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逻辑网络设计

合集下载

阶梯逻辑图

阶梯逻辑图
第 3 章 阶梯逻辑图(LADDER LOGIC DIAGRAMS)
阶梯图(Ladder Diagram),是一种使用一系列标准阶梯符号的语言,它发源于美国,它与 PLC 结 合以取代传统电译(relay)箱,电工配线时最常用阶梯图来代表机电控制的状态,阶梯图一定是由一条 直立的母线开始控制讯号,接着是一连串的逻辑上的 AND 及 OR 处理后,最后归入另一条直立的地线返 回大地,在 DVP-PLC 的应用中我们经常不列出地线,所以只看到左边一条母线而已,阶梯图对简单的顺 序控制而言是最方便的表现方法。在 DVP-PLC 的控制系统中,我们习惯以 X、Y、T、C、M 及 S 等英 文字母为开头,代表各种继电器的使用种类,在 DVP-PLC 上所有继电器都可以重复使用,没有次数上的 限制。
自外界讀取輸入點狀態
程式 開頭
依階梯圖 組態演算 出輸出結 果(尚未 送至外界 輸出點)
X0 Y0
X1 Y1
X2 X3 Y2
X4 X5 Y3
X6
END
程式最後
自外界讀取輸入點狀態
1-13
3-3 阶梯图组成及其术语定义
在 DVP-PLC 指令中,其中有些指令一定要从母线开始,有些则是条件式输出,有些只能加在其它指 令之间,使用时请特别留意。下图标为阶梯图的架构说明:
● 组合逻辑
组合逻辑之阶梯图系单纯地将单一或一个以上的组件组合(串、并联等)后再将结果送到输出组件 (线圈、定时器/计数器或应用命令等)之回路结构。
下图例为组合逻辑分别以传统阶梯图及 PLC 阶梯图表示之范例,其中回路 1 使用一常开开关(NO: Normally Open)亦即一般所谓的 “a” 开关或接点,其特性是在平常(未压下)时其接点为开路(OFF) 状态,故输出点 Y0 不动作,而在开关动作(压下按钮)时其接点变为导通(ON),此时输出点 Y0 便动 作。同样地,回路 2 使用一般常闭开关(NC:Normally Close)亦即一般所称之 “b” 开关或接点,其特 性是在平常时其接点为导通(ON)状态,故输出点 Y0 动作,而在开关动作时其接点变为开路(OFF), 此时输出点 Y0 不动作。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OSI参考模型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OSI参考模型

3
章 网 络 协 议 与 体 系 结 构


第 计 算 机 网 络
3
4 、从OSI体系结构到原理体系结构
OSI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既复杂又不实用,但其概念清



网 络 楚,体系价格低廉,理论较完整。TCP/IP的协议现在得到 协 议 了全世界的承认,但它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 与 TCP/IP是一个四层的体系结构,它包含应用层、运输层、 体 系 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 结 构
第 计 算 机 网 络
3
章 网 络 协 议 与 体 系 结 构


第 计 算 机 网 络
分层可以带来如下好处: 3
章 网 络 协 议 与 体 系 结 构
(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2)灵活性好。 (3)结构上可分割开。 (4)易于实现和维护。 (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第 计 算 机 网 络
3
H4
H3 H4

4
3 2
H5
H5
应用程序数据
应用程序数据


网 计算机 2 络 AP2 协 议 5 与 体 4 系 3 结 构 2
1
1
第 计 算 机 网 络
计算机 1
AP1 5
3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运输层剥去报文首部后 把报文的数据部分交给应用层
H5

应用程序数据
4
3 2
H4
H5
应用程序数据
1
第 计 算 机 网 络
3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计算机 1
AP1 5
章 网 计算机 2 络 AP2 协 议 5 与 体 4 系 3 结 构 2

网络建设方案

网络建设方案

XX公司网络建设设计方案前言企业局域网伴随着Internet的成长而高速的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结构和解决方案。

但要设计一个完善和健壮的企业网络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这涉及到很多复杂的细节问题。

首先是收集企业的网络办公需求,然后根据需求来设计企业网络,本设计是针对中型企业的网络,所以办公需求并不复杂。

在分析完整需求后,根据网络的特点分成硬件和软件的设计。

硬件设计整个网络系统的基础,其中分成三个模块的设计:交换机模块、防火墙模块和服务器模块的设计,重点是交换机模块的设计.软件设计就是在这些硬件的基础上实施各种高级的应用服务如DNS、DHCP、WEB、FTP和各种企业应用软件和数据库系统。

