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的5-脂氧化酶( 5-LOX)有关; ⑵对补体依赖性PGL2 的合成产生抑制作用,干扰不同 途径C3转移酶的活性; ⑶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作用; ⑷抑制肥大细胞中组胺的释放。
YOUR SITE HERE
迷迭香酸的生理活性
LOGO
(四)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
Gracza等报道植物西门肺草Eymphytum of fieinal L中的主 要成分迷迭香酸在体外可以抑制人血小板中MDA的形成 ,提示迷迭香酸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邹正午等( 1993 )人研究了迷迭香酸抗血栓和抗血小板 聚集作用。大鼠体内实验表明:它能阻抑胶原诱导的血小 板聚集(抑制血小板中丙二醛的形成),增强血浆纤维蛋 白溶解活性,从而表现出抗血栓作用。 其抗血栓机理:可能与迷迭香酸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 强血浆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有关。
YOUR SITE HERE
LOGO
紫苏
迷迭香
YOUR SITE HERE
迷迭香酸的结构与性质
LOGO
一、结构(苏平等,2008) 结构

迷迭香酸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中氧化应激及炎症介质分泌的影响

迷迭香酸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中氧化应激及炎症介质分泌的影响
( 要 ] 目的 : 察 P GF B 摘 观 D — B诱 导 大 鼠 肾 小球 系膜 细 胞 增 殖 过 程 中氧 化 与 抗 氧 化 系统 的改 变及 炎症 介 质 的分 泌 变
化, 并探 讨 迷 迭 香 酸 的 干 预 作 用 。 法 : 养 大 鼠 系膜 细 胞 , D F刺 激 系膜 细 胞 增 殖及 迷 迭 香 酸 干 预 。 方 培 以P G 实验 设 正 常对
( 键 词 ] 肾病 ; 关 活性 氧 ; 迭 香 酸 ; 迷 丙二 醛 ;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超
中 图分 类 号 : 6 2 R 9
文献标识码 : A文 来自 编 号 :6 23 5 ( 0 7 1- 8—3 1 7—4 72 0 )28 80
Ef e to os a i c a i n a to d tv y t m s a y ok n s pr du ton i f c f r m r ni cd o n i xi a i e s s e nd c t i e o c i ndu e y PD GF- cd b ; BB n i
激 系膜 细胞 后 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活性 降低 , 丙二 醛 含 量 升 高 ; 迷 迭 香 酸 干 预 能 促 进 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活 性 升 高 而降 低 丙二 而
醛 的 产 生 。 D F B ( 0 g mL) P G — B 2 / n 同样 刺 激 肾 小球 系膜 细胞 分 泌TG — MC 一 , 激GMC 合 成 F 蛋 白 。 A 则 呈 浓 F p与 P 1刺 N R
度 依 赖 性 地 抑 制 肾 小 球 系膜 细 胞 中 T —1MC 一 , N 蛋 白 分 泌 。 结论 : 自由基 、 质 过 氧 化 及 炎 症 介 质 参 与 了系 膜 GF p, P 1 F 氧 脂

氧化应激对大鼠肾脏系膜细胞增生的影响及迷迭香酸的干预作用

氧化应激对大鼠肾脏系膜细胞增生的影响及迷迭香酸的干预作用
LILi ,H UA NG on - i g n S gr n2 u

ZHAO a —o g FE S n ln 2 NG a —h n 2 Ou nc e g

( . eCe ta Ho ptlo a a s a 1 Th nrl si fM ’ n h n,M a a sa 4 0 a ’ n h n 2 3 1,An u,Chn ;2 P darc e ia Ree rh I si t f 1 hi ia . e itisM dcl sac n t ue o t Na n e i l ies y,Na j g 2 0 2 ,Ja gu hn ) migM dc v ri a Un t ni 1 0 9 in s ,Ci t o s v e h n e f xd t ns s m n ni i t n ss m i mea ga clpoi r— bt c : jci b e e h a g i i yt a da t xd i t sn i e rlea r v ts O r t c o o ao e o ao y e n l l f
Efe to nt — o d ies r s n t e p oie a i n o e a gilc ls f c fa i xiatv te so h r lf r to fm s n a el i a sa o m a i c a i Si t re i u to n t n r t nd r s rni cd’ n e f rng f nci n o i
氧化 应 激对 大 鼠 肾脏 系膜 细胞 增 生 的影 响 及 迷 迭 香 酸 的干 预 作 用
李 林 黄松 明 , 三龙 冯泉城 , 赵 , ( .安徽 省马鞍 山 市中心 医院 , 1 安徽 马鞍 山 2 3 1 ; .南京 医科 大 学儿科 医学研 究所 , 苏 南京 2 0 2 ) 4 0 12 江 10 9

迷迭香酸的生理活性功能及其来源研究进展

迷迭香酸的生理活性功能及其来源研究进展
1 图1迷迭香酸的结构
与类黄酮相比,迷迭香酸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活 性,可能是由于其A环、B环上的邻位羟基上的氢原 子的脱离能力,氢原子的不断脱离最终将形成半醌或 醌的结构。B环和A环具有相似的活性,但是B环 上比A环有更强的电子捐献能力,A环上氢原子脱 离后形成的自由基比B环更稳定。有2个因素决定 抗氧化活性的大小,(1)基态分子的脱氢原子能力; (2)形成的自由基的稳定性。A环和第9个碳原子基 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0,∽。舯=175.7。),这样就能形 成一个大的共轭系统。但是B环和第9个碳原子不 在同一水平面上(0¨。.1lm=63.5。),而第11个碳与 B环之间的扭转角就更大了(0¨¨¨:一124.9。)。第 11个碳的sp3轨道使得整个分子处于不同水平面 上,从而A环和B环之间的联系性不大。而且A环 和B环上的邻羟基之间的氢键都很弱。2个氢键分





等人【l列研究了夏枯草提取物迷迭香酸的防紫外线作 用,研究发现迷迭香酸可以降低脂质过氧化、升高 ATP、减少谷胱苷肽,从而说明迷迭香酸可以减少由 紫外线引起的自由基含量,而且它还可以减轻DNA 的损伤。因此迷迭香酸可以用于生产防晒品。 关于迷迭香酸的作用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迷迭 香酸与黑色素生成有关。Lee等人经研究黑色素的 含量和酪氨酸酶的表达与迷迭香酸含量呈剂量依赖 关系,通过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发现迷迭香酸可 以激活蛋白激酶,打开黑色素生成的信号通路。根据 迷迭香酸的这个功能,可以用于治疗与色素不足相关 的疾病,或用于制造褐色肤色拉0I。
870.6 rag/L)。Georgiev
vera
等人m研究了非生命诱导物质对Lavandula
MM培养细胞产迷迭香酸的影响。苯并噻二唑和茉 莉酸甲酯诱导物对迷迭香酸的积累有很大的促进作 用,50“mol/L的茉莉酸甲酯可使迷迭香酸产量达到

