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总论、中枢神经系统 PPT课件
神经系统总论、脊神经、颈丛、臂丛(ppt)
舌下神经降支
C3
颈神经降支
颈袢 (舌下神经袢)
二、臂丛 brachial plexus
(一)臂丛的组成和位置: C5-C8 ;T1前支 斜角肌间隙 根、干、股、束 内侧束、后束、外侧束
腋神经 肌皮神经
桡神经 正中神经
后束 外侧束
内侧束
上干
C5的前支 C6的前支 C7的前支 C8的前支 T1的前支 部分
神经元
胞体 突起
尼氏体 神经原纤维
树突 轴突
髓鞘
运动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
2 、神经元的分类
根据突起的数目: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和传导
方向:
双极神经元 假单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根据神经元合成、分泌化学 递质:
胆碱能神经元
单胺能神经元
氨基酸能神经元
肽能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
3 、神经纤维nerve fibers 神经元较长的突起常被髓鞘 和神经膜所包裹,构成神经纤维
二、颈丛cervical plexus
(一)颈丛的组成和位置:
C1-4前支
(二)颈丛的分支: 枕小神经 浅皮支:
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
(神经点)
耳大神经
1.枕小神经肤
横
2.耳大神经 (C2-C3)
神
耳廓及附近皮肤
经
锁骨上神经
3.颈横神经 (C2-C3) (颈皮神经)
中枢
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
外环境的各种刺激作出适宜的反应,称
为反射,它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二)反射弧
传出神经
反射的形态学基础是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内科总论PPT课件ppt学习课件
肌肉松驰,肌张力降低 明显肌肉萎缩 反射消失(皮肤浅反射和腱反射) 病理征阴性 肌电图提示:巨大电位、失神经改变、肌纤维颤动
软瘫
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定位诊断
前角损害:瘫痪呈节段性分布
如灰髓炎、脊肌萎缩症、脊髓空洞症
前根损害:呈节段性分布
可能累及邻近的感觉根
深感觉:运动、位置、振动觉
背根神经节(1st) 薄束、楔束核(2nd),内侧丘系 丘脑腹后外侧核(3rd)
丘球 中脑
桥脑 延髓
脊髓
背根神经节
感觉系统的传导通路
脊髓丘脑束的脊髓内走行排列!具有定位价值
薄束、楔束:骶、腰、胸、颈(由内向外)
脊髓丘脑束:骶、腰、胸、颈(由外向内)
感觉系统的传导通路
脑干损害 交叉性瘫痪(同侧颅神经障碍、对侧肢体运动障碍)
中脑
桥脑
延髓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定位诊断
脊髓损害:不同水平则表现明显差 别 颈脊髓(颈膨大) 同侧下运动神经元瘫 对侧上运动神经元瘫 胸脊髓 半切、横贯表现 颈膨大以上 四肢瘫痪(上运动神经元瘫)
不同水平的运动障碍的差异
局限性损害 - 单一组织结构病变 弥漫性损害 - 多发、广泛性病变 系统性损害 - 结构选择性病变
识别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类型与累及部位
定位诊断:一定部位或损害预示一定病因
认识主要的解剖生理基础:重点内容
感觉系统的解剖基础
感觉的分类
特殊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一般感觉
浅感觉:痛觉、温度觉和触觉 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 复合感觉: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图形觉、实体觉、
重量觉
半球
第三章 中枢神经系-1
中枢抑制过程的特征
中枢抑制过程的特征与中枢兴奋过程基本相似。 如抑制的发生需要外来刺激的作用,抑制有不同 的深度、也能扩散、集中、总和作用和后作用等。
中枢抑制过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另一种基本神 经活动,表现为某些反射活动减弱或遏止的作用。 所以,抑制过程并非简单的静息或休息,而是与 兴奋过程相对立的主动的神经活动。 中枢内的同一个神经元,在一种情况下进行兴 奋活动,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则进行抑制活动,即 两种活动在不同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
扩散
当机体的某些反射发生时,另一些与他们有协同作 用的反射也常常同时发生,互相加强,形成一个总的协 同性活动。 发生机理是中枢内神经元之间存在着辐散式的兴奋 性突触联系。