全球性的国际计算机互联网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改变了整个信息产业的面貌,使信息技术产业从以计算机为中心发展到以网络为中心,并为计算机技术在工业、商业、教育及科研等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通信环境,也从根本上加强并促进了群体工作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科学计算及技术合作等,进而推动了教育事业、科研及生产的发展。

Internet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的信息互连网络,它是以一系列关键支撑技术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新兴领域,为人们提供了崭新的网络计算环境。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其巨大的潜力已经逐渐体现出来,一些互联网企业涉足传统产业已经取得了不菲的业绩,如运用网络概念多次融资,并利用网络优势通过并购的方式切入旅行服务行业的携程;其次,就是互联网在传播和获取信息上的优势;再者,就是企业想利用内外部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上述三大因素可以看作企业建网的主要的原因。

因此,可以这样讲,企业建网的最终目的和它的经营策略是吻合的,就是通过网络来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以及通过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来获得更多的利润.目录第一章网络设计原则与需求分析 41。

1 网络设计原则 41.2 网络设计需求分析 5第二章网络设计解决方案 62。

第3章网络层

第3章网络层


3
章 网 络 层

3、网络层服务和网络层协议
向运输层提供的不同质量的服务: 向运输层提供的不同质量的服务:

3
算 (1)面向连接的服务 1)面向连接的服务
2 机 ( )面向无连接的服务
网 络 教 程
网络层可提供的服务包括:确定网络地址、 网络层可提供的服务包括:确定网络地址、标识网络 章 连接、传输数据、分组装拆、排序( 连接、传输数据、分组装拆、排序(按提交顺序投递给用 )、流量控制 限制用户一次性提交给网络的分组个数) 流量控制( 户)、流量控制(限制用户一次性提交给网络的分组个数) 等。 网 目前常用的网络层协议有: 目前常用的网络层协议有: 分组交换网: X.25建议 X.25分组交换网 络 建议( 分组交换网) (1)分组交换网:CCITT X.25建议(X.25分组交换网) (2) 局域网:IP协议、IPX协议 局域网:IP协议、IPX协议 协议 层 Internet:IP协议 (3) Internet:IP协议

3
X.25。X.25描述的是主机DTE和分组交换网PSN之间的接口规范。 X.25描述的是主机 描述的是主机DTE和分组交换网 和分组交换网PSN之间的接口规范 之间的接口规范。
章 网 络 层
计 算 机 网 络 教 程
X.25规定了主机与公共交换网之间的协议, X.25规定了主机与公共交换网之间的协议,而主机不 规定了主机与公共交换网之间的协议 必关心网络内部标准。X.25规定了主机 规定了主机DTE和网络设 必关心网络内部标准。X.25规定了主机DTE和网络设 DCE之间的三个层次上的接口 之间的三个层次上的接口。 备DCE之间的三个层次上的接口。
3
·链路层: 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 采用LAP和 参考模型的第二层。 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采用LAP和 章 LAP- 链路访问规程, DTE与DCE之间有多个 LAP-B链路访问规程,当DTE与DCE之间有多个 并列物理电路时允许使用多链路规程(MLP)。 并列物理电路时允许使用多链路规程(MLP)。

