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的栽培技术分析
白芨的种植与管理
白芨的种植与管理1、白芨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切块茎繁殖较易。
将白芨种分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大块茎切成小块,每块带2-3个芽,伤口沾上草木灰后栽种。
开沟,沟距25cm,深10cm,按株距7-8cm放块茎1个,芽向上,填土,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湿。
2、整地时施入生物有机肥80-120kg/亩。
追肥每年3-4次,每次每亩20-30kg洋丰15-15-15复合肥,结合除草施用。
一年除草4次,一般分别于4月、6月、8月、10月;每次除草都要浅除,避免伤根。
3、病虫害防治(1)烂根病:南方多在春夏多雨季节发生。
要注意排涝防水。
(2)叶斑灰霉病:清除病株残体,发病早期摘除下部病叶;及时采取药剂防治。
可以轮换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施。
(3)黑斑病:在白芨上交易发生。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枯枝或土壤中越冬。
翌年5月中旬开始侵染发病,7-9月为发病盛期。
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扩大再侵染。
防治方法:一般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也可在栽苗时浸苗基部10分钟。
(4)蛴螬(qi cao):金龟子幼虫,取食作物幼根、茎的地下部分,常将根部咬伤或咬断,危害特点是断口比较整齐,使幼苗枯萎死亡。
(5)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是咬食块茎,特点是将幼根茎食成小孔,致使死苗、缺苗或引起块茎腐烂。
(6)地老虎:危害特点是将茎基部咬断,常造成作物缺苗断条。
虫害防治技术:在蛴螬、金针虫发生严重地区,应以拌肥、闷种为主,蝼蚁发生严重地区,以毒饵为主;地老虎发生严重地区,以深翻灭卵,除草杀虫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办法。
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75%辛硫磷1000-1500倍液灌根。
辛硫磷对害虫有强触杀以及胃毒作用,对鳞翅目幼虫有特效。
特别适用于防治地下害虫。
每亩用50%乳油250ml加水500kg浇灌;或者每亩用50%乳油250ml拌土撒施;或者每亩用3%粒剂10公斤撒后浇水。
白芨的养殖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白芨怎么养
白芨的养殖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白芨怎么养白芨湿兰科植物的一种,药用作用比较明显,也可以园艺栽培。
花朵端庄优雅,布置花镜花坛效果颇佳,也可以盆栽室内养护。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芨的养殖方法,希望你会喜欢!白芨的养殖方法土壤盆栽白芨,可以选择湿润一些的土壤,透气性要好,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
上盆的时候,可以先在盆底填一些碎瓦片,再加入腐叶土或者园土掺一些河沙,要施一点基肥。
光照和温度白芨喜欢温暖的生长环境,可以耐寒,能耐阴但是忌强光照射。
养殖白芨,适宜的生长温度应该保持在20℃左右,夏季高温容易叶黄,冬季的越冬温度最好是在5℃-10℃。
白芨喜欢半阴的生长环境,在高温的夏季,光照强烈,需要注意遮光,放在半阴的地方养护。
浇水和施肥白芨喜欢湿润的生活环境,并且比较喜肥,生长期间水肥要充足。
土壤要保持湿润,空气湿度也要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生长季节要勤浇水,在干旱的时候要及时补充水分,不过因为白芨不耐涝,所以需要在多雨的时候,及时排水。
肥料要充足,在生长期间,需要每半个月施一次稀薄的肥水,8、9月份里要施一些稍浓一些的液肥。
白芨的养殖注意事项繁殖方法白芨繁殖通常是以块茎繁殖的方式进行,将白芨挖出,用小刀割成几块,每块带1——2个小芽。
也可以用种子繁殖,不过播种比较困难,采用块茎繁殖比较多。
病虫害白芨的病虫害较少,病害有烂根病,多是由于积水引起的,要注意排水。
害虫主要是地老虎,金针虫,可以人工捕杀或者诱杀,必要时可以喷洒农药。
白芨种植的条件1、选地整地。
用旱地种植,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和腐殖质土壤,把土翻耕20㎝以上,每亩施农家肥1000㎏,没有农家肥可撒施复合肥50㎏,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
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做宽130-150㎝的高墒。
2、种植。
选择驯化好的白芨块茎,每块带1-2个芽,蘸草木灰后栽种。
开沟沟距20-25㎝,深5-6㎝,按株距10-12㎝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土、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3-4月新芽出土。
白芨栽培技术
白芨栽培技术白芨是收敛止血类常用药,别称连及草、甘根、白给等,为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我国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各地,块茎入药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亦可盆栽或点缀花台、花境、庭院等作为观赏植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白芨的栽培技术吧!白芨的育苗方法1、分株:白芨常用分株繁殖,春季新叶萌发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掘起老株,分割假鳞茎进行分植,每株可分3~5株,但繁殖周期长、效率低且耗种量大,很难满足大量栽培的需要。
2、播种:白芨可采用播种繁殖,但白芨的种子非常细小且只有几个细胞构成的发育不完全的胚,因此在自然状况下很难萌发和生长,实生苗的栽培较为困难。
3、组培:白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大量种苗,通常是在培养基上进行无菌播种,待种子萌发后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无性系繁殖,从而实现白芨种苗的规模化生产。
白芨的种植条件1、土壤:白芨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宜选疏松肥厚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
2、温度:白芨喜温暖,稍耐寒,长江中下游地区能露地栽培。
3、光照:白芨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夏季高温干旱时叶片容易枯黄。
4、水分:白芨喜阴湿的环境,怕涝,也不耐旱,需常浇水保湿。
白芨的种植方法1、土壤选择:白芨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和腐殖质壤土,喜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
