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届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庄子庄子故事两则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9.《庄子》故事两则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9.《庄子》故事两则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9.《庄子》故事两则19.《庄子》故事两则学习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以及讽刺色彩。

3.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学习重点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学习难点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2.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来源:学+科+网Z+X+X+K]学习方法1.比较法:通过同学们译文和译文的比较过好语言关,通过惠子与庄子的对比过好寓言关和思想关,通过一、二则故事的不同文风比较过好欣赏关。

2.延伸拓展法:拓宽阅读视野,了解庄子的思想。

《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简介庄子及《庄子》2.大声的朗读课文。

(读清句音,把握朗读节奏)可采用教师读,学生齐读,分组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

二.课堂活动。

(1)疏通文意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翻译课文,然后丢开资料书,据课文口头翻译。

2注意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翻译。

(1)惠子相梁(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3)非梧桐不止(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5)于是鸱得腐鼠(6)鱼出游从容(7)是鱼之乐也(2)合作研讨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过好寓言关。

(1)庄子讲鹌鸨故事的用意是什么?(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来源:Z#xx#] 2.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突破思想关。

(3)知识拓展欣赏《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学生品味文章的美点并交流。

《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五.课外延伸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谈淡你的理解。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垩土,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

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9课《庄子》故事两则》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9课《庄子》故事两则》教案 新人教版

20、《庄子》故事两则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重点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教学难点感知庄子思想,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先秦诸子散文,虽然主要是政论文,但也是文学艺苑中的奇葩异蕾。

《论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文笔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欣赏《庄子》散文中的片断,一起去感受他的机敏、幽默和诙谐。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学生介绍,教师补充,展示课件)1、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他曾说:“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2、《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

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文风来说,都是属于南方一系,即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

九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两则教案【五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两则教案【五篇】

【导语】《庄⼦》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

《庄⼦》具有很⾼的⽂学价值。

⽂章多采⽤寓⾔、故事形式,⽂笔汪洋恣肆,想象丰富,⽓势壮阔。

富有浓厚的⽂学⽓息和浪漫主义⾊彩。

为⼤家准备了九年级下册语⽂《庄⼦》两则教案【五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篇⼀ 教学⽬标: 知识与能⼒⽬标: 1、⾛近庄⼦,了解《庄⼦》及庄⼦的⽣平和思想。

2、积累⽂⾔常识,提⾼阅读浅显⽂⾔⽂的能⼒。

3、学习寓⾔所阐明的道理。

过程与⽅法⽬标: 以“读”为主线,按“通读——朗诵——诵读”层进式推进课堂流程,在教学中“以⽣为本”,充分体现⾃主性原则,让学⽣⾃⾏预习,⾃⾏搜索资料、⾃⾏朗读、⾃⾏体验揣摩,⾃⾏质疑讨论,师⽣平等对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 拓宽学⽣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化经典的了解,提⾼⽂化品位。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的练习,理解课⽂内容。

2、进⾏⽂⾔⽂基础知识学习和积累。

3、学习寓⾔所阐明的道理和其中所折射出的庄⼦的道家思想。

教学课时:⼀课时 教学步骤及内容: ⼀、导⼊新课 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形态从奴⾪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当时诸侯争霸,战事频繁,政局动荡。

⽣逢乱世的先贤圣哲们,或是奔⾛呼吁宣扬⾃⼰的治国策略;或是著书⽴说表达⾃⼰的处世哲学,于是给后世传下了蔚为⼤观的先秦诸⼦散⽂。

虽然历经了两千多年的⽃转星移,但是先秦诸⼦散⽂绝对是中国⽂学熠熠⽣辉,光照千秋的的璀灿恒星。

⽽传承中华⽂明,是我们每⼀位中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以我们已经陆续学习了诸⼦散⽂中的代表作品如《论语》、《墨⼦》、《孟⼦》,今天就让我们再⾛近庄⼦,让我们⼀起去感受他睿智机敏、诙谐幽默的⼤家风范吧! ⼆、介绍作家、作品 庄⼦(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物之⼀。

庄⼦⽣活在⼀个社会⽭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0庄子故事两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0庄子故事两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

20 《庄子》故事两则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惠子相梁》是<庄子>一书中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故事。

文中庄子不直言表露自己的想法,而借讲鹓鶵鸟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利禄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的态度。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采用充满机智的文字描写了庄子与惠子的一次辩论。

