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总论jin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内科学理论—神经系统疾病总论82页PPT

内科学理论—神经系统疾病总论82页PPT
内科学理论—神经系统疾病总论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82

神经系统疾病概论ppt课件

神经系统疾病概论ppt课件

编辑课件
32
(四)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痉挛性) 定位诊断
1、皮质:破坏性病变:单瘫
刺激性病变:局限性癫痫
Jackson癫痫:抽搐按运动代表区的排
列顺序进行扩散
2、放射冠区:近皮层:单瘫
近深部:偏瘫(不均等性)
3、内囊:三偏。
编辑课件
33
4、脑干:交叉性瘫:病变累及该平面的 脑神经运动核及尚未交叉的皮质脊髓束 和/或皮质脑干束,表现为病灶同侧脑神 经瘫,对侧肢体及病变水平以下脑神经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
编辑课件
34
5、脊髓: (1)脊髓半切损害:病变同侧损伤平面 以下痉挛性瘫及深感觉障碍,病变对侧损 伤平面以下痛温觉障碍。
(2)脊髓横贯性损害:损伤平面以下 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瘫,完全性感觉障碍 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病变部位不同,有不 同的临床表现。
编辑课件
35
颈膨大以上:四肢中枢性瘫痪 颈膨大:双上肢中枢性瘫痪,双下肢周
3、感觉的节段性支配 T4(乳头水平)、T10(脐)、 T12、L1(腹股沟)
三叉N:核上部(口周)、核下部(耳周)
编辑课件
9
三、感觉障碍的临床分类
1.刺激性症状 (1)感觉过敏:轻微的刺激引起强烈的感 觉. (2)感觉倒错:非疼痛刺激诱发疼痛感觉. (3)感觉过度:感觉刺激阈值增高,达到阈 值产生一种强烈的定位不明确的不适感,持续 一段时间消失.
编辑课件
25
皮 质 脊 髓 束
编辑课件
26
皮 质 脑 干 束
编辑课件
27
(二)上下神经元瘫痪的临床特点
1、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弛缓性瘫) 部位:脊髓的前角细胞和 脑干的脑神经
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 临床特点: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

《神经系统疾病》课件

《神经系统疾病》课件
详细描述
一般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神经系统检查则重点 关注脑神经、运动系统、感觉系统、协调和反射等方面的检查,以评估神经系 统的功能和排除可能的神经系统疾病。
实验室检查
总结词
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生化指标和免疫状态,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诊 断提供依据。
详细描述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液生化、免疫学检测和脑脊液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感染、炎症、免疫 异常或肿瘤等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病理变化。
04
神经系统的基本病变
神经元病变
神经元的死亡、损伤或功能异常。
神经纤维病变
神经纤维的断裂、损伤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
神经胶质病变
神经胶质细胞的异常增生、炎症或退化。
脑脊膜病变
脑脊膜的炎症、感染或肿瘤。
02
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
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一种以记忆障碍为主要表现,伴有其他认知功能 损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肌肉疾病
肌无力综合征
一种以肌肉疲劳无力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发性肌炎
一种以四肢近端肌肉受累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重症肌无力
一种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表现为肌肉疲劳无力、眼睑下垂等。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 重症肌无力危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处传 递功能障碍加重,引起呼吸肌无力、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 紧急状态。
03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病史采集
总结词
获取患者详细的病史是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步骤。
详细描述
医生应询问患者的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有家族病史、药物使用情况、职业和 环境因素等。同时,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等人口学特征对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也有帮 助。

