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娟 山东省滕州市 三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合集下载

动手解决问题三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实际问题练习题

动手解决问题三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实际问题练习题

动手解决问题三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实际问题练习题数学是一门需要动手实践的学科,只有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在三年级数学下册中,有一些综合实际问题练习题,让我们来动手解决这些问题,巩固我们的数学能力。

第一组问题:小明家的水管漏水了,每分钟漏水 1 升。

如果小明家的水桶能装 30 升的水,问小明家的水桶漏满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来解决这个问题。

每分钟漏水 1 升,那么漏满 30 升需要多少分钟呢?我们可以设 x 为漏满所需的分钟数,那么方程可以表示为 1x = 30 。

通过解方程可以得到 x = 30 ,所以小明家的水桶漏满需要 30 分钟的时间。

第二组问题:小华去超市买水果,她买了 2 斤苹果,每斤 5 元;买了 3 斤香蕉,每斤 4 元。

那么小华总共花了多少钱?我们需要计算苹果和香蕉的总价。

苹果每斤 5 元,买了 2 斤,所以苹果的总价为 5 × 2 = 10 元。

香蕉每斤 4 元,买了 3 斤,所以香蕉的总价为 4 × 3 = 12 元。

小华总共花了 10 + 12 = 22 元。

第三组问题:小明家离学校有 5 公里,他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需要20 分钟。

如果他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 15 公里,那么他的骑行速度是多少米每分钟?我们需要将速度的单位统一,将小时转换成分钟,将公里转换成米。

一个小时有 60 分钟,所以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分钟 15 × (1000 ÷60) = 250 米。

通过这些综合实际问题的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加熟练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需要数学解决的情况,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运用灵活的思维,就能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会观察问题、提炼问题的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计算和推理,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

部编三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何丽娟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试讲人教

部编三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何丽娟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试讲人教

9.2元>9元
答:所以钱不够。
答:所以钱不够。
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 , 还想买1个 和1支 ,她的钱 够吗?
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 和1支 ,她的钱够吗?
, 还想买1个
如果把 换成 ,钱够吗?
• 1、小亮有2元钱,能买什么东西?
1.
1、货车自重2.8吨。它是否超载了?
方法①: 6+2.8=8.8(吨) 8.8>8.7 所以没有超载。
预设③: 5.3+4.7+4.8=14.8(元) 15>14.8 所以钱够用。
பைடு நூலகம்
小数的初步认识
解决问题(例4)
3.7元
5.5元
1.玩具小熊比玩具小汽车便宜多少钱? 5.5-3.7=1.8(元)
答:玩具小熊比玩具小汽车便宜1.8元 2.月月有9元钱,买了一个玩具小熊,还想买一个玩具 汽车,够吗?
方法1:9-3.7=5.3(元) 方法2:3.7+5.5=9.2(元)
5.3元﹤ 5.5元
方法②: 8.7-2.8=5.9(吨) 6>5.9 所以没有超载。
2. 小雪带15元钱,她想买1千克黄瓜、1千克油菜和1千克 胡萝卜,够吗?
预设①: 15-5.3=9.7(元) 4.8+4.7=9.5(元) 9.7>9.5 所以钱够用。
预设②: 15-5.3=9.7(元) 9.7-4.7=5(元) 5>4.8 所以钱够用。

三年级数学 李丽娟《第四单元第8课时:应用面积和周长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年级数学 李丽娟《第四单元第8课时:应用面积和周长的知识解决问题》

第四单元第8课时:应用面积和周长的知识解决问题山东省滕州市李丽娟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0页和5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复习,学生能牢固掌握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及进率,能熟练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2、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索的过程中,经历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学会简单的整理知识的方法,进一步体会这两种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简单的归纳概括分析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经历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知识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面积和周长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体会方法整理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装裱一幅画要用去多长的木条?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我们前面学习的什么知识?2、给这幅画装上了同样大小的玻璃,用掉了多大的玻璃呢?会用到我们前面学习的什么知识?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梳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

老师这里有一个大表格,今天我们主要整理的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两部分的知识?(周长,面积)(2)梳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①谁还记得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下面那两个条件?(长和宽)怎样求周长?怎样求面积?②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条件?(边长)怎样求周长?怎样求面积?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从长18厘米,宽1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你能算一算剩下纸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全班交流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用2根同样长的彩条对大小都是36平方分米的画进行装饰,结果第一幅画用彩条正好围了一圈,另一幅画却不够围一圈。

