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问题与国际关系区域公共 产品视角的分析

合集下载

水资源管理中的跨界合作机制

水资源管理中的跨界合作机制

水资源管理中的跨界合作机制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

在这种情况下,水资源管理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由于水资源的分布往往跨越了行政区域和地理边界,因此跨界合作机制在水资源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跨界水资源管理的挑战跨界水资源是指跨越两个或多个国家、地区或行政区域的水资源,如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由于不同地区在水资源的需求、利用方式、管理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跨界水资源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水资源的分配问题是跨界合作中的核心难题。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等因素决定了其对水资源的需求不同。

例如,工业发达地区可能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而农业为主的地区则更关注灌溉用水。

在水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水资源,满足各方的需求,是跨界合作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其次,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也可能引发冲突。

一些地区可能倾向于大规模开发水资源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而这种开发方式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到其他地区的水资源质量和生态平衡。

此外,不同地区在水资源保护方面的投入和力度也可能存在差异,导致水资源保护的责任和义务难以明确划分。

再者,跨界水资源管理还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的问题。

由于不同地区的管理体制、监测手段和数据统计方法不同,导致水资源的相关信息难以共享和整合。

这不仅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容易引发误解和不信任,进一步加剧了合作的难度。

二、跨界合作机制的重要性面对跨界水资源管理的诸多挑战,建立有效的跨界合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跨界合作机制有助于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各方的协商和合作,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分配方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

其次,合作机制能够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管理辩论辩题

水资源管理辩论辩题

水资源管理辩论辩题正方,水资源管理应该加强管控。

首先,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必须加强管控,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0%的人口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这一数字令人担忧。

如果不加强管控,水资源短缺将会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其次,水资源管理的加强管控可以有效防止水污染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加强水资源管理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和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有效防止水污染问题的发生。

此外,加强水资源管理还可以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据统计,全球约有30%的水资源被浪费,加强水资源管理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因此,水资源管理应该加强管控,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污染问题,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反方,水资源管理不需要加强管控。

首先,水资源是自然界的公共财产,不应该受到过多的管控和限制。

加强管控会限制人们对水资源的使用和开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水资源管理的加强管控可能会导致资源的过度政府干预和管理,增加了政府的行政成本和社会管理成本,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此外,加强水资源管理的管控可能会导致社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浪费,限制了市场的发挥作用,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因此,水资源管理不需要加强管控,应该通过市场机制和法律法规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名人名句及经典案例。

“水是生命之源,是我们共同的财富。

”这是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世界水日上的讲话中提到的。

这句话表明了水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需要得到合理的管理和保护。

另外,经典案例中,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一个成功的水资源管理案例。

通过调水工程,解决了中国南方水资源丰富而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水权制度与定价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5100字》

《水权制度与定价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5100字》

水权制度与定价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水权制度与定价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1国外情况 (1)(1)水权制度与水权转让 (1)(2)水权转换的市场配置 (2)(3)水价弹性与定价方法的研究 (2)2国内情况 (3)(1)水价定价模型研究 (3)(2)水市场与水权转换研究 (4)参考文献 (6)1国外情况在长时间的社会进程和用水的生活实践中,国际各国都有了各自明文规定或者未规定的水资源权利的相关原则。

就算是同在一个国家内,也由于其地域不同、地理环境、自然天气、经济水平的差别,使得它们各自水资源权利的管理方式方法也不一样,所以基本上无法进行统一模式的水资源权利的制度管理。

(1)水权制度与水权转让虽然世界各地关于水权存在一些差别,但大家对水权都非常重视,都对水权的归属进行了明确。

为了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世行倡导在水资源缺乏地区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水权交易市场。

①在美国,取得地表水权的方式是通过法律认可,而地下水权附属于土地,即土地的所有者拥有土地范围内的地下水水权,地下水的抽取量按照拥有土地的比例确定,并且不能对别人用水产生影响等。

而针对并非私人的领土的地下水,它的水资源权利和地表水的水资源权利是一样的。

美国最主要是依据河岸法则,占用法则等等进行相关水资源权利的供给分配。

为了促使农业使用水的转换,规范农业用水转换行为,科罗拉多州根据司法程序对农业用水转换进行监管,加利福尼亚州议会则设立了州水资源控制理事会,负责本州内水资源领域的水交易仲裁和管理工作。

一些州还建立了水银行,将节约的水量(水的使用权)提供给市场进行统一交换,为水交易提供条件[15]。

②在日本,《河川法》规定,对于农业水权拥有者不能改变取水用途,若需改变,则要放弃原有的水权,并再重新申请新用途的水权。

当发生农业用水转换时,农业用水水权首先必须交回到河流管理者手中。

新的申请人必须向河流管理者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才能得到水权。

近年来,日本出现了由城市部门提供部分灌溉设施改造费用,提高灌溉用水效率,节约下来的水则由提供投资的城市部门使用,这是激励农民进行设备更新的一种方法,这种间接的改变用途的水权转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节水农业的发展,保护了农民利益[10]。

