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交流材料:加强校本研训,引领教师发展
实施校本研训 引领教师成长
民主片区校本研修讲稿二实施校本研训引领教师成长安康市岚皋县民主小学徐流泉一所学校要提高办学声誉,要发展,就必须重视教师的成长。
要努力促使教师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方式,改善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才会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才会实现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校本教研是一种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
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
一年来,我校全面落实了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通知精神,改革了原有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教学研究体制,解决了课程改革实施过程的各种实际问题。
同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丰富多彩的平台,为新课程的实施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我们具体的做法是:一、转变观念,让教师从情感上接受“校本教研”新理念长期以来,学校的教研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教学研究体制,教师习惯被动接受,学期初教研部门把任务布置好,教师们努力完成任务即可。
教师工作起来没有激情,学习氛围淡化,教学缺少反思,同志间缺少合作,外面的世界就更缺少了解,教学研究成了“空中楼阁”。
2002年秋季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彻底改革了这种局面:教师参加完通识培训后,很多教师,甚至是优秀教师,教学能手都不会“教书”了,面对新课程、新教材,很多教师束手无策,他们都感到教学观念落后了。
当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知识障碍,技能障碍及情感障碍时,他们深切感到自己应该学习了,应该与同事讨论,应该向专业人士求助了。
此时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并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因此,我们说是课程改革让教师们从情感上接受了校本教研新理念,让校本教研制度的落实成为可能。
二、建立教师学习制度,让学校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首先就要建立教师学习制度。
一个教师能主动接受,乐于遵守的学习制度的建立必须是通过民主的方式产生的,我们通过教代会讨论建立了我校教师的学习制度,即: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校视为自己的学习场所,形成自觉学习的职业生活习惯,使自己成为学习型教师。
强化校本研修,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通 过观察和反思 ,借鉴别人教学 的成 功 之处。这种教师群体之 间互相合作 、互
相切磋的浓厚教研氛 围,既强化 了团队
程教 育英 语资源应 用绩效之研究”和省
级课 题 “ 湖北 省小学习作理论实践”均
合作意识 ,又使不 同个体 的知识 与能力 在探讨 、分享 中得 以提升 ,从而 促使 广
培训 内容与教师发展研究” 已进人总结 和结题 阶段 。 三是新立项 的市级课题 “ 探 究式教学在数学新授课 中的应用 ” “ 语 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正着手开题
使 “ 挂职培训 ”活动向纵深发展 ,学校
又组织 中层 干部 、学科组长 、年级组长 分批次 到黄陂街小学实地对 口学 习。另
等知识 的培训。上岗后 ,学校安排教学
经验 丰富的老师领 岗,采取 “ 、帮、 传 带 ”的方式 引导支教教师不断提高 ,迅 速适应 自己的教 学岗位。二是发挥 骨干
教 师的辐射作用 ,引领教师专业成 长。 我 校有 四名县市级骨干教师 ,一名地市 级骨 干教师 ,学校给他们压担子 ,搭 台
之间通过评价 、交流和反思 ,可 以发现
一
何开展大课 问活动 ?等 等。微 型课题研
究秉承 “ 问题 即课题 ,对策 即研 究 ,收 获即成果”的理念 ,建立 “ 、训 、用 ” 研 的微型课题研究机制 。各备课 组根据选
子 。要 求他们根据 自己的学科特点 ,每 月针对 学校教师实际需求开展一次学科 知识 培训 ;每学期至少给校 内教 师上一 节示范课 ;每学年 “ 结对 子”帮辅 一名
大教师在实践 中进行研究 ,在研 究中学 会反思 ,在反思 中改进 教学 。努 力培养 反思型的教师 , 引导教师在 教学 中反思 , 在反思 中成长 。通过两 年来 的实践 ,我 校教师 的教学反思逐 步走 出初浅层次 的 阶段 ,向更高层次迈进 ,促 进了 自己的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交流材料:加强校本研训,引领教师发展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交流材料:加强校本研训,引领教师发展第一篇: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交流材料:加强校本研训,引领教师发展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交流材料:加强校本研训,引领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交流材料教师专业发展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是推进课改的有力保障。
在区教育局暑期读书会之后,学校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发展标准》和《方案》进行了认真学习,并结合我校教师实际,制定了《中心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案》,并通过全体教师会议进行发动并开展工作。
下面就我校近段时间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向领导和各兄弟单位作以汇报和交流。
一、建立专业发展档案,健全组织制度建设。
1、高标准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根据教育局要求,我校在学习发展标准的基础上,由教科室对每个学校的教导主任进行了培训和指导,并对各校教师根据实际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师发展要求,由各校教导主任根据要求指导各校教师剖析自己的现状,规划自己三年的发展,并认真填写发展档案。
中心小学对每位教师提交的档案表及教师的学历、获奖证书、论文、教学反思及学校运行的教师教学评估档案融为一体,装入每位教师的档案盒,作为教师的最初材料进行专档管理。
