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防治安全常识

地质灾害防治安全常识

地质灾害防治安全常识地质灾害是指地壳运动和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引起的各种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等。

这些地质灾害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需要我们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提高安全意识。

下面是一些地质灾害防治安全常识。

一、地震安全常识1. 了解地震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地震状况,及时了解地震动态信息。

2. 在建筑物内时,尽量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迅速找到避难地点,如桌子底下、门框旁边、墙角等地,不要站在窗户旁边或靠近高大家具。

3. 在户外时,迅速远离高大建筑物、大树等易倒塌物体,找开阔的地方,远离电线杆、电线等可能断裂的物体。

4. 在地震发生后,注意余震,尽量不要进入建筑物,尤其是倾斜、倒塌的建筑物。

二、山体滑坡安全常识1. 山体滑坡多发于陡坡、悬崖、斜坡等地形,避免在此类地势下活动,尤其是在降雨天气、地震等不利条件下。

2. 注意观察附近山体的变化,如发现滑坡迹象,如裂缝、土体下滑等,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人员损失。

3. 居住在山体滑坡易发地区的人们要提前做好应急准备,了解避难的路线和方式,以便在发生山体滑坡时能够及时脱离危险区域。

三、泥石流安全常识1. 居住在泥石流易发地区的人们要了解泥石流的特点和预警信号,及时关注气象预报和地质灾害预报,做好应对措施。

2. 在泥石流来临时,要迅速向上游、山体侧面或高地躲避,尽量避免进入河谷或低洼地带。

3. 遇到泥石流,要尽量保持镇静,不要恐慌,不要盲目逃跑,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逃生的方向和路线。

四、地面塌陷安全常识1. 注意关注所在地区的地质环境,了解地下水位、地下工程施工情况等,避免在可能发生地面塌陷的地方居住或活动。

2. 不要在河流堤岸、岩溶地区、煤矿山区等地区筑房修屋,减少地面塌陷的风险。

3. 在地面塌陷可能发生的地方遇到坑洞、沉陷现象时,要立即停住脚步,做好自身保护,寻找逃生的方法。

五、安全常识的普及和培训1.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地质灾害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安全意识。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汇总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汇总

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基础知识一、地质灾害的类型和一般概念灾害: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的各类事件自然灾害:以自然变异为主引发的灾害人为灾害:以人为影响为主引发的灾害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

如地震、火山喷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水土流失、瓦斯爆炸、煤层自燃等,计12类48种。

缓变地质灾害:渐进地、缓慢地对人类财产、资源、环境和生命造成危害的地质灾害。

如水土流失、地面沉降、海平面升降等。

突发性地质灾害:成灾突然,短时间内对人类财产、资源、环境和生命造成危害的地质灾害。

如地震、火山喷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山地地质灾害:受山地环境制约,主要是受地形坡度和海拔制约的地质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雪崩等。

滑坡灾害:是指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滑坡事件。

泥石流灾害:是指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泥石流事件。

滑坡、泥石流灾害危害的大小与泥石流规模、活动特征,滑坡区人口、财产密度及社会防灾抗灾能力有关。

发生在人口和财产稠密区的滑坡,滑坡的规模越大造成的损失越重。

滑坡滑动速度较慢时,人们能及时察觉滑坡前兆,有时间采取措施,减少财产损失,避免人员伤亡;滑坡滑动速度较快时,人们往往来不及反应,就已经造成了重大损失。

对于同样的滑坡事件,如果人们灾害意识较强对灾害的发生有所准备、预先制定并落实了防灾计划或应急预案、建筑物有一定的抗破坏强度,就可以有效地减少滑坡损失。

泥石流主要有冲刷和淤埋两种危害方式。

稀性泥石流以冲刷为主,粘性泥石流以冲埋为主;形成、流通区以冲刷为主,堆积区以淤埋为主。

坡面型泥石流危害范围一般较小,沟谷型泥石流危害面积一般较大,有时后者可以形成流域性灾害;沟谷型泥石流常由多条坡面型泥石流汇入主沟道而形成。

云南省已发生的泥石流绝大多数属于暴雨型泥石流,融雪和溃坝型泥石流少见。

低频泥石流与高频泥石流相比,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泥石流不仅对城镇、村落、农田、水利、交通等都可造成巨大危害,同时也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一个重要灾种。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资料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球内部的力和能量作用、地壳结构、构造运动等原因引起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规模大、危害较大的特点,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人们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知识。

