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产计划成本分配法会计处理的争论归纳及其改进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根据计划目标和成本信息,合理分配各项费用的一种管理方法。
实际操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下面将探讨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个主要问题是计划成本分配法仅仅关注计划目标,而忽视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量。
由于各项费用是在计划期内预先分配的,很难考虑到后续的变化和不确定因素,导致计划成本分配与实际成本存在较大差距。
应对这个问题,可以在计划期间建立一套灵活的机制,及时调整计划成本分配。
建立成本变动审查制度,在计划期间发现成本变动情况时及时进行审查,并对计划进行相应调整。
计划成本分配法容易使经营者过度关注短期效益,而忽视长期发展。
由于计划成本分配法偏重于短期目标的实现,经营者可能会过度追求短期利润,导致经营策略和长远规划的忽视。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入长期目标和绩效评估指标。
在计划成本分配的过程中,可以设定一些长期目标,并将其纳入计划成本分配的考核指标中,以鼓励经营者关注长期发展,形成稳定的经营策略。
计划成本分配法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在计划期间,各部门和责任人可能拥有不同的成本信息,导致计划成本分配不准确。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加强沟通和信息共享。
在计划期间,应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使各部门和责任人能够及时交流和共享成本信息,确保计划成本分配的准确性。
计划成本分配法也容易忽视内部激励机制的建立。
由于计划成本分配主要关注目标的实现,可能会忽视对员工的激励和动力。
这会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下降,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为应对这个问题,可以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
设立奖励制度,对于在计划期间贡献突出的员工进行奖励,鼓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计划成本分配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变量、过度关注短期目标、信息不对称和忽视激励机制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建立灵活机制、引入长期目标、加强沟通和信息共享以及设置激励机制等措施,并不断优化和完善计划成本分配方法,以提高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和效率。
会计实务: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计划成本法又称内部结算价格法,指在分配生产费用时根据事先确定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个车间、部门耗用的劳务数量计算各车间、部门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按照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实际耗用的劳务数量,向其他基本生产车间、其他受益部门以及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费用,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完成后,按照辅助生产成本差异额=(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费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转入的计划成本)-按计划成本分配的数额(公式①),计算出偏离实际成本的差异额。
对于按计划成本计算的分配额与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费用之间的差额,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将差异额直接列入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第二,将差异额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部门进行二次分配。
一、现行计划成本分配法中出现的问题计划成本分配法突出的特点是单位计划成本已知,各个部门能够及时反映生产费用的分配情况,便于分析各受益单位的经济责任和日常的成本控制,但计划成本是企业根据以往的消耗情况做的预估,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当期实际的耗费。
一旦企业出现突发情况或者为了隐瞒成本而调整单位计划成本(在没有良好监督的情况下),采用此方法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就偏离了实际情况,对以后期间的成本分析与考核也容易造成误导。
此时,核算产品的实际成本显得尤为重要,是计划成本无法代替的。
在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之后,企业应该把计划成本调成实际成本。
由此,笔者认为计划成本分配法还存在一些疑点。
疑点一:根据上面的公式可知:辅助生产实际成本=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费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转入的计划成本(公式②)。
基于对成本会计的理解和对张培荣、冯述娜《对〈再谈辅助生产成本分配之计划成本分配法〉一文的商榷》(以下简称张文)的研读,本文认为教材中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差异额的计算公式即公式①是基本正确的,计划成本的分配范围包括辅助生产车间、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等,实际辅助生产费用是通过实际直接费用加上转入费用归集,分配范围也是所有受益单位,不存在之前张文中的混淆之感。
论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论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企业的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是企业经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企业的资产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然而,在实践中,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中存在不少问题,以下是我总结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问题1.辅助生产成本归集不准确辅助生产成本包含诸如电费、水费、运输费、仓储费等。
很多企业在归集这些成本时往往会存在一些难以准确计算的因素,例如人力、机器使用时长等,从而导致成本归集不准确,间接影响了企业核算成本的准确性。
2. 成本分配过程中的失误成本分配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成本计量、核算、控制都有着很关键的影响。