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组合作解答,全班交流。

得出结论: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长和宽差距越大周长越长。

4 解决问题-单元练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

4 解决问题-单元练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

教案:4 解决问题-单元练习年级:三年级下册科目:数学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课堂上展示和讨论。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解决问题的认识和经验。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包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检验结果。

2. 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三、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2.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合作交流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合作解决。

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3. 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解决问题的认识和体会。

六、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回家后独立解决。

2. 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让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在合作交流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专项全能训练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专项全能训练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专项全能训练1. 一个果园里栽了125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4倍少20棵。

这个果园一共栽了______棵树?2.(1)李老师买一种物品若干件,用去105元,李老师买的是哪种物品?买了多少?(2)张老师带了300元,能买30支钢笔吗?3. 在收集邮票的活动中,第一小组5人共收集了535枚,第二小组7人共收集了728枚,哪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的邮票多一些?多几枚?4. 8袋盐共24元,买同样的5袋盐需要()元钱.A .24÷8÷5B .24÷8×5C .24×8÷55. 一段路长324米,已经修了240米,剩下的计划4小时修完。

平均每小时修多少米?6. 园林工人要在登源河沿岸种248棵杨树和211棵柳树。

7. 20只小兔站成一排,每两只小兔之间放一根胡萝卜,一共放______根胡萝卜。

8. 解决问题一张彩纸,淘气用去了它的(1)他们三人共用去了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2)还剩几分之几?9. 展览馆买来160盆花,布置在两个展区。

每个展区有4个展台,平均每个展台有多少盆花?10. 三(1)班的同学排队坐缆车,每辆缆车限坐4人,笑笑排在第16位,她应坐第______辆缆车:淘气排在第34位,他应坐第______辆缆车.11. 豪洋有5个苹果,迪斯有15个苹果,迪斯的苹果数量是豪洋的几倍?312. 手工小组4人2天做好96个小模型,平均每人每天做好几个小模型?13. 小军有3顶帽子和2件上衣.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14. 一套服装的上衣每件65元,裤子每条35元,第一实验小学订购了50套这样的服装,需要______元.15. 猜一猜,可能有多少面彩旗?学校举行运动会时,要在操场周围插上5种颜色的彩旗。

每种颜色的彩旗数量相等。

彩旗的数量在80~100之间。

(仿练教材第5页第5题)16. 用17. 中国体育代表8.在奥运会获得奖牌的情况如下。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练习课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练习课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2.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3. 实际问题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分析实际问题,找出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找出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2)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

(3)师生共同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学生独立解决,教师个别辅导。

(2)学生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点评。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5.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与实际问题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找出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3. 课后要加强个别辅导,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分析问题,找出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3. 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分析问题,找出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这个细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

部编三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何丽娟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试讲人教

部编三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何丽娟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试讲人教

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7页例4教学目标:1、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含义。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注意倾听的好习惯,体验灵活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体验灵活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能读懂他人的想法。

教学用具:课件、投影教学过程:一、直接点题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节课我们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先来两道简单的练练手:(课件)汇报交流:这两个问题,你是怎样解答的?○1师读→生答:“他计算得正确吗?”○2师读→生答:“你是怎么想的?还可以怎么想呢?”看来这两道题对大家来说是小菜一碟,再来道复杂点儿的试试。

二、探究新知出示第96页情境图及例4第一问。

1、阅读理解。

①先自己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②结合主题图说一说:“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并把它们填写在作业单上。

”③学生活动,写完的自己读一读。

④汇报“你知道了什么?”师板书:10元钱,买了一个文具盒6.8元,还想买一个笔记本2.5元,一个绿铅笔0.6元,她的钱够吗?2、分析解答①想一想:“要解答这个问题,可以先算……再算……呢?”同桌互相说一说,还可以怎么想呢?②请把自己的想法,用算式表达完整,注意计算要准确哟!③学生解答,师巡找不同方法板书。

④自己说说,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汇报交流:老师把你们的方法都写到了黑板上。

①请大家读一读,看你能读懂哪种方法?②谁来展示你的本领,给大家讲讲这种方法中每个算式是什么意思!③那么这种方法是什么意思?谁能读懂!3.2表示什么?3.1呢?用什么和什么做比较。