国际关系中的海洋权益争端

国际关系中的海洋权益争端

国际关系中的海洋权益争端海洋权益争端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涉及到国家间的领土、资源、管辖权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从背景、原因、现状和解决方式等方面,对海洋权益争端进行深入探讨。

一、背景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然而,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各国海洋权益的交叉性,海洋权益争端也日益增多。

二、原因海洋权益争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各国对海洋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

海洋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渔业资源等,这些资源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海洋管辖权的争议也不容忽视。

一些国家主张对其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拥有主权,而其他国家则认为这些区域属于公海或双方共有。

此外,历史遗留问题、地缘政治因素、国际法解释差异等也是导致海洋权益争端的重要原因。

三、现状目前,国际社会对于海洋权益争端的解决方式仍然存在分歧。

一些国家采取强硬手段,通过武力冲突、情报收集、网络攻击等方式争夺海洋权益。

而另一些国家则主张通过和平谈判和国际法解决争端。

尽管如此,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海洋权益争端,如南海、东海等问题。

这些争端不仅影响了地区稳定和国际秩序,也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风险。

四、解决方式为了解决海洋权益争端,国际社会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加强国际合作是关键。

各国应该加强信息共享、技术交流、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海洋环境变化和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挑战。

其次,推动国际法的发展和完善。

国际法是解决海洋权益争端的基础,各国应该尊重国际法原则和精神,通过协商、谈判等方式解决争端。

此外,建立公平合理的争端解决机制也是必要的。

国际社会应该建立专门的机构或机制,负责处理海洋权益争端,确保争端解决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最后,加强民间交流和对话也是解决海洋权益争端的重要途径。

各国应该加强与相关利益攸关方的沟通和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为解决争端创造良好的氛围。

饮用水危机解决全球饮水安全问题

饮用水危机解决全球饮水安全问题

饮用水危机解决全球饮水安全问题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饮用水危机逐渐成为全球性问题。

在许多地区,人们面临着饮用水短缺、水污染和水安全等挑战。

如何解决全球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成为了当今世界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了解全球饮用水危机的背景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全球饮用水危机的现状和原因。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全球约有30%的人口无法获取到安全的饮用水,超过10%的人口生活在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

这说明饮用水危机已经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饮用水危机的原因主要有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不公平分配三个方面。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干旱和水资源减少,同时,工业化和农业活动带来了水污染问题。

此外,饮用水的不公平分配也使得一些地区的人口无法获得足够的饮用水资源。

二、解决饮用水危机的措施为了解决全球饮用水危机,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1.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保护水资源是解决饮用水危机的基础。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此外,通过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可以有效应对饮用水短缺问题。

2. 水污染治理水污染是影响饮用水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治理水污染也是解决饮用水危机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该加大对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的治理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机制,确保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3. 发展新型的水资源除了保护和治理现有水资源,发展新型的水源也是解决饮用水危机的重要途径。

例如,海水淡化技术可以将海水转化为可饮用的淡水,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此外,雨水收集、水库蓄水和地下水开发等措施也可以提供可靠的饮用水资源。

4. 提倡节水意识节水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饮用水安全解决方案。

通过提倡节水意识,人们可以减少日常生活中的水消耗,例如减少用水量、修复漏水设施、使用高效节水设备等。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公众的节水意识,形成节水的社会氛围。

5. 加强国际合作饮用水安全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来解决。

水资源管理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研究

水资源管理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研究

水资源管理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研究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的变化,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水资源管理成为了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有必要对不同国家的水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和研究,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一、国际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模式(一)美国的水资源管理模式美国的水资源管理实行以州为主体的分散管理体制。

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制定宏观政策和法规,各州则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

在水资源开发方面,美国注重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水电开发、灌溉、供水、航运等。

同时,美国也非常重视水资源的保护,通过建立严格的水质标准和污染控制措施,保障水资源的质量。

(二)日本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日本的水资源管理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中央政府负责制定全国性的水资源政策和规划,地方政府则负责具体的水资源管理工作。

日本在水资源开发方面,注重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推广节水器具、加强污水处理和回用等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日本还加强了对地下水的保护,严格限制地下水的开采。

(三)澳大利亚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澳大利亚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其水资源管理模式以市场为导向。

政府通过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澳大利亚也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二、国际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借鉴(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各国都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和法规,明确水资源管理的责任和权利,规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行为。

例如,美国的《清洁水法》、日本的《河川法》、澳大利亚的《水法》等,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多元化的管理体制不同国家根据自身的国情和水资源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有的国家实行集中管理,有的国家实行分散管理,还有的国家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水资源保护政策解析

水资源保护政策解析

水资源保护政策解析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保护水资源,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相应的水资源保护政策。

