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北京人遗址发现大量人类化石,10万多件石制品,具有人工砍砸痕迹的骨片和丰富的人类用火遗迹等……石器的打片方法以砸击法为主,锤击法常见,还有碰砧法。
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主要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锥、砍砸器等。
据此可以判断北京人A.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B.石器制作技术已经比较成熟C.石器是生产生活的唯一工具 D.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2.下图能代表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是:A.B.C.D.3.阅读下面《传说中炎帝、黄帝的发明表》,表中炎帝、黄帝有许多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反映了当时炎帝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制作工具黄帝建造宫室,制造船只,发明弓箭A.人们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B.炎帝和黄帝是人文始祖C.人们生活衣食住行等的变化 D.炎黄部落联盟实力强大4.《中国史纲》中写道:“此后武王、成王,康王之世,不断地把兄弟、子侄、姻戚、功臣分封于外,建立新国。
每一个这类新国的建立,便是周人的一次向外移植,便是周人势力范围的一次扩张。
”材料主要说明分封制A.对西周所起的作用B.加快了周朝人口的增长C.依据的主要标准D.兴盛于西周武王时期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最主要的依据是()A.仓颉创造了文字B.出土发掘了甲骨文C.有精美的青铜器D.出土发掘青铜铭文6.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国君主动与齐、晋结好C.周王室地位衰落D.天子依附于诸侯7.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达到50年来最低水平。
全国耕地受旱面积9892万亩,有497万人因旱饮水困难。
追溯历史,使得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大运河C.灵渠D.郑国渠8.法家对战国时期社会政治变革影响最大。
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集大成者。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祖国境内远古居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B.北京人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C.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D.山顶洞人与现代人的模样完全相同2.位于湖南的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位于北京的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和黍、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这些文物共同佐证了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粟的国家B.中国大地上的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C.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D.我国早期国家农业的发展情况3.下表框格中的内容应是尊称人物传说中的发明炎帝陶器、纺织、乐器琴瑟、天文历法等黄帝衣裳、水井、船只、炼铜、弓箭等A.炎黄子孙B.人文初祖C.万世师表D.千古一帝4.“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5.与以下示意图中①相关的史实是()A.大禹传启,天下为家B.盘庚迁殷,青铜灿烂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D.思想活跃,百家争鸣6.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这表明春秋时期A.出现了大规模民族交融B.国家出现了统一趋势C.诸侯争霸只能带来灾难D.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7.我国著名的文史学家郭沫若先生评价他“掘离堆,……不仅嘉惠蜀人,实为中国两千数百年前卓越之工程技术专家。
”“他”是()A.墨子B.荀子C.李冰D.祖冲之8.12月4日是我国的宪法日,春秋战国时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A.孟子B.老子C.墨子D.韩非9.太和殿屏风、宝座在紫禁城内至尊的“金銮宝殿”太和殿内的中央,金柱之间,高台之上,安设着象征统御万民、无上权威的皇帝宝座——雕龙髹(xiū:漆涂)金大椅。
这把具有“天下第一”之称的龙椅有力地显示出()A.中央集权B.皇权至上C.皇位世袭D.天人合一10.一篇题为“中国足球不是民企沃土,多家俱乐部已揭竿而起”的评论文章分析了中国足球投资环境的问题。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观察下边《我国境内远古人类主要分布图》,判断“北京人”生活的位置大致在哪里()A.A B.B C.C D.D2.央视热播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
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C.北京人遗址 D.彭头山遗址3.传说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深得众望。
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
这一传说反映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行省制D.科举制4.下图是某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的课堂笔记,图中④说明A.分封的对象B.诸侯的义务C.诸侯的权利 D.周天子的责任5.通过下图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6."子玉率军急进,依托丘陵险阻扎营,两军对峙于城濮。
晋文公退避三舍,既是报答以前楚成王给予的礼遇,也是运用'卑而骄之''怒而挠之'的诱敌之计,子玉上钩了……"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A.夏商周的更替B.春秋诸侯争霸C.秦末农民起义D.西晋八王之乱7.春秋战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列有关春秋战国的说法正确的有()①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国家②东周与西周并存,一个在东一个在西③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东方大国④兼并战争是给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从客观上看,有利于统一A.①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8.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
“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商纣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西周灭商朝,实行分封制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9.下表中的信息反映了()A.早期国家的变革B.中央官制的变化C.中央集权的加强D.走向统一的趋势10.陈胜呼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张角号召“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
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2020年7月,长江流域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受持续暴雨和洪峰影响,江水爆涨,引起沿江地区洪灾。
以下各个选项当中,也会受长江洪水影响的是()A.河姆渡原始居民B.山顶洞人C.半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3.“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德才兼备B.武艺高强C.与部落联盟首领是母女关系 D.与部落联盟首领是父子关系4.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如图所示的重要战役是()A.牧野之战B.涿鹿之战C.巨鹿之战D.赤壁之战5.下图是部分商周青铜器的实物图片。