显示了二者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

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庄子〉故事两则》选的都是庄子和惠子的故事。

《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和惠子两人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表现了两人可以相与游玩、辩论的朋友关系,从这个矛盾可以约略看出《庄子》一书的突出特色:迷离倘恍,无所拘束。

(二)学法引导《庄子》一书有极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于一般性的读者来说,理解起来有相当的难度。

学习时,可以查阅有关庄子的生平和思想,以及〈庄子〉的主要艺术特点的资料,以助于对本文的了解。

也可以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

(三)审美鉴赏精彩的诡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整个一个故事,便是由人物之间的论辩组成的。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但从论辩的过程和结果看,充分体现了庄子的论辩的机敏和巧妙。

尤其是故事的结尾,是庄子最后的反击。

庄子说:惠子你说我怎知道鱼的快乐时,便已显示你已经知道我明白了鱼的快乐才问。

从逻辑上说,惠子本来不肯定庄子是否知鱼之乐,且有不知鱼的快乐的意思,而庄子却说惠子已经过知道他是知道的,可说是扭曲了惠子的原意。

此外,最后一个答案:我是在濠上知道的,又把惠子“你怎样知道鱼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乐”,在逻辑上可说是个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的对语;可是,这正展示了庄子善用语辞上的巧妙在逻辑上回避了一己的矛盾的机敏。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庄子故事两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庄子故事两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庄子故事两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庄子故事两则》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选择了庄子的《逍遥游》和《秋水》两篇文章。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以寓言故事为主,想象奇特,辞藻华丽,寓意深刻。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庄子的哲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于一些文言文基础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是,由于庄子的文章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庄子的哲学思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了解庄子的一些基本哲学观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庄子的哲学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庄子的哲学思想。

2.难点:对庄子文章中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庄子哲学思想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讲解庄子的一些寓言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提前准备好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庄子的一些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引起学生对庄子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庄子》故事两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庄子》故事两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重庆市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庄子》故事两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重庆市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庄子》故事两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重庆市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庄子》故事两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0 《庄子》故事两则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惠子相梁》是〈庄子>一书中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故事。

文中庄子不直言表露自己的想法,而借讲鹓鶵鸟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利禄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的态度。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采用充满机智的文字描写了庄子与惠子的一次辩论。

显示了二者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庄子〉故事两则》选的都是庄子和惠子的故事。

《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和惠子两人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表现了两人可以相与游玩、辩论的朋友关系,从这个矛盾可以约略看出《庄子》一书的突出特色:迷离倘恍,无所拘束.(二)学法引导《庄子》一书有极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于一般性的读者来说,理解起来有相当的难度。

学习时,可以查阅有关庄子的生平和思想,以及〈庄子〉的主要艺术特点的资料,以助于对本文的了解。

也可以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

(三)审美鉴赏精彩的诡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整个一个故事,便是由人物之间的论辩组成的。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庄子》故事两则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庄子》故事两则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庄子》故事两则教案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理解文意,把握故意的寓意,理解庄子与惠子不同的志趣。

3.掌握“是““国”“相”等文言词义。

教学重点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故事的寓意,体会庄子的志趣。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1.朗读法。

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人物的志趣。

第二篇还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展开争辩,表现二人的差异。

2比较法。

比较惠子与庄子的思想志趣的不同 3.延伸拓展法。

拓宽阅读视野。

多介绍一些有关庄子的故事,了解庄子的生平,思想。

课外读庄子的文章,进一步体会《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庄子的故事导入:古时有一个人,才学和品质都为人之首,到大限之日时,很多弟子极伤心,竟呜咽有声,情不自禁。

大师笑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死生为伴,通天一气,你又何必悲伤?”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

只是我跟随您至今,受益匪浅,弟子却无以为报。

想先生贫困一世,死后竟没什么陪葬。

弟子所悲者,即为此也!”大帅坦然微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

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弟子道:“没有棺椁、我担心乌鸦、老鹰啄食先生。

”大帅平静笑道:“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这个大师就是庄子!2400年前,就有这样非凡的见识!二、介绍庄子和《庄子》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身处乱世,博学多才,家境贫寒而又有志节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庄子》故事两则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庄子》故事两则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庄子》故事两则教学目标•了解《庄子》的基本内容•了解《庄子》的重要思想•能够分析和理解《庄子》中的故事教学重点•《庄子》中的故事•《庄子》思想的理解和分析教学难点•对《庄子》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分析教学准备•课文:《庄子》•课件:以《庄子》为主题的PPT•参考资料:学科报刊、词典和相关图书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在课堂上播放一段有关《庄子》的视频,用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了解相关背景信息。