本文将对水资源保护政策进行解析,探讨其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

一、政策背景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维持的基础。

然而,由于过度开采和污染等因素,全球许多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压力。

鉴于这一现状,各国纷纷制定了水资源保护政策,以应对水危机的挑战。

二、政策主要内容1.水资源管理与规划:制定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包括建立监测和评估体系,制定地区性的水资源规划,采取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2.水环境保护:加强水环境监测和治理,防止水污染。

通过建立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监管机制,加强工业和农业排污治理,保护水体的水质和生态系统功能。

3.水资源节约与效益提升:推广水资源节约的技术和措施,降低水资源使用强度。

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价调节机制,激励用户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4.生态保护:加强流域管理,保护水源地和湿地生态系统。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支付生态效益,鼓励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水资源的生态功能。

三、政策实施效果水资源保护政策的实施对于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维护水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在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方面,政策的推动使各地建立了科学的水资源评估和规划体系,实现了各区域间的水资源合理分配和利用。

另一方面,水环境保护措施的强化,有效减少了水污染,保护了水质和生态系统。

此外,水资源节约和效益提升方面的举措,促使社会各界大力推广水资源节约技术和措施,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然而,水资源保护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政策的落地需要协调各利益方的利益冲突,同时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其次,政策的执行需要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最后,政策的长期可持续性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培养良好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水资源冲突与合作国际关系视角

水资源冲突与合作国际关系视角

水资源冲突与合作国际关系视角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的冲突和合作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国际关系的视角探讨水资源冲突与合作的问题,并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水资源冲突的原因水资源冲突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首先,地理分布不均衡。

世界上有些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有些地区则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这种地理分布不均衡使得一些国家或地区拥有较多的水资源,而另一些则面临水资源的稀缺,容易引发冲突。

其次,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可用的水资源却是有限的,这导致水资源供需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容易引发冲突。

再次,政治因素的干预。

一些国家或地区在争夺水资源问题上,往往将其政治利益放在首位,不顾其他国家的合理需求,从而引发水资源冲突。

二、水资源冲突的影响水资源冲突不仅对当事国家产生负面影响,也对国际社会产生较大影响。

首先,对当事国家的影响。

水资源冲突严重影响了当事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水资源短缺导致农业生产困难,粮食供应不足,加剧社会矛盾。

同时,缺水还会导致环境恶化,水源污染等问题进一步恶化,给当事国家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其次,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水资源冲突不仅使当事国家之间的关系紧张,也可能波及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冲突引发的难民问题、经济困境等都会对周边国家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三、水资源合作的必要性面对水资源冲突,国际社会必须加强水资源合作,共同解决水资源问题,这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

首先,共同利益需求。

水资源是全球的共同财富,各国在水资源问题上都有共同的利益需求。

加强合作,实现相互交流与支持,有助于促进双方在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上取得共识,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共同应对挑战。

面对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的挑战,各国需要携手应对,共同解决水资源问题。

国际关系中的海洋权益争端

国际关系中的海洋权益争端

国际关系中的海洋权益争端海洋权益争端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涉及到国家间的领土争端、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现状分析、解决途径和未来展望四个方面,探讨国际关系中的海洋权益争端问题。

一、历史背景海洋权益争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代殖民时期。

当时,许多国家通过占领海洋资源丰富的地区,获取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

随着国家间经济和政治联系的加强,海洋权益争端也逐渐演变为一种国际政治问题。

例如,南海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涉及到了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

二、现状分析当前,海洋权益争端的形式和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海洋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海洋权益争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领土争端,还包括了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国家在海洋权益争端中采取了强硬手段,导致了冲突的升级和加剧。

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可能导致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因此,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对话和协商,寻求和平解决途径。

三、解决途径解决海洋权益争端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

首先,政治协商是解决争端的基础。

各方应该本着平等、尊重、合作的原则,通过对话和协商,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

其次,经济合作也是解决争端的有效途径。

各国可以通过合作开发海洋资源,实现互利共赢,从而降低争端的风险。

此外,国际法和国际仲裁也是解决争端的重要手段。

各国应该遵守国际法和相关条约,通过仲裁等方式解决争端。

同时,国际社会也应该加强法律和制度的完善,为解决海洋权益争端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四、未来展望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海洋权益争端将会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因此,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未来,海洋权益争端可能会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建立: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对话和协商,建立多元化的解决机制,包括政治协商、经济合作、国际仲裁等多种手段。

