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合集下载

当前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_杨圣敏

当前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_杨圣敏

第3 4 卷第 1 期 □ 2 0 1 2年1月
V O L. 3 4 N O. 1□J AN. 2 0 1 2
当前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的 几个问题
人 类 学 学 科 建 设
□ 杨圣敏
[ 摘 要] 即学科界线 就新时期以来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界在研究中 和 学 科 建 设 中 存 在 的 四 个 方 面 , 与学科规范问题 , 客观性的问题 , 汉民族研究问题 , 后现代与学术创新的问题等进行了讨论 , [ 关键词 ] 人类学 ; 汉民族研究 ; 中国学派 ; 学术创新 民族学 ; [ (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9 1 2 . 4 [ 6 7 3-8 1 7 9 2 0 1 2 0 1-0 0 7 2-0 7 C A [ 1
4 。 将这些 学 科 都 统 称 为 民 族 学 , 实际上反而没 学” []
人 类 学 学 科 建 设
有了民族学的地位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文件 又 将 民 族 学 所 属 , 范围称为 “ 民 族 问 题 研 究” 实际上是将不同范畴的 将民族 学 等 同 于 “ 民族 学科和研究专题拼凑于一处 , , 实际上就否定了民族学 本 身 独 立 的 学 科 问题研究 ” 性质 。 国家管 理 部 门 对 民 族 学 这 种 学 科 划 分 上 的 混 乱, 实际上是民 族 学 界 内 部 学 者 和 单 位 之 间 意 见 分 歧的反映 。 如果 想 从 学 理 上 分 清 是 非 , 其实并非难 但至今 没 有 这 样 做 , 说明了学理之外原因的存 事, 在 。 学科的划分 不 仅 关 系 到 学 理 , 还关系到不同学 术单位 、 学 术 团 体 甚 至 个 人 的 学 术 资 源、 地位和前 也就更难解决 。 途 。 因此问题就比较复杂 , 民族学学科 界 线 模 糊 , 还与学科本身的性质和 特点有关 。 同时创建于西方多国 2 . 在国际学术界 , 与传统学科如 文 学 、 历史和哲学 民族学 、 人类学和社会 学 都 是 很 年 轻 的 等学科比较 , 学科 。 它们是在 1 在欧 美 多 个 国 家 几 乎 9 世纪以后 , 同时创建和发展起来的 , 受各国政 治 、 文化和传统的 至今在欧美各国仍没有就学 科 名 称 、 定义和研 影响 , 究范畴等方面达成完全的统一 。 , 民族学在英 国 被 称 为 “ 社会人类学” 在美国被 , 文化人类学 ” 一般来说 , 现在 这 两 者 基 本 上 是 称为 “ 相同的 , 但美国 和 英 国 的 学 者 仍 没 有 就 彼 此 对 学 科 的解释完全互 相 认 同 , 他们都认为各自对学科研究 的领域和定义还有一定差别 。 美国 的 人 类 学 传 统 上

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的人类学与民族学的若干问题

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的人类学与民族学的若干问题

第37卷第5期 2017年9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Yol.37 No. 5Sep. 2017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的人类学与民族学的若干问题何星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人类学与民族学,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盲目崇拜西方学术现象较为严重。

二 是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具有地域性。

三是研究对象不同。

四是研究者的知识结构不同。

五是西方人类学大多数理 论都是未经检验证明的一种假设。

六是外来学科的本土化是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

构建中国特色人类学和民族 学,一是要树立“学术自信”意识。

二是立足中国,构建新理论和新方法。

三是会通中西,取长补短。

四是熟悉、怀疑 和批判西方理论和方法。

五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

六是借鉴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七是大传统与小传 统研究相结合。

八是科学分析和人文学分析相结合。

关键词:人类学;民族学;中国特色;中国化;学术自信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的人类学与民族学问题,中国 学术界曾进行过多次研讨,提出过各种不同的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举办的哲学社会 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 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 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并强调“着 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社会科学院 建院40周年之际,习总书记又发来贺信,再次强调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 语体系,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作出新 的更大的贡献!”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 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是迫切需要深人研究的重大问题。

本文就为什么要构建中国特色人类 学与民族学及如何构建等问题作些分析,并提出一些 自己的看法,与人类学与民族学界同仁交流。

对当前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存在问题的反思

对当前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存在问题的反思

学术书评对当前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存在问题的反思尚久荻在全国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民族学人类学在各项研究中取得了空前进展,已经进人学科发展的关键时期。

