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京口区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

合集下载

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的不断加速,许多地区都出现了失地农民的现象,他们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耕地和居住的地方,生活状况十分困难,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

本文将对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进行调研,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以改善他们的生活。

一、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一些失地农民居住的村庄,在逐户调查的基础上,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包括居住条件、职业情况、收入来源、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情况。

我们还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整理和分析。

二、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1、居住条件在调查的村庄中,我们发现失地农民的居住条件普遍比较差,绝大部分的失地农民都没有自己的住房,只能住在租来的房子里或者口袋房子中,一些人压根没有固定的居住地,在路边铺卡板房,甚至有些人睡在拦路桥底下,既没有安全保障,也没有卫生条件。

2、职业情况失地农民的职业情况多种多样,有的在城市中打零工挣钱,有的在农村务农,有的在家养殖或兜售生活用品。

但多数失地农民依赖于低端劳动力,收入偏低,难以满足日常生活的开销。

3、收入来源失地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劳务报酬、养殖收入、捡破烂收入等。

但全年收入都较低,加之个人技能弱、工作机会少,配合当前的经济快速发展,部分失地农民感到迷茫和挣扎。

4、教育和医疗在失地农民中,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无法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医疗,并存在一些义务教育问题。

当他们的孩子填报高中、大学的时候,缺乏家庭财力,不能进入高等学府,这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生存权益。

三、改善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1、完善政策法规政府应当完善相关的失地农民的保障政策,制定出本地区的赔偿方案,使农民在失去土地时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偿和安置。

2、创造就业机会补贴政策对于失地农民是极为必要的,但使用一次性资金解决问题并不现实,政府还需要努力让失地农民有长久的收入来源,鼓励企业联与农民合作,提供更多的内部员工岗位。

3、注重教育政府应该实行更加全面的义务教育,保障每一个儿童获得平等而优质的教育。

失地农民的调查报告

失地农民的调查报告

失地农民的调查报告失地农民的调查报告概述: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导致了大量农地被征用。

这其中,失地农民成为了最受影响的群体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失地农民的调查,探讨他们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失地农民的生存困境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面临着生存困境。

他们失去了主要的生计来源,无法再依靠农田耕种维持生活。

同时,由于缺乏相关技能,他们也很难在城市中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这使得他们陷入了贫困和无助的境地。

二、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问题失地农民在城市中面临着巨大的社会适应问题。

他们往往来自农村,对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缺乏了解。

这使得他们在城市中感到孤立和不适应。

与此同时,城市居民对于失地农民的歧视和偏见也给他们的社会融入带来了困难。

三、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征地过程中,他们往往面临着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情况。

一些地方政府征地补偿不公,导致失地农民无法得到合理的补偿。

此外,他们的土地使用权也没有得到妥善保护,往往被转让给开发商或者其他利益集团,使得他们无法再回到农田上耕种。

四、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征地过程的监管,确保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其次,应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帮助失地农民掌握一些城市生活所需的技能,增加他们在城市中的就业机会。

此外,社会应该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关爱和支持,减少对他们的歧视和偏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

五、成功案例在一些地方,已经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

比如,在某个城市,政府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失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社会。

同时,政府还提供了培训课程,帮助失地农民学习一些城市生活所需的技能。

这些措施使得失地农民逐渐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结论:失地农民面临着生存困境、社会适应问题和权益保障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失地农民现状调研报告

失地农民现状调研报告

失地农民现状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负责进行失地农民现状调研的小组成员,特此向您汇报调研情况。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走访了多个农村地区的失地农民,与他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他们当前的生活状况、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意愿。

以下是我们的调研结果:一、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1.经济状况: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主要依靠务农和打零工维持生计。

由于缺乏稳定收入来源,他们生活十分困难,并且很难确保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

2.住房条件:失地农民普遍面临住房问题。

因为土地被征用,他们被迫离开了自己的房子,而在迁入城市的过程中,很多失地农民只能居住在简陋的出租房或临时搭建的棚户区。

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社会保障:失地农民普遍感受到社会保障的缺失。

由于缺乏稳定的工作,他们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各项福利,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这使得他们的未来更加不确定,难以面对突发的风险和挑战。

二、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1. 就业问题:失地农民在城市就业市场中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和相关经验,他们往往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简单的零工,收入较低。

并且,他们在城市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资格认证、户籍等问题,很难融入城市社会。

2. 教育问题:失地农民的子女在城市教育体系中面临着较大的障碍。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他们的子女往往无法享受优质的教育。

这使得他们难以通过教育提高自身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3. 社会融入问题:失地农民往往面临着与城市居民的融入问题。

由于文化差异和身份认同问题,他们在城市生活中常常感到孤立和不适应。

缺乏社会关系网络也使得他们难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三、失地农民的发展意愿1. 培训机会:失地农民希望能够得到专业培训,提高自身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他们认识到自身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局限性,希望能够有更多机会接受培训,提高自身竞争力。