环境与国际关系:一种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视角

环境与国际关系:一种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视角
泰 国 的大型 水力 发 电站 项 目处于 领 先地 位 。这 种发 展 引起 河流 盐度 升 高 ,
破坏 了河流的生态 , 使下游 的越南和柬埔寨成了 “ 受害者” 越南的产粮 区 。 由于缺少湄公河 的灌溉而深受影响。没有了来 自上游的充沛流量 ,越南境 内的湄公河还面临着南海海水倒灌 的危险。 湄公河三角洲是越南的“ 饭碗” , 居住在此地的1 0 万越南人 以种粮为生, 70 并为整个越南提供 了约半数的粮
指南亚、东南亚和东亚地 区的一种雾霾,其7 %是人为造成的。这种云 的 5 成因包括印度尼西亚 的野外大火、森林大火中燃烧的动植物和化石、柴火 的不完全燃烧、 工业废气以及车辆尾气等。 雾霾层下的南亚 国家便成 了 “ 受 害者” 。这种外部性引发 的危害包括粉尘对健康的损害 ( 如马来西亚) ,以 及 由于光照不足导致 的农业减产 。褐云甚至还改变了地 区的季风形态 ,导 致 印度的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西部 的降雨至少减少了4 %。 0 而与此同时,其他地区如孟加拉 国,却遭遇 了更多的降雨和洪水 。亚洲面
的国家 ,使相互比邻 的国家极易卷入地 区性 的环境纠纷之中,导致地 区性 局势紧张。就冲突内容而言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纠纷和资源共享的利用 纠纷两种类型。前者是指环境污染物的扩散给它国造成各种损失 ,引发地 区性 的环境纠纷。 这类 纠纷最早出现在 2 世纪 3 0 0年代 , 近几十年来这种 争执发生的概率逐渐增加 。后者是指某些国家因对共享性资源利用的最大 化而造成他 国各种损失所 出现 的国家之间的争端和摩擦。② 近年来 的例子 有亚洲的 “ 褐云”对南亚 国家造成 的危害;亚洲的酸雨 ;老挝、泰国、柬 埔寨和越南共享的湄公河水资源利用的争端 ; 拉丁美洲的拉普拉塔河污染 , 拉丁美洲三个国家对潘塔纳尔湿地 的污染 ;美 国和墨西哥边境的大气和水 源污染 ;等等。 先来看亚洲的环境 问题。亚洲面临的第一个地区环境问题是 “ 褐云” ,

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挑战。

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今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水资源管理的关键是如何平衡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需求,以确保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1. 水资源管理的经济学分析水资源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经济与环境问题。

水资源的供需关系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经济学家认为,水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因此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以确保其可持续利用。

在水资源管理中,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另一个人的福利产生影响,而没有为这种影响支付适当的代价。

环境污染是水资源管理中的典型外部性问题。

例如,当一个工厂排放污染物时,它可能会影响周围居民的水资源质量。

由于这些影响并不存在市场交易,因此外部性成为了有效的市场失灵的一个例子。

此外,水资源的价格也是水资源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经济学问题。

由于水是一种必需品,因此水资源的价格不能太高,以免影响居民的基本生活;但另一方面,水资源的价格也不能太低,以免浪费和过度使用。

此外,由于水资源是一种“公共产品”,因此它的价格要考虑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2.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未来的发展需求。

可持续发展需要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来平衡。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经济发展应当具有长期性。

这意味着不能牺牲未来发展来满足当今的需求。

(2)经济发展应当具有可持续性。

这意味着需要利用资源的方式来确保未来的资源供应。

(3)经济发展应当具有效率性。

这意味着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使用技术和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的有效使用。

3. 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需要考虑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1)水资源管理的市场化。

水资源保护与国际合作的关系是什么

水资源保护与国际合作的关系是什么

水资源保护与国际合作的关系是什么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的变化,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如短缺、污染和分配不均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水资源保护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而国际合作在水资源保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

没有清洁、充足的水资源,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受到极大影响,包括饮水、烹饪、清洁等基本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

其次,水资源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农业是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而灌溉用水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再者,工业生产也离不开水。

许多工业过程需要大量的水,而受到污染的水会影响工业产品的质量,甚至损坏生产设备。

此外,水资源还与生态平衡息息相关。

河流、湖泊、湿地等水域生态系统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水资源的破坏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减少。

然而,当今世界水资源保护面临着诸多难题。

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是一个突出问题。

有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有些地区则极度缺水。

这种不均衡导致了水资源在地区之间的争夺和冲突。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带来了用水需求的急剧增加。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市用水压力增大,而工业的快速发展也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并产生了大量的污水和废水。

水资源的污染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残留、生活污水等都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降低了水的质量和可利用性。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国际合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国际合作有助于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通过国际协商和合作机制,各国可以共同制定水资源的分配方案,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合理调配水资源,避免因水资源争夺而引发的冲突和矛盾。

例如,跨国河流的水资源分配往往需要相关国家通过协商达成一致,以确保各方的利益得到平衡和保障。

国际合作能够推动水资源保护技术的交流与共享。

不同国家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可能拥有各自独特的技术和经验。

我国水资源状况及主要问题分析

我国水资源状况及主要问题分析

我国水资源状况及主要问题分析第一篇:我国水资源状况及主要问题分析我国水资源状况及主要问题分析环境与资源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五班万罕立 64120527摘要:本文从水资源分布,水量及水体水质三方面对中国的水资源状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水质水量问题建议1.水资源含义及主要特点1.1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类用于生产与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总成部分。

其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1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之源,是关系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和最广泛的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无法替代的资源。

