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三十度的依从性讲义

合集下载

(优质课件)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30度的依从性

(优质课件)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30度的依从性




护士年资差异大 差
工作精力欠充沛
担心意外拔管、压疮 等风险
21
对策拟定
问题 点
缺乏 标识
缺少 操作 指引
原因分析
无明确标 识,靠护 士目测判 断
无标准操 作流程
对策方案
总 分
采 纳
提议人
负责人
执行时间
对策编号
1.制作角度标识 138 ☆ 奕丽娜 吕志林 2012-09-25 对策一
2. 统一判断标准 138 ☆ 奕丽娜 吕志林 2012-09-22 对策一
2院感小组成员熟悉监测方法和标准监控
3.组织相关理论考试
PD
⊙对策处置
AC
1.经由效果确认该对策为有效对策;
⊙对策效果确认
>30º
80
60
40
>30º
20
0 干预前
干预后
28
29
对策四
对策名称 主要原因
加强质控 监控和督查不到位
⊙改善前: 未进行相应的监控和督察 ※对策内容: 1.成立提高床头抬高依从性的小组
患者意识状态 改变
病人生活 习惯不喜
缺乏操作标准与流程
无执行标准
无适应症和禁忌症
监督和检查力 度不够
管理意识不强
组织 管理
VAP监测结果不关注
知识缺乏
VAP预防控制 措施欠了解
床头抬高目 的不明确
重复性操作多
班次差异
护士人数少,精力不 足
医护人员
家属不理解



病情危重

30

体位安置不到位 依
低年资工作责任心不
3.进行培训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5. 原因分析
运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的根本原 因。
6. 对策制定
根据原因分析,制定解决问题的对 策。
品管圈活动流程
7. 对策实施
按照对策计划,实施改善工作 。
8. 效果确认
实施后,对比改善前后的数据 ,确认效果。
9. 标准化
将有效的对策纳入工作标准, 持续改进。
10. 总结与改进
总结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经验教 训,持续改进后续的品管圈活
第6个月
总结经验,完善操作流程和培训计划,持续改进。
目标可行性分析
现有床头抬高操作流程存在一 定的问题,如操作不规范、缺 乏有效监测等,这为改进提供 了空间。
医护人员对提高机械通气病人 床头抬高准确率的意愿强烈, 积极性高,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
采购监测设备、制定培训计划 等措施在经济和技术上可行, 不会对医院造成过大的负担。
03
问题陈述
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低的问题
床头抬高角度不准确 护士操作不规范
缺乏有效监督和培训
问题对病人和医院的影响
01
02
03
病人并发症增加
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等
医疗资源浪费
频繁调整床头角度导致人 力和物力浪费
医院声誉受损
因并发症增加导致患者满 意度下降
问题分析
培训不足
护士对床头抬高的重要性 认识不足,缺乏操作技能
背景
VAP是机械通气病人常见的并发症, 与床头抬高角度不当有关。目前ICU中 床头抬高的准确率有待提高,因此开 展品管圈活动,以期解决这一问题。
汇报范围
本品管圈活动自 XXXX年XX月启动, 至XXXX年XX月结束 。
汇报内容涉及品管圈 活动的过程、方法、 成果及总结。

机械通气患者床头角度抬高不足的原因和对策

机械通气患者床头角度抬高不足的原因和对策

从性 进行 调查 , 分 析影 响依 从性 的相 关 因素 。结果 : 护 士预 防 V AP的相 关知 识欠 缺 、 制度化 管理 不严 密等 是导 致机 械 通气
患者床 头 抬高 依从 性低 的主 要 因素 。结论 : 通过 分 析找 出原 因 , 采 取相 应对 策 , 可 有效 提 高 I CU 护 士对 机械 通 气患 者 执行 床 头抬 高 的依 从性 。
The r e a s o n a nd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a b o u t i ns u f f i c i e n t o f e l e v a t i o n a n g l e o f h e a d o f b e d f o r p a t i e nt s wi t h me c h a ni c a l v e nt i l a t i o n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v e n t i l a t o r a s s o c i a t e d p n e u mo n i a ,
VA P ) 是 机械 通气 患者 严重 并 发症, 发 病 率可 达 9 ~ 医学 证 实 , 半卧位 ( 床头抬高 3 0  ̄4 5 。 ) 有 利 于
A b s t r a c t 0b j e c t i v e :T o i mp r o v e t h e c o mp l i a n c e o f e l e v a t i n g h e a d o f b e d f o r p a t i e n t s wi t h me c h a n i c a l v e n t i l a t i o n i n I C U.
5监护示波信号不清一些报道置管选择导丝直径细的熟悉心电图波形及监护问题处理方法就可以准确进行血管穿picc导管最初可能无法获得心电信号需进行重新调整两刺在放置导管过程中实时监测随时调整导管位置使picc电极与导丝之间的失传导笔者认为这会造成操作到位与读穿刺和导管定位一次性完成