但当前时代背景下,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主要包括学科界限、学科规范、客观性、汉民族研究、后现代与学术创新等。

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我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由赵心愚、余仕麟主编的《民族学•人类学:追述与反思》一书,精选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创刊以来与民族学、人类学有关的优秀论文编撰而成,展示了西南民族大学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该书大致包括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问题、藏彝走廊、民族历史、人类学•西南研究、人类学•灾难研究等部分。

其中,民族理论与政策部分主要探讨了费孝通民族学术思想、民族理论的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等内容;民族问题部分重点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的社会问题及跨国社会运动对民族、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等的影响;藏彝走廊部分主要分析了藏彝走廊的民族、文化格局等问题,以及藏#走廊相关的理论研究;民族历史部分整理了从汉唐到近现代对民族历史的研究,对族别史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人分析;人类学•西南研究部分整理了西南地区民族学相关研究结论,并从西方学界视角探讨了我国西南民族问题;人类学•灾难部分主要对灾难的分担机制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人类学灾难研究的现象与本土实践思考。

该书指出,当前我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主要面临学科界限和学科规范、客观性、汉民族研究、后现代与学术创新等问题。

首先,从学科界限和学科规范角度看,民族学人类学研究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存在学科界线模糊的问题。

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民族学人类学一直处于边缘地带。

自1978年重建以来,缺乏明确学科界线的问题为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带来诸多困扰。

许多专家学者对学科界线问题各抒己见,发表了大量文章,但没有形成统一意见。

具体而言,国家技术监督局将民族学划分为若干个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即少数民族学,这导致了民族学地位的缺失;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将民族学归属于民族问题研究范畴,没有看到民族学独立学科的形式,而是将民族学等同于民族问题研究。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本土化国际化的困境与方向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本土化国际化的困境与方向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本土化国际化的困境与方向1. 引言1.1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发展背景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是中国特色学科之一,其发展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学术探索。

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国民族学人类学逐渐成为研究中国各民族文化、民俗、习俗、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学科。

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国际学术交流的背景下,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得以蓬勃发展。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发展背景中,不仅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还涉及到对西方人类学理论的借鉴和吸收。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涉及23个民族,包括汉族、蒙古族、回族等,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宗教、语言、习俗、传统艺术等广泛领域。

通过对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深入研究,中国民族学人类学不仅丰富了学术研究成果,也为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发展背景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突出了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在当今世界学术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发展将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提供重要支持,也为增进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在本土化与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方向,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与建议。

】1.2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重要性本土化与国际化是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

本土化指的是将原本外来的学术理论和方法融入到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使其与中国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

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中国民族学人类学需要注重挖掘和保护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和传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当地民族的问题。

国际化则是指将中国的研究成果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交流与对话,促进学科间的相互学习和合作,提升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在世界的影响力和地位。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重要性在于,只有通过本土化,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为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作出贡献。

人类学常见问题

人类学常见问题
11.6其他一些院校的说明。除上述提到的几所院校(除北大)外,其他院校招生人数较少,本文暂不讨论。另外,由于报考人数不甚明了,所以请报考10.2及以下各校考生有所准备。
12. 人类学研究生入学考试都考什么?
答:参考上面的一些问题,可以发现,报考不同的学校的人类学专业会遇到不同的考试科目。如7.1中提到的,两门专业课都为人类学(民族学)相关,可能会出现专业课一: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二:人类学方法。或者是一:人类学通论。二:中国民族史(东南/西南/西北民族史)。
11.4厦大人类学研究所,中国人类学会挂靠单位。南方人类学研究重镇,侧重东南(闽台)民族及南洋海外研究。近年以旅游和历史人类学较为突出。报考与录取之间比例较高。
11.5云南大学人类学系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人类学研究基地。在生态、旅游、影视人类学和社会性别研究(人类学角度)方面尤其突出。研究实力较强,尤其在录取分数和招生人数上比较适中。
说明:以上一类院系考试专业课一、二都为社会学相关科目。录取后可选择人类学研究方向。
10.4各地民族院校和地方社会科学院下属研究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西北第二民族学院、贵州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学院、四川社会科学院、云南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广西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师范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等。
8. 如何选择参考书?
答:除极少院校不提供参考书目外,大多数招生院校都会提供大致的书目。对于单纯想通过报考人类学研究生而获得硕士学历,而并不打算进一步研究的同学,熟记参考书中可能命题的部分(甚至无需进一步理解),已经足够。至于另外想对学科进一步加深了解的同学,(建议)可以《文化人类学》[美]哈维兰(上海社科院)、《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美]罗伯特·墨菲(商务印书馆)两书作为参考(仅作为通识针对考研)。

