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含义及其成因部分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名师导学案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名师导学案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所谓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力量下降。

严峻的土地退化,可使土地完全丢失生产力量。

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等。

〔1〕土地沙漠化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消失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

正由于如此,但凡具有发生沙漠化过程的土地都被称为沙漠化土地。

沙漠化土地还包括了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沙丘前移入侵的地方和原来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由于植被破坏发生流沙活动的沙丘活化地区。

〔2〕石质荒漠化:又称石漠化,分布在潮湿、半潮湿地区。

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和云贵高原地区,由于土层较薄,再加上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陡坡开垦等人为缘由,在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层被冲刷,使有的地方表土层被完全侵蚀掉而暴露出基岩,导致基岩成片,植物不能着生。

〔3〕红色荒漠: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由于雨水冲刷和流水冲蚀作用,使暴露的红壤成片、成块地流失,导致土层变薄甚至缺失而不能生长植物。

〔4〕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理的浇灌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

主要发生在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径流不畅、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的冲积平原,如我国的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

在这些地区,因受人为不合理措施的影响,使地下水位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了土壤盐渍化。

析规律荒漠化的概念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开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

【例1】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荒漠就是沙漠B.荒漠都是由自然缘由形成的C.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化解析:荒漠是指气候枯燥、降水稀有、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的地区,常分布在大陆内部或低纬度的大陆西岸,按地表组成物质可分为沙漠、岩漠、砾漠、泥漠、盐漠等。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高中必修3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1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高中必修3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1

行政区划看范围: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

气候类型区:干旱半干旱区。

2.地形特点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区域西部贺兰山东部地形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高原特征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新疆常被描述为“三山夹两盆”辽阔坦荡地形区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3.位置、地形的影响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很少受海洋水汽影响,再加上周边高大山地特别是隆起的青藏高原,进一步阻隔了水汽的进入,干旱就成为了这一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并且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影响到其他环境特征。

4.西北地区区域特征──干旱特征下的地理环境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日照强烈、风力强盛。

②河流:多内流河、河流稀少、发育差。

③地貌:风蚀和风积地貌广布。

④植被:草原、荒漠为主,东西差异明显。

⑤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少,贫瘠。

⑥人类活动──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灌溉农业。

用不当土地次生盐碱化阅读课本P19《阅读——掘井带来的负作用》思考:过度掘井为什么会带来荒漠化?点拨:因为人畜活动以水井为中心,于是在水井周围就会因为过度利用和践踏而出现裸露的地面。

过密的掘水工程,会使水井周围的草场受到过度践踏而无法得到恢复,是加速草场退化的重要原因。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三项内容: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2.两条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泊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3.一个重点: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4.治理措施⑴合理利用水资源⑵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⑶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⑷采取综台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⑸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对荒漠化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介绍荒漠化的定义、成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沙化土地治理与生态恢复工程”为例,讲解我国政府在荒漠化防治方面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3.通过讲解荒漠化防治的成功案例,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学生小组讨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荒漠化的定义、成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通过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沙化土地治理与生态恢复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政府在荒漠化防治方面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分析荒漠化对环境、经济、人类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如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等,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
2.让学生从自身做起,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通过对荒漠化防治案例的学习,引导学生反思人与自然、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鼓励学生发现不足、不断进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荒漠化防治的文章,可以是案例分析、心得体会或建议献策。
2.鼓励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知识,关注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提醒学生按时提交作业,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给予反馈意见。
五、案例亮点
1.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本案例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治理为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应用能力。

必修3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部分学案

必修3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部分学案

必修3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部分学案【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1.了解荒漠化的危害。

2.通过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变等案例分析,明白荒漠化的危害。

3.通过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国家政策的了解,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分析荒漠化防治的对策与可行性措施。

【学习重点】荒漠化的防治。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先认真阅读课本39-40页全部内容,自主学习并思考下列问题:1.荒漠化的危害有哪些?2.楼兰古国为什么会消失?3.我国为治理荒漠化坚持的方针是什么?采取了哪些措施?【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40活动材料,回答:1.科尔沁草原荒漠化,会对周边地区的气候造成哪些影响?2.运用可持续发展原理分析,在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应当怎样处理保护环境与脱贫致富的关系?【巩固训练】1.我国西北地区包括的省(区)简称是()A.陕、甘、宁、青、新B.陕、甘、新全部,内蒙古西部C.新、宁、内蒙古大部及甘肃北部D.内蒙古、新、宁、青2.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偏高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3.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主要是由()A.水分差异造成的B.热量差异造成的C.地形差异造成的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4.导致内蒙古高原草场载畜量东部远高于西部的因素主要有()①年降水量②海拔③荒漠化程度④人口密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①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②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③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④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6.我国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风光已经不在,代之而起的却是“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这一变化深刻地反映了()A.过度放牧,草场退化B.鼠害猖獗C.草场的季节变化D.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7.2001年3月我国科学工作者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表明()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化阶段,古代不曾出现过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D.荒漠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生态学家在我国某地进行生态调查,由水源所在地的抽水井出发,向外沿同一个方面前进。