第3章 网络计划技术

第3章 网络计划技术

1
2
31
2
3
8.当网络图的起始节点有多条箭线引出,或终止节
点有多条箭线引入时,可用母线法绘图
2
3 1
4
5
6 7
10
8
9
9.有交叉箭线时,可用“过桥法”或“断路” 法
2
2
1
4
1
4
3
3
3.2.4绘制网络图的方法和步骤 方法——直接分析绘图法 步骤:1.无紧前工作首先画
2.紧后工作跟着画 3.正确使用虚工作 4.检查工序顺序关系 5.调整整理再编号
(3)正确使用虚箭线
F
H
D
A
B
C
G
E
21:08
48/98
例1 根据下列资料,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工作序号 A B C D E F G H 紧前工作 — A B B B CD CE FG 工序时间 1 3 1 6 2 4 2 4 紧后工作 B CDE FG F G H H -
(4)检查工作顺序关系
F
H
D
例1 根据下列资料,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工作序号 A B C D E F G H 紧前工作 — A B B B CD CE FG 工序时间 1 3 1 6 2 4 2 4 紧后工作 B CDE FG F G H H -
(5)调整、整理、编号
D
F
A
B
C
H
E
G
21:08
51/98
例1 根据下列资料,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工作序号 A B C D 紧前工作 — A B B 工序时间 1 3 1 6 紧后工作 B CDE FG F
(2)紧后工作接着画
E FGH B CD CE FG 2 424 G HH-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三章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图3-3 OSI参考模型的结构
OSI参考模型中,划分层(子模块)要遵循以下原则: (1)各层(子模块)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保持层间交互的信息最少。 (2)单向调用:各层(子模块)只能引用其下层提供的服务。 (3)增值服务:在使用下层服务的基础上,各层完成特定的通信功能。
用户写信人邮政局运输部门用户收信人邮政局运输部门用户间约定信件格式和内容邮局间约定邮政编码等运输部门间约定到站地点费用等用户邮局约定信封格式及邮票邮局运输部门约定到站地点时间等用户子系统邮局子系统运输部门子系统甲地乙地图31邮政通信系统分层模型31网络体系结构概述从图31中可以看出邮政系统中的各种约定都是为了将信件从写信人送到收信人而设计的也就是说它们是因信息的流动而产生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
03
.
第3章
网络体系 结构
章节导读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庞大的、多样化的复杂 系统,涉及多种通信介质、多厂商和异种机互 连、高级人机接口等各种复杂的技术问题。要 使这样一个系统高效、可靠地运转,网络中的 各个部分都必须遵守一套合理而严谨的网络标 准。这套网络标准就称之为网络体系结构。
.
3.2 OSI参考模型
世界上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是1974年由IBM公司提出的“系统网络体系结构 (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SNA)”。此后,许多公司纷纷推出了各自的网 络体系结构。虽然这些体系结构都采用了分层技术,但层次的划分、功能的分配 及采用的技术均不相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同结构的计算机网络互联已成 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3.2 OSI参考模型
机械特性:规定了物理连接时所使用可接插连接器的形状和尺寸,连接器中引脚的数量与 排列情况等。

