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数学下:《第一单元-解决问题》设计A
(完整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除法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在上册学习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是以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教材从学生已知的表内除法引入,通过分苹果等活动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在此基础上,引出有余数除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主动探索试商的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单元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2、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并掌握有余数的试商方法。
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用 6 个课时进行教学,具体安排如下:1.分苹果2.分草莓3.练习课分橘子 1 课时1 课时1 课时4. 租船 1 课时5. 派车 1 课时6. 练习课 1 课时第一课时分苹果、分橘子教学目标:1、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1、竖式计算的方法。
明确“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苹果实物、盘子、小圆片、小黑板、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复习20÷4= 30÷6= 24÷4= 81÷9= 40÷8= 45÷9=二、新授1、问题引入显示20 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 5 个苹果,20 个苹果可以放几盘?2、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数学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數學教案設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理解并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通过故事或实例引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
(二)探索新知
1. 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
2. 解决问题:根据问题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 验证答案:让学生自己检验解决问题的结果是否正确。
(三)实践应用
1. 设计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 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在学习过程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参与程度、思考过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结果评价:检查学生解决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否合理。
四、教学反思
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上只是一个基本的教案模板,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过程需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
希望这个模板能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难点:1.如何根据实际问题提出适当的数学模型。
2.如何进行有效的问题求解过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提出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内容展示与讲解(15分钟)1.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3.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建立数学模型。
3. 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老师提供几个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结合课上所学知识,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每组呈现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
4. 练习与巩固(20分钟)1.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内完成。
2.学生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帮助。
3.老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解决学生的问题。
5. 小结与拓展(10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并展示一些拓展问题,鼓励学生课后进行拓展性思考。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内未完成的练习题。
2.拓展性思考:自行搜索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所学方法解决。
五、教学评价和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进行适当的评价,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第一单元问题 解决(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第一单元问题解决(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这一课程是针对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西师大版的第一单元,题目为“问题解决”。
通过本节课程,学生将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1.了解问题解决的方法和原则;2.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技巧;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内容1.问题解决的定义;2.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原则;3.解决问题的基本技巧;4.实际应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策略本课程采用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实践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具体实践方法为:1.制定问题:老师制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如何制作简易火箭;2.阶段性评估: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各个阶段进行评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提升;3.建议反馈:老师在课程中定期反馈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保持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
五、教学方案第一步:导入老师向学生介绍生活中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步:学习1.让学生阅读有关“问题解决的原则”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巧”的教材;2.大家一起讨论并记下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套路;3.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方法并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三步:实践1.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各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2.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过程;3.约定时间,学生完成口头或书面报告,同时展示他们的成果,分享他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第四步:评估在实践之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运用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评估,并展示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PBL实践教学,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通过实践应用解决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得他们切身感受到了学到的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4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4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掌握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复习前面学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探究新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新问题,让学生猜测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习:介绍新问题的背景和要求,引导学生从已学知识中寻找解决方法。
3.练习: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
4.拓展:提出一些应用题,让学生将所学方法运用到不同场景中。
5.归纳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合作学习法:设置小组讨论或合作解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实践教学法: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
六、教学工具1.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
2.黑板、彩色粉笔。
3.教学投影仪。
七、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及时纠正学生在课堂上的错误,检查他们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掌握情况。
2.作业布置:留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其对解决问题方法的应用能力。
八、教学反思1.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应对。
2.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用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1单元 全单元说课稿
《分苹果》说课稿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预期效果四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分苹果》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内容。
本课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2--9的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材通过安排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几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入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除法,这是本节课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点。
但二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概念教学还需要借助一些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持;但学生的自控能力还不强,需要教师做好课堂调控。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分苹果的过程中,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我确定需要突破的重难点是:1、重点: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和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难点: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二、说教法本节课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1、故事情境法:创设情景与淘气和笑笑一起分苹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通过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分苹果,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自主探究,多层次思考。
3、演示法。
4、讲授法:除法竖式的规范写法是一个新的知识,它不能过多依赖学生去发现,需要老师的精心讲授,规范学生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准备:苹果模具、盘子,课件。
三、说学法本节课在学法上力求体现: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通过摆学具、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学案
判断旗杆高13( )还是13( )?
(2)怎样解答?
方法一:结合身边的“尺”进行判断。
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1( ),一拃的长度大约是13( ),旗杆不可能这么矮,所以旗杆的高度应是13( )。
方法二:借助参照物判断。
看图可知,小朋友的身高大约是1( )多一些,( )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所以旗杆的高度应是13( )高。
参考答案
1.3 4 5
2.(1)厘米米(2)厘米厘米米米10米(3)厘米米
3.(1)米(2)厘米
4.厘米厘米米
5.(1)厘米(2)(3)米
6.60+10=70(厘米) 70+10=80(厘米)
60<78 70<78 80>78
答:新房子的门不合适。
每日口算:35 94 37 69 66 50 50 85 65 32
(2)灯管长50厘米。( )
(3)房间高3厘米。( )
6.小山羊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新房子,爸爸量得新房的门高78厘米。小山羊的身高是60厘米,妈妈比小山羊高10厘米,爸爸比妈妈高10厘米。请你帮它们算一算,新房子的门合适吗?
