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中常见的彩虹现象为例,创设有趣的情景,引发学生对光的色散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光的色散的原理和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光的色散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设计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的色散过程,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光的色散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光的色散现象。
3.讲解白光是由多种颜色混合而成的,颜色混合的规律。
4.结合生活实例,解释光的色散在现实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实用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颜色混合的实例,如彩虹、彩色电视等。
2.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所选实例中的颜色混合现象,探讨光的色散原理在实例中的应用。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总结归纳
1.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让学生明确光的色散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2.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的物理语言,总结光的色散的规律和颜色混合的规律。
3.强调光的色散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4.总结反思与知识整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让学生明确光的色散的概念、原理和应用。通过总结反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提高知识整合能力,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丰富多样,充满活力。这些教学策略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小结环节,我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让学生明确光的色散的意义和价值,提高他们的知识整合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光的色散的基本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思维,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然而,光的色散现象中涉及到的颜色、光谱等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克服困难,从而更好地掌握光的色散知识。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进行光的色散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a.实验中观察到了哪些颜色?
b.这些颜色是如何产生的?
c.彩虹的形成与光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一些有关光的色散现象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光的色散现象的定义,理解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掌握三棱镜进行光的色散的方法,并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的色散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光的色散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光纤通信、激光技术等。
6.强化课堂总结与反思,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7.布置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设计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二)讲授新知,500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5节《光的色散》电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5节《光的色散》电子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课题光的色散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自然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原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3.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初步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的.2.探究色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1.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加物理学习活动.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重难点重点光的色散和色光的三原色.难点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应用.教学准备碘升华和凝华管、开水、冷水、烧杯、樟脑片、旧灯泡、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图片导入】如图4-5-1所示,在“五岳”之首泰山情境导入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图4-5-1神奇的“佛光”真的是活佛显灵而产生的吗?如果不是佛光普照,那么你知道它形成的科学道理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解疑这一神秘的现象.通过光产生的奇妙现象让学生感知光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活动一:探究新知学点1:光的色散【图片(视频)展示】如图4-5-2所示,雨过天晴,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像一座“彩色的桥”悬挂在半空中,同学们想不想现在就亲自制造出美丽的彩虹呢?图4-5-2 图4-5-3【学生分组实验】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再将从三棱镜折射出的光用白屏承接,如图4-5-3所示.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议一议】阅读课文,请结合以上实验现象讨论下面问题:问题1:首先揭开颜色之谜的是哪国的哪位物理学家?他用的是什么器材?答: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利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首先揭开了颜色之谜.问题2:什么是光的色散?色散实验中,白屏上形成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动手操作的欲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增强信心.活动一:探究新知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对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康有好处.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问题5:利用遥控器控制电视机时我们会发现遥控器会发出红色的光,这是我们看见的红外线吗?答:红外线是看不见的,我们看见的红色的光是红光,这其实是遥控器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也发出了部分红光.的动力.活动二:运用举例类型一:光的色散例 1.下列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C).A.平面镜中的像B.路灯下的人影C.天空中的彩虹D.“弯折”的铅笔【解析】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路灯下的人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弯折”的铅笔是光的折射现象.类型二:色光的三原色例2.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在这七种单色光中,红、绿、蓝三种色光被称为光的“三原色”.类型三:看不见的光例3.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C).A.灭菌灯 B.医用“B超”通过例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说课稿
3.阐述白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引导学生观察彩虹图,展示白光的色散结果,让学生认识到白光的组成。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实验练习:让学生再次进行三棱镜实验,观察光的色散现象,巩固他们对光的色散的理解。
2.案例分析:提供一些与光的色散相关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并解释背后的物理原理。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光的色散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他们学以致用,提高合作能力。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自我评价他们对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程度。
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强调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3.提供一些建议和拓展思路,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探索光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色散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光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2)培养学生珍惜科学实验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计划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加深对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
2.查找光的色散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并进行分析,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3.选择一个光学实验进行家庭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光的色散现象,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反馈是光的。

2如图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在白光屏的B处是光;将温度计放至AB范围A处的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课堂
小结
1.白色的太阳光“单纯”吗?
它包含哪些光?
2.三原色光包含哪三种?
回答:
红外线,红、橙、黄绿、
蓝、靛、紫七色光,紫外
线
课后
巩固
1.课后操作:P85,想想做做——太阳光的色散。

2.夏天我们到户外活动时为什么总要抹上防晒霜?
3.你家里哪些家用电器中用到了红外线?
板书
设计
4.5 光的色散
一:太阳光色散红外线,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紫外线。

二:色光的混合,三原色光:红、绿、蓝。

三:红外线应用:红外诊断、红外夜视、红外遥控。

紫外线应用:生长发育、紫外消毒、紫外防伪,过量紫外线对人体有害。

课后
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课题:光的色散【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2.初步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解释简单的有关物体的颜色现象。