在课件中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次课程的主题。

二、学习课文(30分钟)1.通过简单的问答形式对课文进行注解。

了解《庄子》中的故事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

2.分组进行短篇小说的阅读。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阅读自己负责的小说,并准备简单的ppt进行分组内部分享。

三、思想解读(25分钟)1.班内进行讨论,探究《庄子》中所包含的思想,并提炼出其中的核心思想。

引导学生可以从中提取出对人生、人类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思考。

2.在了解思想基础后,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内部的思想解读。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原文中所阐述的思想,明确理解和析。

四、文本的扩展(25分钟)1.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以及《庄子》的时间背景。

让学生明确其中的相互影响。

2.在学生中进行查找有意义的表达方式,汇总成课程总结并加以分享。

可以通过PPT形式展示或其他方式进行分享,并讨论分享中出现的问题。

教后反思本课程通过多种方式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庄子》这一哲学经典,增强学生的文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在分享、合作学习中增强彼此间的联系,并增加对于原来学习目的的印象和理解。

但仍需注意故事与思想的贯通结合,让文本与思想融合,提高教育的实效。

最新2019届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庄子庄子故事两则学案2(无答案)(最新版)新人教版

最新2019届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庄子庄子故事两则学案2(无答案)(最新版)新人教版

庄子故事两则导学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重点)2、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

(重点)3、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难点)一、自学反馈(自主完成,同桌互查)1、初读读准字音濠.梁()鯈.鱼()循.其本()2、再读疏通文意(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讨(交流互动,问题质疑。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2、结合两则故事,比较庄子与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

三、巩固检测(重点突破,当堂训练。

)1、《〈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

庄周,是(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3)是.鱼之乐也..之上()(2)鯈鱼..出游从容()(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3.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4.读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你认为庄子与惠子的辩论,谁胜出?为什么?四、拓展延伸(融会贯通,提高能力。

)庄子送葬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注释:①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国都。

“郢人”指楚国都城里的某人。

垩:石灰慢:通“墁”,涂抹。

九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两则教案【五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两则教案【五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两则教案【五篇】导读:本文九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两则教案【五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走近庄子,了解《庄子》及庄子的生平和思想。

2、积累文言常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3、学习寓言所阐明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读”为主线,按“通读——朗诵——诵读”层进式推进课堂流程,在教学中“以生为本”,充分体现自主性原则,让学生自行预习,自行搜索资料、自行朗读、自行体验揣摩,自行质疑讨论,师生平等对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的练习,理解课文内容。

2、进行文言文基础知识学习和积累。

3、学习寓言所阐明的道理和其中所折射出的庄子的道家思想。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及内容:一、导入新课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形态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当时诸侯争霸,战事频繁,政局动荡。

生逢乱世的先贤圣哲们,或是奔走呼吁宣扬自己的治国策略;或是著书立说表达自己的处世哲学,于是给后世传下了蔚为大观的先秦诸子散文。

虽然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斗转星移,但是先秦诸子散文绝对是中国文学熠熠生辉,光照千秋的的璀灿恒星。

而传承中华文明,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以我们已经陆续学习了诸子散文中的代表作品如《论语》、《墨子》、《孟子》,今天就让我们再走近庄子,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他睿智机敏、诙谐幽默的大家风范吧! 二、介绍作家、作品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

气势壮阔。

《庄子》共33篇。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九年级语文下册 20《庄子故事》两则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20《庄子故事》两则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庄子》故事两则》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课程标准;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80篇。

2.教材分析这是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 学习本单元,要加强诵读,熟读背诵名篇名句,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逐步培养阅读文言作品的能力;引导学生用心领悟课文内容,理解诸子散文的思想内涵,深层体味作品的意蕴。

孟子散文是学习的重点。

3.中招考点结合近几年中招对文言文的考查内容:实词理解、句子翻译、文意理解和迁移运用。

因此,学习本文要把文言词语积累、文句翻译、主旨理解和写法特点作为重点。

4.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因而对本文文句的理解问题不大。

但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学生了解起来可能有些难度。

因此,要把理解本文的论证方法作为难点来突破。

学习目标:二.学习目标1、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探究文意,能说出两则故事的寓意。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一已设计一个活动,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针对目标二设计一个活动,能说出两则故事的寓意。

(3)、针对目标二设计一个活动,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四、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预习检测关于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与老子合称“老庄”。