④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解答吗?老师这有一种方法,看谁能读懂?4、回顾反思。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几种方法得到的结果都一样吗?所以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出示例4第二问。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苏教版

一条裤子28元, 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2)一套衣服多少元?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 贵多少元?
28元
裤子:
?元
28元
裤子:
?元
上衣 :
上衣:
28×3=84(元) 84+28=112(元) 答:一套衣服112元。
28×3=84(元) 84-28=56(元)
答: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56元。
三 年 级 下 册 数学课 件41解 决两步 计算的 实际问 题丨苏 教版11
看图说一说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1)
的个数是
的( 3 )倍。
看图说一说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2)
红彩带的长是蓝彩带的( 4 )倍。
看图说一说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3)
第二条线段的长是第一条线段的( 3 )倍。
上衣的价钱是 裤子的3倍。
三 年 级 下 册 数学课 件41解 决两步 计算的 实际问 题丨苏 教版11
1+3=4 28×4=112(元) 答:28=56(元) 答: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56元。
3-1=2 28×2=56(元) 答: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56元。
三 年 级 下 册 数学课 件41解 决两步 计算的 实际问 题丨苏 教版11
三 年 级 下 册 数学课 件41解 决两步 计算的 实际问 题丨苏 教版11
三 年 级 下 册 数学课 件41解 决两步 计算的 实际问 题丨苏 教版11
比一比,算一算。
5米 (1)
( 25)米
5米
(2)
( 15)米
三 年 级 下 册 数学课 件41解 决两步 计算的 实际问 题丨苏 教版11
三 年 级 下 册 数学课 件41解 决两步 计算的 实际问 题丨苏 教版11

(完整版)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100道

(完整版)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100道

1、修路队修一条长1500米的公路,已经修好了300米,剩下的要在6天修完,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2、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米,王叔叔每天坚持跑2圈半。

他每天跑多少米?3、小丽走一步长约5分米,她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540步,算一算,她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4、兰兰身高134厘米,东东比兰兰高5厘米。

东东身高是多少厘米?5、红领巾小学三年级有男生257人,女生235人,已经体检身体的有387人,没有体检的有多少人?6、图书室借出456本图书,还剩207本,现在又还回285本,图书室里现在有多少本?7、红领巾小学买来皮球380个,足球70个,课外活动时借出去423个,现在学校还剩多少个球?8、三(2)班捐赠图书400本后还剩273本,现在又买来125本,现在三(2)班有图书多少本?9、冬冬想买一辆310元的滑板车,已经攒了200元。

如果他每月攒30元,再攒几个月就够了?10、东方红小学的学生为希望工程共捐赠900本书,其中故事书326本,科技书475本,其余的是连环画。

连环画有多少本?1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如果把它的边长增加10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多少厘米?12、一个长方形的操场周长是400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操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13、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

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14、冬冬借了一本科技书有40页,一周后归还,他每天准备看6页,能按时归还吗?15、三(2)班有44人,老师准备分成8个小组讨论,每组可分几人,还剩几人?16、用一段长4米的布料可以裁5件同样大小的背心。

做一件背心要用多少布?17、一头小象重4吨,用一辆载重10吨的大货车运,一次最多能运几头小象?18、红旗连锁店原有瓶干632袋,卖出385袋,又运来200袋,这时店里有多少袋瓶干?19、学校买来810本练习册,一年级领走168本,二年级领走165本,还剩多少本?20、一列火车的第10号车厢原有116人,到某站后,有58人下车,有45人上本。

解决问题练习课三级下册(共20张PPT)