在此基础上,教科室组织人员根据每位教师的档案基本材料建立了电子档案,并对不同发展层次的教师进行分类整理,实行动态管理。
2、健全组织制度建设。
活动开始之初,学校成立以汤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科室和各校负责人的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教师成长的规划、实施、管理、评价等工作。
同时建立健全了教师的培训、学习制度,规范了校本教研工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的运行做好保障。
(1)学习培训制度。
引导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习惯,组织教师参加长期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培养教师“工作学习化、学习习惯化”的职业生活方式,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
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2本与教学相关的理论书籍,并形成5000字以上的学习记录(指教学日记、读书笔记、研究论文或报告等)。
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广大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仅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宽厚的专业知识,完善的知识结构,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需要教师能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工作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和扎扎实实的探究,从“工匠型”教师转化为“专家型”教师。
而加强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鉴于农村学校目前面临的师资力量薄弱,教研氛围不浓,硬件设施落后等现实问题,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开展此项工作。
一、创新管理机制,规范校本教研活动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的各项制度是校本教研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石佛寺镇教育的现状是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经济大环境和人文环境都缺乏尊师重教的氛围,教师没有职业满足感和优越感,无主动学习的需求和内在动力。
因此学校必须从制度上加以约束和推动。
首先明确部门职能,完善校本教研管理网络。
学校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根据学科把全校教师分为三大教研组,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教研组,参与督导教研组活动;各教研组有明确的校本教研职责,每周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有完善的校本教研档案:包括校本教研计划、考勤登记、活动记录、教师笔记,取得的成绩、期末总结反思等。
其次是改进评价和奖励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校本教研组组长职责》、《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规划》、《校本教研组量化考核细则》、《校本教研活动考勤管理制度》、《课堂教学评估标准》、《学校教育教学效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制度。
通过这些制度实施帮助教师唤起主动成长的愿望,激励引导教师自觉参与到新课改实践与研究中,享受教研活动的快乐与“回报”。
二、针对教学实际,提炼教研活动主题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强化校本研修, 促进教师成长交流发言材料
强化校本研修,促进教师成长一、引言教师是教育事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成长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为了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我们需要强化校本研修,通过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推动教师的成长。
二、校本研修的意义校本研修是指以本校教师为主体,以本校的实际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和专业学习,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研修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校本研修可以通过集体研究和讨论,让教师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2.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校本研修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使之与教育的最新发展保持一致。
3.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校本研修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教师之间的经验和教学成果得以共享和传承,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
三、校本研修的方式与方法校本研修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以适应不同学校和教师的需求。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校本研修方式和方法:1.研讨会:可以定期组织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或优秀教师来学校做报告和分享,让教师们获取新的知识和教学经验。
2.教学观摩:可以组织教学观摩活动,让教师们去其他学校观摩优秀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做法。
3.教学研究:可以组织教师小组或教研组进行教学研究,通过教学观察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交流:可以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让教师们相互交流教学心得和经验,互相借鉴和学习。
