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新教材示范导向功能 加强数学应用教学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相关推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通用11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本学期三年级数学教研组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根本,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科研工作。
现依据学校教学教研工作重点,现就本学期我组的数学教研工作安排如下:二、成员和教学现状的分析:本组由三名数学教师组成,是一个中青结合的强有力的教学组合,其中有一名教师担任过一至六年级的大循环教学,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三、主要工作目标:1、规范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组织全组教师共同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发挥每位教师的才智,做好教研,为提高教学实效做最好的准备。
2、组织全体组员积极参与新课程研究,勤反思、勤撰写,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人人争做教研型教师。
3、加强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共同提高的意识,向四十分钟要质量,通过教学,力争能真切的看到每个学生在能力方面的提高。
四、具体做法:1、精心备课,精心选择素材,创设生动有趣、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有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拓展知识视野,感受数学与社会、自然的广泛联系。
2、恰当运用操作,启发学生在动脑动手中领悟数学知识和方法。
3、注重算法多样化与算理形象化相结合,促进学生口算、笔算能力的切实提高。
4、根据学校的教研活动安排,认真上好每一节研讨课,组织好每一次的理论学习,做到教学相长。
5、通过听课和评课以及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素养,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探索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探索摘要:新课标明确提出了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的新模式、新理念、新方向和新动向。
为推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水平和高质量发展,文章从初中数学教学的时代性、合理性和生活性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结合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从构建生活场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育核心素养、实施个性化教学、强化双基教学、应用问题导学以及遵循新课程标准要求等维度探索了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创新实施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创新;课题教学;思维前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以下简称(《新课标》) 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教育理念,凸显了学生主体地位,是课程适宜性、多元化的根基。
《新课标》强调在数学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重点关注的不应当仅仅是知识与技能、学习成绩,还需思考如何有效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
《新课标》正在逐步落实,“双减”政策陆续落地,给初中阶段数学学科教学带来了新的指导政策和教学理念。
但是,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依然存在着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与学生学习实际不匹配的现状。
最为关键的是,初中数学教学不单单需要教师完成“知识输出”,还需要教师开展“知识应用”的教学引导,教学挑战难度偏高。
所以,教师需要严格遵循《新课标》要求,加强新型教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融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实现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全落实。
一、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
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陈旧落后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依然存在。
而且,《新课标》着重强调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确定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对推动数学学科教学质量整体提升的价值所在。
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依然采取“满堂灌”“格式化”“模板教学”的方式,缺乏相应的教学步骤和计划,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层次性,学生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也没有完全形成数学思维。
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1素质教育日渐深入人心,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如何在新课程教学中体现新理念,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何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猜想、分析论证;不但要重视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如何在教学中大胆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等等。
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需要我们发挥集体智慧,认真思考,积极探索。
为此,本学期初一数学备课组拟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1、深入学习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钻研新教材。
2、转变教学观点,树立教学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思想。
3、优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开展课堂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培优转差有成效。
二具体措施:1、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集体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集体备课,探讨教学上的问题。
各章节负责主备的老师为:1.11.2(前2课时)王鑫燕1.2(后2课时)1.3(前2课时)沙海红1.3(后2课时)1.4(前2课时)韩平1.4季飞1.5季飞2.12.2邵永利2.2金鑫3.1常安宝3.2王鑫燕3.3沙海红3.4韩平4.1邵永利4.24.3金鑫4.3常安宝4.4王鑫燕2、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制定难点的突破措施。
3、每章统一进行单元测验,统一评分标准,并利用集体活动时间进行测后总结分析。
各单元的测后报告主要包括:(1)各班和全级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2)哪些知识学生掌握比较好,哪些知识掌握比较差,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3)提出需要补救的问题和今后教学上要注意的事项。
4、认真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等)。
5、开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听课活动,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2当今是合作与竞争的时代,依靠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备课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小学数学精美范文-“三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_通用版
“三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阵地, 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创设新型的数学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思考的问题。
如何创新课堂教学,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呢?笔者通过实践, 认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要做到“三新”。
一、教学理念要新理念决定实践, 有什么样的理念, 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 受传统数学教学理念的影响, 数学教学只是把学生当作一个被动接受的容器, 教师单方面的灌输, 学生只要通过课堂学习可以解答书本上或试卷上的题目就可以了。
这种数学教学理念是狭隘的, 短浅的。