患者床头抬高为何要>30°

患者床头抬高为何要>30°

患者床头抬高为何要>30°?导语日常护理工作中,作为护士不仅要输液扎针填写记录单,完成基础护理,还要做好体位护理。

而恰当的体位护理对治疗疾病、减轻症状、进行各项检查、预防疾病、减少痛苦均有重要作用。

各大医院护士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时, 床头抬高角度<30°是一种普遍现象, 且床头抬高角度低是VAP的危险因素。

因此,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 规定,为了预防VAP 应将患者的床头抬高30°~45°。

那么床头抬高>30°对患者有何意义?抬高床头目的为哪般?1. 使膈肌下降,胸腔扩大,肺活量增加,有利于呼吸,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2. 有利于腹腔引流,使感染局限;3. 减轻腹部伤口的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4. 能减少头、颈部手术后的出血;5. 有利于卧床患者的呼吸,预防和减少反流性、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哪些患者适合抬高床头?1. 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采用半卧位,可以利用重力作用,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同时也减轻内脏对心肺的压力,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2. 急性左心衰竭的病人采取半卧位,利用重心作用将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3. 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以使渗出液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4. 腹部手术后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以减轻切口缝合部位张力,缓解切口疼痛,有利于愈合;5. 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如颅脑术后、脑出血、脑梗塞而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在保证颅脑灌注的前提下,采取半坐卧位可以增加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力;6. 某些面及颈部手术后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以减少局部出血;7. 疾病恢复期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有利于逐渐向站立过渡。

哪些患者不能抬高床头?1.低血压或血压不稳定,休克患者:患者采取半坐卧位容易导致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加重心脑器官损害;2. 脊柱骨折患者:对此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易加重骨折对脊柱的压迫,造成神经不可逆的损害;3. 腰穿后、硬膜外麻醉后6~8小时患者;4. 下肢手术后为促进回流,要求抬高肢体高于心脏。

ICU-救生圈-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准确率

ICU-救生圈-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准确率

金婷
实施检讨
陈娟
效果确认
鲍云丽
标准化
王自军
检讨改进
蔡金峃
计划 2020/2/5
实施
•13
线:
线:
流程图
床头抬高率低的现状
制定查检表进行查检 头脑风暴
效果不明显
查文献、收集数据
投票找到真因 正确
提出对策
实施 效果明显
存档
不正确
调整方案 继续收集
解决问题
2020/2/5
•14
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率
计算公式
×100%
进步率 = (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 %
6 18
=
18
×100 %
= 66.67%
2020/2/5
•5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7 年

4.92 0 2.53 2.47 2.46 0
率 ‰
2018 年
9.52 5.62 2.52
患者人数 (次)
(次)
1
0
2
0
3
1
4
1
5
0
6
1
7
1
8
1
9
3
10
4
0
0
11
3
0
0
12
6
2
0
13
6
2
0
14
5
0
0
15
5
2
0
16
6
2

ICU护理人员对重症患者床头抬高30°依从性的调查分析-论文

ICU护理人员对重症患者床头抬高30°依从性的调查分析-论文

护 师
护 士 工 龄
< 2年
2~ 3 往 3 5 l 7 1 7
33
选取 2 0 1 3年 1 O ~1 2月 我 院 I C U 的重 症 患 者 1 3 6 3 例, 男 7 8 5例 , 女5 7 8例 , 年龄 1 9 ~8 3岁 , 平均 年龄( 4 7 . 3 ±1 4 . 4 ) 岁 。所有 调查 对象 均排 除床 头抬 高禁 忌证 , 如休克、 术后或腰椎穿刺后 6 h内、 部 分
we e ks b y t he f or m o f b e d he a d e l e va t i on c om pl i a n c e s ur ve y t o o1 . Re s u l t s The c o mp l i a nc e r a t e s o f
量, 从而 减 轻心 、 肺 负担 。因 此 , 针对 我 院 I C U 护 士
性 别