四、促进教师成长的关键因素要想真正促进教师的成长,有几个关键因素是必不可少的。
1.学校的支持:学校要给予足够的资源和支持,提供良好的校本研修环境和平台,鼓励教师进行学习和研究。
2.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参与意识,主动参与到校本研修活动中去,愿意分享和交流。
3.专家的指导:学校可以邀请教育专家或研究人员为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引导教师进行研究和学习。
加强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发展
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发展作者:周培荣来源:《教师·综合版》2009年第04期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
近年来,我镇本着“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从本镇的实际出发,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学校的教科研气氛活跃,教师整体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下面结合我镇实际谈谈近年来开展校本教研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一、健全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为保证校本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我镇成立了“镇—片—村”的三级校本教研网络,形成了以镇中心学校为中心、片中心小学为基地、村小学为主阵地的校本教研体系。
各级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中心学校校长任镇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教研员任副组长,各校校长任小组成员;片中心小学由一名教研员任组长,片所在学校校长任副组长,教导主任任组员;各小学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级科组长为组员。
各学校成立“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集备组”的校内教研管理机制。
在学校中,健全定期理论学习制度、对话交流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教研激励机制等,有力地保障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
二、加强培训,增强开展校本教研的意识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理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学校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成败。
转变教师的观念意识,树立“教师即研究者、教室即研究室、教研组即研究组”的观念,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并不是少数教育专家的专利,不仅仅是专业研究人员的份内工作,而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此,我们通过各种培训,聘请有关专家前来作校本教研方面的讲座,进一步明确开展校本教研的目的、意义,转变教师观念,增强开展校本教研的意识。
另外,中心学校每个学期的开学初和期中都分别集中各小学的校长、教导主任、级科组长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再由他们分别组织自己学校的教师学习,要求每个学校每2周中保证不少于1小时的理论学习时间。
实施校本研训引领教师成长(创)2
实施校本研训引领教师成长——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有人形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像“五·四”运动一样,引起教育界中的一场革命,带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变化。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实施者,如何引领教师成长?如何改进我们的教学?如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我校实施“以校为本,研训一体”思路,立足“四项”引领,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丰富多彩的平台。
一、立足“行家”引领,抢占更新观念的制高点新课程实施之初,我们着力于让教师转变观念,开展了一系列的“洗脑”活动,解开教师的思想枷锁。
1、聘请专家,传经送宝。
2003年秋季,我校正式启动新课程改革,在全体教师中形成强大的思想震撼,我校聘请省、市、县的教育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他们深入到课堂,对部分教师的授课形式进行了现场指导,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意见。
同时,理论联系实际,为全校教师作了长达五个小时的专题报告。
会后,一位老教师说:专家讲的每一个理论都是紧密联系教学实际的。
既是基层教学实践中的亲身体会,也是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没有半点浮华,为我们实施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做法和经验,给了我们一把度量尺。
2、外出学习,取经学宝。
在转变教师观念的同时,我们着力提高行政一班人参与实施新课程的基本素质及管理能力。
2007年5月,选派分管教学的彭烈宣副校长到广东等沿海城市参加了为期半月的培训,我本人也参加了四川省为期一周的教师专题培训。
通过这样的培训,我们学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做法,为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奠定了基石。
回校后组织了课改的专题报告会,把专家演讲材料和一些课堂教学改革录相带在教师中播放。
2007年10月,吴小吾校长又亲临上海等地参观了几所在课改中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学校,李青春校长、肖华斌主任到成都参加培训,通过学习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回校后,李青春校长就校本教研做了专题讲座,给教师作了长达一万字的调研报告,为教师们实施新课改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近年,我校本着“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指导思想,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作为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从学校实际出发,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一、健全制度,经费保障。