迷迭香酸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系膜基质及TGF-β1的影响

迷迭香酸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系膜基质及TGF-β1的影响
组, 未手 术大 鼠为对照 组 , 每组 6只 。迷 迭香酸组 给
因子通 过对 系膜 细 胞 的作 用 参 与 调 节 肾小 球 E M C 的分泌 , 导致 肾小 球 结 构 和 功 能 的异 常 , 进 肾小 促
球硬化 。迷迭 香 酸 (o maii ai) 水 溶性 的多 rs r c c 为 n d 酚类化合 物 。1 5 9 8年 由 E l 首 次 从 唇形 科 植 物迷 ls i
细胞外 基 质 ( C E M) 增 加是 慢 性 进 行 性 肾小 的 球病 变的特 征 , 小 球 E M 积 聚 是 肾小 球 疾 病 发 肾 C 展 至肾小球 硬化 的 主 要 病 理 改 变基 础 。多 种 细 胞
0 5mL, 肌 酐 值 , 显 高 于 正 常 值 ( 5~ 5 . 查 明 3 3 / lL 者符 合入 选标 准 。  ̄ /) mo 12 2 分 组 模 型 大 鼠 分 为 模 型 组 和迷 迭 香 酸 ..
摘要 : 目的 方法 观 察 迷 迭 香 酸 对 慢 性 肾 功 能 不 全 模 型 大 鼠系 膜 基 质 及 转 化 生 长 因 子一・TG -, 的影 响 。 B( F] ) 3
制 作 大 鼠慢 性 肾功 能 不 全 模 型 (/ 5 6肾切 除 ) 以迷 迭 香 酸 作 为 干 预 因 素 , 用 免 疫 组 织 化 学 半 定 量 法测 定 迷 , 应
蛋 白( n 、 原 I C lV) TGF1 免 疫 组 织 化 学 F )胶 V( o一 、 1 -。 3
迭 香 酸 对 大 鼠 系膜 基 质 成 分 纤 维 连 接 蛋 白 ( n 、 原 1 C l ) T - F )胶 V( o I 及 GF ̄的影 响 , - V 3 电镜 观 察 肾小 球 病 理 学 变 化 , 测 定血 、 肌酐值。 结果 尿 ( ) 对 照 组 比较 , 迭 香 酸 组 肌 酐 清 除 率 ( c) 平 升 高 ( < 0 0 ) ( ) n C l 在 1与 迷 Cr水 P . 5 ;2 F 、 o— V I 结 论 迷 迭 香 酸 可 以 抑 制 TG -, F ̄ 的 3

迷迭香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迷迭香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li a gin,Hu n n g i eig Gu n i u a a gRo g u ,Li Yu t n ( eAf l tdS cn s i l fFuin M e ia Unv ri Th fi e eo dHopt j dc l ies y,Qu n h u3 2 0 ia ao a t a z o 6 0 0,F j n,Chn ) ui a ia Ab ta t sr c :Obe t e I i o o sr et epo et e efcso omaii cd o h in y o ib t asa d t p jci t st b ev h r tci f t frs rnca i n t ekd e fda ei rt n o a — v v e c p o c h o s l me h ns o cin ra ht ep si e c a i b m fat .Meh d eda ei rtmo esweeetbih dwi te tz tcn ( TZ)ijc o t o sTh ib t a d l c r sa l e t srpoo o i S s h ne —
刘广建 , 荣桂 , 月婷 黄 李
( 建 医科 大 学 附属 第二 医 院 , 建 泉 州 3 2 0 ) 福 福 6 0 0
[ 要 ] 目的 观 察 迷 迭 香 酸 对 糖 尿 病 大 鼠 肾脏 的保 护 作 用 及探 讨 其 可 能 的作 用 机 制 。 摘 方法 采 用链 脲 佐 菌 素 ( TZ 注 射 法 制 作 糖 尿 病 大 鼠 模 型 , S ) 随机 分 为 正 常 组 、 尿 病 组 、 迭 糖 迷
miitain freg twek , te bo d gu oe 4 h Urn rti ceoy rt ( nsr t o ih e s h lo lc s ,2 ie p oen Ex rtr ae UAE ) lmeua i rt n rt o R ,go r lrfl ai ae t o ( R)a d tee p eso fl i eo ie M DA)i e h iil is e u eo ieds ts S GF n h x rsino pdp rxd s( i nn p rda tsu ,s p rxd imuae( OD) rnfr n rwt ,ta so miggo h

迷迭香酸的功效与作用

迷迭香酸的功效与作用

迷迭香酸的功效与作用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是一种天然酚酸类化合物,存在于迷迭香(Rosemary)等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

迷迭香酸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被广泛研究和开发,被认为是一种多功能的天然活性物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迷迭香酸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第一章迷迭香酸概述一、迷迭香酸的发现和研究历程二、迷迭香酸的化学结构和生物合成第二章迷迭香酸的药理作用一、迷迭香酸的抗氧化性质二、迷迭香酸的抗炎作用三、迷迭香酸的抗肿瘤作用四、迷迭香酸的抗菌作用五、迷迭香酸的抗过敏作用六、迷迭香酸的抗病毒作用第三章迷迭香酸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应用一、迷迭香酸对高血压的作用二、迷迭香酸对高血脂的作用三、迷迭香酸对心脏疾病的作用四、迷迭香酸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第四章迷迭香酸在神经系统中的应用一、迷迭香酸对脑血管病的作用二、迷迭香酸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三、迷迭香酸对帕金森病的作用四、迷迭香酸对焦虑和抑郁的作用第五章迷迭香酸在免疫调节中的应用一、迷迭香酸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二、迷迭香酸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三、迷迭香酸对免疫抑制和免疫增强的作用第六章迷迭香酸在消化系统中的应用一、迷迭香酸对胃肠道炎症的作用二、迷迭香酸对胃溃疡的作用三、迷迭香酸对肝脏保护的作用四、迷迭香酸对胆结石的作用五、迷迭香酸对胰腺疾病的作用第七章迷迭香酸在皮肤保健中的应用一、迷迭香酸对皮肤抗氧化的作用二、迷迭香酸对皮肤抗衰老的作用三、迷迭香酸对皮肤美白的作用四、迷迭香酸对皮肤修复和愈合的作用第八章迷迭香酸在食品保健中的应用一、迷迭香酸的抗氧化作用在食品中的应用二、迷迭香酸的防腐作用在食品中的应用三、迷迭香酸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四、迷迭香酸在调味品和香料中的应用第九章迷迭香酸的药物开发与应用前景一、迷迭香酸的制剂研发二、迷迭香酸的临床应用三、迷迭香酸的副作用和安全性评估四、迷迭香酸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结论迷迭香酸作为一种多功能的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应用潜力。

迷迭香酸的研究进展

迷迭香酸的研究进展

迷迭香酸的研究进展翁夕婷【摘要】迷迭香酸是一种含多酚羟基的酸,普遍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它主要在所属于Lamiaveae、Boraglnaceae和植物家族中的植物中,此香酸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氧化、抗发炎等多种不同药理作用.本文对迷迭香酸这近几年来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以及它的主要获取起源的研究进展展开了解与阐述,并预测了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期刊名称】《化工中间体》【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2页(P17-18)【关键词】迷迭香酸;理化性质;药理作用;来源【作者】翁夕婷【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重庆 408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osA,分子式C18H16O8)具备必定生理活性,遍及多种植物中,特别是唇型科和紫草科植物中含量最高。

迷迭香酸是水溶性的多酚类化合物,它的主体是一分子咖啡酸和一分子3,4-二羟基苯基乳酸(即丹参素),它的化学名为[R€]α-{[3一(3,4一二羟基苯基)一1一氧代一2一丙烯基]氧基}一3,4一二羟基苯丙酸,它的化学结构式为:迷迭香酸它本身是一种纯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相当强的抗氧化活性,维生素E、咖啡酸、绿原酸、叶酸等的活性都没有它的抗氧化活性强,它有助于避免自由基细胞遭到毁坏的情况,所以有迷迭香酸能够降低癌症和动脉硬化的危害。

同时迷迭香酸具备较强的抗炎活性,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的活性,且拥有抑止急慢性感染、抗紫外线、抑制弹性蛋白降解等特征已使迷迭香酸成为化妆品的首要添加剂。

目前,迷迭香酸在制作药品、化妆品、食品等方面已经有了重要地位并大面积的应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

(1)理化性质迷迭香酸它本身便是水溶性物质,迷迭香的含量很低其外表颜色为淡黄色至棕色的粉末,含量较高的为白色粉末,易受潮,拥有迷迭香特殊草本气息。

它的熔点为:171℃~175℃,一遇到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溶液便马上显示出蓝绿色。