一、山体滑坡/泥石流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是由于山体内部的岩土体发生松动、失稳导致的大规模滑坡和泥石流现象。

主要原因有地震、降雨、地质构造等。

以下是防治措施:1.加强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和潜在风险。

2.合理设计工程结构,采取加固措施,如搭建加固桩、设置挡土墙等。

3.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滑坡和泥石流的动态。

4.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在潜在滑坡和泥石流危险区建设。

二、地震地震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由地壳内部的岩石断裂产生的震动和波动。

地震通常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地震防治知识:1.教育公众学习地震逃生技能,如就近避险、保护头部等。

2.加强建筑物抗震设计和工程建设,使用抗震建材。

3.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发现地震活动。

4.建立灾后救援体系,提高抗震救灾能力。

三、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地下软弱层失稳导致地面下陷、沉降的现象。

常见的地面塌陷包括煤矿塌陷、土地沉降等。

以下是防治措施:1.加强勘察,了解地下水位、地下岩层结构等信息。

2.合理开采矿产资源,减少矿井塌陷的风险。

3.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避免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表下陷。

4.加强地面监测,早期发现地面塌陷迹象。

四、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火山岩浆、热气、火山灰等物质从火山口喷出的现象。

火山喷发会引发火山灰、火山岩流等物质对周围地区造成冲击和覆盖,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严重威胁。

以下是防治措施:1.加强火山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火山活动。

2.制定火山喷发应急预案,做好撤离和救援工作。

3.加强火山灾害科学研究,提高灾害防治能力。

4.避免在火山附近建设大型工程和人口密集区。

以上是一些常见地质灾害及其防治知识的简要介绍。

地质灾害防治安全常识

地质灾害防治安全常识

地质灾害防治安全常识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现象,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

地质灾害无法避免,但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下面是地质灾害防治安全常识,以提醒大家对地质灾害保持警惕。

一、地震1. 建筑物选址应避免在断裂带、活动断层和地震烈度高的地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2. 在建筑物内部设置强固的结构和地震防护设施,如地震支撑结构、隔震装置等。

3. 在地震发生时,迅速采取逃生措施,尽量避开玻璃等易破碎的物品,保护头部和颈部。

4. 在地震发生后,尽快离开危险区域,避免留在倒塌的建筑物、山体滑坡等危险地带。

二、滑坡1. 居住在滑坡易发地区的人员应定期接受滑坡知识的宣传教育,并了解滑坡的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

2. 在选择住房或建筑物时,要避开陡坡地带和土质松弛的地区,选择稳定的地质条件。

3. 如果发现土地开始下滑或出现明显的裂缝,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采取措施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 积极开展植被恢复和退耕还林等措施,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滑坡的发生。

三、泥石流1. 在泥石流易发地区的居民,应了解泥石流的发生条件和预警信号,确保自身安全。

2. 减少土地开发,尽量保持地表的植被覆盖,减少泥石流的可能性。

3. 如果发现泥石流正在接近,应立即向上游方向撤离,避免留在危险区域。

4. 对于泥石流暴发后的灾害区,要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四、崩塌1. 建筑物的设计和建设应遵循相应的技术规范,通过加固措施确保其稳定性。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物,防止因松动和老化等原因导致崩塌的发生。

3. 在崩塌易发地区,要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4. 对于崩塌迹地,要进行恢复和重建工作,加强防治意识,避免再次发生崩塌灾害。