学 历
本 科 及 以上 大 专
中 专 职称
将患者 床 头抬 高 3 0 。 的执 行情 况 进行 调 查 , 报 告
如下 。
1 对 象 与 方 法
主 管 护 师
1 . 1 对象 1 . 1 . 1 患 者
3 0 de gr ee s f or s e v e r e pa t i e nt s i n I CU i s ge ne r a l l y l ow. The m a i n f a c t or s a r e l a c k of kn owl e d ge a nd
d e gr e e s f o r s e ve r e pa t i e nt s i n I CU ,a nd t o e xpl or e t h e i nf l u e nc i n g f a c t or s .M e t h o ds The c o mp l i a nc e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07
总结与未来计划
本期活动总结
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品管圈活动,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 高准确率从原来的60%提高到了85%, 目标达成率为110%。
改善重点
针对改善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我们重点改善了医护人员的操作规范 和床头抬高角度的监测方法。
改进措施
实施了医护人员培训、制定操作规范、 改进床头抬高角度监测工具等措施,有 效提高了床头抬高准确率。
设备因素
抬高装置不统一
医院使用的床头抬高装置 不统一,导致操作难度和 误差增大。
设备故障率高
部分床头抬高装置故障率 高,影响正常使用。
设备调节不便
部分床头抬高装置调节不 够便捷,增加了操作的复 杂度。
04
对策制定与实施
人员培训
培训内容
加强护理人员对机械通气病人床 头抬高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抬高 床头的操作技能,确保准确执行
目标可行性分析
现状分析
在品管圈活动开展前,机械通气病 人床头抬高准确率仅为70%,存在
较大的提升空间。
优势与机会
品管圈成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 专业知识,同时医院管理层对品管 圈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为目标的
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困难与挑战
部分医护人员对床头抬高重要性的 认识不足,操作时可能存在疏忽。 此外,床头抬高角度的测量和记录 也存在一定难度。
院整体护理质量。
04
探索新技术
研究并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如 智能化监测系统,进一步提高
床头抬高准确率。
THANKS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 床头抬高准确率
目录
• 引言 • 目标设定 • 原因分析 • 对策制定与实施 • 效果确认 • 标准化 • 总结与未来计划

提高ICU护士对使用呼吸机患者抬高床头依从性的策略和效果

提高ICU护士对使用呼吸机患者抬高床头依从性的策略和效果

啮庶护疆研宽。

黾癯妒取中华护理杂志2014年1月第49卷第l期提高ICU护士对使用呼吸机患者抬高床头依从性的策略和效果李妍郭爱敏【摘要】目的探讨在ICU密包行集束干预措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护士对使用呼吸机患者抬高床&30—45。

的依从性的策略,并评价临床效果。

方法2012年1月.:7-2013年3月.在对2044,'1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柬干预的过程中,通过对18名护士培训并改善工作条件、张贴宣传画等措施来提高护士对床头抬高的依从性,以便能够更好地实施集柬干预策略,降低VAP的发生÷结果床头抬高30~450的依从性干预前(对照组)为21.5%,干预后(实验组)为47.6%,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对照组)VAP的发病率为26.3%。

,干预后(实验组)为15.5%o,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结论尽管干预后床头抬高的依从性有所提高,但对于VAP发病率的影响效果不显著。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肺炎,呼吸机相关性;体位;病人依从Strategiestoimprovenurses’compliancewithhead-of-bedelevationinventilatorpatientsinICU/LIYan.GUOAi-rain【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strategiesofimprovingnurses’complianceOffelevatingtheheadofbeds30。

