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五首》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词五首》教学设计1

《词五首》教学设计1

《词五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五首词的思想内容,领会这些诗词所具有的艺术感染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教学重点】整体感悟作品的方法,学习诗词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对诗词的鉴赏、感悟。

【课前准备】学生、熟读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老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讨论、感悟、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由中国诗词的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导入。

二、诵读课文1、教师范读(或放朗诵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2、推荐读或指名读。

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

重点突出“读”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三、结合注释理解字面义四、介绍作者及词作的相关情况五、自主、合作、探究1、教师导学:⑴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

教师巡回指导。

⑵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究中有代表性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来,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

(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2、《渔家傲》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面定)⑴说说词作的主要内容⑵塞下风景“异”在何处?⑶“燕然未勒归无计”,应如何理解?⑷“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失泪”应如何理解?⑸赏析“千章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教师导学: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

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面两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

4、《望江南》问题组:⑴《望江南》是如何一步步铺写思好的内心感受的?⑵赏析“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菽洲。

”5、诵读赏析:在理解词作的基础上,学生饱含深情地诵读,这两着词,并谈谈更欣赏哪首词,理由是什么?6、拓展练习:假如范仲淹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他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况。

九年级下《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0篇)

九年级下《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0篇)

九年级下《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0篇)九年级下《诗词曲》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

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

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

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

因此,教学本课,首先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落实背诵的要求。

在读、背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默写的练习。

通过默写,使学生更熟练地识记这五首诗词曲。

基本上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郁不平之气,《过零丁洋》中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水调歌头》中的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国计民生的忧虑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二、研习诗歌(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

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诗词五首》教案【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诗词五首》教案【三篇】

【导语】整理了⼈教版⼋年级上册语⽂《诗词五⾸》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诗词五⾸》教案⼀ 知识与能⼒ 积累古诗词,增加⽂化积淀,培养对古诗词的鉴赏能⼒。

过程与⽅法 反复诵读,理解诗歌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加⽂化积淀,培养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提⾼审美情趣。

重点 整体把握全诗,理解诗歌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难点 正确理解诗歌内涵,品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诗歌的朗读⾳频材料多媒体课件 3课时 陶渊明《〈饮酒〉(其五)》 古往今来,官场上多少⼈为了仕途⽽争名夺利,为了升迁⽽不择⼿段,甚⾄扭曲⼈性,残害亲⼈,但是却有少数⽂⼈墨客鄙弃世俗,厌恶官场,辞官回乡,归隐⽥园,过着“世与我相违,复驾⾔兮求”“⼈⽣⾏乐⽿,何须富贵时”的恬淡⽣活。

不同的⼈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有不同的⽣活⽅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第⼀位⽥园诗⼈陶渊明的⼀⾸⽥园诗《饮酒》。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

⼀说名潜,字渊明。

⾃号五柳先⽣,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

九江柴桑(九江县)⼈,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辞赋家、散⽂家。

1.听⾳频朗读,读准字⾳,划出节奏。

结庐/在⼈境,⽽⽆/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远/地⾃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2.⼩组讨论,通译全诗。

居住在众⼈聚居的地⽅,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问怎么能做到这样呢?因为⼼与世俗远离,⾃然就觉得地处偏远了。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菊花,悠然⾃得地可以看见南边的庐⼭。

⼣阳映照下的南⼭笼罩在⼀⽚蒙蒙的雾霭中,越发觉得美妙神奇,⽽⼀双双飞鸟借着暮⾊结伴飞向林间的巢⽳。

这⾥边有⼈⽣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没有合适的语⾔表达。

3.分析每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句深情⽽⾃得其乐;三四句恬静⽽闲适;五六句满⾜⽽得意;七⼋句陶醉⽽悠然;九⼗句深长⽽感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词五首》精品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词五首》精品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词五首》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词五首》。

具体内容包括:《望岳》、《登高》、《赤壁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渔家傲·秋思》这五首经典词作品。

