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10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Word版含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高考知识点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高考知识点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高考》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的内容,这一课要求我们掌握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的原因和大革命失败的标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高考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高考必考知识点一、五四运动:1.原因:(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根本原因: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2.爆发:(1)时间:1919年5月4日(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反帝反封,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3)要求惩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3.经过:两个阶段、两个中心与主力(1)运动的第一阶段:5月4~6月初,运动的中心在北京,学生为先锋;(2)运动的第二阶段:6月5日后,运动的中心在上海并迅速波及全国,三罢斗争,工人阶级为主力,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4.结果:释放被捕学生;免除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
5.意义:(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2)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3)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了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传播马克思主义;(4)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旧民主革命阶段:1840-1919年。
新民主革命阶段:1919-1949年)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诞生条件:(1)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2)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开始进行建党活动2、诞生:中共一大的召开(1)时间:1921年7月23日上海,最后一天在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
(2)主要内容:①确立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党的奋斗目标:即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1921中共一大,建党。
1922中共二大,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人教版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一轮复习学案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1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自主复习】考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知识清单】【名师点拨】1.五四运动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纲,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为目标。
它基本上照搬苏联经验,是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革命纲领,后来被称为党的“最高纲领”。
中共二大在正确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提出把反帝、反封建、反军阀,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制定出“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
它实际上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纲领。
5.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认知深化】五四运动彰显的时代潮流(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
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典例.(2020江苏卷·9)下图为《劳动音》创刊号的封面《革命火种》。
该刊物封面上是一个火炬照耀下的锤子,铁镐、齿轮、禾苗、稻穗所组成的图案,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如同紧握的拳头。
该封面内容()A. 表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B. 寓意着工农大众团结起来C. 明确反映出党的中心任务D. 为国共合作营造舆论氛围【答案】B【解析】《劳动音》创刊于“1920年11月7日”,此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锤子、铁镐、齿轮代表工人阶级,禾苗、稻穗象征着农民阶级,火炬、拳头意在鼓励工农大众要团结起来同发动统治者进行斗争,故选择B项;1898年,在上海出版的《泰国民法志》最早向中国人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排除C项;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排除D项。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山东一轮复习课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第12讲
真题体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第12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 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第三单元
命题规律 考题扫描
第12讲
真题体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2-
1.从考查趋向看,多以情境材料为切入点,从组织和思想等方面集 中考查国民革命的形成,同时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的作用。 2.从社会热点看,将民族主义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形成民族主义与 民主、自由等价值的良性互动,建构一种理性的、开放的民族主义。 3.从预测角度看,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鲜明体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主导作用和领导地位将会是重点 考查的内容。
3.结果: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 祥三人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
第三单元
第12讲
真题体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11-
4.意义 (1)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成为中国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开端。
解析
关闭
答案
第三单元
命题规律 考题扫描
第12讲
真题体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6-
考向二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3.(2016课标全国Ⅱ,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 关闭 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 ,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打土豪, 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分田地”,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出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了题干中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增加的现象,故A项正确;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民生产指的是通过武装斗争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粉碎敌人对革命根据地的进攻,与粮食增产 增收没有直接关系 ,故B项错误;根据地经济建设只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内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高考历史题型秘籍【0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