to45。

inpatientswithventilatorinICU.MethodsMeasuressuchastrainingthenurses.improvingworkcon—ditionsandputtingupposterswereimplementedtoincreasenurses’complianceOffelevatingtheheadofbeds.ResultsNurses’complianceonelevatingtheheadofbedsincreasedfrom21.5%and47.6%afterintervention(P<0.01):nOsignificantdiffereneewashmndintheincidenceofventilator_associate(1pneumoniafVAP)beforeandafterinter—vention(26.3%vversus15.5%D.ConclusionAhhoughnurses’complianceOffelevatingtheheadofbedsincreasesafterintervention.thecomplianceisstillrelativelylOWandtheelfe(・tisnotsignificantonreducingtheincidenceofVAP.【Keywords】IntensiveCareUnits;Pneumonia.Ventilator—Associated:Posture;PatientCompliance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是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研究㈣]表明,一旦发生VAP,患者病死率将增加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4.01.0ll作者单位:100730北京市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通信作者:郭爱敏,E-mail:guoaimin@hotmail.conl李妍:女,本科(硕士在读),E—mail:fen刚y76@sina.coln2013-06—24收稿体质量异常的新生儿是否适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ICU品管圈成果汇报PPT 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准确率

ICU品管圈成果汇报PPT 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准确率
2、中华医学会推荐对于没有医学禁忌症的患者,抬高床 头30°~ 45°,可以减少上述疾病的发生;
3、有研究临床发现,这一操作的依从性在ICU并不理想; 4、可由护士完全自行解决,可操作性强; 5、缩短住院天数,降低费用; 6、易推广。
2020/7/23
•8
选题理由
对医护而言
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考验医护的 工作态度,提升医护工作质量
计算公式
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率
检测时间点实际抬高的次数
× 100%
机械通气患者日数×2[1], ×4[2]
[1]赵艳红,品管圈活动提高ICU护士对于危重病人抬高床头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7期 46894689. [2]AACN.Practice Alert: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ia Audit Tool,Directions for Conducting Audit of HOB Elevation,Data Collection Tool for HOB Elevation[EB/OL].[5010-06-08]..
对患者而言
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 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病人的经济损 失,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2020/7/23
对医院而言
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社会效应、 经济效益,提升医院整体品牌形 象
对 ICU 而言 改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 患者满意度
•9
计划实施表(甘特图)
月份 20xx年3月
20xx年4月
日期
使用呼吸机患 抬高≥30度 抬高<30度
者人数
(次)
(次)
日期
使用呼吸机 抬高≥30度 抬高<30度

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执行中断原因分析及对策

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执行中断原因分析及对策

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执行中断原因分析及对策张茹;王蓉;谌璐;宋燕波【摘要】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执行中断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危重症科8个护理单元在2016年1月6-20日期间使用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执行的中断发生时间、管床护士ICU工作年限、原因.结果 2016年1月6-20日对我院危重症8个护理单元中102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了839例次床头抬高角度的监测,机械通气床头抬高30°~45°执行中断共402例次.中断发生在夜间2:00最高占41.6%,护士ICU工作年限为1~2年,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执行中断发生率最高占43.5%;主要原因按发生率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硬件设备的欠缺,无合适角度器合适观看占41.8%(168例次/402例次);护士对床头抬高的认识不足占26.4%(106例次/402例次);患者身体下滑造成工作量的增加及职业腰痛伤的发生占17.4%(70例次/402例次).结论硬件设施不完善、护士对床头抬高的认识不足、患者身体下滑造成工作量的增加及职业腰痛伤的发生是影响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执行的中断的主要原因.需完善硬件设备,规范患者体位执行流程,改变培训模式及质控理念,加强对重点环节、时间的管理,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执行中断率.【期刊名称】《护理学报》【年(卷),期】2019(026)008【总页数】3页(P53-55)【关键词】机械通气;床头抬高;执行中断;原因分析;对策【作者】张茹;王蓉;谌璐;宋燕波【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ICU,江苏南京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ICU,江苏南京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江苏南京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南京 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体位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项目,床头抬高30°~45°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增加胸腔容积、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负荷,也有利于食物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减少胃内容物的潴留,从而减少误吸和反流的发生[1]。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解决方案
通过培训、宣传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床头抬 高措施重要性的认识;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和流 程,确保准确执行;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 确保措施的顺利实施。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原因分析
人员因素
护士操作不规范
部分护士对床头抬高的操作流程 不够熟悉,导致实际操作中存在 误差。
3
医疗资源利用率提高
床头抬高准确率的提升,使得医护人员能够更有 效地利用医疗资源,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量。
无形成果
团队协作精神增强
通过共同参与品管圈活动,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得到了 提升,形成了更加团结的工作氛围。
医护人员技能提升
在品管圈活动中,医护人员学习了更多关于机械通气病人护理的专 业知识,提高了自身技能水平。
患者满意度提高
床头抬高准确率的提高,使得患者得到了更好的护理服务,提高了 患者的满意度。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6
标准化与持续改进
标准化操作流程
制定床头抬高标准
根据医学研究和指南, 制定机械通气病人床头 抬高的标准角度(通常 为30-45度)。
培训医护人员
困难与挑战
部分医护人员对床头抬高措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且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误差。此外,床头抬 高措施的执行需要多部门的协作,可能存在沟通 不畅的情况。
优势与机会
品管圈成员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且 已成功实施多项品管圈项目。此外,医院管理层 对品管圈工作给予了高度支持,为项目的实施提 供了有力保障。
引入新技术

