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让绿色评价奏响课堂的和谐之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论文)

让绿色评价奏响课堂的和谐之音

永康市大司巷小学吕丽恒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但影响教学的进程和效果,而且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的发展。笔者针对课改前与课改后课堂教学评价的特点,倡导在语文课堂中实施绿色评价,以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和谐语文课堂绿色评价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课堂作为言语习得和人文熏陶的重要阵地,教师的教学评价语在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恰当的教学评价不仅是学生习得语言的范本,亦是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食粮。然而,当前我们对于课堂评价普遍关注较少,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现状不容乐观。

一、陈旧的灰色评价与泛滥的红色评价

(一)陈旧的灰色评价漠视人文

课改之前我们的语文课堂评价总是以简单化的否定和严厉的批评为主,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笔者把这种评价现象称之为“灰色评价”。传统的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认知,导致原本应该充满生机的课堂变得机械和沉闷,教师简单粗暴的评价语往往会扼杀学生的灵性,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泛滥的红色评价虚无低效

课改之后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激励用语与赞美之词贯穿始终,几乎听不到批评指正,呈现出另一种浮华现象,笔者对此现象用“红色评价”来形容。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由于对“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理念的盲目奉行,许多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一律“叫好”!

毫无原则的赏识与鼓励缺失了评价的真实意义,与课程目标的达成背道而驰。

二、绿色评价是高效和谐的课堂评价

绿色是健康的颜色,是最富有生命力的色彩。倡导绿色评价,是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因素。

(一)绿色评价是正确的判断

评价就是主体在事实基础上对客体的价值所做的观念性的判断活动。既然评价是一种“判断活动”,那么绿色评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准确,之于学生,就是要明确地告知是对还是错,对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给予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

如:有位教师在课堂指导学生用“春风吹,吹得。”练习说话。其中,有位学生说:“春风吹,吹得苹果笑哈哈。”教师一听喜上眉梢,不断地在学生中重复并以此为范本鼓励其他学生向该生学习。之后就有了“春风吹,吹得橘子黄澄澄”等五花八门的句子,教师一律给予肯定和表扬。

上课教师依旧眉飞色舞,听课教师一片哗然。春风怎么成了“催熟剂”,把该是秋天成熟的果实一下子都带到春天来啦?面对学生语言学习中的错误缺点,不分青红皂白就进行表扬,明明是值得探讨的地方却称赞“对极了”,闹了课堂笑话事小,误导学生事大。现在的孩子对于四季的感知和农作物的了解本来就知之甚少,教师这一误导,更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混淆不清。

笔者认为,当学生写错字时,当学生读错音时,当学生在组词中混淆字词时,当学生在说话训练中用了病句时……教师不必再打“花式太极”,直接对学生说“不对”吧!绿色的评价就是要敢于对学生说“不对”,要敢于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指正。

(二)绿色评价是真诚的关注

绿色评价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价值观体现。但是仔细审视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那阵阵掌声和声声夸赞常让人感到“赞不由衷”。在低年段的

课堂中常有这种现象,只要是学生回答得好,教师准会提高嗓门:“说得好!表扬他!”全班孩子伸出手整齐的拍手,并喊道:“棒!棒!棒!你真棒!”一开始,受到称赞的孩子还会觉得神气和光荣,久而久之,这些受到称赞的孩子就会感觉乏味和厌倦。这种单调浮躁的评价如浮光掠影,并不能在学生稚嫩的心田播撒生命的种子,更无“发展”可言。

在课堂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每人都有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真诚关注,真情赏识,才能让绿色评价滋润学生心田。曾看过这样一个片段:有一位老师教学《掌声》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的掌声故事。一个平时很内向的男孩子站起来开始讲述,他讲得很认真,也很吃力。这时,教室里响起了掌声。老师和孩子们都很激动。老师俯下身子问男孩:“你知道,同学们的掌声在对你说什么吗?”男孩噙着泪花说:“是对我热情的鼓励,让我胆大些,别害怕!”“你听懂了大家的掌声!”老师转向大家:“在他需要的时候,大家及时地献上了自己的掌声!这真是令人难忘的掌声!”这样的评价,不仅关注了教材的内容和情感,而且关注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状态及情感需求,使教师、学生、作者三者的感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对学生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极具激励性的幸福体验呢?

绿色评价是远离虚伪和做作,真正从教师心灵深处流溢出来的,只有这样的评价才能激起学生的倾情投入,才能得到情感的升华。

(三)绿色评价是健康的引导

受铺天盖地的网络文化影响,在解读文本时常会有学生发表“惊人之语”。如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安排学生说话: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一学生说:“我喜欢白骨精,白骨精很会想办法,三次变化不同模样来蒙骗唐僧,而且她遇到挫折锲而不舍,一次失败再来一次。”此言一出,居然受到许多学生的随声附和。面对学生如此个性又振振有词的回答,若以“你的想法真独特”来评价,想必学生之中会有更多“白骨精”的支持者,教学就会

如脱缰的野马,学生的思维会更离奇。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固然应该,但这位学生的感受显然是脱离了文本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绿色评价理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健康引导。

且看这位教师如此接招:“白骨精是很会想办法,三次变化不同模样来蒙骗唐僧,然而,任其再怎样变,始终逃不开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白骨精是很顽固,但孙悟空一次又一次识破了白骨精的诡计,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你们说,谁更有高招?”这一评价重新把学生引到“正途”上来,教师借机又抓住题前“三打”,让学生再度品悟“孙悟空”的机智勇猛,这样一来,文本的灵魂人物“孙悟空”形象更加丰满。

绿色评价不仅仅是对知识正确与否的判断,也是对学生价值观的一种引领。当学生的思考游离了主题,学生的思维偏离正轨,教师应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坚持健康引导,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绿色评价是灵动的生成

课堂是师生生命活动的构成,学生是拥有无数潜能和发展可能的鲜活的生命体,作为渗透于教学流程每一个环节的评价,同样也应该丰富而灵动。在这个师生、生生间富有灵性的动态交流过程中,生成的资源是丰富多彩的,需要我们时刻捕捉课堂信息,促使教学评价不断生成和发展。

不可否认,在我们的课堂上也存在一些“失听”的教师,特别是在公开课上,这些语文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精心的预设,课堂中,教师怀里揣着的是教案,脑中想着的是预设中的环节,就连教学评价是根据“模式”机械套用。

前段日子参加活动时听到这样一节课,一位男教师在借班上课时让学生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句,学生每回答完一个,他都会无比赞叹地来一句:“哇,你就是那!”当学生背诵“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他立即夸赞:“你就是那只可爱的小黄莺。”当学生背诵“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他又叹道:“你就是那粉嫩的桃花。”……一女生诵道:“春色满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