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案、导学案、习题合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导学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案、导学案、习题合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导学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导学案、习题合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导学案第一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本文的基本内容,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背景。

2.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深刻含义。

2. 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中国近代史,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意义。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4. 讲解与展示: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内容,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现实意义。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

2. 写一篇关于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心得体会。

第二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深刻含义。

3. 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二、学习重点:1. 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背景。

2.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三、学习难点:1. 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深刻含义。

2. 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学习步骤:1.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内容。

4. 课后拓展: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思考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现实意义。

五、学习评价:1. 课堂表现: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等情况。

2. 课后作业:背诵课文、写心得体会等情况。

第三章:习题一、选择题:1. 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背景是()。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学案:第一单元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学案:第一单元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一单元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学案1.梳理文章内容。

2.体会通俗、准确,包含感情的语言。

3.领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表达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情感。

重点:梳理文章内容。

难点:体会通俗、准确,包含感情的语言。

一、预习新课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一)历史背景:1949年9月21-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致开幕词,发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篇著名的讲话。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民主党派、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特邀代表662人。

林伯渠、谭平山、董必武等分别就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作了说明。

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们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在同月30日,他在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们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

(二)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三)字词:剥削(xuē)复辟(bì)不屈不挠(náo)挣(zhēng)扎警惕(tì)勉强(qiǎng)sī(撕)毁国huī(徽)gāng(纲领)松xiè(懈)jiān(艰)苦奋斗jué(决)议tú(屠)杀三、总体感知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6段):回顾历史——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第二部分(7~8段):立足当下——指明当前面临的问题及斗争的策略;第三部分(9~16段):展望未来——描绘民族振兴的壮丽蓝图。

《逻辑的力量》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逻辑的力量》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逻辑的力量》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把握单元内在逻辑结构。

2、了解逻辑的基本规律,能够结合文本辨析逻辑规律的违反。

3、学会辨析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逻辑谬误。

【学习任务一】学习绘制思维导图(文本可自选)。

1、在白纸的正中央写下你正在学习或阅读的主题,我们可以把该主题看成一棵大树的主干。

2、将该主题的每一个要点变成一条分支。

3、在每个分支上写一个关键词或短语。

4、用箭头来表示不同分支之间的关系。

提示:可以用字体大小来表示一条信息的重要性,重要的信息用较大号字体来表示。

可以用符号和插图表示重点。

【学习任务二】下列这组句子分别违背了哪些逻辑规律?(1)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张三是人。

因此张三是猿猴进化而来的。

(2)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3)唐苏味道初拜相,依违无所发明,具位而已。

常谓人曰:“决事不欲明白,误则有悔,摸棱持两端可也。

”(4)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战国策》)【学习任务三】分析“矛盾律”与“排中律”的差异。

【学习任务四】这段文字体现了对哪一逻辑规律的维护?《吕氏春秋∙去私》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

国人皆称善焉。

【学习任务五】请分析下列文段的逻辑谬误。

①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②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③“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

人教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阅读专题1】文类与表达:梳理实用文的分类及叙述特点》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阅读专题1】文类与表达:梳理实用文的分类及叙述特点》教学设计

文类与表达:梳理实用文的分类及叙述特点【专题解释】本单元所选作品共六篇,其中《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开幕词,《长征胜利万岁》是回忆录,《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新闻消息,《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是新闻通讯,同属于实用性文本。

联读这四篇课文,了解实用性文体的类别及特征,探究不同体式作品的语体选择,思考文体与语体的关系。

【预习任务】1.联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长征胜利万岁》《别了,“不列颠尼亚”》《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这四篇课文,了解每一篇课文的历史背景,用100字左右的文字进行概写。

2.熟读这四篇课文,概写每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这四篇课文各自的文体,并比较不同文体的主要特点。

4.上网查找“语体”的概念及分类,判断每一篇课文的语体类别。

5.试着与同桌交流,说说文体和语体的关系。

【学习任务】任务一体有万殊,物无一量——文体与语体的关系导入:陆机在《文赋》中说,“体有万殊,物无一量”,因为客观事物多种多样,事物繁多变化无穷,很难圆满地描摹形象,所以文章的体式千差万别。