神经系统疾病.优秀精选PPT

神经系统疾病.优秀精选PPT
第一节 急性脑血管病
一、概述
脑血管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脑血液循 环障碍,而导致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临床上可分为急性脑血管病和慢性脑血管病。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迅 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障碍的脑血管疾 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人 类疾病的3大死亡原因之一。存活者中有一半 以上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瘫痪和失语等严重 残疾。
临床特征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发病突然,迅速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或 视网膜功能障碍,多在5分钟左右达到 高峰,持续时间短、恢复快,不留后遗 症。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的症状相对 恒定,临床表现与缺血发作的部位有关。
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有 对侧单肢无力或轻偏瘫;眼动脉交叉瘫 (病变侧单眼一过性黑蒙或失眠,对侧 偏瘫及感觉障碍);优势半球受累时可 产生失语,也可表现为各种短暂的躯体 感觉障碍等。
4.诱发因素 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用力排便、气候突然变化等。 以上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局部因出
血或缺血而发生神经功能障碍,临床上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功能 障碍,如瘫痪、感觉障碍、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和体征。
临床特征
临床上主要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 病2大类:
缺血性脑血管病 常见的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 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主要症状为眩晕、平衡失调、跌倒发作、 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双眼视力障碍作时肢体抽搐,脑电图检 查发现癫痫波 2、梅尼埃病: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与椎 -基底动脉TIA相似,但发作时间较长,常超 过24小时,伴有耳鸣、眼震,多次发作后听 力可减退。 3、阿斯综合征:引起阵发性全脑供血不足, 有意识障碍,神经系统体征不明显,注意脉 搏及心律,做心电图检查可鉴别。

神经系统疾病总论ppt课件

神经系统疾病总论ppt课件
20

意识障碍--临床分类
2. 无动性缄默症(akinetic mutism)



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四肢不动、 不语。无目的睁眼或眼球运动,睡眠 -醒觉周期保留。 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体温高、心跳 或呼吸节律不规则、多汗、尿便潴留 或失禁,无锥体束征。 脑干上部或丘脑网状激活系统及前额 叶-边缘系统损害。
25
失语症-分类


2. 经皮层性失语(transcortical aphasia),
又称分水岭区失语综合征 共同点:病灶位于分水岭区 复述相对保留 经 皮 层 运 动 性 失 语 ( transcortical motor aphasia, TCMA) 经 皮 层 感 觉 性 失 语 (transcortical sensory aphasia, TCSA) 经 皮 层 混 合 性 失 语 (mixed transcortical aphasia, MTA)
38
视觉障碍-解剖及生理路Visual pathways 视网膜 retina →视神经 optic nerve →视交叉 optic chiasm(a) →视束 optic tract →外侧膝状体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i →视放射 optic radiations →枕叶距状裂皮质 calcarine cortex of the occipital lobes
30
失语症-临床特点
2. 经皮质性失语
复述较其它语言功能好,甚至是不 成比例地好。

因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 临床特点及病变部位如表2-3 。

31
失语症-临床特点
3. 完全性失语 又称混合性失语
所有语言功能(口语、听理解、复 述、命名、阅读、书写)均严重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症状学PPT医学课件

神经系统疾病症状学PPT医学课件

完全性失语
所有语言功能明显障碍
偏瘫\偏身 感觉障碍
缘上回皮质或深部白质内弓状纤 维束受损
TCMA—Broca区前上部 TCSA—颞顶叶分水岭区 MTA—分水岭区大病灶
大脑半球大范围病变
命名性失语
命名不能
颞中回后部或颞枕交界区病变
失语症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dysarthria)特点 发音困难\语音不清\音调&语速异常
意识障碍--临床分类
3. 特殊类型意识障碍--醒状昏迷(coma vigil)
(2)无动性缄默症(akinetic mutism)
脑干上部或丘脑网状激活系统, 前额叶-边缘系统损害
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 四肢不动\不语, 肌肉松弛 无锥体束征, 无目的睁眼或眼球运动 睡眠-醒觉周期保留 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体温高\心跳&呼吸节律不规则
简单模糊作答, 旋即熟睡
意识障碍--临床分类
1. 以觉醒障碍为主的分类
(3) 昏迷 (coma)
意识水平严重下降, 是一种病理性睡眠状态 对刺激无意识反应, 不能被唤醒 患者起病状态\症状&体征可能提示昏迷病因 可分为浅\中\深昏迷
意识障碍--临床分类
1. 以觉醒障碍为主的分类
(3) 昏迷 (coma)
纯口语(speech)语音障碍 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病变导致运动不能或不协调 语言形成&接受能力, 听理解\阅读\书写正常
病变: 上\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导致球麻痹 小脑病变\Parkinson病\肌肉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重症肌无力)
第三节 视觉障碍 Disturbances of Vision
• 病变: 优势半球大病灶, 如大脑中动脉区