这些词作分别选自不同章节,旨在让学生感受古人豪情壮志、家国情怀以及山水之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五首词基本内容、背景和词牌特点;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审美情趣,提高他们文学素养;3. 引导学生理解词作中意境和情感,培养他们表达能力;4.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中意境和情感;2. 教学重点:五首词基本内容、背景、词牌特点及诗词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词五首》学习资料、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五首词背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词世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2. 诗词讲解:详细讲解五首词基本内容、背景、词牌特点,让学生对诗词有全面认识;3. 实践情景引入:选取一首词,如《望岳》,让学生设想自己站在泰山之巅,感受诗人豪情壮志;4. 例题讲解:分析《望岳》中关键词语、句子,阐述其意境和情感;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其他四首词意境和情感,进行小组讨论;六、板书设计1. 五首词题目、作者、词牌;2. 每首词关键词语、句子、意境和情感;3. 诗词鉴赏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登高》一词中意境和情感;(2)对比《赤壁怀古》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异同;(3)谈谈自己对《渔家傲·秋思》理解。

2. 答案:(1)意境:高远、壮阔;情感:激昂、奋发;(2)相同点:表达对英雄人物敬仰;不同点:《赤壁怀古》以历史为背景,抒发家国情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以个人经历为切入点,表达对壮志未酬感慨;(3)学生可从词作中意境、情感、词牌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第25课《词五首》三维教案

第25课《词五首》三维教案

第25课《词五首》三维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词中的五言绝句形式;2.学习五首古文诗词,掌握其中的字词意义和写法;3.通过朗读和默写练习,提高语文素养和口头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读出五首诗词;2.知晓古代文化及相关词汇;3.掌握五言绝句的常用结构和韵律。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入学习内容首先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对于古诗词的印象,了解古代文化及古代诗词的重要性,介绍这节课将会通过学习五首古诗词来更好的了解诗词的精华并为自己储备更多文化知识。

2. 朗读五首古诗词老师将五首古文诗词一一朗读出来,让同学们跟读一边,将注意力放在整首诗词的韵律上,了解五言绝句的基本规律。

以下是五首诗的内容:1. 《清明》战国·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 《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又雨,何畏千里路。

3. 《登高》唐代·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 《秋风词》唐代·张旭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5.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 讲解文字,词义通过诗词的韵律,老师引领学生探究其中的文化词汇和想象意境,并讲解每首诗词中出现的不常用词汇和搭配,让他们能够了解古代的语言和生活方式。

4. 练习默写,背诵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想象,让他们写出这些诗词所表达的精神世界,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背诵诗词,增强他们对语文的感性理解、记忆和口头表达能力。

5. 总结,延伸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询问同学们对诗词的认识程度,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在教学内容上心理暗示学生积极学习,爱国爱民,在情感教育上,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努力进取。

《词五首》教学设计

《词五首》教学设计

《词五首》教学设计《词五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⑵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⑶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2、能力目标:⑴反复诵读,咀嚼涵泳,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

⑵积累五首诗中的名句,增强语感,丰富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

3、德育目标:这五首诗,或忆今追昔、慷慨悲愤,或感时伤怀,或思亲忧国,文笔优美,文思独特。

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积累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难点】深刻体会诗人的胸襟抱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迭出,可谓是中华文明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

曾记得有位作家说过:如果你缺乏想象力,那么请多读读诗吧。

今天,就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去领略诗的魅力吧。

二、师生共同品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简介作家、作品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

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出了这首诗答谢他。

酬,答谢。

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2、指导朗读,初步感受⑴教师播放朗读磁带,要求学生听请字音、节奏。

⑵教师指导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重音。

⑶师生对擂,比赛朗读。

师:同学们,生活中挑战无处不在,敢于挑战,勇于超越是现代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

哪位同学有胆量跟老师比赛,比一比谁朗读得更好,更有感情呢?欢迎挑战,携手前进。

(师大力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3、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概述诗意。

4、品味名句,感受哲理美。

师提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为人们传诵的名句。

词五首教案

词五首教案

词五首教案一、《静夜思》1. 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和《静夜思》的背景;2.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3.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和韵律。

2. 教学重点1.诗歌的意境和情感;2.诗歌的韵律和朗读技巧。

3.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2.如何掌握诗歌的韵律和朗读技巧。

4. 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唐代诗歌的特点和《静夜思》的背景;2.学习诗歌:让学生朗读诗歌,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3.分析诗歌:分析诗歌的韵律和朗读技巧;4.练习:让学生练习朗读诗歌,并进行评价和改进;5.总结:总结课程内容,强化学生对唐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5.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2.学生能够掌握诗歌的韵律和朗读技巧;3.学生能够进行诗歌朗读的评价和改进。