1.活动探究:结合预习,梳理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文体特征及语体类别。

2.梳理整合:从文体上看,这四篇文章文体不一,分属重大会议开幕词、回忆录、新闻。

从语体上看,这四篇文章语体也各有差异,分属演讲语体、文艺语体和新闻语体。

可见,不同的文体会选用不同的语体来表达。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也指出:“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这说的正是文体与语体的关系。

任务二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本单元具体语篇的语体特点导入:“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是说:事理如树木的主体,要突出使之成为骨干;文辞像树木的枝条,树干壮实才能叶茂枝繁。

一篇优秀的文章,文理并茂时,文体与语体也要相得益彰。

1.活动探究:下表中选取了四篇课文的语段或文章标题,请从文体与语体的关系入手,概括节选文字的语体特征。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思考:赏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本文作为开幕词,高度凝练、层层深入,按照回顾历史—立足 当下—展望未来的脉络线索,既揭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和意义,又指出中 国面临的新形势、新危机,强调需要继续坚持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的向前发展, 使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主旨更为深刻和丰富。 ②语言通俗易懂、情感充沛。课文作为一篇讲话稿,语言通俗易懂且准确,如,“中国 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取得了基本的胜利”等;文中还有很多充满感情色彩 的语句,使讲话掷地有声、富有感染力,如,“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 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 “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永垂不朽” 等。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有删改) 周霜梅
重温毛泽东的这篇开幕词,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1840 年的鸦片战争,揭 开了中国近代史屈辱的一页。 从此以后的一百多年间,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沼。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渴求复兴,企盼国强,是近代中国人民心中的梦想。 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中国人民就没有停止过斗争。 从林则徐的 “虎门销烟”、 关天培 以身殉国、冯子材七旬上阵、邓士昌与军舰共存亡,到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转战 18 省、义 和团“扶清灭洋”、小刀会誓死不屈; 从戊戌变法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 既有爱国将领挺 身而出、不畏强暴,又有广大群众义愤填膺、同仇敌忾;既有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 危亡而抛头颅、洒热血,也有各阶层群众为民族的独立而奋勇抗争、前赴后继。
四 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任务说明:同样一个题材,不同作者会选择不同的形式加以 表现,用不同的语言加以呈现;同一体裁,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 情感寄寓和志趣表达。文学的“和而不同”的美学观念,从未过 时。将相关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可以拓宽品读者的情感 体验,加深对主题的认识,鉴赏不同的艺术手法。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案、导学案、习题合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导学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案、导学案、习题合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导学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导学案、习题合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导学案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毛泽东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分析课文的引言部分,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意义。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原因和意义。

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1.4 教学资源课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1.5 教学步骤引入:介绍毛泽东的地位和贡献,激发学生的兴趣。

阅读课文引言,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意义。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理解。

第二章:课文解析2.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论述和论据。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和论述。

探讨课文中的论据和证据。

2.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观点和论述。

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2.4 教学资源课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2.5 教学步骤引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课文解析。

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重要段落和论述。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论据和证据。

小组报告,分享对课文观点和论述的理解。

第三章:历史背景分析3.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背景。

分析历史背景对课文内容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historical thinking skills。

3.2 教学内容分析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背景。

探讨历史背景对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历史背景与课文内容的关系。

通过小组讨论和研究报告,培养学生的historical thinking skills。

3.4 教学资源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案、导学案、习题合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导学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案、导学案、习题合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导学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导学案、习题合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导学案第一章:导言1.1 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掌握本文的体裁和结构。

3. 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教学内容】1. 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2.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分析课文的结构和作者的观点。

【教学步骤】1. 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意义。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和作者的观点。

1.2 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2.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分析课文的结构和作者的观点。

【学习步骤】1. 自主学习: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2. 合作学习: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探究学习: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和作者的观点。

1.3 习题1. 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A. 抗日战争胜利B. 中国人民站起来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 中国人民站起来(2)本文的体裁是什么?A. 小说B. 散文C. 诗歌D. 戏剧2. 简答题:(1)请简述课文的结构。