解决问题练习课三级下册(共20张PPT)
幼儿园里每个小朋友每天吃2个苹果。 (1)认真审题,找准有用的信息。 21+24=45(人) 3、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写100个毛笔字,小明在“4×8”格式纸上写了4张,他完成了任务吗? 【唤起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热情,懂得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渗透保护环境的意识。
【明晰解决这种两步计算的问题时,需要先找出一个中间问题
第8页,共20页。
基础训练
幼儿园里每个小朋友每天吃2个苹果。 5
个小朋友1周(7天)要吃几个苹果? 21+24=45(人)
(2)仔细分析数量关系。 幼儿园里每个小朋友每天吃2个苹果。 幼儿园里每个小朋友每天吃2个苹果。 解决问题练习课三级下册 幼儿园里每个小朋友每天吃2个苹果。
发 学展法创:新 独能 立同力 练, 习位提 与高 合互解 作决交相问 流题 相的 结说能 合力一。 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求……,再求……
专项练习
1.一种货车核定载重5吨,4辆这样的货车运3次,一共运 多少吨货物?请说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求出来的中间问 题。
2.作文本每页有20行,每行有24格,
? 根据
这些信息,补充问题和条件变成一道乘法两步计算的应用
题。
【帮助学生数量掌握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办法,加强对条件之间 “匹配”关系的理解。 】
并以这个问题的结果作为条件来进行计算的思路。】
第9页,共20页。
小明提出他还有一种新的方法,列式为:
5×7=35(个)
35×2=70(个)
答: 5个小朋友1周(7天)要吃70个苹果。
【理解在计算中必须找到“每个”与“5个”、“每天”与“7天”数量 之间的对应关系再列式。 】
数学诊所
第10页,共20页。
第14页,共20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专题训练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专题训练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5、再在一次捐书活动中,8位老师共捐320本, 平均每位老师捐书多少本?
6、一本《故事书》共210页,小明看了6 天,已经看了120页。
(1)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 (2)剩余旳要在3天看完,平均每天要 看多少页?
7、有348个气球,平均分给3个班, 每班能够分到多少个气球?
8、一共有186人参加集体舞表演, 每8人一组,能够分几组,还余几 人? 10、体育老师买6个篮球,付530元,找回2元, 每个篮球多少钱?
1、一本故事书200页,小明5天看完,平 均每天看多少页?
2、小明和小红进行打字比赛。小明6分钟打字 180个。小红4分钟打字160个。他们谁打字旳速 度快?
3、三年级排练体操,男生有32人,女生有28 人。假如6个人站一排,能够站成多少排?(4)
4、食堂有66公斤大米。每天吃6公斤,能 够吃多少天?
11、小丽把252张相片放在相册里,每页放8张。 (1)能够放多少页?还剩多少张? (2)要把相片全部放完,需要放多少页?
12、一条毛巾8元,一顶帽子6元,用买150条 毛巾旳钱能够买多少顶帽子?
13、小明家离学校有638米,他每天从家到学校要走8分钟, 小明每分钟大约走多少米?

3年级下册1单元:《问题解决》第3课时

3年级下册1单元:《问题解决》第3课时
1.问题紧扣教学目标,关注教学本质。
2.充分结合教材,关注生活情景。
3.关注学生的实际困惑,提出问题
4.关注单元整体教学
练பைடு நூலகம்单
1.基础过关类
根据算式提问题:
学校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6间教室,一共安装了144盏灯。
(1)144÷3解决的问题:
(2)144÷3÷6解决的问题:
(3)3x6解决的问题:
2.综合运用类
学习单
1.这一天一共卖出得到的钱可以分成哪几部分?哪部分已知,哪部分可以求出来?题目中的信息“每套12张”为什么不用?(练习三第7题)
2.为什么最后要加一?(练习三第10题第1小题)
3.“用300元买13束鲜花,每种都买,怎么买最后钱剩得最多?”的含义是什?尝试完成后交流算法(练习三思考题)
设计目的及依据
3.练习形式丰富多样,锻炼学生思维。
小学数学学科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问题解决》第三课时“一课三单”
教学内容
练习三第7~10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会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分析问题,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
预习单
设计目的及依据
小明从1楼走到4楼需要60秒,按照同样的速度,小明从1楼走到30楼需要多少秒?
3.拓展延伸类
旅行团一共有37人。宾馆双人间78元一天,三人间96元一天。已知宾馆有足够的双人间和三人间,请问这个旅行团在这个宾馆住宿一天至少要花多少元?
设计目的及依据
1.由浅入深,学生思维层层递进。
2.关注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先除再乘实际问题(归一问题)李丽娟 山东省滕州市

先除再乘实际问题(归一问题)李丽娟 山东省滕州市

先除再乘实际问题(归一问题)李丽娟滕州市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2-33页信息窗3红点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归一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进行解答。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先除后乘(归一问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掌握先除后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学生课堂练习纸、直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观光塔情境图:上节课,我们领略了观光塔的美丽景色,解决了很多数学问题。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后引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教学第33页的红球:买6张票需要多少钱?1、把图中的信息和问题进行整理,试试看!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2张——30元6张——?元2、通过交流探索,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学生分组交流、整理。