每日
口算
27+8= 85+9= 42-5= 63+6= 26+40=
56-6=42+8=90-5=73-8= 82-50=
(3)解答合理吗?
验证上面结果的合理性,可以根据身பைடு நூலகம்的事物来推理。一支新铅笔的长度都不止13( )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 )。
3.根ɡēn据jù生shēnɡ活huó实shí际jì在zài括kuò号hào里lǐ填tián上shànɡ厘lí米mǐ或huò米mǐ。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列式计算等。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2.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独立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与学生谈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画图、列式计算等。
2.新课教学(1)教师展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如画图、列式计算等。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评价、交流。
3.练习巩固(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借鉴。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1.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爱和指导。
3.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一课时:解决问题策略(画图)1.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1课时2.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与学生谈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新课教学:教师展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练习巩固:教师布置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第二课时:解决问题策略(列式计算)1.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2课时2.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解决问题策略。
新课标数学二下《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检测题
解决问题班别:姓名:学号:成绩:一、口算16+9= 7×7= 6×6= 12+4= 34-18= 26+8= 1+1= 32-19= 6×5= 3×9= 82-17= 33-17= 4×8= 5×6= 24+53= 7+23= 27+6= 30-7= 9×4= 7×7= 8+15= 8×9= 2×6= 3×3= 7×8= 24+16= 7+3= 7×2= 43-16= 6×3= 8×2= 25+45= 29+34= 8×8= 43-25= 43-27= 8+22= 9+31= 8+26= 11-8= 5×8= 8×3= 57-37= 4×2= 9×6= 4×7= 50-30= 36+14= 22+13= 26-14= 5×9= 22-8= 6×3= 39+25= 4×4= 31-29= 8×6= 3×5= 45-15= 11+35= 22-6= 9×0= 6×7= 4×3= 58-6= 60-5= 28-14= 1×3= 5×9= 1×1= 81-9= 3×7= 6×7= 3+6= 64-8= 58-46=二、填空1、6×8=( ),口诀:( )。
2、一个因数是7,另一个因数是9,积是( )。
3、5个6相加是( ), 8的4倍是( )。
34比25多( ), 18比30少( )。
4、( )○()○( )=( )(个) 5、6、( )×8=32 7×( )=49 ( )×9=45 ( )×5=40 4×( )=28 3×( )=21 ( )×( )=36( )×( )=24( )×( )=187、在○里填上“>”、“<”或“=”。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练习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练习题2010-02-19 15:50一、直接写得数。
28- 4× 6=3× 5+35= 36+24+25=(2+ 6)× 8= 69-38-20= 12+( 20-8)=48+ 6× 2=7× 8+44= 8×(22-19)=二、填空。
1、小明原有一些邮票,用去16 枚,还剩 6 枚,本来有()枚。
2、 81 减去 60,差是(),再加上29,得()。
3、 7、()、21、()、35、()。
4、找规律填数。
(1) 2、4、6、8、、、(2) 2、4、8、、32、5、括号里最大能填几?8×( )< 503×()<2848>()×826>6× ()6、 48-12+6 先算(),再算()。
7、 30+( 16+26)先算(),再算()。
8、与 50 相邻的两个数的和是()。
9、读数和写数都是从()位起。
10、 50里面有()个十,()个十是 100。
11、 85是由()个十和()个一构成的。
12、 1 米=()厘米 1 时=()分三、选择题。
1、 14- 6×2的得数是()①16 ②2 ③122、二( 2)班做课间操站了 5 排,每排站 8 名同学。
此中有 18 名女同学,男同学有多少名?正确的列式是()。
①8× 5-18 ② 8× 5+18 ③8+5+183、一本数学书的厚约为1()。
①米②厘米4、王云有 22 支彩色铅笔,用去 13 枝后,妈妈又给她买了 5 枝,王云此刻共有多少枝彩色铅笔?正确的列式是()。
①22-13+ 5 ②22-5- 13 ③22-5+135、甲数是 80,比乙数少 20,乙数是()。
①60 ②40 ③1006、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
①多1②少1③多10三、列式计算。
1、比 42 多 30 的数是多少?2、 85 比 50 多多少?3、 5 的 7 倍是多少?4、 2 的 6 倍加上 18 是多少?5、一个因数是 5,另一个因数是8,所得的积减去12,差是多少?四、解决问题。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口算+解决问题》练习册
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课时数数1.口算。
3×3= 48÷6= 3×9= 0÷4=3÷3= 20÷4= 9×9= 20÷4=98+1= 53+10= 43+30= 90+10=79+1= 81+10= 1+99= 70-10=90+0= 60+30= 30+40= 60+30=2.数一数。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
3.问题解决。
(1)一共多少元钱?(2)一共多少个小正方体?第2课时 用计数器数数1.口算。
30+10= 30-30= 70+16= 7×4= 80+1= 90+90= 50+90= 6×1= 12÷2= 9×3= 5×8= 2×9= 3×6= 5×3= 4÷2= 0×7= 6×8= 24÷6= 30÷6= 6÷6=2.画珠子表示下面的数。
500 1000 1003000 600 203.问题解决。
(1)在计数器上用4颗珠子拨出一个四位数,其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2)用三张卡片组成三位数,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吗?第3课时 数数1.口算。
99+1= 46+10= 9+83= 80+80= 10+90= 49+25= 88+10= 80-30= 12÷2= 4×8= 8×2= 27÷3= 16÷2= 8×6= 3×3= 7×6=4×5= 7×8= 56÷7= 1×2=2.选择。
(1)一个一个地数,九百七十的下一个数是( )。
①九百八十 ②九百七十一 ③九百六十(1)一十一十地数,六百七十的下一个数是( )。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数学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數學教案設計标题: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课时主要讲解如何利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一些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尝试解决。
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了2个,现在还剩几个?