神经系统疾病总论PPT演示课件

神经系统疾病总论PPT演示课件
24
Ⅰ.嗅神经检查
让患者用每一个鼻孔闻不同气味并辨别
25
II . 视神经检查
视力 视野 眼底检查
26
III. 动眼神经检查
观察是否有上睑下垂 眼球各向运动 瞳孔对光反射
(直接、间接对光反 射) 瞳孔调节反射、辐凑 反射
动眼神经支配提睑肌、 上直肌、下直肌、内 直肌及下斜肌的运动, 检查时如发现上睑下 垂,眼球向内、上、 下方向活动受限,均 提示有动眼神经麻痹
神经系统疾病总论
1
教学提纲
一、神经系统解剖生理概述 二、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分类 三、病史采集 四、神经系统检查 五、辅助诊断方法 六、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 七、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原则
2
神经病学(Neurology)是内科的一个分 支学科。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 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 一门临床医学门类。神经病学又是神经 学科的一部门,它的发展与其他为关的 神经学基础发展息息相关,相互渗透的 推动的。
21
语言障碍
失语:由于大脑皮质言语功能区病 变使说话、听话、阅读和书写能力 残缺或丧失。
构音障碍:由于发音肌肉的瘫痪、 共济失调或肌张力增高引起的发音 不清,但用词准确。
22
感觉障碍 运动障碍
23
颅神经检查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车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十迷十一副神经, 十二舌下神经连。
8
三、神经系统受到病损后的 常见症状
缺损症状 刺激症状 释放症状 休克症状
9
1.缺损症状:神经组织受损而使正常神 经功能减弱或缺失,如肢体瘫痪、感觉 障碍、失语等;
2.剌激症状:神经结构受激惹后产生的 过度兴奋症状,如大脑皮层受剌激产生 的各型癫痫、腰椎间盘脱出剌激相应的 神经根而出现的坐骨神经痛等;

神经疾病(PPT课件)

神经疾病(PPT课件)

脑 积 水
67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68
41
一、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一)胶质瘤
• 生物学特性: • 良恶性的相对性:浸润性生长,无包膜; • 局部浸润: • 转移:脑脊液转移
42
分类
星型细胞瘤(ⅠⅡⅢⅣ级) 室管膜瘤(ⅠⅡⅢⅣ级) 少突胶质瘤(ⅠⅡⅢⅣ级) 神经元—星型细胞瘤 • 分级标准: 1)瘤细胞非典型性;2)核分裂: 3)内皮细胞增生; 4)坏死。
• 1 颅内高压,脑疝形成(herniation):
主要由于颅内占位性病变和脑脊液循环阻塞所 致的脑积水。
– 海马沟回疝
– 扣带回疝
– 小脑扁桃体疝
• 2 脑水肿
– 血管源性:间质性水肿
– 细胞毒性:细胞内液体
56
扣 带 回 疝
57
小脑扁
桃体疝
58
海 马 沟 回 疝
脑水肿的分类
血管源性
细胞毒性
50
星形细胞瘤Ⅱ
51
肥 胖 型 星 形 细 胞 瘤
52
Ⅱ-Ⅲ
星 形 细 胞 瘤
53
Ⅱ-Ⅲ
星 形 细 胞 瘤
血 管 增 生
54
三、转移性肿瘤
• 可累及脑、脊髓,脑较多见; • 原发瘤:最多为支气管肺癌,其次乳腺癌; • 脑转移瘤部位:多位于皮质白质交界处。
55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并发症
64
• 2)脑脊液循环阻塞—阻塞性或非交通性 脑积水
• 脑脊液循环路径的发育异常 • 颅骨畸形 • 颅内肿瘤 • 粘连性阻塞:出血、炎症、外伤
65
• 3)脑脊液吸收障碍—交通性脑积水 蛛网膜粒的闭塞、静脉窦的血栓形成