五、洪灾1. 在洪水易发地区,居民应了解洪水的特点和预警信号,及时采取避险措施。

2. 在水库、河道、堤岸等地进行必要的维护和加固工作,确保其功能正常。

地质灾害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第一部分:介绍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地壳运动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地质概率性过程导致的自然灾害。

它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不同类型的灾害。

地质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损失,因此,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第二部分: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地质灾害防治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规划:根据地质环境、气候条件和人口分布等因素,科学规划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并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2.防灾减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的灾害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综合治理:综合考虑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手段,对可能导致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治理,减轻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4.风险管理:分析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提高灾害应对的能力。

第三部分:地震防治措施地震是地质灾害中最为严重和破坏力最大的,因此需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建筑物抗震设防: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重要性,合理设计和改造建筑物的结构,提高其抗震性能,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和崩塌。

2.地震监测预警:建设完善的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掌握地震的发生和规模,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社区救援体系:加强社区的组织能力和救援队伍的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救自护能力,加强社区的防灾救灾宣传和培训。

第四部分:滑坡和泥石流防治措施滑坡和泥石流是由于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等造成的地质灾害,需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地质灾害调查:对可能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地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分析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性和规模,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

2.水土保持措施:在滑坡和泥石流易发地区,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植被恢复、坡面覆盖、堰塞湖排泄等,减少水土流失和滑坡的发生。

3.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滑坡和泥石流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提前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地质灾害的发生,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地质环境保护及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_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知识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1.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地质灾害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地质灾害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例如,云南小江流域近40 年来发生严重泥石流25 次,造成163人死亡,55 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 6906 万元。

1991 年 9 月 23 日发生于云南省昭通市头寨沟的滑坡,总方量 1800 万 m 3 , 造成 216 人死亡。

1989 年四川华莹山溪口镇的滑坡型泥石流造成 221 人死亡。

3、地质灾害分哪些级别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

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

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中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地质灾害防治手册

地质灾害防治手册

地质灾害防治手册一、地质灾害概述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

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本手册将重点介绍这些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方法。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某一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并为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提供依据。

评估内容包括地质环境调查、危险源识别、风险分析、防治措施建议等。

三、地质灾害预防措施加强地质环境保护,防止人为破坏地质结构;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监测和预警;实施必要的工程措施,如加固斜坡、修建拦挡工程等;加强应急准备工作,制定应急预案。

四、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及时发现并报告地质灾害情况;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如紧急疏散受威胁人群、实施救援等;对灾后现场进行清理和修复。

五、地质灾害灾后修复对受灾地区进行调查评估,确定修复方案;实施修复工程,如治理塌陷地面、修复建筑物等;对灾后重建的地区进行监测和预警,确保安全。

六、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实时监测;定期进行巡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因素;建立预警系统,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七、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国家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如《XX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等。

八、地质灾害防治资源保障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防治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保障机制,确保资金投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防治的认识和意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信息沟通与协作。

地质灾害防治小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小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小知识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等。

这些灾害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也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和防治方法,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一、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常常造成巨大的破坏。

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壳板块的运动和地下岩石断裂所引起的。

为了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合理选择建筑材料,采用适当的结构设计和加固措施。

2.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布地震信息,提高人们对地震的预警意识。

3.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地震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泥石流:泥石流是由于山坡上的泥土、石块、水等混合物流动而形成的。

泥石流常常在降雨较大、地形陡峭的地区发生。

为了减少泥石流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规划和利用山地土地,减少泥石流易发区的人口和建设活动。

2.加强山地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提高土壤的保持能力,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3.加强泥石流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布泥石流信息,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

三、滑坡:滑坡是指山坡上的土壤、岩石等松散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的现象。

滑坡常常在地震、降雨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发生。

为了减少滑坡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山地土壤的保持和固定,采取人工加固措施,如设置挡土墙、植被覆盖等。

2.加强滑坡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布滑坡信息,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