(2)请简述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第二章:分析课文2.1 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中的重要概念和观点。

2. 分析课文中的事实和例证。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重要概念和观点的理解。

2. 事实和例证的分析。

3.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要概念和观点。

2. 分析课文中的事实和例证,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2.2 导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课文中的重要概念和观点。

2. 分析课文中的事实和例证。

3.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习步骤】1. 自主学习:理解课文中的重要概念和观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导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导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春学期高一年级政治学科导学案 课题必修三《政治与法治》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制作人 审核人 高一政治组 使用时间 第 1 周素养目标 1、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2、掌握改革开放的地位和历史意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定位和重大意义。

3、认同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重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的内涵和重大历史意义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具体内涵和历史意义要求 1、“预习案”1、2:在课前完成,并在教材对相关知识做标记;2、“课堂案1、2”:在课堂上由教师指导,小组研讨或独立完成;3、“课后达标案”:在上完本课的当周完成。

知识点一: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 前提和 基础。

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3、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取得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2)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程,充满着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付出与收获。

以下历史事件和历史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 、对 和对 的社会主义改造。

民主政治建设成就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颁布。

标志 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_________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2020-2021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1.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设计

2020-2021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1.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设计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位于统编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课。

本课文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语言通俗准确、富有情感。

教学时,要带领学生反复朗读文中感情彩强烈的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毛泽东同志讲话的感染力与号召力。

但是,对情感的把握必须建立在对内容和主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本课应代入相关的历史背景,促使学生理解人民英雄的不屈不挠和胜利的来之不易,进一步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自豪、自强、自信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通过整体感知,梳理讲话的思路,把握课文的主旨,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深刻内涵。

2、诵读文中感情色彩强烈的语句,、体会课文通俗准确、富有情感的语言特点。

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毛泽东同志讲话的感染力与号召力。

3、通过本文的学习,增强对国家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读全文,抓住每个自然段的关键词,梳理作者讲了哪些内容,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弄清楚各个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的,明确作者的讲话思路。

2、教学难点理解毛泽东同志讲话的主旨,领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以毛泽东在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的讲话段落视频进行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篇课文是一篇会议开幕致辞,首先来看一段简单的视频。

(播放视频)师:请同学们来谈谈观看后的感受。

生:(畅谈观看感受)师:通过这个视频,可以感受到一种自豪之情。

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到今天这篇课文的学习。

2、创作背景介绍师: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在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的开幕词,在历史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关于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知识,请一位同学来回忆一下相关的知识。

生:(回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相关知识)明确: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学案:第一单元 2.1 长征胜利万岁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学案:第一单元 2.1 长征胜利万岁

第一单元 2.1 长征胜利万岁学案1.了解作者及长征的背景。

2.学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写法。

3.鉴赏本文运用的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4.探讨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重点:分析人物及叙事场景、片段,探究本文写人叙事的艺术手法。

难点:体会文中作者对于长征胜利所产生的自豪、喜悦之情。

一、预习新课这篇文章以长征为背景,主要记叙了红军在吴起镇歼灭敌人追兵并消灭反动民团后前往陕北甘泉,最终胜利会师的故事;并回忆了在吴起镇附近召开的中央全军干部会议。

本文描写了红军长征的艰难,长征胜利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长征胜利的自豪与喜悦之情,以及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二、导学基础知识(一)写作背景: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430余人,共击溃国民党军队数百个团。

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本文就是长征的重要参与者杨成武将军对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后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回忆,记录了他的所思、所想、所感。

(二)作者简介:杨成武(1914.10.27.—2004.2.14),福建省长汀县客家人,是中共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于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7岁当上团政委。

后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指挥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杨成武回忆录》,主要讲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事件。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导学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导学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学习目标】1.厘清文章回顾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层次结构,把握论述的具体内容和各部分之间的关联。

2.精读重点语句和重点段落,领略富有时代特征的语言和创作风格。

3.结合历史背景,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深刻含义,感受其中蕴含的自豪之情。

【学习重点】1.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2.掌握开幕词的文体特点,赏析文章语言的表达效果。