专题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高频考点解读】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①五四运动的原因、经过、结果及意义;②中共“一大”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③国共第一次合作;④北伐战争。
2.新民主主义革命(1937年之前):①武装起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及实践;③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热点题型】题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例1、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
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A.自强与求富B.进化与革新C.改良与革命D.民主与科学【提分秘籍】1.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表现(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
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1)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是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
这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政治前提和保障。
(2)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迈进指明了方向。
(3)社会性质: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的全新变化——彻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
3.国民革命的历史功绩与影响(1)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衡中学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含解析)
第13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选择题1.(2019·北京丰台期末)五四运动爆发之后不久,上海商业区的52条街道成立了“马路联合会”,广东成立了26个现代工会组织,北大学生建立了十多个学生组织。
这说明五四运动( B )A.促进中国人的思想解放B.促进中国各阶层力量的联合C.推动了国民大革命形成D.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运动[解析] 根据题干中“马路联合会、现代工会组织、学生组织”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中,商人、工人阶级、学生等组织集会通过罢市、罢工、罢学等方式响应“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体现了在民族利益面前各阶层力量的联合,故B项正确。
A项,题干未体现思想解放的相关内容,故排除。
C项,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共产党的成立,与国民大革命的形成无直接联系,故排除。
五四运动以学生为先锋队,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主力军,各阶层参与其中,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并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D项表述错误,排除。
2.(2019·山东德州期末)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出现众多新式社团,它们介绍、宣传来源于西方世界的新思想、新学说,既有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及其他各派学说,也有马克思主义及其他各种社会主义学说。
这反映出当时( D )A.政治氛围民主开放B.这些学说适应了中国发展的需要C.传统文化失去价值D.进步知识分子渴望改造中国社会[解析] 根据材料“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出现众多新式社团”“介绍、宣传来源于西方世界的新思想、新学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当时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为了挽救中国,介绍西方学说,故D项正确;五四运动前后,北洋军阀统治中国,材料也不能说明政治氛围民主开放,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西方学说与中国发展之间的关系,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故C项排除。
3.(2018·浙江金华联考)1919年前后,北京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著名的有新潮社、国民社、少年中国学会等;在《新青年》的影响下,新式刊物如《新潮》《国民》等也纷纷发行。
【人教版】2020高考历史复习讲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_含答案
【⼈教版】2020⾼考历史复习讲义:新民主主义⾰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年对峙_含答案新民主主义⾰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年对峙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起学习新民主主义⾰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年对峙。
⾸先我们学习新民主主义⾰命的崛起,这⾥边涉及到同学们不太熟悉的概念,那就是什么是新民主主义⾰命,简单地说在中国,完成反封建任务的,我们把它称为民主⾰命。
在世界各地完成反封建任务的都是资产阶级⾰命,按着⽑泽东同志的理论,由⽆产阶级领导中国⼈们完成反封建任务的就是新民主主义⾰命。
下⾯咱们共同学习本课内容。
【重点难点】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的历史意义国共第⼀次合作的重要成果国共⼗年对峙时期中共的⾰命道路的探索即⼯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知识梳理】新民主主义⾰命的崛起⼀、新民主主义⾰命的开端——五四运动1.导⽕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过程:第⼀阶段:爆发:1919年5⽉4⽇;⼝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中⼼:北京;主⼒:青年学⽣。
第⼆阶段:时间:从6⽉5⽇起;中⼼:上海;主⼒:⼯⼈阶级。
3.结果释放被捕学⽣;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性质:彻底、不妥协——反帝反封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命的开端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中国共产党的诞⽣1.南陈北李相约建党2.中共⼀⼤召开(1921年,上海)内容:党纲;党名;⽬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产阶级专政);中⼼⼯作(组织⼯⼈阶级,领导⼯⼈运动);中央机构3.中共⼀⼤的历史意义:中国⾰命的⾯貌焕然⼀新。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 国共合作形成(1)背景:要战胜强⼤的敌⼈,必须建⽴⾰命统⼀战线;1923年,中共三⼤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2)标志:国民党⼀⼤( 1924)2.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经过:⼴州国民政府成⽴;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影响: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二)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二)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2、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复习建议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考查一般从三个方面切入:一是突出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成熟;二是突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革命性,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三是突出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演变。
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将是主要形式,还会有新情境、新材料的设计与应用。
从内容上看,注意探索史与思想史的结合,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新的革命道路与毛泽东思想的联系。
知识清单抗日战争的战争进程(1937-1945)解放战争的战争进程(1946-1949)考点聚焦考点一、抗日战争(1937-1945)(一)历史背景1.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如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等,必须要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2.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的既定国策。