教师巡视,适时引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根据你的整理,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呢?2、小组讨论,看谁想的方法最多。

全班汇报。

分别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①30÷2=15(元)15×6=90(元)②30÷2×6=15×6=90(元)引导学生分析:要求6张票需要多少钱,应该先求出一张票多少钱。

③6÷2=330×3=90(元)④30×(6÷2)=30×3=90(元)3、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第一步求的是“6张票里面有几个2张?”,第二步求的是“买6张票需要多少钱?”。

4、引导学生观察②和④两个综合算式,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后,教师再加以强调。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我们怎样解决这一类问题?全班讨论。

第9课时 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滕州龙泉 张琳

第9课时 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滕州龙泉 张琳

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信息窗3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1. 经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以及乘除混合运算的梳理过程,能熟练、准确地进行计算。

2. 通过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灵活解决生活中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4.通过解决生活中乘除混合运算的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解决生活中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投影、有关表格,直尺。

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谈话:前两节课我们共同参观了壮丽的观光塔,在参观活动中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留时间思考)结合学生的回答,师生举例子、质疑交流和总结,以课件出示: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验算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验算时可调换两个因数积的位置再计算一遍,来判断积的正确性。

3. 导入新课:看来同学们不仅学会了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而且还掌握了解决先除再乘实际问题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自主练习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以后同位交流:含有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应该先算什么?乘除混合运算呢?小结:一定要按运算顺序计算,注意进位! 2. 新课堂40页第4题。

(1)引导读题,明确每个鸟巢中的数表示什么意思? (2)交流:我们是否需要算出每个算式的准确得数?对应关系乘除混合运算,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明确:这样的题目可以估算,不必求出精确的得数。

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

三年级数学+李丽娟《搭配问题及探索规律综合练习》

三年级数学+李丽娟《搭配问题及探索规律综合练习》

搭配问题及探索规律综合练习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17页的第11题和“聪明小屋”。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情,经历自主探索、交流搭配方法的过程,归纳出搭配问题中的方法,。

2、在探索搭配方法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和简单的归纳推理。

3、.引导学生探索搭配中的规律,用乘法计算。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5、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的过程,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探索并归纳出搭配现象中的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数字卡片和彩笔。

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谈话导入: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亲朋好友见面要握手,来同学们和你的同位握握手。

提问:“你握了几次手?”(1)再三个同学握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出示课件:三个同学相互握握手,汇报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3)2、课本第17页的第11题:找规律,填一填。

(1)4 8 16 32 ( ) ( )(2)2 5 11 23 47 ( ) ( )(3)8 24 12 36 18 ( ) (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师生共同商讨寻找规律。

第(1)题的规律: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2倍;第(2)题的规律: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2倍加1;第(3)题的规律:偶数位置的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奇数位置的数是前一个数的一半。

[设计意图]:这个练习是巩固一个基础性的练习,在本练习中“握手”让每一个学生都来参与,积极思考,初步寻找规律。

在第11中,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相互交流,最后师生一起商讨,找寻其中的规律,从而体验事物是有规律可寻的。

培养了学生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和能力。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如果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个人握几次手?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三年级数学 李丽娟《第七单元第1课时求平均数》

三年级数学 李丽娟《第七单元第1课时求平均数》

第七单元第1课时:平均数山东省滕州市李丽娟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75—80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条形统计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发现并提出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学习平均数知识的价值。

3、在探索求平均数方法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篮球比赛吗?你们都了解关于篮球比赛的什么知识?其实在解决篮球比赛中的一些问题要用到很多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借助学生最感兴趣的篮球比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本课的教学创设良好的开端。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展示课本信息窗中的情景图。

)谈话:看,蓝队和红队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突然,蓝队的5号队员腿抽筋了,跑不动了,他还是本队的主力得分队员,怎么办?篮队还有7号和8号两名替补队员,换谁上场呢?根据什么?学生会说出很多理由。

谈话:同学们考虑的这些因素,都很有道理。

但是5号队员是主力得分队员,替换他的队员的主要任务是得分,所以我们应该主要从得分能力方面来考虑,对吗?以下是这两名替补队员在小组赛中的得分情况。

(大屏幕展示得分统计表)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2、谈话:根据这些得分情况,请你动脑想办法比较出谁的得分能力高?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最后再在小组中选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想法有:(1)换8号队员上场,因为8号队员在小组赛中一共得了40分,7号队员在小组赛中才得了33分,8号队员得分多,所以应该换8号队员上场。