2、整地作畦:白芨种植地翻耕20厘米以上,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混匀,栽植前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
3、中耕除草:白芨苗出齐后在5~6月份生长很旺盛,杂草也长的很快,因此要进行除草,除草结合搂松畦面,除草时要浅锄免得伤根。
4、适时追肥:白芨是喜肥的植物,通常每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稀薄的人畜粪尿,7~8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但是要防止杂草丛生。
5、灌溉排水:白芨喜阴湿环境,因此要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但白芨又怕涝,大雨时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白芨的栽培技术
白芨的栽培技术白芨是一种药用植物,已有着很长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
白芨含有丰富的药用成分,能够治疗各种疾病,如肺炎、咳嗽、哮喘、头痛等。
白芨的栽培技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以下将详细介绍白芨的栽培技术。
第一部分:土地选择白芨是一种生长在极端环境下的草药,适应性很强。
由于生长过程不需要光照,而且其根系呈筋状,白芨能够在不同的土地上生存。
选择土地时,需选择营养丰富,排水良好,不积水的土地。
土层要深厚,透气性好,能够吸收充足的营养和水分,有利于白芨的生长。
第二部分:栽培方式1.墙壁舒展法一般采用墙壁舒展法进行栽培。
在适当的角度上安装水泥或地球杆,沿着地面挖起一条方形的小溪。
小溪中种植白芨,将白芨种植在泥土里,然后将其放到小溪里。
等待白芨扎根后,随着地势的缓慢上升,用木板将其打扁,使白芨叶子向外舒展。
最后,人工为白芨施肥,控制灌溉量和灌溉周期。
2.挖沟波浪形挖沟波浪形,与墙壁舒展法不同,采用波浪形丛泊种方式。
栽培的时候在波浪形沟壑内种植白芨,每个种植坑的距离相同,以便于对植株进行定期喷洒肥料和调整。
半年后,发芽率就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大小相同,有助于提高白芨生长的基本品质。
第三部分:日常管理1.浇水在白芨种子发芽期间,保持盆土湿润是必要的;一般来说,每天都浇一次水,避免过度干燥。
在横生叶的植株生长期,每次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在靠近收获时期,为了促进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要适度提高浇水量,但不要过湿。
2.施肥白芨富含各种营养成分,所以对于各种肥料的需求量也很大。
一般在初春、夏季和秋季进行施肥,在春天和夏天主要是有机肥、温室肥和高磷、高钾肥。
在秋天和冬天,可施用在原问题区域中盛行的西红柿肥。
施肥区域要约为植株的周围,不要让肥料直接触及到植株。
3.病虫防治白芨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虫害侵扰,如蚜虫、螨虫和蚜虫等。
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可以使用极其安全有效的有机农药进行浸泡和喷洒。
也可以使用生物制品进行喷洒,如上述两种方法都不能很好地控制虫害,可以采用农药进行处理。
白芨种植技术方法
白芨种植技术方法怎么种植白芨?种植白芨的技术方法是怎样的?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白芨种植技术方法,希望对你有用!白芨的种植方法一、生长特性白及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
要求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上或腐殖质壤土。
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二、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
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
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
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
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
2.繁殖方法白及组培苗采取高密度间距进行驯化,前期苗比较小需要75%的遮阳棚避免小苗被晒伤,采取高密度种植可大大缩小管理范围,也比较方便施肥管理,同时也不影响生长,到一年后长大了便可采取分株进行株行间距25x25全露天定值种植。
3.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白及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5---6月份白芨生长的很旺盛,杂草也长的很快,进行除草。
除草结合搂松畦面,除草时要浅锄,免得伤根。
(2)追肥白及是喜肥的植物,每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稀薄的人畜粪尿,7---8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但是要防止杂草丛生。
(3)灌溉和排水白及喜阴,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
白及又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4.病虫害防治(1)烂根病南方多在春夏多雨季节发生。
防治方法:注意排涝防水,深挖排水沟。
(2)地老虎、金针虫可人工捕杀和诱杀或拌毒土,用地虫绝施入床上。
用50%锌硫磷乳油700倍液液浇灌床上。
五、采收加工白及种植2--3年后,9--10月份地上茎枯萎时,把挖块茎去掉泥土,进行加工。
将块茎单个摘下,选留新秆的块茎作种用,剪掉茎秆,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后,洗净泥土,放沸水中煮5~10分钟,取出炕至全干。
去净粗皮及须根,筛去杂质。
一般亩采收鲜品800-1000公斤,可加工200--300公斤。
白芨种植技术和栽培要点
白芨种植技术和栽培要点白芨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
在种植白芨时,需要注意一些技术和要点,以确保白芨的品质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白芨的种植技术和栽培要点。
一、土壤要求白芨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pH值在6.5-7.5之间。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该避免在盐碱地、酸性土壤或者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上种植。
如果土壤质量不好,可以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改良,增加有机质和肥料,并进行灌溉和排水处理。
二、适宜的气候条件白芨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中。
在种植时,应该选择气温适宜、降雨充沛的季节,避免在干旱或者寒冷的季节种植。
在夏季的高温天气中,需要注意对白芨进行保湿和遮荫,以防止叶片受到烧伤。