从图中可以看出商周青铜器()A.用途广泛B.造型优美C.世界领先D.铭文众多6.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这些主要源于()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B.水利工程的兴修C.商业活动的日益活跃D.金属货币的广泛流通7.据《高平县志》记载:“赵括乘胜追至秦壁,即今省冤谷也,其谷四周皆山,唯有路可容车马,形如布袋,赵兵既入,战不利,筑垒坚守……后赵括自出博战,以秦射杀之,四十万人降武安君,诱入谷尽坑之。
”文献记载的战役是()A.涿鹿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8.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他是A.老子B.韩非C.孟子D.墨子9.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刺史10.“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历史课上,同学们对老师展示的“人类进化示意图”(见下图)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比较合理的说法是A.人的身高越来越高B.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C.原始人类以群居为主D.女娲造人是有依据的2.据媒体报道∶"黄金稻现———河姆渡文化特展"在半坡博物馆开幕,106件(组)河姆渡文明的代表性文物来到古城,与半坡文明进行了一次有意思的"互动",让古城观众很直观地感受到六七千年前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报道中的"古城"是A.西安B.余姚C.北京D.南京3.传说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深得众望。
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
这一传说反映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行省制D.科举制4.“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商汤灭夏B.平王东迁C.夏朝建立D.盘庚迁殷5.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有多种造字方法。
根据以下图表判断,甲骨文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A.会意B.象形C.形声D.假借6.图1图2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趋势是A.诸侯争霸B.走向统一C.百家争鸣D.社会倒退7.下面是战国时期形势图,其中①和④分别是哪个诸侯国A.燕国、秦国 B.燕国、赵国 C.齐国、秦国 D.齐国、楚国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这段话体现哪家学派的思想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9.秦始皇曾当选美国《时代》杂志评出的历史上百名最有影响力人物。
下列可以作为秦始皇上榜理由的史实包括()①统一六国②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③实行分封制④修筑长城⑤中央设丞相等官职,地方上推行郡县制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10.下列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包括:①巨鹿之战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淝水之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1.“统一思想,归本儒家,让大家有共同的目标,致力于共同利益。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在发掘“北京人”化石地点的地段靠近南北裂缝的堆积时,曾发现过三层灰烬,最厚深达六米,位于整个堆积的中上部;中层灰烬较薄,最后深达四米,位于堆积的中下部,下层灰烬最薄,最厚处只有一米,位于堆积的底部。
这说明A.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B.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C.北京人采用群居生活的方式 D.北京人己经学会制造工具2.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D.群居采摘3.“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农”指的是()A.尧B.黄帝C.舜D.炎帝4.《三字经》中说:“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这反映了夏商周的兴亡更替。
夏、商亡国的共同原因是A.天灾频繁B.屡次迁都C.外族入侵D.暴君暴政5.2019年10月20日,字酷—2019“司母戊鼎”杯国际汉字艺术设计大赛作品暨“创意生活”汉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开幕式在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且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A.金文B.甲骨文C.行书D.楷书6.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征战。
对此时诸侯争霸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文化的繁荣C.维护了周王的权威D.加快了民族的交融7.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
都江堰是离震中最近的地区之一,据都江堰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未发现都江堰水利工程受损的迹象。
下列关于都江堰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江堰修筑在岷江流域B.内江用于分洪,外江用于灌溉C.代表了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D.内江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8.在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2.王刚同学在百度搜索中输入“黄河流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关键词时,他最可能找到的是()A.大汶口遗址 B.蓝田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3.国庆期间,小明同学一家去浙江绍兴会稽山旅游,游览了一座祭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陵墓和庙宇,其中有歌颂这位历史人物的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王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这副对联歌颂的是A.炎黄大战板泉B.黄帝发明历法C.神农尝百草 D.大禹治水4.据下表可知夏、商、周三个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灾害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B.爆发了“国人暴动”C.王朝后期统治者残暴昏庸,失去民心D.牧野之战的影响5.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列图片中已知最早具备了汉字基本结构的文字是()A.陶罐符号B.甲骨文C.利簋金文D.竹简文字6.“晋文公执政后,为振兴工商业公布了执序之法,此后又有晋襄公夷范之法、赵官子之法、范武子法、范宣子刑书,统治者不断地用法的思想来巩固统治,强化控制力。
先秦时期实行习惯法,不对大众公布,但是晋国在赵鞍执政时期,铸刑书于鼎,将之公布于世。
”对材料所述理解正确的是()A.晋国法律严重消减了君主的权威B.习惯法在晋国不对大众公布C.法的思想在晋国有悠久的传统D.法的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7.某同学在历史笔记中记录了以下关键词:统一度量衡、建立县制、奖励军功。
由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商鞅变法D.秦朝统一8.法国索邦大学教授格扎维埃·瓦尔特曾说:“孔子是‘没有疆域的国王’,他的思想对中国人影响至深。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要继续前行,应当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当今人类从孔子那里汲取的智慧包括①仁者爱人②为政以德③以法治国④无为而治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9.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是早期人类制造工具的方法,采用这些方法制造的工具是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工具D.铁制工具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一处距今约7000年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