必修3第2章第1课-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资料

必修3第2章第1课-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资料

释疑解惑 荒漠化的三个内涵 (1)从形成原因来看,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 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因素是基础,人为 因素起主要作用。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土地荒漠 化起到加剧和加速的作用,是土地荒漠化的决定 性因素。 (2)从形成区域来看,荒漠化不仅发生在干旱半干 旱地区,也发生在一些半湿润地区。 (3)从表现上来看,主要是由土地退化引起的荒漠 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等。
二、荒漠化的危害 主要表现
造成巨大的经___济__损__失_
造成表__土___裸__露_,为沙__尘__暴__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导致植被和地___表__形__态_的破坏,使生物的生__产__力__持续 下降,引发饥荒
三、荒漠化的防治
1.全球行动: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 _《__国__际__防__治__荒__漠__化___公约》。 2.我国的防治 (1)防治工程:“__三__北__”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2)防治方针:_预__防__为__主__,防治结合,_综__合__治__理_。 (3)具体措施:_封__沙__禁__牧___,禁樵禁采、 _合__理__用__水___、_生__态__移__民___等。 (4)最终目的:实现_人__口__、__资__源__和__环__境__的协调发展 。
【思维过程】 第(2)题,死海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湖泊,湖水不能 用作灌溉水源。建水库调节径流,并不能增加水 资源总量,且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故②③正确。 第(3)题,甲地地处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必须解 决灌溉问题。改进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规律技巧总结
1.治理荒漠化的具体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①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②牧区草原:减少水井数量。 ③干旱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 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止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优质学案(共3页)_4384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止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优质学案(共3页)_4384

《荒漠化防治》教案学习目标: 1.理解荒漠化的含义及形成过程。

2.可以剖析西北地域的自然环境特点。

3.理解并掌握西北地域荒漠化的自然原由和人为原由。

学习方法:以课本知识为基础,联合地图册,教案以及所学知识,经过小组议论形式学习本节知识。

学习过程:荒漠化这个词我们其实不陌生,电视,网络或许平时生活中都会听到这个词,那么,终究什么是荒漠化呢?请联合课本第一段及所学知识剖析荒漠化的形成过程和含义。

荒漠化现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据统计,约有1/4 陆地和 2/3 国家都存在荒漠化现象。

全世界 36 亿公顷耕地和牧场遇到荒漠化的威迫,荒漠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420 多亿美元。

我国更是深受其害,尤以西北地域愈甚。

【学生活动】依照课本,联合地图册和教案,分小组议论并总结出西北地域的自然环境特点( 3 分钟,登台展现)地点:画出中国轮廓图,并标出西北地域的范围地形:画出主要山脉和主要地形,并总结地形特点天气:从天气种类,温度,降水,风等方面描绘其天气特点,并详尽剖析其形成原由水文:画出主要河流,描绘其水文特点并剖析原由土壤、植被:描绘其主要特点,并剖析成因(各组分工:第一组:地点;第二组:地形;第三组:天气;第四组:水文;第五组:土壤和植被;第六组:关于以上五组的展现进行评论,增补。

)西北地域自然环境特点:地点:地形:天气:水文:植被:土壤:【想想】剖析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各因素之间存在_______(整体性或差别性);植被的散布特点切合___________________ (地带性规律);西北地域最大的特点是 _________。

经过以上结论,思虑西北地域的自然特点对荒漠化的影响。

【合作研究二】联合教材p17— p19 和以下资料剖析:1、西北地域荒漠化产生的人为原由有哪些呢?2、散布在哪些地域,损坏原由是什么?3、有哪些危害呢?资料一:发菜我国发菜主要产于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青海,宁夏、甘肃等地域,发菜适应性强,抗高温旱,耐寒,在盐碱瘠薄的地方也能生长。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1节《荒漠化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导学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1节《荒漠化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导学案

第二章地区可连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域为例班级姓名楔子:荒漠化的定义石质荒漠化:石漠化是土地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指在亚热带润湿地域岩溶发育的自然环境背景下(喀斯专门貌区),受人为活动的扰乱和损坏,造成土壤被严重侵害,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体现出近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无土、无水、无林)。