迷迭香酸的研究进展

迷迭香酸的研究进展
刘耕陶等报道迷迭香酸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
迷迭香酸 10 [ , 0 1
14 生产迷迭香酸的生物技术研究 . 国内外已有许多关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使迷迭 香酸含量迅速提高的报道, 但是真正从基因工程角 度生产迷迭香酸还未见报道, 这方面有待于进一步
亦 认 是 的 要 炎 用 制 一1 被 为 它 主 抗 作 机 之 [0 2 1
酪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都大大提高, 随后迷迭香
酸 量 提 一0 [ 产 可 高5 1 5 倍1 a 2 迷迭香酸的药理作用研究
2 1 对自由基的清除及抗氧化作用 .
基 氨酸 苯 转化而来[0 1 P s 等改进了 [ 1 年, bh 1 9 1 9 ac 合
成咖啡酞-o CA的方法和酶化学合成迷迭香酸的方 法, 他们在一个酶膜反应器上获得了光学纯度大于
浮培养 2 d 0 后迷迭香酸在细胞干样中的含量达到
迭香酸对大鼠 增生血管球性肾炎的有很好的抑制作 大鼠 胶原质诱导的关节炎的发生, 这对临床上治疗
5m 沙〕在日 紫 细 培 基中 加2 m 1 。 本 苏 胞 养 添 . g 用[ o n 0 年报道注射迷迭香酸能抑制 g / 5 / 1 YuJ 0 5 o 等2 3 1
面的生物活性, 国内外在食品、 化妆品、 医药等方面 已有着广阔的应用。对迷迭香酸的生产除从植物中 提取外, 现也有用生物技术和化学合成两条途径生 产。本文就迷迭香酸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进行综述。
体3 Pe 等 后 [ e二 先 报道了 迭 酸 物 成的 1 o t 迷 香 生 合
8 种酶及合成途径, 相关的几种酶基因已经被分离。 迷迭香酸生物合成的酶: 酪氨酸氨基转移酶(A )、 TT 苯丙氨酸氨裂解酶(A. 肉 PL )、 桂酸4 - 经化酶(H ) CA, 轻基苯丙酮酸醋还原酶(PR HP )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香酸合成酶 、 (A ) R S , 香豆酸醋- A 4 一 C 连接酶( L 、 o 4 ) 经基肉桂酸 C 连接酶、 经基肉桂酸一 经基苯乳酸醋-经化酶(H 、 3 - 3) 经基肉桂酸一 经基苯乳酸醋-一 3经化酶(') ’ 3H 。迷迭 香酸生物合成途径: 包括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二条平 行分枝途径, 即苯丙氨酸通过肉桂酸和 P香豆酸形 - 成咖啡酸; 酪氨酸通过 34 , 二经基苯丙氨酸和 34 一 ,- 二经基苯丙酮酸形成 34 ,一 二经基苯乳酸。34 , 二经 一