三、繁殖方式白芨的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
种子繁殖需要选用健康的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后进行播种。
分株繁殖则是将成熟的根茎进行分割,然后进行移栽。
在进行繁殖时,应该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
四、栽培管理1.肥料施用在种植白芨时,需要注意肥料的施用。
在种植初期,应该施用有机肥料,如腐熟的鸡粪、牛粪等。
在生长期间,应该适量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促进白芨的生长和发育。
2.病虫害防治白芨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白粉病、叶斑病、蚜虫等。
在种植时,应该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者化学农药进行喷洒,同时保持通风和排水良好,避免病虫害的滋生。
3.灌溉和排水在种植白芨时,应该注意灌溉和排水。
应该避免过度浇水或者积水,同时保证白芨的根系充分吸收水分和养分。
4.采收和贮存白芨的采收时间一般在秋季,当根茎逐渐变黄时就可以进行采收。
采收后应该进行洗净、晾干和贮存。
白芨应该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防止霉变和质量下降。
五、结语白芨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种植白芨需要注意土壤、气候、繁殖方式、栽培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种植过程中,应该注意科学管理,以确保白芨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也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保护环境和健康。
白芨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白芨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
常常野生在丘陵和低山地区的溪河两岸、山坡草丛中及疏林下。
故应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阳坡。
【白芨主要产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浙江、陕西。
如果当地有野生白芨,说明很适宜栽种白芨】前季作物收获后,翻耕土壤20cm以上,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1500-20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
栽培前再浅耕1次,然后整细耙平,四周开好排水沟。
选开荒地种植时宜先将砍后的树枝、落叶、杂草铺于地表,晾晒后放火烧土,然后再翻耕作畦。
二、选种与种植在生产上,白芨主要用其块茎繁殖。
亦可有性(种子)繁殖,但以鳞茎繁殖为主。
因种子繁殖发芽率低,需种量大,来源有限,特别是生产周期长,产量又低,经济效益差,故目前生产上很少采用。
鳞茎繁殖:一般在9-10月份收获时,选择当年具有老茎和嫩芽、无虫蛀、无采挖伤者作种植材料,随挖随栽。
在整好的地上开宽1m 左右、高30㎝左右的厢,按行距约30cm、窝距30cm左右挖窝,窝深10cm左右,窝底要平。
将具有嫩芽的块茎分切成小块,每块需有芽1-2个,每窝栽种鳞茎3个,平摆窝底,各个茎秆靠近,芽嘴朝外,成三角形错开。
栽后覆细土或火灰土,浇一次800倍液嘉美红利,然后盖土与厢面齐平。
也可于早春2月结合采收时进行种植。
三、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白芨植株矮小,压不住杂草,故要注意中耕除草,一般每年4次。
第一次在3-4月份出苗后;第二次在6月生长旺盛时,因此时杂草生长快,白芨幼苗又矮小,要及时除净杂草,避免草荒,第三次在8-9月;第四次结合收获间作作物时,浅锄厢面,铲除杂草。
中耕都要浅,杂草用人工拔除以免伤芽伤根。
2、水分管理白芨喜阴湿环境,栽培地要经常保持湿润,遇天气干旱及时浇水。
干旱时早晚各浇一次水。
白芨又怕涝,雨季或每次大雨后及时疏沟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烂根。
3、追肥白芨喜肥,应结合中耕除草,每年追肥3-4次。
白芨栽培技术
白芨栽培技术白芨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对于其栽培技术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白芨的栽培技术不仅直接关系到其生长状况和产量,还关系到其药效和质量,因此掌握白芨的栽培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一、适宜环境白芨适应性广,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阴凉的环境。
其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6~28℃,适宜光照为半阳光到荫蔽,适宜土壤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山区地区最好选择山脚下或山谷地带,避免过于峻峭和阳光充足的地带。
二、繁殖方法白芨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根状茎分株和种子繁殖。
根状茎分株的繁殖方法比较简单,是常用的一种繁殖方法。
一般在春季或秋季将株分成若干个小株,每株保留3~4个交替排列的叶子,种植到花盆或者直接种植到地里。
种子繁殖是一种较难掌握的繁殖方法。
在春季选择好的种子,经过浸泡消毒后,种植到育苗盘中。
育苗过程中需注意控制湿度,及时浇水和通风换气,可在5~7天后出苗。
三、土壤管理1. 土壤改良:要选择肥沃、疏松的土壤,搜集好的腐熟有机肥并掺入土中,最好用腐熟的牛粪或鸡粪。
2. 土壤管理:要经常清除杂草,以免影响白芨的正常生长。
在生长期内需要适时的喜肥和加强灌溉。
四、病虫害防治1. 防治病害:在白芨生长期间需防治害虫和病菌的侵袭,以避免影响白芨的产量和质量。
可以使用一些环境友好的草药制剂,如苦木炭、蒲公英或者红树皮浸水等。
2. 防止野生动物侵害:在农村地区,白芨的种植也受到野生动物的威胁。
可以采取防护措施,如搭建简易荫棚,用尼龙网覆盖周围的草丛,有效避免野兔、松鼠等野生动物的侵害。
五、采摘与贮藏白芨的药用部位为块根,一般在栽培2~3年后进行采挖。
采挖时应挖掉整株植物,清洗干净,在阴凉处晾干。
贮藏时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可将白芨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保持其完整的块根形态,以保证药效和质量。
总之,白芨的栽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耐心和细心的管理。
只有在适宜的环境和科学的技术支持下,才能获得高产量、高质量的白芨根。
白芨的栽培方法
白芨的栽培方法
白芨(学名:Calanthe)是一种美丽的兰科植物,以下是白芨的一般栽培方法:
1.光照:白芨喜欢明亮的光照,但它也可以在半阴或有些遮荫的
地方生长。
避免暴露在强烈的直射阳光下。
2.温度:白芨适宜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中,理想的生长温度范围为
15-25摄氏度。
在冬季,保持室温在10-15摄氏度可以促进植株的休眠和花芽形成。
3.水分管理:白芨需要适量的水分。
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浇水,