3.合理规划和利用山地土地,减少滑坡易发区的人口和建设活动。

四、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指由于地下溶洞发生塌陷而引起地表沉降的现象。

地面塌陷常常出现在石灰岩、石膏岩等溶岩地区。

为了减少地面塌陷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避免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塌陷。

2.加强地面塌陷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布地面塌陷信息,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

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第一部分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1、什么是地质灾害?通俗地说,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者使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就是地质灾害。

发生了的是灾害,将要发生的是灾害隐患。

2、为什么会发生地质灾害?发生地质灾害有两大因素,一种是自然因素,一种是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貌、岩(石)土的坚固性、雨雪、台风、山洪等。

山体坡度大,岩(石)土松散或不完整,遇到雨雪或台风天气就容易发生山体崩塌、滑坡。

地下有溶洞,就可能会发生地面裂缝或塌陷。

在山区,周围是山,水只能从一个口子外流,当山洪暴发,夹带土石,就会形成泥石流。

人为因素主要有:开山建房,房子后山开荒、蓄水等破坏山体的活动,修路、开矿等工程建设开山挖沟、堆土(石)、地下挖洞、抽水、放炮、建设等。

这些人为活动,有的是开挖山脚,或者是在斜坡上加重,破坏了山坡的稳定;有的是使水更容易进入山体,增加了崩塌、滑坡的可能性。

有的形成了地下空洞,排空了地下溶洞的水等,容易引起塌陷。

有的是在山谷形成了大量的废土石,遇山洪会形成泥石流。

3、地质灾害有什么特点?地质灾害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自然灾害。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短,很突然,可预见性差。

有的还会多次发生。

山区丘陵地区容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尤其是房屋后形成了高陡坡或者房屋建在沟口;地下水较多和地下工程较多的地区容易发生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

雨季尤其在汛期、台风影响期间容易发生各种地质灾害;干旱季节容易发生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

4、什么是滑坡?滑坡是指山坡岩土体沿着一个面(带),顺坡下滑的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5、滑坡是怎样形成的?形成滑坡,要看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和人为作用等条件。

有一定坡度(一般大于10度、小于45度)的斜坡;坡体上的岩土松软,遇水容易变化,不完整、裂缝(痕)多、软硬相间的岩层;振动和水的浸泡、冲刷;人为破坏坡体等是形成滑坡的主要原因。

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知识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

这些灾害常常在不经意间突然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了解防治地质灾害的知识和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地质灾害以及防治措施,以此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1. 山体滑坡山体滑坡是指由山体失稳引起的大规模下滑,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常见的诱因包括降雨、地震、人为工程等因素。

以下是几个预防和处理山体滑坡的方法:1.1 治理•定期巡视和监测可能滑坡的地区;•按照规范建设和加固隧道、坝体等工程;•对处在危险区域的人口和财产进行转移。

1.2 预防•加固不稳定的岩石和土层;•植被保持和人工梁流;•控制土石流和地下水。

1.3 应急措施•知道撤离路线和紧急避难点;•制定预案,提前做好应急处理准备;•紧急撤离和求救。

2. 地震地震是指地球上岩石和板块的运动所造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常常来临得突然,其强度大小难以预测。

因此,地震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十分惨重。

以下是几项应对地震的措施:2.1 预防•做好地震知识普及工作,提高公众自救意识和能力;•加强地震监测和研究,提高地震预测准确度;•开展地震科普宣传,提高灾后复原能力。

2.2 防护•建筑物应考虑抗震设计;•加强城市和乡村地质勘探;•避免在危险区域开采燃料和矿产。

2.3 应急措施•知道紧急自救方法;•清理或避开可能引发伤亡的物品;•紧急撤离到安全区域。

3. 泥石流泥石流是山体中泥石等松散的风化物质在水的推动下形成的流态体,其速度迅猛,威力巨大,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几项预防和处理泥石流的方法:3.1 治理•清理可能导致泥石流的水沟和管道;•将降雨水引出流域,防止集水池的形成;•建设防泥林带。