迷迭香酸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迷迭香酸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综㊀㊀述迷迭香酸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李㊀珂综述,胡志敏ә审校(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湖北武汉430022)㊀㊀摘㊀要:㊀迷迭香酸(R A)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羟基化合物,常见于多种植物中,如迷迭香和紫苏.它是一些中草药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抗炎㊁抗氧化㊁抗抑郁的能力,并且同时还具有抗菌作用㊁抗病毒活性,这些属性增加了对R A及其衍生物的需求,使其广泛应用于食品㊁药品和化妆品领域.本文对其生产方法㊁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其后续研究提供帮助.关键词:迷迭香酸;㊀抗病毒;㊀抗菌作用;㊀药理作用D O I:10.3969/j.i s s n.1673G4130.2019.09.003中图法分类号:R285文章编号:1673G4130(2019)09G1032G05文献标识码:AA d v a n c e s i nb i o l o g i c a l e f f e c t s o f r o s m a r i n i c a c i d∗L IK e,HUZ h i m i nә(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l i n i c a lL a b o r a t o r y,W u h a n H o s p i t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a n dW e s t e r nM e d i c i n e,W u h a n,H ub e i430022,C h i n a)A b s t r a c t:㊀R o s m a r i n i ca c i d(R A)i san a t u r a l l y o c c u r r i n g h y d r o x y l a t e dc o m p o u n dc o m m o n l y f o u n di n m a n yp l a n t s,s u c ha s r o s e m a r y a n dP e r i l l a f r u t e s c e n s.I t i s t h em a i na c t i v e i n g r e d i e n t o f s o m eC h i n e s eh e r b a l m e d i c i n e sw h i c hh a s a n t iGi n f l a m m a t o r y,a n t iGo x i d a n t,a n t iGd e p r e s s a n t a c t i v i t i e s,a n t iGb a c t e r i a l a n da n t iGv i r a l a cGt i v i t i e s.T h e s e a t t r i b u t e s i n c r e a s e d t h ed e m a n d f o rR Aa n d i t s d e r i v a t i v e sm a k i n g i tw i d e l y u s e d i n f o o d,m e d iGc i n e a n d c o s m e t i c s i n d u s t r i e s.T h i s p a p e r r e v i e w s t h e 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 o f i t s p r o d u c t i o nm e t h o d s a n d p h a r m aGc o l o g i c a l e f f e c t s,a n d a i m s t o p r o v i d e a s s i s t a n c e f o r i t s f o l l o wGu p r e s e a r c h.K e y w o r d s:R o s m a r i n i c a c i d;㊀a n t iGv i r a l;㊀a n t iGb a c t e r i a l;㊀p h a r m a c o l o g i c a l e f f e c t㊀㊀迷迭香酸(R A)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它分布广泛,常见于唇形科㊁紫草科㊁葫芦科和伞形科的物种,比如迷迭香㊁鼠尾草和紫苏.迷迭香酸的化学名称是[R(E)]αG [3G(3,4G二羟基苯基)G1G氧代G2G丙烯基]氧基 G3,4G二羟基苯丙酸.(化学结构见图1)迷迭香酸可以由LG苯丙氨酸和LG酪氨酸通过包含苯丙氨酸氨裂解酶和肉桂酸4G羟化酶在内的8种酶合成而来[1],也可以通过咖啡酸和3,4G二羟基苯基乳酸的酯化来化学生产[2],也可以直接从植物中提取.目前,由于R A及其衍生物有着抗炎症㊁抗氧化㊁抗抑郁㊁抗肿瘤和抗微生物等功能,引起了人们对它的兴趣.在临床上,R A能减弱T细胞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减轻过敏性鼻炎㊁哮喘的症状,还能减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不仅如此,迷迭香酸在制药㊁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也有着巨大的价值.随着迷迭香酸的用途越来越广,其需求量也会进一步扩大.因此,对迷迭香酸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图1㊀㊀迷迭香酸的化学结构1㊀迷迭香酸的生产及其衍生物㊀㊀目前主要通过化学合成㊁生物合成㊁酶法合成和植物中提取的方法来制备迷迭香酸.同时也在研究植物生物技术来为R A的生产提供替代系统.1.1㊀化学法㊀迷迭香酸的化学合成路线主要有以下3种:(1)以胡椒基氯或胡椒醛为原料合成迷迭香酸及其衍生物,总收率在5%左右;(2)以(S)G酪氨酸为原2301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年5月第40卷第9期㊀I n t J L a bM e d,M a y2019,V o l.40,N o.9∗基金项目:武汉市卫生计生科研基金重点项目(WX18A06);武汉市卫生计生科研基金中医药项目(W Z16D07).ә㊀通信作者,EGm a i l:m y c o h u@163.c o m.㊀㊀本文引用格式:李珂,胡志敏.迷迭香酸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9):1032G1036.料经7步反应合成了具有旋光性的(S )G(-)G迷迭香酸,总收率在9%;(3)以甲基作为羟基保护基,以藜芦醛为起始原料,经E r l e n m e ye r GP l o c h i 反应㊁水解开环㊁还原㊁保护㊁缩合㊁脱保护等7步反应,完成(ʃ)G迷迭香酸的合成[3G4](图2).前两种方法收率较低而且成本高昂,第3种方法将收率提高到了30%.但化学法整体存在得率低㊁产物光学纯度不高㊁成本高昂,污染环境等缺点.图2㊀㊀3种合成迷迭香酸的化学方法1.2㊀生物法㊀生物合成的途径包括苯丙氨酸和酪氨酸2条平行分支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有8种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合成途径起始于芳香族氨基酸L G苯丙氨酸和L G酪氨酸.苯丙氨酸解氨酶(P A L ),肉桂酸G4G羟化酶(C 4H )和4G香豆酸C o A G连接酶(4C L )在L G苯丙氨酸脱氨基转化为咖啡酸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L G酪氨酸则转化为4G羟基苯基乳酸,其中L G酪氨酸转化为4G羟苯丙酮酸(pH P P )涉及了酪氨酸氨基转移酶(T A T )和羟基苯丙酮酸还原酶(H P P R ).生物法的反应条件温和㊁产物立体选择性高㊁对环境友好,是一种新的趋势.1.3㊀浸渍法㊀将植物研磨后过筛,按其重量的20倍量加入50%乙醇,室温浸泡4h 并搅拌,分离提取液,残渣加入原植物重量的10倍后再加入50%乙醇,室温浸泡6h 并搅拌,分离提取液,离心后过滤除杂.加入抗坏血酸到滤液中,静置6h 后过滤去除沉淀.用d H 2O 将滤液醇浓度调节至20%,加到聚酰胺柱,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去洗柱,收集60%乙醇洗脱时的流出液,然后在60ħ㊁-0.1M p a 的条件下减压脱醇浓缩,低温放置析出颗粒状迷迭香酸,最后真空减压干燥结晶[5].1.4㊀植物生物技术㊀当从自然界中提取某种物质变得越来越困难时,植物生物技术可以为其生产提供替代系统.产生植物化学物质的植物细胞培养物相对于该领域的植物培养物具有几个优点: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收集所需产物,同时保持严格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不需要除草剂和杀虫剂;避免与气候或生态有关的问题;生长周期较短.然而,尽管具有这些优点,但很少有能够成功生产具有活性化合物的例子,这可能是由于缺乏植物次生代谢及其体外培养的知识和经验.植物生物技术通过鉴定参与生产和控制特定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基因和酶,并将其应用于植物次生代谢工程中.对其细胞系的选择㊁培养基的改良㊁生物反应器的设计进行优化,配合新的高通量转录分析方法(微阵列,c D N A GA F L P )和蛋白质组学来提高其产量.1.5㊀R A 及其衍生物㊀最著名的R A 衍生物,紫草酸(C 27H 22O 12)是R A 和咖啡酸的缀合物.紫草酸B (C 36H 30O 16)是一种更复杂的咖啡酸酯,存在于紫草科植物中.E r i t r i c h i n (C 26H 20O 10)是一种咖啡酸三聚体,最初是从齿缘草的愈伤组织和根培养物中分离出来的.R a b d o s i i n (C 36H 30O 16)和S a g e r i n i ca c i d (C 36H 32O 16)是从毛叶香茶菜分离出的咖啡酸的四聚体[6].从云南鼠尾草中分离出了8种云南酸,云南酸A (C 54H 46O 24)包括云南酸C (C 27H 22O 12)和D (C 27H 24O 12),它们是咖啡酸的三聚体.云南酸B (C 54H 46O 25)是云南酸C 的二聚体.云南酸E (C 27H 24O 14)和F (C 29H 26O 14)都是云南酸C 的生物遗传衍生物.芳基萘型木脂素酯,云南酸G (C 36H 30O 16)和H (C 36H 26O 16),则是由两个R A 分子之间的氧化耦联衍生而来的(图3).1.6㊀R A 衍生物的生物活性㊀R A 的衍生物紫草酸既能够激活N r f 2GH O G1和S i r t 1的表达并抑制I N F Gγ和I L G1β诱导的pGp 38和p GJ N K 来发挥抗炎和细胞保护的作用;紫草酸也能减少清蛋白尿,脂质过氧化,肾小球肥大和肾小球系膜扩张来治疗糖尿病肾病;还能降低血清中8G羟基脱氢鸟甘酸(8GO H d G )㊁超敏C G反应蛋白(h s C R P )㊁细胞趋化蛋白1(M C P G1)的表达,从而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R A 的衍生物R a b d o s i i n 能够减少βG氨基己糖苷酶的表达并激活透明质酸酶,抑制炎症,氧化和癌细胞的转移起到抗炎症和抗过敏的作用;对H I V G1整合酶的活性也有抑制作用,起到抗H I V 的作用.3301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年5月第40卷第9期㊀I n t J L a bM e d ,M a y 2019,V o l .40,N o .9图3㊀㊀迷迭香酸及其一些衍生物的结构2㊀R A 的作用㊀㊀由于R A 在作为药物或膳食补充剂时能够在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对癌症和动脉硬化等疾病的预防有着极大的潜能,同时R A 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在化妆品领域中也体现出了重要地应用价值,因此对迷迭香酸的研究在过去几年中大幅增加.2.1㊀抗微生物作用2.1.1㊀抗细菌作用㊀R A 对细菌具有抑制作用,将接种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液分成两组,一组添加0.1%的R A ,一组作为空白对照,每间隔1h 测定其蛋白浓度.