PDCA改善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性的效果分析(1)

PDCA改善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性的效果分析(1)

PDCA改善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性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PDCA改善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性的效果。

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50例接受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管理和照顾,分析干预前后床头抬高不符合≥30°的原因;分析比较实施PDCA前后患者床头抬高合格率情况。

结果:50例患者床头抬高不符合≥30°的原因主要为医护人员因素和角度表示模糊,占比分别为52%和30%;实施前患者的合格率为8%,实施后合格率为54%,实施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DCA 改善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性的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了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模式;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性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指根据信息反馈进而提高管理质量的一种模式,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4个步骤[1-2]。

本研究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以改善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性,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为2014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且接受机械通气患者50例,其中男41例,女9例;年龄67~82岁,平均(69.2±12.8)岁;临床诊断为……?例,……?例,……?例,……?例。

其中意识清晰及合作?例,意识不清晰或不合作?例。

1.2方法对入组者床头角度的情况进行调查,对不合规范的原因进行分析,给予50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PDCA 管理法进行床头抬高依从性进行干预和质量改进,PDCA的具体步骤:⑴计划管理:①资料收集。

②产生的原因。

⑵计划的制定:①加强院内管理。

②心理护理。

③规范护理操作。

⑶实施阶段:①管理工作实施;②制定出患者床头各个角度的相关规范操作;③提高患者和家属讲解床头抬高高度的相关知识;⑷检查和处理:①检查内容;②患者知晓情况;③解决方案。

1.3 指标观察观察分析50例患者床头抬高不符合≥30°的原因;观察分析比较实施PDCA前后患者床头抬高合格率情况。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护理课件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护理课件

04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 高准确率的策略和方法
制定床头抬高标准操作流程
总结词:明确标准
详细描述:制定详细的床头抬高标准操作流程,明确抬高的角度、时间以及执行 人员的要求,确保所有医护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责任和操作步骤。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总结词
提升意识与技能
详细描述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床头抬高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教授正确的操作技巧和 方法,确保他们能够准确、熟练地执行床头抬高操作。
改善病人舒适度
提高护理质量
提高床头抬高的准确率是护理质量提 升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医护人员专业 素养的肯定。
适当的床头抬高不仅有利于病人的呼 吸,还能改善病人的舒适度,提高其 生活质量。
对icu品管圈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01
02
03
推广品管圈活动
希望ICU品管圈的活动能 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让 更多的医护人员参与到品 质管理的过程中来。
实践价值
通过品管圈活动,整合团队智慧和力量,运用科学的方法和 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 护理服务。
02 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的 现状
当前床头抬高执行情况
床头抬高角度不准确
目前机械通气病人的床头抬高角度执 行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部分病人床头 抬高角度不足,而部分病人床头抬高 角度过高,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icu品管圈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分享
成功案例
某医院ICU品管圈通过实施一系列品质改善措施,成功提高了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的准确率,有效降低了VAP 的发生率。
经验分享
该品管圈的经验在于,首先对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其次,集思广益制定改善计划,明确改 善目标和方法;最后,通过团队协作实施改善计划,并持续监测和改进。此外,重视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 高护理人员的意识和技能也是成功的关键。

ICU床头抬高

ICU床头抬高

对于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昏迷等重病人来讲,床头抬高30-45度是最有
益的,但在临床中执行情况其实并不理想!有的是因为陪护人员不知道抬高30度到底是多高,有的是因为床头抬高后照顾难度加大、病人位置难以保持。