4.初步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光色散的相关知识。

2.通过小组实验、观察、讨论活动,探究出透明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

5. 通过阅读课本、上网查找资料,整理红外线、紫外线的特点及作用,并以小组或者个人的方式汇报展示,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乐于参加物理实验的兴趣。

3.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光的色散。

2.物体颜色。

3.看不见的光。

【教学难点】1.光的色散演示实验。

2.物体的颜色。

【教学准备】光的色散实验器材:较强的手电筒,三棱镜,白纸;物体颜色实验器材:红色、蓝色透明液体、红色激光笔、手电筒、白纸。

设计思路:《光的色散》是在学习了光的折射的基础进行学习的,本节内容揭示了光色之谜,但是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学生普遍认为颜色是物体的一种本质,很难意识到物体的颜色就是进入人眼的光的颜色。

鉴于此,笔者设计了探究透明物体颜色的实验,实验器材取自于生活,方便获得、成本较低。

教师通过提供实验任务单,适当引导,又能让学生自主愉快地学习,培养动手技能、实验观察、知识探究的能力,归纳物体“颜色之谜”。

初步形成“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以及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复习引入:(教师描述):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光的折射,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完成课前测试题,计时开始!(过渡语):展示“查看统计”,70%多的学生都已经掌握。

新课教学:一、光的色散现象:(过渡语):如果我把第三题题干中一束红色激光换成一束白光,即一束白光射向三棱镜,猜测一下:射出三棱镜的光是什么颜色?(学生回答):白色、红橙黄绿蓝靛紫等等(教师设问):看来我们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猜测,那到底谁猜对了呢?看看桌面上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实验器材,你需要哪些呢?(提前告知学生:手电筒发出的光、太阳光、灯光都是白光)(学生回答):手电筒、三棱镜(教师指令):现在三人一组按照任务分配开始实验,3分钟计时开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探究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探究,共同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掌握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谱的过程。
2.理解不同颜色的光在折射过程中的速度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色散现象。
3.掌握光谱的基本知识,了解光谱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了解光的色散现象与光的波动性的关系,加深对光的本质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彩虹、太阳光通过棱镜分解等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光的色散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光的色散现象?这些现象背后有什么原理呢?”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告诉学生我们将要学习光的色散现象及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5.教学评价:我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改进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培养了我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良好习惯。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光的色散现象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谱的过程。
2.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颜色的光在折射过程中的速度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色散现象。
3.讲解光谱的基本知识,介绍光谱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3.通过学习光的色散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光的色散现象,掌握光的色散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一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的色散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设计生活实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光的色散的概念,了解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
2.使学生理解光的色散原理,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与光的色散相关的现象。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光的色散原理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与观察,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涉及光的色散现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与观察,理解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掌握光的色散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一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往往只是机械记忆七种颜色的光,而对于光的色散的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则理解不深。针对这种情况,我制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光的色散现象,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观察到光的色散过程,进一步理解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的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的色散。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5.通过学习光的色散知识,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科学规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是初中八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物理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知识,对光的传播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对色散的本质和形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探究光的色散原理。
教学设想具体实施:
(1)导入新课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色散现象,如彩虹、光盘、肥皂泡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实验教学
组织学生进行光的色散实验,观察三棱镜分解太阳光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的色散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讲解原理
结合实验结果,讲解光的色散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彩虹的形成原因,以及光谱的组成。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光的色散知识点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光的色散现象的小论文,内容需包括:光的色散现象的定义、产生原因、生活中的应用等。字数在500字左右。
2.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光的色散的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3.请学生收集生活中与光的色散相关的现象,并进行简要解释。可以以图片、文字或实物形式展示,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在课堂开始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中的色散现象图片,如雨后的彩虹、光盘表面的彩色条纹、肥皂泡上的彩色等。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现象吗?它们是由什么原因产生的呢?”引发学生思考。
2.教学目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 光的色散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   光的色散教案

第五节光的色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色散现象,知道白光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

●初步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影响。

●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重、难点:1、知道太阳光谱的内容。

2、学生自主探究色光的混合。

3、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定义及其作用。

器材准备:盘子、平面镜、水、放大镜、手电筒、各种颜色的透明胶片、三棱镜、白纸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师:你见过“雨后彩虹”吗?谈谈你的“发现”或提出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可能的发现或提出的问题(摘选)1.彩虹是七色的,很美,但我不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2.彩虹为什么会消失呢?师:大家的发现非常好,让我们先来再现“雨后彩虹”,你想到了哪些办法呢?一、光的色散1.研讨与发现学生在这个环节,通过相互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方案一:用一块三棱镜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在另一侧作光屏,可以观察到白纸上几种颜色的光。

方案二:在盘子里装上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观察墙壁上反射光的颜色。

(进行实验探究,观察现象)2.实验与发现通过实验,学生发现太阳光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色光的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师: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那么要得到其中的任意一种色光,我们可以怎么办呢?二、色光的混合1.实验与发现学生:用手中的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上的的各色光条,可以发现,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一、教学目标1.理解光的色散现象;2.掌握光经过棱镜色散的原理;3.了解光的色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光的色散现象;2.光的折射和反射。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仪、光源、纸板、棱镜等;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作业册。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观察实验图片,在一定条件下,光通过棱镜后会出现哪些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色散的好奇。