2水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存在于河流湖泊湿地和含水层系统内以现有手段和经济合理的条件可被人们所开发利用的那部分资源量,由大气降水不断补给的自然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所称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为:水资源为可利用或有可能利用【】的水源,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用。

31.2水资源主要特点1.水资源的循环再生性: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

正是由于降水作用,使得地球上的淡水可以进行永不停歇的水文循环,不断得到更新。

因此,睡资源具有循环再生的特点。

2.水资源的有限性: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为14.6×1017m3,其中97.5%为咸水,淡水仅占2.5%,而其中大部分又储存在冰川当中,或是为土壤水、深层地下水难以被人类利用。

事实上易于人类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全球淡水资源的1%。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是有限的。

3.水资源的区域性:淡水资源虽然具有循环再生特点,可利用量尽管有限但仍能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但是淡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并不是均衡的,其常常与人口的地区分布不相协调。

水资源分配的公平与正义

水资源分配的公平与正义

水资源分配的公平与正义在当今社会,水资源的分配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水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关系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

然而,水资源的分配并不平等,存在着公平与正义的问题。

本文将就水资源分配的公平与正义进行探讨。

一、水资源分配的背景与现状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由于地域分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世界上许多地区都存在着水资源紧缺和水质污染等问题。

同时,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对水资源的需求和利用方式也存在差异,这导致了水资源分配不平等的问题。

二、水资源分配的公平原则公平是水资源分配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追求资源的公正、均等和合理分配。

在水资源分配中,公平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 地域公平:不同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合理的水资源分配,避免资源过度集中于某一地区,造成其他地区的水资源匮乏。

2. 社会公平: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应享有平等的水资源利用权益,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贫困地区还是富裕地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获得水资源。

3. 代际公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不应损害后代子孙的生存与发展利益。

三、水资源分配的正义原则正义是水资源分配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它强调在分配过程中应考虑社会公正、人权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具体表现如下:1. 社会正义:水资源应按照社会的公共利益进行分配,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并优先保障弱势群体的水权。

2. 生态正义:在水资源分配中,应维护和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防止水资源利用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3. 国际正义:全球水资源分配应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公认的公平原则,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需求和权益。

四、推动水资源分配的公平与正义为了实现水资源分配的公平与正义,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水资源的归属权和使用权,并对违法乱纪者进行严惩。

2. 提高科技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回收利用率,提升水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水资源危机全球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水资源危机全球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水资源危机全球合作的机遇与挑战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危机逐渐浮出水面。

在这样的形势下,全球合作成为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关键举措。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危机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讨论全球合作在解决水资源问题中的作用。

一、水资源危机的机遇1.刺激科技创新:水资源紧张情况促使人们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从而推动了科技创新。

例如,水资源管理技术的发展,包括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水质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创新等,为解决水资源问题提供了新的希望。

2.推动经济发展: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将带来经济效益。

通过建立节水型产业和推动水资源高效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创造就业机会。

此外,水资源的合理开发还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国际合作:水资源危机是全球性问题,各国间合作成为必然趋势。

面对共同的挑战,各国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合作研究等形式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水资源危机。

这种合作有助于提高国际社会的整体水资源管理能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水资源危机的挑战1.地区差异与不平衡:全球各地水资源的分布不均,有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有些地区则面临严重短缺。

这种地区差异带来了区域间的水资源争夺与分配问题,增加了解决水资源危机的难度。

2.水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

水污染不仅影响水质,还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解决水污染和保护水生态环境成为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3.政策与管理不到位: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需要政策和管理方面的支持。

然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管理政策制定和执行存在缺陷,管理手段不完善,缺乏监督与执法机制,导致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三、全球合作的作用1.信息共享与技术交流:全球合作可以促进水资源管理经验的共享和技术的传播,各国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和交流机制,分享管理经验和最佳实践。

水与全球治理推动水资源管理的全球合作

水与全球治理推动水资源管理的全球合作

水与全球治理推动水资源管理的全球合作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是我们赖以生活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全球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全球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水与全球治理如何促进水资源管理的全球合作,并分析其中的优势和挑战。

水资源的全球治理是确保全球水安全的重要手段。

全球治理通过国际机构、多边协议和合作框架来协调各国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行动。

第一个值得关注的合作框架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水资源目标。

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指导,各国通过全球和地区性合作框架,共同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关于水资源的要求。

此外,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机构也在推动全球减贫和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全球合作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首先,跨国合作可以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最佳实践。

许多国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水资源管理经验,通过合作可以将这些经验应用到其他国家,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平。

其次,合作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共享。

在水资源管理中,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效率和减少浪费。

通过国际合作,各国可以共享技术和资源,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再次,全球合作可以推动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针对全球性水资源管理挑战,国际合作可以促使各国共同制定规范和政策,确保水资源得到科学、公正和持续的管理。

然而,全球合作在水资源管理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合作需要各国间的政治意愿和信任。