关于人种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

关于人种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

关于“人种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魏东中国文物报2009.2.6毫无疑问,人类个体之间在形态方面是存在差别的。

这种差别,同样存在于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群之间。

若着眼于一个广袤的地域,至今,欧洲、非洲和亚洲的土著居民,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土著居民,在体质特征方面.如身高、肤色、发色、鼻高、虹膜颜色等,仍然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差别。

即使是没有经过人类学专业训练的观察者,也可以通过观察轻易描述这种差别。

既然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差别体现在怎样的方面?产生的时间和原因何在?人种学研究,就是为解决这样疑问而产生的。

作为体质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目的为判定个体之间和人群之间存在的差别,并试图阐明差别产生的原因。

现代人群之间的差异,随着人群的流动和混杂的加剧,已经越来越小。

对现代人群的人种学研究,已经不是人种学研究的重点。

但这并不表示这种研究不适合研究古代人群。

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界的体质人类学家,一直致力于古代人群的人种学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在一定领域内为以全面复原古代社会为目的的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佐证。

例如:对殷墟古代居民的人种学研究,对内蒙古长城地带古代居民的人种学研究,对新疆古代居民的人种学研究,对契丹、匈奴、鲜卑等古代民族的人种学研究等。

由于从事这个方向研究的学者较少,大多数的考古工作者对“人种学”研究并不了解。

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将对有关这个学科的一些基础理论做简单的阐述,方便大家初步了解和进一步交流。

一、人种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人种(Race),也称‘种族’,是指那些具有区别于其他人群的某些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群。

这些共同的遗传体质特征是在一定的地域内,在漫长的人种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对自然界长期适应的结果。

”“人种学(Raciology)或者称作种族人类学(Racial Anthropology),是体质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研究人类各种族的起源、演变、分布和体质特征,并探讨人与自然环境以及生活条件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本土化国际化的困境与方向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本土化国际化的困境与方向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本土化国际化的困境与方向1. 本土化的困境其次是在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方面,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目前,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仍然受到西方学术的影响,缺乏更多的本土化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这就导致了在研究过程中很难真正做到对中国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深入理解和探讨,使得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本土化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本土化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是要加强地域特色的研究和发展。

在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对各地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研究,注重地域特色的发展,促进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本土化研究。

也要加强各地民族学人类学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

其次是要加强本土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的建设。

可以通过开展本土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的探讨,促进对中国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深入理解和探讨,实现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本土化发展。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首先是在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方面,中国民族学人类学难以真正融入国际学术圈。

目前,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在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障碍,主要是因为受到了语言和文化的影响,使得中国民族学人类学难以与国际学术圈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影响了学科的国际化发展。

2. 国际化的方向其次是要加强国际学术评价和认可。

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学术评价和认可,提升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国际学术评价和认可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学科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实现学科的国际化发展。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在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境,但也有着一些发展的方向。

通过加强地域特色的研究和发展、建设本土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以及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提升国际学术评价和认可,可以实现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本土化和国际化发展,推动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当代生态民族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走向——杨庭硕教授采访记(下)

当代生态民族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走向——杨庭硕教授采访记(下)

当代生态民族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走向——杨庭硕教授采访记(下)舒 瑜1,杨庭硕2(1.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海淀 100081;2.吉首大学 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摘 要:杨庭硕教授基于他多年来在生态民族学领域积累的厚重扎实的研究经验,就生态民族学研究的瓶颈、理论进展,以及学科建设展望等方面发表了看法。

这些见解对于推动生态民族学学科建设将会产生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生态民族学;制衡理论;生态伦理;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332(2019)02-0104-05此次访谈承蒙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杨秋萍同学整理录音,在此致谢。

作者简介:舒瑜(1981-),女,云南文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人类学;杨庭硕(1942-),男,苗族,贵州贵阳人,吉首大学历史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学。