庄子思想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无为而治”。

他曾作过蒙城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梁(xiàng)鹓鶵(yuān chú)醴泉(lǐ)鸱(chī)濠梁(háo)鯈鱼(tiáo)从容(cóng)(三)新课讲解(五):教学反思。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庄子庄子故事两则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111717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庄子庄子故事两则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111717

庄子故事两则导学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重点)2、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

(重点)3、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难点)一、自学反馈(自主完成,同桌互查)1、初读读准字音濠.梁()鯈.鱼()循.其本()2、再读疏通文意(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讨(交流互动,问题质疑。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2、结合两则故事,比较庄子与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

三、巩固检测(重点突破,当堂训练。

)1、《〈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

庄周,是(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3)是.鱼之乐也..之上()(2)鯈鱼..出游从容()(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3.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4.读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你认为庄子与惠子的辩论,谁胜出?为什么?四、拓展延伸(融会贯通,提高能力。

)庄子送葬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注释:①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国都。

“郢人”指楚国都城里的某人。

垩:石灰慢:通“墁”,涂抹。

语文九年级下第19课《庄子》故事两则 精品学案

语文九年级下第19课《庄子》故事两则 精品学案

19.《庄子》故事两则备考重点:文史常识、文言现象、重点句子理解并翻译。

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理解文意,把握故意的寓意,理解庄子与惠子不同的志趣。

3.掌握“是““国”“相”等文言词义。

一、文学常识二、梳理式练习1.重点实词(1)惠子相梁(做宰相的意思)(2)或谓惠子曰(有的人)(3)于是惠子恐(害怕)(4)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都)(5)庄子往见之(前往)(6)非梧桐不止(栖息)(7)非练实不食(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8)非醴泉不饮(甘美如醴(甘甜,甜美)的泉水)(9)于是鸱得腐鼠(在这时)(10)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11)固不知子矣(固然)(12)子固非鱼也(本来)(13)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确定是)(14)请循其本(请允许我、从…说起、最初)(15)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怎么、如此如此)(16)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已经)2.通假字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吗”)3.一词多义(1)吓①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②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用作动词,威胁)(2)于①鹓鶵发于南海(从) ②于是鸱得腐鼠(在)③而飞于北海(到达)(3)之①子知之乎(代词) ②鹓鶵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助词,的)(4)固①固不知子矣(固然) ②子固非鱼也(本来)4.古今异义①非梧桐不止(古义:栖息今义:停止)②于是鸱得腐鼠(古义:在这时今义:因果关系)③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古义:国都今义:国家)5.词类活用惠子相梁:(名词活用作动词,做宰相)6.文句翻译(1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答: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

(2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答: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

( 3)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答:于是惠子非常担心,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4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答: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它吗?( 5)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庄子故事两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170

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庄子故事两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170

19.*《庄子》故事两则1.知识与能力(1)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2)理解故事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3)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感受“游于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

(4)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2.过程与方法教师指导,疏通文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淡泊名利的思想,做一个志趣高雅的人。

了解庄子的作品及其思想主张;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体味人物对话时的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的道理。

第一课时惠子相梁一、新课导入庄子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其貌不扬,长脖子,脖子还长有一个瘤子,脸色蜡黄。

他曾经去见过几位国君,结果都被他的长相吓跑了。

“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

”天下之大,知己唯惠子一人而已,但惠子的生活、志趣和追求却与庄子大相径庭。

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上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

这样两个人,为什么会成为契友?让我们走进《惠子相梁》,去破解这留传千古的密码。

二、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相.(xiānɡ)梁鹓.(y uān)·(chú)鸱.(chī)醴.(lǐ)泉吓.(hè)2.解释课文中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相:宰相。

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或:有的人。

恐:害怕。

止:栖息。

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

醴泉:甘泉,甘甜的泉水。

于是:在这时。

鸱:猫头鹰。

(2)一词多义吓: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出的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用作动词,威胁。

)于:鹓发于南海(从。

)于是鸱得腐鼠(在。

)而飞于北海(到。

)(3)古今异义非梧桐不止(止:古义:栖息;今义:停上。

)于是鸱得腐鼠(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表示因果关系。

) 3.庄子和《庄子》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学案20.《庄子》故事两则

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学案20.《庄子》故事两则

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学案20.《庄子》故事两则课堂目标:1、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3、感受《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4、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味。

走近作者:庄子(越前369—前286),名______,战国时_______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______、_______。

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他拒绝。

庄子对后来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了解《庄子》《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___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

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加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文风来说,都是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___”,正道出了他们独具浪漫主义精神。

曵尾于涂:【原文】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译文】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