1、健全组织,任务落实。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支部书记和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科室主任、教导处主任、教研组长为组员的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主持校本教研全局工作,把握思路和方向,副校长主抓校本教研的常规管理工作,教科室、教导处负责教研、教学、教师培训等教研工作,责任到人,包干到组。
2、健全制度,提供保证。
我校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制度保证活动实施,并与教师年度考核挂钩、评优评先挂钩,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3、提供保障,促进学习。
(1)条件保障。
学校目前共有1个微机教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移动投影,学校现有计算机89台,学校已开通了十兆网络,建起了教师电子备课室。
(2)经费保障。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派遣教师外出学习教研,与教学名师、学科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习。
还对课堂教学、论文评比、辅导学生等获奖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
二、搭建平台,组建梯队。
1、两个平台。
第一是“课题研究平台”。
学校结合省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组建课题研究平台,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扎实推进校本教研。
第二是“公开教学展示平台”。
学校每学期都组织教师开展公开教学展示活动,全面实行“示范课”引领、“优质课”促进、“研讨课”提升的“三课”活动。
研讨课以学科组为单位,人人听课、评课,示范课在校级层面开展,每组推选1-2为教师对全校集中展示。
2、四个队伍。
第一个队伍是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分管负责人、教研员组成的校本教研活动“领导者”队伍。
有了领导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促使我校的校本教研走上了正轨。
第二个队伍是以校长、分管副校长、教科室主任、教导主任为主体的校本教研活动“组织者”队伍,负责校本教研活动的规划、落实、检查和考核。
加强校本研训 促进教师成长
的 话 题就 是 “ 教 师 的 Βιβλιοθήκη 业 发 展 ” , 而“ 校 本 研
室 中教 育理 论专 著 、 专业 理论 书籍 和教 育教 学 报 刊杂 志等 能满 足教 师 学 习需 要 。一 流 的、 先进 的教 育 教学 资 源为教 师 专业 发展 提 供 了广 阔 的学 习平 台。 三、 以各 种 学 习 活 动为 载 体 。 促 进 教 师 :专 业发展 ;
发展。
3 、 开展“ 走出去 , 请进来” 活动。“ 走 出 去” 我们 主 要 向 骨干 教 师倾 斜 , 向 一线 教师 倾斜。 在 这一 块儿 , 我 中心非 常重 视 , 尽 管学 校 资金 紧 缺 , 但 每 学期 都拿 出一 部 分资 金让 我 们 的老 师到 外面 学 习进 修 , 尽 可 能 的为他 们 提 供 充 实 自我 、 提 高 自我 的机 会 , 并 且要 求 外 出学 习教 师每 次 回来 之后 , 都要 写 出学 习报告 或体 会进 行二 级培 训 。 4 、 开展 教 师反思 活动 。 有一位 专 家 曾说 过: “ 一 个教 师备 十 年课 , 仍 然是 一 名普 通教 师, 如 果 做 三 年 的教 学 反 思 , 就 有 可 能 成 为 名教 育 家。 ” 基于 以上 认识 , 我们 特别 重视 教 师 的教学 反思 活动 。 我 们 的教学 反思 有两 种 形式 : 个体 反思 和群 体反 思 。 个体 反思 , 要 求 教师坚 持写教 育案例 、课后小 记 、教学 日 记、 教 学生活 史等 。群体反 思 , 要 求 同一 个教 研 组或学科 组 , 可 以针对一 节课 、 一个 教学 片 断、 一次 检 测成 绩 、 一次 新 的尝 试 , 以及 平时 教 学 中的成 功 之举 、 败 笔之 处 、 教学 机 智 、 学 生见 解等进 行教学诊 断 , 鼓 励教 师点评 自己 , 点评 他人 , 点评 学生 , 总结规律 , 达成共 识。 正 因为我 们 高度 重视 学 习活 动 , 老 师们 学 习 的积极 性 充分 调动 起 来 , 现在 办公 室里 唠 家长 里 短 的少 了 ,探讨 教 学方 法 的 多了 , 伏 案批 改作 业 的多 了 , 主动 走进 课 堂听 课 的 多 了, 互相学习 , 比学赶 帮超 的 氛 围在 校 园
加强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成长
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本文作者:姚淑玉原创投稿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是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创建特色化学校和落实课程改革各项目标的重要措施,开展校教研是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教师能否实现观念的更新、角色的转换,是课改成败的关键因素。
因此,必须把加强教师培训,作为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来抓,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与新课程合拍的教育理念;必须具有丰富扎实的德才学识;必须具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的进取精神。
1.注重集体培训培训时,注重在形式上抓“活”,即将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单科培训、年级培训相结合;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培训相结合;外出培训与校内培训相结合;观看名师讲座与听后讨论相结合;培训与考核相结合。
在内容上求新,即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
学校要求教师边培训、边实验,边总结,边提高,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及时推广。
2、大力提倡教师外出学习汲取先进理念,以便在教学中少走弯路。