反馈
反射中枢内的某些中间神经元存在环形突触联系, 是反馈作用的结构基础。
优势现象 某一反射中枢因受到较强刺激而发生兴奋 时,它就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部占着优势,在一 定时间内成为起主导作用的优势兴奋灶。他将 抑制其他中枢原有的反射活动,并把这些反射 中枢的兴奋吸引过来,加强自己。
脑干(延髓、桥脑、中脑)
脑干网状结构的后行抑制系统:延髓 网状结构的内侧腹部和它的后行纤维 构成脑干网状结构的后行抑制系统。 这一系统兴奋时,能抑制骨骼肌的牵 张反射,使骨骼肌的紧张性下降(后 行抑制作用、抑制区)。
脑干网状结构后的行易化系统:延髓网状
结构外侧背部向桥脑、中脑延伸至间脑腹 侧的结构和它的后行纤维。他能加强骨骼 肌的牵张反射,使骨骼肌的紧张性升高 (后行易化或后行加强作用、易化区或加 强区)。
中枢突触传递特性
单向传递: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突触延搁:化学介质释放、扩散、作用后 膜 总和作用:若干个传入冲动在时间、空间 总和,去极化总和达阈电位即可爆发动作 电位。
神经系统总论ppt课件
分布于皮肤、肌(肌腱)和大部分口、鼻腔粘膜。 ⑵特殊躯体感觉纤维:
分布于位听器和视器等特殊感觉器官。 ⑶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分布于头、颈、胸、腹的脏器。 ⑷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分布于味蕾和嗅器。 ⑸一般躯体运动纤维:支配眼球外肌、舌肌。 ⑹一般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⑺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面肌和咽喉肌等。
内脏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高级中枢:中央前回,
中枢部
中央旁小叶前部
低级中枢: 脊髓前角
脑干躯体运动核
躯体感觉神经(传入神经)
躯体神经 周围部
神经 系统
躯体运动神经(传出神经)
系统
中枢部 高级中枢: 边缘叶
较高级中枢: 下丘脑
低级中枢: 脑干内脏运动核
内脏神经 周围部 系统
神第 经六 系章 统
第一节 总论
分类(分部); 组成; 位置; 形态; 内部构造; 功能(机能)
神经系统总论
一、神经系统的分类
脑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 (中枢部) 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脊髓 脑神经(12对)
(周围部)
脊神经(31对) 躯体感觉神经
躯体神经 (传入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传出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四类) ⑴躯体感觉纤维
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肌腱和关节,传导浅(痛、温觉等)、 深感觉冲动。 (2)内脏感觉纤维
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传导感觉冲动。 (3)躯体运动纤维
分布于骨骼肌,支配其运动。 (4)内脏运动纤维
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控 制腺体分泌。
第一篇-第十章-第三节-中枢神经系统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篇总论第十章CICU常见症候群及处理第三节中枢神经系统(撰写:徐卓明字数:5342)病因神经系统评估治疗策略一. 惊厥定义病因诊断要点治疗策略二. 昏迷定义分级病因诊断要点治疗策略三. 瘫痪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四. 认知障碍定义病因预防五. 手足徐动症和舞蹈症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六. 脑死亡定义临床判断标准【病因】一. 术前因素1. 先心病的小儿合并脑发育不全发病率高达10%-29%,许多先天愚型和综合征常同时累及心脏和神经系统,如:Down综合征、Williams 综合征、Noonan综合征等。
2. 青紫型先心病术前缺氧发作可造成患儿神志不清和惊厥。
青紫型先心病在生后20个月内约有75%病例发生脑血管意外,其中法洛四联症和大血管错位患儿的脑血管意外发生率高达90%。
贫血患儿易发生动脉梗塞,血液粘滞患儿易发生静脉栓塞。
3. 术前存在脑疾患如颅内、脑室内、脑室周出血或术前缺氧的患儿,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性高。
二. 术中因素1. CPB手术尤其是DHCA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4%-25%。