步骤二:讲解光的色散现象(10分钟)引导思考: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维,了解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的初步认识。

教师讲解:简要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即光的不同颜色具有不同的折射角度,从而形成彩虹等现象。

步骤三:观察光的色散实验(15分钟)实验操作: 1. 教师向学生展示具备光源和棱镜的实验装置; 2. 教师调整光源位置和棱镜角度,使光通过棱镜后发生色散; 3.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讨论与解释: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讨论光经过棱镜后的色散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四:探究光的色散原理(20分钟)教师讲解与引导: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探究光的色散原理。

教师演示:教师演示用白色光照射棱镜后的色散现象,并解释光在不同折射角度下的色散规律。

学生实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光在不同材料中的折射角度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步骤五:实际应用(10分钟)教师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光的色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光谱分析、宝石的鉴别等。

步骤六: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小结:教师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强调光的色散现象和原理。

作业布置: 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和实验,探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更多应用。

五、板书设计光的色散- 定义:不同颜色的光在通过棱镜后具有不同的折射角度- 形成彩虹等现象实验装置:光源、棱镜实验现象:光经棱镜后出现色散现象探究光的色散原理:- 白光照射棱镜后的色散现象- 光折射角度与颜色之间的关系实际应用:光谱分析、宝石的鉴别等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色散原理和讲解实际应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原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光的色散的基本知识,而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光的色散的概念、原理和实质,了解色散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光的色散现象的原理、实质及其应用。
2.强调光的色散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3.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光的色散现象的小论文,内容包括原理、应用及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体验。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光的色散。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光的色散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简要介绍光的色散的定义,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的色散知识,本节课将采用生活情景创设法,将学生带入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光的世界。通过展示美丽的彩虹、神奇的日光灯等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的兴趣。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的色散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问题导向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本案例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从而掌握光的色散知识。问题导向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质疑、敢于挑战的精神。
3.通过对光的色散现象的学习,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4.教育学生关爱眼睛,注意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有趣的实例、严谨的教学态度、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提高他们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力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物理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掌握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彩色光带的现象,以及彩虹的形成原理。
2.掌握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能够运用光的色散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如彩虹、彩色电视等。
4.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光的折射、色散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涉及光的折射现象和色散规律。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光的传播和反射,但对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认识尚浅。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时,我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光的色散原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光的色散现象,如彩虹、日落等,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设计实验演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形成彩色光带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光的色散现象。
3.通过展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引发学生对眼睛健康问题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 光的色散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 光的色散  教案

第5节光的色散一、教学目标1.探究色光的混合,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能根据光的色散现象和三原色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光的色散及色光的混合。

难点:色光的混合。

三、实验器材盘子、平面镜、水、放大镜、手电筒、三棱镜、白纸。

四、相关资源【教学实验】色光的三原色.mp4、【教学实验】太阳光的色散.mp4、【物理时空】三棱镜实验.mp4、【物理时空】彩虹.mp4、【知识探究】光的色散、【知识探究】电视机屏幕发出的色光、【知识探究】色光的三原色等。

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提出疑问:同学们知道这些美丽的色彩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今天学习了这节内容后,同学们就会找到答案。

【新知讲解】(一)色散【演示】用一杯清水(或一个三棱镜)和一张白纸可以观察到光的色散,教师播放相关视频,也可以是在太阳光下用喷雾器人工造彩虹。

建议播放视频:【教学实验】太阳光的色散.mp4以上为视频截图,请下载使用【教学实验】太阳光的色散.mp4 光的色散:白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多种颜色的光。

建议使用h5资源【知识探究】光的色散,加深对光的色散的认识。

以上为h5资源截图,请下载使用【知识探究】光的色散(二)色光的混合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建议播放视频:【教学实验】光的三原色.mp4以上为视频截图,请下载使用【教学实验】色光的三原色.mp4 建议使用h5资源【知识探究】光的三原色、【知识探究】电视机屏幕发出的色光以上为h5资源截图,请下载使用【知识探究】光的三原色以上为h5资源截图,请下载使用【知识探究】电视机屏幕发出的色光(三)看不见的光1.相关概念可见光谱: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太阳的可见光谱。

红外线:可见光谱中红光之外看不见的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第5节光的色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学习光的色散,是在学生学习完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知识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来学习和探究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和看不见的光。

二、学生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经常见到各种颜色,而对彩虹之类的现象也在雨后经常看到,但不知是怎样形成的,对其成因较难理解,所以本节将通过一个演示小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光的色散现象等,体会三原色组合应用,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收集和查找资料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太阳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3)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把白光分解为各种色光的实验探究。

(2)通过学生生活经验及集体力量收集总结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创设情景,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养成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