2019年版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 “要面向全体学生,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如果我们要求学生总是千篇一律地完成相同的学习任务, 这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所以, 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要确立这样一个理念, 那就是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原有的知识水平, 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都能够有所发展, 而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达到教师所要求的理想状态。
所以,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要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 首先要把班中的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摸清楚, 知道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已有数学经验, 然后在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
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 要把自己的教学观念从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上来, 要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采用启发式教学, 开放我们的教学空间,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 都能够主动地去学习。
二、教学目标要新教学目标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线索, 课堂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层层展开。
它决定了我们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导向、方法与途径, 更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起到决定性作用。
从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变革来看, 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也在一步步的完善与更新, 从多年前《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要掌握双基能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目标到后来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堂要完成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再到2019年版的《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四维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五年级数学老师工作计划10篇
五年级数学老师工作计划10篇五年级数学老师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本学期五年级数学教研组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学校提出的“生态课程,绿色课堂”为目标,结合区教学案的又一轮深化,根据五年级数学组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关键,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展组内教学研讨,实实在在地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讨与交流,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推动五级数学教研组建设和数学教师素质和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工作目标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能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实践,能用多元的知识结构教育学生、能有精湛的教学技艺和及时的反思习惯引导学生,并善于开展教学研究。
以质量为本,精心备好每一节数学课,有效的修改和设计每一份教学案,让教学案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使学生全面、全员、全程、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备、教、批、辅、评等各项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三、工作重点(一)坚持学习,以学促教在本组内组织数学教师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有效地利用好课堂教学这块阵地。
在本学期中应该尽可能地挤出时间翻阅小学数学的有关杂志,得到新的信息。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去学习,然后在课堂教学上大胆地实践,重视教研活动,重视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在本备课组内构建年级组教师间的研究网络,发扬互帮、互助、携手共进的、精神,达到教育资源与教学经验的共享,争取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注意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严格按照学校集体备课安排,每周二五六年级数学教师导课,根据导课主题和课例进行深入研讨,进一步深化“三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
每周四进行五年级备课组集体研讨,要求保证时间,不无故缺席。
保证质量,每位老师将上周教学工作进行小结交流,并就下周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研讨,每人负责重点发言1至2节课,有重点课例,好的解决方法及建议,最后大家在一起对某些问题进行研讨。
落实新课标小学数学
落实新课标小学数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探究式学习,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落实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
一、更新教学理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讨论、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通过购物、旅行等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学习货币、时间、距离等数学概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三、倡导探究式学习,培养数学思维新课标强调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应设计开放性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虽然新课标倡导探究式学习,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仍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概念、公式、运算规则等,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基本技能。
五、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测量、统计、规划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工具。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山东初中数学新课标课改
山东初中数学新课标课改
山东初中数学新课标课改是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强调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生活化,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能力的提高。
新课标下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基础,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模块。
在数与代数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理解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在图形与几何部分,强调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等活动,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在统计与概率部分,通过数据分析和概率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在综合与实践部分,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上,新课标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式学习,鼓励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新课标也强调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评价方式上,新课标提倡多元化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更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学能力的提升。
评价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组合作、项目研究等多种形式,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总之,山东初中数学新课标课改旨在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2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2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2篇)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1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30人,其中女生13人。