可是在一些企业中,成本分配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失误,如没有采用合适的分配方法、有些部门的成本被错误地分配到其他部门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成本计算的准确性降低。
3. 分配成本审核不及时在企业的成本分配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就需要及时进行审核和纠正措施。
但是在一些企业中,分配成本的审核过程却受到了一些外部或内部因素的干扰和阻碍,导致错误和疏漏没有及时得到纠正。
二、解决方案1. 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流程针对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企业应制定完整规范的成本化制度,明确归集的标准和要求,使各项成本归集更加规范和标准化,减少误差。
对于人力、机器使用时长等因素不易计算的成本应该使用合理方法来分配。
2. 采用科学的成本分配方法企业应该采用合适的成本分配方法,例如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加权平均成本法等,根据不同的生产环节和部门,选择合适的成本分配方法。
同时,要保证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避免成本的错配和漏配,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
3. 加强成本分配的管理和监督企业需要加强对成本分配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建立成本管理制度,明确成本核算、分配、审核的责任和流程,避免由于管理不当而导致的成本计算失误。
同时,要及时审核分配成本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避免成本分配的错误纠正不及时。
论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论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
在成本归集方面,企业可能面临数据不准确、重复录入等问题,导致成本估算不准确。
而在成本分配方面,企业可能存在分配标准不清晰、过程繁琐等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财务系统、加强培训和监督等方式改进成本归集和分配工作。
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建议包括优化流程、提升员工专业素质等方面。
归集和分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作流程不够完善,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企业管理至关重要。
展望未来,企业应该加强创新、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关键词】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分配、问题、解决方法、企业管理效率、原因、重要性、未来、管理水平。
1. 引言1.1 介绍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的重要性企业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和分配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辅助生产成本的正确归集和合理分配,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生产成本,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准确把握并控制生产成本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至关重要。
辅助生产成本包括各种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间接制造费用,这些成本往往不能直接与具体产品或生产环节挂钩,需要通过正确的归集和分配方法进行处理。
对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正确归集和合理分配,可以避免因成本计算不准确而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情况发生。
归集和分配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帮助管理层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资源配置,进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企业在进行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和分配时,应该高度重视这一环节,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确保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2 指出存在的问题在进行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最主要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方面存在着数据不准确的情况。
成本会计中“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教学反思
成本会计中“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教学反思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成本会计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费用进行核算和分析,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在成本会计中,辅助生产费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包括了所有与生产相关的费用,但不能直接与某个产品或者生产环节挂钩的费用。
在成本会计中,如何进行合理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作为成本会计教学的一部分,对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不断反思和完善,以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
对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教学,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应该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不同的分配方法。
可以通过实际的生产数据,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和分配过程中,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使之从理论层面转化为实践能力。
对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教学,我们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单向灌输知识,而是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体地位。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