电子信息行业集成电路设计方案

电子信息行业集成电路设计方案

电子信息行业集成电路设计方案第1章集成电路设计概述 (3)1.1 背景与意义 (3)1.2 发展历程与现状 (4)1.3 设计流程与规范 (4)第2章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5)2.1 半导体物理基础 (5)2.1.1 半导体的性质与分类 (5)2.1.2 半导体的能带理论 (5)2.1.3 半导体的掺杂 (5)2.2 半导体器件原理 (5)2.2.1PN结原理 (5)2.2.2 二极管 (6)2.2.3 晶体管 (6)2.3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6)2.3.1 光刻技术 (6)2.3.2 蚀刻技术 (6)2.3.3 掺杂技术 (6)2.3.4 化学气相沉积 (6)2.3.5 封装技术 (6)第3章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6)3.1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6)3.1.1 逻辑设计 (7)3.1.2 逻辑综合 (7)3.1.3 布局与布线 (7)3.1.4 版图设计 (7)3.2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7)3.2.1 电路拓扑选择 (7)3.2.2 元器件参数设计 (7)3.2.3 电路仿真与优化 (7)3.2.4 版图设计 (7)3.3 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 (8)3.3.1 数字与模拟分离设计 (8)3.3.2 模块集成与接口设计 (8)3.3.3 供电与隔离 (8)3.3.4 仿真与验证 (8)3.3.5 版图设计 (8)第4章集成电路设计工具 (8)4.1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 (8)4.1.1 EDA工具的作用 (8)4.1.2 EDA工具的分类 (9)4.2 仿真与验证工具 (9)4.2.1 仿真工具 (9)4.2.2 验证工具 (9)4.3 版图设计工具 (9)4.3.1 版图设计流程 (9)4.3.2 版图设计工具 (10)第5章集成电路设计中的电路分析 (10)5.1 电路分析方法 (10)5.1.1 等效电路法 (10)5.1.2 节点分析法 (10)5.1.3 回路分析法 (10)5.1.4 频域分析法 (10)5.2 瞬态分析与稳态分析 (11)5.2.1 瞬态分析 (11)5.2.2 稳态分析 (11)5.3 频率特性分析 (11)5.3.1幅频特性分析 (11)5.3.2 相频特性分析 (11)5.3.3 带宽分析 (11)第6章集成电路设计中的可靠性分析 (11)6.1 可靠性指标与评估方法 (11)6.1.1 可靠性指标 (11)6.1.2 评估方法 (12)6.2 热分析与热设计 (12)6.2.1 热分析 (12)6.2.2 热设计 (12)6.3 抗干扰与电磁兼容性设计 (12)6.3.1 抗干扰设计 (12)6.3.2 电磁兼容性设计 (12)第7章集成电路设计中的功率管理 (13)7.1 电源完整性分析 (13)7.1.1 电源网络建模 (13)7.1.2 电源噪声分析 (13)7.1.3 电源完整性仿真与优化 (13)7.2 电压调节与电源设计 (13)7.2.1 电压调节技术 (13)7.2.2 电源设计方法 (13)7.2.3 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的应用 (13)7.3 功耗优化与低功耗设计 (13)7.3.1 功耗优化策略 (13)7.3.2 低功耗设计技术 (13)7.3.3 低功耗设计方法的应用 (13)第8章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 (14)8.1 封装技术概述 (14)8.1.1 封装形式的分类 (14)8.1.2 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 (14)8.2 封装工艺与材料 (14)8.2.1 封装工艺 (14)8.2.2 封装材料 (14)8.3 测试方法与测试技术 (15)8.3.1 测试方法 (15)8.3.2 测试技术 (15)第9章集成电路应用案例 (15)9.1 微处理器设计 (15)9.1.1 案例概述 (15)9.1.2 设计原理 (15)9.1.3 设计实现 (16)9.2 存储器设计 (16)9.2.1 案例概述 (16)9.2.2 设计原理 (16)9.2.3 设计实现 (16)9.3 通信芯片设计 (17)9.3.1 案例概述 (17)9.3.2 设计原理 (17)9.3.3 设计实现 (17)第10章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与展望 (17)10.1 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7)10.1.1 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现状 (17)10.1.2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现状 (18)10.1.3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趋势 (18)10.2 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 (18)10.2.1 技术创新 (18)10.2.2 市场应用 (18)10.3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策略与建议 (18)10.3.1 政策支持与引导 (18)10.3.2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18)10.3.3 产业链协同发展 (18)10.3.4 国际合作与竞争 (18)10.3.5 市场拓展与规范 (19)第1章集成电路设计概述1.1 背景与意义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作为现代电子信息行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推动了电子设备的微型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第3章网络组建共17页

第3章网络组建共17页
– 校园网应具有教学(科研)、管理和通信三大 功能。
校园网介绍
• 校园网概述
– 建网要遵循“依据需求、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成熟可靠”的原则。
– 校园网的要求
• 实用性、技术性、安全性、易用性、经济性
校园网介绍
路由器 交换机
中国教育和科研网 调制解调器
集线器
pc
ppcc
pc pc
pc
pc
因特网
校园网实例
...
3C om SuperStack Sw itch Ⅱ 3900/3300/1100
公 用 电 话 网
DDN
分 医 院
DDN
3 C o m S u p e rS ta ckⅡ RAS 1500
3C om SuperStack Sw itch Ⅱ
3900/3300/1100
DDN
国 际 互 联 网
网络拓扑结构,选择网络硬件 3、着手组建网络:综合布线,安装网络操作
系统,配置服务,作好安全防卫
网络组建方法
• 某医院的组网方案看一看组建企业网应该 考虑的具体问题。
• 医院作为社会的重要部门,医院办公的信 息化、网络化尤其重要。
• 该医院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建筑楼群 有住院部、门诊部、行政部、外科楼、内 科楼、实验楼等。
网络组建方法
• 网络方案
– 网络设计原则
• 先进性、安全性、灵活性、可伸缩性、可管理性、 实用性
– 相关网络技术考虑
• 骨干网采用千兆以太网 • 虚拟网(VLAN) • 网络管理技术
– 网络产品考虑
• 工程评估
网络组建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服务器服务器服务器
网管工作站 三 级 HUB