2. 农业转型:部分失地农民表达了希望能够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的意愿。

他们希望能够从传统的农业种植转向特色农业或者农产品加工业,以期实现更高的收入和发展空间。

关于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情况调查报告

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情况调查报告关于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情况调查报告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以及重点项目建设的推进,我县征用地累计量逐年增加,失地农民群体不断扩大,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就业、保障等问题日益凸显,一定程度上已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围绕如何做到既满足建设用地需求,又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这一问题,旬阳县政协经过多方面调查和实地走访座谈,对解决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思考。

一、我县失地农民基本情况和生活安置现状失地农民基本情况。

自1997年以来,全县累计征用土地10333亩,其中,公益性征地面积5664.9亩,非公益性征地面积4668.1亩;失地农民涉及20个镇5873户21046人,其中,完全失地农民1246户,占21.2%;失地农民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19809人,占94.2%,大中专及以上1237人,占5.8%;具有劳动能力人数14238人,占67.7%;有一定专业特长人数1100人,占5.2%;有收入来源户数4936户,占84.1%;征地一次性补偿户数4974户,安置就业136户,享受其他补偿户数42户,享受低保户数472户。

调研发现,土地征用前,农民家庭生活消费如粮、油、蔬菜等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土地征用后,这部分消费依靠市场购入,随着物价上涨,生活消费支出不断增大。

如对吕河镇失地农民走访了解,失地前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月支出260元左右,失地后人均生活消费月支出达500元,较失地前增加了240元,消费支出大幅增长。

我县目前征地安置的基本做法。

一是货币补偿安置。

最高标准为3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据此折算,我县农村土地补偿标准一般应为16000元/亩。

近年来,我县实际兑付土地安置补偿费均高于规定标准,其中,东区约为2.5—4.5万元/亩;南区约为3—5万元/亩;北区已经达到5—9万元/亩。

二是留地安置。

非公益性征地中,在被征地范围内按征地总面积的7%—9%预留最好地段,交付给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开发建设并获得长期收益。

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调查对象及方法:在进行调查之前,我们首先对失地农民进行定义和分类。

根据我国失地农民的特点,我们选择了山东省县作为调查对象。

在该县,我们随机选择了100名失地农民进行访谈调查。

调查主要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资料收集。

我们制定了一份涵盖经济收入、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居住条件等方面的问卷,并对失地农民进行面对面的访谈。

通过访谈和收集资料,我们对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总结。

调查结果:经过调查,我们对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经济收入:社会保障:由于失地农民失去了土地使用权和户口迁移等原因,他们难以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各项社会保障,如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

只有少数失地农民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来解决医疗问题。

对于大多数失地农民而言,生病或意外事故将给他们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子女教育:失地农民的子女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大部分失地农民只能让子女接受基本的义务教育。

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失地农民子女少之又少,难以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条件给子女。

居住条件:失地农民的居住环境多为简陋破旧的房屋或者简易的棚户。

他们的居住条件差,缺乏基本的水电供应和卫生设施。

这给他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较大的隐患。

对策建议:针对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包括为他们提供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为失地农民提供费用补贴,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3.加大对失地农民子女教育的扶持力度: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奖学金、补贴学费等方式,帮助失地农民子女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

4.完善住房保障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建设农民集中安置点或者改善现有居住条件,提供合适的住房给失地农民,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

结论: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往往存在着经济困难、社会保障不足、子女教育问题突出和居住条件差等问题。

为了改善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政府和社会应积极采取措施,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

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

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从公平性角度而言,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基本策略,的确禁不起推敲。

土地应该保障活人而不该去保障死人,足以推翻这个政策的合理性。

那么,失地农民目前的生活情况到底如何呢?农地圈在接触农民的过程中,曾经留心做过一个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的梳理。

总体情况是不容乐观,很多人处在很无助的状态。

要深入的讨论问题,定性的结论已经没有说服力了,因此农地圈更喜欢用数据说话。

统计局层公布过累计的失地农民的总量情况,大约是4000万—5000万庞大的社会群体。

其中完全失去土地、没有工作的农民至少在1000万人以上,占失地农民的20%。

大部分农民因土地被征用,生活来源无法得到保障,只能被迫寻找工作来维持现在的生活,再加上自身学历较低,缺乏技术、经验等等原因,失地农民往往面临就业无门的巨大压力,整体生活水平也必然会随之下降。

一、住房情况1、住房面积变化86.6%的家庭的现住房是政府以人均35m2的标准进行补偿的;有4.3%的家庭在享有政府补偿面积的基础上,可以对安置房的住房面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增购;还有9.1%的家庭目前居住在租赁房中。

失地农民在失地前家庭的住房平均面积为232.59m2,而在失地后这一数据骤降为107.25m2。

失地前后的家庭住房面积差达到125.34m2。

2、住房满意度在住房总体满意度上,有51.6%的受访者对现有住房表示满意,另外48.4%的人住房满意度较低,这部分不满意受访者主要认为现有住房过于拥挤(少了125平米呢,能不觉得拥挤吗)。