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
少数学生粗心大意,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少数学生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作业马虎。
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
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其次,这学期整数的计算占了极大一块内容,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是关键。
另外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本学期的重点,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
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1、本册教材主要单元:升和毫升,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简单的周期,观察物体,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第一学期是第二学段的开端,是承前启后的关键学期。
四年级上册教材在第一学段教学的基础上,既注意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更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实现这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把教学目标落实到实处。
教材仍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和综合应用四个领域,你知道吗和一些思考题,主要让学生接触数学发展与人类进步联系的一些简单知识,体会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整合教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整合教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作者:潘培保来源:《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2014年第07期传统的数学教学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要目的,强调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自从《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以下简称新教材)的使用,新教学理念的贯彻,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更新教学理念,变换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等,但最基本还是重视如何使用新教材,如何设计和整合新教材来编写教案。
教材质量是教材的生命,有了高质量的教材,才能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案,有了高质量的教案,才能适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确保高质量的课堂效率。
现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围绕高中数学新教材,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如何设计和整合好新教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整合教材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思维能力数学这门学科,具有逻辑性强,知识体系严密的特性。
要学好数学,作为教育者应清楚一所学校中不同的班级甚至相同班级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肯定不尽相同,因而教师在使用同样教材时,既要结合数学这门学科的特性,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和整合好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翻开新教材,认真研究后,你会觉得新教材的编排从总体上看是注重了知识的逻辑顺序,但在细节上还是脱离了教学实践的现象。
此时就需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作出及时而准确的调整,对一些知识块的学习作有效而恰当地提前或置后,使学生能轻易迅速地“消化”和接受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点,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整合新教材中类型相似的知识题,巩固数学知识,教学联系实践,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传统教材,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多,学生很难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数学由于实践活动的需要,现在已发展成为一门分支众多、体系庞大、用途极广的科学,并且它具有抽象性的特征。
数学的抽象性,保证了它的应用的广泛性。
初中数学新课标实施策略
初中数学新课标实施策略
初中数学新课标实施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转变教学观念: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优化教学方法: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和实践性,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 完善评价机制:新课标强调评价的多元性和过程性,教师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过程性评价,同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 加强教师培训:新课标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各种教师培训活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5. 开发课程资源:新课标要求课程资源的多元化和开放性,教师应该积极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如网络资源、社区资源等,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 加强教学管理:新课标要求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学校应该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新课标的顺利实施。
总之,初中数学新课标实施策略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数学新课标教学建议
数学新课标教学建议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新课标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实施新课标教学时,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针对数学新课标教学的建议:1. 确立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数学知识往往抽象难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数学知识。
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讲授法虽然有其优势,但并不能完全满足新课标的要求。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探究学习、项目学习、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 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新课标强调数学思维的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推理等方法,逐步形成数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
5. 强化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6.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7. 重视学生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表现。
8. 持续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在每节课后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
9.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参加培训、研讨等方式,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10. 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支持和帮助。
如何正确使用高中数学新教材
如何正确使用高中数学新教材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广大数学教师面临的第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使用高中数学新教材。
以下几点供参考。
1.领会编写意图,科学使用教材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一种表象性的教学素材。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的任务是设法用好教材,而不是如何教好教材。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
事实上,教材的编写是第一次创造,但教材只是教学的媒介,教师不能墨守成规,不能把教学看作是传授固化的知识,教师使用教材时应进行第二次创造,也就是有创意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摒弃过去那种“教学就是教教材”的旧观念,树立“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素材,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的新观念。