3.2 预防•开展地质灾害地震预警监测服务;•按规范建设和加固泥石流危险区的基础设施;•提高泥石流的警觉性。

3.3 应急措施•疏散人员,减少群众伤亡;•紧急防护,避免造成二次灾害;•联系救援部门,协调抢险和救援。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课件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课件

非工程措施
监测预警
通过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 络,实时监测地质变化,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 公众采取防范措施。
应急救援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制定 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地质 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减 少灾害损失。
宣传教育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 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宣传教育
失。
环境破坏
地质灾害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影响生态平衡和土地资源可
持续利用。
社会影响
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引发社会 恐慌和不稳定,影响社会正常
秩序。
02 常见地质灾害类型

滑坡
定义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 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 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分类
根据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和滑动 特征,可分为黄土滑坡、粘性 土滑坡、堆积层滑坡等。
滑坡概述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通常发生在山区、河谷等地区。由于地形、地质 、水文等因素的影响,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滑动,造成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滑坡发生原因
滑坡的发生与地形、地质、水文、气候、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在某地区 ,由于地形陡峭、降雨量大、植被破坏等原因,滑坡事件频繁发生。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地质灾害防治 知识,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
识和防范意识。
培训演练
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和演练 活动,提高公众应对地质灾害的能 力和自救互救技能。
建立信息平台
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提供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查询、预警信息 发布等服务,方便公众获取相关信 息。
05 案例分析
某地区滑坡事件分析
某地区崩塌事件分析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知识一、地质灾害防治基本常识1、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2、诱发滑坡、崩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降雨:大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融雪,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易诱发滑坡、崩塌;(2)地震:引起坡体晃动,破坏坡体平衡,易诱发滑坡、崩塌;(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形水体不断地冲刷坡或浸泡坡脚、削弱坡体支撑和软化岩土,降低坡体强度,也可能诱发滑坡、崩塌;(4)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挖脚、地下采空、水库蓄水、泄水等改变坡体原始平衡状态的人类活动,都可能诱发滑坡、崩塌。

常见的可能诱发滑坡、崩塌的人类活动有采掘矿产资源、道路工程开挖边坡、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堆(弃)渣填土、强烈的机械振动等。

3、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原则是什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任,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4、什么是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做到广为人知,在此基础上依靠当地人民政府组织群众和群众自发组织,开展广泛的群众性防灾抗灾工作。

5、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怎么办?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现场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者灾情扩大。

并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6、接到地质灾害险情报告该怎样处理?接到地质灾害险情报告的当地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灾疏散,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地质灾害临灾报警信号有哪些?临灾报警信号有:敲锣、敲铁盆、敲铁箱、吹哨子、放鞭炮等。

地质灾害防灾知识

地质灾害防灾知识

地质灾害防灾知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常见的地质灾害1、什么是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地质灾害可划分为30多种类型。

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

根据2003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6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什么是滑坡?4、什么是崩塌?指陡倾斜坡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根据运动型式,崩塌包括倾倒、坠落、垮塌等类型。

根据岩土体成分,可划分为岩崩和土崩两大类,崩塌的运动速度极快,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崩塌的规范大到数亿立方米(山崩),小到数十立方厘米(落石),崩落距离可达数千米。

5、如何识别崩塌危险性?崩塌发生在危岩体或危险土体区,通常具有如下特征:(1)坡度大于45 º,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孤立山嘴,或为凹形陡坡。

(2)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产生垂直或平行斜坡方向的陡裂缝,并且切割坡体的裂隙、裂缝即将贯通,使之与母体(山体)形成了分离之势。

(3)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发育,这说明曾经发生过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

6、诱发滑坡、崩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降雨:大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融雪,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及其中软弱面,易诱发滑坡、崩塌。