【学习过程】导语: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深受奴役和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飞跃是质的变化,民族独立、民族富强、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质变的标志。

这是一部多么恢宏壮丽的诗章哟/中国梦!强国梦!全体中国人民的梦/亿万万颗心动的节拍,铿锵有力/朝着阳光/手指引领的方向/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滚滚潮音/此刻,我仿佛听见/中国巨人火热胸腔里积聚的力量/正噼啪炸响,像疾速的春雷/催动梦想发芽、开花/辽阔山水铺展的花样美景/让今天的中国:脸庞红润,面呈吉祥一、知人论世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最敬爱的伟大领袖,伟大的无产阶级、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

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以天下为己任也!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够引起我们内心深处的震撼:一个是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个是人类崇高的精神境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2.领略富有时代性的语言和创作风格。

3.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深刻含义,感受其中蕴含的自豪之情。

【学习过程】一、研习文本思路1.理解文意:速读全文,概括各段的意思。

注意关注各段中的关键词,标画筛选,概括各段的意思。

【明确】①宣布会议开幕②简介与会代表人数及其代表的阶层,点明大会的特点。

③回顾过去三年的情况,交代“全国人民大团结”成功实现的原因和大会召开的基础。

④交代会议名称的由来,论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胜利的必然性。

⑤交代此次大会的主要议程和工作内容。

⑥阐明此次大会的伟大意义——标志一个新的伟大时代的开始,展望民族独立与发展的美好前景。

⑦理智、清醒地告诫与会代表,革命还没有完结,不要放松警惕。

⑧提出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的两个策略。

⑨阐述“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对建设工作的意义,并表达了对经济建设工作迅速取得胜利的强大信心。

⑩阐述文化建设到来的必然性和伟大意义。

9322;展望国防建设的前景。

9323;表达对反动派的蔑视9324;对人民英雄的纪念9325;对革命胜利的祝贺9326;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祝贺16对此次大会胜利召开的祝贺。

2、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演讲词,读来扣人心弦,与文章思路密不可分,试分析全文的写作思路。

明确:文章思路结构。

(1—2段)宣布大会开幕,简介与会代表及大会特点。

(3—4段)回顾过去,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5—8段)立足当下,对国家发展大计做出规划:指明会议议程,民族独立与发展,革命心态,发展策略。

(9—11段)展望未来,描绘民族振兴蓝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12—16段)纪念与祝贺。

总结:本文首先,回顾历史,道出了召开人民政治协史必然性,阐述了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与职能。

然后,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这是历史的伟大转折,插怀先烈,既深感胜利来之不易,又充满信心,相信人民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时作业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时作业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援建的缅甸高铁隧道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中,此时,国产盾构机的加入无异于为虎添翼,加快了工程进度,创造工程奇迹。

②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创立了彪炳史册的历史成就。

③在福建宁化,触摸纪念碑上牺牲烈士的数字,叩问滚烫的心灵,记者心生感慨:“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④王立群等学者在许多综艺节目中坐而论道,助推传统文化,但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不重视传统文化学习的现状。

⑤移动支付已经全面覆盖西部地区,数字经济模式一改几年前在西部不瘟不火的情形,极大地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

⑥《强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等纪录片集中播放,并不是叠床架屋,而是从军事、政治等不同角度展现国家发展历程。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唯有在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传承文化基因,筑牢精神家园,就能在深刻变革的国际传播格局中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B.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南方局带领干部坚持自学马列和毛泽东著作,通过《群众》周刊向广大党员发出“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号召。

C.村庄改造在保护“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传统民俗、民居得到了保护,农村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传统、接受熏陶。

D.每个人都有“垃圾”情绪,都有心理暗角,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将心理的暗影移除,阳光、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还真得好好修炼。

3.《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下列书法作品中属于其描述的一幅的是( )。

A. B.C. D.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这个演讲开始之前,我先问问现场的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当中有谁觉得自己是家境普通,甚至出身贫寒,将来想要出人头地只能靠自己?你们当中又有谁觉得自己是有钱人家的小孩儿,起码在奋斗的时候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一点助力?前些日子,有一个在银行工作了十年的资深的HR(人力资源管理师),他在网络上发了一篇帖子,叫作《寒门再难出贵子》。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课件(25张)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课件(25张)