舒瑜(以下简称“舒”):杨老师,此前的访谈我们对您个人是如何走上生态民族学研究之路的,有了深入的了解。

现在我们想请您谈一谈您对中国生态民族学的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方面的看法。

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本土生态知识的收集整理,而且特别注重精细的民族志编写。

包括您对苗族石漠化治理的问题研究,罗康隆老师关于稻鱼鸭生计系统的研究,我认为都是特别精彩的个案。

从生态民族学的整个学科发展来看,经过了这些个案积累的阶段之后,您觉得之后我们应该有一个怎样的发展取向?期待生态民族学下一步怎么走?杨庭硕(以下简称“杨”):这下一步如何走,其实挑战很多。

问题在于,既然生态具有相对性,人类建构的生境也具有相对性,文化本身也有相对性。

那我们如何正确的评价它们的适应水平呢?我们到底要吸收什么?扬弃什么?怎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历史传承下来的很多传统,确实有很多精华,但是我们要继承、发掘、提升和创新什么?这是一个大问题。

当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的热点议题和发展动态

当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的热点议题和发展动态

当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的热点议题和发展动态2016年第2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2,2016第43卷Journal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Vol.43(总第225期)(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General No.225当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的热点议题和发展动态张继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是世界人类学民族学最有影响的学术团体。

从近十多年来四届世界大会和最近一次中期会议的主题变化,如第14届“21世纪:人类学的世纪”,第15届“人类/自然的相互作用:过去、现在和未来”,第16届“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第17届“培养人文精神、面对现实世界”,2014年中期会议“人类学的未来”。

可以看出: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人类学民族学变得越来越面对现实社会,出现了专业化、组织化、区域化等三大趋势。

如果说21世纪的人类学民族学就是亚洲的人类学民族学,那么,经过第16届世界大会洗礼、最近几届世界大会和中期会议锤炼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未来在亚洲、在世界范围,可能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人类学;民族学;热点议题;发展动态〔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575(2016)02-0032-08〔收稿日期〕2016—01—13〔作者简介〕张继焦(1966年—),男,海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社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兼任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副理事长(相当于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研究方向:社会人类学。

引言几年前,时任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秘书长彼特J.M.纳斯(Peter J.M.Nas )教授和笔者联合主编了《当今国际人类学》一书。

该书的英文版和中文翻译版,在昆明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2009年7月)之前,已经正式出版了。

人类学的四个基本问题

人类学的四个基本问题

人类学的四个基本问题Anthropology, as a field of study, is rooted in four fundamental questions that seek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human existence and culture: the biological, social,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aspects of being human. 人类学作为一门研究领域,根植于四个基本问题,旨在理解人类存在和文化的本质:生物学、社会、文化和语言方面的存在。

The biological aspect of anthropology examines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genetics,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beings. From the study of fossil remains to the analysis of genetic markers, anthropologists seek to understand the origins and variations of the human species. 人类学的生物学方面研究人类的进化历史、遗传学和生理特征。

从化石遗骸的研究到遗传标记的分析,人类学家致力于理解人类物种的起源和变化。

From a social perspective, anthropology explores the ways in which humans organize themselves into societies, create social structures, and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 This includes the study of kinship systems, political organization, economic patterns, and social institutions. 从社会角度来看,人类学探讨人类如何组织成社会、创建社会结构并相互交往。

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民族学人类学是一门以文化研究为主的社会科学,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文化、社会、语言及其适应性等问题,是对人类行为、信仰、思维方式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的综合研究。

在研究这些问题时,民族学人类学采用的方法也会根据研究目的与对象不同而有所不同,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介绍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一、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是民族学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也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是指人类学家通过对各种文化和社会现象进行“田野调查”和“参与观察”,了解被研究群体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习俗习惯以及历史渊源等方面的信息。

人类学家在此过程中常常与被研究的群体进行沟通、互动,分享经验和知识,获得深刻的洞察力和深度的感受,进而用这些信息来解释和分析这些文化现象。

田野调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充分获得被研究群体的真实反应,让研究者充分了解被研究群体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而更好的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从而破解文化背后的深层次现象,抓住本质问题、准确地理解文化现象所蕴含的意义。

二、人类学的文化比较方法民族学人类学也通过文化比较方法进行研究,对某个文化或社会现象与其他文化或社会现象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共性和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解释。

通过这种比较方法,人类学家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点,获得跨文化的理解,建立一个比较广泛的文化模型,以此来建立更全面的文化完整性。

