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总论、脊髓Annie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总论和脊髓(医学PPT)
前庭脊髓束
内侧纵束
脊髓丘脑前束
皮质脊髓前束
顶盖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兴奋屈肌。
★前庭脊髓束:兴奋伸肌。
★网状脊髓束:控制近端肌肉运动。
★顶盖脊髓束:兴奋对侧颈肌; 抑制同侧颈肌。
★内侧纵束:协同眼球和头颈精肌选pp运t 动。
38
1.上行纤维束
(1)薄束fasciculus g源自acilis: T5 以下31对 ★ 内脏神经 visceral nerves: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精选ppt
5
周围神经
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分布于体表、骨、 关节和骨骼肌
分布至内脏、心血 管、平滑肌和腺体
精选ppt
6
周围神经
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精选ppt
7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组织
神经元 neuron 神经组织 神经胶质 neuroglia
脊髓横切面上,可见正中有一中央管,其周围有呈 “H”的灰质,灰质的外周为白质。
精选ppt
31
(一) 灰质 gray matter
前角 ※前角运动细胞。
α细胞:躯体运动 γ细胞:调节肌张力
※支配骨骼肌。 后角 ※ 胶状质,后角固有 核,胸核。 ※ 接受感觉。 (躯体+内脏)
精选ppt
32
中间带 ★中间外侧核(T1~L3节):交感低级中枢。 ★骶副交感核(S2~4节): 副交感低级中枢。 ★中间内侧核:内脏感觉
精选ppt
47
(一)脊髓反射 spinal reflex
是指脊髓固有的反射,其反射弧为:感受器→脊神经节内感觉 神经元及后根传入纤维→脊髓固有束神经元及固有束→脊髓运 动神经元及前根传出纤维→效应器。
脊髓-最新PPT课件
前外侧沟
Anterolateral sulcus
后外侧沟
Posterolateral sulcus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14
脊髓节段
Segments of spinal cord
每对脊神经所连属的 一段脊髓,叫一个脊髓 节段。胚胎3个月与椎管等长, 新生儿脊髓末端平L3, 成人脊髓末端平L1体下缘
3
脊髓起源于神 经管的后部, 是中枢神经的 低级部分。上 与各级脑中枢 有广泛联系, 下借31对脊神 经分布到躯干 四肢和胸腹腔 脏器。
编辑版ppt
4
主要内容
脊髓位置与外形 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的主要功能 脊髓的损伤类型
编辑版ppt
5
第一部分
脊髓位置和外形
Location and appearance of the spinal cord
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冲动
编辑版ppt
37
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
脊髓丘脑侧束:外侧索的前半 脊髓丘脑前束:前索
起于 Ⅲ-IV层的后角固有核(脊神经节细胞中 枢支入脊髓先上升1~2脊髓节后入后角固有核), 纤维斜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后在对侧的外侧索和前 索上行,止于丘脑,故称脊髓丘脑束。 脊髓丘脑侧束功能是传导痛觉和温度觉的冲动。 脊髓丘脑前束功能是传导粗略触觉冲动。
皮质脊髓侧束:外侧索
皮质脊髓前束:前索
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编辑版ppt
42
皮 质 脊 髓 束
编辑版ppt
皮质脊髓侧束:
起于中央前回 在延髓交叉 行于外侧索 终于脊髓前角 管理同侧上下肢肌 损伤后表现为痉挛性瘫痪 (硬瘫):无明显的肌萎 缩、 肌张力和腱反射亢进。
Anterolateral sulcus
后外侧沟
Posterolateral sulcus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14
脊髓节段
Segments of spinal cord
每对脊神经所连属的 一段脊髓,叫一个脊髓 节段。胚胎3个月与椎管等长, 新生儿脊髓末端平L3, 成人脊髓末端平L1体下缘
3
脊髓起源于神 经管的后部, 是中枢神经的 低级部分。上 与各级脑中枢 有广泛联系, 下借31对脊神 经分布到躯干 四肢和胸腹腔 脏器。
编辑版ppt
4
主要内容
脊髓位置与外形 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的主要功能 脊髓的损伤类型
编辑版ppt
5
第一部分
脊髓位置和外形
Location and appearance of the spinal cord
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冲动
编辑版ppt
37