3.现实原因: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剧了侵略野心,1936年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4.时机有利:中国国内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尚未做好抗战准备,国际上英美等国顽固推行绥靖政策等。
(二)全民族抗战的开始1.七七事变①时间:1937年7月7日②地点:北平西南卢沟桥③影响:全国抗日战争从此开始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两个战场的形成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其形成的标志是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在抗日战争中,既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着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基本上是相互配合的。
(三)正面战场的会战和国统区状况1.正面战场的会战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淞沪会战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徐州会战中取得了台儿庄大捷。
中国军队虽英勇作战,但无力阻止日军的进攻,失去了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构图解史】 五四运动
【构图解史】 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与实践
吴佩孚
孙传芳
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的主力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张作霖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课堂小结1】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原因:客观—国内外敌人力量强大 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主观--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中共年轻幼稚,缺乏经验
依据: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教训:中共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中共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
【课堂小结2】国民大革命的特点及其历史功绩:
• 特点: • 1.革命任务: • “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的革命任务依然是反帝反封建。 • 2.群众基础: • 以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统一战线。 • 3.指导思想: • 新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并存,其中前者占主导。 • 4.革命军队: • 组建国民革命军并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封建军阀,打击
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概括中国共产党是新型革命政党的主要表现。 5.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背景和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
僚资本主义为主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民民主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 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任务
主力
领导 阶级
指导 思想
结果
前途
旧民主主义 半殖民地 反帝反 人民 资产
革命
半封建 封建 群众 阶级
三民 主义
资产阶 级共和 国
资本 主义
新民主主义 革命
半殖民地 半封建
反帝反 封建
人民 群众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10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2019·湘潭模拟)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期间“新知识分子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到十字街头,大庭广众之间……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
这说明五四运动()A.促进新文化运动兴起B.知识分子是运动的主力军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2.(2019·襄阳一模)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社会思潮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其中有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近代中国保守主义、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近代中国民粹主义、近代中国三民主义、近代中国科学主义、近代中国实用主义、近代中国改良主义。
这种现象反映了()A.各种政治势力角逐使中国政局动荡B.政党政治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C.社会主义成为民主革命的必然选择D.中国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日益觉醒3.(2019·滨州二模)1919年6月,陈独秀在题为《我们究竟应不应该爱国》的文章里写道: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的了。
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的别名。
由此可知()A.陈独秀反对学生的爱国行为B.爱国主义成为那一时期的主旋律C.山东问题激发爱国主义产生D.五四运动的浪潮阻碍了社会发展4.(2019·咸宁联考)1919年5月,《每周评论》转载选录了《晨报》等报纸的9篇评论,集中批驳法律制裁的谬论,赞扬学生运动,指出学生风潮出于爱国心,光明磊落,青岛事件为全国人民所注目,学生运动得到各方舆论之同情。
这些评论()A.给五四运动以有力支持B.改变了五四运动的方向C.掀起了全国罢工的风潮D.揭露了外交失败的原因5.(2019·德州一模)1919年,上海《申报》刊登了《青岛问题之外论》(1月5日)、《巴黎会议之中国问题》(2月4日)、《中日青岛问题之紧急》(5月3日)、《青岛问题警讯志》(5月6日)、《都人对青岛问题之奋起》(5月7日)、《巴黎中国代表之抗议》(5月16日)等一系列报道。
第10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解析版)
第1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真题速递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9)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
”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答案】B【解析】由材料“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可知五四运动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危机时刻以民族大义为重,爱国觉悟显著提高,故选B项;“趋于一致”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材料讲述的是爱国意识的提高,并没有提及改造的道路,排除A 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相对立,文革时期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排除C项;各界都“接受了”表述过于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2.(2019.4·浙江高考·11)1922年,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的创刊号写道:“现在大多数人民所要求的是什么?我们敢说是要统一与和平……为了要和平要统一而推倒为和平统一之障碍的军阀,乃是中国大多数人的真正民意。
”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湖北新军起义B.护国运动C.“二次革命”D.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22年……为了要和平要统一而推倒为和平统一之障碍的军阀”,结合所学,1924年国共合作,1926年正式出师北伐,讨伐北洋军阀的统治,故选D项;1911年湖北新军起义,即辛亥革命,排除A项;1915年孙中山领导发动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运动,排除B项;1913年,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力主武装讨袁,发动二次革命,排除C项。
3.(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56PPT)(1)
(4)现代角度:
继承、弘扬五四精神:爱国主旋律
材料:若有人问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大概的答词 必然是爱国救国……五四特有的精神是牺牲的精神。
--陈独秀 爱国行为也不能加暴行于他人!