新教材删除了原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和复杂、难、繁、偏的计算和证明问题,如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的求解、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求解、线段的分界点、已知三角函数的角度、三角方程和反三角函数等。
教师必须顺应这一改革趋势,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合适的发展平台。
对于已经删除的内容,不要在教学中再接再厉。
处理新内容要淡化理论,注重知识的应用,注重教材的延伸和发展,充分吸收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增加对世界优秀文化和科技前沿发展动态的介绍。
新课标倡导教学从“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模式,注重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标、新教材的精髓所在。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课程观告诉我们,教材内容的重难点不一定就是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的认知基础才是课堂教学的真正起点,学生的问题、困惑、思考、见解和兴趣等才是教学的重要生长点。
新教材的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必修课教学阶段、选修系列1、2教学阶段和总复习阶段。
一般来说,前一阶段的教学是后一阶段教学的基础,前一阶段的知识会在后一阶段的教学中得到巩固、应用、拓展和深化。
6篇教师参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收货感悟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已有半月之余,借助网络资源和媒体技术,我也花了不少时间进行学习,由此感受颇深。
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谈学习心得。
一、课程标准的新变化1.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
各科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尽显于此。
课程标准新增的核心素养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2.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的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3.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
各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习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新增了学习质量包括学习资料内涵和学习资料描述。
新增的学业质量包括学习质量内涵和学业质量描述。
4.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增强了指导性。
各个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细化了评价与考试的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新增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内容。
5.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加强了学段衔接。
二、教学中的新思考如何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呢?把课堂还给学生,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数学想法,耐心一点,静待花开。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尽量用直观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
还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学过程中体现趣味性,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耐心思考,他们的语言表达需要教师精心引导。
孩子数学素养的养成在于一朝一夕,慢慢积累,我们教师心中始终要怀有信念,慢慢助力。
记得一年级上学期我在教学四个桃子怎样分的时候,准备了四个大白桃和两个盘子,学生听完活动内容后,纷纷想上台展示,那时他们的兴趣已油然而生。
我的新课标教学改进计划
我的新课标教学改进计划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创设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与生活实际贴近的各种情境中,自主与合作地探究,实现知识的再“创造”是我们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
方法措施:1、转变我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首先,课堂教学改革要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发展为中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高效课堂。
通过探索实践,认识到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探索中,紧紧被问题吸引,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各种情感体验中,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
2、把握特点,活用教材与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相比,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材做了重大变革,其突出了: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
倡导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
3、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相互交往的一种活动,而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表态性教学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此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种素材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每一位学生。
践行新课标,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践行新课标,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作者:顾刘兵来源:《山西教育·教学》2024年第01期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迎来新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占据重要地位。
小学阶段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启蒙阶段,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在未来发展中用数学思维处理问题,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和自身发展潜力。
为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数学的生活化和生活的数学化,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生活中,拉近了知识和学生心灵的距离,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观察数学痕迹的习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为其数学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例。
教师首先要做好生活情境的引入,在选择生活情境时,可以灵活变通,如将“衣服”换成“零食”“玩具”“玩偶”等学生熟悉又喜爱的事物,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理解。
然后,教师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上述物品的价格,提出问题:“如果有300元,会买哪些东西?如果只能买两件物品,会花多少钱?”学生发现,根据选择的不同会存在多种结果。
教师可以继续提出问题:“怎样选剩下的钱最多?”学生发现,选择价格最低的两件物品剩下的钱最多。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会发现“剩下的钱=拥有的钱-用掉的钱”,因此学生得知,想要知道剩下的钱需要先算用掉的钱。
基于此,理清了一条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借助教材案例的模板,根据学生生活经验进行微调,将数学知识融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兴趣。
此外,教师通过生活案例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渐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也逐渐融合。
在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是数学教师丰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实施素质教育的“好抓手”。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补足学生当前阶段思维发展的不足,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的抽象思维。
第一学期数学教研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数学教研工作计划第一学期数学教研工作计划时间一晃而过,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