3、从分发挥电子备课作用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接受最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自我培训。
4.不断反思,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养成"实践、总结、反思"的习惯,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冷静的分析和反思,以达到一步步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学校坚持开展“七个一”活动,即要求教师每学期交一份高质量案例,每月交一份高质量教学反思;每月交一份优秀教学设计;并要阐述自己的设计构想;每学期读一本理论专著;并做好读书笔记;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每学期上交一个优秀课件。
在学期末进行展评,分类汇编成册,载入教师成长档案,纳入期末“一评三考”考核范畴。
5.重视校内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同伴互动和专业引领作用教师的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
积极开展“参与式”、“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教研,达到互助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
小学汇报材材料:研训结合,力促教师专业成长
小学汇报材材料:研训结合,力促教师专业成长市中区第一实验小学雄伟的大楼,漂亮的校园,先进的设施并不是名校的本质。
一所学校要想成为名校,一定要有厚重的内涵,要有一支具有轻高的师德修养、轻深的知识基础、轻高的教学艺术的教师团队。
因此,我校自搬迁以来,随着规模的急剧增大、老师的大量增加,学校就致力于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构建学习在实小、成长在实小、成功在实小、成名在实小的教师成长文化……两年来的努力取得了一点成效,学习之风、研究之风、读书之风在我校已悄然兴起。
我们主要注重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校本教研即是研究的平台,又是交流的平台,是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经常性的活动。
我们的做法主要有:①加强教研组建设,构建校本研究共同体,致力于把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组织,把共同学习、合作研究、互动提高作为校本研训的核心理念,落实好周五教研日活动,以问题为抓手,以“研”字为中心,着眼于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发挥好骨干能手的作用,提高教研活动效果;切实提高校本研训的实效。
②充分发挥名师带动作用。
本学期开始,我们注重把学校的二十名各级骨干教师均匀分布到各个年级学科,采用一师多徒与一徒多师相结合,让有经验的老师与本学科的年青教师结成师徒关系,开展周期为两年的师带徒活动,并签定师徒协议书,缩短年青教师的成长周期。
在这期间,要求师傅尽可能在业务上帮助徒弟提高,并尽快成为教学能手。
③反思是新课程的产物,课改带来了反思,同时也带来了大批老师专业的迅速成长。
教学反思就是从记录教学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困惑,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通过课堂上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进行自我反思。
我们倡导老师们每上一节课可有选择地进行课前思、课中思、课后思。
备课时要想到的: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的分割、教学策略的选择等;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
教学中要做到:如何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转变学生方式、如何整合三维目标等。
强化校本研修, 促进教师成长交流发言材料 (2)
强化校本研修,促进教师成长交流摘要在教育领域,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校本研修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师培训方式。
本文主要探讨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并提出促进教师成长交流的策略,以进一步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1. 强化校本研修的意义校本研修是指学校内部根据教师的需求和学校发展的要求,组织开展的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活动。
强化校本研修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校本研修将针对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开展培训,帮助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通过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教师能够更好地应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挑战,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1.2 建立学习共同体校本研修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和借鉴经验,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这有助于教师们建立学习共同体,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1.3 增强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校本研修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教师主动参与研修活动,并从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通过参与研修和交流,教师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需求,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并通过自主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2. 促进教师成长交流的策略为了促进教师成长交流,学校可以采取下面几种策略:2.1 定期组织示范课观摩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示范课观摩活动,邀请优秀教师进行课堂示范,其他教师可以前往观摩,并进行互动交流。