试验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添加了R A 的菌液中蛋白浓度远高于空白对照组,因此R A 对细菌的细胞膜渗漏有着显著的影响.R A 不仅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致使糖类和蛋白质渗漏从而影响细胞的代谢,而且还可以抑制D N A 聚合酶的活性从而干扰D N A 的复制[7].因此对葡萄球菌㊁铜绿假单胞菌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㊁粪肠球菌㊁大肠埃希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细菌有抑制和杀菌功能.R A 既能抑制革兰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也能抑制大肠埃希菌的活性,有试验表明,当R A 浓度为0.1%时,涂布了大肠埃希菌的平板上没有抑菌圈产生,而涂布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板上有直径为14.7m m 抑菌圈产生;当R A 浓度达到0.6%时,大肠埃希菌平板上抑菌圈直径为11.5m m ,金黄色葡萄球菌平板上的抑菌圈直径为34.2m m ,因此可以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对R A 更加敏感[8].另外R A 可抑制龋齿链球菌㊁变异链球菌的生长和生物膜形成,降低它们的葡萄糖基转移酶活性,可用于口腔疾病的预防㊁治疗.R A 的抗微生物功效受p H 值与盐的类型和浓度的影响[9].2.1.2㊀抗真菌作用㊀R A 对于不同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游动孢子的萌发[10],但是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地抑制活性明显低于对其孢子萌发地抑制活性,而且由于真菌种类的不同,R A 的抑制活性也会发生变化.R A 的抗菌活性有很强的稳定性,其水溶液在80ħ水浴30m i n 或在4ħ贮藏1年其抑菌活性并没有显著变化[11].2.1.3㊀抗病毒作用㊀R A 是许多植物的活性成分,从46种草本植物中提取了51个样品,其中45个显示出对MT G4细胞中H I V G1诱导的细胞病变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12G13].R A 还能直接抑制逆转录并影响早期自然内源性逆转录的不同阶段.R A 可以抑制疱疹病毒,其抗病毒活性除抑制病毒生活周期中某些酶活性外,还能迅速与病毒外壳蛋白结合,从而使疱疹病毒失活;R A 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根离子反应得到6G硝基和6,6G二硝基迷迭香酸这两种化合物,可以作为H I V G1整合酶的抑制剂,并抑制人淋巴细胞MT G4细胞中的病毒复制而不增加细胞毒性[14];R A 可减少患有日本脑炎病毒的老鼠病死率,显著降低病毒数量和促炎症因子水平,使病毒不易传播[15];核苷类似物对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 B V )是有效的,但为了防止多重耐药性的产生,新的抗H B V 药物的研发也很有必要,而R A 则有这个潜力,因为迷迭香酸两端的两个酚羟基和咖啡酸样结构对于抑制εGP o l 的结合至关重要,H B V 前基因组R N A 的ε(ε)序列与病毒聚合酶(P o l)之间的相互作用是H B V 复制周期中的关键步骤,因此,迷迭香酸可以抑制H B V 感染细胞中H B V 的复制[16].综上所述,研究R A 的抗病毒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市场需求.2.2㊀抗氧化作用㊀迷迭香酸的抗氧化能力比维生素E 还要强,而它极强的抗氧化能力要归功于它清除体内自由基的能力和防止氧化损伤的本领[17].研究显示,R A 可以与不饱和脂肪酸竞争性地与脂质过氧基结合,从而降低脂质的过氧化速率;R A 也能显著降低细胞内活性氧簇的产生,并通过抑制c GJ u n 氨基末端激酶(J N K )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 R K )的活化来帮助恢复线粒体膜电位;R A 还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并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来抑制溶酶体的释放;抑制内皮细胞调节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进一步研究发现,迷迭香酸的抗氧化作用和它的结构息息相关,邻二酚羟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4301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年5月第40卷第9期㊀I n t J L a bM e d ,M a y 2019,V o l .40,N o .9且C3位的共轭双键具有增效作用[18].R A的抗氧化作用使其成为了化妆品市场的潜力股.2.3㊀抗炎作用㊀研究发现用R A可以用来治疗炎症,对皮肤暴露于佛波酯的小鼠模型进行研究,发现R A介导了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抑制,并降低了细胞间黏附分子1(I C AMG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G1(V C AMG1)和炎性蛋白G2信使R N A (m R N A)的表达.R A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肾小球膨胀,起到抗肾炎的作用;R A可减轻脂多糖(L P S)诱导的肝损伤,降低血浆转氨酶的水平,证明了R A的肝保护作用是通过清除或降低超氧化物或氧化亚硝酸盐水平而不是通过抑制T N FGα而产生的[19]; R A能抑制嗜中性粒细胞羁留和间质水肿为特点的肺损伤,起到抗肺炎的作用;R A能抑制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有效治疗关节炎并减少受影响关节的数目,起到抗关节炎的作用;R A能够抑制细菌斑块的形成,从而防止慢性牙龈炎,起到抗牙周炎的作用;R A对异位性皮炎又称异位性湿疹或遗传过敏性湿疹有缓解作用,起到抗皮炎的作用.2.4㊀抗肿瘤作用㊀R A能增加黑色素的含量和酪氨酸酶的表达,通过激活蛋白酶A(P K A)信号诱导黑色素生成,黑色素在保护皮肤,预防光致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 A还能通过抑制E R K和A k t的磷酸化来抑制结肠直肠癌地转移;T N FGα可以激活核转录因子N FGκB并诱导炎性反应,而R A能抑制T N FGα诱导的活性氧(R O S)的产生和N FGκB的活化表达,导致T N FGα诱导的人白血病U937细胞凋亡[20];R A能降低H T A29人结肠直肠癌细胞中T P A诱导的炎症基因环氧酶G2(C O XG2)的产生和启动子活性;R A还抑制T P A诱导的转录激活蛋白G1(A PG1)的活性,表明R A可能会有效地预防乳腺癌[21];R A可以降低R O S的水平,同时增加了G S H的产生,抑制了基质金属蛋白酶G2(MM PG2)和MM PG9的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外基质降解;R A能够抑制鼻咽癌C N EG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 T E N㊁P I3K/ A k t/m T O R信号通路有关[22G23];R A对人多发性骨髓瘤A R HG77细胞的增殖也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是由于R A上调了F a s的表达,引发了凋亡的死亡受体通路[24].综上所述,R A可以在体外和体内有效抑制肿瘤转移,起到抗肿瘤的作用[25].2.5㊀其他作用㊀紫苏叶具有抗抑郁的作用,而R A 是其主要活性成分.R A能很好地保护神经元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R A通过增加线粒体膜势能,抑制c a s p a eG3活性,抗凋亡,也可对脑形成胶质细胞,同时还能抵抗谷氨酸诱导的P C12细胞凋亡[26],R A可促进小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的增殖,推测R A对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小鼠进行试验发现, R A能减少被强迫游泳的小鼠的不动性,从而证实R A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27].R A体外可抑制人血小板中丙二醛的形成,其半数抑制浓度(I C50)为3.37n m o l/L,显示R A能够阻止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活性起到抗血栓的作用.与此同时,R A也是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剂,而黄嘌呤氧化酶是人体产生尿酸过程中的关键酶,也是治疗痛风时的作用靶点,因此,R A有可能成为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特效药物[28].3㊀小㊀㊀结㊀㊀R A在植物中分布广泛,对它的提取㊁分离方法研究得比较清楚,因此比较好获得.其次迷迭香酸的稳定性较好,食盐和蔗糖对R A稳定性的没有影响;p H 和温度对R A的稳定性影响较小.结果表明,R A更适宜在酸性以及低温的条件下保存使用;光照对R A 的影响较大,故在使用时应尽量避光;C a2+㊁M g2+对R A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其他金属离子对R A影响较小,因此使用时应尽避免与钙㊁镁的接触.同时R A 也具有抑菌㊁抗炎㊁抗氧化㊁抗肿瘤㊁抗病毒和抗抑郁等多种功能且作用明确,所以R A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随着对R A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和对其衍生物的结构优化,R A会在制药㊁食品㊁化妆品等领域中有更多的贡献.参考文献[1]P E T E R S E N M,A B D U L L A H Y,B E N N E RJ,e t a l.E v oGl u t i o no fr o s m a r i n i ca c i db i o s y n t h e s i s[J].P h y t o c h e m i sGt r y,2009,70(15/16):1663G1679.[2]吴建章,郁建平,赵东亮.迷迭香酸的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17(3):383G388.[3]E I C H E RT,O T T M,S P E I C H E R A.B r y o p h y t e c o n s t i t uGe n t s;7:n e ws y n t h e s i s o f(+)GR o s m a r i n i c a c i d a n d r e l a t e dc o m p o u nd s[J].S y n t he s i s(M a s s),1996(6):755G762.[4]B O G U C K IDE,C HA R L T O NJL.C h e m I nf o r ma b s t r a c t:a N o nGE n z y m a t i cs y n t h e s i so f(S)G(-)GR o s m a r i n i ca c i da n da s t u d y o f ab i o m i m e t i cr o u t e t o(+)GR a b d o s i i n[J].C h e m i n f o r m,2010,29(26):1783G1794.[5]吕晓玲,周平,姚秀玲.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迷迭香酸的制备工艺:C N200610015599.1[P].2008G03G12.