好的工作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第一学期数学教研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学期数学教研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
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质量的调研与监控,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工作目标: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活动,提高电子白板应用技能。
2、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打造高校课堂。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积极开展新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
4、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三、工作重点:1、开展以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为课程的教学研究。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提高常规课的教学质量。
3、开展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4、通过学校教研及区级教研活动,促进数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工作措施:(一)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1、认真学习新标准,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
本学期主要任务:以会“理解新教材、处理新教材、教好新教材”为研究目标,落实新标准在教学中的运用,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2、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转换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新课标作用
小学数学新课标作用小学数学新课标是指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的全面规范和指导。
新课标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指导教学内容的更新与优化新课标明确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和知识结构,强调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同时,新课标也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发展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数据分析等能力。
2. 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新课标还强调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倡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3. 引导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新课标提倡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
评价方式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鼓励教师通过观察、测试、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4. 强调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新课标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中。
这种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促进教育公平和个性化教学新课标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倡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新课标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标鼓励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学会创新和实践。
通过参与数学实验、数学建模、数学游戏等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7.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
2021年高中数学学科新课程教学实施指导意见新课标人教版
2021年高中数学学科新课程教学实施指导意见新课标人教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加强和改进高中数学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结合我省实际,特提出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一、领会课程理念㈠新课程的特色。
高中数学新课程具有时代性、基础性,突出了多样性与选择性。
基础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我国公民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二是为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新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
㈡新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再像以往仅仅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积累,新的课程理念还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新的学习数学的方式。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基本的结论的本质,体会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㈢重视数学的本质和价值。
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倡导数学教学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要求,努力揭示数学的本质。
数学课程要讲推理,更要讲道理。
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的形成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
在内容上,新课程注意把算法的内容和思想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相关部分。
新的课程理念还在高中数学课程内容中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选修课程。
使学生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和崇尚科学的理性精神。
㈣师生们的新目标。
另外,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提出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作出判断;既要打好基础,又要力求创新,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等理念;新的课程理念还将使教师从较为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多种角色的方向转变,从较为单一的课程的“执行者”向着集课程的实施者、建设者、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等多重角色为一身的目标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心 理 机 制 产 生 刺 激 , 断 提 问 , 挥 情意 因素 不 发 维 持 作 用 , 而 磨 炼 学 生 认 知 的 坚强 意 志 . 从 总 之 , 分 发 挥 数 学 情 意 因 素作 用 . 提 高 充 是 学 生 认 知 发 展 的 有 效 途 径 . 师 必 须 努 力 提 高 教 自 身 的师德 修养 和业务 水平 , 要 全 心全意倾 还
们 共 识 . 用 问 题 随 着 在 升 学 指 挥 棒 高 考 中 的 应
加 强数学 应用 教学
( 苏 省 无 锡 市 羊 尖 高 级 中 学 2 1 7 姚 敬 东 江 1 0) 4
问 题 到 数 学 问题 的 抽 象 过 程 , 这 两 个 本质 的 在 关 键 步 骤 上 , 为 学生 代 劳 , 发 学 生 自 己给 出 不 启 数 学 模 型 . 忌 求 快速 , 切 只求 结 果 . 视 过 程 . 轻 融 的 数 学 认 知 与
2 蒋 佩 锦 明 知 白 主 编 . 中 代 数 教 案 北 京 : 京 师 高 北 范大 学 出版 社 .99 1 9
3 名师 授课 录编 委会 名师授 课 录 上 海 : 海 教育 出 上 舨 社 .g 2 1 g
维普资讯
《 学 教 学 通 讯  ̄ 0 2年 第 1期 ( 第 1 6期 ) 数 20 总 4
重庆
- 9・
2 引 申 、 化 课 本 题 深
集 整 理 , 师 适 时启 发 引 导 , 织 指 导 . 学 生 教 组 让 参 与 到 用 数学 知 识 去 解 决 问题 的 每 一 步 骤 每 一 个 过 程 中 , 并 非 只 是 从 题 目到 题 目. 分 体 会 而 充 到 数 学 的 实用 价 值 , 步形 成 数 学 思 想 和 方 法 , 逐 培养能力 , 得数学 活动的体 验. 获 4 开 展 好 数 学 研 究 性 课 题 的 探 究
的 同 时 , 适应 2 为 1世 纪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而 诞 生 的 新 教 材 在 全 国推 广 使 用 . 教 材 从 编 写 指 导 思 新 想 上 更 注 重 加 强 应 用 性 和 创 新 性 , 容 上 重 视 内
支 , 上 面一 层 放 1 0 , 个 形 架 共 放 多 少 最 2支 这 支 铅 笔 ?( 一 册 t 第 1 0页 )问 题 虽 然 很 简 第 2 单 , 教 学 中我 们 不 要 操 之 过 急 . 直 接 给 出 等 但 不
系;
联 系 生 活 实 际 和 社 会 实 践 , 式 多 样 , 动 活 形 生 泼 . 此 用 好新 教 材 , 挥 导 向作 用 为 我 们 提 高 因 发 学 生 应 用 能 力 提供 了 良好 契 机 .