《神经系统疾病》PPT课件

《神经系统疾病》PPT课件

脑膜炎症期
镜下
蛛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
5. 神经原纤维变性或缠结
病因:常见于Alzheimer病 特点:神经原纤维变粗,
在核周围凝结卷曲呈缠结状。
意义:是神经元趋向死亡的
一种标志
(二)胶质细胞的基本病变
星形胶质细胞肿胀:损伤最早期形态改变,缺氧、中毒、 低血糖及海绵状脑病等。
反应性胶质化:损伤后的修复性反应,形成胶质瘢痕。
包含体形成:各种变性疾病。
26
卫星现象 噬神经细胞现象 小胶质细胞结节 格子细胞
神经元的基本病变
1.中央性尼氏小体溶解 2、神经元急性坏死 3、单纯性神经元萎缩 4、包含体形成 5、神经原纤维变性或缠结
神经胶质细胞的基本病变:
1.卫星现象
2、噬神经细胞现象
3、胶质结节
4、格子细胞
精选课件ppt
总结
28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2-3% 定位于脑膜 脑脊膜化脓性炎症 →波及颅神经
精选课件ppt
33
临床特点
症状:发热、头痛、呕吐 体征:脑膜刺激症(颈项
强直、角弓反张等); 淤点、淤斑;休克、DIC。
精选课件ppt
34
(二)病理变化★
根据病情的发展,其病变部位和病变特 点也各不相同。 上呼吸道感染期:上呼吸道症状及炎症反应 败血症期:表现为皮肤、粘膜的病变和全身
胶质结节形成: 常见于病毒性脑炎,小胶质细胞常呈局灶
性增生,聚集成团称胶质结节。
精选课件ppt
25
4、格子细胞
多见于急性病变 中,如外伤、出血 及软化等。小胶质 细胞或巨噬细胞吞 噬坏死的神经元后, 胞体增大,胞浆中 常出现大量小脂滴, 常规HE染色呈空泡 状,苏丹染色呈阳 性反应。

神经系统疾病概述课件

神经系统疾病概述课件

鼓腮
舔舌 语言训练(肌群运动)
语言训练(借助于图片)
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 机体对各种形式刺激的无感知、感 知减退或异常的综合征
刺激性症状 1、感觉过敏 2、感觉过度 3、感觉异常 4、感觉倒错 5、疼痛
抑制性症状 1、完全性感觉缺失 2、分离性感觉障碍
评估的要点
• 患者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出现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 述
神经系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枢神经系统
分析综合体内外环境 传来的信息
脑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传递神经冲动
脑神经 脊神经
血管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肿瘤 外伤 变性病 自身免疫病(脱髓鞘疾病) 遗传性\先天发育异常
中毒 营养缺陷&代谢障碍
去大脑强直发作
护护理评理估评估
病史 身体评估 辅助检查
神经系统疾病辅助检查方法
腰穿 & CSF检查
压力\动力学检查 常规\生化
CSF-IgG指数\ O 细胞学 B
特异性抗体
神经影像学
头颅 \脊柱X线平片 脊髓造影
CT \MRI\MRA\DSA
神经电生理
EEG\EMG\NCV VEP\BAEP\SEP
分类
(二)护理评估
昏睡:
• 较嗜睡重,持续处于睡眠状态,强刺激方
能唤醒,应答不切题。
深昏迷:对任何刺激 无反应,各种反应均 消失,生命体征常有 改变。
颅内疾病 全身感染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 代谢性疾病 中毒性疾病
病因
(二)护理评估
病史:发病方式及过程,既往史、接触史等。 身体:瞳孔、肌力、神经系统各深浅反射 实验室:脑电图、血生化、CT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侧丘系 背侧
(二)感觉障碍的分类:
1、刺激性症状:感觉通路刺激性病变可引起感 觉过敏(量变),也可引起感觉障碍如感觉倒 错、感觉过度、感觉异常及疼痛等(质变)。
2、抑制性症状:感觉通路破坏时出现的感觉减 退或缺失。同一部位各种感觉均缺失称为完全 性感觉缺失;同一部位仅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 感觉保存,则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