我们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点和职业规划,引导他们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之更加愿意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兴趣,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并且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一知识。
第二篇示例: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关注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并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分配和控制,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在成本会计中,辅助生产费用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其分配方法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对教材中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完善建议
对教材中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完善建议
以下是对教材中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完善建议:
1. 引入新的分配方法:教材可以介绍一些新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例如活动基础成本分配法(ABC)或者区别对待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将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给主要产品或服务,以提高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2. 考虑多种成本驱动因素:教材可以引导学生考虑到多种成本驱动因素,例如直接劳动时间、机器使用时间、材料消耗等。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每个成本对象应承担的辅助生产成本。
3. 强调精细化的成本分类:教材可以强调对辅助生产成本进行精细化的分类。
例如,将辅助生产成本分为可变辅助生产成本和固定辅助生产成本,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配这些成本。
4. 实例分析:教材可以提供一些实例分析,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具体的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过程和方法。
5. 强调管理决策的重要性:教材可以强调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在管理决策中的重要性。
例如,通过合理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可以为管理层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支持管理决策的制定和执行。
6. 注重实践操作:除了理论知识的讲解,教材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操作,例如使用成本分析软件进行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模拟实验。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方法和技巧。
总之,对教材中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完善建议包括引入新的分配方法、考虑多种成本驱动因素、强调精细化的成本分类、实例分析、强调管理决策的重要性以及注重实践操作。
这些建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知识。
辅助生产计划成本分配法教学改进小议
摘要: 辅助生产 计划成本分配 法在教学过程 中往往 出现学生困惑重重无法理解 ,而教 师是努 力解释 却又无法解释清楚 的困境 。 因此, 在不考虑反 映和考核辅助生产车 间业绩 的情 况下, 教师可 以重新对计 划成本分 配法厘 清思路 , 不需要 交互分配, 只需将 生产 费 用按计 划分 配率根据外部各受益对 象的 实际耗 用量直接分 配, 简化核 算又不影响最终分配结果 , 使 学生较快理解和掌握。
计划成本分配法在辅助生产费用核算中的应用及改进建议
部 门每 月 实 际接 受 辅 助 生 产部 门提 供 的 数量 和 预先 确 定
的计 划单 位 成本 计算 分 配辅 助 生产 费 用 。第二 , 结转 分 配
辅 助生 产成 本差 异 。根据 辅 助生 产车 间 的实 际成本 和分 配
供 电车 间成本 差异= 5 3 0 0 0 — 4 2 0 0 0 = 1 1 0 0 0( 元)
摘要 : 捕助 _ 妻_ 产费用 一 是全些 产 - 曼蕊查接算. 士盒童爰煎盔 金, 甚 寅凰 援箍杰 童用 簋 盔 查 一 _ 的 盟 ! 盛 奎 蔓 方 熊 金塞例一 进翥 金 指出 一 燕l 方 壶垂 的盟攫 , _ 并提 出 一 进建援 。
某 辅 助生 产车 间 对外 分 配计 划成 本= 辅 助生 产 车 间提 某 辅 助生 产 车间 的实 际 成本 = 该 辅 助生 产 车间 归集 的
该 车 间的计划 单位 成本 多_ 种. , . 奎妻超 婴 擅助. 生 供 的劳 务总量 ×
生 产费用 + 其 他辅助 车 间分 配转人 的计划 成本 某 辅 助生 产 车间 的成 本 差异 = 该 辅 助生 产 车间 的 实 际
成 本一 该辅 助 生产 车间 已对外 分配 的计划 总成 本 具体 计算 如下 :
关键词: 辅助生产费用 计划成本分配法 改进建议
一
、
现 行 辅 助 生 产 费 用 计 划 成 本 分 配 法 的 应 用 分 析
1 . 按计 划单位 成本 计算 供水 车 间费用 的分 配 : 供 电车 间应承 担 的费用= 1 0 O 0 0 x 1 . 3 = 1 3 o o o ( 元)
根据计算结果 , 完成辅 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 见下 页表 2 ) 。
辅助生产费用之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改进探讨
助生产 车 间的产 品或 劳务 的数 量 , 便可进 行分 配 , 而简 化 从 和加速 了成本 的计算工作 。按照计划 单位成本 分配 , 除了 排 辅助生 产实际费 用的高低对 各受益部 门成本 的影响 , 于考 便 核和分 析各受益 部 门的经 济责任 , 还能够 反映辅 助生产 车间 产 品或 劳务 的实 际成本脱 离计划成 本 的差 异。
( ) 互分配 法。 一 交 交互 分 配法 , 首先 根据 各辅 助生产 车 间本 月 发生 的费用 以及 提供产 品或 劳务 的数 量 ,计 算交 互 分 配率 , 进行 一次 对 内分配 : 后根 据辅 助生 产车 间交互 分 然
配 后 的 实 际 费 用 .即 交 互 分 配 前 的 费 用 加 上 分 配 转 入 的 费 用 减去 分配 转 出的费用 , 及对外 提 供产 品或 劳务 的数量 , 以
生产 车间之 间 交互 劳务 也 比较 多 ,若采 用 交互 分 配 法 , 则
互分 配法 和计 划成本 分 配法谈 一点 看法 。
二 、 互 分 配 法 、 划 成 本 分 配 法 的 分 配 方 法 及 其 理 论 交 计
基础
成本 计 划起 不到 应有 的 效 果 ;若 采 用计 划 成本 分 配 法对 应地分 配各 自费用 。交 互 分配
法 考 虑 了 辅 助 生 产 车 间 之 间 相 互 提 供 产 品 或 劳 务 的情 况 .