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
脊髓丘脑侧束:外侧索的前半 脊髓丘脑前束:前索
起于 Ⅲ-IV层的后角固有核(脊神经节细胞中 枢支入脊髓先上升1~2脊髓节后入后角固有核), 纤维斜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后在对侧的外侧索和前 索上行,止于丘脑,故称脊髓丘脑束。 脊髓丘脑侧束功能是传导痛觉和温度觉的冲动。 脊髓丘脑前束功能是传导粗略触觉冲动。
皮质脊髓侧束:外侧索
皮质脊髓前束:前索
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编辑版ppt
42
皮 质 脊 髓 束
编辑版ppt
皮质脊髓侧束:
起于中央前回 在延髓交叉 行于外侧索 终于脊髓前角 管理同侧上下肢肌 损伤后表现为痉挛性瘫痪 (硬瘫):无明显的肌萎 缩、 肌张力和腱反射亢进。
神经总论及脊髓 ppt课件
网状结构:在中枢神经内,神经纤维纵横交错,胞体散在
其中,排列杂乱无章,称之。
ppt课件
9
常用术语
3、纤维束和神 经:
纤维束:在中枢神经白质内,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 神经纤维集中成束,称纤维束或传导束。 神 经: 在周围神经内,神经纤维集合成粗细不等的集 束,由不同数目的集束再集合成一条神经。
ppt课件
第九章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ppt课件
1
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调节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活动,使机体 内部协调统一。 调节机体内部的功能活动,使与外界不断 变化的自然环境相适应。
人的大脑高度发达,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世 界和改造客观世界。
ppt课件
2
一、神经系统区分
中枢神经系统 按位置和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
位置
功能:传导 对侧躯干四肢的浅感 觉 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对侧浅感觉障碍
ppt课件 22
下行纤维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前束
位置 功能:传导同侧随意运动
损伤:损伤平面以下的同侧骨骼肌运动障碍
ppt课件 23
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和常用术语(灰质、白质、神经核、 神经节、纤维束) 2、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和脊髓节段的概念。 3、掌握灰质各角内神经元的性质。 4、掌握白质内主要上、下行纤维束的名称和功能(薄束、 楔束;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侧束;皮质脊髓侧束、皮 质脊髓前束)
10
脊髓
ppt课件
11
一、脊髓的位置:
上端平枕骨大孔 椎管内 下端平第一 腰椎下缘 新生儿平第3腰椎ppt课件源自12二、脊髓的外形
呈前后略扁的圆柱状
系解神经系统总论、脊髓PPT课件
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脊髓再生医学与其他医学领域的交叉研究
03
如神经生物学、生物工程学等,促进脊髓再生医学的
发展和创新。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体肌肉萎缩无力等。
防治
03
治疗脊髓空洞症的方法包括手术、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目的
是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脊柱裂
01
定义
脊柱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神经管缺陷,由于脊柱骨发育不全,导致脊
柱裂开或椎管闭合不全。
02
症状
脊柱裂的症状包括下肢肌肉萎缩、无力或畸形,以及排尿和排便功能障
碍等。
03
防治
肌肉瘫痪
脊髓损伤导致相应节段的肌肉 瘫痪,无法正常运动。
内脏功能紊乱
脊髓损伤可能导致内脏功能的 紊乱,如大小便失禁、性功能 障碍等。
疼痛与感觉异常
脊髓损伤可能导致疼痛和感觉 异常,如麻木、刺痛等。
脊髓损伤的修复与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抗炎药物、止痛药物等 进行治疗。
康复治疗
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语言治疗等,帮 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身体的基本功 能,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消化 等。
04
脊髓的损伤与修复
脊髓损伤的原因与分类