2. 由于神经系统缺陷引起的死亡率,近年来从7.2%增加到19.6%,其中20%的神经精神功能障碍持续6个月以上,5%为永久性神经精神功能障碍。
3. CPB心脏直视手术后神经精神功能障碍还可表现为认知能力下降。
4. 超过安全时限的低流量和停循环术后,易并发舞蹈症和手足徐动症。
三. 术后因素先心病术后早期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惊厥(4%-15%),其次为脑血管意外、运动功能障碍及脑死亡(表1-8-7-1)。
常见于长时间CPB及主动脉阻断、术后LCOS病例。
表1-8-7-1 先心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早期并发症远期后遗症惊厥惊厥意识改变精神发育迟缓局部体征脑瘫偏瘫运动缺陷凝视截瘫肌张力改变学习障碍运动失调交流障碍手足徐动症耳聋舞蹈症语言障碍行为问题交通性脑积水激惹精神改变脊髓梗塞周围神经系统损伤Horner's综合征臂丛神经病变声带麻痹【神经系统评估】1.生命体征;2.瞳孔对光反射;3.各种病理反射;4.对不良刺激的躲避以及肢体运动对称性;5.肌力、肌张力评估;6.实验室检查包括:脑电图检查、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水平;头颅CT、MRI等。
《神经病学总论》PPT课件精选全文
整理课件ppt
26
颅神经检查
面神经:
➢ 中枢性面瘫
– 病变一侧皮质核束损害所致
– 表现病变对侧眼裂以下面瘫
➢ 周围性面瘫
– 病变一侧面神经受损
– 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口角低 垂、鼻唇沟变浅、皱额、闭目、 鼓颊、露齿动作均不能
整理课件ppt
27
颅神经检查
(六)位听神经:
听力检查 Weber 试验 Rinne 试验 前庭神经检查
整理课件ppt
9
一般检查
1.意识状态 2.精神状态 3.脑膜刺激症 4.头颈部检查 5.脊柱及四肢检查
整理课件ppt
10
(一)意识状态
1.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 嗜睡 昏睡
昏迷:
痛刺激
浅+ 中 重+ 深-
自发动作 反射 生命体征
+ + 无变化 ± ± 稍变化 - - 明显变化
整理课件ppt
神经病学绪论
整理课件ppt
1
神经系统组成及功能
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髓 2.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脊神经 功能
整理课件ppt
2
神经系统疾病
概念:是由多种原因引起CNS、PNS及 骨骼肌损害而导致的疾病。
神经病学: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与骨骼肌 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症状、 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整理课件ppt
3
一、定位诊断
定位诊断:依据神经解剖学知识,以及 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对疾病损害的部 位作出诊断。
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特点。
整理课件ppt
4
一、定位诊断
一.定位诊断的注意事项: 1.一元化原则 2.病变的空间分布:局灶性 多灶性 弥散性 系统性
神经病学总论(第六版)资料课件
遗传性疾病
遗传性共济失调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表现为共济失调等症状。
遗传性周围神经病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周围神经发育异常,表现为四肢无力、感觉障碍等症状。
遗传性肌张力障碍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肌肉发育异常,表现为肌张力障碍等症状。
遗传性癫痫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癫痫易感性增加。
03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方 法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
通过询问患者或家属,了解患者的起病情况、症状演变、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体格检查
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意识状态、认知功能、感觉、运动、反 射等,以发现异常表现和定位病变。
神经影像学检查
CT和MRI
利用X射线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显示脑部结构,发现脑部肿 瘤、出血、梗死等病变。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由于一过性脑血管痉挛或微血 栓形成导致短暂的脑缺血。