(2)地震:引起坡体晃动,破坏坡体平衡,易诱发滑坡、崩塌。

(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不断地冲刷坡脚或浸泡坡脚、削弱坡体支撑或软化岩、土,降低坡体强度,也可能诱发滑坡、崩塌。

(4)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地下采空、水库蓄水、泄水等改变坡体原始平衡状态的人类活动,都可能诱发滑坡、崩塌。

常见的可能诱发滑坡、崩塌的人类活动有采掘矿产资源、道路工程开挖边坡、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堆(弃)渣填土、强烈的机械振动等。

预防地质灾害的措施

预防地质灾害的措施

预防地质灾害的措施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体内的各种内外力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不仅给社会带来重大损失,还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预防地质灾害成为了当今社会亟需探索和实施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有效预防地质灾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下面将结合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详细介绍预防地质灾害的措施。

一、地震预防地震是地球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震动,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

为了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 完善地震监测网络:建设地震监测站和地震监测网络,提高地震的预测和监测能力。

通过对地震的预测和监测,可以及时发布地震信息,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2. 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制定建筑设计规范,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能够抵御一定强度的地震。

同时,加强对现有建筑物的抗震改造,提高其抗震能力。

3. 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地震应急演练和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二、山体滑坡预防山体滑坡是由于地质构造活动、水分饱和度增加、人类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体大规模的滑动现象。

为了预防山体滑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

1. 地质灾害调查:通过对潜在滑坡区进行地质灾害调查,了解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变形特征等信息,为后续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2. 植被恢复和固定:通过增加植被覆盖,减少土壤水分含量,提高土壤的抗滑性能。

同时,运用生物工程措施,如搭建土工结构物、种植护坡植物等,固定土壤和岩石。

3. 控制地下水位:合理开展排水和引水工程,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山体滑坡的危险。

三、泥石流预防泥石流是由于暴雨、冰雪融化等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动现象。

为了预防泥石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

1. 建设护坡和防浪墙:在泥石流易发区域,加固和修建防浪墙和护坡,以减缓泥石流的流速和降低破坏力。

2. 排水和蓄水:建设排水系统,合理排水,减少地表和地下水位。

同时,修建蓄水池和蓄水设施,减缓降雨引起的径流速度。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知识一、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陷、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Q二、什么是滑坡?滑坡是指山坡岩土体沿着一个面(带),顺坡下滑的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三、什么是崩塌?崩塌是指陡峭斜坡的岩土体突然崩落的现象或者过程Q发生在土体中的叫土崩,发生在岩体中的叫岩崩;规模大,涉及到山体的叫山崩;发生在河流、湖泊等的叫岸崩。

四、当发现了滑坡、崩塌的一些可疑的异常现象后,该怎么办?发现了滑坡、崩塌的一些可疑的临滑、临崩的异常现象(即前兆)后,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根据这些现象的发生程度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立即向所在地村委会、乡(镇)政府或县级国土资源局(地矿股)报告。

同时,告诉周围的人注意不要靠近滑坡、崩塌区域。

有关国土资源局(地矿股)会及时派技术人员前来调查,发放“避险明白卡”,提出防治建议。

(2)以乡(镇)为单位,落实防治和监测责任,做到责任到人,落实防治建议,建立群测群防体系。

汛期要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公布值班电话,保证电话畅通。

要选派责任心强、有一定素质的人进行巡查和监测。

巡查和监测人员按要求做好巡查和监测,并做好记录,雨季或雨后要加密监测,发现变异及时报告当地政府。

对要避让的,要主动避让或配合乡(镇)做好搬迁安置工作。

(3)编制好应急避险救灾方案。

方案要明确撤离路线、信号和避险场所,组建抢险救灾队伍。

方案要向群众公告,并进行演练。

(4)要密切关注天气和周围情况,增强防灾自救能力。

五、如何监测滑坡、崩塌?对滑坡、崩塌的监测,包括斜坡开裂变形、整体变形、地下水和应力等方面的监测。

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在最容易发生变形的地方监测其变化情况。

(一)监测方式:1、设桩观测地表裂缝:在斜坡变形开裂大的裂缝两侧布置几对观测桩,定期用尺子量每对桩的距离、高差。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下面,店铺和您一起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知识。