文化比较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通过比较研究寻找文化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找出一种跨越文化差异的共性并加以解释,从而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的相同点和对于相似问题的不同看法和处理方式。

三、人类学的语言研究方法无论人类文化或社会现象多么复杂,语言都是对其进行研究的关键,因此人类学家常常采用语言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此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语言进行进行分析,以此来研究文化中语言的运用方式、语言传承、语言文化方面的表现以及语言如何参与、捍卫和塑造文化等。

语言研究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从语言层面上分析文化现象,包括语言文化的内涵,语言中特有的文化符号,语言使用中涉及到的社会和文化因素等,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化的背景、环境和内涵。

人类学问题例子

人类学问题例子

人类学问题一、引言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文化、行为及其变迁的学科。

它涵盖了对人类历史、语言、文化、宗教、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在社会科学和历史研究中,人类学问题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以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为例,阐述其产生的原因、背景和影响,并探讨现存解决方法对此类问题所产生的效果。

二、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趋势,它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多样性的挑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传统文化面临着消亡的威胁,因为它们受到了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

这种冲击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的丧失,进而影响到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三、分析与讨论针对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法。

一方面,有人认为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进步。

另一方面,有人担忧全球化会导致文化同质化,使许多传统文化面临消亡的威胁。

对于现存解决方法,一些人主张通过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教育等方式来维护文化多样性。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文化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但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因为全球化的趋势是无法逆转的,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是不可避免的。

四、类似现象在其他领域或国家中是否存在类似的现象在其他领域和国家中也是存在的。

例如,在商业领域中,全球化促进了市场竞争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但也导致了市场垄断和文化同质化的问题。

在国家层面,一些发达国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通过经济和军事手段控制了其他国家,导致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平等现象。

五、思考与启示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既要享受其带来的好处,也要防范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次,我们应该尊重并保护文化多样性,因为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

最后,我们应该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寻求平衡点,既要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要维护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六、结论综上所述,人类学问题对于社会科学和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人类学研究不同民族和文化群体的社会和文化特征

民族人类学研究不同民族和文化群体的社会和文化特征

民族人类学研究不同民族和文化群体的社会和文化特征民族人类学是研究不同民族和文化群体的社会和文化特征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通过对不同民族和文化群体进行观察、调查和比较,民族人类学致力于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其背后的共性和变化。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民族人类学的背景、研究方法和重要意义。

一、民族人类学的背景民族人类学的研究范畴涵盖了全球各地的不同民族和文化群体,从古至今,人类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和交流一直存在着浓厚兴趣。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人类学的学科范畴开始形成,其中民族人类学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逐渐崭露头角。

以弗朗茨·鲍亨(Franz Boas)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文化相对论的观点,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产物,不同文化之间应该有平等的研究和理解。

二、民族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民族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田野调查、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等。

田野调查是民族人类学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它要求研究者亲自去实地观察和参与被研究的社群,以全面了解其社会和文化特征。

田野调查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与当地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取他们的信任并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组织形式。

个案研究则侧重于针对某一具体社群或文化群体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对个案的横向和纵向比较,民族人类学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不同群体的共性和差异,深入挖掘其社会和文化特征的本质和原因。

比较研究也是民族人类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可以发现其中的共性和趋势,为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提供重要参考。

三、民族人类学的重要意义民族人类学的研究对于人类社会和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

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越来越频繁,民族人类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

其次,民族人类学的研究有助于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

通过对不同社会和文化的观察和研究,民族人类学可以揭示出一些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当前民族学研究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当前民族学研究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 谷苞
作者机构: 新疆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兼院长、兰州大学兼职教授
出版物刊名: 西北民族研究
页码: 2-7页
主题词: 民族学研究;各民族;各少数民族;调查研究工作;各族人民;几个问题;民族关系;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传统;工作中
摘要: <正>当前,祖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摆在祖国各族人民面前的头等任务,就是要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国家。

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这个伟大的社会实践,为我国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许多重大课题,有待研究解决。

这是科学工作者的光荣任务。

在这个伟大的时刻,我们民族学研究工作者应该而且能够作些什么呢?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根据我个人的认识,当然需要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在这篇短文里先就几个比较重要、比较迫切的问题略作论述。

这些问题是:(一)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问题;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问题;(三)新时期少数民族社会的社会变迁问题;(四)加强实地调查,研究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治人类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治人类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治人类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探析—“治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以福蒂斯(Meyer Fortes)和埃文斯—普里查德(E。

