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例3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说课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
2.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结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结果的一般步骤。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加减法,那么你们能不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解决问题。
2.理解问题师:请同学们看黑板,这里有一个问题:小华有10个苹果,他给了小明3个,小华还剩几个苹果?师:谁能告诉我,这个问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生:要求我们算出小华还剩几个苹果。
师:对,这个问题要求我们算出小华还剩几个苹果。
那么,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呢?生:我们需要知道小华原来有多少个苹果,给了小明多少个苹果。
师:很好,这两个信息就是解决问题的条件。
同学们,你们能在题目中找到这两个条件吗?生:能。
师:请同学们用笔圈出这两个条件。
3.分析问题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条件,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生:我们可以用减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对,我们可以用减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谁来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列式?生:我们应该写成10-3=?师:很好,同学们,这个式子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4.解决问题师:现在,请同学们用你们的方法,算出小华还剩几个苹果。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来说说你的答案?生:小华还剩7个苹果。
师:很好,同学们,我们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5.检验结果师:同学们,我们解决了问题,但是我们还需要检验一下我们的答案是否正确。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检验呢?生:我们可以把答案代入原题,看是否满足条件。
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解决问题》,内容围绕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材第四单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教案、PPT、教学视频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6.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解决问题》2. 主体内容: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关键词和核心知识点为主线,进行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思考题: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2. 学生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不足之处,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3 解决问题优秀说课稿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说教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2页的例3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例3是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和“表内乘法(二)”中的解决问题相对应。
这个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已由离散量扩展到连续量,由实物个数扩展到了取自于量的数量,它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是除法现实模型的拓展,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需要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
“想一想”是继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数量、单价、总价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生活中与此数量有关的实际问题。
2、将处罚扩展到连续量中去,深化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筛选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会选择有效信息解决诸如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五、教学准备各种相关的课件。
【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新课程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找问题”“找相关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由表内乘法的知识复习,引出新课,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寻找相关的信息和所求的问题。
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在整个教学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构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口算练习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文文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文文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文文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文文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图片)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单元四第2课时《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第2课时解决问题教课设计设计设计说明1、创建生活情境,激活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所以本设计牢牢环绕购物这一学生熟习的场景,为学生创建了一个个现实的生活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同时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为学生供给了自主研究、主动获得新知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过看、想、说、算等实践活动,充足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2、着重对数目关系的剖析,培育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3所反应的数目关系是除法现实模型的拓展,浸透了单价、数目和总价之间的数目关系,需要学生依据除法的意义来解决。
所以,本设计在着重指引学生对数目关系进行剖析的过程中,把要解决的问题与除法的现实模型联合起来,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除法知识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培育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课过程⊙创建情境,引入新课1、创建情境,导入新课。
六一小孩节快到了,亮亮想用自己的零花费给孤儿院的小朋友们买些礼品,但是面对商铺里那么多好玩的玩具,亮亮不知道手中的零花费能买多少个礼品。
同学们,你们愿意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帮助亮亮解决这个问题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此刻,让我们一同随着亮亮去商铺看一看吧!⊙合作沟通,解决问题1、察看情境图,理解题意,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42页情境图,学生察看后,同桌间相互说一说自己获得的数学信息。
(一个玩具熊6元,一个地球仪 8元,一个皮球9元,要解决的问题是“56元能够买几个地球仪”)指引学生思虑:要帮助亮亮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预设生:要求出“56元能够买几个地球仪”,就要知道一个地球仪的价格,从图中能够看到一个地球仪8元。
2、合作议论,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议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4.2《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4.2《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4.2《解决问题》这一节主要让学生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例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不够强。
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例题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小卡片、小图片等学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并尝试用加法和减法解决。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解题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并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巩固加减法的应用。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名师教案
《解决问题》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2页例3相关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九。
《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指出“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例3是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问题情境紧密结合学生生活中的购物情境,通过购物活动,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渗透总价、单价、数量的数量关系,依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问题。
用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包含两种现实情境模型:一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求一份是多少;另一种是求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
“想一想”和例3分别为学生展现了两种不同的数学模型,能够更形象深入的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分析问题有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基本方法。
分析法从问题入手,基本句式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两条信息?”再追溯到已知信息。
综合法从已知信息入手,基本句式是“由这两条信息可以求出什么?”再追溯到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核心能力教材呈现了超市柜台玩具小熊、地球仪、皮球的单价,问:“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首先让学生找到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再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接着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即知道总价与单价,求数量,属于平均分中的包含情况。
最后通过乘法验算,进一步感受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1.在合作探究、解决例3的问题中,会分析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初步感受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
(五)学习难点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解决问题》名师教学课件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预习任务8元/个 7元/个 5元/个(1)买6支钢笔,一共要花多少钱?(2)小冬带40元钱,买5个转笔刀,够吗?(二)课堂设计1.导入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亮亮想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亮亮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玩具,你们愿意帮助他吗?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情境图。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的解决问题教案、反思说课稿
、做一做,让学生及时巩固学到地新知识.