四、研读——赏形象
示例二:高瞻远瞩,目光长远。“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 站立起来了”,这一震撼历史的宣告,既表现了主席对中国历史发展 必然结果的真知灼见,也道出了中国广大民众自1840年以来就郁积的 心声、渴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但欣喜之余,毛主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沉缓的语调告诫大家 “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中国人民站起来还要在国防、经济、文化 等领域迎接新的挑战。
五、拓读——明事理
示例三:斗鱼女主播在直播中调侃 “ 南京大屠杀 ”;“ 精日 ” 网友口 出狂言称 “ 安倍是我爹 ”;两男子身穿日本军服在抗战遗址拍照 …… 时不时出现的 “ 精日 ” 言论、行为,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 感情和民族尊严,引发公众的强烈愤慨。部分 “ 精日 ” 分子一而再、 再而三地挑战民族底线,拿民族伤痕开玩笑的行径,引起了多位全国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们纷纷呼吁, 对 “ 精日 ” 行径应该从立法层面进行严惩。
四、研读——赏形象
示例二:朝气蓬勃,奋发向上。“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 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 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中国 人民站起来了,更会富起来,强起来。
五、拓读——明事理
1.问题探究一代具体表现在哪里?
背景介绍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背景下, 经过一系列的协商筹备,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在北平隆重举行。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们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 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组织上和法律 上的准备。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致开幕词,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 篇著名的讲话,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来了!”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1.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 (共29张PPT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1.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 (共29张PPT

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
背景知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毛泽东
教学目标:
了解演讲次的基本特点 把握文章思路,理解重要 语句的内涵。
重温历史经典,激发民族 自豪感。
鉴赏要
01 点
学生默读全文,整 体感知
语基落实
辨词义: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艰苦·坚苦
• 中国航天人以____坚__苦_的精神在中国大西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 虽然大桥背后的故事鲜为人知,但是中国桥梁的建设者们不畏_____的艰奋苦斗经历和敢为天下
全文层层递进,扣人心弦,充分体现了一位革命家、战略家在革命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心情,以 及对未来克满信心的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03 鉴赏要点 之写法赏析
①判断句就是得出结论,就是明白无误地给事物直接定性,因此,大量使用判断 句,给人一种斩钉截铁的感觉。
②如第2段,先就参加会议的代表的组成特点进行了说明,之后得出结论:“这 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 质作了判定,给人一种掷地有声的感觉。
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震撼历史的宣言,既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历史发展必 然结果的真知灼见,也道出了中国广大民众自1840年以来就郁积已久的心声。
②这句话有着深刻的历史内涵。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王朝被迫签订了丧权 辱国的《南京条约》。之后其他西方列强也接踵而至,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 华战争,逼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 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陷人水深火热之中。从鸦片 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一直到 五四运动,为了反对侵略和奴役,争取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终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了自己的主权。从此,中国 人民站起来了。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1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1

《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教案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内容。

2.体会通俗、准确,包含感情的语言。

3.领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表达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情感。

教学重点梳理文章内容。

体会通俗、准确,包含感情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基础常识:1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创始者和领导人,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将世世代代尊敬和怀念毛泽东同志.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介绍背景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

在同月30日,他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们四万万六千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

内容(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3)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意义(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文化生活水平从此可以得到切实保障并不断提高起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二、读文:1、理解下列成语的含义不可磨灭表示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26张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26张