原因
创伤、疾病、先天性发育异常等 。
分类
完全性损伤、不完全性损伤;按 部位可分为颈髓损伤、胸髓损伤 、腰髓损伤和骶髓损伤等。
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
神经传导障碍
由于脊髓损伤导致神经纤维断 裂,神经信号无法正常传递。
脊髓的功能
感觉传导功能
痛觉、温度觉、触觉和压觉等 感觉信号通过脊髓传达到大脑, 使人体感知外界刺激。
脊髓再生医学与其他医学领域的交叉研究
03
如神经生物学、生物工程学等,促进脊髓再生医学的
发展和创新。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体肌肉萎缩无力等。
防治
03
治疗脊髓空洞症的方法包括手术、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目的
是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脊柱裂
01
定义
脊柱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神经管缺陷,由于脊柱骨发育不全,导致脊
柱裂开或椎管闭合不全。
02
症状
脊柱裂的症状包括下肢肌肉萎缩、无力或畸形,以及排尿和排便功能障
碍等。
03
防治
肌肉瘫痪
脊髓损伤导致相应节段的肌肉 瘫痪,无法正常运动。
内脏功能紊乱
脊髓损伤可能导致内脏功能的 紊乱,如大小便失禁、性功能 障碍等。
疼痛与感觉异常
脊髓损伤可能导致疼痛和感觉 异常,如麻木、刺痛等。
脊髓损伤的修复与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抗炎药物、止痛药物等 进行治疗。
康复治疗
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语言治疗等,帮 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身体的基本功 能,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消化 等。
04
脊髓的损伤与修复
脊髓损伤的原因与分类
原因
创伤、疾病、先天性发育异常等 。
分类
完全性损伤、不完全性损伤;按 部位可分为颈髓损伤、胸髓损伤 、腰髓损伤和骶髓损伤等。
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
神经传导障碍
由于脊髓损伤导致神经纤维断 裂,神经信号无法正常传递。
脊髓的功能
感觉传导功能
痛觉、温度觉、触觉和压觉等 感觉信号通过脊髓传达到大脑, 使人体感知外界刺激。
一讲之神经系统总论及脊髓护理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为患者吸痰、拍背,确保呼吸道通畅,避免痰液淤积。
定期进行口腔护理
使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水为患者进行口腔清洁,减少口腔细菌 滋生。
04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
康复计划的制定
评估患者情况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了解其脊髓损伤程度、并 发症、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
制定个性化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 括康复目标、训练内容、 时间安排等。
翻身时注意轴线
在协助患者翻身时,应遵循轴线 翻身法,保持患者的头、颈、肩、 髋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扭曲或 过度转动。
预防褥疮
定期翻身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翻身计划, 定期为患者翻身,避免长时间压迫同 一部位。
保持皮肤清 洁
定期为患者清洁皮肤,保持皮肤干燥, 避免汗液、尿液、粪便等对皮肤的刺激。
预防肺部感染
脊髓肿瘤的护理
术前护理
完善相关检查,评估患者情况,做好手术准备。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褥疮等。
康复护理
根据肿瘤类型和手术方式,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促进患者康复。
其他脊髓疾病的护理
脊髓损伤的护理
关注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脊髓血管病的护理
脊髓分为31个节段,每个节段支配相应的躯体区域。
脊髓的生理功能
01
02
03
传导神经冲动
脊髓是大脑与躯体之间的 重要通道,负责传递大脑 对躯体的控制信号和躯体 对大脑的感觉信号。
反射作用
脊髓包含了许多反射回路, 能够在受到刺激时迅速作 出反应,保护身体不受伤 害。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为患者吸痰、拍背,确保呼吸道通畅,避免痰液淤积。
定期进行口腔护理
使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水为患者进行口腔清洁,减少口腔细菌 滋生。