避免积水。
在生长季节,经常检查土壤湿度,确保植株充分供水。
在休眠期间,减少浇水频率。
4.土壤和容器:白芨喜欢排水良好的土壤,建议使用透气性好的
兰花土壤或以松散的混合物为基础的土壤。
选择适当大小的容器,以容纳植株的根系并提供足够的空间生长。
5.施肥:在生长季节,可以每个月施一次液体兰花肥料,或使用
稀释后的肥料。
在休眠期间,可以暂停施肥。
6.空气湿度:白芨对较高的空气湿度要求较高。
可以通过在植株
周围放置水盘或使用加湿器来提高空气湿度。
7.繁殖:白芨可以通过分株或种子繁殖。
分株繁殖是常见且可行
的方法,可以将健康的侧芽分离并转移到新的容器中。
8.病虫害防治: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卫生,及时清除落叶和病虫害
的植物部分。
如果发现病害或虫害问题,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
进行防治,但请遵循产品说明并注意安全。
以上是白芨的一般栽培方法,具体的栽培要求可能因地区和品种而有所差异。
白芨的种植技术方法
白芨的种植技术方法一、土壤要求白芨喜欢生长在肥沃、湿润、透气性良好的土壤中。
最适宜的土壤是沙壤土或疏松壤土,土壤pH值应在6.5-7.5之间。
同时,土壤含水量要适宜,不能水浸或排水不畅,否则容易导致白芨根部坏疽。
二、种子催芽1. 种子的采集:白芨的种子是在开花期后果实成熟时采集,应选择饱满而干燥的种子。
采集后应及时晒干,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2. 种子的处理: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浸泡时间约为10-12小时,以软化种子外壳。
然后,将种子捞出,晾干备用。
3. 种子的催芽:在播种前,将种子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8-10小时,待种子发芽出芽后,即可进行下一步的种植。
三、繁殖技术1. 种植方式:可以采用播种或分株的方式进行白芨的繁殖。
- 播种:在适宜的季节,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撒在已经松散的培养土中。
播种前,应将培养土消毒,以防止病虫害的侵袭。
撒播后,用湿润的纱布盖在上面,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一般情况下,白芨的种子发芽需要20-30天的时间。
- 分株:在白芨生长期内,可根据需要进行分株。
将多株的白芨植株进行拔起,然后用锋利的刀具将根茎分割成均匀大小的独立植株,再分别栽植到准备好的土壤中。
栽植后,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程度。
2. 养护管理:在白芨的生长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浇水:白芨对水分的需求较高,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也要避免积水情况的发生。
- 施肥:白芨生长期间,每隔15-20天可进行一次稀释的液态有机肥料的施用,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 防虫害:白芨容易受到蚜虫、红蜘蛛等虫害的侵袭,所以需要定期检查植株,发现虫害立即喷洒杀虫剂。
四、收获和贮存1. 收获时机:一般在白芨的生长期间,当植株生长至2-3年时,即可采收白芨的根茎。
此时,植株的根茎变得较粗,可进行人工挖掘。
2. 收获方法:将挖掘出的根茎进行清洗,去除杂质。
然后,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晾干,直至其根茎表面干燥。
3. 贮存方法:将晾干后的根茎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容器中储存,避免阳光直射。
中药材白芨种植技术
中药材白芨种植技术1. 引言中药材白芨,也被称为川白芨、白芨草,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利尿、止血等功效。
白芨的种植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白芨的种植技术,包括选址、土壤要求、繁殖方式、种植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 选址白芨适宜在海拔1000-2000米、年均气温10-20℃、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的地区种植。
在选址时,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避免过湿或过干的土壤。
3. 土壤要求白芨对土壤要求较高,喜欢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的壤土中。
土壤的pH值应在5.5-7.5之间,富含有机质和养分。
在土壤改良时,可以添加腐熟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4. 繁殖方式白芨的繁殖方式主要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
4.1 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是常用的繁殖方式,适用于大面积种植。
选用成熟、健壮的种子,进行浸泡处理,提高发芽率。
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育苗盘或育苗床上,覆土约1-2厘米厚。
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发芽后,可以进行移栽,定植到田间地块。
4.2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适用于小面积种植或扩繁。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将其根茎分成若干个分株,每个分株应具有完整的根系和芽眼。
分株后,可以进行修剪,去除多余的根和茎叶。
将分株定植到田间地块,进行适当的浇水和管理。
5. 种植管理白芨的种植管理涉及到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5.1 浇水白芨喜欢湿润的环境,因此需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在生长期间,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增加浇水量,防止土壤干裂。
5.2 施肥白芨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因此需要适时施肥。
在栽培前,可以根据土壤的养分情况进行基础施肥,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
在生长期间,可以进行追肥,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
5.3 病虫害防治白芨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白粉病、红蜘蛛等。
在种植过程中,要定期巡查植株,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
白芨种植技术
白芨种植技术功效作用白芨,味苦,性平,主治痈肿、恶性疮疡及疮疡恶化,阴精耗伤肌肤坏死,胃中邪气结聚、贼风侵袭四肢缓弱等症。
又名甘根,连及草。
产于河谷地带。
白芨种植技术一形态特征:白芨多年生草本,地下具肥厚的块状假鳞茎。
叶丛中抽出花序,顶生小花4一7朵,花色淡紫红色。
花期4一6月。
生长习性:白芨喜温暖、湿润及半阴环境。