设计意图:这样地教学程序,遵循了边学边巩固地编排原则.
、选择了练习题,而且类型不同,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地逻辑画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设计意图:它遵循了学生地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地过程中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巩固新知识,培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地能力,达到教学地目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地认知出发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地几倍”做好知识上地铺垫.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例.
在一张白纸上展示用小棒摆地飞机.数一数用了几根小棒摆出一架飞机?
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地图思考.并说说他们摆地小棒是教师根数地几倍?
如果学生再摆一架飞机这时飞机地根数是老师地多少倍.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前面学习有关倍地概念有个回忆地过程,最大限度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围绕“倍”来思考问题,由此引出下面地“用小棒摆飞机”地主题活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二个环节是:创造性地引入例题,引入新问题
例地主题图呈现了学生地游戏活动,用小棒摆飞机地主题活动中展现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地几倍”地意义.
、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地数感.让学生多说,既培养了学生对数学术语地表述能力,又加深了对知识理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精心设计练习题地类型,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地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充分依靠教材地编排思路,挖掘教材地编排特点,教学过程将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个环节是:复习导入,直奔主题
、数学问题生活化、情境化.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地很重要一部分,就是要解决现实生活中地问题.本节课在组织教学材料时,围绕学生举行歌舞联欢会地情境,创设一个现实地生活情景,把学生地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地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体验到生活是数学地源泉,了解了数学地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地意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名师教案
《解决问题》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2页例3相关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九。
《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指出“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例3是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问题情境紧密结合学生生活中的购物情境,通过购物活动,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渗透总价、单价、数量的数量关系,依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问题。
用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包含两种现实情境模型:一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求一份是多少;另一种是求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
“想一想”和例3分别为学生展现了两种不同的数学模型,能够更形象深入的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分析问题有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基本方法。
分析法从问题入手,基本句式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两条信息?”再追溯到已知信息。
综合法从已知信息入手,基本句式是“由这两条信息可以求出什么?”再追溯到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核心能力教材呈现了超市柜台玩具小熊、地球仪、皮球的单价,问:“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首先让学生找到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再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接着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即知道总价与单价,求数量,属于平均分中的包含情况。
最后通过乘法验算,进一步感受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1.在合作探究、解决例3的问题中,会分析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初步感受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
(五)学习难点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解决问题》名师教学课件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预习任务8元/个 7元/个 5元/个(1)买6支钢笔,一共要花多少钱?(2)小冬带40元钱,买5个转笔刀,够吗?(二)课堂设计1.导入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亮亮想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亮亮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玩具,你们愿意帮助他吗?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情境图。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五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五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五课时)《解决问题》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用画线段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线段的含义,能够灵活运用线段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给出了两个例题,让学生通过画线段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配有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线段的含义和画法,对于用线段来表示事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于如何用线段来解决实际问题,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这一节课中,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用线段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线段的含义和画法。
2.让学生学会用线段来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线段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线段的含义和画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课中,我将采用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解法用于讲解线段的含义和画法,演示法用于展示线段的画法,实践法用于让学生动手实践,用线段来解决实际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引出线段的含义和画法。
2.讲解:讲解线段的含义和画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演示:通过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线段的画法。
4.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用线段来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线段的含义和画法线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画法:一、二、三,上线、下线、两点间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和课堂表现来进行。
对于能够灵活运用线段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在线段含义和画法上还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和帮助。
九. 说教学反思在这一节课中,我注重了让学生动手实践,用线段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的解决问题教案、反思,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教案教学内容:课本P54~56页例2、3,练习十二第1~3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间的相互关系。