04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
康复计划的制定
评估患者情况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了解其脊髓损伤程度、并 发症、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
制定个性化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 括康复目标、训练内容、 时间安排等。
翻身时注意轴线
在协助患者翻身时,应遵循轴线 翻身法,保持患者的头、颈、肩、 髋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扭曲或 过度转动。
预防褥疮
定期翻身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翻身计划, 定期为患者翻身,避免长时间压迫同 一部位。
保持皮肤清 洁
定期为患者清洁皮肤,保持皮肤干燥, 避免汗液、尿液、粪便等对皮肤的刺激。
预防肺部感染
脊髓肿瘤的护理
术前护理
完善相关检查,评估患者情况,做好手术准备。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褥疮等。
康复护理
根据肿瘤类型和手术方式,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促进患者康复。
其他脊髓疾病的护理
脊髓损伤的护理
关注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脊髓血管病的护理
脊髓分为31个节段,每个节段支配相应的躯体区域。
脊髓的生理功能
01
02
03
传导神经冲动
脊髓是大脑与躯体之间的 重要通道,负责传递大脑 对躯体的控制信号和躯体 对大脑的感觉信号。
反射作用
脊髓包含了许多反射回路, 能够在受到刺激时迅速作 出反应,保护身体不受伤 害。
神经系统概述与脊髓ppt课件
楔束:起于T4以上脊髓,纤 维不交叉,在后索上升,于 延髓止于楔束核 ,传导同侧 上胸部以上肢体 深感觉和精 细触觉。
精选ppt
74
薄楔束上
薄
升至延髓 后分别止
束
于薄束核
楔
和楔束核
束
后索病变时,
同侧损伤平面以 下出现本体感觉 和精细触觉丧失, 闭目难立。
精选ppt
75
脊
脊髓丘脑束: 起于 I、IV-VII层
精选ppt
12
髓鞘
郎飞节
精选ppt
13
少突胶质细胞在大脑和脊髓 神经元的轴突周围裹上髓鞘
施万细胞环绕轴突所形成 同心圆板层
神经元轴突
精选ppt
14
通常肉眼所见的神经,则是由许多条有髓神经或无髓神经纤 维各自集合成束,或是两种兼容而以一种为主体的神经纤维 集合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血管和淋巴组成的鞘,许多神经 纤维和鞘共同组成神经,如坐骨神经与迷走神经等。
• Nucleus thoracicus(胸核) in segments C8~L3
精选ppt
59
后角核团
名称 位置 接受 发出纤维 作用 后角边缘核 脊髓全长 接受传入纤维 进入侧索 节段间联系 胶状质: 脊髓全长 接受传入纤维 背外侧束节 段间联系 后角固有核:脊髓全长 接受传入纤维 脊髓丘脑束 同侧浅感觉 背核: C8—L3 接受传入纤维 脊髓小脑后束 非意识深感觉
腰骶膨大:
位于腰髓
第2至骶
髓第3节。
精选ppt
47
脊髓圆锥
终丝(终于尾骨 背面 )
马尾
精选ppt
48
脊髓外面的沟 后正中沟
后外侧沟
前正中裂精选ppt
精选ppt
74
薄楔束上
薄
升至延髓 后分别止
束
于薄束核
楔
和楔束核
束
后索病变时,
同侧损伤平面以 下出现本体感觉 和精细触觉丧失, 闭目难立。
精选ppt
75
脊
脊髓丘脑束: 起于 I、IV-VII层
精选ppt
12
髓鞘
郎飞节
精选ppt
13
少突胶质细胞在大脑和脊髓 神经元的轴突周围裹上髓鞘
施万细胞环绕轴突所形成 同心圆板层
神经元轴突
精选ppt
14
通常肉眼所见的神经,则是由许多条有髓神经或无髓神经纤 维各自集合成束,或是两种兼容而以一种为主体的神经纤维 集合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血管和淋巴组成的鞘,许多神经 纤维和鞘共同组成神经,如坐骨神经与迷走神经等。
• Nucleus thoracicus(胸核) in segments C8~L3
精选ppt
59
后角核团
名称 位置 接受 发出纤维 作用 后角边缘核 脊髓全长 接受传入纤维 进入侧索 节段间联系 胶状质: 脊髓全长 接受传入纤维 背外侧束节 段间联系 后角固有核:脊髓全长 接受传入纤维 脊髓丘脑束 同侧浅感觉 背核: C8—L3 接受传入纤维 脊髓小脑后束 非意识深感觉
腰骶膨大:
位于腰髓
第2至骶
髓第3节。
精选ppt
47
脊髓圆锥
终丝(终于尾骨 背面 )
马尾
精选ppt
48
脊髓外面的沟 后正中沟
后外侧沟
前正中裂精选ppt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第1腰椎