所以有人说“看病人床头抬高角度够不够就知道照顾的好不好”
对于机械通气的病人床头摇高30-45度,可以减少反流、误吸风险,也就减少了肺部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对于留置鼻饲管的病人;还有就是重症患者多伴有胃肠道功能不全,腹胀,患者膈肌抬高,影响呼吸。

另外有研究显示头部抬高 30-45度有利于静脉回流,是降低颅脑损伤或术后患者颅内压的最优头高度;以前的文献多推荐15度的高度。

为了保证床头抬高达标,建议每天定时测量床头抬高角度,避免疏忽。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01
通过品管圈活动,我们成功地将床头抬高准确率从70%提升至
90%。
标准化操作流程
02
制定并实施了床头抬高的标准化操作流程,确保每名医护人员
都遵循统一的标准。
培训与考核
03
对医护人员进行床头抬高操作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正
确的操作技能。
对病人康复的影响
01
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通过提高床头抬高准确率,有效降低了VAP的发生率,从而缩短了病人
提升医院整体形象
良好的护理服务有助于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和声誉。
07
CHAPTER
标准化与持续改进
将改进措施纳入日常护理工作流程
制定床头抬高准确率的操作标 准,明确床头抬高的角度要求 和测量方法。
培训护理人员掌握正确的床头 抬高操作技巧,确保每位护理 人员都能够按照标准执行。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强调床头 抬高准确率的重要性,加强护 理人员的意识。
抬高床头可以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减少 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
提高患者舒适度
提高护理质量
适当的体位可以减轻患者的疲劳感,提高 其舒适度。
准确的床头抬高操作体现了护理人员的专 业素养,也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基本要求。
02
CHAPTER
现状分析
床头抬高执行情况
01
调查显示,大部分医护人员知道 床头抬高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 作中执行不力。
设备维护不到位
床头抬高设备和相关测量工具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不到位,影响了设备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05
CHAPTER
对策制定与实施
培训和教育计划
培训内容
针对医护人员开展床头抬高操作 培训,确保每位医护人员都能熟 练掌握床头抬高的正确方法和注

ICU-救生圈-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准确率

ICU-救生圈-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准确率
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率
检测时间点实际抬高的次数
× 100%
机械通气患者日数×2[1], ×4[2]
[1]赵艳红,品管圈活动提高ICU护士对于危重病人抬高床头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7期 46894689. [2]AACN.Practice Alert: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ia Audit Tool,Directions for Conducting Audit of HOB Elevation,Data Collection Tool for HOB Elevation[EB/OL].[5010-06-08]..
1 护士关注度不够 2 监督提醒措施落实不完善 3 护理不良事件措施落实不完善 4 抬高流程不完善 5 培训不全面 6 思想重视不够 7 专业指南执行不力
2020/2/5
票数
36 32 28 8 4 4 4
百分比
31.03% 27.59% 24.14% 6.90% 3.45% 3.45% 3.45%
2020/2/5
•20
要因分析图

没有预见性
工作量大 容易遗忘
物 角度过高 标准不统一
培训不足
工作人员不足 指南不了解
认知度不够 认知度不够
不容易入睡
测量工具单一
气垫容易下滑 患者超重 没有规定
关注度不够
病人方面
标志更新不及时
无登记记录
缺乏监督
舒适度降低
流程不规范不完善
能级组合不合理 安置病人不到位
金婷
实施检讨
陈娟
效果确认
鲍云丽
标准化
王自军
检讨改进
蔡金峃

医院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提高抬高床头15-30°的准确率完整版本PPT易修改

医院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提高抬高床头15-30°的准确率完整版本PPT易修改

计算公式
床头15-30°的准确率= 床头15-30°的准确例数 需提高患者总例数
×100%
主题选定 › 主题说明
参考文献
1. 黄秀铨,钟夏霞,陈柳明.床头抬高角度在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 药.2019.06.034
2. 徐琴,马建宁,朱亚丽.床头抬高角度测量仪在提高危重患者抬高床头的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 志.2019.04.046
26
24
24
26
100
1
eee
分数

