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的巩固与强化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作业批改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子课题《作业的巩固与强化》

作业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机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作业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科学合理的布置作业是每一位教师的必备的技能,运用得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不好会适得其反,既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作业设计与批改尤为关键。

一、作业的分类

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作业可以分为三种,包括课前作业、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课前作业也可以称为预习作业,学生通过对教材和参考资料的自主学习,达到对新知识的认知目的,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对要学习的新知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学生依据自己现有的学习基础,找出深入学习的困难所在。只有做到充分的预习,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解,着重听取自己学习困难的地方,才能有的放矢使课堂学习更加高效。

课堂作业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为了达到启发、联想、类比、迁移、巩固等目的而设置的作业,课堂作业不但能够加深对教材中的理论和观点的理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课后作业主要起到对所学的知识的复习和巩固的作用,让学生的学习达到运用和迁移的层次,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及原理来解决问题。三种作业的关系相辅相成,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我们也可以根据作业的形式对作业分类,(1)主题性作业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以作业为载体的学习活动。它把学生作业活动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并强调要在一定情境中完成,它要求学生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旨在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如数学建模。(2)自住型作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参与作业内容的设计。作业可以自己留、互相留,学生自己出试卷,交换做、交换批阅,课前自己质疑、自己设计学习思路,搜集与新课有关的信息材料等,这类作业重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3)养成型作业。教师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作为养成性作业请家长、社会评价,向学校反馈,既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又沟通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二、作业设计目的与原则

1、设计目的:

一是检查与巩固,目标定位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和应用,重在对课本知识、技能的巩固;二是深化与提高,目标定位于过程和方法的体验和形成,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三是体验和发展,目标定位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总体整合,重在操作和实践;四是反馈和校正,目标定位于教学信息的收集和教学设计的改进。

2、设计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达到知识的条理性;进行强化训练,形成知识的储备;串联知识点,达到知识的系统化。

针对性原则。针对所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设计作业及学习能力和情况,学生甚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分成免作业、少量作业和巩固型作业。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里,更容易调动学习积极性。

层次性原则。面对学生的差异,在作业中要体现对全体的关照,兼顾不同学生的学力水平,达到差异性发展。

多样性原则。作业设计要针对学科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多方面,基础知识和能力拓展兼而有之,多种训练内容和形式兼顾。

实用性原则。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做到真实、实用。使学生从作业中真正获益。以作业来巩固知识,弥补课堂的不足。

三、作业的巩固与强化功能

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作业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巩固成果。消化所学,使其成为学生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加强训练,强化运用,是其组成学生技能体系中的一部分。

作业对教学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巩固和强化的作用。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了遗忘曲线,他认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在遗忘了,即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并且该理论还认为不同性质的材料有不同的遗忘曲线。凡是理解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靠死记硬背,是费力不讨好的。艾宾浩斯在实验中发现,在学习之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对要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在课堂中中有意识、有目的的的学习,那么获得的知识遗忘就越慢。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课前作业的强化作用。同时课前作业能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前作业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明显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整体结构以至优化课堂细节的作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不相吻合,就做比量长短的思索;并且做课前作业时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无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习效果,有很高价值。”作为教师要注意课前作业设计科学性,并加强课前作业的方法指导。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在布置课前作业后,学生往往在思想上产生误导,认为作业太简单,充其量只是读读教材内容,然后就没有了兴趣,教材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久而久之,学生反而会形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因此教师的指导显得就非常必要,古谚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教师要加强课前作业方法的指导,是学生会预习,善预习、乐预习。课前作业形式应该多样化,可以将学生按照各自的认知水平分成学习小组研讨预习,也可以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做调查和实验,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搜集整理信息辅助学习。总之,要把课前作业落到实处,体现其巩固和强化的作用。

通过对所带班级的调查我们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百分之二十五,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在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百分之九十八,乙组保持百分之五十六;一周后甲组保持百分之八十三,乙组保持百分之三十三。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会得到这样的结论,课后对所学知识的及时巩固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课后作业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重要途径。布置好课后作业可以巩固学生已学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