[6]K I M GD,P A R K YS,J I N Y H,e t a l.P r o d u c t i o n a n d a pGp l i c a t i o n s o f r o s m a r i n i c a c i da n d s t r u c t u r a l l y r e l a t e dc o mGp o u n d s[J].A p p lM i c r o b i o l B i o t e c h n o l,2015,99(5):2083G2092.[7]E L L I SBE,T OW E R SG H.B i o g e n e s i s o f r o s m a r i n i c a c i d5301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年5月第40卷第9期㊀I n t J L a bM e d,M a y2019,V o l.40,N o.9i n M e n t h a[J].B i o c h e m i c a l J o u r n a l,1970,118:291G294.[8]孙峋,汪靖超,李洪涛,等.迷迭香酸的抗菌机理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4):41G45.[9]S U R I Y A R A K S,G I B I S M,S C HM I D T H,e t a l.A n t i m iGc r o b i a lm e c h a n i s ma n da c t i v i t y o fd o d e c y l r o s m a r i n a t eaGg a i n s t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c a r n o s u s L T H1502a si n f l u e n c e db y a d d i t i o no fs a l ta n dc h a n g ei n p H[J].JF o o dP r o t,2014,77(3):444G452.[10]W I D M E R T L,L A U R E N T N.P l a n t e x t r a c t sc o n t a i n i n g c a f f e i c a c i da n d r o s m a r i n i c a c i d i n h i b i t z o o s p o r e g e r m i n aGt i o no f P h y t o p h t h o r a s p p.p a t h o g e n i c t oT h e o b r o m a c a c a o [J].E u r JP l a n tP a t h o l,2006,115(4):377G388.[11]郭道森,杜桂彩,李丽,等.迷迭香酸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J].微生物学通报,2004,31(4):71G76.[12]Y AMA S A K IK,N A K A N O M,K AWA HA T A T T.A n t iGH I VG1a c t i v i t y o f h e r b s i nL a b i a t a e[J].B i o l P h a r mB u l l,1998,21:829G833.[13]K A G E Y AMAS,K U R O K AWA M,S H I R A K IK.E x t r a c t o f p r u n e l l a v u l g a r i s s p i k e s i n h i b i t sH I Vr e p l i c a t i o na t r eGv e r s e t r a n s c r i p t i o n i nv i t r oa n dc a nb ea b s o r b e df r o mi nGt e s t i n e i n v i v o[J].A n t i v i r C h e mC h e m o t h e r,2000,11(2):157G164.[14]D U B O I S M,B A I L L Y F,M B E M B A G,e t a l.R e a c t i o no f r o s m a r i n i c a c i dw i t hn i t r i t e i o n s i na c i d i c c o n d i t i o n s:D i sGc o v e r y o fn i t r oGa n dd i n i t r o r o s m a r i n i ca c i d sa sn e wa n t iGH I VG1a g e n t s[J].JM e dC h e m,2008,51(8):2575G2579.[15]S WA R U P V,G H O S HJ,G H O S H S,e t a l.A n t i v i r a l a n d a n t iGi n f l a m m a t o r y e f f e c t s o f r o s m a r i n i ca c i d i na ne x p e r iGm e n t a lm u r i n em o d e l o f J a p a n e s e e n c e p h a l i t i s[J].A n t i m iGc r o bA g e n t sC h e m o t h e r,2007,51(9):3367G3370.[16]T S U K AMO T O Y,I K E D AS,UWA IK,e t a l.R o s m a r i n i c a c i d i san o v e l i n h i b i t o r f o rH e p a t i t i sBv i r u sr e p l i c a t i o n t a r g e t i n g v i r a le p s i l o n R N AGp o l y m e r a s ei n t e r a c t i o n[J].P L o SO n e,2018,13(5):e0197664.[17]Q I A OS,L IW,T S U B O U C H IR.R o s m a r i n i c a c i d i n h i b i t s t h e f o r m a t i o no f r e a c t i v eo x y g e na n dn i t r o g e ns p e c i e s i n R AW264.7m a c r o p h a g e s[J].F r e e R a d i c R e s,2005,39(9):995G1003.[18]N A K AMU R A Y,O H T O Y,MU R A K AM IA,e ta l.S uGp e r o x i d e s c a v e n g i n g a c t i v i t y o f r o s m a r i n i c a c i d f r o mP e r i lGl a f r u t e s c e n sB r i t t o nv a r.a c u t a f.v i r i d i s[J].JA g r i cF o o dC h e m,1998,46(11):4545G4550.[19]O S A K A B E N,Y A S U D A A M,K A T O Y,e ta l.R o s m aGr i n i c a c i d,am a j o r p o l y p h e n o l i c c o m p o n e n t o fP e r i l l a f r uGt e s c e n s,r e d u c e sl i p o p 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L P S)Gi n d u c e dl i v e r i n j u r y i n DGg a l a c t o s a m i n e(DGG a l N)Gs e n s i t i z e d m i c e[J].F r e eR a d i cB i o lM e d,2015,33(6):798G826.[20]MO O N D O,K I M M O,L E EJD,e t a l.R o s m a r i n i ca c i d s e n s i t i z e sc e l ld e a t ht h r o u g hs u p p r e s s i o no fT N FGa l p h aGi n d u c e dN FGk a p p a Ba c t i v a t i o n a n dR O SG e n e r a t i o n i nh uGm a n l e u k e m i aU937c e l l s[J].C a n c e rL e t t,2010,288(2):183G191.[21]S C H E C K E L K A,D E G N E R SC,R OMA G N O L O D F.R o s m a r i n i ca c i da n t a g o n i z e sa c t i v a t o r p r o t e i nG1GD e p e n dGe n ta c t i v a t i o no fc y c l o o x y g e n a s eG2e x p r e s s i o ni n h u m a n c a n c e r a n dn o n m a l i g n a n t c e l l l i n e s[J].JN u t r,2008,138(11):2098G2105.[22]M I L E L L A M,F A L C O N E I,C O N C I A T O R I F,e ta l.P T E N:m u l t i p l ef u n c t i o n si n h u m a n m a l i g n a n tt u m o r s[J].F r o n tO n c o l,2015,5(5):24.[23]O C A N A A,V E R AGB A D I L L O F,A LGMU B A R A K M A, e t a l.A c t i v a t i o no f t h eP I3K/m T O R/A K T p a t h w a y a n d s u r v i v a l i ns o l i dt u m o r s: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a n d M e t aGAGn a l y s i s[J].P L o SO n e,2014,9(4):e95219.[24]娄诤,赵肖涯,杜丽君.迷迭香酸抑制人多发性骨髓瘤A R HG77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8,(8).[25]J E L I CD,M I L D N E RB,K O S T R U NS.H o m o l o g y m o d e lGi n g o f h u m a nF y nk i n a s e s t r u c t u r e:d i s c o v e r y o f r o s m a r i nGi c a c i da s a n e wF y nk i n a s e i n h i b i t o r a n d i n s i l i c o s t u d y o f i t s p o s s i b l eb i n d i n g m o d e s[J].JM e dC h e m,2007,50(6):1090G1100.[26]H O O K E RC W,L O T T W B,HA R R I C H D.I n h i b i t o r so fh u m a n i m m u n o d e f i c i e n c y v i r u s t y p e1r e v e r s e t r a nGs c r i p t a s e t a r g e t d i s t i n c t p h a s e s o f e a r l y r e v e r s e t r a n s c r i pGt i o n[J].JV i r o l,2001,75(7):3095G3104.[27]尤茹,马雪倩,吴炳火,等.迷迭香酸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5,37(2):93G96.[28]尚雁君,黄才国,蒋三好,等.迷迭香酸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27(2):189G191.(收稿日期:2018G09G16㊀修回日期:2018G11G04)6301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年5月第40卷第9期㊀I n t J L a bM e d,M a y2019,V o l.40,N o.9。