间 、企业 行政 管理部 门等单位 服务 而进行 的产 品生 产 和劳 务供 应 。 助生 产车 间为生 产产 品 、 辅 提供 劳务 而发 生 的原材 料费 用 、 外购 动力 费用 、 ] 费 用及辅 助 生产 车间 的制 造费 人 _ 用, 构成 了辅 助 生产 车间产 品 、 劳务 的生 产成本 。
论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论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作者:周琴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26期【摘要】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指标,降低成本是企业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对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即对辅助生产成本的管理也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传统的辅助生本成本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生产方式转变的需要,也无法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
本文主要分析企业的辅助生产成本在归集和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成本管理一、辅助生产成本管理的概述和意义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需要尽力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管理者应重点关注生产成本的变化,当然也包括辅助生产成本的变化。
辅助生产成本是指企业内部专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服务所进行的生产和劳务供应而设置的供水、供电车间或部门所发生材料、动力和人工费用以及制造费用等归集起来,就构成了该种产品或劳务的辅助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或部门设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企业的基本生产和管理部门服务,归集和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的高低最终将影响到基本生产产品的成本,而且只有先确定了辅助生产成本,才能准确的核算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的最终成本。
因此,企业辅助生产成本的及时、有利于准确归集和分配对于降低成本、节约费用意义重大。
此外辅助生产成本随着产品成本结构的不断发生变化所占的分量和作用也越来越大,这也使得企业的管理者对辅助生产成本的管理越来越重视。
二、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存在的问题(一)归集方面存在的问题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因为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劳务的种类的不同分为两种情况:对于辅助生产车间所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劳务仅有一种的情况,应根据车间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进行核算。
但是当辅助生产车间所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劳务种类较多时,还应增设成本计算单以及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期末根据合理的分配标准,分摊到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中去。
论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论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现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成本的辨识、计量、归集和分配是至关重要的。
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成本归集不清晰、分配模式不科学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方法,包括制定明确的成本归集制度、建立科学的成本分配模型、加强成本管理和核算意识,以及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成本管理。
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还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保持良性发展。
【关键词】企业、生产成本、成本归集、成本分配、问题、解决方法、明确的成本归集制度、科学的成本分配模型、成本管理、核算意识、信息化技术、优化、总结归纳、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需要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而生产成本的归集和分配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资源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在成本归集和分配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成本计价不准确、成本控制不到位、成本分配不合理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研究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只有通过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才能帮助企业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本文将围绕影响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以期为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研究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成本会计中“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教学反思
成本会计中“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教学反思【摘要】成本会计中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从辅助生产费用的定义和作用出发,分析了常见的分配方法及其优缺点,同时探讨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本会计中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灵活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提高学生对成本会计中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理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关键词:成本会计,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教学反思,分配方法,优缺点,问题,建议,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成本会计中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是管理会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成本会计时需要重点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这一环节涉及到如何将间接生产费用合理地分配到不同的产品或生产部门,以确保成本准确计算和产品成本的合理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利润分析,对于企业的决策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对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不少学生往往只是死记硬背分配方法的步骤,而缺乏对其背后原理的深入理解。