E.Evans-Pritrd)《非洲治制度》(1940)一书的出版作为标志。

半个多世纪以来,治人类学这门学科的十分迅速,出现了多种理论和方法并存的局面。

参与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与日俱增,其理论范围也在不断拓展。

然而,长期以来,治人类学者在一些基本的问题上,却一直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以致这门学科的研究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文拟根据这门学科的研究现状,对治人类学的学科界定、方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如何开展有特色的治人类学研究提出初步的构想。

ﻭ对治人类学的界定ﻭ治人类学研究是从对治制度的分类入手的。

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受到其它科学尤其是治学的影响,60年代以后,治人类学已不再局限于静态地讨论治制度的类型,而是转向对治过程和治行为的动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了过程论、行为论等诸多理论流派,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与传学研究相比较,治人类学研究有两个主要特征:首先,它试图超越特定的治经验和理论,而建立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治行为科学,以寻求人类的**种治行为在不同历史和地理环境下的共;其次,它是文化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致力于描述和分析与原始有关的治制度.ﻭ这两个特征的概括,只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治人类学的一个粗泛界说.当今的治人类学研究已不能考虑这些边远的原始与我们的现代之间日益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不能不考虑影响传制度和治过程的转型问题。

和人类学的其它分支学科一样,治人类学也被吸引去探索当代世界的种种治难题和现代国家框架内权力的运作,以及可能引起这种权力破裂的危机. ﻭ治人类学家朗纳德·科恩(RonaldCohen)提出,治人类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治的定义——其中包括对治过程和治行为的定义以及对不同情况下治行为性质的讨论;(二)对治制度的定义——解释治制度的特征;(三)对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种治制度的产生和的研究;(四)对治制度和治行为的制约性的研究;(五)探讨治制度对个人和文化的影响; (六)对之前的治制度和之后的治制度的比较及相互影响的研究。

关于民族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于民族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作者: 林耀华;庄孔韶
出版物刊名: 青海社会科学
页码: 70-72页
主题词: 民族学研究;民族学者;中国民族学;几个问题;民族社会;学术讨论会;以资切磋;马克思主义原理;原始公社制;社会形态研究
摘要: <正> 中国民族学研究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9月21日至27日在西宁召开时,正值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圆满结束,这对我们每个民族学工作者无疑是一个有力的鞭策。

十二大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战斗任务,我们民族学界应加以很好的贯彻。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原则,加强学习,以资切磋,百家争鸣,努力探索。

关于以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民族学研究问题,目前国外民族学流派及其理论形。

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

2000年第4期第37卷(总200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PEKIN G UN IV ERSIT Y (Humanities and S ocial Sciences )No.4,2000G eneral No.200Vol.37人类学社会学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马 戎(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871)摘 要: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学研究者必须关注的重要领域。

文章讨论了与民族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相关的八个研究专题:(1)“民族”一词的定义;(2)民族意识的产生;(3)中国多民族共同体和族群观;(4)欧美国家的民族观;(5)族群与地域之间的关系;(6)民族语言与教育;(7)“民族平等”和政府优惠政策;(8)世界上各民族交往沟通的前景。

关键词:族群;民族;国家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919(2000)0420132212收稿日期:1999211205作者简介:马戎(1950— ),男,回族,上海市人,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为了贯彻民族政策和实现民族平等,在50年代曾大规模地进行了民族识别工作,现在正式确定的有56个民族。

各个民族的具体情况并不相同,许多少数民族在语言、宗教、文化、习俗各个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其中一些民族由于历史原因成为跨境民族。

1990年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人口加在一起超过了9132万,民族自治地方面积约为全国总面积的64%,无论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还是从当前其他国家民族矛盾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合作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因此也是社会学研究者必须关注并进行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关于民族研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与建国以来政府制定的各项民族政策的实践,学术界多年来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和许多有益的讨论,这是我们今天深入认识我国各民族形成历史、传统民族观念、各个历史时期民族关系演变等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和理论基础。

人类学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人类学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人类学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人类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学科,涉及到许多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在人类学的研究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如跨文化研究的困难、研究对象的隐私保护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跨文化研究的困难在进行跨文化研究时,研究者常常面临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和研究对象的拒绝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困难,研究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寻找合适的翻译人员:研究者可以寻找精通目标文化语言和研究对象所使用语言的翻译人员,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深入了解目标文化:在进行跨文化研究之前,研究者应该对目标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包括其价值观、习俗和传统等,以便更好地理解研究对象的行为和观点。