迷迭香酸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迷迭香酸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迷迭香酸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曹雯",张文娟",潘金凤",莫凯#(1.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南宁530200;2.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22)关键词迷迭香酸;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19(2019)01-0054-05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 A)是一■种多酌■酸,化 学 R(t)2-[3-(3,4- $-1-代-2-5-3,4- ,广泛分等 中[15,药 中药的分,等方药学活性 文检年药理活性研究的 文,药 进行综述。

1抗氧化作用强的的,的 敏等[25研究 ,中性(ROS)的产生,升高 超 歧酶(SOD)和谷胱甘肽(ASH)水平,改善性损伤中变,发挥保护作Osakabe等[3]研究显示,能够D-半乳糖胺(D-G alN)致敏 的 激减少诱导 氮合酶(NOS)的释放缓解肝损伤。

K im等[45研究发现,以减少H9c2心肌细胞内ROS的生,通过调节J N K和E R K信号通 路的激恢复线粒膜电位,同时还能够上调GSH SOD的水平。

Zdarilova等[55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研究中发现,以脂糖(LPS)诱导的激反,减少RO S的生 细胞 G SH的损耗。

丁巍等[6]研究 能 增加SOD减少 醛(M DA)的水平,改善 激所致的肾间质纤维 以上研究表,减少ROS的生,调节机脂质及 酶的水平而发挥2抗炎作用症指机感染及损伤的防御性反,年来已 文报道牛皮癣、皮肤、呼吸道症、急性损伤等类的症的Zhou等[7]研究 ,能够 人类 细胞中IL-l!、IL-6、IL-8等炎症 的分泌,下调NF-k B路,牛皮癣的治疗。

Lee等[8]:临床实验研究中,乳 皮肤患者进治疗,患者的皮肤症、、等症状基金项目:广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2017BS047)第一作者简介:曹雯(1987—),女,,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中药 药理学通信作者:,,主管药,研究方向:临床药学;E-mail:412741438@合临床,2017,17(5): 161-162.[20 ]丘文静,王英杰.浮针治疗老年顽固性便秘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 10): 929-931.[21 ]王聊敏,赵峰,张磊.浮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2018,37(6):605-608.[22]董佳容,陆金根.复方中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实验研究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3):219-222.[23] 汪照函,陈建勇,余志强,等.功能性便秘患者胃分泌功能改变的实验研究[].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8,33(2): 12-15. [24]佳,,,等.灸法功能性胃治疗中的应用[].中医杂志,2012,53(18):1606.(2018-12-15收稿/编辑刘强)得到了明显改善。

活血化瘀药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实验研究近况

活血化瘀药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实验研究近况

35(12):56-58.[14]邵俊,杨骏.针灸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运用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6):495-496.[15]姜新龙,邱芳晖.针灸辅助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对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8,37(12):1363-1367.[16]狄忠,林咸明.针刺、灸法的作用特点及配合应用的优势[J].中医杂志,2013,54(21):1880-1882.[17]于敏,赫岩,李萌,等.中药足浴法治疗慢性肾衰竭5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4C):73-74.[18]任蓁.中药足浴和中药灌肠法对慢性肾衰竭病人疗效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6):694-696.[19]武润洁.肾衰方穴位贴敷干预慢性肾衰竭早中期(CKD2-3期)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20]张晓娟,吴社泉,梁宏正,等.益肺健脾补肾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2):15-16,27.[21]陈明霞,冷伟,王瑞丽,等.黛力新联合中药熏香治疗慢性肾衰竭伴发抑郁焦虑的效果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10):1929-1932.[22]王慧敏,杨玉清,田小勃,等.中药敷脐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恶心呕吐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51(8):253-255.[23]王斌,米杰,郑雅峰,等.丹参、黄芪注射液联合穴位注射佐治慢性肾衰竭30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15,30(5):35-36.[24]杨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6):92-93.(编辑刘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 nephritis,MsPGN)是一种持续进展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系膜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和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GMC)弥漫增生,同时伴有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的肾小球疾病[1]。

迷迭香酸对系膜增生性肾炎系膜细胞抗氧化应激的影响

迷迭香酸对系膜增生性肾炎系膜细胞抗氧化应激的影响

迷迭香酸对系膜增生性肾炎系膜细胞抗氧化应激的影响李林;黄松明;赵三龙;冯泉城;丁桂霞【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06(017)005【摘要】目的探讨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中系膜细胞氧化损伤与抗氧化系统的改变及迷迭香酸的干预作用.方法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以PDGF刺激系膜增生及RAD干预;另外,用兔抗大鼠胸腺细胞免疫血清(ATS),制备大鼠抗THy1.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并以迷迭香酸干预.体外及体内实验均设正常对照组、肾炎组、单纯迷迭香酸组和迷迭香酸干预组.利用分光法分别测定培养细胞和肾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在抗THy1.1肾炎的肾脏组织及PDGF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中MDA含量升高和SOD 减少;迷迭香酸的干预后MDA的产生降低,而SOD增加.结论氧自由基及其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致病中起重要作用,而迷迭香酸则能抑制肾炎系膜细胞的上述改变,具有抗氧化活性.【总页数】5页(P280-284)【作者】李林;黄松明;赵三龙;冯泉城;丁桂霞【作者单位】马鞍山市中心医院儿科,安徽,马鞍山,243011;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31【相关文献】1.氧化应激对大鼠肾脏系膜细胞增生的影响及迷迭香酸的干预作用 [J], 李林;黄松明;赵三龙;冯泉城2.迷迭香酸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 [J], 李月婷;黄荣桂;刘广健3.雷公藤多甙对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肾组织系膜区系膜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CL-2的影响 [J], 丁樱;陈文霞4.肾必宁颗粒剂对系膜增生性肾炎系膜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cl-2、Fas影响 [J], 吴力群;丁樱5.迷迭香酸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中氧化应激及炎症介质分泌的影响 [J], 李林;黄松明;赵三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迷迭香酸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内TGF-β1表达的影响

迷迭香酸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内TGF-β1表达的影响

迷迭香酸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内TGF-β1表达的影响赵三龙;黄松明;冯泉城;张爱华;郭梅;丁桂霞;潘晓勤;费莉;陈荣华【期刊名称】《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6(026)012【摘要】目的:探讨迷迭香酸(RA)对大鼠抗Thy1.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MsPGN模型,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低剂量及高剂量RA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治疗组每天分别给予迷迭香酸(25 mg/kg及50 mg/kg)灌胃,连续7天,隔日检测24 h尿蛋白总量.第8天处死大鼠并留取肾组织,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半定量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肾皮质中TGF-β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大鼠TGF-β1少量表达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及系膜区,模型组毛细血管袢及系膜区TGF-β1表达明显增多.两给药组肾小球TGF-β1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24h尿蛋白定量及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均有明显改善;两给药组肾组织中TGF-β1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小于模型组.结论:RA对大鼠MsPGN模型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与其抑制肾组织TGF-β1的过高表达有关.【总页数】6页(P1168-1172,封二)【作者】赵三龙;黄松明;冯泉城;张爱华;郭梅;丁桂霞;潘晓勤;费莉;陈荣华【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内科,江苏,南京,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内科,江苏,南京,210008;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内科,江苏,南京,210008;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11;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31【相关文献】1.保肾冲剂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肾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表达的影响 [J], 贾秀琴;杨继红;李映红;郭文鹏;李利民;杨敏2.尼卡地平对大鼠Thy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作用及其对肾内Bcl-2/BaX表达的影响 [J], 柴华旗;江黎明;陈孝文3.迷迭香酸对大鼠抗Thy1.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氧化应激的影响 [J], 李林;黄松明;赵三龙;冯泉城;丁桂霞4.迷迭香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J], 车丽双;黄荣桂;郑兴中5.迷迭香酸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系膜基质及TGF-β1影响 [J], 林威远;黄荣桂;郑兴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迷迭香酸的研究进展

迷迭香酸的研究进展

迷迭香酸的研究进展
吴建章;郁建平;赵东亮
【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05(17)3
【摘要】迷迭香酸(Rosemarinic acid)是一种含多酚羟基的酸.迷迭香酸具有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作用和抗炎、免疫调节、抗血栓生成、抗菌、抗病毒、抗肾小球细胞增殖、抗抑郁等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等方面.本文对其生物及化学合成、生物技术生产、药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总页数】6页(P383-388)
【作者】吴建章;郁建平;赵东亮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生化营养研究所,贵阳,510025;贵州大学生化营养研究所,贵阳,510025;贵州大学生化营养研究所,贵阳,51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
【相关文献】
1.RP-HPLC法同时测定夏桑菊颗粒中绿原酸、异迷迭香酸苷、迷迭香酸和蒙花苷[J], 林丽美;夏伯候;刘菊妍;李春;何迎春;姚江雄;许招懂;梁航;廖端芳
2.不同药材中迷迭香酸甲酯及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 [J], 丁丽敏;刘茜茜;苏超男;巩钊;刘荣霞
3.迷迭香酸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J], 李珂
4.迷迭香酸烷基酯的来源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丁丽敏; 赵紫燕; 刘茜茜; 刘荣霞
5.迷迭香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J], 甘亚;何钢;刘嵬;胡建平;康利;李黎;胡晓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迷迭香酸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系膜基质及TGF-β1影响