第3章 1网络计划技术基础

第3章 1网络计划技术基础
节点编号的方法

水平编号
2 3
1
4
5
6
7
8
9
10
3.2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垂直编号
2 6
1
3
5
8
4
7
3.2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3.2.1.3 线路 网络图中从节点开始,沿箭线方向连续通过一系列 箭线与节点,最后到达终点节点所经过的通路,称 为线路。
2 6
1
3
5
8
4
7
3.2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3.1 概述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内容
网络图 网络图是指网络计划技术的图解模型,反映整个 工程任务的分解和合成。绘制网络图是网络计划 技术的基础工作。 时间参数 在实现整个工程任务过程中,包括人、事、物的 运动状态。这种运动状态都是通过转化为时间函 数来反映的。反映人、事、物运动状态的时间参 数包括:各项工作的作业时间、开工与完工的时 间、工作之间的衔接时间、完成任务的机动时间 及工程范围和总工期等。
“虚工作”
i j
3.2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按照其相互关系可将工作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紧前工作 紧排在本工作之前的工作。 (2) 紧后工作 紧排在本工作之后的工作。 (3) 平行工作 可与本工作同时进行的工作。 (4) 起始工作 没有紧前工作的工作。 (5) 结束工作 没有紧后工作的工作。 (6) 先行工作 自起始工作开始至本工作之前的 所有工作。 (7) 后续工作 本工作之后至结束工作结束为止 的所有工作。

线路时间 完成某条线路的全部工作所必须 的总持续时间,称为线路时间。它代表该线 路的计划工期
Ts=ΣDi-j

网络规划

网络规划

第1章网络设计1.网络设计过程模型:用户需求分析、逻辑网络设计、物理网络设计、部署网络、调试和验收。

2.网络生命周期:规划、设计、实现、运行、优化、退役。

3.网络性能指标:网络带宽、吞吐量、差错率、网络时延、网络路由。

4.带宽的单位:bps,每秒通过网络的比特数。

5.决定带宽的因素:传输介质、广域网接入技术。

6.吞吐量:是指一组特定的数据在特定的时间段经过特定的路径所传输的信息量的实际测量值。

7.层次化网络设计模型由外向内由接入层、分布层和核心层3个功能层组成。

8.企业复合网络模型(SAFE模型)由企业园区、企业边界和服务提供商边界3个功能层组成。

第2章局域网设计1.常见的局域网技术:以太网、令牌环、令牌总线、光线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2.IEEE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协议IEEE802.3:CSMA/CD访问方法及物理技术规范IEEE802.11:无线局域网3.OSI参考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IEEE802模型: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MAC、逻辑链路控制层LLC。

6.网络互联设备: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

7.网络互联设备比较:(1)设备工作层次不同第1层设备: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一层——物理层,包括中继器和集线器第2层设备: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包括网桥和交换机第3层设备: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包括网关和路由器(2)对冲突域的划分不同第2层、第3层联网设备可以用来划定冲突域(3)对广播域的划分不同第三层联网设备可以用来划定广播域9.VLAN的特点:(1)将一个物理LAN逻辑地划分成不同的广播域(2)同一个VLAN内的主机不一定属于同一个LAN网段(3)一个VLAN内部的广播流量不会转发到其它VLAN中10.配置VLAN:(1)基于端口划分VLAN(静态配置方法)按照交换机端口分组,一组划分成一个VLAN(2)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动态配置方法)根据主机MAC地址划分VLAN。

3.3.2第三章信息系统的网络组成3.3.3

3.3.2第三章信息系统的网络组成3.3.3

3.3.2 第三章信息系统的网络组成3.3.2 简介在信息系统中,网络是连接各个设备和资源的关键。

本节将介绍信息系统网络的组成和相关概念,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

3.3.2.1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指的是网络中各个设备之间的物理和逻辑连接关系。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等。

不同的拓扑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星型网络拓扑:所有设备都连接到中央设备(如交换机或路由器),各个设备之间通过中央设备进行通信。

优点是易于管理和扩展,但也存在单点故障的风险。

•总线型网络拓扑:所有设备都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通过总线进行通信。

优点是简单易懂,但当总线出现故障时,整个网络将受到影响。

•环型网络拓扑:所有设备通过环形连接,每个设备只与相邻的两个设备直接连接。

优点是易于扩展,但存在数据包传输延迟和单点故障的问题。

•树型网络拓扑: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每个子网由一个根节点和多个子节点组成。

优点是可靠性高,但也需要更多的设备和布线成本。

•网状网络拓扑:每个设备都和其他设备直接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

优点是容错性强,但管理和维护复杂度较高。

3.3.2.2 网络设备在信息系统的网络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设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路由器:用于连接多个不同网络,并将网络之间的数据进行转发和路由选择。