(2)因为两名队员上场次数不一样,用总分不公平应该比较平均得分。

师生共同辩论各种方法的优劣。

引导学生体会到算平均得分是最合理的一种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验“比总分不合理——怎么办——比平均得分”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

3、谈话:怎样算他们的平均得分?谈话: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到台前展示一下?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1)把两人得分制成条形统计图,在统计图上进行移多补少。

三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三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李丽娟滕州市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2-35页信息窗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教具准备: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学生课堂练习纸、直尺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上节课学习内容大家都完成的很好,我们是怎样完成先除后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回忆自由回答:先除后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先用除法求出单位量的数值,然后再用乘法求出多个量的数值。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解决前面提出的:买6张票,100元够吗?2、请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图意,使学生明确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先求出“一张票多少钱?”也可以先求出“6张票是2张票的几倍?”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4、小组交流解题思路,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5、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都可。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自主练习第6题:指名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要求5天应付多少钱,可以先求出什么?学生回答后做题,然后订正。

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理解每种方法的算理,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2、自主练习第7题:毛衣编织车间加工毛衣的情况,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每天加工的毛衣件数、加工天数、加工总件数”之间的关系,指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学生计算填表,解决问题,集体交流。

3、自主练习第8题:让学生练习不同类型的混合运算,明确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小组比赛完成。

4、自主练习第9题:计算面食店卖出食品个数和钱数的题目。

先请学生理清画面中提供的各种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再进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李丽娟滕州市
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2-35页信息窗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教具准备: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学生课堂练习纸、直尺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上节课学习内容大家都完成的很好,我们是怎样完成先除后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
回忆自由回答:
先除后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先用除法求出单位量的数值,然后再用乘法求出多个量的数值。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解决前面提出的:买6张票,100元够吗?
2、请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图意,使学生明确要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先求出“一张票多少钱?”
也可以先求出“6张票是2张票的几倍?”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4、小组交流解题思路,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5、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都可。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自主练习第6题:指名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要求5天应付多少钱,可以先求出什么?学生回答后做题,然后订正。

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理解每种方法的算理,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2、自主练习第7题:毛衣编织车间加工毛衣的情况,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每天加工的毛衣件数、加工天数、加工总件数”之间的关系,指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学生计算填表,解决问题,集体交流。

3、自主练习第8题:让学生练习不同类型的混合运算,明确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小组比赛完成。

4、自主练习第9题:计算面食店卖出食品个数和钱数的题目。

先请学生理清画面中提供的各种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再进行计算。

做完后,集体订正。

3.拓展练习,发展新。

1、自主练习第10题:首先让学生弄懂题目意思,找出题目中给出的数学信息及要求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要求:“从北京到上海全长大约多少?先求什么?”学生回答出先求出“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然后再求出“12小时行使多少千米”就求出了从北京到上海的全长。

2、自主练习第11题:先让学生观察两种不同品牌的花生油,弄清楚各自的升数和钱数,然后再独立的解决下面的问题。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给学生必要的提示,说明第一小题的答案是第二小题所必须的条件。

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要注重让学生说说解题的思路。

通过解决前两个问题,可对第三个问题做出判断,也可以通过比较两种花生油平均每升的钱数做出判断。

3、自主练习第12题:出示投影
根据:“8×8=64,7×9=63;14×14=196,13×15=195。


观察寻找这两组算式中因数与积的特点,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后两组题:25×25=□,24×26=□;48×48=□,47×49=□。

完成后,请学生按规律举出另外的题目。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1、今天大家学得愉快吗?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这些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这节课呈现的内容及练习是“归一”问题和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是主要目的,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问题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纵观整个课堂教学,教学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背景出发,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悟“归一问题”的意义;改变应用题一般以文字叙述出现的呈现方式,触发学生的内心需求,使学生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来。

他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交流,在学习活动中人人动手、动脑、动口,主动参与探究,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引入小组竞争机制,尽可能地增大学生个人劳动量,促使学生智慧的持续投入。

2、使用建议:
在练习教学中不要强调这是“归一”问题,也不要模式化练习,要寻求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