教学过程
写作特点
观点鲜明,态度坚决,是本篇演讲词的最大特点。
首先是因为大量判断句的使用。如在第2段里,先就 代表的组成成分进行了说明,然后得出结论:“这 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 议。”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作了判定,给人 一种掷地有声、不容置疑的感觉。接下来是“这种 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战胜 了美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这句话 强调了胜利来之不易。判断句就是得出结论,就是 明白无误地给事物直接定性,因此,大量判断句的 使用,给人一种斩钉截铁、毫不拖泥带水之感。
明确:(1)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从来没有停止过以 不屈不挠的斗争来反对内外压迫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百废待兴,有很多关系到国家建设发展的大计方针需大会解决。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要人民革命中有许多英勇牺牲的人民英雄。
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无私奉献,援助人民 解放军,战胜了敌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百废待兴,有很多关系到国家建设 发展的大计方针需大会解决。
为实现“中国人民站起来”这一梦想,中华民族经历了艰苦 的探索,无数革命志士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不屈不挠,奋勇 抗争。民族复兴伟大而艰难的历程,展现了革命者意志坚定、 不畏艰险、真诚善良、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本文是如何展现 这些优秀品质的?
教学格。
03
理解本文的深刻主旨。
理解本文的深刻主 旨。
04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本文的学习,增强对国家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05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
01

题目解
04

写作背
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导学案(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2.领略富有时代性的语言和创作风格。

3.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深刻含义,感受其中蕴含的自豪之情。

【学习过程】一、研习文本思路1.理解文意:速读全文,概括各段的意思。

注意关注各段中的关键词,标画筛选,概括各段的意思。

【明确】①宣布会议开幕②简介与会代表人数及其代表的阶层,点明大会的特点。

③回顾过去三年的情况,交代“全国人民大团结”成功实现的原因和大会召开的基础。

④交代会议名称的由来,论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胜利的必然性。

⑤交代此次大会的主要议程和工作内容。

⑥阐明此次大会的伟大意义——标志一个新的伟大时代的开始,展望民族独立与发展的美好前景。

⑦理智、清醒地告诫与会代表,革命还没有完结,不要放松警惕。

⑧提出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的两个策略。

⑨阐述“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对建设工作的意义,并表达了对经济建设工作迅速取得胜利的强大信心。

⑩阐述文化建设到来的必然性和伟大意义。

⑪展望国防建设的前景。

⑫表达对反动派的蔑视⑬对人民英雄的纪念⑭对革命胜利的祝贺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祝贺16对此次大会胜利召开的祝贺。

2、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演讲词,读来扣人心弦,与文章思路密不可分,试分析全文的写作思路。

明确:文章思路结构。

(1—2段)宣布大会开幕,简介与会代表及大会特点。

(3—4段)回顾过去,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5—8段)立足当下,对国家发展大计做出规划:指明会议议程,民族独立与发展,革命心态,发展策略。

(9—11段)展望未来,描绘民族振兴蓝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12—16段)纪念与祝贺。

总结:本文首先,回顾历史,道出了召开人民政治协史必然性,阐述了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与职能。

然后,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这是历史的伟大转折,插怀先烈,既深感胜利来之不易,又充满信心,相信人民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最后,在对未来的展望中,又指明了全国人民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全文层层递进,扣人心弦,充分体现了一位革命家、战略家在革命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心情,以及对未来克满信心的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3、思考探究:为实现“中国人民站起来”这一梦想,中华民族经历了艰苦的探索,无数革命志士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不屈不挠,奋勇抗争。

民族复兴伟大而艰难的历程,展现了革命者意志坚定、不畏艰险、真诚善良、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

本文是如何展现这些优秀品质的?请看图表简要回答。

【明确】(1)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从来没有停止过以不屈不挠的斗争来反对内外压迫者。

(2)在人民解放战争和要人民革命中有许多英勇牺牲的人民英雄。

(3)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无私奉献,援助人民解放军,战胜了敌人。

二、分析语言特点1.文中有很多句段有明显的情感倾向,请圈点勾划,旁批作注,指明情感;并能够把握情感,诵读展示。

明确:示例【1】“渴望”一词强调这次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得民心、顺民意的。

【2】“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做出判定,给人以掷地有声、不容置疑的感觉。

【3】“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与“美国援助的”“数百万军队的”形成对比,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气概,抒发了革命胜利的自豪之情。

【4】“任何”“一切”“唯一”“决无”,这些词语或是涵盖一切情况与事件,或是涵盖一切可能性,强调“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的不可信,告诫人民要放弃一切幻想,抱定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