对土壤适应性强,只要不是粘重土及低洼地方均可栽种,但在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生长最佳。
繁殖方法:白芨以分球繁殖为主。
春季2月或秋季10月,掘起假鳞茎,将其分割成数小块,每块保留1一2个芽。
在假鳞茎切口处涂抹草木灰防腐,随即栽植在地里或上盆即可。
白芨种植技术二白芨原产我国喜温暖、阴湿环境,稍耐寒,耐阴性强,忌强光改射,夏季高温卜旱时时片易枯黄宜月巴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腐叶仁或泥炭上。
栽培品种:白芨地卜部为块根状肥厚多汁的瑕鳞草,华粗壮,白扭,白芨叶3一6枚,狭长矩圆形,平行脉突祝叶片形成皱褶,顶生总状花序,有花3,一8朵,玫瑰紫色,也有自、粉红、漱等花色的变种近来又发现开黄花的白芨称黄花白芨。
繁殖方法:常见分株白芨繁殖。
春季新叶萌发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掘起老株,分割假鳞茎进行分植,每盆栽3-5个,每个假鳞茎须带顶芽。
播种,白然条件下种子发芽较困难,可用组培繁殖,在无菌培养40-50天种子发牙。
栽培要点:3月分株盆栽白芨,盆土需肥沃、疏松,保水性好栽植深度3cm,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3月下旬萌发新芽,每半月施肥1次,一般栽后60天后开花,白芨花期增施1次磷、钾肥,可使块根性长充实12月重霜后植株枯黄,留盆露地越冬如温室促成栽培,在15-17℃条件 ,根茎萌芽后30一35天开花。
病虫害防治:白芨常发生黑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洒。
有时有根结线虫病为害,用3%吠喃丹颗粒剂灌施盆上防治。
产后应用:白芨为地生兰的一种,紫红色的花朵井然有序,在苍翠叶片的衬托卜,端庄而优雅。
白芨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引言概述:白芨(Cymbidiumgoeringii)是一种常见的兰花类植物,以其美丽的花朵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
本文将介绍白芨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如何种植和照料这一珍贵的植物。
正文内容:一、选择合适的种植环境1.光照条件白芨喜欢充足的阳光,但对强烈的直射阳光敏感。
因此,它们最好种植在明亮但遮荫的环境中,避免阳光暴晒。
2.温度要求白芨适应性强,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生长。
一般而言,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5℃。
在夏季高温时,需要采取降温措施,如适当增加通风或使用降温设备。
3.湿度管理白芨喜欢湿润的环境,适宜的相对湿度在60%80%之间。
在干燥的环境中,可以使用加湿器或在植物周围放置水罐来增加湿度。
二、土壤准备和营养管理1.土壤选择白芨喜欢松散、透气的土壤,以有机质含量高的混合土为佳。
可以通过混合泥炭、腐叶土和珍珠岩等材料来制作适合白芨生长的土壤。
2.施肥方法白芨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营养。
可以选择使用有机肥料,如腐熟的鸡粪或牛粪,每个月施一次。
还可以通过叶面喷施肥料来提供额外的营养。
三、浇水和排水管理1.浇水技巧白芨喜欢湿润但不喜欢过度湿润的土壤。
一般来说,每周浇水一到两次即可。
在冬季休眠期间,可以减少浇水频率,避免过度浇水引起根部烂根。
2.排水管理为了避免积水,可以在种植容器底部设置合适大小的孔,以确保良好的排水。
还可以在容器底部放置一层小石子或波土壤来提高排水效果。
四、疾病防治1.蚜虫防治蚜虫是白芨常见的害虫之一,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植物,及时发现并用肥皂水或洗洁精稀释液喷洒叶片和茎部来防治。
2.真菌感染防治白芨容易受到真菌感染,特别是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下。
定期喷洒杀菌剂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真菌病害。
五、繁殖和花期管理1.繁殖方法白芨可以通过分株、种子繁殖和组织培养等方式繁殖。
其中,分株是最常用的繁殖方法,可以通过将成熟的株分割成几个较小的株来进行。
2.花期管理白芨的花期一般在寒冷的冬季,定期给予充足的光照和适当的温度有助于花朵的形成和开放。
白芨栽培技术(完整版)
白芨栽培技术(完整版)一、栽培时间根据白及的生物学特性,在不同种植地区、不同种植环境,种植时间也不一样,根据我们腾冲市多年的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无灌溉条件的种植地,每年的6-9月份为适宜,苗种植在雨水季节为宜,以利于加速生根。
有灌溉条件的种植地,全年均可种植。
二、基地的选择《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对中药材的种植产地的生态环境包括大气、水质、土壤环境等生态因子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此外,中药材生长环境的光照、温度以及土壤的化学性质、生物学特性等也在随时地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中药材的质量。
所以白及种植基地选择,毕竟是一种中药材,中药材的种植是要讲究道地性的,尽管目前还没有人对道地性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总结,但肯定不能随便找个地方就来种植。
第一,要远离污染源,目前城市污染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最好能远离城市。
第二,根据白及的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环境自然条件(气候、土壤、水资源等)。
第三,种植基地四周最好不要种植其他的农作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沙质土壤(或者透气、透水良好的腐质土壤)。
第四,应选择在交通方便山区、半山区、水源充足、电源便宜的地方。
第五,海拔宜在600-2200m之间,沙质土壤(或者透气、透水良好的腐质土壤)平坝地、沟谷、溪边及疏林下。
第六,选择阔叶林下、针叶林下,松树人工林、野生林下,树龄在5年以上,阴闭度0.3-0.5,松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土壤肥沃,腐殖质土层深的林地、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营造一个种植环境好的林地。
土壤湿润、腐殖土及肥沃的沙质壤土,要求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土地。
选择坡度<20°,坡向朝东或东南的山坡中下部地段。
林地坡度<6°,宜开挖深度30cm以上的排水沟,避免林地积水。
坡度>6°,可以顺着坡向起畦种植,不必开挖排水沟。
白及习性为喜生于阴凉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8℃生长旺盛,极端最高温36℃,极端最低温9℃,全年无霜冻。
种植白芨的技巧
种植白芨的技巧白芨花色艳丽,也是一种很好的景观植物,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因此市场对白芨的需求十分旺盛。