国共合作与北伐:革命与背叛的拉锯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
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三)五四运动的意义
1、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
爱国运动。 彻底的革命性
帝国主义 ---反帝
北洋军阀政府 ---反封建
彻底的 斗争精神
历次革命运动口号之比较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太平天国运动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辛亥革命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五四运动
国共合作• 新演绎
1、国共合作形成
想一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
基本一致
民主革命纲领 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
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 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新三民主义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 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 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 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 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材料一:我党纲领如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
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中共一大纲领
材料二: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
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
(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1.[2017·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国家要保证优先发展国 营经济;鼓励、指导和帮助合作社经济的发展;要鼓励和指 导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 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上述文件内容 应出自( )
A.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949 年《共同纲领》 C.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解析 材料“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与政协制度无关,故 A 项错误;与巩固人民民 主统一战线无关,故 B 项错误;“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故 C 项正确;这与完成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遗留任务无关, 故 D 项错误。
——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章 思考 1 史料一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特点? 试答 史料解读:①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国家的统 一领导。
二 ①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 种民族自治机关。②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 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2)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3)全权性: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 地位,具有全权性。 (4)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人民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 的领导核心。
微考点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一 ①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 分离的部分。
(3)文明史观: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 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4)整体史观:冲破了帝国主义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 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 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课
五、拓展练习
完成《导学练》59页选择题11-15题;
五、展练习
答案:①五四运动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召开) ③国民党一大召开 ④1927 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⑥九一八事变 ⑦长征胜利 ⑧1937 ⑨抗日战争胜利 ⑩南京解放
综合上述材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有何特点?
答案:曲折中前进
以下问法的答案,从哪里来?
1.据材料,指出/材料认为/据材料+问题?
2.根据所学知识?答案在书上
抄材料
3.根据材料,归纳/概括? 答案可以是抄材料,也
可以是书上的话,看哪
个合适,但语言要简洁
4.材料中的“ ”指的什么? 答案在书上
5.综合上述,谈启示、认识等?
找引言或者分析每段材料考什么,进行综合归纳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救亡图存)
一、考点梳理
1、【对一对】《自主课堂导学练》56-57页
【找一找】下列图片在书上哪一页?思考:
五四运动哪一口号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五四运动(1919年)的口号: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取消“二十一条” ③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④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形成
(南19昌27起.8.义1)秋收起义(井19冈28山年 )会师
(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的革命道路
领导集体
红军(1934长-1征936年)(
遵义
1935.1
)会议
三、检测反馈
1、完成《导学练》57-59页选择题1-10题; 2、完成《导学练》60-61页材料题第17题。
要求:仔细审题,划记关键词; 材料题分点答题,格式正确。
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1927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革命道路建立国民革命运动失败革命道路秋收起义会师共产党建立革命军队领导集体红军会议五四运动191954中共一大19217黄埔军校1924年北伐战争19261927年南昌起义192781井冈山1928年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长征19341936年遵义19351合作破裂材料一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一)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考纲解读考点提示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复习建议置于中国现代化历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置于革命史观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来领导,以实现社会主义为目标,最终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置于世界历史进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知识清单参考答案:①工人运动,②民主革命,③国民革命,④革命,⑤土地革命,⑥农村包围城市。
考点聚焦考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一)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和会。
中国代表要求废除列强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山东等要求,但被列强拒绝,且准备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这一消息打破人们希望,激发爱国运动。