【5】“在近代是落伍了”“这样做了”“成立了”“已经站起来了”,这些以“了”字收束的肯定句,斩钉截铁、顿挫有力,大大强化了革命豪情抒发的力度。

【6】“必然的”“毫无疑义的”“务必”等词语的运用,表明反动派不甘失败、企图复辟的必然性,强调我们要保持警惕性、继续斗争的必要性。

【7】“只要…就……”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句,即有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这两个条件,就一定会有“胜利”的结果。

毛泽东使用这样的判断句,说明毛泽东非常自信,给人以无限的鼓舞.2.文章是如何来表达这些情感表现的。

明确:①善用明显具有情感倾向的词语。

例1:“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开幕了”“渴望”一词能成功召开这次会议来之不易,是全国人民民之所向。

例2 :“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偏正短语用“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做修饰语,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例3:欣喜之余,毛主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沉缓的语调告诫大家“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

②使用判断句。

例1:“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简洁的句子,将这次大会的突出特点表达出来,观点鲜明,铿锵有力,充满了革命即将成功的豪情。

例2 :“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

”“证明”“是”两个动词,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毛泽东对反动势力的深刻而睿智的认识。

例3:“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以“这”复指“感觉”,表示对观点的强调,表现出毛泽东对“我们的工作”的高度评价和从事这种工作的自豪。

③使用强调的词语,使语言表达准确得体。

例1:“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通用性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用一个语气肯定的判断句,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久远品质优秀,“只是”这个词又非常准确地指出近代历史的屈辱,而且透露出对民族近代落伍的惋惜之意。

例2:“让那些内外的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发抖”这个词指出了反动派纸老虎的本质,“必将”显示了力量与自信。

例3:“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

”“不允许”“任何”加重了语气,强化了态度,表述铿锵有力,表现出毛泽东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坚定立场,以及对我们国家能力的无比自信。

三、分析“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深刻内涵1、思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始,这个伟大时代具体表现在哪里?明确:1、推翻了旧制度,即将建立新制度。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前夕,全国人民团结一起,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基本上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

旧制度被推翻,人民即将当家作主,意味着伟大时代的开始。

2、中国人民自己当家作主在中国历史上将出现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创举。

在第5段,介绍会议议程,宣布了这次会议要完成的任务。

①“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法”,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各党派实现政治协商,共同治理国家有了法律保障;②“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组织法”,意味着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将有自己全新的组织机构;③“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选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国委员会,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意味着人民政协制度将有自己的纲领性文件和组织机构,意味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将产生自己的委员会;④“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国徽”,意味着我们的国家将有新的标志性旗帜和徽章;⑤“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的所在地”,意味着我们的国家将有新的国都;⑥“采取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的年号”,意味着我们的国家将有新的纪元。

所有这一切,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创举,标志着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时代的开始。

3、是我们即将在经济、文化国防等方面建设起个繁荣富强的国家。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经济必须富强起来,文化必须繁荣起来,国防必须强大起来。

因此,经济的富强、文化的繁荣、国防的强大。

是伟大时代开始的标志。

2、思考:结合历史背景,探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并分析文章以此为题的表达效果。

明确: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震撼历史的宣言,既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历史发展必然结果的真知灼见,也道出了中国广大民众自1840年以来就郁积已久的心声。

②这句话有着深刻的历史内涵。

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王朝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之后其他西方列强也接踵而至,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逼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此,中国人民陷人水深火热之中。

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一直到五四运动,为了反对侵略和奴役,争取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英勇顽强、可歌可泣的斗争。

终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了自己的主权。

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③这一宣告,既鼓舞和激励着全体与会者,也震惊着全人类;这一宣告,既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从此进人一个新的时代。

④文章以此为题,既照应了文章的线索脉络,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人民胜利的喜悦,激动人心,振聋发聩!四、感悟情感回首那段战火纷飞,激情昂扬的岁月,站在这个具有里程碑价值意义的历史节点,再读标题,请用一两个词语,或者一句诗句来表达。

示例一:自豪,喜悦示例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示例三: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示例四:自信,昂扬,一雪前耻示例五: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示例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小结:注意准确把握情感,如果能直接引用伟人的诗句,会更巧妙,也更精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