二、就业方面征地前无工作的人员中,42.3%为务农或自由职业者,19.3%从事服务性行业,18.3%的为工人,5.5%的为个体经营者,其他行业工作者占14.6%。

在其他行业工作者中的全部医生、教师和大多数公司职员在征地前是学生,而征地前是农民的受访者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在对无固定工作者就“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发现,61.3%的人选择了年龄问题,41.9%的人选择了自身学历问题,其次占比例较高的选项依次是缺乏技术、就业信息不完善、就业岗位少等因素。

关于失地农民现状调研报告

关于失地农民现状调研报告

关于失地农民现状调研报告一、引言失地农民是指因政府征收土地以及城市化进程而失去自己的农村土地的农民。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失地农民的问题日益凸显,对于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解失地农民的现状及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调研。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了200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土地流转情况、生活状况、就业情况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等。

三、调研结果分析1.土地流转情况调查显示,大多数失地农民的土地并未被政府更好利用,只有少部分的土地被发展成新农村、工业园区等。

其中,超过70%的农民表示自己的土地被转让给了开发商或者企业,但收到的补偿金不足以支撑他们的生计。

2.生活状况被调查农民中的90%表示他们的生活水平下降了。

他们失去土地后,许多人面临着生存困境,家庭经济压力加大。

此外,失地农民也面临着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

调查显示,70%的失地农民住房条件较差,60%的农民认为他们的子女教育受到了影响,40%的农民无法享受到合适的医疗服务。

3.就业情况在失土后,为了维持生计,大部分农民选择到城市打工,但他们的就业机会有限。

调查显示,70%的失地农民在城市从事的是低工资、体力劳动的工作。

而且,由于缺乏相关技能和教育背景,很多农民的职业发展受到限制。

4.政府政策支持大部分调查对象表示政府对失地农民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尽管有政策规定应该给予失地农民合理的补偿,但很多农民表示并未得到足够的补偿,甚至还面临着相关官员的腐败行为。

四、讨论与建议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以下是我们的建议:1.加大政府对失地农民的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当加强对土地征收和补偿政策的监管,确保农民得到公平合理的补偿。

2.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机会。

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培训中心和补贴计划,帮助失地农民提升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政府应建立覆盖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

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失地农民是指因城市发展需要而被征地拆迁,但未能得到合理补偿或重新安置的农民。

他们的生活现状备受关注,以下为一份针对失地农民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详细探讨了他们的居住状况、就业情况、教育医疗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

一、居住状况调查显示,大部分失地农民选择在城市边缘或城市周边地区购买廉价住房或租赁居住。

然而,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缺乏公共服务设施,如给排水、供电、供暖等。

农民需要自行解决生活用水、取暖、照明等问题,同时也缺乏居住空间。

失地农民的居住状况普遍较差,严重制约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就业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失地农民在城市失去土地后,由于教育水平较低和技能不足,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

他们大多从事临时性的劳动力工作,如建筑工地的打工、扫地、搬运等。

这些工作收入不稳定,且工作环境恶劣,工资待遇相对较低。

同时,由于缺乏正式劳动合同保障,失地农民在工作中也容易遭受剥削和欺压。

三、教育医疗在教育方面,失地农民的子女普遍面临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们很难进入优质学校,教育质量相对较低。

对于大部分失地农民来说,他们无法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甚至有些孩子无法接受正常的义务教育。

与此同时,失地农民在城市周边地区往往缺乏基本医疗资源,他们很难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

这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困扰,但由于负担不起高昂的医疗费用,他们往往忍受疾病的折磨而不得不忍受。

四、心理健康由于失去土地、丧失家园,失地农民普遍面临心理健康问题。

调查显示,他们常常感到无助、沮丧和焦虑。

他们与城市居民的文化差异、就业压力、经济困难等问题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此外,缺乏社会支持和适当的心理健康服务也使他们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综上所述,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普遍较差。

他们面临居住环境差、就业困难、教育医疗资源不足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等多重困扰。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关注和帮助,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职业培训、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促进他们融入城市社会,实现就业稳定、教育平等、医疗保障和心理健康。

失地农民的调查报告

失地农民的调查报告

失地农民的调查报告失地农民的调查报告一、引言在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为了深入了解失地农民的真实情况,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旨在揭示失地农民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为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

二、调查背景失地农民是指因城市化进程而被迫失去自己的土地和农田的农民。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田被征用用于建设工业园区、住宅区等,导致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生活陷入困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生活状况以及对政府政策的认知和满意度。

三、调查结果1. 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失地农民的平均年龄为50岁左右,主要集中在40-60岁之间。

大部分失地农民是家庭主要经济支柱,他们失去土地后生计难以为继。

此外,调查还发现,失地农民中女性占比较高,这可能与男性外出务工的现象有关。

2. 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普遍较为困难。

调查显示,失地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打零工和务农,收入较低且不稳定。

同时,由于失去土地,失地农民的居住条件也较为简陋,大多数居住在简易房屋或租房中。

3. 对政府政策的认知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失地农民对政府的政策认知程度较低。