马尾: 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 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 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马尾的临床意义: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 马
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
尾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
后角(后柱)
(一)灰质 中间带
颈1~4节(C1~4)
平对同序数椎骨
颈5~8节(C5~8) 胸1~4节(T1~4)
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1节(-1)
胸5~8节(T5~8)
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2节(-2)
胸9~12节(T9~12) 腰1~5节(L1~5) 骶1~5节(S1~5)
尾节(Co1)
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3节(-3) 对第11、12胸椎
侧角(侧柱)
前角(前柱)
后角 posterior horn
中央管
中间带 intermediate zone
前角anterior horn
侧角 lateral horn
1、后角
1)后角边缘核 2)胶状质
3)后角固有核:
传导痛温觉的重要核团, 接受后根纤维,发出纤维 至丘脑——脊髓丘脑束。
后角边缘核posteromarginal nucleus 胶状质
Ⅱ层
胶状质
Ⅲ、Ⅳ层
后角固有核
Ⅴ层
中间神经元, 位于后角颈部
Ⅵ层
后角基底部,仅 见于颈腰膨大
Ⅶ层
中间带
Ⅷ、Ⅸ层 前角
Ⅹ层
中央管周围
(二)白质 包括前、后、外侧索和白质前连合
后索posterior funiculus
外侧索lateral funiculus
白质前连合anterior white commissure
corticospinal tract
前庭脊髓束 vestibulospin al tract
三、脊髓的功能
(一)传导 通过上、下行纤维束传导神经冲动。
(二)反射 通过脊髓内部的神经元联系,完成 反射,如腱反射等
4)红核脊髓束 调节肌张力,协调运动
2)脊髓小脑前束 与肢体姿势协调有关 5)网状脊髓束
属锥体外系结构
3)皮质脊髓侧束:
6)脊髓丘脑侧束:
起于对侧大脑皮质 止于脊髓前角或其它皮质层
起于对侧后角固有核,止于背 侧丘脑,传导痛、温觉冲动
控制肢体的随意运动,属锥体系重要结构
脊髓小脑后束pos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
髓质
白质
灰质
皮质
神 经 核
纤维束:白质中起止、行程、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合成束。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 神 经: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神Fra bibliotek节神经
表面有沟 前正中裂:内有脊髓前动静脉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有脊神经前根穿出 后外侧沟:有脊神经后根进入
前正中裂
前外侧沟
1、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及与它们相连的神经组成。 2、在人体的各器官、系统中占主导地位。
3、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人脑高度发达,成为 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脑
中枢(部)神
经系统
脊髓
按相连部位区分
脑神经 脊神经
躯体神经 周围(部)神 按分布区分 内脏神经 经系统
感觉神经(传入神经) 按功能区分
前索anterior funiculus
1、后索 1)薄束:
占内侧部,来自后根, 上行至薄束核。
传导下肢本体感觉、精细触觉。
2)楔束:
占外侧部,来自后根, 上行至楔束核。
传导上肢本体感觉,精细触觉。
楔束fasciculus cuneatus
薄束fasciculus gracilis
2、外侧索:
1)脊髓小脑后束
运动神经(传出神经) 内脏神经的传出部分又称为自主 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
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 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 和树突的聚集部位。
皮 质:大脑和小脑表层的灰质。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功能相近的
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灰质团块。
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髓质:大脑和小脑的白质被皮质包绕,位 于深方,称为髓质。