逐步建立物理学习的兴趣。

四、重点、难点分析重点:白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

难点:色散的形成原因。

收集和归纳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五、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生活经验培养其感性认识,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

对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可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调查或者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资料,课堂上再与同学之间交流,教师也适当补充,尽量使学生获得大量真实信息。

六、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研究性学习法、讲授法。

七、仪器材料:三棱镜、多媒体、光盘等。

八、教学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第五节光的色散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2.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3.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4.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是不同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3.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2.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1.红外线的作用.2.紫外线的作用.教学难点1.红外线的作用及应用.2.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教学方法阅读法、查找资料法、问答法.教学用具有关红外线、紫外线的挂图、光碟.课时安排1.5 课时教学过程一、光的色散[师]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白光是单色光不能分解,那么是否是单色光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下.[演示5]照下图甲那样,让一束光穿过狭缝射在棱镜上,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屏离棱镜.不要太远)光的色散[演示6]照上图乙那样,把另一个相同的棱镜按相反的方向放在前一个棱镜旁边(两个棱镜要靠得近些),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又能看到什么?实验现象:(1)在演示5中,学生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后,不但改变了方向,而且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上的颜色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2)在演示6中,学生可以看到彩色光带将重新会聚成白光.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把感性认识理性化.师生共同活动得出以下结论:(1)用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光谱.(2)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想想做做]在做好“色散”的演示实验后,为增加学生对色散的兴趣和体验.可让同学们分组做一下“分解太阳光”的实验.“分解太阳光”的活动内容是利用平面镜和水来使白光色散的一个方案.把由白光分解出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反射到白色的墙壁上很醒目.学生分组实验按课本图2.1—7,深盘上盛上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到白色的墙壁上,观察墙壁上反射光的颜色.现象:由白光分解出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反射到白色的墙壁上.二、色光的三原色[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呢?紧接着教师打开教室的电视机,把放大镜发给几个同学,让同学们用放大镜看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师]同学们看到什么现象?[学生答]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电视机屏幕上显现出画面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的.[师]没有拿放大镜看彩电画面的同学可以看一下课本图4.5—3、4.5—4.师生共同活动分析得:(1)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2)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活动和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内容]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而颜料的三原色为品红、黄、蓝.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规律是否相同呢?[过程]问题提出后,许多同学不知怎么回答才好.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然后找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要解决此问题,同学们首先要弄清楚以下问题:(1)如何得到红、蓝两种单色光?如何实现色光的混合?(2)如何得到红、蓝两种颜料?如何实现颜料的混合?带着这两个问题,同学思考了一会儿,设计出如下方案:(1)得到单色光和实现单色光混合的方案:①分别用红色和蓝色的透明胶片挡在两只手电筒的前面,观察它们射出的红光和蓝光在白墙上重叠部分的颜色.②在白色圆形硬纸板的一面上用蜡笔分别涂上红、蓝两种颜色,把它安装在陀螺上,使陀螺快速旋转,造成色光的混合,观察板上的颜色.(2)得到单色颜料和实现颜料的混合方案.拿红、蓝两种水彩作单色颜料,拿毛笔将二者在白纸上混合以实现颜料的混合.同学们设计出实验方案,接着进行实验:(1)色光的混合①在白色圆形硬纸板的一面上用蜡笔分别涂上红蓝两种颜色,把它安装在陀螺上,使陀螺快速旋转,造成色光的混合,观察纸板上的颜色.②改变两种颜色的深浅程度,当陀螺快速旋转的时候,观察纸板上颜色的变化.③照①②的方法可实现绿蓝、红绿两种色光的混合.④填写下表色光的混合(2)颜料的混合①用两支毛笔分别蘸上红色水彩,蓝色水彩在白纸上混合时观察白纸上呈现的颜色.②二者的比例不同时混合观察白纸上呈现的颜色.③用同样的方法实现绿蓝、红绿两种水彩在不同比例时混合的情况.④填写下表颜料的混合[结果]通过探究活动,我们明确了以下两点:①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原色不同颜料的三原色为品红、黄、青,而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②它们混合的原理不同颜料的混合原理是:两种颜料混合色是它们都能反射的色光,其余的色光都被这两种颜料吸收掉了.色光的混合原理是:两种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了另一种颜色.三、看不见的光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师]白色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生]白光是复色光.[师]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粉带,自上而下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光?[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自上而下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师]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spectrum).此外,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外线,这两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2、教学(一)红外线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以下问题:[师]红外线有哪些特性?[生]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它的热效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师]红外线有哪些应用?[生甲]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强.人体生病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做出判断.[生乙]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生丙]红外线还可用来进行遥控.如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生丁]利用红外线遥感技术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估计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等.[生戊]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可以加热物体、烘干油漆和谷物、进行医疗等.如市场上烤制鸡鸭等肉类食品的“远红外烤箱”.教师对同学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后,为使学生获得真实、充实的学习信息.教师也可以补充以下材料:红外线位于红光外,它的频率范围在1012Hz~5×1014Hz.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线箱烤食品,浴室用的浴室暖灯用红外线来取暖.医疗上利用红外线来理疗.由于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较强,利用灵敏的红外线探测器吸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利用电子仪器对吸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显示出物体的形状和特征,这就是红外遥感.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水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测风暴和寒潮,在军事上也有重要的应用.[补充后教师板书]一、红外线1.特性①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②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2.应用①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②红外线遥感.③红外线遥控.(二)紫外线让同学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师]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ultraviolet ray).那么紫外线有何特性呢?[生甲]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生乙]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生丙]紫外线能杀菌.[师]紫外线有哪些应用呢?[生甲]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儿童常晒太阳能预防缺钙引起的佝偻病.但是过高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诱发皮肤癌.[生乙]紫外线有荧光作用,有些物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能够发出可见光.日光灯管的管壁上涂的就是一种荧光物质.大额钞票上也有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用紫外线照射则会发出可见光,这是一种防伪措施.[生丙]紫外线能杀死多种细菌,所以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紫外线消毒.[生丁]紫外线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后讲解.1.紫外线的频率范围是7.5×1014 Hz~5×1016 Hz,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2.不要误认为紫外线是紫色的或蓝色的,紫外线是看不见的“不可见光”.紫外线看起来是淡蓝色的,那是因为除了紫外线外,它们还发出少量蓝光和紫光.3.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光.地球周围的大气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才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生存的条件.为了保护人类生存家园.我们应有环保的意识,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和义务.[教师讲解完后板书]二、紫外线1.特性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很强.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很强.③紫外线具有荧光作用.2.应用①医用消毒.②防伪措施.③生理作用.三、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哪些问题:1.红外线的特性及应用.2.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四、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文.2.课本P87①②③.3.复习本章内容.五、板书设计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2.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原理不同.3.红外线特性①红外线的热效应强.②红外线的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 应用①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②利用红外线实现遥感、遥控.4.紫外线特性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③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应用①紫外线可使照相底片感光.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③医用消毒、防伪.六、教学反思: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单元 4.5 光的色散 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单元 4.5 光的色散 教案设计