大部分失地农民对政府的政策了解不多,甚至不知道有相关政策保障自己的权益。

此外,调查还发现,失地农民对政府的政策满意度较低,认为政府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上做得不够。

四、问题分析1. 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生计问题成为他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失地农民的生活陷入困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创业扶持力度,帮助他们找到稳定的工作或开展自己的创业项目。

2. 失地农民的住房问题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住房问题也成为他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大多数失地农民居住在简易房屋或租房中,居住条件差。

政府应该加大对失地农民的住房保障力度,提供廉租房或公共租赁房等住房资源,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

失地农民现状调研报告

失地农民现状调研报告

失地农民现状调研报告标题:失地农民现状调研报告摘要:失地农民是指因国家、企事业单位或城市扩张需要,被强制拆迁或无法继续续耕土地的农民。

本报告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失地农民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分析。

调研发现,失地农民面临生计困境、社会融入难题、心理健康问题等多重挑战,需要政府、社会以及相关组织的关注和支持。

一、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调研对象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年龄跨度较大,多为中老年人。

他们失去的土地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工业园区等用途。

失地农民通常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水平较低。

二、失地农民的生计困境大多数失地农民失去了农耕土地以后,转而从事临时工、务农等低薪职业。

由于缺乏职业培训和技能,他们往往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收入稳定性低,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也普遍存在。

三、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问题因失去土地,失地农民较难找到稳定的工作,进入城市社会的门槛较高。

很多人缺乏城市居住证、医保和子女入学等基本公共服务,面临种种障碍。

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文化差异、社会关系等问题也造成了较大的融入障碍。

四、失地农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失地农民面临着种种不安全感、焦虑和压力。

对于年长者来说,土地代表着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丧失往往导致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加重。

此外,农民在城市生活中的孤独感、无助感等也给心理健康带来了影响。

五、失地农民的需求和对策建议为了改善失地农民的现状,需要政府、社会和相关组织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支持,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可以提供咨询、心理支持等服务,帮助失地农民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结论:失地农民面临严重的生计困境、社会融入难题和心理健康问题。

政府、社会和相关组织应积极采取措施,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促进失地农民的发展和融入社会。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改善失地农民生存情况调研报告

改善失地农民生存情况调研报告

改善失地农民生存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由于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征地补偿标准低、安置办法少、失地农民就业能力低和社会保障缺乏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一些失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弱势群体。

因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加,已成为影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也引起了广大人大代表的高度关注。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专题调研的统一部署,市人大代表区二组所有市人大代表,对改善失地农民生存状况进行了调研,做了一些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旨在为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较好解决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问题提供可行性的参考意见。

一、失地农民生存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1、失地农民的就业难度大。

由于失地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低,年龄层次、身体素质、劳力强弱参差不齐,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差,在就业竞争上处于弱势,大多数人都不能找到自己胜任而报酬满意的工作。

部分失地农民有就业技能,但用工信息不灵,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还有部分失地农民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等、靠、要”的就业观念障碍,因此在就业上存在着“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现象。

2、失地农民的消费支出压力加大。

在消费支出方面,较征地前相比,明显增加。

失地农户普遍反映,征地后虽然生活质量、生活水平有所提升,但现金收入结余所剩无几,对于应对今后出现的一些突发情况表示担忧。

3、失地农民保障措施不够配套。

现实情况表明,尽管政府在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也得到了绝大多数失地农民对这一政策的肯定和支持,但仍然存在亟需改进的地方。

养老保险方面:现行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只有缴费满15年,才能在办理退休手续后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待遇,不足15年的,其个人账户内的全部存款将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医疗方面:虽失地农民参与合作医疗投保率较高,但大病补助额相对较低,出现了有些失地农民因病返贫、致贫现象。

4、不同年龄段人群关注问题不尽相同。

关于失地农民生活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失地农民生活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失地农民生活情况调研报告失地农民是指因为国家建设项目需要,被征用土地并丧失了耕种土地的农民。

他们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受益者之一,但同时也是失去了生计和生活保障的群体。

为了了解失地农民的生活情况和问题,本调研报告将对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调查方法我们选取了北京市县的失地农民作为调查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收集了关于他们的基本信息、生活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1.失地农民的基本信息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45岁,男性占比70%,女性占比30%。

大部分被调查者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只有小部分接受过初中以上的教育。

2.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1)收入情况(2)居住条件大部分失地农民居住在简陋的房屋中,生活环境较差。

他们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如电力、自来水等。

由于经济困难,他们无法改善居住条件。

(3)社会保障失地农民普遍面临社会保障问题。

由于没有稳定的工作和低收入,他们无法享受到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待遇。

这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困难和不稳定。

3.失地农民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失地农民存在以下问题:(1)就业问题由于缺乏技能和受教育程度较低,失地农民在城市就业市场中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

他们往往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工资相对较低,且工作稳定性较差。

(2)教育问题失地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备受关注。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失地农民子女无法接受正规的教育,教育资源不足成为制约他们发展的一大难题。