在实践中,一些国家可能因为地缘政治问题、不平等的利益分配等原因而不愿意参与合作,从而影响了全球合作的效果。

其次,合作需要适应各国不同的水资源管理需求和现状。

不同国家和地区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各不相同,需要灵活的合作机制来解决具体问题。

再次,全球合作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

水资源管理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和能力建设等。

公共物品理论视角下宁夏永宁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公共物品理论视角下宁夏永宁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意识普 遍较低,宣传教育亟待加 强
宁夏永宁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恶劣,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 均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财政投入不足
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筹资渠道
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参与度低
04
公共物品理论视角下解决宁夏永宁县农村 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
公共物品理论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关联
农村饮水安全属于公共物 品范畴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具有公共物品的特点,即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此可以将其视为一 种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理论对农村饮水 安全问题的指导意义
公共物品理论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供 了理论指导,强调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
的责任,以及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合作。
研究目的与贡献
研究目的
通过对宁夏永宁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深入调查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 案和建议。
研究贡献
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水平,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为其他地 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02
公共物品理论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概述
公共物品理论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包括公共设施、公共福利、公共安全等 。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 度,保障农村饮水安全问 题的有效解决。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加 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 监督和管理。
引入市场机制,创新管理模式
引入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农村饮水安 全工程建设和管理。 探索多种管理模式,包括委托管理、租赁 、股份制等,提高管理效率。
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确保农村饮水 安全工程的良性运行。
特点
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不可分割性、提供者的多元性。

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

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

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解析区域合作的另一个理论视点如果说20世纪70~80年代是全球化的一个新起点,那么现在已有迹象显示:虽然全球化还在继续发展,但是区域合作正在成为新的国际潮流,21世纪将是区域合作的世纪。

区域合作的理念正在成为众多国家对外战略的主导思想。

国际形势的变化必然要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得到反映。

为此,本文提出“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概念,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为区域合作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笔者认为,有关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提供有助于本地区稳定和繁荣的国际公共产品,这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据此可以预料,关于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相关研究将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构建的新内容、新方向。

一国际公共产品理论的提出及其缺陷“国际公共产品”是国际关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原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一国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产品与劳务。

最初,公共产品理论仅限于一国范围内,该理论认为政府有责任提供包括国防、外交、治安等公共产品以及道路、桥梁、路标、灯塔等社会基础设施,以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导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一国范围之内,公共产品的成本由政府向公众征税来筹集。

美国学者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将公共产品理论引入了国际关系学。

他在《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一书中提出,国际经济体系的稳定运转需要某个国家来承担“公共成本”。

①这一观点后来被罗伯特·吉尔平(Robert Gilpin)发展成“霸权稳定论”,即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各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的霸权国家,通过为国际社会提供稳定的国际金融体制、开放的贸易体制、可靠的安全体制和有效的国际援助体系等国际公共产品,来获得其他国家对由霸权国所建立的国际秩序的认同,从而实现体系内的稳定和繁荣。

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所构成的体系正是典型的霸权供给国际公共产品的国际体系。

水的冲突与合作

水的冲突与合作

水的冲突与合作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冲突与合作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各地区之间因为水资源的分配、利用等问题而产生矛盾和冲突,同时也需要通过合作来解决和管理水资源。

本文将探讨水的冲突与合作,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一、水资源冲突的现状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地区已经面临水资源的紧缺和不均衡现象。

一些国家甚至已经出现严重的水危机,例如非洲部分地区、中东地区以及印度等。

由于水资源的不足,这些地区的人民面临饮水困难、农田灌溉困难等问题,从而导致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水资源冲突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区域性差异:由于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地区水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面临严重的水危机。

这种区域性差异导致了水资源的不平衡,进而引发冲突。

2. 水的跨界流动:许多地区的河流、湖泊跨越多个国家,不同国家之间在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上存在分歧。

国家之间可能因为水资源问题产生纠纷,甚至发展成为冲突。

3. 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城市化进程等对水资源的利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水污染、过度开采等。

这些因素导致水资源的供求矛盾加剧,进而引发冲突。

二、水资源合作的必要性尽管水资源的冲突日益严重,但水资源合作同样也是必要的。

1. 全球视野:水资源是全球性问题,各国之间应该进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水危机。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自解决水资源问题,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2. 利益共享:水资源的合作有利于各国共享水源,实现互利共赢。

通过合作,不仅可以解决单个国家的水资源问题,还可以促进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3. 和平稳定:水的冲突可能导致地区之间的紧张局势甚至战争,而水资源的合作可以促进地区之间的和平稳定。

通过合作解决水资源问题,有助于化解地区间的矛盾和冲突,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三、解决水资源冲突的方案1.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各国应加强沟通和协商,建立起国际性的水资源合作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问题与国际关系:区域公共产品视角的分析李志斐摘要在后冷战时代,随着人口增加、资源开发利用和气候变化,水问题逐渐成为国际政治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水资源安全与国际关系之间的联系日益直接和密切。