(二)过程(三)结果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四)意义①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特点:规模大、广泛性、彻底性③功绩: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思想基础;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并逐渐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注: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同:革命任务;革命性质 异:【典型例题】1、下图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 )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 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解析:注意图片下方标题“国民革命军第一军”。
国民革命军第一军1925年8月成立,源于黄埔军校的教导团,是国民政府中央军的嫡系主力部队,图中还有“民众的力量”、“打倒军阀及一切帝国主义”等字样,正是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故正确答案选D。
袁世凯独裁卖国(1912-191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与存在(1931年-1945年,也有持续到1947年春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这一说法)、五四运动(1919),ABC三项的与1925年时间不符。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爱国运动一个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北京为中心,学生是主力军;第二阶段转移到上海,工人成主力。
两个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三点成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
四点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2.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
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3.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1.相同点(1)社会性质: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革命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社会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
(4)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
(2.不同点(1)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工厂多,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2)上海有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3)上海是当时马克思主义宣传比较集中的地方之一,保守势力较小。
(4)上海交通方便,有利于人员往来。
5.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表现(1)新的领导核心:无产阶级的组织性、革命性最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得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2)新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先进政党,它能够制定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正确的策略方针。
(3)新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广大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了广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由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能得到中国各族人民的支持。
2020高考历史通史A版总复习课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四)国民大革命 1.背景 (1)工人运动遭受挫折,中国共产党由此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2)孙中山深感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 的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2.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 一大 ”在广州召开。 3.准备:1925年,成立广州国民政府,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4.高潮:北伐战争(1926~1927年)。 (1)目标:打倒 帝国主义 ,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2)成就: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动摇了北洋 军阀的统治。
材料二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 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 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 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 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 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5.结果: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支持下,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陈独秀 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国民革命失败。 二、国共十年对峙 (一)南昌起义 1.背景: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2.经过: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在南昌起义。 3.意义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 人民军队 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材料二 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有如下观点:①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 兴”;②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③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 折点;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问题】 (2)材料二的观点中,哪一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人民版
[漫画解史]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微点提醒] 五四运动的特点 (1)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建的革 命斗争。 (2)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多阶层参加,联合斗争。 (3)爱国性:维护主权,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4)成功性:运动斗争的目标基本实现(并非完全成功)。
(2)主要区域:长江流域。主要原因: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宣传动员广,群众参与多(群众基础更广泛);国共两党合作;以新三 民主义作指导;具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答案
历史解释 (1)特点
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2)历史意义 ①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 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②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有重要作用。它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 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 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
二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局部)