二、《登高》1. 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和《登高》的背景;2.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3.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和韵律。

2. 教学重点1.诗歌的意境和情感;2.诗歌的韵律和朗读技巧。

3.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2.如何掌握诗歌的韵律和朗读技巧。

4. 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唐代诗歌的特点和《登高》的背景;2.学习诗歌:让学生朗读诗歌,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3.分析诗歌:分析诗歌的韵律和朗读技巧;4.练习:让学生练习朗读诗歌,并进行评价和改进;5.总结:总结课程内容,强化学生对唐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5.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2.学生能够掌握诗歌的韵律和朗读技巧;3.学生能够进行诗歌朗读的评价和改进。

三、《赋得古原草送别》1. 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和《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背景;2.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3.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和韵律。

2. 教学重点1.诗歌的意境和情感;2.诗歌的韵律和朗读技巧。

3.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2.如何掌握诗歌的韵律和朗读技巧。

4. 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唐代诗歌的特点和《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背景;2.学习诗歌:让学生朗读诗歌,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3.分析诗歌:分析诗歌的韵律和朗读技巧;4.练习:让学生练习朗读诗歌,并进行评价和改进;5.总结:总结课程内容,强化学生对唐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词五首》教案设计

《词五首》教案设计
学术数据库
通过学术数据库检索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了解词学研究的 最新动态和成果。
多媒体技术应用展示
多媒体教学课件
制作精美的多媒体教学 课件,包含词作原文、 注释、译文、赏析等内 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 呈现给学生。
音频和视频资料
搜集和整理相关音频和 视频资料,如名家朗诵 、配乐演唱等,让学生 在听觉和视觉上感受词 的韵律和意境。
识和鉴赏方法。
重点
掌握每首词的主题思想、艺术手 法和词人情感表达;理解词中运
用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
难点
体会词人深层的情感世界和时代 背景对词作的影响;领悟词作中
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教学方法选择及实施策略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诵读、讨论和鉴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加 深对词作的理解和感悟。
明确学习目标
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 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方 向。
讲解环节:深入剖析,启发思考
朗读感知
问题探讨
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引导学生注意 字音、节奏和韵律,整体感知词的美 感。
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思 考、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 新精神。
文本解读
逐首讲解《词五首》,引导学生理解 词意、感受词情,深入剖析词的艺术 手法和表现技巧。
互动教学软件
利用互动教学软件设计 课堂活动,如诗词接龙 、飞花令等游戏,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 度。
实践活动拓展延伸
词作背诵与默写
词意理解与赏析
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所学词作,加深对词 作的理解和记忆。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意,撰写赏析文章,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词作改编与创作
词学研究与探讨
教材分析与选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词五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词五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词五首》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五首词的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理解词人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引导学生分析五首词的艺术特色,包括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

3.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五首词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分析五首词的创作背景和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相关音乐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作者和背景介绍(10分钟)(1)教师介绍五首词的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词人的思想和情感。

(2)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注释,自主探究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3.逐首分析(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逐首分析《望江南》、《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武陵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五首词,从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其艺术特色。

(2)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和探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

4.小组合作与讨论(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五首词的创作背景、情感表达、艺术特色等方面的问题。

(2)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给予指导和建议。

5.分享与展示(10分钟)(1)各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展示分析过程和结果。

(2)其他小组和教师对展示进行点评和总结。

6.课堂练习与作业布置(5分钟)(1)教师设置相关练习题,考查学生对五首词的理解程度。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五首词的故事情节,并写一篇短评。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播放相关音乐、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2.通过讲解、小组合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3.使用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梳理课程结构和重点内容。

4.利用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拓展学习。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练习方式:设置选择题、简答题等客观题和主观题,考查学生对五首词的理解程度。

《词五首》教案

《词五首》教案

《词五首》教案教案:《词五首》一、教学内容教材: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章节:第三单元第14课《词五首》内容:本课包括《相见欢》、《如梦令》、《浣溪沙》、《清平乐》和《西江月》五首古典诗词。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五首诗词;2. 能够分析并欣赏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 能够理解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诗词中的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重点:背诵和赏析五首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诗词原文;3. 相关历史和文化资料。