课时计划课题第五节光的色散课时 1班别授课人时间教具有关红外线、紫外线的挂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2.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3.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4.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2.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重点 1.红外线的作用.2.紫外线的作用.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流程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二次备课(一)引入新课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白光是单色光不能分解,那么是否是单色光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下.(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实验:让一束光穿过狭缝射在棱镜上。

实验:让太阳光射到玻璃三棱镜上,看射出的光有什么变化?(1)你看到的现象是(2)你知道彩虹形成的原因了吗?彩虹是太阳光而产生的。

2.色光的混合刚才我们看到的各种颜色的光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小组进行实验,组长分工负责。

实验结束选代表台前展示,并讲解说明,其他组质疑。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小组派代表发言1、红外线有哪些特性,及应用?学生观察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

交流讨论并回答。

(四)变式练习拓展提高(五)课堂小结①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线箱烤食品,浴室用的浴室暖灯用红外线来取暖.医疗上利用红外线来理疗.②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水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测风暴和寒潮③红外线遥控.2、紫外线有哪些特性,及应用?(1)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2)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3)紫外线生理作用强。

应用:①紫外线可使照相底片感光.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③医用消毒、防伪.点评,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课题光的色散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自然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原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3.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初步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的.2.探究色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1.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加物理学习活动.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重难点重点光的色散和色光的三原色.难点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应用.教学准备碘升华和凝华管、开水、冷水、烧杯、樟脑片、旧灯泡、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情境导入【图片导入】如图4-5-1所示,在“五岳”之首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图4-5-1神奇的“佛光”真的是活佛显灵而产生的吗?如果不是佛光普照,那么你知道它形成的科学道理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解疑这一神秘的现象.通过光产生的奇妙现象让学生感知光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学点1:光的色散【图片(视频)展示】如图4-5-2所示,雨过天晴,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像一座“彩色的桥”悬挂在半空中,同学们想不想现在就亲自制造出美丽的彩虹呢?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动手操作的欲望.培养学生小组合活动一:探究新知图4-5-2 图4-5-3【学生分组实验】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再将从三棱镜折射出的光用白屏承接,如图4-5-3所示.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议一议】阅读课文,请结合以上实验现象讨论下面问题:问题1:首先揭开颜色之谜的是哪国的哪位物理学家?他用的是什么器材?答: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利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首先揭开了颜色之谜.问题2:什么是光的色散?色散实验中,白屏上形成的彩色光带由上到下依次是哪些颜色?答: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色散实验中,白屏上形成的彩色光带由上到下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问题3:太阳光是单色光吗?答:太阳光可以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所以它不是单色光.问题4:你能说出生活中色散现象的例子吗?答:色散现象最典型的例子是彩虹.水面上的油膜、光盘表面也经常发生色散现象.(教师可以适当提示补充,必要时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光盘的作、交流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增强信心.活动一:探究新知识物理是有用的,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动力.类型一:光的色散例1.下列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C).A.平面镜中的像B.路灯下的人影通过例题加深对知识的理活动二:运用举例活动二:运用举例C.天空中的彩虹D.“弯折”的铅笔【解析】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路灯下的人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弯折”的铅笔是光的折射现象.类型二:色光的三原色例2.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在这七种单色光中,红、绿、蓝三种色光被称为光的“三原色”.类型三:看不见的光例3.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C).A.灭菌灯 B.医用“B超”C.夜视仪 D.验钞机【解析】灭菌灯是利用紫外线杀死微生物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诊断疾病的;夜视仪是利用生物夜间温度相对周围环境较高,发出的热辐射相对周围环境较强而发现生物活动的;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特性防伪的.故选C.解,巩固所学知识.检测反馈让学生完成《高效课时通》“当堂小练”P21,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批改.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的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 光的色散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 光的色散  教案