那白芨怎么种植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种植白芨的技巧,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白芨的技巧1.选地整地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
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
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也可施有机肥100公斤。
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
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
2.繁殖方法白芨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块茎繁殖较易,大面积发展时可选用组培苗繁殖。
块茎繁殖一般9--11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后栽种。
开沟沟距20---25厘米,深5--6厘米,按株距10---12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3--4月出苗。
亩用种苗100公斤。
种植白芨的价格1、年年缓升:1985年1.10~1.20元,86~87年2~3元,88年3~4元,89年~91年4~5元,92~93年5~6元,94年6~8元,95年8~9元,96年10~11元,1997~2001年12元。
这16年白芨市价上涨了11倍,但是剔除通涨因素,还是缓升。
2、大幅震荡:2001年白芨市价12~15元,2002~2003年16~18元,2004年上半年突然暴涨到50元,2005~2006年回落35元左右。
3、月月暴涨:进入2007年白芨市价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4月涨到40元,5月涨到50元,6月涨到60元,7月涨到70元,因为全国各大药市,云贵川产地,大货走空。
4、百元天价:2010年白芨出现百元天价,到2012年3月一直维230元左右,且有价无货。
白芨生存条件的独特性1、生存环境要求的独特性:白芨大多野生于山野川谷的向阳山坡、疏林中、草丛中,喜欢阴凉的湿度较大的环境,土壤肥沃疏松而又排水良好的夹沙土。
白芨的栽培技术
白芨的栽培技术白芨,又称天山雪莲,是一种极为珍贵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祛痰止嗽等药用功效,因此备受广大中医爱好者的推崇。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白芨的栽培技术也逐渐得到重视。
本文将为您介绍白芨的栽培技术,以便广大爱好者更好地了解和实施。
1.地理环境选择白芨原产于中国西北地区的天山山脉,因此气候和土壤是其生长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白芨适宜在海拔较高、气候干燥、阳光充足、土壤疏松肥沃的地方生长,特别是在河谷、山坡、林缘等地比较适合。
在选择栽培地点时,还需考虑周边环境和土壤pH值等因素。
2.苗圃建设为了保证白芨良好的生长,苗圃的建设非常关键。
首先,需要选择一块面积较大的地方,然后清理地面并加入适量的肥料,摆放好苗木。
白芨的生长速度较慢,因此需要使用相对较大的苗木进行引种。
在苗圃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水源供应和护林措施等问题。
3.种植技术白芨的种植技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却需要非常重视。
首先,在选择苗木时需要选择生长良好、健康无病虫害的苗木,然后将其移植到栽培地上,同时保证它们的光照和水分供应。
白芨生长周期长,种植时要保证土壤和周围环境的卫生。
4.水肥管理白芨对水分和肥料需求较大,因此在栽培过程中要注重水肥管理。
一般来说,白芨喜欢干燥的地方,因此不需要过多的浇水,但在干旱季节需要适量增加水源。
另外,施肥时也要注意均衡,不要过量施肥,以免影响其生长。
5.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白芨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白粉病、锈病、蚜虫等。
为了防治这些病虫害,需要注意药物防治,同时还能使用生物防治、合理轮作等方法。
6.采摘与加工白芨的采摘时间一般在5至6月份,此时白芨的药用部位即为根茎部分。
采摘后需要进行切割、清洗和烘干等加工处理,以便保证药材的品质和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工过程中不要过分破坏药材的组织结构,以免影响药用价值。
总体来说,白芨的栽培技术并不是非常难,但是需要重视每一个环节,慎重对待,才能够保证其良好的生长和药用价值。
中药白芨种植技术
中药白芨种植技术中药白芨种植技术1、选地整地: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
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
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
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
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
2、繁殖方法:白芨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块茎繁殖较易。
9~11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后栽种。
开沟沟距20~25厘米,深5~6厘米,按株距10~12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3~4月出苗。
亩用种苗100公斤。
3、田间管理①中耕除草: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种植好喷洒乙草胺封闭,白芨苗出齐后。
5~6月份白芨生长的很旺盛,杂草也长的很快,进行除草。
除草结合搂松畦面,除草时要浅锄,免得伤根。
②适时追肥:白芨是喜肥的植物,每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稀薄的人畜粪尿,7~8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但是要防止杂草丛生。
③灌溉排水:白芨喜阴,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
白芨又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病虫害防治1、烂根病:南方多在春夏多雨季节发生。
防治方法:注意排涝防水,深挖排水沟。
2、地老虎、金针虫:可人工捕杀和诱杀或拌毒土,用地虫绝施入床上。
用50%锌硫磷乳油700倍液液浇灌床上。
采收加工白芨种植2~3年后,9~10月份地上茎枯萎时,把挖块茎去掉泥土,进行加工。
将块茎单个摘下,选留新秆的块茎作种用,剪掉茎秆,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后,洗净泥土,放沸水中煮5~10分钟,取出炕至全干。
去净粗皮及须根,筛去杂质。
一般亩采收鲜品800~1000公斤,可加工200~300公斤。
以个大、饱满、色白、半透明、质坚实者为佳。
白芨块茎含有淀粉、葡萄糖、挥发油,根含有白芨甘露聚糖。
具有快速凝血作用,可代血浆多用于外科手术。
种植白芨技术管理方法
一、选地整地1. 土壤选择:白芨适宜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或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种植。