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学生对于费用分配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无法准确理解和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实质,从而影响到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应用能力。
对成本会计中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进行教学反思,并提出改进建议,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本篇文章将重点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建议,以期为提升学生学习成本会计的效果和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成本会计中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合理定价和有效控制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种利用计划人工、计划材料和计划间接费用推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然而,计划成本分配法在实际操作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
问题1:计划成本分配法过分注重细节,忽略了整体性。
计划成本分配法通常将成本分配到成千上万个成本中心,对每个成本细节进行计算和分配,但这种方法存在两个问题:首先,过于复杂的成本分配方法容易导致计算错误。
其次,这个方法忽略了企业的整体性,难以进行效率和收益的全面评估。
解决方案:推广成本池方法。
成本池方法是一种将企业的整体费用划分成多个成本池,然后直接将成本分配给相关部门或产品的方法。
它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整体收益和成本结构,帮助企业更好地评估和掌握成本情况。
问题2:合理的成本分配基础难以确定。
计划成本分配法依赖于合理的成本分配基础,但这一基础在实际操作中难以确定。
例如,对于材料成本而言,应该使用实际材料成本,标准成本还是其他?解决方案:不同的成本分配基础应该有不同的应用范围。
企业应该针对不同的成本分配情况,采用不同的成本分配基础。
例如,实际材料成本适用于材料成本差异分析,标准成本适用于成本控制,而其他成本分配基础适用于其他不同的情况。
问题3:计划成本分配法缺乏实时性和灵活性。
计划成本分配法需要企业提前进行计划,并且难以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变更,因此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
动态管理成本法是一种动态分析和管理成本的方法,它能够更好地反映实时变化的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决定成本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
它能够让企业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计划成本分配法虽然在企业成本管理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必须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
成本会计中“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教学反思
成本会计中“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教学反思成本会计中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合理分配间接生产费用,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
在教学中,这一部分内容通常是成本会计课程中的重点之一,学生需要深入理解这一概念,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往往存在一些困惑和误解,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发现学生对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理解并不够深入。
在课堂上,我经常采用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练的方式来讲解这一部分内容,但是学生往往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困难,无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说明学生在理解这一内容时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
教学中我也发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存在一定的困惑和挑战。
在课堂上,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实例分析,但是依然发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存在不确定因素和思维定势。
这说明学生缺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需要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反思中,我认识到在教学“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这一部分内容时,需要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和加强:需要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提醒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要多加练习,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增强理论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需要更加注重讲解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课堂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深入地讲解各种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配,并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实例分析和练习,加深学生对于各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引言在企业管理中,成本核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成本的合理分配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种常见的成本分配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计划成本分配法介绍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根据计划生产量和实际生产量的差异进行成本分配的方法。