第5节光的色散教学目标1.通过光的色散实验,知道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

2.探究光的混合,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3.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光的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

教学难点:光的色散演示实验、光的三原色的混合实验演示。

课前准备教师用:三个硬纸圆盘(分别涂满红、绿、蓝三种颜色)、陀螺、放大镜、电视机、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水槽、平面镜、白纸、三棱镜、白屏、课前搜集有关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学PPT展示在“五岳”之首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

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

学生观看“佛光”图片:感受神奇并思考产生的原因。

设疑:神奇的“佛光”真的是活佛显灵而产生的吗?如果不是佛光普照,那么你知道它形成的科学道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板书课题:第5节光的色散二、讲授新课(一)光的色散创设情境:雨过天晴,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像一座“彩色的桥”悬挂在半空中,同学们想不想现在就亲眼目睹美丽的彩虹呢?想不想亲自动手再现一次“彩虹桥”呢?学生充满期待和疑惑:又不是雨过天晴,怎么能出现与彩虹一样的呢?师:下面我们①让太阳光经过三棱镜,然后照到白屏上来试试看。

②在水槽里装上水,槽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通过平面镜反射到白屏上,观察白屏上反射光的颜色。

学生分组实验:按照实验要求认真实验,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

惊奇地发观:在白屏上也出现了彩色的光带。

成果展示:通过以上现象能够说明什么?各小组积极展示1.太阳光是白色的,它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2.这个实验同时也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总结:彩虹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归纳总结:太阳光是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色散●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2.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3.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4.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是不同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3.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2.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1.红外线的作用.2.紫外线的作用.●教学难点1.红外线的作用及应用.2.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教学方法阅读法、查找资料法、问答法.●教学用具有关红外线、紫外线的挂图、光碟.●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光的色散[师]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白光是单色光不能分解,那么是否是单色光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下.[演示5]照下图甲那样,让一束光穿过狭缝射在棱镜上,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屏离棱镜不要太远).光的色散[演示6]照上图乙那样,把另一个相同的棱镜按相反的方向放在前一个棱镜旁边(两个棱镜要靠得近些),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又能看到什么?实验现象:(1)在演示5中,学生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后,不但改变了方向,而且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上的颜色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2)在演示6中,学生可以看到彩色光带将重新会聚成白光.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把感性认识理性化.师生共同活动得出以下结论:(1)用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光谱.(2)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想想做做]在做好“色散”的演示实验后,为增加学生对色散的兴趣和体验.可让同学们分组做一下“分解太阳光”的实验.“分解太阳光”的活动内容是利用平面镜和水来使白光色散的一个方案.把由白光分解出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反射到白色的墙壁上很醒目.学生分组实验按课本图4.5—2,深盘上盛上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到白色的墙壁上,观察墙壁上反射光的颜色.现象:由白光分解出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反射到白色的墙壁上.二、色光的混合[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呢?紧接着教师打开教室的电视机,把放大镜发给几个同学,让同学们用放大镜看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师]同学们看到什么现象?[学生答]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电视机屏幕上显现出画面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的.[师]没有拿放大镜看彩电画面的同学可以看一下课本图4.5—3、4.5—4.师生共同活动分析得:(1)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2)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活动和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内容]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而颜料的三原色为品红、黄、蓝.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规律是否相同呢?[过程]问题提出后,许多同学不知怎么回答才好.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然后找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要解决此问题,同学们首先要弄清楚以下问题:(1)如何得到红、蓝两种单色光?如何实现色光的混合?(2)如何得到红、蓝两种颜料?如何实现颜料的混合?带着这两个问题,同学思考了一会儿,设计出如下方案:(1)得到单色光和实现单色光混合的方案:①分别用红色和蓝色的透明胶片挡在两只手电筒的前面,观察它们射出的红光和蓝光在白墙上重叠部分的颜色.②在白色圆形硬纸板的一面上用蜡笔分别涂上红、蓝两种颜色,把它安装在陀螺上,使陀螺快速旋转,造成色光的混合,观察板上的颜色.(2)得到单色颜料和实现颜料的混合方案.拿红、蓝两种水彩作单色颜料,拿毛笔将二者在白纸上混合以实现颜料的混合.同学们设计出实验方案,接着进行实验:(1)色光的混合①在白色圆形硬纸板的一面上用蜡笔分别涂上红蓝两种颜色,把它安装在陀螺上,使陀螺快速旋转,造成色光的混合,观察纸板上的颜色.②改变两种颜色的深浅程度,当陀螺快速旋转的时候,观察纸板上颜色的变化.③照①②的方法可实现绿蓝、红绿两种色光的混合.④填写下表色光的混合(2)颜料的混合①用两支毛笔分别蘸上红色水彩,蓝色水彩在白纸上混合时观察白纸上呈现的颜色.②二者的比例不同时混合观察白纸上呈现的颜色.③用同样的方法实现绿蓝、红绿两种水彩在不同比例时混合的情况.④填写下表颜料的混合[结果]通过探究活动,我们明确了以下两点:①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原色不同颜料的三原色为品红、黄、青,而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②它们混合的原理不同颜料的混合原理是:两种颜料混合色是它们都能反射的色光,其余的色光都被这两种颜料吸收掉了.色光的混合原理是:两种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了另一种颜色.三、看不见的光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师]白色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生]白光是复色光.[师]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粉带,自上而下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光?