“红色荒漠”: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域,因为雨水冲蚀作用,使裸露的红壤丘陵地域的土壤成片、成块地流失,致使地层变薄甚至缺失而不可以生长植物,称红色荒漠。

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研究一:荒漠化的成因事例一:甘肃省民勤县此刻的民勤荒漠化面积占总面积的94.51%,我国北方地域的沙尘暴四大起源地之一,2019 年以色列专家经研究指出:民勤若不采纳科学有效举措, 17 年( 2020 年)后将从地球上消逝。

狂风天气与荒漠化有什么关系?为何水源欠缺?下边采纳的举措合理吗?近 50 年在上游地域,对流入石羊河水系逐渐修库筑坝,直接致使本区的青土湖于20 世纪 60 年月完全干枯。

2019 年全县供水缺口 6 亿立方米,全县累计打井数11000 口,年均超采地下水 4 亿立方米。

地下水位年均降落0.4~1m.石羊河上游来水量变化图人多了的危害有哪些?联合国宣布干旱区环境人口容量:7 人 /km 2,民勤县人口密度:19 人 /km 21990—2019 年民勤县,耕地面积均匀增幅为1034.45 公顷 / 年,荒漠化土地均匀增幅为公顷 /年。

事例二:内蒙古地域内蒙古东部, 1000 多户居民每年需要的薪柴相当于损坏近 100 平方千米的灌木林(上周大家春游地址安吉中南百草园占地 5600 亩约为3.73 平方千米)。

50年月以来迫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半干旱草原农垦区商都县荒漠化问题趋于严重。

内蒙古商都县人口增添与荒漠化发展内蒙古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情况在半干旱草原牧区出现的斑点状土地荒漠化圈。

事例三:陕西省榆林市神府矿区矿区地点表示图荒漠化面积事例四: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的散布联合上述事例和教材内容总结荒漠化的主要人为要素人为要素:研究二:荒漠化的危害事例一:北方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影响范围表示图 2019 年至 2019 年中国沙尘天气过程次数统计事例二:非洲萨赫勒地域(撒哈拉荒漠南缘)人口增添与荒漠化的关系表示图联合观看视频并联合课本和导教案有关资料剖析荒漠化带来的主要危害。

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

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

地区
不同历史时期
人类不合理的 活动
造成的后果
经历汉、唐、 对河流上游地区 大部分古绿
河西走廊 明、清的大规 过度开垦,大量 洲相继被迫
模开发
破坏固沙植被 放弃
塔里木盆 地难缘绿 洲
汉代以来
水资源利 用不当
绿洲向河流 上游退缩
北方农牧 清代以来 过渡地带
大规模移 民开垦
原来的农牧界 线向西北推移
旱作地区 20世纪50 草原牧区 年代以来
东、西部地形差异大
西部
东部
地形
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 贺 内陆盆地
高原
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兰
特征 新疆常被描述为“三
辽阔坦荡
山夹两盆”
地形 区
准噶尔盆地、天山、 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
⑵气候: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①干旱的原因
地处亚欧 大陆腹地
位 西北 地 置 地区 形
山脉和盆地 相间分布
湿润气流 难进入
物理风化和风 平地多疏松的 大风日数多,且 力作用强盛 沙质沉积物 集中在干旱季节
基本条件
物质基础
动力因素
包含着漠荒化 的潜在威胁
土质疏松,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气候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 进程。
(2)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多雨年 抑制风沙活动
气温、降 水变率大
持续干旱 加剧荒漠化进程
小结: 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沙障固沙
选择植被
沙拐枣
梭梭
胡杨
猪毛菜
干刺
干旱
山岭重重 阻隔
②自然环境的经度差异
②自然环境的经度差异
西部
东部
降水 少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教案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教案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域为例第 1课时【课标要求】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剖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由和人为原由。

2.认识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举措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建立防治荒漠化的观点,逐渐成立正确的环境观。

4.建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剖析方法和思路,累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徙运用。

【教材剖析】地理新课程标准在本节以地区生态建设为主线侧重指引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形成可连续发展的观点,并倡议在活动中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学会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由和人为原由。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举措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建立防治荒漠化的观点,逐渐成立正确的环境观。

4.建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剖析方法和思路,累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徙运用。

过程与方法1.运用资料剖析问题和图表对照方法。

2.试试小组合作进行资料、图像查找。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育学生尊敬客观事实、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加强科学的人地观点。

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养成善待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

【教课要点】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由和人为原由。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举措和问题。

3.建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剖析方法和思路,累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徙运用。

【教课难点】建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剖析方法和思路,累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徙运用。

【教课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 课时【教课过程】(新课引入)优秀的生态环境是地区可连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地区发展会对生态环境施加压力,会产生影响地区发展的环境问题。