瘫痪 痉挛性瘫痪(硬瘫)
损 肌张力 伤 症 腱反射 亢进 状 病理反射 阳性 ( + ) 鉴 (锥体束损伤的确凿证据婴幼儿除外) 别 肌束震颤 无
的锥 抑体 制束 性对 影下 响神 消经 失元
肌萎缩
无 (短期内不出现)
迟缓性瘫痪(软瘫)
消失
阴性 ( – )
反射弧 中断
可有
出现
(下神经元不断发放冲动 保证肌肉的营养代谢)
神经系统疾病总论jin
神经病学(Neurology)是内科的一个分 支学科。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 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 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一、神经系统解剖生理概要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脑:端脑、间脑、脑干、小脑
中枢神经 (CNS) 脊髓
2、皮质下白质:皮质与内囊间的投射纤维形成放 射冠,此区的运动神经纤维越近皮质越分散, 该处局灶性病损也可引起类似于皮质病损的对 侧单肢瘫;病损部位较深或较大范围时可能导 致对侧偏瘫,多为不均等性,如上肢瘫痪重于 下肢。
皮 质 脊 髓 侧 束 四肢肌
躯干肌
四肢近端肌
皮 质 脊 髓 束
锥体交叉 95%纤维
皮 前质 束脊
髓 躯干肌
中央前回中上2/3 中央旁小叶前部
中央前回 下1/3
皮 质 内囊膝 核 内囊后肢 束
中脑: 脚底中3/5
脑桥 基底部
延髓锥体
终沿 止途 于陆 运续 动离 核开 。锥
体 束 ,
锥体束 支配特点
(三)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末梢型 周围神经型 节段型 传导束型 脑干型 内囊和丘脑型 皮质型
1.末梢型
肢体远 端对称 性完全 性感觉 缺失。
多发性神经炎
2.周围神经型
某一周围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障碍。
3.节段型
单侧节 段性完 全性感 觉障碍
单侧节 段性分 离性感 觉障碍
后根损害
后角损害
前联合型
内侧丘系
中线旁 下橄榄核
之间
内侧丘系交叉 楔束、薄束
外 后索 内
T4~5
薄束
Ⅲ 丘脑腹后 外侧核
丘脑 中央辐射 内囊后肢
红核 背外侧
贯穿 斜方体
深 感 觉 传 导 通 路
Ⅲ 丘脑 腹后内侧核
Ⅰ 三叉 神经节

三叉神经
感觉核
头面部
(深)浅感觉
传导路
中央后回 下1/3
丘脑 内囊后肢 中央辐射
三叉 丘系
刺激性症状:
感觉过敏:指轻微的刺激引起强烈感觉,如较强的疼 痛感。
感觉倒错:指非疼痛性刺激引发疼痛。
感觉过度:感觉刺激阈增高,不立即产生疼痛,达 到阈值时可产生一种定位不明确的强烈不适感,持 续一段时间才消失;见于丘脑和周围神经损害。
感觉异常:在外界无刺激情况下出现异常自发性感 觉,如烧灼感、麻木感、沉重感、痒感、蚁走感、 针刺感、电击感和冷热感等。
下橄榄核 背外侧
Ⅲ 丘脑腹后 外侧核
脊髓丘脑束 (前束)(侧束) 白质前连合
交叉边上升 边交叉来自丘脑 中央辐射 内囊后肢
内侧丘系 的外侧
浅 感 觉
躯干四肢 本精体细感触觉 觉传导路
起止
行程
交叉
楔薄 Ⅱ束