•交换机:用于在局域网中转发数据包。

它根据MAC 地址学习和转发数据,可以提供更高的网络性能。

•防火墙:用于保护网络安全,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量。

•网络适配器:用于将设备连接到网络,常见的有以太网适配器、Wi-Fi适配器等。

•网络集线器:用于在局域网中连接多个设备,将收到的数据广播到所有设备。

3.3.2.3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上常用的网络协议,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

计算机网络课程第3章-数据链路层-作业解答

计算机网络课程第3章-数据链路层-作业解答

计算机⽹络课程第3章-数据链路层-作业解答3-07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

采⽤CRC的⽣成多项式是P(x)=x4+x+1 。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采⽤了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解:添加的检验序列为1110 (11010110110000除以10011)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个1变成了0,11010110101110除以10011,余数为011,不为0,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11010110001110除以10011,余数为101,不为0,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采⽤了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成为“⽆⽐特差错”传输,但是对于帧丢失、帧重复及帧失序等“传输差错”就需要额外的机制来保证,所以说,采⽤了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还不是可靠的传输。

3-08要发送的数据为101110。

采⽤CRC的⽣成多项式是P(x)=x3+1 。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的余数。

解:101011←商1001 ∣101110000100110101001110010011010100111 ←余数所以,加在数据后⾯的余数为011(前⾯置零是因为按⽣成多项式最⾼幂为3,原始数据需要左移3位)3-22 假定在使⽤CSMA/CD协议的10Mb/s以太⽹中某个站在发送数据时检测到碰撞,执⾏退避算法时选择了随机数r =100 。

试问这个站需要等待多长时间后才能再次发送数据?如果是100 Mb/s 的以太⽹呢?解:CSMA/CD协议要点指出:站点在发送过程中应继续检测信道,若⼀直未检测到碰撞,就顺利把这个帧成功发送完毕。