(2)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是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逐步使学生养成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该类问题。
教具准备:小棒和一张白纸。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1、出示题目,组织学生口答。
(1)苹果有5个,梨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梨有多少个?板书:5×3=15 (2)喜欢跑步的有6人,喜欢跳绳的人数是跑步的2倍,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板书:6×2=122、组织学生说一说“倍”的含义。
“梨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就是说梨的个数有3个苹果的个数那么多。
3、小结:从上面的复习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甲数是乙数的××倍,那就是说甲数有××个乙数那么多。
反过来说,甲数有多少个乙数,就是乙数的多少倍。
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有关“倍”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教学例2.在一张白纸上展示用小棒摆的飞机。
数一数用了几根小棒摆出一架飞机?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思考。
并说说他们摆的小棒是教师根数的几倍?如果学生再摆一架飞机这时飞机的根数是老师的多少倍。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4.2《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4.2《解决问题》教案教学目标•能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好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准备好教学课件•准备好学生作业本和练习册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呢?2.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说明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第二步:新知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然后给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查答案。
2.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3.教师讲解归纳总结,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
第三步:练习1.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师生互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师生共同检查学生的答案,进行讨论和思考。
第四步:作业布置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与练习。
2.强调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在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出现困难,需要更多的辅导和指导。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数学解决问题的比赛或活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心得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方法上可以改进的地方,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例3解决问题说课稿docx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例3解决问题说课稿docx解决问题说课稿袁庄乡中心小学李喜玲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5例3及做一做,56页练习十二第1、2、3题。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上节课例2的教学,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建立了“倍”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例3的教学。
例3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从而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直接用除法解决问题,体会这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对本课学习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概念,并且在以往的学习中已形成了在现实情景中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意识。
但要从实际问题中抽出两个数的关系进行分析,是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关键是在与激发学生探究情景数学问题的兴趣,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再组织学生交流,在互动与交流中相互启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目标定位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仅注重双基的落实,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4.2《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4.2《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4.2节“解决问题”,主要让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实际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加减法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提高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加减法进行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和游戏的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练习本。
2.学具:学生练习本、铅笔、橡皮。
3.教学素材:生活情境图片、数学游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情境图片,如购物、分食物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到什么知识。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如何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张购物的情境图片,让学生计算购买物品的总价。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示范课教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2课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中解决问题的学习内容。
教材继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知道了什么?”环节重在让学生选择有效的信息。
在“怎样解答?”环节,强调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问题,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
在“解答正确吗?”环节重在渗透用乘法来检验除法的方法。
教材依托购买物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除法的现实模型,初步渗透单价、总价、数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能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发展问题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1/ 6教学重点:能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教学难点: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发展问题意识。
教学过程:2/ 61.解读信息,引出问题。
3/ 64/ 6练习1:铅笔原来3元一支,文具店优惠促销,一次买6支12元。
(1)促销的铅笔每支多少元?(2)每支铅笔比原来便宜多少元?练习2:(1)A、B两款袜子,哪款更便宜?(2)你还能提出其他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此题答案不唯一)练习3:5/ 6(1)妈妈带了21元钱,可以买几份汤包?(2)李阿姨带了18元钱,买了2碗面条,每碗面条几元?(3)你还能提出其他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此题答案不唯一)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样解答,解答后思考这样解答正确吗。
6/ 6。