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发性硬化
由于自身免疫反应攻击神经系统,导致多处 神经纤维脱髓鞘。
格林-巴利综合征
自身免疫反应攻击周围神经,导致周围神经 脱髓鞘。
重症肌无力
由于自身抗体攻击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 碱受体,导致肌肉无力。
自身免疫性脑炎
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 病因 诊断 治疗
是指个体在感觉方面的功能障碍,表现为疼痛、麻木、感觉异 常等。
感觉障碍通常由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外伤、周围神经病变 等多种原因引起。
感觉障碍的诊断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如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等。
感觉障碍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等。
中枢神经系统(1).ppt
2. 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
整合包含两种含义: 一种是许多部分联系在一起使成为一个整
体的过程。 另一种是指神经元把各种兴奋性的及抑制
性的影响总和在一起,并将其综合成一个 新的输出信号的过程
二、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神经元
1. 神经元的结构
胞体:代谢和营养中心
树突:末梢上有棘突、棘刺,接受其它神经元传来 的神经冲动,并将冲动传到胞体。
2)分类
(1)按接触部位分 轴突-树突 、树-树、轴-胞、树-胞、轴
-轴 、胞体-胞体
(2)按突触的结合形式
包围式突触: 一个轴突的许多分支密集地 附在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上,使兴奋易于总 和。
依旁式突触:一个轴突的分支与另一个神经 元的树突或胞体的某一点相接触,起易化作 用
(3)按对下一个神经元机能活动的影响分 兴奋性突触: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性提高 抑制性突触: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 (4)按信息传递的原理分 电突触 化学性突触
样可防止被胞浆内的其它酶所破坏。 神经冲动到来时,神经末梢内递质即从突
触前膜释出,进入突触间隙
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特殊 受体,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 位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神经递质在发挥效应后,其作用必须迅速 终止,以实现突触传递的灵活性。终止的 方式有“失活”或重摄取
用适当的方法人工地将该物质直接作用于 突触后膜,能引起与突触前膜释放该递质 时同样的生理效应。此外,该物质的作用 可被特异性药物所阻断或加强。
2)抑制性突触传递过程
动作电位传到突触前膜时,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与后膜上的 受体结合,引起后膜对Cl- 、K+特别是对Cl-的通透性增加,引 起后膜超极化,即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IPSP持续 时间也为10ms,此时,突触后神经元不易去极化,不易发生兴 奋,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活动的抑制
神经病学PPT课件
• 观念性失用:模仿动作一般无碍,失去
执行复杂精巧动作的观念,只能做系列 动作中的单一或分解动作,不能把分解 动作按秩序有机的组合成一整套的动作, 前后顺序搞错。左侧缘上回后部、缘上 回及胼胝体病变。
59
肢体运动性失用症:仅限于上肢远断、失去执行精 巧、熟练动作的能力,执行口令、模仿及自发动作 均受影响。为双侧或对侧运动区及其纤维或胼胝体 前部病变。
内囊 internal capsule
• 位置 • 分部 • “三偏”
32
内囊结构的模式图
33
尾状核头
丘脑前辐射 额桥束
内 囊 模 式 图
皮质核束 皮质脊髓束 丘脑上辐射
苍白球
壳
豆状核
丘脑皮质束
顶枕颞桥束 背侧丘脑
听辐射 内侧膝状体 视辐射
外侧膝状体
34
脑干 brain stem
• 脑干由下至上分为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 脑干背面与小脑之间形成第四脑室 • 有10对脑神经与脑干相连,其中延髓4对,脑
面-口失用症:不能按指令或模仿完成面部动作, 可不经意间完成,运用实物功能完好,左运动皮质 面部区,可伴失语。