水问题通常属于区域性公共问题。

文章运用区域公共产品的分析框架,阐述水问题与国际关系之间的本质联系,探究如何站在战略的高度,通过合作提供“水资源类区域公共产品”,以实现国际关系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水问题水资源安全区域公共产品中国周边外交国际关系水是一切地球生灵的生命之源,是每一个国家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自公元前4500年,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两个城邦国家拉什加和乌姆马之间发生水战争之后,水问题就逐渐成为国家间处理关系的重要议题。

冷战结束后,世界人口数量上升,气候变化剧烈,温室效应愈发明显,水资源成为一种战略性的稀缺资源,因水质污染、水权与水益分配等问题引发的水资源争端频频出现,尤其是在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水争端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构建的重要安全性问题,如何理解和处理周边地区凸显的水问题是中国外交所面临的严峻考验。

随着国家利益需求的日益增长,在以水问题为代表的公共问题分析上创造新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概念,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水问题与国际关系的本质联系,探索中国参与地区治理与构建和谐周边的新方式与新方法。

*李志斐,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北京100007)。

一、水资源安全问题与国际关系水是一种不可替代性的资源,全球大约97%的水为不适于饮用和灌溉的碱水,只有3%的水为淡水,其总量大约0.35亿立方千米,由于大部分位于南北两极的冰圈之内,所以,其中只有大约0.1亿立方千米是可供人类方便采用的水资源。

①水是一种流动的资源而非静态的实体,具有跨地区和跨国界的特性,它会以跨国界河流、湖泊和含水层的形式而跨越国界,将因国界而分隔开的居民联系在一起,形成国际流域。

正因为水具有这些天然特性,决定了水问题会和国际关系联系在一起。

在国际关系领域,引发国家间冲突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主权界定的利益归属问题,二是制度在调节资源分配中的不完善性。

水资源和能源、原材料一样,存在先天分配不均的特性。

例如,亚马逊流域的水资源含量占全球淡水资源的20%,欧洲占了7%,整个澳洲占了1%,而非洲,虽然拥有全世界人口总量的15%,但却只占有9%的淡水资源。

联合国大会在1962年通过的《自然资源之永久主权的决议》中规定,“各民族和各国有对自然财富和资源之永久主权”,1974年发布的《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中进一步规定,“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享有充分的永久性主权,包括拥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在内。

”所以,在水资源先天分配不均的现实条件下,国际流域中一国在享有对境内水资源使用的权益时,可能会对流域内其他国家的权益产生影响,再加上缺乏必要的协调与管理机制,利益各方会产生权益界定上的争议,并由此引发水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水问题的核心是水资源安全问题。

联合国在1977年的世界水会议上就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来关注水资源安全问题。

所谓水资源安全是指国家利益不因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质污染、水环境破坏等造成严重损失;水资源的自然循环过程和系统不受破坏或严重威胁;水资源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状态。

②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讲,水资源安全的核心内涵有两个:一是一国的主权不因水资源问题而受到侵犯和削弱。

正如国际水法所规定的水资源国家主权原则和公平合理利用原则,即一国既享有开发本国境内水资源的权利和自由,也承担不损害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义务;二是一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不因他国的水资源使用受到威胁。

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有一定的水源保证,当其他国家的水资源使用导致本国的水资源使用受到影响,并且继而影响到正常的生产与生活需要时,就可以说,一国的水资源安全受到威胁了。

从问题类型上来讲,水资源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水污染纠纷和水资源利用争端两①②Peter H.Gleick,“An Introduction to Global Fresh Water Issue”,in Water in Crisis:A Guide to the World'sFresh Water Resource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pp.4—12.郑通汉:《论水资源安全与水资源安全预警》,《中国水利》,2003年第6期,第45页。

种。

水污染纠纷通常是指一国将污染物排入本国的水体内,污染物质随着水的流动进入其他国家境内的水源体内,造成连带污染,由此引发相互比邻的国家发生纠纷。

其比较典型的案例集中在水源充足的欧洲和美洲。

以多瑙河和莱茵河流域为例。

1986年11月,瑞士巴塞尔市的一家化学公司仓库发生火灾,引发装有1250吨剧毒农药的钢罐子爆炸,大量有毒化学物质流入莱茵河,导致大范围鱼类死亡和水质污染,除瑞士本国,莱茵河流经的德国、法国和荷兰等国也蒙受巨额损失。

法国等国在愤怒谴责之余,还要求瑞士政府赔偿3800万美元。

而在多瑙河流域,由于上游罗马尼亚巴亚马雷市附近的金矿污水处理池出现破损裂口,导致大量含剧毒氰化物和铅、汞等重金属的污水流入多瑙河,使多瑙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匈牙利、南斯拉夫和乌克兰等国也成为污染受害国,这些国家反应强烈,认为罗马尼亚不仅要赔偿自身损失,还应受到相关国际法的制裁。