据此得出的结论是,该遗址居民A.生活于黄河流域B.处于旧石器时代C.己进入农耕社会D.已形成早期国家3.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进行“世纪之握”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先生致辞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
都是炎黄子孙……”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是因为A.炎、黄二部族的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B.炎帝和黄帝联合战胜了蚩尤C.两岸人民都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4.《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
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A.选举制B.禅让制C.分封制D.世袭制5.研究商代原始文献,需要解读的汉字是()A.甲骨文B.篆书C.金文D.隶书6.战国时期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以下各项不属于战国历史的是A.商鞅变法B.齐桓公称霸 C.长平之战D.三家分晋7.《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其中在战国初期消失不见的诸侯国是A.齐B.楚C.秦D.晋8.作为中国私学的开创者,孔子的哪一思想集中体现了他对“教育公平”理念的追求()A.“仁者爱人”B.因材施教C.温故而知新 D.“有教无类”9.“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与此相关的人物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光武帝D.汉高祖10.“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焚书坑儒和A.统一中国B.秦末农民战争C.楚汉之争D.修筑长城11.“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降,旋为赤眉所杀。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A.刀耕火种B.磨制石器C.人工取火D.使用火2.长江流域一带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A.小麦B.大米C.小米D.玉米3.传说华夏族的始祖教人们挖井,我们已经从考古中得到验证,河南汤阴和洛阳等地,发现距今数千年的水井遗迹。
这说明()A.传说是不可信B.传说就是历史事实C.传说中有一定的历史真实D.传说太夸张了,应该完全否定4.《礼记・礼运》一书认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什么制度使“大同社会”被打破()A.禅让制B.察举制C.世袭制D.选举制5.商周时期,工匠已准确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且能用不同的方法铸造不同用途的器具。
这表明当时青铜器A.生产规模宏大B.制作工艺高超C.象征权力大小D.分布地域广泛6.西周时期,一个人用耒耜只能耕田十亩;战国时期则可耕百亩田。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铁器牛耕的推广B.私田大量被开垦C.社会人口的增加D.封建制度的确立7.战国中后期,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的历史现象,其中的“一强”是指()A.秦B.吴C.楚D.越.8.正确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属于历史史实的是A.炎帝是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B.孔子主张“以德治国”C.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D.科举制度是扼杀人性的罪恶制度9.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设置了许多职能相似的职位或机构。
下列选项中,按职能划分不正确的是A.太尉、军机处B.丞相、吏部尚书C.御史大夫、通判D.郡县、行省10.下图《揭竿而起》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A.黄巾起义B.牧野之战C.大泽乡起义 D.刘邦项羽起义11.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
请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秦统一货币促进经济交流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D.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12.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史称“文景之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质量检测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质量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看到的生活场景可能有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③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④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衣有爱美之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3.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消除水患的是()A.尧B.鲧C.禹D.启4.“上联:伊尹伴商汤成就大业;下联:助武王灭掉商纣。
”这副对联中,下联应该填写的人物是A.伶伦B.吕尚C.仓颉D.管仲5.“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統文化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
这两件精品制作的时期是()A.尧舜禹时期 B.夏朝C.商周时期D.秦朝6.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国君主动与齐、晋结好C.周王室地位衰落D.天子依附于诸侯7.据《史记》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商鞅此举意()A.加强对人民的管理B.废除贵族世袭特权C.加强对地方的管理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8.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集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以下属于“孔子的智慧”的是A.万物运行有自然的法则,人应该顺应自然 B.注重文化知识教育,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C.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D.注重民生,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观点9.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说:从后来的历史看,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质量检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质量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A.北京人的体态特征B.北京人进入旧石器时代C.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D.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2.与北京人相比,河姆渡人的生活有了明显的进步。
下列能够反映这一进步的是()A.过上了定居生活B.具有爱美意识C.创立了早期文字D.使用打制石器3.“他们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创造发明。
他们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材料中的他们是()A.周文王和周武王B.夏启和商汤 C.盘庚和商纣王D.炎帝和黄帝4.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演绎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最初几次周幽王派人点燃报警的烽火后,诸侯都会带兵前来,保卫周王,诸侯这样做,是因为分封制下A.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B.诸侯必须向周王进纳贡物C.诸侯必须服从周王调兵D.诸侯可在自己封地内进行再分封5.甲骨文是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汉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影响。