穿衣失用症:不能正确的穿脱衣裤,右顶叶病变。
60
失认症
患者无视觉、听觉、躯体感觉、意识及
认知障碍,但不能通过某一感觉辨认以 往熟悉的物体,却能通过其他感觉识别。
包括:
视觉失认:枕叶、纹状体周围和角回 病变。 听觉失认:双侧听觉联络皮质、双侧 颞上回中部病变。 体象失认:非优势半球顶叶病变。 Gerstmann综合征:双手指失认、肢体 左右失定向、失写、失计算。优势半球
61
• 概念:它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为记忆、认
知(概括、计算、判断)、语言、视觉空 间和人格等至少3 项受损;精神疾病、神 经系统疾病和躯体疾病均可。
神经总论、中枢神经系统
突起
轴突
神经元的构造
胞体
神经元 树突 突起 轴突
5
三、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M)
1.灰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聚之处。 富含血管,在新鲜标本上色泽灰暗。 2.白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聚之处,外面包有 髓鞘,色泽白亮。 3.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聚处。
17区
50
5.听觉中枢:内侧膝状体
颞横回(41、42)
一侧半球听觉中枢
接受两耳的神经冲动
一侧听觉中枢受损
不会引起全聋
51
6.平衡觉区 中央后回下部(有争议) 7.嗅觉区 海马旁回钩内侧部及附近 8.味觉区 中央后回下端 9.内脏运动中枢 边缘叶
52
10.语言中枢
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8)
运动性语言中枢:
28
二、 小脑–
位于颅后窝
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
前面隔第四脑室与脑干相邻(上、中、下脚) 上方与大脑枕叶相邻
枕叶
小脑的功能: 调节下行运动通 路的活动
第四脑室
脑桥 延髓
29
颅底内面观
internal surface of base of skull
30
(一)小脑的外形
小脑半球 小脑蚓 小脑前、后切迹 小脑扁桃体 表面的浅沟: 原裂 后外侧裂 水平裂
视神经 垂体 灰结节
(2)脑桥 三叉、展、面、 小脑中脚 前庭蜗神经 小脑中脚
(3)中脑 大脑脚 脚间窝—动眼神经
22
2. 脑干背侧面 (1)延髓
背侧丘脑
小脑下脚-纤维连小脑
(2)脑桥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3)中脑 上丘 下丘 (4)菱形窝 第四脑室底
神经系统(护理解剖学课件)
(三)动眼神经
1、运动性神经
2、由两种运动纤维组成
3、经眶上裂入眶
4、支配眼球外肌、 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
(四)滑车神经
1、运动性神经
2、由躯体运动纤维组成
3、经眶上裂入眶
4、支配上斜肌
(五)三叉神经
1、眼神经:
感觉性神经 经眶上裂入眶,上1/3
脊神经和脑神经
一、脊神经
共31对,包括 颈神经 8对, 胸神经 12对, 腰神经 5对, 骶神经 5对, 尾神经 1对。 C8、T12、L5、 S5、Co1。
前根:躯体运动纤维 后根:躯体感觉纤维 脊神经:
内脏运动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
前根:
后根:
前支(粗大) 后支(细小)
神经丛4:
1、组成和位置:
由T12 -L4 前支组成, 位于腰大肌的深面。
2、分支: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生殖股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1)股神经 (2)闭孔神经
(五)骶丛
1、组成和位置:
由L4-5 -S1-5 -Co 前支组成, 位于骶骨和梨状肌的前面。
2、分支: 臀上神经 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1)阴部神经 (2)坐骨神经: 1)胫神经 2)腓总神经
1)胫神经 2)腓总神经
钩 状 足
马 蹄 内 翻 足
二、脑神经
共12对,包括:
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Ⅲ动眼神经 Ⅳ滑车神经
Ⅴ三叉神经 Ⅵ展神经
Ⅶ面神经 Ⅷ前庭蜗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迷走神经
Ⅺ副神经 Ⅻ舌下神经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庭九舌咽 十迷一副舌下全
脑 顺序名称
神 Ⅰ嗅神经
三级神经元: (1)脊神经节 (2)脊髓后角 (3)背侧丘脑 腹后外侧核 投射到中央后回的上2 /3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
神经系统定位和定性诊断-总论PPT课件全篇
.