三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 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 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 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 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 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 族国家。
[问题探究1]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有哪些异同? 提示:同:革命任务相同,都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相同,都属于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 异:根本不同在于两者的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 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 件:新民主主义的崛起 (共36张PPT)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成立的历史条件: 经济: 内部 阶级: 思想: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外部: 共产国际的帮助
马克思主义者队伍: 李大钊 陈独秀 毛泽东 邓中夏
蔡和森 瞿秋白 周恩来
(二)成立的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1921年7月23日 2、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3、人物: 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拒绝
中国近代著名 外交家顾维钧
(三)、结果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胜 初 利 步
释放
罢免
拒绝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 改变山东的状况。
(四)意义
1.性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 动 2.特点: 青年学生—先锋
工人阶级—主力军
先进知识分子—领导
反帝 指明方向
国内 背景 ③阶级
④思想
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导火线(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还 我 青 岛 拒 绝 在 和 约 上 签 字 废 除 二 十 一 条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
(2)第二阶段
开始时间: 1919.6.5 中心: 主力: 上海 工人
4、内容:
(1)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2)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 权,实现共产主义
(3)确定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 领导工人运动 (4)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 为书记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历史条件: (二)标志:
(三)意义:
北师版历史必修1讲义:第2单元 第1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1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材整理1 内战的爆发1.背景(1)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2)蒋介石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
(3)国共进行重庆谈判。
①目的:蒋介石为争取部署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中共为争取和平,制止内战,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
②结果: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
2.标志:1946年6月底,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派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3.初期战况(1)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战争初期,解放军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计划。
(2)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①1947年3月,国民党军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
②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
③华东野战军取得孟良崮战役的胜利。
[深度点拨] 内战爆发的必然性①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不会改变。
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广大人民的利益,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就必然要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②国共双方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国民党是“假和平真备战”,中国共产党抱有和平的诚意,但对国民党也有所防备。
③二战后,美国扶蒋反共,助长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
教材整理2 三大战役1.背景(1)经过一年的作战,敌我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2)1947年夏,中共中央实行战略转变,人民解放军向国民党统治区发起战略反攻,使敌我力量对比发生进一步变化。
2.概况基础。
[误区警示] “革命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区别“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
由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2019·湘潭模拟)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期间“新知识分子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到十字街头,大庭广众之间……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
这说明五四运动()A.促进新文化运动兴起B.知识分子是运动的主力军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2.(2019·襄阳一模)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社会思潮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其中有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近代中国保守主义、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近代中国民粹主义、近代中国三民主义、近代中国科学主义、近代中国实用主义、近代中国改良主义。
这种现象反映了()A.各种政治势力角逐使中国政局动荡B.政党政治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C.社会主义成为民主革命的必然选择D.中国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日益觉醒3.(2019·滨州二模)1919年6月,陈独秀在题为《我们究竟应不应该爱国》的文章里写道: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的了。
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的别名。
由此可知()A.陈独秀反对学生的爱国行为B.爱国主义成为那一时期的主旋律C.山东问题激发爱国主义产生D.五四运动的浪潮阻碍了社会发展4.(2019·咸宁联考)1919年5月,《每周评论》转载选录了《晨报》等报纸的9篇评论,集中批驳法律制裁的谬论,赞扬学生运动,指出学生风潮出于爱国心,光明磊落,青岛事件为全国人民所注目,学生运动得到各方舆论之同情。
这些评论()A.给五四运动以有力支持B.改变了五四运动的方向C.掀起了全国罢工的风潮D.揭露了外交失败的原因5.(2019·德州一模)1919年,上海《申报》刊登了《青岛问题之外论》(1月5日)、《巴黎会议之中国问题》(2月4日)、《中日青岛问题之紧急》(5月3日)、《青岛问题警讯志》(5月6日)、《都人对青岛问题之奋起》(5月7日)、《巴黎中国代表之抗议》(5月16日)等一系列报道。