五、教学过程2. 诗词欣赏:逐首介绍五首诗词的背景和作者,解读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诗词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结构和韵律,理解诗词的主题和情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朗读并背诵诗词,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相见欢》意象:月、花、燕修辞:比喻、拟人2. 《如梦令》意象:雨、云、梦修辞:借代、对偶3. 《浣溪沙》意象:春风、杨柳、江水修辞:排比、设问4. 《清平乐》意象:桃花、燕子、江南修辞:夸张、对仗5. 《西江月》意象:江月、江水、江南修辞: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背诵五首诗词,并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诗词的赏析文章。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课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比赛,或者邀请专家进行诗词讲座,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诗词知识和文化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词五首》的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是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是学生对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掌握,以及诗词的背诵和赏析。

一、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意象是诗词中诗人通过描绘景物、人物、事物等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基本元素。

词五首 整合阅读教学设计

词五首 整合阅读教学设计

词五首整合阅读教学设计《词五首整合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诗歌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瑰宝,而词作为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本文设计了一套整合阅读教学方案,通过学习五首经典词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下面将分别介绍五首词作品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五首词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2.培养学生的词语理解和鉴赏能力;3.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式1.《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教学设计内容:介绍明代文人杨慎的生平背景及其在难以抒发的时局下写出的此首词的意义;方式:通过朗读、讲解音韵特点,帮助学生掌握字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和欣赏词的表达方式,并让学生分组朗读并作品鉴赏。

2.《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教学设计内容:介绍词人辛弃疾以长江为背景表达自己的聚散分离之情;方式:播放长江风光的短片,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再通过辨析词中的比喻、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卜算子的意境,并进行朗读和作品鉴赏。

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内容:介绍晚唐诗人李清照的传奇爱情和此首词的意象;方式:通过播放相关的爱情故事片段,引导学生感受李清照的爱情忧伤,再结合修辞手法与意象描写,帮助学生理解词的深意,并进行作品鉴赏和合唱。

4.《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内容:介绍宋代文人李清照的生平及“才女”的形象;方式:通过阅读李清照的传记资料,了解她的生活背景,再以此首词为例,引导学生感受李清照对爱情的痴迷与无奈,使学生通过鉴赏能力更好地了解李清照的才女形象。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内容:介绍苏轼这首词的内涵及创作背景;方式:播放相关历史背景的短片,让学生了解苏轼的历史时代,再通过词中的意象、杂糅等修辞手法,让学生领略苏轼的文人情怀,进行作品鉴赏。

四、教学评估1.词语理解与鉴赏:通过学生的作品鉴赏、口头表演等方式进行评估;2.表达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学生撰写相关主题的自由词作、参与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估;3.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参与度、作品质量以及课堂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

九年级上册语文《词五首》教案【五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词五首》教案【五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词五首》教案【五篇】篇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吟诵词作并默写。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3、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水平。

4、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吟诵词作并默写。

教学难点:1、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水平。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教学方法:教师朗读指导、提问、交流、点拨学习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挥联想和想像。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并且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词,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有哪些?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岑参:《白雪歌送…》“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陆游:《十一月四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词也是描写边塞生活的。

(板课题)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介绍,老师补充)作者简介(略)背景介绍(略)三、自读欣赏,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2、齐读3、自由读(提出质疑)四、品析词作内容师: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知道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的是什么吗?(一)、品析上阕的景物描写1、写了哪里的景色?你觉得这里的景色与作者家乡的景色一样吗?2、景色的不同体现在哪一个字上?(“异”字,以异统领)3、“异”在何处?(再次自由阅读,合作讨论,找出“异”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雁去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紧闭4、以上的景色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荒凉、萧条、寒冷)过渡:此景会让人产生怎样的感觉?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去体味作者心中的那份情。

(二)、体味词人的思想感情1、作者和将士们长期生活在如此荒凉的边塞之地,他们的内心感想会是怎样的呢?(寂寞、孤独、思乡)2、从哪些词句的描写中,体现出他们的这种情感?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思乡忧国,但功业未成无归期悠悠羌曲,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无奈、凄凉、苦闷、悲愤(深入理解燕然未勒后的心情)师:可见,上面的写景,都是为了后面的抒情。