胸核
中间内侧核
中间外侧核
3、前角 由运动神经元组成。
1)前角内侧核:支配躯干肌 2)前角外侧核:支配四肢肌
前角外侧核
前角内侧核
前角有两种运动神经元
1)α-运动神经元:
大型,支配梭外肌纤维, 直接引起运动。
2)γ-运动神经元:
小型,支配梭内肌 纤维,调节肌张力。
4、灰质分层:共10个板层
Ⅰ层
后角边缘核
脊
腰骶膨大
髓 圆
锥
终丝
(二)脊髓的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1、节段的区分
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共有31对,因此,脊髓共有31个节段。
颈段
8节(C1~8) 骶段
5节(S1~5)
胸段 腰段
12节(T1~12) 尾段 5节(L1~5)
1节(Co1)
2、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与脊柱不等长,大部分脊髓节段的位置高于同序数椎骨。
皮质脊髓侧束lateral corticospinal tract
脊髓小脑前束 anterior spinocerebella r tract
脊髓丘脑侧束lateral spinothalamic tract
红核脊髓束 rubrospinal tract
网状脊髓束reticulospinal tract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nucleus proprius
后角固有核
2、中间带
3)中间外侧核:
1)胸核
在侧角内(T1~L3段),与内脏运动
接受后根纤维,发出纤维至小脑, 与反射性本体感觉有关。
有关(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发 出纤维随前根走出。
2)中间内侧核
4)骶副交感核:
接受后根纤维,与内脏感觉有关。 位于骶2~4段,与内脏运动有关(副 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
3、前索
1)脊髓丘脑前束:
3)前庭脊髓束
起于后角固有核,止于背侧丘脑, 4)网状脊髓束 传导触觉冲动。
调节肌张力,调 节运动、平衡, 属锥体外系结构。
2)皮质脊髓前束: 起于大脑皮质,止于脊髓前角。 控制躯干肌运动,属锥体系结构。
网状脊髓束 reticulospinal tract
脊髓丘脑前束anterior spinothalamic tract 皮质脊髓前束anterior
马尾: 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 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 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马尾的临床意义: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 马
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
尾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
后角(后柱)
(一)灰质 中间带
颈1~4节(C1~4)
平对同序数椎骨
颈5~8节(C5~8) 胸1~4节(T1~4)
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1节(-1)
胸5~8节(T5~8)
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2节(-2)
胸9~12节(T9~12) 腰1~5节(L1~5) 骶1~5节(S1~5)
尾节(Co1)
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3节(-3) 对第11、12胸椎
侧角(侧柱)
前角(前柱)
后角 posterior horn
中央管
中间带 intermediate zone
前角anterior horn
侧角 lateral horn
1、后角
1)后角边缘核 2)胶状质
3)后角固有核:
传导痛温觉的重要核团, 接受后根纤维,发出纤维 至丘脑——脊髓丘脑束。
后角边缘核posteromarginal nucleus 胶状质
Ⅱ层
胶状质
Ⅲ、Ⅳ层
后角固有核
Ⅴ层
中间神经元, 位于后角颈部
Ⅵ层
后角基底部,仅 见于颈腰膨大
Ⅶ层
中间带
Ⅷ、Ⅸ层 前角
Ⅹ层
中央管周围
(二)白质 包括前、后、外侧索和白质前连合
后索posterior funiculus
外侧索lateral funiculus
白质前连合anterior white commissure
corticospinal tract
前庭脊髓束 vestibulospin al tract
三、脊髓的功能
(一)传导 通过上、下行纤维束传导神经冲动。
(二)反射 通过脊髓内部的神经元联系,完成 反射,如腱反射等
4)红核脊髓束 调节肌张力,协调运动
2)脊髓小脑前束 与肢体姿势协调有关 5)网状脊髓束
属锥体外系结构
3)皮质脊髓侧束:
6)脊髓丘脑侧束:
起于对侧大脑皮质 止于脊髓前角或其它皮质层
起于对侧后角固有核,止于背 侧丘脑,传导痛、温觉冲动
控制肢体的随意运动,属锥体系重要结构