(3)社会融入问题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差异,失地农民在城市中往往面临着社会融入的困难。

他们遭受歧视和排斥,社会地位低下。

三、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就业转型政府应该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力度,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补助,帮助他们提高就业竞争力。

(2)教育资源配置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确保每个失地农民子女都能接受到正规的教育。

(3)社会保障政府应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失地农民能够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待遇,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失土农民的现状与生存发展

失土农民的现状与生存发展

失土农民的现状与生存发展在当代中国,失土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失土农民因失去了自己的耕地而失去了生计来源,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城市中去寻找生计。

他们的生存情况备受关注,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社会对失地农民的关注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简要介绍失地农民的现状及其生存发展。

一、失地农民的现状失地农民通常是指因土地被征收、流转等原因而失去耕地,生计来源受到影响的农民。

失地农民的数量在近年来逐渐增多,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失地现象越来越普遍。

而失地农民面临的现状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计来源严重受损。

农民原来的土地被征收或流转后,他们失去了耕地,也就失去了收入来源。

在城市地区,虽然他们可以去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工作,但是相对于市民的就业机会,他们的待遇与收入还是显得相对较低。

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失地农民往往缺乏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在他们已经老了或生病的情况下,就会面临缺乏医疗保障、养老保险以及其他社会保障的问题。

三是在城市中的生存环境非常艰难。

由于生活的困难,失地农民往往不得已而为之,背井离乡前往城市中寻找生计。

可是,他们来到城市中后,却面临着许多困难——如雇主的剥削、社会歧视、租住房屋困难等,让他们生活在极度的艰难中。

二、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面对以上所述失地农民的现状,政府与社会应该给予合理的援助与引导,让失地农民重新树立起信心,也更易于在城市中立足。

一是建立稳定的就业机会。

政府应该建立一个长效的、稳定的就业机会,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他们的创业扶持力度,使得失地农民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生计。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应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给失地农民提供更为完善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险以及其他社会保障。

三是提高社会对失地农民的认知。

社会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增加对失地农民的关注度与关心程度,让公众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他们的困境与困苦。

总之,失地农民目前的困境是有目共睹的,不仅需要政府的合理政策扶助,也需要社会伸出援手的帮助。

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及解决对策

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及解决对策

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及解决对策作为地处市中心城区的区,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城郊土地被大量征用,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区失地农民达到1.8万多人,约占农民总数的20%,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在护城、东郊、南坪岗、东江等近郊乡镇,失地农民的生活及其出路已成为影响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一、失地农民生活现状1、就业难度大。

失地农民就业安置一般有3种形式,即通过政府有组织地向境内的重点工程建设单位输送劳动力、农民协议工、给予劳动力安置费一次性买断补偿。

早期征地部分村民采取了农民协议工的安置形式,如护城乡西郊社区近100余人到邻近的市卷烟厂、自来水公司、供电局等单位工作。

后期征地村民均采取了给予劳动力安置费一次性买断补偿的方式,由村民自谋职业。

仍以护城乡为例,此类村民中共有劳动力(不含在校学生)5280人,其中就业1611人,就业率只有31%。

从事经商的有185人,占3.5%;在城市务工的670人,其中市外打工98人,市内做临时工572人,仅占12.7%;在乡村集体企业务工和从事其他工作的有756人,占14.3%;而赋闲在家的有3669人,占失地农民中劳动力总数的69%。

2、收入不平衡。

失地农民收入来源主要有四种,一是现行土地的征用补偿安置费,二是经商,三是务工,四是房租。

由于地理位置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失地农民的收入差距很大,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

据调查,护城乡2006年全乡人均纯收入5100元,其中从事经商的185人,年收入达到894.7万元,人平4.8万元;务工670人,年收入637.7万元,人平9518元;赋闲在家以房租为生的3669人,年房租收入仅737.3万元,人平仅有2010元,另有150户靠特困救助金维持生活。

可见,近70%的失地失业农民收入偏低,且不够稳定,有的因病、因子女教育投入等还处于相当贫困的状态。

另据调查,东郊乡失地农民每户年收入5000元以下的占15.1%,生活比较艰难。

关于失地农民工生产生活状况调研报告

关于失地农民工生产生活状况调研报告

关于失地农民工生产生活状况调研报告关于失踪地农人工出发糊糊口状况调研陈述土地是是农人赖以保留的出产资料料,土地被征用后必需妥帖帖解决好失踪地农人此后的的经济来历和糊口保障问题题。

为了把握和体味失踪地地农人的糊口、心理情形,,进一步摸清“失踪地农人人”失踪地前后的经济和糊糊口现状,为日后更好的辅辅佐失踪地农人解决现实坚坚苦供给一手资料,四川农农业年夜黉舍团委“失踪地地农人糊口现状查询拜访小小分队”及时组织开展了了失踪地农人现状抽样查询询拜访。