词五首教学设计(通用8篇)

词五首教学设计(通用8篇)

词五首教学设计(通用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词五首教学设计(通用8篇)词五首教学设计(1)词五首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3、朗读与背诵。

《词五首》教学设计1_词五首教学设计

《词五首》教学设计1_词五首教学设计

《词五首》教学设计1_词五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五首词的思想内容,领会这些诗词所具有的艺术感染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教学重点】整体感悟作品的方法,学习诗词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对诗词的鉴赏、感悟。

【课前准备】学生、熟读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老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讨论、感悟、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由中国诗词的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导入。

二、诵读课文1、教师范读(或放朗诵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2、推荐读或指名读。

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

重点突出读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三、结合注释理解字面义四、介绍作者及词作的相关情况五、自主、合作、探究1、教师导学:⑴ 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

教师巡回指导。

⑵ 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究中有代表性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来,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

(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2、《渔家傲》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面定)⑴ 说说词作的主要内容⑵ 塞下风景异在何处?⑶ 燕然未勒归无计,应如何理解?⑷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失泪应如何理解?⑸ 赏析千章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教师导学: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

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面两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

4、《望江南》问题组:⑴ 《望江南》是如何一步步铺写思好的内心感受的?⑵ 赏析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菽洲。

5、诵读赏析:在理解词作的基础上,学生饱含深情地诵读,这两着词,并谈谈更欣赏哪首词,理由是什么?6、拓展练习:假如范仲淹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他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况。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5《词五首》(第课时)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5《词五首》(第课时)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词五首》(第2课时)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二﹑学习目标1、借助手头资料,能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能说出词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3、名句积累与赏析。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借助手头资料,能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朗读,能说出词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3. 针对目标3,通过交流合作,学生能说出赏析名句的方法。

四﹑新课讲解五﹑当堂训练1、上下阕分别写什么?上阕侧重于写景:塞下奇异秋景下阕则侧重抒情:壮志难酬、思乡忧国2.写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哪个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描写塞下秋景,用一个“异”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

3.都写了哪些景物?异在哪?A、衡阳雁去无留意“衡阳雁去”,实为“雁去衡阳”,“无留意”这是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秋一到,雁就无留恋之情,这是与家乡大“异” 的。

B、四面边声连角起。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连角起”表明战事紧,“孤城闭”暗示敌人强恶,戒备森严。

再加上群山连绵,狼烟落日,构成一幅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

——这与内地的繁华的景象迥然有“异”的。

4.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语句可以读出?哀伤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为什么会这样?词中哪句点明了原因?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是全词的核心,作者揭示了自己和征夫们的的矛盾心理:既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又为家国未定,功业难成而不甘归退。

六﹑布置作业1.默写背诵全词。

2.完成同步练习题。

七、教后反思 6>i24388 5F44 彄V31701 7BD5 篕21794 5522 唢9u 26621 67FD 柽20816 5150 児 -。

《词五首》教学设计

《词五首》教学设计

《词五首》教学设计《词五首》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石壕吏》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学习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2.学会欣赏通过写景、写物抒情的诗词。

3.五篇作品各自的体裁。

(二)能力目标1.在理解《石壕吏》的基础上自读“三吏”“三别”。

2.背诵五首古代诗词。

(三)情感目标1.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悲天悯人之心。

2.认识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

二、学法引导朗读背诵联系写作背景加深理解,加强积累,用配诗作画的方法体会意境,佐以点拨、讨论、改写等方式加以提高。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l.《石壕吏》中老妇向官吏诉说家中的悲惨遭遇,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老妇的诉说用意在于想使官吏同情她,使家庭免于服役。

但是官吏不同情她,老妇无可奈何自请服役。

2.五首诗各自的体裁。

教师讲解并加以举例、比较。

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l.投影片:①文学常识②随堂练习2.有关配诗、配词的画。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于课内熟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2.课外读“三吏”、“三别”,教师作适当指导。

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l.学习《石壕吏》一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课内背诵这首诗。

(二)整体感知l.阅读提示,教师讲解此诗背景:诗歌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为了补充兵力,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思想和人民贴得更近。