若检测到碰撞,则终⽌发送,并发送认为⼲扰信号。

在终⽌发送后,适配器就执⾏指数退避算法,等待r 倍512⽐特时间后才可以再次发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XXXX表示设备型号,如NE16E、 S6503等。 (4)Y表示前三项相同的设备,用数字编号1、 2、3等标识。
思考:办公楼4楼电子阅览室的锐捷S3750交 换机该如何命名? bangonglou4-RJ-S3750-1
3.3 IP地址规划
补:网络的分层结构 • OSI参考模型概述 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自上而下分别称为物理 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 层和应用层,用数字排序自下而上分别是第1层、 第2层、第3层、第4层、第5层、第6层、第7层。 • 网络层次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各层的功能明确,并且相互独立。 2.易于实现和维护。 3.易于实现标准化。
TCP/IP体系结构
TCP/IP的层次结构(传输层) TCP/IP也是一个分层的网络协议,不过 它与OSI模型所分的层次有所不同。TCP/IP 从底层至顶层分为网络接口层、网际互连层 (也叫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等4个层 次。
3.3.1 IP地址 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都分配一个32位的惟 一地址,此地址称为IP地址。 IP 地址由网络号( Net ID )和主机号 (Host ID)两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号用来标识一个特 定的网络,主机号用来标识该网络上的一个特定 的主机。因此IP地址的编址方式明显地携带了位 置信息。
第3章 逻辑网络设计
3.1网络的拓扑结构
3.2设备命名规则 3.3 IP地址规划 3.4 局域网的组成与组织方式 3.5 网络参考模型 3.6 TCP/IP体系结构
3.1 网络的拓扑结构
•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主要是确定网络中所有 的节点以什么方式相互连接。 • 优良的拓扑结构是网络稳定可靠运行的基 础,对于同样数量、同样位置分布、同样 用户类型的主机,采用不同的拓扑结构会 得到不同的网络性能,因此,要进行科学 的拓扑结构设计。
混合组网
• 在同一个网络中,不同的层次之间通常采 用不同的拓扑结构。 • 通常核心层采用网状或部分网状相连,核 心层与汇聚层或汇聚层与接入层之间采用 星形或双星形。
图3-5 混合型拓扑结构图
假设该计算机实验室中有40台计算机,1台网络打 印机,1台具有48个10/100Mbps和2个 10/100/1000Mbps自适应RJ-45端口的以太网可 堆叠交换机,网络中配置1台服务器,组建成一个 局域网,然后将该局域网接入校园网中。 (1)网络要求 所有信息点(这里指计算机、网络打印机、服务 器)都与交换机连接; 整个网络没有性能瓶颈; 要有一定的可扩展余地
接入层
• 接入层使终端用户接入到网络系统中,具有大量 的端口,强大的接入能力,实现丰富的业务特性。 • 接入层为用户提供网络的访问接口,是整个网络 的对外可见部分,也是用户与网络的连接场所,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本地用户的信息通过内部高速 局域网、分组交换网、或拨号接入等方式与汇聚 层连接起来,实现网络流量的接入及访问。 • 由于接入层直接与用户打交道,而网络策略也是 因用户的存在而存在的,所以在接入层实施网络 策略效果是最好的。比如,在接入层可以用包过 滤策略提供基本的安全性,保护局部网免受网络 内外的攻击等。
绘制网络拓扑图
绘制网络拓扑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图符来表示设备 线对不能交叉、串接,非线对尽量避免交叉 终接处及芯线避免断线、短路 主要的设备名称和商家名称要加以注明 不同连接介质要使用不同的线型和颜色加以注 明 标明制图日期和制图人
拓扑结构图绘制软件
• 拓扑结构图的绘制软件较多,例如 AUTOCAD、Microsoft Visio和LAN MapShot等。
接入层
接入层通常接入层多采用二层交换机,一般应具有如 下特点: 提供各种不同数量的100Mbps端口到用户,提供100Mbps 或1Gbps(电口、光口)上行端口到上层交换机; 高性能,低成本,所有端口支持全线速二层交换; 支持标准以太网协议,支持丰富的业界标准,充分考虑兼 容现有网络设施; 网络设备的可扩展性好,可平滑升级; 支持丰富的业务特性,如VLAN、VLAN Trunk、VLAN聚合、 端口镜像、安全特性等; 方便实用的网管。
3.2 网络设备命名
为了以后的管理方面,通常需要为网络中的设备 进行统一命名,可采用的命名方法为: AA-BB-XXXX-Y 其中: (1)AA表示设备所属的级别或名称,通常取汉字拼 音的首字母缩写,例如WG-网管。也可以灵活运用 大小写字母及增加后缀来表示不同级别的设备,例 如Shiyanlou1-实验楼一楼。 (2)BB表示设备的厂商名称,例如设备为华为3Com 公司产品,则BB为H3。
3.1 网络的拓扑结构
拓扑结构分类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包括逻辑拓扑结构 和物理拓扑结构两种。逻辑拓扑结构是指计 算机网络中信息流动的逻辑关系,而物理拓 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 物理连接关系。网络中经常用到的物理拓扑 结构有总线型、星型和环型等
总线型拓扑结构
总线型拓扑结构也称为线性总线,在这种 结构中使用一根线缆来连接所有的设备,线缆 相继地连接各台计算机。一条传输总线上连接 了多个节点,在节点之间按广播方式进行通信, 即每个节点都能收到在总线上传播的信息,但 每次只允许一个节点发送信息。
星型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结构是以中央结点为中心,经传输 线路分别同外围节点连接而成,如图1-4所示为星 型结构的连接实物图。星型拓扑是目前局域网中 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拓扑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中央结点一般采用集线器或者 交换机,外围节点常使用个人计算机。网络中每 个终端都通过独立的线缆连接到中心设备。
(a)星型
(b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双星型
层次型网络结构设计
核心层 汇聚层
高速主干
分界层
接入层
用户访问接口
图3-1 三层结构设计示意图
核心层
核心层的主要工作是数据包交换,为了 达到其目标,需要注意以下策略: 在核心层尽量执行较少的网络策略。 核心层的所有设备应具备充分的可到达性 冗余设计保障核心层网络的可靠性
汇聚层
主要有以下两个作用: • 将大量从接入层设备过来的低速链路通过 高速链路接入核心层,实现通信量的聚合, 以提高网络中聚合点的效率。 • 可以实现接入层网络拓扑结构变化的隔离, 减少核心层设备可选择的路由数量,增强 网络的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