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 20《庄子》故事两则学案 新人教版-精选资料

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 20《庄子》故事两则学案 新人教版-精选资料

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 20《庄子》故事两则学案新人教版-精选资料【学习目标】1、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把握比喻的深意,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3、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学习重点】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学习难点】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知识链接】1、先秦诸子散文的特点。

先秦诸子散文,虽然主要是政论文,但也是文学艺苑中的奇葩异蕾。

《论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文笔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

2、庄子与《庄子》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

气势壮阔。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

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3、《庄子》散文对后世的影响《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文风来说,都是属于南方一系,即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

九年级语文下册 20《庄子》故事两则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20《庄子》故事两则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庄子》故事两则<学习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3.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学习重难点>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一、导语设计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

但庄子与孔子的面貌截然不同,今天让我们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

先秦诸子散文,虽然主要是政论文,但也是文学艺苑中的奇葩异蕾。

《沦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文笔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

今天,我们一同欣赏《庄子》散文中的片断。

二、资料助读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自主预习2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

相( )梁鹓雏( ) 夫( ) 醴( )泉邪( ) 吓 ( ) 鸱( ) 濠( )梁鯈( )鱼2.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合作交流1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惠子相梁》。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合作交流2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引读提高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过好寓言关。

提问:(1)庄子讲鹌鸨故事的用意是什么?鹌鸨的故事里,鹎鸨比喻士。

鸱比喻。

庄子将比作鹌鸨,将比作鸱,把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

而用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2.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说说他们各是什么样的人?课后反思。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9.《庄子》故事两则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9.《庄子》故事两则

19《庄子》故事两则【学习目标】1.认识《庄子》及庄子一生、思想。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及句子,丰富文言知识。

(重点 )3.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领悟庄子的志趣。

(重点 )4.感知惠子和庄子在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

【授课过程】一、新课导入绿树成荫,桃红柳绿,落英绚烂春色近在呼吸间,好逍遥!这是“庄先生”的世界,也是深圳原创舞台剧《庄先生》深圳剧组在室外排练的现场。

2015 年 4 月 3 日,《庄先生》深圳剧组首次开放其在深圳园博园汇芳园的排练现场。

“庄先生”是谁呢?我们一起走进本课来揭晓答案!二、预习显现1.庄子与《庄子》。

庄子,名周,我国古代闻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与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见解,认为“道”是无量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重申事物的自生自灭,否认有神的主宰。

《庄子》文章特点:善于经过寓言故事说理;想象奇怪,寓意深远;语言灵便而有气派,幽默、幽默。

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及句子。

(1)文言词语。

重点实词:①惠子相梁 (名词用作动词。

做宰相).②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都、京城 )③非梧桐不仅.(栖息 )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疑问代词,怎么)⑤于是鸱得腐鼠 (在这时,与现代汉语中表意不同样)..一词多义:固不知子矣 (固然 ).子固非鱼也 (本来 ).安得鱼之乐 (怎么 ).汝安知鱼乐 (哪里 ).于是惠子恐 (表承接关系的连词)..于是鸱得腐鼠 (在这时 )..(2)文言句子①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②非梧桐不仅,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 不是梧桐不栖息,不是竹实不吃,不是甘泉不喝。

)③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我不是您,因此自然不知道您可否知道了;您本来不是鱼,您也不知道鱼的乐趣,这是可以完满确定的!)三、合作研究(一 )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1.庄子讲鹓故事的企图是什么?明确:鹓比喻理想高洁之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故事两则
导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

(重点)
2、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

(重点)
3、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难点)
一、自学反馈(自主完成,同桌互查)
1、初读读准字音
濠.梁()鯈.鱼()循.其本()
2、再读疏通文意(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讨(交流互动,问题质疑。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2、结合两则故事,比较庄子与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

三、巩固检测(重点突破,当堂训练。


1、《〈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

庄周,是(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3)是.鱼之乐也()(4)..之上()(2)鯈鱼
..出游从容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3.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4.读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你认为庄子与惠子的辩论,谁胜出?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融会贯通,提高能力。

)庄子送葬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注释:①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国都。

“郢人”指楚国都城里的某人。

垩:石灰慢:通“墁”,涂抹。

②匠石:工匠名。

斲:削,清除。

③运:挥动。

斤:斧头④听:任凭。

⑤宋元君:宋国国君。

⑥质:对手。

⑦夫子:指惠子。

思考:这个故事表达了什么意思?
五、新得困惑(学习得失,自我小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