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亲见差役把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创作了“三吏”“三别”,这组诗如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石壕吏》就是其中的一篇。

2.教师范读此诗。

(三)教学过程1.讲解该诗体裁:五言古风。

2.生字、词的掌握。

逾墙:yú越过。

一何:多么。

致词:说话。

邺城戍:shù防守。

老妪:妇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五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3、朗读与背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目标3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教学任务:《望江南》、《武陵春》
一、导入
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

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望江南》
1、解题
“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
2、作者及背景
温庭筠(wēnyún)晚唐诗人、词人。

他精通音律,但屡考进士不第,一生不得意。

其词多写女性生活,多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

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

他们多写闺情。

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描写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情。

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她在楼上凭栏眺望,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

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梳洗独倚江楼→希望
望过尽千帆斜晖、水→失望情
肠断→绝望
5、体会文章写作特色
提问:结合词中个别词,说说你的理解。

要点:“梳洗罢”表明她精心打扮,心中充满希望。

“独”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皆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斜晖”一句暗喻那望穿秋水的眼神。

总结: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

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

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三、学习《武陵春》
1、解题
武陵春,词牌名。

2、作者及背景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
无心梳洗。

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

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花已尽倦梳头
愁物是人非欲语先流
闻说也拟只恐载不动
5、思考
本文是如何写愁的?“闻说”“也拟”“只恐”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提示:通过典型细节来抒情。

如“欲语泪先流”。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思考
1、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2、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

第2课时
教学任务:《渔家傲》、《江城子》
一、导入新课
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

上节课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

今天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

二、学习《渔家傲》、
1、解题
渔家傲,词牌名。

2、作者及背景
范仲淹(980--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这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塞sài 嶂zhàng 浊zhuó 燕yān 羌qiāng
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上片描写塞下景色,边塞秋天景色与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

夕阳西下时,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紧紧关闭了城门。

下片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乡下思想之泪。

衡阳雁去
写景:塞下秋景四面边声荒僻
(异)千嶂里长烟落日
浊酒一杯燕然未勒
抒情:壮士秋思
羌管悠悠人不寐→将军、征夫
★思乡、爱国、
5、思考
所写的风景“异”在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天气极寒、特异的边声(风、马、号角)、戒备森严。

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僻,暗示了将士的思乡之情。

三、学习《江城子》
1、解题
江城子,词牌名。

2、作者及背景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1071年,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

这是作者于1074年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猎liè 擎qíng 貂裘diāoqiú 卷juǎn 鬓bìn 挽wǎn
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山冈。

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

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

叙事:老夫┄少年狂左右帽裘千骑
为报┄随太守射看
酒酣胸(宽)胆(壮)
抒情:鬓(白)何妨!
会挽雕弓西北望射天狼
★渴望被重用、爱国
5、思考
“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年纪不小,但仍有少年狂气;表希望重新受朝廷重用;表要抵御侵略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四、课堂小结
第3课时教学任务:《破阵子》、比较三首词
一、导入新课
由上节内容导入
二、学习《破阵子》、
1、解题
破阵子,词牌名。

为wèi,给。

赋,写作。

壮词,雄壮的词。

2、作者及背景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挑tiǎo 麾huī 炙zhì弦xián 塞sài 的dí霹pī 生shēng 身shēn
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想起早晨醒来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

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

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霹雳做响的雕弓。

他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

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①、醉里挑灯看剑
②、梦回吹角
③④、八百里五十弦
⑤、沙场点兵
⑥⑦、马弓
⑧⑨、了却赢得
⑩、可怜白发生!
★壮志未酬的悲愤、爱国
5、思考
本文凭什么可以称得上是“壮词”?
明确:从题材看写军营生活;从情感看表达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从语言看豪放、壮丽。

三、比较三首词
提问: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

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抒情有何异同?
学生讨论,教师答疑。

答案提示:
☆《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
☆《破阵子》:军旅生活(豪放、激烈)
★《渔家傲》:思乡、爱国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爱国
★《破阵子》:壮志未酬的悲愤、爱国
四、拓展延伸
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人还有很多人书写自己爱国的激情,请举出几个爱国事例或爱国诗句。

五、布置作业
背诵这五首诗,课后查询有关豪放词和婉约词的相关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