认识和综合治理这些环境问题,是地区可连续发展的保证。

本章我们分别以我国西北地域荒漠化防治、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利用为典型事例,商讨在不一样的地区怎样进行不一样的生态环境建设。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学案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学案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辨析,理解荒漠化的概念。

2.通过地图和数据,学会分析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结合材料,具体描述荒漠化的过程和危害。

4.通过材料和讨论,归纳总结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5.通过荒漠化学习,树立人地协调观、科学发展观。

二活动过程【1.荒漠化的含义】1.荒漠化=荒漠吗?2.荒漠化=沙漠化吗?【2.荒漠化的原因】小组活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海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植被几个角度。

分析内蒙古鄂尔多斯的自然条件是怎样影响当地荒漠化的。

材料一:鄂尔多斯的位置及气候状况(结合地图册P31)材料二:鄂尔多斯地形分布材料三:鄂尔多斯高原主要土壤类型是棕钙土。

腐殖质的积累和腐殖质层厚度是钙层土中最少的,没有灌溉就不能种植庄稼。

植被为荒漠和草原。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将草原的使用权和管理权承包给牧民,牧民为保护自己的土地, 将承包的草场围起来;牲畜在大大小小的围栏内放养。

不断增多的牲畜让草场植被没有恢复的时间,加剧了草原退化。

材料五:2005年鄂尔多斯全市城乡用地为90259.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0%,其中工矿用地为37635.11公顷。

结合材料总结荒漠化的人为因素【3.荒漠化的危害】材料二:荒漠化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沙源。

荒漠化使细土粒和营养物质被风吹走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使鄂尔多斯地区历史上“十年九旱”现象十分明显。

继而引发饥荒。

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

同时使得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也大幅度下降。

结合视频和文字材料,总结荒漠化的危害【4.荒漠化的治理】你作为鄂尔多斯市的市长,秘书向你递交了一份荒漠化的治理方案,内容如下:1、中部沙漠区:沙漠由于降水稀少植被无法生存,注重封沙禁牧,无治理必要。

2.丘陵沟壑牧区:扩大放牧量,以保证居民经济收入;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的丘陵沟壑区居民实施生态移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3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含义及其成因部分学案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
1.理解荒漠化的含义及其成因。

2.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现象的感性认识,理解荒漠化的含义。

3.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因素的分析,了解造成荒漠化的主要的人为原因。

【学习重点】
荒漠化的成因。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先认真阅读课本36-38页全部内容,自主学习并思考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涉及哪些省区?其中哪些地区尤为严重?
2.什么是荒漠化和土地退化?荒漠化包括哪些?
3.引起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
4.全球和我国的荒漠化现状怎样?
【合作探究】
1.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南起秦岭,北面以长城为界与内蒙古高原相接,包括山西、陕西、宁夏的大部分和青海、甘肃、内蒙古、河南的一部分。

据此回答: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2.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什么会扩大?试根据图2-4进行解释。

3.“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省,“红色荒漠”的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
【巩固训练】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元。

据此回答1—3题。

1.目前造成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②大风频繁③降水较多,水蚀作用强烈④过度放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2.与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无关的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3.导致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东西方向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条件由东向西逐渐变干 B.水分条件由西向东逐渐变干
C.热量条件由东向两逐渐递减 D.热量条件由西向东逐渐递减
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②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③过度放牧,草场被破坏④过度开垦,土地退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丘陵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表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5—6题。

5.“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6.“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读图,回答7~8题。

7.这些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华北地区
C.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8.在这些荒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 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
C.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
读漫画“如此汲水”,回答9—10题。

9.图示漫画主要说明
A.井越深,水质越好 B.水有多深,植被根系就能扎多深
C.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植被枯死,生态恶化 D.应以植被根系的深度作为掘井深度的依据10.植被对地理环境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我国西北内陆荒漠化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乔木是A.白杨 B.胡杨 C.红树林 D.栎树
读图,回答11—13题。

11.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天山 D.内蒙古高原
12.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正确的措施是
A.兴建小水电站 B.利用风力发电 C.营造速生薪炭林 D.修建核电站
13.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是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农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读下图回答14—16题
14.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
A.自然原因引起的
B.人为原因引起的
C.人口增长引起的
D.全球变暖引起的
15.该类环境问题主要发生在
A.流水作用强的地区
B.流水作用弱的地区
C.风力作用强的地区
D. 风力作用弱的地区
16.该问题多发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A.耕地面积广大
B.地广人稀
C.热量充足、光照强
D.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读图“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回答17~18题
17.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由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约为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有①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乱垦滥伐,砍伐森林④全球C02:排放量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巩固训练】
AAACC ACCCB DBBBC DB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