2. 新授环节(20分钟):
(1)教师解释并示范如何使用加法和减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要找出剩余的苹果数量,我们可以用总数(5)减去吃掉的数量(2),即5-2=3。
(2)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类似的问题,并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3. 实践活动(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些具有实际问题的情境卡片,让他们自行讨论并解答。
4. 总结与反馈(10分钟):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和评价,并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四、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后找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并记录下来,下次上课时分享。
五、教学反思:
教师应在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以上就是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第一课时的教学教案设计,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二、三单元教学设计(带批注)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名称:解决问题二、单元教学目标:1、综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
2、运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难点: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会使用小括号。
四、教法学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
五、单元教学准备:课件、挂图六、课时划分(共4课时)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1课时练习一…………………………………………1课时运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1课时练习二…………………………………………1课时七、教法学法:引导探究、合作学习。
八、教学准备:挂图、课件。
九、教改措施:1、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途径。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材设计的场景均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练习比较密切的,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老师即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表述中去收集数学信息,寻找数学问题,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的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老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老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课题: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材第2-5页二、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3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解决问题》(第3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确定解题方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耐心和细心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学习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面对困难问题时不放弃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数学二下》,课本、教案、板书。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首先回顾上节课讲解的问题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回忆解题的一般步骤,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讲解本节课的内容,例如介绍不同类型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通过示范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解题的思路和关键点。
第三步: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解题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合作能力。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步: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解题方法。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围绕解决问题展开,通过讲解、练习和总结,学生应该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作业安排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并思考如何将课堂所学的问题解决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实例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第六课时巩固练习
一、教学内容:
运用加法和减法两部计算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
2、抢答: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3、听算:老师说算式,学生回答。
(二)、巩固练习
1、复习:
(1)没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是什么?(从左向右)
(2)带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小括号)
2、练习:
男生有22人,女生有21人。
有多少人没参加接力赛?
显示接力赛跑图
师:谁来说说这幅图什么意思?指名说。
问:你会做吗?请小组合作写出算式。
指名展示:
(1)22+21=43(人) 43-16=27(人)
(2)22+21-16=27(人)问:先算什么?
(3)22-16=6(人) 21+6=27(人)
(4)21-16=5(人) 22+5=27(人)
师:小朋友可以先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思维训练
一枝签字笔8元,一枝圆珠笔5元。
小红有20元钱,她买一枝签字笔和一枝圆珠笔,还剩下多少钱?
(你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
五、课堂作业
练习册2,3题
教后记。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材: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能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解决。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内容:1. 认识和理解问题的基本要素,如:已知条件、未知数、求解目标等。
2. 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举、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开始寻找等。
3. 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如:阅读题目、分析问题、选择策略、解决问题、检验答案等。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包括观察、分析、逻辑思维等。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2. 如何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2. 准备一些教具,如:图片、卡片、小黑板等,用于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信息,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基本要素。
二、新课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举、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开始寻找等。
2. 学生通过实例,学习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如:阅读题目、分析问题、选择策略、解决问题、检验答案等。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进行解决。
2.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四、合作交流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合作解决。
2.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反馈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
2. 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经验,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数学下:《第一单元-解决问题》设计A]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二年数学下:《第一单元-解决问题》设计A。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第一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小学数学教案《二年数学下:《第一单元-解决问题》设计A》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教学反思:
二年数学下:《第一单元-解决问题》设计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