1 用 好 课 本 应 用 问题 例 题 新 教 材 中 应用 题 比率 在 原 有 基 础 上 有 较 大 提 高 , 且教 材例 题 简单 明了 , 近 生 活实际 , 而 贴
例 1 一 个 堆 放 铅 笔 的 形 架 最 下 面 一 层 放 一 支 铅 笔 , 上 每 一 层 都 比 下 面 一 层 多 放 一 往
比 重 不 断 加 大 而 越 来 越 为 大家 重 视 . 种 应 用 各 问题 专 题 、 用 问 题 集 、 模 方 法 归 类 等不 断 涌 应 建 现 . 是 高 考 中反 映 出来 的 得 分 率 却 并 不 因 为 但 我 们 种 种 努 力 而 大 幅 度 提 高 . 人们 困 惑 , 索 在 探
T: 好 ! 有 吗 ? 很 还
达 能 力 , 强 了建 模 能 力 的 培 养 . 加
用 , 进 认 知 发 展 , 是 新 世 纪 数 学 教 育 的 需 促 这
要
由 上 可 知 , 学 生 的 思 维 引 向 深 八 , 学 把 对
参 考 文 献 l 樊恺 兴 宇等 著 中学 数 学 教 学 导 论 武 汉 : 中 王 华
维普资讯
・
8- 重 庆
《 数学 教 学通 讯  ̄0 2年第 1期 ( ) 0 2 总第 1 6期 ) 4
发 挥新 教 材 示 范 导 向功 能
应 用 教 学 是 体 现 素 质 教 育 的 一 个 重 要 方 面 , 学 教 学 必 须 加 强 应 用 教 学 已逐 步 成 为 人 数
氛 围 , 等 台 作 , 有 意 识 地 采 取 有 效 措 施 充 分 平 并
技 挥 数 学 情 意 因 索 的 启 发 导 向 、 控 和 维 持 作 调
4 皮 连 生 主 编 . 与 教 的 心 理 学 , 海 : 东 师 范 大 学 学 上 华
出 版 社 , g l 7 g
差 数 列 , 是 可 以 先 从 以 下 几 个 问 题 人 手 : 列 而 数
在 哪 儿 ? 什 么 数 列 ? 导 学 生 将 普 通 语 言 转 化 是 引 成数 学 语 言 : 依 次 每 一层 的 铅 笔 数 目 一 一数 列 的项 ; 往 上 一 层 比下 面 一 层 多 一 支 —— 递 推 关
由递 推 关 系判 断 —— 数 列 为等 差 数 列 ; 型 架 共 放 多 少 铅 笔 —— 求 数 列 的 和 .
至 此 解 答 过 程 随 之 给 出 , 样 速 度 虽 慢 这 但 加 深 了 学 生 对 问 题 的 理 解 , 化 了 数 学 语 言 表 强
但 却往 往不 为大家 重视 . 因而 我 们 应 该 用 好 已 有教 材 , 用 这 些 问题 让 学 生 进 行 建 模 训 练 , 利 重 视 从 一 般 语 言 到 数 学语 言 的 翻 译 过 程 , 实 际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