56
运动系统 锥体外系疾病
异常运动的类型
– 肌阵挛:突然、快速的抽搐样肌肉收缩,根 据其分布、与诱发刺激的关系及病因可将其 分类
– 肌痉挛:突然的反复的快速的协调的异常运 动,通常可不难模仿
.
57
神经科学的目的是研究人类感觉,行为,思 考,记忆的产生过程.
.
3
神经病学介绍
至今,人类的基因组中有80,000对基因已 被排序。除去外伤, 所有影响神经系统的 疾病都有不同程度的遗传性。人类基因 组的信息可以帮我们更好的确定不同疾 病的致病基因, 从而预知某一个体对特定 疾病的易感性.
.
4
神经病学介绍
从这些脊髓前外侧系统发出的纤维通过 丘脑中继核及非特异性丘脑投射核及中 脑网状结构。
由丘系和脊髓前外侧系统发出的纤维在 脑干加入头部的感觉纤维。
.
17
感觉系统
感觉的传导通路
头部的痛温觉由三叉神经 (V) 脊束核支 配; 触觉,压觉,姿势觉主要由三叉神经 感觉主核及中脑核传导。
.
18
感觉系统
.
31
感觉系统 定位诊断
感觉皮层病变
– 可损伤对侧躯体的辨别性感觉功能。因此, 病人不能定位受累侧的刺激或识别躯体不同 部位的位置。也可能不能通过触觉识别物体, 或确定其大小,重量,硬度或质地。
.
32
感觉系统
器质性与精神性感觉障碍的鉴别
– 精神性感觉障碍可伴有精神紊乱,可能有几 种特征性表现。
.
59
反射
腱反射
– 通常,腱反射可被分为以下几级:
神经总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PPT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1.神经系统总论: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线下自主学习)2.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线上学习视频10.1)3.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线上学习视频10.2)4.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控(线下自主学习)5.脑电活动和睡眠(线下自主学习)6.脑的高级功能(记忆和语言)(线下自主学习)说明:学习前请通读人卫社第九版《生理学》第十章内容。
主要内容:1.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2.突触传递过程、影响因素3.神经递质与受体4.突触的中枢抑制与易化总论包括:外周神经系统(PNS)中枢神经系统(CNS)神经节(ganglion)图示为位于脊髓两旁的初级躯体感觉传入神经节: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定义: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在中枢以外的周围部位集合而成的结节状结构。
•按生理和形态的不同,神经节可分为:1)脑脊神经节(感觉神经节):在功能上属于感觉神经元,在形态上属于假单极或双极神经元。
2)植物神经节: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
位置?(交感神经节:脊柱两旁;副交感神经节:所支配器官的附近或器官壁内)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分级1)脊髓水平2)低位脑水平(皮层下水平)3)高位脑水平(皮层水平)1)脊髓水平基本的运动反射(肌牵张反射,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基本的步态反射。
) 发汗反射,血管张力,胃肠道反射排尿,排便反射2)低位脑水平(皮层下水平)延髓脑桥中脑下丘脑丘脑小脑基底神经节3)高位脑水平(皮层水平)•1. The patients lost their ability to solve complex problems.•2. They became unable to string together sequential tasks to reach complex goals.•3. They became unable to learn to do several parallel tasks at the same time.•4. Their level of aggressiveness was decreased, sometimes markedly, and, in general, they lost ambition.• 5. Their social responses were often inappropriate for the occasion, often including loss of morals.• 6. The patients could still talk and comprehend language, but they were unable to carry through any long trains of thought, and their moods changed rapidly from sweetness to rage to exhilaration to madness.•7. The patients could also still perform most of the usual patterns of motor function that they had performed throughout life, but often without purpose.前额叶切除(Prefrontal lobotomy )不能处理多任务和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没有进取心和抱负社交能力下降,或者社交恐惧不能进行有效的逻辑推理和思考,情绪剧烈波动能进行日常的运动功能,但通常没有目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