1


3

5
院方政策 不重视 重视
高度重视
可行性 不可行 较可行
可行
迫切性 半年后再说
明天再说 分秒必争
注:以权重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共6人参与选题过程,第一顺位为本次活动主题。
圈能力 需多个单位配合 需一个单位配合
能自行解决
主题选定 › 选题背景
卧位正确的意义
圈员
学历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专科 专科
职称
主管护师
护师 主治医师
护师 护师 护士 护士
制表人:XXX 时间:2019.01.15
成立时间:2019年11月1日
平均年龄:33X岁
辅导员:bbb
主要工作:抬高床头15-30°的准确率
圈成员介绍
年龄
分工
50岁
全程督导
36岁
39岁 34岁 32岁 32岁 29岁
制表人:XXX 时间:2019.04.21
不配合
情绪差 知识水平低
要因
自行调节
病患/陪护
未按床头说 明调节

品管圈在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儿床头抬高30°依从性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儿床头抬高30°依从性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儿床头抬高30°依从性的应用发表时间:2017-02-21T12:18:28.8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作者:刘慧丽张平王晓玲董凤梅王菲[导读] 所以理论上说的抬高度数是否一定适应儿童患者尤其是心脏术后患儿有待研究。

希望有更多的临床研究来确定最适合患儿的床头抬高度数。

(郑州市儿童医院河南郑州 450003)【摘要】目的:通过成立品管圈,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儿床头抬高30°依从性的意识及执行能力。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设立主题,通过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问题解析、拟定对策及实施改进、效果确认等步骤进行改进。

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ICU 护士对机械通气患儿床头抬高30°的执行率由19.99%提高到24.37%。

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儿床头抬高依从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367-02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方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

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

在我国,品管圈已应用到护理工作中的多个方面,并取得了满意效果[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患儿最严重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误吸和胃内细菌的逆向定值是目前公认的VAP发病机制,而床头抬高30°~45°有利于食物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减少胃内容物潴留,从而有效减少反流及误吸。

循证医学也证实,床头抬高30°~45°,可有效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喻着我们ICU的 年轻人充满朝气和 活力,敢于面对挑 战,善于创新.
蓝色代表宽容,代表爱, 是ICU的基础色调。
红色“十字”代表着白衣 天使
救死扶伤的精神。
用手托起的摇篮,意喻着 医护
人员真心呵护,无微不至 的关怀和服务。
全家福
主题评价表
主题评价项目
重要性 迫切性 可行性 圈能力 院方政策
1.ICU基础护理合格率偏低
4.0
2.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º 依从性差
4.8
3.ICU护理满意度偏低
3.0
4.ICU呼吸机操作合格率偏低
2.8
5.ICU护理书写完整率偏低
2.6
评分办法
分 数
重 要 性
很 5重

3
重 要
无 1关
3.2 4.0 2.8 1.0 1.4 迫切性
很急迫
急迫 不急
1.6
无明确角 度标识
设备
气垫自动下降
按钮不灵活
病人
患者躁动,不合作
患者意识状态 改变
病人生活 习惯不喜
缺乏操作标准与流程
无执行标准
无适应症和禁忌症
监督和检查力 度不够
管理意识不强
组织 管理
VAP监测结果不关注
知识缺乏
VAP预防控制 措施欠了解
床头抬高目 的不明确
重复性操作多
班次差异
护士人数少,精力不 足
0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策二
对策名称 主要原因
制订相关操作指引 缺乏执行标准
⊙改善前:
无执行标准 ※对策内容:
1.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排除标准;
2.组织培训学习
3.组织操作考核
P
⊙对策实施 全体重症医学科护士 负责人:吕志林 实施时间:2012-9-25至2012-10-1 实施地点:ICU病房
负责人:吕志林 实施时间:2012-9-17至2012-9-24 实施地点:ICU病房
2.对护士进行现场操作示范
3.向医院申请购置带角度器的ICU专用床 PD
AC
⊙对策处置
⊙对策效果确认
1.经由效果确认该对策为有效对策; 2.将上述对照标准列入床头抬高培训 流程中;
>30º 80 60
40
>30º
20
1制订操作流程 及排除标准
132 ☆ 朱丽红 吕志林 2012-09-25
对策二
2.组织流程培训 126 ☆ 朱丽红 许霁霁 2012-10-07 对策三
3.加强流程落实 监督
120 ☆ 朱飞琴 许霁霁
2011-11-07
对策四
对策拟定
问题 点
原因分析
对策方案
总 分
采 纳
提议人
负责人
执行时间
对策编号
2.0
2.8
2.8
2.4
1.8
4.2
4.0
3.4
3.8
圈能力
2.4 3.4 2.2 3.2 2.6
可行性
能胜任 尚能胜任 无法胜任
很可行 可行
不可行
顺位 选定
4
1