该方法认为,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应该根据计划生产量来分配,即使实际生产量发生了变化,也不改变成本的分配。
通过计划成本分配法,企业可以预先确定好每个成本项目的分配比例,有利于在企业的预算和计划中进行成本控制。
二、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1. 忽视实际生产量差异计划成本分配法忽视了实际生产量与计划生产量之间的差异,导致实际生产成本无法得到合理的分配。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生产量与计划生产量存在一定差异的情况,这就需要对成本进行实际分配,而计划成本分配法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2. 影响成本控制由于计划成本分配法只关注计划生产量,而忽视了实际生产量的差异,这就意味着企业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成本控制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如果实际生产量偏离了计划生产量,企业就无法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管理。
3. 无法反映生产效率计划成本分配法无法反映生产效率的差异,即使在实际生产中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无法对成本进行有效地分配。
这就导致了实际生产效率的提高无法得到合理的反映,从而影响了企业对生产效率的评估和改进。
2. 建立灵活的成本控制机制针对计划成本分配法影响成本控制的问题,可以建立起一个更加灵活的成本控制机制。
这就需要企业对成本进行动态调整,根据实际生产量的差异来调整成本分配比例,以实现更好地成本控制。
企业可以针对实际生产量与计划生产量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控制,从而提高成本的可控性。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种常见的成本分配方法,用于将企业的总成本按照不同的计划、项目或部门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
计划成本分配法容易导致不公平的结果。
因为它主要根据计划和预算进行成本分配,而真实的成本可能和计划存在差异。
如果一个部门的实际成本低于计划成本,而另一个部门的实际成本高于计划成本,那么计划成本分配法可能导致前者得到过多的资源,而后者则得到过少的资源。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可以通过跟踪和监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及时调整成本分配结果。
可以将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对差异较大的部门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
计划成本分配法忽视了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一个部门对另一个部门的成本分配可能有重要影响,而计划成本分配法很难捕捉到这种关系。
如果一个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为其他部门提供支持服务,那么它的成本分配应该考虑到这种关联性。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引入一些补充措施。
可以使用一些评估方法来量化部门之间的关联性,然后根据这些关联性进行成本分配。
可以建立一个以服务为导向的成本分配机制,根据服务的使用情况来分配成本,以更好地反映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计划成本分配法容易导致资源浪费。
因为它主要依据计划和预算进行成本分配,而不是根据实际需求和效益进行分配。
如果某个部门的实际需求较低,但根据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给它的资源过多,就会造成资源浪费。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根据实际需求和效益进行分配。
可以通过评估各个部门的实际需求和效益,确定资源的分配比例。
还可以使用一些措施来促使各个部门合理使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制定和执行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为它需要预测和估计未来的成本,而这些预测和估计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误差。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执行也需要严格的监控和控制,避免出现资源浪费和不公平的情况。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加强预测和估计的准确性。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计划成本分配法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将成本按照某种标准或者比例分配给各个部门或者产品,以便对企业内部的成本进行合理分配和控制。
这一方法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地评估成本,并做出有效的经营决策。
计划成本分配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成本控制。
对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旨在对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的对策,以期引起管理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找到解决之道,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1.2 问题概述计划成本分配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生产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企业往往难以准确预测成本分配的情况,导致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执行不够精准和有效。
计划成本分配法在分配成本时存在着不公平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有些部门可能为其他部门承担更多的成本,导致资源分配不平衡,影响企业内部的合作和协调。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具体原因,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公平性,推动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益的提升。
1.3 目的意义计划成本分配法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
通过合理的成本分配,可以使企业更清晰地了解各项成本的来源和使用情况,进而针对成本控制的重点进行精准调整,有效地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计划成本分配法对于企业的利润核算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各项成本进行详细的核算和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出企业的利润水平,为企业的财务报表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帮助企业及时了解经营状况。