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其他教师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教学经验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2 建立教研团队学校可以建立教研团队,将教师们按照学科或教研方向分组,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材开发。
教研团队的成员可以定期开展教学展示和研究成果分享,同时还可以互相批评和建议,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2.3 组织教学交流会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学交流会,让教师们在会上进行教学经验的分享和交流。
加强校本研修,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校本研修,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摘要:校本研修的内容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发展学校的研修,是教师实现“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大比武的本质是一个“武”字,比教材钻研、教学设计、教学能力、临场发挥、教学素养、教育技术、理念实操、情怀境界等等,这一切都可归纳为一个“武”(基本功力)字,通过组内人人大练兵、组外大点兵的方式,锻炼年轻教师的“武力”,比试优秀教师的“功力”,比画骨干教师的“道力”,比出团队的“战斗力”校本研修的内容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发展学校的研修,是教师实现“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
校本研修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动性与自主性:从学校实际出发,用“教学大比武”促发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内需力;开展“民师大讲堂”,让教师成为培训者,为供给侧一方的教师提供培训;建设“骨干教师工作室”,凝聚学校骨干力量,为青年教师持续发力提供可能性。
“教学大比武”——校本研修的触发器大比武比的是什么大比武的本质是一个“武”字,比教材钻研、教学设计、教学能力、临场发挥、教学素养、教育技术、理念实操、情怀境界等等,这一切都可归纳为一个“武”(基本功力)字。
而关键是一个“比”字,比创课、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改课。
通过组内人人大练兵、组外大点兵的方式,锻炼年轻教师的“武力”,比试优秀教师的“功力”,比画骨干教师的“道力”,比出团队的“战斗力”。
这个“大”字,即让大家参与和互评,比出管理大格局、教学大智慧。
真正有内涵的大比武是公开比,是比的最高水平,即比个体竞争力、小组合作力、团队凝聚力。
大比武比出了什么一是比出了参与校本研修的内需力。
不管是团队还是个人,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会在大比武之后驰骋思辨、疏通知远,梳理出下个阶段发展的清晰脉络,产生了个体在校本研修中发展自我的内需;二是比出了学校校本研修的重点项目。
在宏观的大比武视野下兼容并蓄,发现学校教师整体的优势与劣势,打造重点项目。
发现个体的亮点,培育专业素养发展导师,惠及全体师生。
强化校本研修, 促进教师成长交流发言材料 (3)
强化校本研修,促进教师成长交流引言教师职业发展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我们需要加强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之间的成长交流。
本文将从校本研修的重要性、促进教师成长的关键因素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成长交流等方面进行阐述。
校本研修的重要性校本研修是指以学校为基础,针对学校实际需求进行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
校本研修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以下是校本研修的重要性的几个方面。
1. 解决学校痛点每个学校都存在一些独特的问题和需求,校本研修能够针对具体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和培训,解决学校的痛点问题,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2. 贴近实际教学需求校本研修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定位,提供全面的教育教学指导,有效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进。
3. 激发教师学习热情校本研修能够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对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追求欲望,从而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促进教师成长的关键因素要促进教师的成长,需要重视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学习机会为教师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如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参与学术交流会议等,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导师指导建立导师制度,为每位教师配备专业导师,通过一对一辅导、定期交流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供专业指导,促进其个人成长。
3. 学习氛围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营造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氛围,鼓励教师通过交流和分享经验,相互借鉴和学习,共同提升。
有效的成长交流方式为了促进教师的成长交流,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
1. 定期教研活动组织定期的教研活动,让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互相借鉴和学习。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题研究等方式进行,推动教师们共同进步。