3. 建立信任关系:研究者需要花费时间与研究对象建立信任关系,尊重其文化差异,并尽量避免对其产生不必要的干扰。

二、研究对象的隐私保护在人类学研究中,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权是一项重要的伦理责任。

为了确保研究的合法性和道德性,研究者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参与者知情同意:在进行研究之前,研究者应该向研究对象详细介绍研究目的、内容和可能的风险,并取得其知情同意书。

2. 匿名和保密性:研究者应该保证研究对象的个人信息和研究数据的匿名性,不得泄露其真实身份和敏感信息。

3. 研究伦理审查:研究者应该将研究计划提交给相关的伦理委员会进行审查,确保研究符合伦理规范和法律要求。

三、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法在人类学研究中,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法对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1. 参与观察:研究者可以通过亲身参与研究对象所在的社区或文化环境,进行观察和记录,以获取详细的研究数据。

2. 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者可以采用面对面访谈或设计问卷调查的方式,与研究对象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

3. 文献研究和比较分析:研究者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进行比较分析,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和评估。

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四)

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四)

作者: StevanHarrell[1];张海洋[2]
作者机构: [1]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教授;[2]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教授
出版物刊名: 民族艺术
页码: 81-88页
主题词: 人类学;民族学;学术研究;学术交流
摘要:那个季度的调查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从1994年1月启动。

四川I省民族研究所拒绝向我发邀请。

他们觉得我到那时还没有兑现我应该做的礼尚往来:既没争取到大笔资助,也没把所长们弄到美国交流一番。

我那些做中国研究的美国同行听说此事,虽不感意外却都怒火中烧,觉得中国人太不讲信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j
J 一“ -^ . L
iJ o

f J
L , J

. 1
乙 乙
7 0
一5 乩 o
一0 2
虬 ∥
— 一 ‘ 。
一7 l8 9

乙 儿 汕 L 一 j 心L 。 _ 笋 。 。 乱 止 L一“ b

广L _J . L — —L:



厂JJ - .
广 山 勺 L
L ;
虬j . ;


儿 【 04 一 t 上 j 上 — 争 上 。 - 弘 j . . J 广 ; 产 0 LL d J L _ j. ; _ - 故 争 ・j l ^ 。 J 岂 务 匕 多 1 岂 L乙 L 0弘 心 山。 乙 A f 弘 L - 。 ・ 。d — o 山。 山。 。 j 乙 = 。“乩 _ j 。 . ; j 。; ;
~ 曲L

乙 儿 脚



L 1 砒 ; 山 止 b . L d - 砒 u 。
“ 一 ’ 声


扎 。 删 7 b ; L —— u a 广 j 匕 一^ j —
。 j . “
J 幽 L . . 1 卢
l 3
^ l 匕
。 j “ 山 J _

多 一 一 j 心L。 山

3 I L 一2 1 L 0 2
j 勺
^辛 :
二 .0


幽L 扣

D ̄ , Lb1 j
。 ; “ 。
乙 ・ ;
L 儿 1 广 一 一9 1

山 L _ .

乙 . b 比
l 2


一2 1 0 2
_ )

; 。 。 弘。 - )

止 匕 b心
。 。 ; 匕 ;

。 止 d 二 j

一 r



. 山 “ ~ 。 ;u
t s
Jj; 。

乙 儿
L 【 J ^ . 一“ — - o

一 一
J 。 d
乙 L u J
j。 j ’ L L

t 丫 1L L 弘拙 。 L 弘 一 3 0 . 山匕 汕 乙 儿 “ : “t 汕 L 儿 L。 6 。 山 汕 乙 儿 。 乙 儿 “ 乱 L乙 L 止_ 乙 ^ L L 争 一 乩 L乙 儿 山 一 。 j j 。 d 。 一 “ ・ 1 。J “ 止 乙 弘
。 一 。 aL L —
6 ・ j ; l


∥ 。
。J a ;

d 三 j 1
・。 ;
— 。
j . L灿 . j ’
。 L乩 ;
0— b 1 产 。置 I L ^ 。 。 r 匕 妇 { 匕
。 q j 。
6 0 ・J ;
t ~ L L 。
0 。 ;

・ 6 0
L j
“ j
乩 山 乙 乙


乱 乙
扎 山 虬 .