计划成本分配法还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成本的合理分配,可以为企业提供决策参考,帮助企业领导层更加科学地制定经营目标和策略,增强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经济变化。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计划成本分配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计划成本分配法是一种常用的成本控制方式,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广泛应用。
该方法通过对项目活动的计划成本进行分配,确定每个活动的成本预算,从而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然而,计划成本分配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难以确定成本分配基准计划成本分配法需要确定成本分配基准,即根据项目任务书和WBS结构确定活动的成本基准。
然而,在实际项目中,由于项目的不确定性、工作范围和时间的调整等原因,成本分配基准难以确定,导致成本控制出现偏差。
对策:确定成本分配基准时,应充分考虑项目的不确定性,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分配基准,并及时调整分配基准以适应项目变化的需求。
此外,需要加强与发起人和客户等相关方的沟通,明确项目范围和要求,确保成本分配基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缺乏成本绩效分析计划成本分配法只考虑了项目活动的预算和实际成本,缺乏对成本绩效的分析。
即使活动实际成本符合预算,但如果产出效果不理想,则成本控制不能真正实现。
对策:加强对成本绩效的分析,在成本分配和控制过程中考虑成本效益、资源利用效率等因素,综合评估项目效果和成本效益。
通过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进展和绩效表现,进而对成本分配和控制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项目的成本效益最大化。
三、缺乏实时监控和调整计划成本分配法在项目启动后一般会制定一份详细的成本预算,但在项目执行中,由于各种原因,成本分配和实际支出可能发生偏差。
如果没有及时监控和调整,则容易造成成本超支或项目效果不佳的情况。
对策:建立实时监控和调整机制,对成本分配和实际支出情况进行定期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和更新成本数据,制定应急预案,确保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
四、缺乏对风险的考虑计划成本分配法没有考虑项目风险对成本预算的影响,可能导致成本控制的偏差和风险的增加。
对策:在成本分配和控制过程中,应综合考虑项目风险和不确定性,制定风险管理计划,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论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论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引言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是管理会计中的重要环节。
辅助生产成本包括各种间接费用,如办公用品、设备维护费用、管理人员薪酬等。
正确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问题一:辅助生产成本归集不准确辅助生产成本归集不准确是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问题之一。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 部门费用归集不完整在一些企业中,各部门的费用归集不够完整,一部分费用被归集到了其他部门或没有进行归集。
这导致了各部门对自身产生的费用缺乏准确的了解,进而影响部门间的协调和决策。
2. 成本归集漏项在企业的成本归集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费用的漏项,即某些费用被遗漏或错误归集。
这使得企业对实际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了解不全面,对成本的控制和分析产生一定的困难。
问题二:辅助生产成本分配不合理除了归集问题外,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1. 单一分配基础一些企业在进行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时采用单一的分配基础,如仅按照产量、财务成本等进行均摊。
这样的分配方式忽视了不同业务线、产品或部门之间的差异,导致成本分配结果不准确,影响了经营决策的可靠性。
2. 参考指标陈旧企业在确定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基础时,往往只局限于传统的指标,如产量、人工工时等。
然而,随着科技和管理的发展,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业务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忽略了新的参考指标,将导致分配基础陈旧不适用,影响分配结果的准确性。
解决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清晰的成本归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成本归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确保费用的完整归集和准确核算。
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培训员工等方式,加强对成本归集制度的执行,降低归集不准确的风险。
2. 引入新的分配指标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引入新的、与业务活动相关的分配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MERCIAL ACCOUNTING
《商业会计》2019年第12期
71
实务与操作
辅助生产计划成本分配法会计处理的
争论归纳及其改进
【摘要】 对于辅助生产计划成本分配法会计处理的争论,学者一致认为“成本差异”的提法不够准确,也有学者进一步研究提出“交互分配”的处理思路。
文章综合分析争议之处,认为现行教材中计划成本法的会计处理从总体上看比较科学,但可加以改进。
【关键词】 辅助生产;计划成本法;所有受益对象;结平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12-0071-02
瞿林(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岳阳 414000)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按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单位的实际耗用量,计算各受益单位应负担生产费用的一种分配方法。
在该方法下,对于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实际成本与按计划成本计算的分配额之间的差额,追加分配至辅助生产车间之外的各个受益对象,或者为了简化核算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一、对于现行会计处理争论观点的归纳与修正对辅助生产费用采用计划成本分配的研究,有别于常见教材的会计处理,不少学者提出全新见解,主要集中在差异的处理和交互分配等方面,笔者试简要归纳与并修正。
(一)计划成本法的根源追溯
与“计划成本”相对应的是“实际成本”。
然而,对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法,目前常见教材中主要有直接对外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法等五种,但并未特别提及“实际成本法”。
有学者认为五种方法中除了“计划成本法”之外,其他四种方法均为实际成本法。
笔者认为此观点值得商榷。
所谓实际成本,是指不受主观因素影响的成本,是客观的,基于此,湛忠灿(2014)认为,五种方法中仅仅代数分配法可以被认为是实际成本法,因为其计算的结果相对准确、客观,其他所有的分配方法都带有“假设”性质,区别在于二者“单位成本”选择的不同,即计划成本法用的是“计划单位成本”,实际成本法则用经过方程式计算得出的“实际单位成本”。
(二)关于“成本差异”提法的统一意见