迷迭香酸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系膜基质及TGF-β1影响

迷迭香酸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系膜基质及TGF-β1影响林威远;黄荣桂;郑兴中【期刊名称】《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8(042)003【摘要】目的观察迷迭香酸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大鼠系膜基质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5/6肾切除),以迷迭香酸作为干预因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法测定迷迭香酸对大鼠系膜基质成分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Ⅳ(Col-Ⅳ)及TGF-β1,的影响,电镜观察肾小球病理学变化,测定血、尿肌酐值.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迷迭香酸组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升高(P<0.05);(2)Fn、Col-Ⅳ在肾脏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减少(P<0.05);(3)TGF-β1表达减少(P<0.05).结论迷迭香酸可以抑制TGF-β1的表达,减少Fn及Col-Ⅳ在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延缓肾小球硬化,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疾病可能具有治疗价值.【总页数】4页(P215-218)【作者】林威远;黄荣桂;郑兴中【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脏病研究室,泉州,362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脏病研究室,泉州,362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脏病研究室,泉州,3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R692【相关文献】1.氟伐他汀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系膜基质的影响 [J], 徐卫锋;石永兵;张文娟2.火把花根对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TGF-β1和Smad3表达的影响 [J], 常伟;孙汉英;曾红兵;吕永曼3.肾茶对5/6肾切除大鼠模型系膜基质及TGF-β1的影响 [J], 林威远;黄荣桂;郑兴中4.迷迭香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J], 车丽双;黄荣桂;郑兴中5.迷迭香酸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内TGF-β1表达的影响 [J], 赵三龙;黄松明;冯泉城;张爱华;郭梅;丁桂霞;潘晓勤;费莉;陈荣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RA对PDGF.BB刺激下的GMCTGF.p1、MCP.1与FNmRNA表达的影响
基础状态下,系膜细胞表达一定量的TGF.pl,MCP.1与FNmRNA,PDGF.BB刺激后TGF.Bl’MCP.1与FNmRNA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而加入浓度为151ag/ml及251.tg/ml的RA后可明显降低PDGF.BB诱导的TGF一13l、MCP.1与FNmRNA的表达上调(P<0。

05),且25rtg/ml浓度下该抑制效应更明显,结果见图2。

图2RA对大鼠系膜细胞TGF—B1、MCP一1及FNmRNA表达的影响
图2中,l为正常对照组,2为PDGF诱导组,3、4、5分别为5}_tg/nd,15I.tg/ml及25“g/mlRA干预组。

M为DNAMarker,条带大小从上到下分别为2000bp、1000bp。

750bp、500bp、250bp,100bp。

与对照组比较,+P(o.Ol:与诱导组比较,6P<0.05。

4.RA对PDGF.BB刺激的GMC分泌TGF.13l、MCP一1与FN的影响基础状态下,GMC分泌少量的TGF—B1、MCP—l与FN,给予PDGF—BB刺激后TGF.13l、MCP.1与FN蛋白分泌显著增加(P<0.01),而加入低,中、高三种不同浓度的RA后均可显著降低由PDGF.BB诱导的TGF.Bl、MCP.1与FN蛋白上调(P<0.01),且其抑制效应呈浓度依赖性(见表4,图3,4、5)。

表4RA对大鼠GMC分泌TGF一131、MCP-1及FN的影响组别nTGF一131(pg/m1)MCP-1(pg/m1)FN(pg/m1)A3296.4±46.361.6±9.963.9±12.5
B3655.7±45.9’163.9±26.2’107.4土21.9’
C3498.8±71.7’6134.0±16.4’498.9±13.7
D3266.0±52.8—69.34-10.3—78.2±5.44
E391.3土10.6’6‘’43.0土7.46‘65.3±15.06
A组(PASX400)A组(PASX200)
B组(PASX400)B组(PASX200)
图6各组大鼠肾脏病理变化(PAS染色)
A组:正常组,正常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未见增生。

B组:模型组,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性重度增生,毛细血管襻广泛受压狭窄,闭塞,可见新月体形成及肾小球硬化,小管间质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C组(PAS×400)C组(PASX200)
D组(PASx400)D组(PASX200)
图6(续)各组大鼠肾脏病理变化(PAS染色)
C组:低剂量RA治疗组,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节段性轻一中度增生,间质内灶性炎性细胞浸润。

D组:高剂量RA治疗组,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局灶节段性轻度增生,间质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四.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变化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大鼠肾小球内有少量固有细胞PCNA核阳性,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小球内PCNA核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且PCNA主要表达于增生的系膜细胞核内(P<0.01);两给药组肾小球内PCNA核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均有显著下降,以高剂量给药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

此外,肾皮质及髓质小管亦有一定量的上皮细胞PCNA核阳性。

结果见图7及表7。

A组B组
C组D组
图7各组大鼠肾小球内PCNA的表达变化(免疫组化SABCX400)
A:正常对照组B:模型组C:低剂量RA给药组D:高剂量RA给药组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组B组
C组D组
图8各组大鼠肾小球内TGF-IBj的表达变化(问接免疫组化,×400)
A:正常对照组B:模型组c:低剂量RA给药组D:高剂量RA给药组
表8各组大鼠肾小球TGF-IBlPI值的变化(n=6,孑4-s)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TGF—B16.36±O.6320.38+2.37‘12.13±1.28"’7.7l±O.98+
A:正常对照组B:模型组c:低剂量RA给药组D:高剂量RA给药组。

与A组相比较,’P<O.01;与B组相比较,+P<0.01。

六.MCP-1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大鼠。

肾皮质和髓质未见MCP-1表达,
而模型组。

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襻可见一定量的MCP-1表达,在
坏死的毛细血管襻及细胞性新月体中MCP.1表达明显增强(P<0.01);两RA给药组肾小球内MCP.1局灶节段性表达于。

肾小球系膜区及基底膜,较模型组均有明显下降(P<0.01),高剂量组与正常组间MCP-1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

结果见图9及表9。

A组B组
C组D组
图9各组大鼠肾小球内MCP-1的表达变化(免疫组化SABC,x
400)A:正常对照组B:模型组c:低剂量RA给药组D:高剂量RA给药组
表9各组大鼠。

肾小球MCP.1PI值的变化(n=6,i±S)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MCP.10.67±0.119.69±2.95‘2.37-+0.60’0.954-0.27+
A:正常对照组B:模型组c:低剂量RA给药组D:高剂量RA给药组与A组相比较,‘P<0.01;与B组相比较,’P<0.01。

七.FN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大鼠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可见一定量的FN表达,而模型组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的FN表达明显增多(P<0.01);两迷迭香酸给药组肾小球FN表达较模型组均有明显下降(P<0.01)。

结果见图10及表10。

A组B组
C组D组
图lO各组大鼠肾小球内FN的表迭变化(免疫组化SABC,X400)
表10各组大鼠肾小球FNPI值的变化(n=6,i±s)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FN15.78±4.6246.92_+9.58+35.324-5.93++18.3l±5.54’
A:正常对照组B:模型组c:低剂量RA给药组D:高剂量RA给药组与A组相比较,+P<0.01;与B组相比较,’P<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