[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自上而下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师]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spectrum).此外,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外线,这两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2、教学(一)红外线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以下问题:[师]红外线有哪些特性?[生]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它的热效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师]红外线有哪些应用?[生甲]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强.人体生病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做出判断.[生乙]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生丙]红外线还可用来进行遥控.如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生丁]利用红外线遥感技术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估计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等.[生戊]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可以加热物体、烘干油漆和谷物、进行医疗等.如市场上烤制鸡鸭等肉类食品的“远红外烤箱”.教师对同学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后,为使学生获得真实、充实的学习信息.教师也可以补充以下材料:红外线位于红光外,它的频率范围在1012Hz~5×1014Hz.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线箱烤食品,浴室用的浴室暖灯用红外线来取暖.医疗上利用红外线来理疗.由于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较强,利用灵敏的红外线探测器吸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利用电子仪器对吸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显示出物体的形状和特征,这就是红外遥感.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水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测风暴和寒潮,在军事上也有重要的应用.[补充后教师板书]一、红外线1.特性①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②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2.应用①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②红外线遥感.③红外线遥控.(二)紫外线让同学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师]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ultraviolet ray).那么紫外线有何特性呢?[生甲]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生乙]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生丙]紫外线能杀菌.[师]紫外线有哪些应用呢?[生甲]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儿童常晒太阳能预防缺钙引起的佝偻病.但是过高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诱发皮肤癌.[生乙]紫外线有荧光作用,有些物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能够发出可见光.日光灯管的管壁上涂的就是一种荧光物质.大额钞票上也有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用紫外线照射则会发出可见光,这是一种防伪措施.[生丙]紫外线能杀死多种细菌,所以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紫外线消毒.[生丁]紫外线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后讲解.1.紫外线的频率范围是7.5×1014Hz~5×1016Hz,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2.不要误认为紫外线是紫色的或蓝色的,紫外线是看不见的“不可见光”.紫外线看起来是淡蓝色的,那是因为除了紫外线外,它们还发出少量蓝光和紫光.3.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光.地球周围的大气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才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生存的条件.为了保护人类生存家园.我们应有环保的意识,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和义务.[教师讲解完后板书]二、紫外线1.特性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很强.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很强.③紫外线具有荧光作用.2.应用①医用消毒.②防伪措施.③生理作用.三、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1.红外线的特性及应用.2.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3、色光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四、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文.2.课本P87①②③.3.复习本章内容.五、板书设计色散:白色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的色散色光三原色:红、绿、蓝;颜料三原色:品红、黄、青红外线特性:①红外线的热效应强. ②红外线的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应用:①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 ②利用红外线实现遥感、遥控.2.紫外线特性: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③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应用:①紫外线可使照相底片感光.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③医用消毒、防伪.补充:教学后记:课题复习课复习和应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2.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3.理解光的反射定律.4.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5.知道光的折射定律.6.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综合的能力,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实验,探究所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教学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3.光的折射定律.●教学难点1.光学知识的实际应用.2.运用光学知识完成光路图.●教学方法归纳法、问答法、讲练法.●教学用具●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上一节课的课后作业是复习第二章,大家是否复习过?复习的效果如何呢?让我们检查一下.二、新课教学(一)光的直线传播、光速、颜色[师]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呢?[生]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师]哪些现象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激光准直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师]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 m/s.[师]色光的三源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分别是什么?[生]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例1]夜晚,当你与一盏路灯的距离由近到远时,你的影子的长度有什么变化?请作图说明.解析:由灯到头顶的连线与地的交点到人脚的区域光不能到达而形成人影,如图所示.