只有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成本的比较时,才会存在“成本差异”。
在计划成本法下,一般将“成本差异”理解成“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
教材中对计划成本分配法的会计处理也皆按此理解。
事实上,综合目前的研究成果,教材中所谓的“实际成本”都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实际成本”,这一点笔者和其他学者意见基本一致。
基于此,本文认为,在分析计划成本法时,可以有意识地避开
“成本差异”的提法,直接进行会计处理,避免误解。
(三)关于“交互分配”的争议
交互分配,是指对于各个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在辅助生产车间交叉相互进行分配,有学者特别提出“计划成本下的交互分配”,本文认为没有必要,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现行的交互分配法本来就是一种非精确分配,谈不上“计划交互分配”,若此时再用上“计划交互分配成本”,分配结果将会偏离实际情况更远;第二,在目前的交互分配法下,选用任何单位成本,计算出的结果都不会相差很大,根据重要性原则,没必要单独提出“计划成本交互分配”,以避免问题更为复杂。
综合分析,可以将五种方法中的“代数分配法”改为“实际成本法”,使之与计划成本法相对应和匹配;至于计划成本法下的会计处理,现行常见教材中的会计处理思路相对来说比较合理,但个别细节提法欠准确,本文以下进一步分析。
二、对现行计划成本法的举例分析及评价
例:某企业有供气和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2018年12月实际发生辅助生产费用分别为140 000元和32 000元。
各个车间提供的业务量及受益对象如表1所示。
假定该企业按照计划成本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供气车间计划单位成本为3.3元/米3
,
供水车间单位成本为3元/吨。
(一)现行教材中的会计处理
1.按照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向所有受益对象
受益对象
供气(单位:米3)
供水(单位:吨)
辅助车间供气车间 200
供水车间 300基本生产车间
甲产品 30 000 10 000一般耗用
4 000 400管理部门
5 000 200销售部门 2 000 200合计
41 300
11 000辅助生产车间劳务提供情况
表1
OMMERCIAL
C A CCOUNTING
72
实务与操作
进行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气车间 600 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990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29 000 制造费用 14 400 销售费用 7 200 管理费用 17 1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气车间 136 290 ——供水车间 33 000
2.计算成本差异。
供气车间实际成本=140 000+600=140 600(元)供气车间计划成本=41 300×3.3=136 290(元)供气车间成本差异=140 600-136 290=3 710(元)供水车间实际成本=32 000+990=32 990(元)供水车间计划成本=11 000×3=33 000(元)供水车间成本差异=32 990-33 000=-10(元)3.调整差异——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3 700 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1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气车间 3 710(二)对现行会计处理的简要评价
第一,计算得到的所谓“实际成本”并不实际。
因为在计划分配前的费用是根据实际金额归集的,是发生的实际费用;而从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进来的费用是以该车间的计划单位成本为基础计算得出,是转来的计划费用。
因此,从逻辑上分析,这种原来的“实际费用”与转来的“计划费用”相加后得到的金额,显然构成新的成本并非“实际成本”。
第二,成本差异失去会计层面上的含义。
基于上文分析,由于计划成本法下的“实际成本”并不实际,因此所谓的成本差异也相对应地失去了计算比较的基础。
第三,没有将“计划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完全对应。
笔者认为,既然有计划成本法,自然应该有与之对应的实际成本法。
以此类推,计划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的会计处理之间的差别也仅仅在于运用的“单位成本”的不同。
当然,在实际成本法下,由于是实际成本,分配可以一步到位;而在计划成本法下,分配难以一步到位,需要进行调整。
三、对现行计划成本法的改进及举例(一)改进建议
第一,突出强调会计处理要点。
笔者曾经对“代数分配法”的会计处理要点进行过归纳,特别强调代数分配法可
以称之为“实际成本法”。
以此类推,计划成本法的会计处理要点也就对应可以归纳为:按照计划单位成本与受益数量向“所有的受益对象”分配费用①,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余额② 依据重要性原则直接转入当期损益
(管理费用)。
第二,规范会计处理程序。
依上分析,计划成本法的会计处理程序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根据受益数量和计划单位成本向所有受益对象(含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第二步,计算并结平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即时余额,追加至其他受益对象或者转至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二)核算举例
承上例。
改进后的计划成本法会计处理过程如下。
1.各辅助生产车间按照计划单位成本向所有受益对象进行分配(与教材上的会计处理完全相同,此处略)。
2.计算各个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即时余额(用T 形账户法)。
辅助生产成本——供气车间 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140 000 136 290
600
3 710 10
32 000 33 000 9903.结平余额,转至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3 700 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1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气车间 3 710
(三)简要评析
第一,通过以上改进后,步骤清晰,会计处理的要点就是“所有受益对象”“结平账户即时余额”和“管理费用”等三个关键词,与“实际成本法”的会计处理相呼应,便于理解与记忆。
第二,在T 形账户法下,提及的“余额”与教材中的“成本差异”虽然看起来有微小差别,但是避开了所谓的“实际成本”,表述更加准确。
Z
【主要参考文献】
[1] 郑宇梅,冯媛媛.计划成本分配法下交互分配计算之我见
[J].财会月刊,2016,(04).
[2] 湛忠灿.对辅助生产费用代数分配法的改进[J].财会月
刊,2014,(02).
①若为代数分配法,由于应用的是联立方程计算的“实际成本”,因此会计处理中仅此一步即可以到位,所有的“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在该步骤之后均无余额;而由于计划成本法使用的是“计划单位成本”,自然难以一步到位,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整。
②此处提“余额”,而不提“差额”,原因在上文已经提及,因为成本差额一般是指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目前教材中的所谓“实际成本”并不实际,由此形成的“成本差异”失去计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