要求土壤排水良好,不耐寒。
2. 地块选择:选择温暖、稍阴湿的环境,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
3. 整地:将土地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
如果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或施有机肥100公斤。
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匀,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
二、繁殖方法1. 分块茎繁殖:9-11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后栽种。
2. 组培苗繁殖:大面积发展时可选用组培苗繁殖。
组培苗采取高密度间距进行驯化,前期苗较小,需要75%的遮阳棚避免晒伤。
三、田间管理1. 中耕除草:白芨在田间管理中,除草要求很严格。
5-6月份白芨生长旺盛,杂草也长得快,需进行除草。
除草时结合搂松畦面,浅锄,避免伤根。
2. 追肥:白芨喜肥,每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稀薄的人畜粪尿。
7-8月白芨进入休眠期,但需防止杂草丛生。
3. 灌溉和排水:根据土壤湿度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根部腐烂。
4. 遮阴:组培苗在前期需要遮阳,避免晒伤。
成苗后,根据生长情况适当调整遮阴程度。
四、病虫害防治1. 白芨易受病害侵袭,如根腐病、叶斑病等。
发现病株要及时清除,并喷洒农药进行防治。
2. 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等。
发现虫害时,及时喷洒农药进行防治。
五、收获与加工1. 收获:白芨一般在种植后的第3-4年收获。
挖取时注意不要伤及根部。
2. 加工:将收获的白芨洗净、晾干,去杂质,进行切片、晒干等加工处理。
通过以上种植技术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白芨的产量和品质,为中药材市场提供优质的白芨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芨的规范化种植技术白芨为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白根、地螺丝、白鸡娃、羊角七、紫兰、刀口药、连及草等。
以块茎供药用,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
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
在生物医药、保健食品、纺织印染、特种涂料和日用化工等方面有巨大的商业利用价值。
随着白芨食品的开发利用和印染业、美容业的需求,白芨用量日趋增多,现已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予以保护。
-其价格仍有上升趋势,且表现为供不应求的畅销态势。
一、白芨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白芨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
常常野生在丘陵和低山地区的溪河两岸、山坡草丛中及疏林下。
故应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二、栽培(一)选地与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
前一季作物收获后,翻耕土壤 20公分以上,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 1500-20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
在栽种前,再浅耕1次,然后整细耙平。
(二)种植方法在生产上,白芨主要用其块茎繁殖。
在贵州地区,一般在9-10月份收获时,选择当年生具有老秆和嫩芽、无虫蛀、无采挖伤者作种植材料,随挖随栽。
在整好的地上开宽1米左右、高30公分左右的厢,按行距约30公分、窝距30公分左右挖窝,窝深10公分左右,窝底要平。
将具嫩芽的块茎分切成小块,每块需有芽1-2个,每窝栽种茎3个,平摆窝底,各个茎秆靠近,芽嘴向外,成三角形错开。
栽后覆细肥土或火灰土,浇一次腐熟稀薄人畜粪水,然后盖土与厢面齐平。
三、田间管理1. 中耕除草白芨植株矮小,压不住杂草,故要注意中耕除草,一般每年4次。
第一次在3-4月出苗后;第二次在6月生长旺盛时,因此时杂草生长快,白芨幼苗又矮小,要及时出尽杂草,避免草荒;第三次在8-9月;第四次结合收获间作的作物浅锄厢面,铲除杂草。
每次中耕都要浅锄,以免伤芽伤根。
2. 水分管理白芨喜阴湿环境,栽培地要经常保持湿润,遇天气干旱及时浇水。
7-9月干旱时,早晚各浇一次水。
白芨又怕涝,雨季或每次大雨后及时疏沟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烂根。
3. 追肥白芨喜肥,应结合中耕除草,每年追肥3-4次。
第一次在3-4月齐苗后,每亩施硫酸铵4-5公斤,兑腐熟清淡粪水施用;第二次在5-6月生长旺盛期,每亩施过磷酸钙30-40公斤,拌充分沤熟后的堆肥,撒施在厢面上,中耕混入土中;第三次在8-9月,每亩施入腐熟人畜粪水拌土杂肥2000-2500公斤。
4. 与其他作物间作白芨植株矮小,生长慢,栽培年限较长,可在头两年在行间间种短期作物,如萝卜、青菜等,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益。
所谓间作就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中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比如在玉米、高粱地里,可在其株、行垄上间作穿心莲、菘蓝、补骨脂、半夏等。
四、收获及初加工1. 收获及初加工一般到第四年9-10月茎叶黄枯时,就要采挖,不然过于拥挤,生长不良。
采挖时,先清除地上残茎枯叶,用锄头从块茎下面平铲,把块茎连土一起挖起,抖去泥土,不摘须根,单个摘下,先选留具老秆的块茎作种茎后,剪去茎秆,放入箩筐内,在清水里浸泡1小时左右,踩去粗皮和泥土,放到沸水锅里不断搅动,煮到内无白心时(大约6-10分钟)取出,大太阳天气晒2-3天或烘5-6个小时,表面干硬后,用硫磺熏12小时,每100公斤鲜块茎,用硫磺0.2公斤,烘透心后,继续晒或烘到全干。
硫磺熏蒸后,白芨不霉变,不虫蛀,且色泽洁白透明。
然后,放入竹筐或槽笼里,来回撞击,擦去未脱尽的粗皮和须根,使其光滑、洁白,筛去灰渣即成。
干燥后的白芨应装入麻袋或编织袋内,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存放,注意防虫蛀。
2. 药材商品的规格足够干燥,呈不规则扁圆形或菱形,有2-3个分枝似掌状,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肥壮有肉,质坚实,断面类白色,半透明,角质。
味微苦,嚼之有粘性。
无烤焦、无须根、无虫蛀、无霉变。
一等品:块茎成个,饱满有肉,手指大以上。
二等品:达不到一等大,个较瘦、肉少。
白芨的栽培技术2010年9月1日孙家东_营山南充市(一)概况别名白根、地螺丝、白鸡娃、羊角七、连芨草、紫兰等。
为兰科白芨属植物「Bletilla striata (Thunb.)Reichb.f.〕,以块茎入药。
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的常用中药。
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
白芨止血效果特好,现在用白芨做的胶膜块,用于肝脾手术贴在刀口处,代替血钳子,效果特好。