人教版数学二下4.2《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下4.2《解决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下4.2》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引入生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法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对问题的理解不深入,对运算规律的理解不透彻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通过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具体来说,学生需要能够理解加减法运算的规律,能够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运算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运算的规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这些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法和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介绍加减法运算的规律和方法;通过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践和巩固所学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讲解:向学生介绍加减法运算的规律和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
3.实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践和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4.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让学生清晰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5.练习: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五课时)《解决问题》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自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素材、学生活动单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呈现一个水果摊的情境,让学生观察水果的数量,并提出问题:“如果你要买3个苹果和2个香蕉,你应该给老板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加减法解决。
例如,教师可以呈现一个问题:“小明有2个苹果,妈妈给了他3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每组有一个箱子,箱子里有一些小球,学生需要通过数数和加减法,找出每组箱子里小球的总数。
人教版数学二下4.2《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4.2《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下4.2》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加减法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素材,设计好教学过程。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准备好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分物品等,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找回的钱、分物品时剩余的数量等,让学生尝试用加减法解决。
学生在解决过程中,教师进行引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的联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给予学生反馈。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实际问题可以用加减法解决?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设计【范本模板】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设计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创设生活情境,激活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因此本设计紧紧围绕购物这一学生熟悉的场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现实的生活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同时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新知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让学生通过看、想、说、算等实践活动,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2.注重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3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是除法现实模型的拓展,渗透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需要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来解决。
因此,本设计在注重引导学生对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把要解决的问题与除法的现实模型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除法知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亮亮想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孤儿院的小朋友们买些玩具,可是面对商店里那么多好玩的玩具,亮亮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帮助亮亮解决这个问题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出示情境图: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亮亮去商店看一看吧!⊙合作交流,解决问题1.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说一说都知道了什么。
(1)课件出示教材42页情境图,学生观察后,同桌间互相说一说自己获取的数学信息.(一个玩具熊6元,一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要解决的问题是“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2)引导学生思考:要帮助亮亮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生:要求出“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就要知道地球仪的价钱,从图中可以看到一个地球仪8元。
2.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年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例3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说课
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店吗?那就跟老师一起进去逛一逛吧!(PPT)
情境创设,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师:我们来看一看,你都找到了哪些信息?(PPT)
生:知道了商品的价格。
师:谁能来根据我们找到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
生:可以检验一下,一个地球仪是8元,7个地球仪就是56元,所以是正确的。(PPT)
小练习(PPT)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算式,你能根据乘法表总结出除法表吗?
学生回答。(PPT)
小练习(PPT)
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合作探究理解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创设玩具店的情景,让学生更快的进入课堂,集中注意力,并在高昂的情绪带动下学会用除法来解决问题。
结合乘法来巩固除法的运算,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课堂练习
PPT中相应练习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二)
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
56÷8=7(个)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解决问题(例3)教学设计
课题
解决问题(例3)
单元
四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用求商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合作意识,提高探索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重点
掌握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解决问题(例3)教学设
计
师:很好,那如何来列算式呢?(PPT)
生:56÷8=7(个)
师:你是怎么算这么快的?
生:想几八五十六。
师: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呢?(PPT)生:可以检验一下,一个地球仪是8元,7个地球仪就是56元,所以是正确的。
(PPT)
小练习(PPT)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算式,你能根据乘法表总结出除法表吗?
学生回答。
(PPT)
小练习(PPT)学生合作探究
理解求一个数
里面有几个几
用除法计算。
结合乘法来巩固
除法的运算,形
成系统的知识体
系
课堂练习PPT中相应练习题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二)
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
56÷8=7(个)
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