为此,罗马尼亚和上述几个国家的关系一度高度紧张。

在中国和邻国之间,同样也发生过水污染纠纷。

例如,在黑龙江流域,2005年11月13日,中国吉林石化公司的厂房突然发生爆炸,大约100吨的苯不慎流入松花江。

松花江是黑龙江最大的支流,污染物随着松花江水进入黑龙江水域,继而到达下游国家俄罗斯境内。

污染事件发生后的第12天,俄罗斯政府宣布远东第二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中国名为伯力)进入紧急状态,并随即切断了其水供应。

俄罗斯政府声称,由于中国污染监督机构的缺职少责,导致工业污染物进入越境水域,给俄罗斯境内的居民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水资源利用争端主要是指某些国家对共享水资源的利用,对其他国家的水资源使用数量或质量构成消极性影响,从而引发国家之间的争端。

这类争端有两种性质之分,即水资源分配问题导致的争端和水资源短缺引发的争端。

虽然每个国家享有如何利用国内水资源的决定权,但由于水体的连接,一国对水资源的利用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相邻国家或同一流域内其他国家的水资源使用,如果缺乏协调,就会引发国家间的争端。

例如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和恒河流域的水争端事件。

澜沧江—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五国后,在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全长约4880公里。

整个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共生活着大约6000多万人,对他们来说,澜沧江—湄公河是赖以生存与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其水资源为当地提供了农业灌溉、渔业、交通运输、旅游业等产业发展的机会。

近些年,为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计划在澜沧江流域分段修建8座水电站,其中漫湾、大朝山、景洪、小湾等四座水电站已经竣工并开始蓄水发电。

对此,一些湄公河国家认为,中国在上游修建水坝,会拦截和减少流入下游的水量,影响下游渔业和种植业的发展,同时,中国在上游的开发利用会造成水质污染,严重破坏河流的生态平衡。

2010年湄公河地区遭遇大旱,湄公河国家即将后果归咎于中国对澜沧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炮制出了“中国大坝威胁论”和“中国水威胁论”,并将与中国的“水战”搬上湄公河峰会,①中国的国际形象遭到严重损害。

再来看看恒河流域的情况。

恒河是南亚地区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国际河流,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恒河水资源对于印孟两国的农业生产和经济生活作用巨大。

20世纪70年代,印度在恒河下游修建法拉卡水坝,使恒河中三分之二的水改道至加尔各答港入海,此举提升了加尔各答港的航运能力和印度城市的取水能力,但却使孟加拉国每逢旱季就面临无水可取的境地,严重影响了该国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居民生活。

在多次抗议和谈判无果的情况下,孟加拉国一度将恒河用水问题提交至联合国大会。

1977年印孟两国终于签订了一项为期5年的临时协议,适度满足了孟加拉的用水要求,但仅仅在3年后,协议就被印度英迪拉·甘地政府废弃,致使孟加拉国遭受重大损失。

印孟两国长期的水纷争,使本因边界问题和政治问题而紧张的两国关系雪上加霜。

因水资源短缺引发的争端在水资源安全问题中最为常见和典型。

比如,中东地区严重缺水,很多国家一直面临水资源需求紧张的威胁,在持续半个多世纪的阿以对抗中,水争端一直以各种形式贯穿其中。

在中东,以色列、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等国视水资源为国家战略物资,以色列政府更是将水安全同国防安全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已故前总理列维·埃什科尔宣称,水是以色列的生命,以色列将动用一切手段来确保河水的继续。

②约旦河是以色列、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等国水资源需求的主要来源。

20世纪50年代,以色列打算实施“国家输水工程”,通过修建水渠和河坝来改变约旦河河道,从而使约旦河的大部分水资源为己所用,这一计划激起了流域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但以色列一意孤行并于1964年基本竣工。

作为反制措施,约旦河流域其他国家纷纷实施自己规划的约旦河水改道工程,但却在1965年遭遇以色列突击队的严重破坏,成为引发第三次中东战争的由头之一。

在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夺得约旦河和太巴列湖(地处戈兰高地,主要由约旦河上游的淡水注入而成)的控制权,并利用第四次和第五次中东战争,又占有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和黎巴嫩南部领土,从而控制了约旦河流域的主要水资源来源地。

以色列独霸水资源的行为,激起了长期的约以、巴以、叙以和黎以的水冲突。

以色列已故总理拉宾曾表示,“如果我们解决了中东的所有其他问题,但如果没有令人满意的解决水问题,那么,我们的地区还将会爆炸。

”③①②③《中国与湄公河水战搬上峰会》,《亚洲周刊》,2010年4月18日,第34页。

Hans Petter Wolleback Toset,Nils Petter Gleditsch and Havard Hegre,“Shared Rivers and Interstate Con-flict”,Political Geography,Vol.19,No.8,2000,p.972.冀文海:《人类将爆发水战争》,《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10月21日,http://past.people.com.cn/ BIG5/channel7/498/20001021/280596.html。

二、水问题与区域公共产品理论近年来,在国家、地区乃至国际上,水问题的重要性大为突出,水资源日益成为社会和公共政策涉及的一个重要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