生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全国各地有栽培。
(二)植物特性多年生草本。
株高30~60厘米。
块茎肉质,白色,具2~3叉呈菱角状,有须根,常数个并生,其上有多个同心环形叶痕,似“鸡眼”,又像“螺丝”,叶3~6片,披针形或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鞘状抱茎。
总状花序顶生,常有花3~8朵;花淡紫红色,花瓣不整齐。
蒴果圆柱形,上有6条纵棱,两端稍尖。
种子细小,多数。
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白芨有两种,还有一种花黄白色,叶条状披针形,为狭叶白芨。
在紫红花中,又有大种、小种之分,其中以大种块茎产量较高。
(三)生长特性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
要求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上或腐殖质壤土。
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四)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
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
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公顷地施22500~30000千克,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
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畦宽130厘米的高畦。
2.繁殖方法白芨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切块茎繁殖较易。
3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用刀横切小块,每块带2~3个芽,伤口沾草木灰后栽种。
用镢开沟,沟距25厘米,深10厘米,按株距7~8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4月出苗。
3.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第一次除草4月份,白芨苗出齐后。
6月份白芨生长的很旺盛,杂草也长的很快,进行第二次除草。
第三次8-9月份除草一次。
第四次除草结合间种作物收获时进行,楼松畦面,每次除草都要钱锄,免得伤根。
(2)追肥白芨是喜肥的植物,每半个月追一次肥。
稀薄的人畜粪尿,每公顷22500-24000千克,8~9月施稍浓的液肥,过磷酸钙、堆肥在第三次除草结合施入。
(3)灌溉和排水白芨喜阴,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
白芨又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五)采收加工白芨种植4年后,10月份地上茎枯萎时,用二齿把挖块茎去掉泥土,进行加工。
将块茎单个摘下,选留老秆的块茎作种用,剪掉茎秆,放入箩筐中,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后,用脚踩去粗皮,洗净泥土,放沸水中煮5~10分钟,待表皮硬后再用硫磺熏12小时,每50千克鲜块茎,用硫磺0.5千克,熏造后取出炕至全干。
硫磺熏后的白芨不变质发霉,不虫蛀,色泽洁白、透明,放箩筐内来回撞击,去净粗皮及须根,筛去灰渣。
白芨以个大,饱满,色白,味苦,嚼之有黏性,质坚实者为佳。
贮水干燥通风处,防潮,防霉。
信息来源:中药材种植网正安野生白芨驯化栽培技术取得突破2004年,具有高新技术特点的正安“白芨财政科技扶贫示范工程”项目经省、市批准正式立项,到目前,白芨主培过程中的丛生芽诱导、增殖培养、生根诱导已获成功,突破性地解决了白芨种苗难题。
据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最新结论,正安县玉米套种白芨,通过密闭方式进行保温湿润沙藏,冬季烧土技术的应用,白芨专用肥的合理配用及其配套技术的实施,制定白芨种茎、种苗及其田间记载标准,该技术可实现亩产白芨150至250公斤的良好效益等六项指标在国内未见文献报道。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叶4-5片,狭矩圆形或披针形,基部下延成鞘,抱茎。
总状花序顶生,有花3-8朵;苞片1,早落;花大,紫色或淡红色;萼片狭矩圆形,与花瓣近等长,长2.8-3cm,唇瓣白色或具紫脉,先端3裂,中裂片边缘有波状齿,先端内凹。
中央具5褶片,侧裂片合抱蕊柱;蕊柱两侧有窄翅,柱头顶端有1雄蕊;子房下位,扭曲。
蒴果圆柱形,具6纵肋,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山谷潮湿处。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花期4-6月,果期7-9月。
生长习性: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
对土壤要求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
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生长周期:多年生植物,一般栽后第4年采收。
采收加工:多在8-10月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洗净,立即加工,否则易变黑。
分拣大小,投入沸水中煮(或蒸)3-5分钟至内无白心时取出,晒至半干,去外皮后再晒至全干。
1、采收白芨栽种后,于第4年10月当茎叶黄枯时采收。
此时,地下块茎已长成 8-12个,相当拥挤,过迟采收,生长不良。
采挖时,先清除地上残茎枯叶,然后用二齿耙小心挖取块茎抖去泥土,运回加工。
2、加工将块茎单个摘下,不去须根,先选留具老杆的块茎作种栽。
然后,剪去茎杆,放入箩筐内,置清水中浸泡1小时后,用足踩去粗皮,洗净泥土投入沸水中煮5-10分钟,至块茎内无白心时,捞出晒干。
若遇阴雨天可炕干。
炕5-6小时,待表皮干硬后,再用硫黄熏蒸12小时,每100公斤鲜块茎,用硫黄0.2公斤,熏透心后取出炕至全干。
硫黄熏蒸后,白芨下霉变,不虫蛀,且色泽洁白透明。
然后,放入箩筐内来回撞击,去净粗皮与须根,筛去灰渣即成。
炮制:白及将原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2-3日,捞起,晾至湿度适宜,切0.3cm 厚横片或顺片,晒干,又称"白芨片"。
白及粉取净白芨片,晒干,研细粉,过筛。
成品显灰白色。
储藏养护:放木箱或盒内,置干燥处。
加工炮制时,不宜采用热处理,防止粘液质等成分破坏。
形状规格:药材形态特征:干燥块茎略呈掌状扁平,有2-3个分歧,长1.5-4.5厘米,厚约0.5厘米。
表面黄白色,有细皱纹,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变有连接加一块茎的痕迹,以茎痕为中心,周围有棕褐色同心环纹,其上有细根残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
横切面呈半透明角质状,并有分散的维管束点。
气无,味淡而微苦,并有粘液性。
以根茎肥厚,色白明亮,个大坚实,无须根者为佳。
种植技术:繁殖采用块茎繁殖。
选种与种栽贮藏:在9-10月收获时,选当年生具有老秆和嫩芽的块茎作种栽。
南方宜随挖随栽;北方,将种栽贮藏至翌春栽种。
贮藏方法:白芨块茎挖回后置通风干燥处晾数日。
然后,将1份种茎与2-3倍的清洁稍干的细河砂混合贮藏于通风、阴凉、干燥的屋内一角。
少数种茎可与细砂混合后装入木箱内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