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作者:张海燕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7年第02期
摘要伴随着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因而,如何使用计算机就成为最关键的部分。
如何更好地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并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规律,将其运用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的教学中,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以下就是对其进行的阐述。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体化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基石,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是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中心环节。
想要提高教学效果那就必须要采取高效的教学模式。
以下就是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进行的探讨与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依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征,努力完成目标教学法与一体化教学的融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1]。
目标教学法的具体实施为:教师的指导性建议,并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开展教学[2]。
教师就要以设定好的教学目标作为指导,整个实施环节围绕教学目标,且积极鼓励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逐步努力,教学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活动环节中将确定理论当作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关注知识的实用性,确保教学目标的完成[3]。
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2.1 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只是关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理论性与知识性,所选取的教材与课程内容面面俱到,但是大部分的知识点都是教材本科专业教材的压缩版,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学不精和学不深,根本就没有去深入的理解,更无法展现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生产一线、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特点[4]。
2.2 知识更新和实践相互矛盾
伴随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进步,计算机技术也逐渐产生变化。
与一部分传统公共课程相比较而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应用性与实践性更强,它的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5]。
因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也应该要伴随知识点的更新而进行相对应的调整。
但是,目前的高职院校所选取的教材大部分都是本院校教师自己编制的教材,且知识点的更新根
本就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即便是有改版,但是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变化,教材的内容经常会落后计算机的发展,造成学生不能学到最新的知识。
2.3 教学和实践脱节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实践性的要求较高,如果只是一味地依靠教材与教师课堂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更应该加强在机房的实践练习,但是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因为机房紧张,计算机应用中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就无法达到1:1的比例,更别说整体采取实践教学。
这样只会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较弱。
在很多时候社会对学生的要求都会重点考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故原有传统的教育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3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3.1 设计教学情境,并在专业教室上课
学校的内部要有专业化的教学场所与设备,为了更好地落实一体化的教学,这是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基本保障。
教师的讲解需要在多媒体教室开展,学生的上机操作应该在机房开展。
计算机基础的内容重点是讲解软件的基础应用,并利用多媒体进行讲解。
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学校内部就需要建立一体化的计算机教室。
3.2 编写一体化教材,设计一体化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材内容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一体化教材是推进教学模式落实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体化教材的编写必须要满足职业的基本标准与要求,语言要形象具体,且信息含量丰富,主要部分引用案例与图示。
因此,当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就要改变传统的教材编写方式,选取典型且符合实际状况的具体案例,利用案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案例的设计要有普遍性,要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关键知识点,并且进行详细描述与讲解;案例需要具备情境性与实践性,并和实际运用相结合;案例要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总体认识水平;案例更要生动,利用故事情节适当串联,以便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3.3 多种教学手段联合使用,提高一体化教学效果
教学方式中的项目导向教学法是以项目的任务作为教学实施的核心环节,教师给予学生详细的指导与启发,并带领学生参与任务。
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带动学生思考,将传统的教师教学转化为以学生为主。
教学关系也要不断的转化,培养学生自学研究的能力。
3.4 建立专业教师队伍
在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学校要充分认识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关键性的作用,培养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教师专业能力强、教学理论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以及软件处理知识更新速度快,这些不光有利于理论教学的展开,还可以推进教学辅导与
校内系统的及时维护。
学校定期对专业教师开展培训,并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为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推进教师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为后期的教学工作服务。
4 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伴随信息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而对计算机教师的要求也相应地得到提高,如何提高计算应用基础的教学水平,培养出应用型与职业化的高素养人才是计算机教师的使命。
所以,计算机的工作者就要在一定程度上转变思想观念,并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展开深入的研究,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为更好地使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适应计算机的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 李胜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微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8):2.
[2] 谭晓蓓.基于Blackboard平台下的高职教学探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9):163-164.
[3] 崔维响,宫小飞,王磊.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2012,(21):143-144+183.
[4] 李春秋.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J].河南科技,2013,(07):243-244.
[5] 温小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职业,2014,(08):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