其依据是A.刻在龟甲和兽骨上B.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C.反映了商朝的历史D.是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文字6.下表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
它反映出当时()A.墓葬规制严整B.等级制度消亡C.贵族阶层没落D.礼制已遭破坏7.据《史记》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商鞅此举意()A.加强对人民的管理B.废除贵族世袭特权C.加强对地方的管理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8.复旦大学校训出自中国某部典籍中的名句:“博闻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部典籍是()A.《韩非子》 B.《论语》C.《道德经》 D.《墨子》9.一九七五年十二月,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中,发现了一千五百余支竹简,内容大部分是秦代的法律文书。
这些文书大致分为三类:一为法律条文;二是法律解释;三是有关诉讼制度的各种规则。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中国考古学家利用“碳14断代法”测定出一处远古人类遗址,距今约70万—20万年,并在其生活的洞穴里发现有很厚的灰烬层。
该处远古人类应该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半坡居民房屋复原图河姆渡人建筑复原图A.生产工具B.生活习惯C.自然条件D.劳动技术3.“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德才兼备B.武艺高强C.与部落联盟首领是母女关系 D.与部落联盟首领是父子关系4.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D.郡县制5.在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来到了殷墟,在参观的时候,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些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由此判断,记载这段历史的文字应该是()A.小篆B.甲骨文C.金文D.隶书6.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商鞅变法D.铁器和牛耕的推广7.《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这段材料说明()A.商鞅保护固守传统的贵族利益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D.改革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8.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是:A.仁者爱人B.因材施教C.有教无类D.为政以德9.以下文物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③②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③④10.下面关于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B.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C.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西汉政权D.发生于秦始皇在位时期11.可从下图提取的历史信息是A.汉军北击匈奴B.焚书令的实行C.丝绸之路开通D.儒学教育兴盛12.唐朝王珪《咏汉高祖》写道:“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间,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还学会使用打制石器的古人类是()A.北京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2.“粮食种植粟,副食鱼和肉;房子半地穴,纺线又织布。
”歌谣反映的原始居民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3.“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这段材料说明()A.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B.华夏族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C.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的D.炎帝黄帝只是传说中的人物4.陕西临潼出土的利簋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这段铭文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A.商汤灭夏B.西周灭亡C.阪泉之战D.牧野之战5.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面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①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天文历法等②甲骨文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西周开始③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④目前,刻写有文字的甲骨只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⑤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A.①③④⑤B.②④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6.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
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反映了()A.废除了贵族特权B.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D.分封制遭到破坏7.公元前260年,秦王亲自来到河内,井把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全部征调到战场,拦截赵国的救兵,断绝他们的粮食。
当时,秦赵两国激战于A.城濮B.桂陵C.马陵D.长平8.下图所示是纪念邮票《孔子周游列国》。
他宣传的内容可能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仁者爱人,以德治国C.以法治国,全面加强君权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9.“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列诗句能够补证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是A.直辖郡县开宏宇,文轨衡同定法章B.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C.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D.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10.你认为下列秦朝的措施中与秦朝速亡有关的是①开拓交通②修建长城③修骊山陵④严刑峻法。
人教版初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初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观察下边《我国境内远古人类主要分布图》,判断“北京人”生活的位置大致在哪里()A.A B.B C.C D.D2.观看下图,这是某个时期我国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是哪一原始居民生活居住过的()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3.研究中国古代史多有“传说时代”的概念,传说主要是神话和祖先传说,这些内容被后人用文字记录下来,描绘的就是远古传说时代。
下列关于远古传说有误的是A.仓颉创造了文字B.炎帝教民开垦耕种C.黄帝在涿鹿大战中打败蚩尤 D.阪泉之战后黄帝归顺炎帝4.《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这种“大同”社会终结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5.博物馆讲解员指着一块残片上刻写的文字说:“这是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一种。