此次查询拜访我实实践小分队拔取了雨城区实实地较多的年夜兴镇前进村村以及具有代表性的80户户失踪地农人家庭。

查询拜拜访自以来的耕地被占用情情形及实地后农人就业和糊糊口现状。

一、失踪地农农人的根基情形按照我们们查询拜访表上的数据和反反映上来的信息,经由汇总总和清算,我们看到前进村村的失踪地农人搜罗两类人人群:当地的失踪地农户和和由汉源县因为建筑水坝、、水电站搬迁过来的失踪地地农人。

当地失踪地农户数数目较少,只占失踪地农人人总数的25%,平均失踪踪地亩/户,占失踪地农人人承包土地面积的20%。

与之对比,汉源搬迁过来来的失踪地农人较多,占到到失踪地农人的75%,每每户失踪地在2—5亩不等等,这些失踪地农人的土地地年夜部门是在起头被征用用,每户的家庭生齿数3——7人,失踪地后残剩土地地不足1亩,仅供自给自足足种点粮食。

查询拜访我们们还发现失踪地农户的文化化水平较低,80%是没有有上过学或仅是上过小学,,上过初中的占到15%,,而上过高中及其以上的不不足5%二、农人失踪地地的原因及被占用土地的使使用情形据查询拜访农人人失踪地的原因较多,但归归纳起来首要有以下几个方方面:1.国家投资项目用用地,如建筑水坝,水电站站等征地;2.政府东扩西西移后办公楼用地;3.当当地农人承包土地搞菌类种种植租地;4.后世外出打打工,劳动力削弱,自愿出出租土地。

三、失踪地农农人的糊口现状⒈失踪地地后总体收入水平下降。

城郊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的研究——以镇江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郊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的研究——以镇江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郊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的研究——以镇江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逐渐被城市所包围,这些地区的土地和资源也被逐渐收回,而这其中受到影响最大的一群人就是城郊失地农民,他们失去了自己生产和生活的土地,生活面临很大的困境。

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而城郊失地农民则是这个群体中最大的一部分,为了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有必要对城郊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进行研究,以寻找解决办法。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城郊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以镇江市为例,分析镇江市城郊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以及政府的保障措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内容概述本研究将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 镇江市城郊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调查及分析本部分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镇江市城郊失地农民进行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其收入来源、生活状况、住房情况等方面的数据。

2. 镇江市城郊失地农民保障政策分析本部分将对镇江市政府的城郊失地农民保障政策进行分析,了解政府对于城郊失地农民保障方面的政策规定、政策落实情况等。

3. 镇江市城郊失地农民保障政策的评价本部分将结合对城郊失地农民生存状况和政策落实情况的分析,对政府的城郊失地农民保障政策进行评价,同时探讨政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4. 针对性政策建议本部分将在对政策不足之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保障城郊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权益。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文献资料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以求全面、准确地了解城郊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和生存状况,从而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政策建议。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 建立城郊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数据统计数据库2. 对镇江市城郊失地农民保障政策进行分析评价,揭示政策的缺陷和问题3. 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保障城郊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权益。

街道失地农民情况调查报告

街道失地农民情况调查报告

街道失地农民情况调查报告农业、农民、农村历来是我党农村工作的重点,“三农”工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作。

最近,我们分会就失地农民的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现将有关情况简述如下:一、历史性变化,原是区的一个建制镇,原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耕地面积40815亩,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容,国家西气东送、苏嘉杭高速为、市绕城高速和东方大道等建设工程的实施,镇村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2004年5月8日撤镇改为街道,归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原21个行政村,加上从车坊镇划入3个村,撤并为14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原有万亩稻田、湖荡烂田,现仅为万亩。

各项工程建设征土用地涉及18个村,2005年止,有失地农民16519名,占总人口的%,其中老年人员3541人,保养人员5490人,剩余劳动力5380人,被扶养人员2108人。

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被拆迁的村民已搬入国泰、通桥、塘南、姜家4个居民新村定居,其中国泰新村目前已有1600多户农户分别住进了别墅或公寓楼等安置房,过上了有保安、环卫、医疗配置比较齐全、交通便捷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结构转变为以二三产业为主体产业格局,劳动力以务农为主变为就业多样化。

2005年,全街道完成工业销售亿元,财政收入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5%、%,农村人均纯收入8010元,增长%。

通过有序、良性转变,呈现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新局面。

二、积极的举措街道党委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区区委、政府出台的[2003]63号《关于对被征使用土地农民实行补偿的规范方法的通知》和[2004]81号《关于市区进一步完善已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行办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对失地农民养老、医保、低保、就业四个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建立起了失地补偿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的保障机制。

1、失地农民养老保障。

街道目前养老保障待遇的落实分为六种情况:失地时已达退休年龄的每人每月享受120元农保金和40元补差,计160元。

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二、农民失地的原因及被占用土地的使用情况据调查农民失地的原因较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化推进加快了建设用地,如街道、交通等建设用地。