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人站在D点时,如图所示,CD段光不能到达为人影部分;人站在B点时,AB段光不能到达为人影部分;因为CD<AB,所以当人与一盏路灯的距离由近到远时,影子的长度由短变长.[例2]下图是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运动到____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____区时会看到日偏食,运动到____区时会看到日环食.解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月球又是不透明体,当月球运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地球上的人就能观察到日食现象.从图中不难看出,地球运动到B区,太阳光全部被月球挡住,看到的是日全食.运动到A区,太阳光部分被挡住,看到的是日偏食.运动到C区,太阳中间被月球挡住,看到的是日环食.[例3]太阳光穿过茂密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A.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B.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C.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D.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解析:这是一个小孔成像的问题,由于光斑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太阳的实像,是圆的.选C.(二)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球面镜[师]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生]光的反射定律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师]能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为什么?[生]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师]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吗?[生]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师]平面镜成像原理是什么?[生]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师]平面镜成像特点是什么?[生]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概括为八个字:虚像、等大、等距、垂直.即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③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④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师]球面镜可分为哪两类?[生]球面镜可分为凹面镜和凸面镜.[师]凹面镜、凸面镜各有什么光学性质?[生甲]凹面镜能使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上,如把光源放在凹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镜将成为平行光.[生乙]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变得发散.[投影片出示例题][例4]一条光线投射到和它垂直的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要想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成直角,镜面应旋转多少度角?解析:此题中镜面可向任意方向旋转,所得结果都一样,因此可选取任意一种转动方式来解此题.①由题意作出反射光线OB,使OB⊥OA.②由反射定律知,∠AOB的角平分线ON即为法线.③因为法线垂直于镜面,所以可作出平面镜位置,如图所示.④平面镜转动的角度:∠BOM′=∠M′ON-∠BON=90°-45°=45°可见,当入射光线不变,镜面绕入射点旋转一个角度时,反射光线偏转的角度等于两部的镜面旋转的角度.[例5]一平面镜竖直地挂在墙上,A、B、C三物体放在镜子前面,人眼的位置如图所示固定不动,则人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A.A和B的像B.B和C的像C.只看见B的像D.A、B、C的像都能看到解析:人眼能看到物体的像的条件是:从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经镜面反射后能到达人眼中.当镜子和人眼的相对位置确定后,人眼所能看到的反射光线就被限制在入射到镜子边缘后,反射光线能到达人眼的范围之内,如图所示的光线Ⅰ和Ⅱ所夹部分的范围内人眼只能观察到物体A和B的像,不能观察到C的像.答案A正确.[例6]如图甲所示,从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镜面MN反射后恰好过A点,画出这条光线.甲乙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首先根据对称法作出S点关于镜面MN的对称点S′,通过A点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必过S′,连接A、S′交镜于镜面于O点,OA即为反射光线,SO即为入射光线,如图乙所示.[例7]如右图所示,在平面镜前有一物体AB,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作法方法1:用光的反射定律完成.方法2: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直接利用物像对于镜面对称的特点完成.解法1:如图甲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从A、B两点各画一条与平面镜垂直的线AO1、BO2,然后延长AO1交A′,使O1A′=AO1,A′就是A点的虚像.同法找出B点的虚像B′,连接A′B′即为AB的像.甲乙解法2:如图乙所示,根据反射定律,由A点发出两条光线AC、AD射到平面镜上,画法线,进而画出反射光线CE、OF,反向延长CE、DF在镜后有一个交点A′,A′即为A在平面中所成的像.同法可找出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B′.连接A′B′即为AB在镜子所成的像.(三)光的折射、看不见的光[师]光的折射遵循什么规律?[生]光的折射遵循光的折射定律.[师]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生]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是: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其他透明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水等其他透明介质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师]在反射、折射时光路是否可逆?[生]在反射、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投影片出示例题][例8]如图所示,AO是由空气向水面斜射的一条光线,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解析:由题意知,本题是已知入射光线和水面位置,作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这类作图题,关键在于通过入射点作垂直界面(水面)的法线,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从而得到反射光线,再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解答:过入射点O作法线NN′,则入射角为∠AON=90°-30°=60°.在法线另一侧空气中,作∠NOB=60°,∠NOB为反射角,OB为反射光线,再在法线另一侧的水中,作∠N′OC.∠N′OC为折射角,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OC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如图所示.[例9]如图所示,图中画出了四个穿过平行玻璃板的光路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光的传播方向都要改变,即发生折射现象.A图中光的方向始终没有改变,因此是错误的,B图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折射是对的,但从玻璃进入空气的折射是不对的,因此B图错,D图中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从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这恰恰与光的折射规律相反,所以D 图错,只有C图符合光的折射定律.三、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复习了以下几个问题:1.光的直线传播、光速、颜色.2.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球面镜.3.光的折射.4.看不见的光.四、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讲的内容.2.复习本章知识准备考试.3.预习第三章.五、板书设计补充: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