2. 专业技能培训组织专业技能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或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讲座和培训,介绍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
抓校本研训 促教师发展
抓校本研训促教师发展人是世间最宝贵的资源。
课程改革的成败与人有密切的关系。
能否有效的建设一只充满活力、勇于探索、业务素质高、教学基本功过硬、具备终身学习意识的教师队伍,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因此,学校立足实际、以校为本,以研带训,以训促研,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抓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1、校内学习主要是指学校所组织的一些专题学习。
各年级各学科小组每周一次定时定点学习课改课程标准,深入领悟体会,并内化为行为。
学校为每位教师推荐一套“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丛书,为每位教师订购3~4本教育教学类杂志,加强教研活动和非常规性教研活动中理论学习的时间,撰写理论学习笔记,定期交流学习体会。
学校图书馆每月定期为各类课题提供所需资料、网上信息等,鼓励教师走向更宽广的学习空间。
在学校“读书会”和“专题研讨会”的带动下,教师及各教研组从身边的问题着手,把读书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实现教育实践的理念化和教育理念的实践化的双向互动。
组织教师学习课改理论,通过上网查询有关新课程的理念,翻阅学习各种报刊杂志,组织收集、翻印学习资料,将查阅的案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优秀教案设计和典型个案,让全体教师尽快领悟课改内涵,站在课改前沿。
2、外出学习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到其他课改基地学校考察学习,学习新的课改理念,每次外出学习,我们的教师都十分积极主动,强烈要求参加学习。
为了将这种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也为了让没有机会去实地聆听报告的教师也有收获,我们每次外出学习都要求参加学习的老师认真记录,还创设机会,让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进行反思和汇报,以到达加强内化、分享交流的效果。
二、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备课与课改同行,才能与时代要求相互呼应。
但由于过多复杂的主客观原因,设计教学、写好教案等教师教学常规工作正在被淡化,甚至被异化,教师的备课已经演变为“抄教案”,备课形同一个花架子,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交流材料:加强校本研训,引领教师发展
―――中心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交流材料
教师专业发展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是推进课改的有力保障。
在区教育局暑期读书会之后,学校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发展标准》和《方案》进行了认真学习,并结合我校教师实际,制定了《中心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案》,并通过全体教师会议进行发动并开展工作。
下面就我校近段时间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向领导和各兄弟单位作以汇报和交流。
一、建立专业发展档案,健全组织制度建设。
1、高标准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根据教育局要求,我校在学习发展标准的基础上,由教科室对每个学校的教导主任进行了培训和指导,并对各校教师根据实际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师发展要求,由各校教导主任根据要求指导各校教师剖析自己的现状,规划自己三年的发展,并认真填写发展档案。
中心小学对每位教师提交的档案表及教师的学历、获奖证书、论文、教学反思及学校运行的教师教学评估档案融为一体,装入每位教师的档案盒,作为教师的最初材料进行专档管理。
在此基础上,教科室组织人员根据每位教师的档案基本材料建立了电子档案,并对不同发展层次的教师进行分类整理,实行动态管理。
2、健全组织制度建设。
活动开始之初,学校成立以汤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科室和各校负责人的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教师成长的规划、实施、管理、评价等工作。
同时建立健全了教师的培训、学习制度,规范了校本教研工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的运行做好保障。
(1)学习培训制度。
引导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习惯,组织教师参加长期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培养教师“工作学习化、学习习惯化”的职业生活方式,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
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2本与教学相关的理论书籍,并形成5000字以上的学习记录(指教学日记、读书笔记、研究论文或报告等)。
平时要勤于翻看各种教育、教学杂志,努力拓宽学术视野,加强知识的储备和理论的武装;(2)完善教学调研制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我们
制定推门听课制度、跟踪听课制度,加强常态课的绩效管理,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教师关注每一节课,培养教师的质量意识。
我们采用随机与指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校领导的课堂调研,及时了解教学动态;二是学科组的课堂调研,要求学科组根据本学科教师的情况进行听课指导,课后进行诊断式评价,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3)校本教研活动制度。
为使校本教研有序、有效地开展,我们规范了学科组、备课组的职责,确定校本教研活动时间,要求各组在活动前制定好计划,教研要有明确的活动主题,突出教研的实效性。
二、研训一体,创新形式,引领教师共同发展。
在完成学校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行动方案的制订以及教师对自己发展目标的确立后,我校确定了以研促教,研训一体,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和校本研修、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研究能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探索。