二是房地产开发用地。

三是公益性基础建设用地,如自来水厂、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

四是国家投资项目用地,如高速公路征地。

五是市区东扩西移后办公楼用地。

六是工业园区用地。

三、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⒈失地后总体收入水平下降。

据对户失地农民家庭的调查显示,农民失地前人均纯收入约元左右,失地后为元左右,比失地前减少元左右,下降。

失地前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失地后为左右,比失地前增加元,增长。

原因主要是土地征用前,农民家庭食品消费如粮、菜主要靠自产自食,水消费不要钱,成本较低。

现在基本上靠从市场购入,食品、水暖消费增加,导致了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

而那些生活消费水平下降的农民,主要是就业形势不好、收入预期不乐观抑制了生活消费的增长。

⒉失地后就业形势严峻。

土地被征用后,有的农民全部拿到了失地安置补偿费,有的农民只拿到了部分补偿费。

在就业安置上,农民全部以自谋职业为生。

在调查的家庭中,原来在外打工的继续打工,失地后原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民因年龄偏大、受技能限制、有病等因素影响,在劳动年限内谋到职业仅占失地农民的左右。

在有收入的就业人口中,在建筑工地打工,做生意,从事养殖业,从事其他职业。

⒊政府高度重视房屋建设,使失地后的农民能及时搬迁到新建的房屋内,现失地农民全部住上了新房。

⒋社会保障如养老、医疗保险不到位,低保覆盖面不高。

由于社会保障措施尚未在农村推开,失地农民自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意识差,到目前约有的人参加了商业保险。

大部分失地农民还在等待政府出台政策、希望政府从政策、财力上支持他们参加社会保障即养老、医疗保险。

另外,纳入低保的人群在增加。

过去,在农村孤寡老弱病残靠土里刨食还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活,进城后失去土地,可以这样说,这些人首先变为低保对象。

因受政府财力有限的制约,约有的人才能享受到低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 所谓 的外部 不 公 平
旷 失地 农 民 文 化 水 平

另外
,
不 同年
及 有 关部 门给予他 们 更大 的关注
应 积 极 开 展 失地 农 民劳 动 技 能培
龄段 的失地 农 民 参加基 本 生 活 保 障缴 纳的费 用 是一样的
,
助 他 们 渡过 困 难 时期
一 是 希 望 能够
,
由于


, 。元
的 人 没 有找到 工 作 根
,
工 业 园 区 李华村 失地 农 民 李 桂

今年
周岁
,
独 身一 人
,
由于 没
中 国 社会 保 障
有什 么技 能
,
找 不 到 固 定工 作
,

征用

认 为 现 在 菜地一年 的年 产 值就 可 以达 到 算
,

” 。
土地 前 生 活 虽 然 不 富裕
现 在每 月


参加 被 征地农 民基本
人 占

,
人 没 有增 加 反 而 要 消耗 微薄 的储蓄
对 有 创业
,
生 活保 障的有
,
选择
每月 车薪

元 的 生 活 补助费 实在 是 杯水
,
可 以开展 自主创业
参 加城 镇 职 工 养 老 保 险 的有 人 仅 占
,
的意识 方法 和政策 咨询 方 面 的培训
见表 状况
,
但他 们对 于 未 来 的生 活 在调查 中 了
,
增值 部分
考虑 土 地 的 区 位价值

,

元 老金的
是城市 企 业退 休 职 工 最 低养 左右
,
以及 出 路仍 然 比 较迷 茫
样 才能最大 限 度地 维持被征地 农 民原 有 的 生 活水 平


显 然有 失 公 平



大多数 失地 农 民 还 是 希 望 政府 帮
标准


,
大 龄失
建 立 统 一 的 社 会 保 障体 系 内外 公平
” 。
,
保证
置 费 的有 的只有 有


参 加 基 本生 活 保 障
老有所依
,
,
特提 出
根据 规
人 而 李 华村
,
名 失地 农 民

定 提 高征 地 补 偿 京 口 区 征用耕
,
,
被 征地 农 民 选 择 参 加 基本 生 活保 的 土 地 补偿费 元
作 者 单位
元一
元 而 在 具 体 的操作 过
由于 年 龄段 的 不 同 导 致待 遇 有很大 差
这 是 失 地 农 民 眼 中的
中 国 社会 保 障
镇 江 市 京 口 区 社会 保 险 管理 中心
程 中 农 民 普遍 反 映 年 产 值 标 准 过 低
两个 不公
同 时 也 应 该 是 失地 农

此外
,
失 地 农 民还 可
原 先的收人来源被切断

,
一 体 化 的 需要
,
根 据 自 己 的实 际 情 况 参 加 城 镇 职 工 养
主 要 以 耕作 为 生 的 失 地 农 民 普 遍 出现 了 生 活 水 平 下 降 的现 象
民分享 经 济发展