肌 上肢、 、 躯干上部
腱 、
Ⅰ 脊神经节 下肢、
关 节
躯干下部 传入神经
后根
周围突 中枢突
中央后回中上2/3 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双侧对 称性节 段性分 离性感 觉障碍
4.传导束型
脊 髓 半 切 综 合 征
脊 髓 横 贯 性 损 伤
5.交叉型
延 髓 外 侧 综 合 征
5.偏身型
左 内 囊 病 变
7.单肢型
皮 层 感 觉 区 病 变
四、运动功能障碍
(一)解剖特点 (二)定位诊断
运动传导路
锥体系
发动 随意运动
组成 起止 行程 交叉
舌下神经核和面神经核的下半只受 对侧锥体束支配,其余 6个半核为 双侧支配。 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外侧核受对侧锥 体束支配,内侧核为双侧支配。
锥体束损伤时,只有单侧支配的核团 才会产生症状。
锥体束 损伤症状:
•面神经核 核上瘫 •舌下神经核 核上瘫 •对侧上、下肢硬瘫
锥体系
锥体束 上神经元


下神经元
周围神经 (PNS)
12对脑神经 31对脊神经 内脏神经
大脑 小脑 颈丛 臂丛
胸神经
腰丛 骶丛
间脑 中脑
脑桥 延髓
脊髓 交感干
脊神经节
内脏大神经 腹腔结 马尾
腹下神经 盆内脏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神经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统一、和谐的 整体负责指挥和协调躯体的运动、感觉 和自主神经功能,感受机体内外环境传 来的信息并做出相应反应,参与人的意 识、学习、记忆、综合分析等高级神经 活动。
罗 家 英
面 神 经 麻 痹
三、感觉功能障碍
(一)感觉解剖生理特点: (二)感觉障碍的分类: (三)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躯干四肢
痛温粗触觉传导路
起止 行程 交叉
损伤症状
上升 1—2节段
Ⅱ 后角 ⅠⅣⅤ层
Ⅰ 脊神经节
痛温 粗触
皮肤 传入神经
周围突
后根
中枢突
中央后回中上2/3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脊髓丘系
二、神经系统的病因学分类
血管病变:缺血性、出血性、血管畸形等 感染: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钩端螺
旋体、衣原体等 肿瘤:原发性、继发性 外伤、免疫性、变性、遗传、中毒、营养代
谢等
里 根
阿尔 茨海 默氏 症
桑 兰
脊 髓 横 断 损 伤
凯 瑟 琳 赫 本
帕 金 森
赵 本 山
蛛网 膜下 腔出 血
(二)瘫痪的定位诊断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临床表现:
1、皮质运动区及下行的锥体束较集中地支配肌群, 故病损常致整肢瘫痪,表现为单瘫,一侧肢体瘫痪 即偏瘫,双下肢瘫痪即截瘫,双侧病变也可出现四 肢瘫痪。 2、瘫痪肌肉无肌束颤动,不出现肌萎缩,患肢肌 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 病理反射。 3、急性病损时锥体束突然中断,使肌肉牵张反射 被抑制而呈现软瘫,即所谓脊髓休克。
定位诊断:
1、皮质:皮质运动区局限破坏性病损可引起对侧 单肢瘫,可为对侧上肢瘫合并对侧下面部瘫 (即中枢性面瘫),大范围病灶可造成偏瘫; 当病变为刺激性时,对侧躯体相对应部位出现 局限性阵发性抽搐,口角、拇指常为始发部位, 因这些部位的皮质代表区范围较大,兴奋域较 低,抽搐若按运动代表区的排列顺序进行扩散, 称Jackson癫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