1、落实三级校本教研网络,保障研训工作高效进行。
一是处级学科教研组,成为教师学习成长的共同体。
二是校级和分片研训,成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三是分年级(备课组)组内教研,建设教师同伴互助的小家。
这三级研训网络从教师的师德教育、理论学习、校本教材开发到集体备课、说课、评课、教学反思、问题研究,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从全处兵团到年级小组等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校本研训工作得以高效进行。
2、努力创新、探索校本研训新形式。
校本研训中我们以提高教师的师德为首,师能为主,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将理念和专业的引领与行为的跟进有机结合,将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有机统一,将课题研究与问题研讨有机结合,不断探索了以学代培(教师读书行动中自我研修、集中交流)、以赛代培(各类竞赛课、综合能力比赛、教研课的说、研、听、评)、以结对代培(师徒结对)、以研代培(主题研究、课题研究、问题研讨)的校本研训形式。
(1)以学代培:教师的个人自主学习是校本培训的关键,学校要求每位老师将读书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书香校园实施方案,期初要求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并定期开展教师读
书交流会。
每学期,教研室和教导处都认真检查教师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纳入教师量化考核。
(2)以赛代培: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每个学期都会有各级竞赛课进行,这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良好契机。
我们抓住每一个竞赛机会,认真组织校内选拔,选定人选后再组织老师们集体听课、研课、磨课。
同时,本学期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突破口,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先后开展了有效课堂观摩课、读书研讨课、多课型示范课及计划举行的学科基本功竞赛,以实现以研促教,以研促改。
(3)以研代培:以研代培是指做好校本教研中的科研工作。
即以“教育科研”为主体,通过活动这个载体,以研代训,以研代培,提高教师教研能力。
在课题研究中与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提高研究的实用性、实效性。
切实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教师能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及时做出分析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以结对子代培:为了帮助新教师迅速成长、年轻教师迅速成熟,造就一批新的骨干教师,我处继续开展“导师制”活动。
在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学校各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人力资源,积极推进“导师制”,加快我校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
具体采取结对子、拜师傅的形式,分别从备课指导、课堂教学、教学反思、教学研究等方面给予青年教师指导,其中,指导教师的示范课不少于两节,徒弟的研究课不少于四节。
除此以外,徒弟每月还拟写一份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送指导教师师审阅。
在彼此的互动中,不仅提高了徒弟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促进了指导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全体教师素质的提高。
3、构建交流展示平台。
(1)、网络平台。
学校利用网络设施及技术优势,构建了傅庄中心小学网
上交流平台。
开设了“课改论坛”、“教育信息”、“教学案例”、“课件展示”、“教学反思”、“论文交流”等栏目,让老师们通过校园网络,进行广泛交流,我们把教师之间的直接对话和教师网上交流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学设计讨论、学生问题诊断、教师听评课交流、教学反思交流、教学问题研究、知名
教师与青年教师的对话等活动,相互借鉴、相互探讨、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2)、展示平台。
积极实施教师培养工程,做好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骨干、教学新秀的评选工作。
积极开展各种业务技能竞赛,开展“教学技能大比武”活动,通过组织课堂观摩、教学技能竞赛、说课比赛以及评选典型教学案例、教育叙事、优秀教育科研论文等活动,为广大教师开辟互动交流的通道,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教师成功发展的体验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建立科学、民主的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教师,即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
奖励和处罚教师,不是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为此我校想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上做一点尝试和探索。
(1)完善“积分制”评价体系
“积分制”评价是指教师个体根据自己的三年规划和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工作实绩,根据量化评估标准获取积分的办法来实现自我专业发展设计的评价,这一评价的主体以各校教导处、教研室和教研组为主,是一种以定量为主的评价,这也是现在我校主要运行的评价方式,在这一评价上我们根据教师的建议继续完善和改进,同时我们尝试构建多元的评价方式。
(2)积极构建教师自我增值的发展性评价。
这不是一种评优活动,而是一种“个体内差异”的自主评价。
这种评价努力改变以他评为主的、少数教师参与的评价现状,而以教师、学生、家长的定性评价为主,给教师以平等和自主,给教师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通过此项评价让每一位教师成为有特色的名教师提供无限发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