止。 旁
t儿
; b
. ;



山 1
_
L L0 五 .- . 。 j 。
L 5 。 . 广 乱0 : 一 J
。d 止
— bd u 。
一dL 。苴 【 ^ ;一) 。 1弘 ・ 一
多 _ j
。 L L乙 L t L乙 乱 L 乙 儿 。 . U ; 。^

匕J
. ; J 一 - 哆 山
∥ 。 ■
山 乙 儿
【 ;t 乩- ; .





哆 乙 弘
・ 一1 9 94
乙 弘
< 《 。




< < .


> )
L _ j虬
L L乙 0L 、 厂 争 ≯
乙 ’ . 匕
_
・ J 幽 J 匕 止d 乡 —J b 乱 J ;
广 。 ;


・ d - o
. 。

b 匕
b 曲
哆, _

b—
乙 J . 匕


1尹弘
j 哆,

. 峰

L d 畸 三 '

匕。 j

b曲 ・ _ ・

: ; 。 。 。 j
J- L d 6 j

哆 d ; 。 —。j L匕; 。 j L 。 乩 ; 乙 乙 儿 乙 山 多 3 ・ L — et ;  ̄.

。 k 。 ;
t 。
L乙乜

山 ・ ;
‘r ; 5山 弘. _ J … 山

丫 —

L^ 苴

。. ;

。 。“ L j 乙汕 乙
乒 — 哆 . L 1
1 4

3 U 一2 1 0 2
)( 6 e u d ) ( 1 r n e> V kk L

( Eho g <t li ( no e
^j 雯





lo 0
。 ;


L 二 . , 0_
j 山 心J 扣



1 弘
。 b
. L
一 bA j j 雯 _
j一 3
。 ;
^ —÷
争, J

丫 一
j (; 乙 。 A < 山 u一> L L >


L J —一
; ; L b d 。 尹 1 , ■ 一 易 嫡 ; 匕1 1。 。 ( z ; ; 1一 多 ) 。— 1 _ 。 争 ;( 一 — b L乙 A 。


d^ “ _上 【一
匕 山
匕 .

“ 。


b 山
L ;
匕。 ;






乙_ ; o
^ s

。 乙 。 。 : 止一“ ; . j




。 幽

. 2

LL ( L乙

崮— 每
广 ) j

— q )

山 此 汕
1弘 L 乙 厂 a ; _ . a L —; _ 。 ; ; . 乙 bL 立 . ・ ~ 吡 ; vJ d

乱0 . 3
t 1 灿 幽 “ 。 。 ; 。 ・ J , 匕 , 。 ^a ^ . L 儿 f . J L ・ . 争 山 幽
“> >1




“ 《
L—


> — )o A 5
ot— 上 3广 —芷



匕 < 山 乙 <
tj , x .


L 5 山
. .
一 。
; 挣
弘j
r 乩 — L
山 “ L 山 ∥匕 ・ d _ 5
0 < 乒 — 。 < ; 汕 乙
・ L —
; J L一

‘ 岂 L 【 . ≯ — 。 < < 乙 > ) L > > <nt to Sc l n rpg  ̄ < sm r oi t ooy I i f aA h

3 ^ ;
一2 2 01

‘毒

1 . ;


I _ ;
b心
“ ’






。—


t。

~ 蛐L


弘t
L 止
a・


山 。 乩 幽L 。 匕

L- j -

L乙 0 争 L


广 . L苴 L
。 ;
,j J≯ ; L 哆 J 。 。苴 — j
二 ,

乙 L L 1 L 弘 。b 匕 5 % L 0
L j


乙 h

, A 匕一 0L 一 94 5 才。 1 1 19 t 一 乙 叫 弘 b 乙。 t 匕 山 d - o “ L匕 j 一 .山 一


二 .
弘 。^ 广 。 ;。 1

。 乱 山 L 儿 乙 儿 .

匕 匕t 山 o b
— d虬 j 三 舢 - ^ j
t . J
I . 乙 u‘ 【。 - j
山 L 哆 ・
:_ 1 弘 L 烈 一 幽 。 苴 L
。 乙

匕 t J ;

一 06. 20
— 广乙 一 j弘
L j _ t “ 勺
, 匕 勺。
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