”这些文字应该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6.战国时期引发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A.战乱频繁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C.各国君主支持变法D.百家争鸣7.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人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A.多生产粮食和布帛B.去经商发财 C.当兵建立军功D.参加考试8.历史活动课上,一学生说出这样的台词:“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他代表的思想流派应该是()A.阴阳家B.道家C.墨家D.法家9.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
下列中国古代文字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甲骨文②大篆③小篆④金文⑤隶书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③④②⑤ D.①④③②⑤10.下列成语中,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是A.揭竿而起B.围魏救赵C.风声鹤唳D.退避三舍11.东汉后期社会动荡的原因不包括A.外戚专权B.豪强大族势力膨胀C.宦官专权D.七国之乱12.“统一思想,归本儒家,让大家有共同的目标,致力于共同利益。
人教版初一上册期末历史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初一上册期末历史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小刚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远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A.云南元谋县 B.北京周口店 C.浙江余姚D.陕西半坡村2.一万多年前,中华大地进人新石器时代。
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
这些史前社会的历史情景再现依据的是()A.考古发现B.神话传说C.史书记录D.专家口述3.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所尊奉的人文初祖是①黄帝② 尧③ 炎帝④禹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4.“上联:伊尹伴商汤成就大业;下联:助武王灭掉商纣。
”这副对联中,下联应该填写的人物是A.伶伦B.吕尚C.仓颉D.管仲5.下列表述与下图最相符的是A.严格的等级界限消除B.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C.青铜器成为百姓日常用品D.青铜器使用不分权力大小6.“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
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B.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7.“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反映了这一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这一时期指的是A.春秋B.战国C.商朝D.西周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墨子C.韩非子D.孙膑9.秦统一后,为改变币制混乱的状况,由政府统一铸造通行全国的货币(如下图所示)。
这一举措:A.加强了各地的行政管理B.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C.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D.有利于各地的文化交流10.(题文)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符合“距今约3万年”“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2.“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这是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
历史上,最先能够吃到米饭的是()A.山顶洞人B.大汶口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3.“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这段材料说明()A.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B.华夏族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C.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的D.炎帝黄帝只是传说中的人物4.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弟周公旦被封在反周势力强大的商、奄故地;政治、军事经验十分丰富的姜尚被封在反周势力非常强大的夷人故地。
这表明分封制A.扩大周朝的控制区域B.意图建立王畿的“藩屏”C.防止夏、商旧族叛乱D.阻止周边少数民族内侵5.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B.C.D.6.“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
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B.都江堰的修建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D.王室衰微7.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
都江堰是离震中最近的地区之一,据都江堰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未发现都江堰水利工程受损的迹象。
下列关于都江堰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江堰修筑在岷江流域B.内江用于分洪,外江用于灌溉C.代表了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D.内江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8.“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呈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推荐学习]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 新人教版
安徽省蒙城县2015-2016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题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上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40分)二、组合列举(第21题3分,第22题3分,第2,3题4分,共10分)21. (1)四羊方尊(2)司母戊铜方鼎(3)秦始皇陵兵马俑22. (1)官渡之战(2)赤壁之战(3)淝水之战23. (1)庄子(2)祖冲之(3)郦道元 (4)顾恺之三、辨析改错(第24题8分)24.(1)×改正:夏朝改为商朝(2)√(3)×改正:大篆改为小篆(4)×改正:《九章算术》改为《兰亭序》四、材料解析(第25题12分,第26题14分,共26分)25、(1)材料一是商鞅变法,材料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4分)(2)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与汉人通婚。
(2分)(3)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分)北魏孝文帝改革最大的作用就是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
(2分)(4)提示:敢于冲破旧势力,不因循守旧,勇于创新的精神等等。
(2分)(注意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赋分,不要死扣答案。
)26. (1)政治:以德治国。
思想:“仁”和“礼”。
(4分)(2)焚书坑儒。
法家。
(4分)(3)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2分)(4)法制和德治相结合。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分)五、活动与探究(16分)27. (1)西汉(或汉武帝时期);大秦(或欧洲)(4分)(2)西汉末年(或公元前后);蔡伦(4分)(3)张骞;(2分)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注意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赋分,不要死扣答案。
)(2分)(4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2分);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