这些报道()A.直接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B.迫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促进了中日外交争端解决D.有助于读者了解山东问题进展6.(2019·绵阳二模)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一纲领() A.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步B.是对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科学阐释C.直接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D.为反帝反封建的社会主义革命指明方向7.(2019·咸宁联考)1923年中共三大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指示,通过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定。
这一决定()A.实现了各阶级的联合B.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C.避免了党派间的斗争D.扭转了军阀割据的局面8.(2019·昆明一模)据中共北方局机关刊物《政治生活》周刊记载:“(1925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
”这主要得益于()A.中国共产党的妥协让步B.中国国民党的正确领导C.国共合作的强有力推动D.国民党得到民众的支持9.(2019·乌鲁木齐一模)1926年11月,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明确要求中共必须使正在挺进的中国革命“超出资产阶级民权范围”,发展到工农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农村要进到土地革命,城市要准备没收外国在华大企业,并将铁路、交通等收归国有。
这一指示()A.为国共两党的合作埋下隐患B.推动了国民革命向农村发展C.使中国革命重心发生了转移D.导致了国民大革命直接失败10.(2019·桂林联考)有人在考察武昌时说: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按户悬挂,布旗不备,以纸代之;政治口号之多,超于国内各香烟公司广告之上,譬曰:“政权归于革命的民众”“拥护革命中心力量”。
这一场景出现() A.印证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得益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D.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11.(2019·怀化模拟)孙中山在1923年元旦发表的国民党宣言中说:“前代革命虽起于民众,及其成功,则取独夫而代之,不复与民众为伍。
今日革命则立于民众之地位,而为之向导,所关切者民众之利害,所抒发者民众之情感。
故革命事业由民众发之,亦由民众成之。
”这一论述()A.阐明了辛亥革命存在的弊端B.反映了组建国民党的紧迫性C.认识到国民革命的依靠力量D.提出了国民革命的基本纲领12.(2019·重庆调研)1927年7月毛泽东提出农民武装可以“上山”,以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同月,中共中央决定组成中央前敌委员会负责领导武装暴动。
这些意见和决策()A.初步总结了大革命的教训B.促进了国民革命的新发展C.贯彻了八七会议的新方针D.标志着革命重心转入农村13.1918年11月底,一战结束,巴黎和会即将召开,怀着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困惑,梁启超在蒋百里等人陪同下前往欧洲考察,后写下《欧游心影录》一书,记录了他在欧洲所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了罗针的海船,遇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面怎生是好……俄国过激派政府,居然成立……从前多数人嘲笑的空理想,却已结结实实成为一种制度,将来历史价值,最少也不在法国大革命之下,影响自然是及于别国。
材料二第二件也因为正在做正义人道的外交梦。
以为这次和会,真是要把全世界不合理的国际关系根本改造,立个永久和平的基础。
想拿私人资格将我们的冤苦,向世界舆论伸诉伸诉。
也算尽一二分国民责任。
如今外交是完全失望了。
材料三中国人最喜欢换招牌。
抄几条宪法,算立完。
改一个年号,便算共和。
至于政治社会的内容,连骨带肉,都是前清那个旧躯壳。
(1)据材料一指出“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过激派政府”进行的革命“历史价值”何在。
(2)材料二中“如今外交是完全失望了”指什么?这次“外交失望”直接引发了什么运动?有何重大影响?(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的观点。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状作出评述。
(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50字左右)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道: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
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
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
概括材料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1.C。
材料中“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表明具有广泛性,C项正确。
2.D。
五四运动时期产生的社会思潮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人们急需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这充分体现了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与加强,D项正确。
3.B。
材料中陈独秀说“自山东……十万八千丈”,爱国“天经地义”,这直接体现了在当时爱国是社会的主流意识,是主旋律,B项正确。
4.A。
材料中的“9篇评论,集中批驳法律制裁的谬论,赞扬学生运动,指出学生风潮出于爱国心,光明磊落,青岛事件为全国人民所注目,学生运动得到各方舆论之同情”对五四运动有支持作用,A项正确。
5.D。
根据材料中的“1919年,上海《申报》刊登了《青岛问题之外论》(1月5日)、《巴黎会议之中国问题》(2月4日)、《中日青岛问题之紧急》(5月3日)、《青岛问题警讯志》(5月6日)、《都人对青岛问题之奋起》(5月7日)、《巴黎中国代表之抗议》(5月16日)等一系列报道”可知,这一时期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报道有利于国人及时了解青岛问题的具体进展,D项正确。
6.A。
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是符合中国革命实际需要的指导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A项正确。
7.B。
材料中的“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有利于国共两党的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运动,B项正确。
8.C。
根据材料中的“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可得出其主要源于国共合作的成果,C项正确。
9.A。
共产国际的指示使中国革命“超出资产阶级民权范围”与国民党合作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张相矛盾,为国共两党合作埋下隐患,A项正确。
10.B。
北伐不到半年时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建立武汉国民政府,得益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B项正确。
11.C。
这一论述认识到国民革命的依靠力量是广大的民众,C项正确。
12.A。
材料中的“1927年7月毛泽东提出农民武装可以‘上山’,以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可以理解为用武装斗争的方法来回击国民党反动派,A项正确。
13.(1)原因:经历了一战。
价值: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提供借鉴,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2)失望: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运动:五四运动。
影响: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同意。
辛亥革命后,中国虽然有宪法,共和政体,但整个社会的内容没有变化。
论证:政治上虽有民主共和的招牌,依然是独裁统治;经济上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虽有短暂的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据主体;思想文化方面,虽然民主共和思潮不断涌现,旧的思想文化依旧根深蒂固;社会生活方面,虽然革命带来一定的变化,但旧的社会习俗和生活方式依然存在。
不同意。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论证:政治上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政体;经济上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科学思想进一步传播,动摇了儒家思想的主体地位;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追求新式婚姻、礼仪、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时尚文化。
14.观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论证: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
政治上,资产阶级发起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