5 2 3
院方政策
非常符合 符合 无相关
主题
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 > 30º依从性
对病人而言:缩 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减轻患者医疗费用、 降低患者病死率。
2. 统一判断标准 138 ☆ 奕丽娜 吕志林 2012-09-22 对策一
3.进行培训
4.添置有角度的 ICU专用床
5.专人负责ICU 专用床
126 ☆ 朱丽红 120 ☆ 王亚萍 138 ☆ 吴秀芳
吕志林 谢瑛
吕志林
2012-09-27 2012-10-07 2012-09-27
对策三 对策四 对策一
1 请专业人士如
医院院感科等 126 ☆ 朱飞琴 吕志林 2012-10-07
培训
知识 缺少专业
缺乏 培训
2.进行相关知识 的考试
126

朱飞琴
吕志林
2012-10-17
对策三 对策三
3监督落实情况 120 ☆ 朱飞琴 吕志林 2012-10-29 对策四
组织
欠规 范
无专人监 督
1. 建立监督小 组
2.进行质控
3.合理排班 4.分级管理
120 ☆ 吕志林 许霁霁 2012-10-29
120 ☆ 吕志林 许霁霁 2012-10-29
78
吴秀芳
60
朱丽红
对策四 对策四
对策一
对策名称 主要原因
明确床头抬高角度标识卡 没有测量工具,靠护士目测
⊙改善前:
⊙对策实施
没有测量工具 ※对策内容: 1.利用三角尺、量角器进行测量,找到床 头抬高的对照标准
许霁霁
2计划拟定
3现状把握 4目标设定
5解析 6对策拟定 7对策实施与
检讨 8效果确认 9标准化
10检讨改进
11资料整理 12成果发表

朱飞琴
…… …… …… ……
叶素萍 许霁霁 袁蓉芳 吕志林
…………
朱丽红
…… … …… …
杨丹丹 许霁霁 奕丽娜
… 吴秀芳 … 许霁霁
干预前床头抬高角度的情况
组别 干预前
提高机械通 气病人床头 抬高三十度 的依从性
绍兴市中医院的前身是张爱白先生于1928年创建的处仁医院。经几代 人艰苦创业,绍兴市中医院发展成为融中西医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 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地市级三级甲等中医院,是浙江中医药大学 附属医院,浙江省首批中医名院建设单位,绍兴市惠民医院。
例次 83
<20º
20º~30°
>30º
21(25.3%) 36(43.37%) 26(31.33%)
干预前现状调查
40 30 20 10 0
<20º
干预前 20º~
干预前 >30º
干预前(2012年08月13日- 2012年8月26日) VAP共发生4例,发病率为4.82%
抬高床头>30°依从性目标 值为60%
医护人员
家属不理解



病情危重

30

体位安置不到位 依
低年资工作责任心不



护士年资差异大 差
工作精力欠充沛
担心意外拔管、压疮 等风险
对策拟定
问题 点
缺乏 标识
缺少 操作 指引
原因分析
无明确标 识,靠护 士目测判 断
无标准操 作流程
对策方案
总 分
采 纳
提议人
负责人
执行时间Βιβλιοθήκη 对策编号1.制作角度标识 138 ☆ 奕丽娜 吕志林 2012-09-25 对策一
圈名 部门 开会频率 开会地点
圈员
辅导员
启航圈
单位 绍兴市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成立日期 2011-07-11
两周一次 出席率%:
100%
项目部办公室
圈长
许霁霁
朱飞琴 王亚萍 杨丹丹 奕丽娜 叶素萍 朱丽红 吕志林 吴秀芳 袁蓉芳
阮淑珍 谢瑛
圈名 启航圈
意义:生命的起航
意喻ICU是一艘扬 帆起航的船,能乘 风破浪,勇往直前。
选题理由 对科室而言:降
低呼吸机相关性肺 炎(VAP) 发生率,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对医院而言:促进 医疗安全管理,减 少医疗纠纷, 树立 良好社会形象。
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负责人
123 4 5 12 3 412 3451 2 3 412 3
1主题拟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