脊髓小脑后束pos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
髓质
白质
灰质
皮质
神 经 核
纤维束:白质中起止、行程、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合成束。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 神 经: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神Fra bibliotek节神经
表面有沟 前正中裂:内有脊髓前动静脉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有脊神经前根穿出 后外侧沟:有脊神经后根进入
前正中裂
前外侧沟
1、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及与它们相连的神经组成。 2、在人体的各器官、系统中占主导地位。
3、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人脑高度发达,成为 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脑
中枢(部)神
经系统
脊髓
按相连部位区分
脑神经 脊神经
躯体神经 周围(部)神 按分布区分 内脏神经 经系统
感觉神经(传入神经) 按功能区分
前索anterior funiculus
1、后索 1)薄束:
占内侧部,来自后根, 上行至薄束核。
传导下肢本体感觉、精细触觉。
2)楔束:
占外侧部,来自后根, 上行至楔束核。
传导上肢本体感觉,精细触觉。
楔束fasciculus cuneatus
薄束fasciculus gracilis
2、外侧索:
1)脊髓小脑后束
运动神经(传出神经) 内脏神经的传出部分又称为自主 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
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 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 和树突的聚集部位。
皮 质:大脑和小脑表层的灰质。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功能相近的
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灰质团块。
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髓质:大脑和小脑的白质被皮质包绕,位 于深方,称为髓质。
胸核
中间内侧核
中间外侧核
3、前角 由运动神经元组成。
1)前角内侧核:支配躯干肌 2)前角外侧核:支配四肢肌
前角外侧核
前角内侧核
前角有两种运动神经元
1)α-运动神经元:
大型,支配梭外肌纤维, 直接引起运动。
2)γ-运动神经元:
小型,支配梭内肌 纤维,调节肌张力。
4、灰质分层:共10个板层
Ⅰ层
后角边缘核
脊
腰骶膨大
髓 圆
锥
终丝
(二)脊髓的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1、节段的区分
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共有31对,因此,脊髓共有31个节段。
颈段
8节(C1~8) 骶段
5节(S1~5)
胸段 腰段
12节(T1~12) 尾段 5节(L1~5)
1节(Co1)
2、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与脊柱不等长,大部分脊髓节段的位置高于同序数椎骨。
皮质脊髓侧束lateral corticospinal tract
脊髓小脑前束 anterior spinocerebella r tract
脊髓丘脑侧束lateral spinothalamic tract
红核脊髓束 rubrospinal tract
网状脊髓束reticulospinal tract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nucleus proprius
后角固有核
2、中间带
3)中间外侧核:
1)胸核
在侧角内(T1~L3段),与内脏运动
接受后根纤维,发出纤维至小脑, 与反射性本体感觉有关。
有关(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发 出纤维随前根走出。
2)中间内侧核
4)骶副交感核:
接受后根纤维,与内脏感觉有关。 位于骶2~4段,与内脏运动有关(副 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
3、前索
1)脊髓丘脑前束:
3)前庭脊髓束
起于后角固有核,止于背侧丘脑, 4)网状脊髓束 传导触觉冲动。
调节肌张力,调 节运动、平衡, 属锥体外系结构。
2)皮质脊髓前束: 起于大脑皮质,止于脊髓前角。 控制躯干肌运动,属锥体系结构。
网状脊髓束 reticulospinal tract
脊髓丘脑前束anterior spinothalamic tract 皮质脊髓前束anter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