社 会 进 步 成 果 的过
,
项 目 因 此 应 本着 实 际 实 用
,


因 此对 于
不 懂 专业 技 能 的 失 地农 民
,
原则

精 心 设计培训菜单

,
为他

年轻 人 来说 这 项制 度就 显 得不太合理

望 政府部 门 能 及 时 引导就业
免 费提
们提供 多种培训项 目 以提高他们 的劳
内外 不 公

供 再就 业培 训 的 机会 长 而取 得 谋 生 之 道

,
颜 国 平 到 谏 壁 电厂 做 保
他 的爱 人 现 在 每 月 的收 人 也 只

人 的速 度 递 增 表
条件 因 区 域 经 济 发达 程 度 不 同 而 出现
区 李华 村是 远 郊
,


,
从 事 两 份 家政 工 作
京 口 区 土 地 征 用 及 失地农 民数 量
,
征地

目前 夫 妻 二 人 的 月 收人 不
二 理曰 湘健抓西翔
镇江 京 口 区 失地农 民 生 活现状调查
翼 闻俊敏 刘 世 敏

随被

着城市建设 的发展
,
,
耕地
二 是 一 次性领取 土 地 补 偿 费和安置 费 终 止 保 障关 系
老保 险
。 。
,
地 前 已 经 达 到小 康 锐减
,
,
但 征地 后
,
耕地
原来
征 用是 经 济 发展 及 城 乡


,
,
除从 事 农 业
问题 逐 渐 突 出
区 失地 农 民
很 难 找 到合 适 的 工
特 抽 取 了 象 山镇 东
,
京 口 区 失地 农 民 概 况
镇 江 市京 口 区 辖 行政村 积
民 已达
,
风 村 工 业 园 区 李华 村 两 个行政 村 调
,
颜 国平是 东 风 村的一 名失地 农
,
个 乡镇

房 的装演费 用
于 第三

生 活 压 力 陡然 加 大
,
一 是 一 次性 缴 纳

,
处 于 相对 稳 定 的状 态
,

东风 村 是 东风 村 的
缺 少就 业 技 能
正规就业 难

补偿 费 和 全 部 个 人 安 置 费来参 加 基 本
生 活保 障
,
近郊
又傍邻 江苏大学

,
东 风 一 条街
” 。
第 四 年 龄 段 的 失 地 农 民土 地

的土地补 元
, ,
帮 助 他 们 解 决就 业 问题 对 稳 定 的收人 偏低

以保 证 有相
,
偏低 效

不懂 技术
, ,
不 知道 搞 什 么 致 富


偿 费和 全 部 个 人 安置 费 享受 的待遇 却有 很大 不 同 这 是 所谓 的 内部 不 公 平



,
特别 是 一 些 文化 水平 希
,
根 据 不 同的年 龄段 按 月 领
见表
曾被 誉为镇 江 的 小香 港
村 民表 示பைடு நூலகம்
,
被征用 后
从 事技 工
由于 缺 少 专 业 技 能
,
,
无法
,
取 不 同 数额 的 生 活补 助 费

第 一 年龄 段
他们 的 收 人

生 活水平征

管 理 等 工 作 只 能 打零 工

或 从 事 一 些 危 险度 较 高 的 工 作 京 口 区 失地农 民 生 活 补 助 费领 取 情 况

面积 不大 安 置 的 失 地 农 民较 少
,
到 征 地 前 的一 半
如鸡蛋

另外还要 花钱购买
且 大部分 是
,
原 本 可 以 自给 自 足 的 一 些 生 活 用 品
年 老 体弱 者 因此 这 部 按照 规 定 偿方 式
,
,
蔬菜
,

,
同 时 要 支付 回 迁


对失地 农 民有两 种补 的土地
分 失 地 农 民生 活 水 平 总 体 来 说 没 有 下
以掌握一 技 之

动技 能 如 电焊 工 厨师

厂 内驾驶 插花


导致失地农 民 选择参加被 征 地 农 民基 本生活 保 障的 比率 过低 截 至 月 京口区
,

二 是 失 地 农 民强
一位 现在
, ,
家政
,

服装等 的培 训
有 针对

烈要 求 提 高基 本 生 活保 障待 遇
性 地 对被 征地农 民进 行就业前 劳动技 能培 训
,
的补偿标 准 已 不 符合现实
要原因
,
而 处 于 退休年龄的被征地 农 民 的个 人
准过 低 是 造成 土 地补偿标准 过 低 的 重
虽 然得 到 了相 对

缴费 却 是 城市企业 退 休 职 工 在职 时的 两倍
,
农 民被 征 地 后
,
确 定 年产值 还 应 考虑 土 地 的
,
但 每 月 领取 的 养 老 金 最 多 只 有
但通 过 土地
元一

,
都要 求 重 新 测
,
目前京 口 区 城镇职 工 个 人 缴纳 的
劳作 获 得 的收 人基本能满足生 活需要 度日

,
重 新确 定年 产 值

养 老 保 险费 以该 土 地 的三年平均

,
按 现 行标 准计算缴 满 元 年 元
,
元 的生 活补助费 只 能勉强
,
随着市 场 经 济 的发展 被征 用 前 年产值 作为 年前 后

查 自实 行 《镇 江 市 被 征地 农 民 基 本 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