以供参考。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是什么?哪些外界作用可诱发滑坡?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一是地质条件和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通常,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软,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易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可能具备向下滑动的条件。

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

故各种节理、裂隙、层理面、岩性界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3)地形地貌只有处于一定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

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岸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

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石产生浮托力等。

尤其是对滑坡(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作用最突出。

就第二个条件而言,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主要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意选择绿化植物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在台风等多发区,房屋后面斜坡一定范围内最好不要种植茂密的竹 林或高大乔木,“树大招风”.
5、怎样预防地质灾害?
5.1 工程建设前先评估 5.2 规划选址应注意的事项 5.3 滑坡体作为建设用地需要注意的问题 5.4 泥石流堆积区作为建设用地必须注意 的问题
乱挖乱填可能会诱发地质灾害
斜坡原状
人为改造(切坡和填坡)
边坡上建房很危险
人为改变河道路径可能引发泥石流
天然河道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经由内外地质 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或弯或直因循的是自然规律。 未经专业人员科学合理地论证,都不宜大兴工程, 人为改变河道的自然状态。山水相依才是适合人居 的自然环境,自然山水功能用人造山水功能无法替 代,优美的自然环境可遇不可“造”。由于山区可 供建设用地资源非常宝贵,因此,常常在山洪泥石 流的行洪区或堆积区,人为地缩小河道宽度,或改 变流通方向,致使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
滑坡示意图
滑坡是指山坡岩体或土体顺斜坡向下滑坡的现象。一般由降雨、河流冲刷、地震、 融雪等自然因素引起。近年来,由于斜坡前缘切坡、后缘弃土加载、庄稼灌溉等人为工 程活动引发的滑坡比例明显增加。在农村,滑坡也俗称 “走山”、“垮山”和“山剥
岩质滑坡示意图
(滑坡体沿岩层面滑动)
土质滑坡示意图

顺层滑坡示意图
坡面型泥石流示意图
临安市昌化镇后葛村、后营村泥石流
2005年9月3日晚19~23时冲毁民房132间,死亡9人。
坡面型泥石流
沟谷型泥石流示意图
Hale Waihona Puke 沟谷型泥石流2、我省有哪些地质灾害?
我省地质灾害类型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 石流、地面塌陷。 滑坡 滑坡是我省地质灾害最主要的灾种,滑坡类 型以土质滑坡为主,主要分布在我省浙东南、 浙南和浙西北山区。 崩塌 崩塌主要发生在公路、铁路沿线陡坡,矿山 边坡和自然斜坡的陡崖。
市国土资源局先后被评为全国地
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集体、浙江 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集体。 去年,绍兴市地质灾害避险安置 现场会也在我市召开。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由于我市地质结构的特殊性,地质灾害防 治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特别是因建设工程 诱发的地质灾害及隐患在增多。因此,在 全民中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有着十分重 要的意义。现将“浙江省万村培训行动” 宣讲团的《新农村建设中如何防范地质灾 害》宣传资料供大家学习。
崩塌示意图
指陡倾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 沟谷)的地质现象。根据运动型式,崩塌包括倾倒、坠落、垮塌等类型。根据岩土体 成分,可划分为岩崩和土崩两大类。崩塌的运动速度极快,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淳安威坪驮岭脚崩塌
泥石流示意图
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库塘溃坝等水源激发,形成的一种挟带大量 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往往突然爆发,山谷如雷鸣.浑浊的流体在很短时 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 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按流域的沟谷地貌形态可分为沟谷型泥石流和坡面型泥石流 。
部山区发生泥石流,共37人死亡、5人失踪。
2004年8月28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乐清龙西泥石流现场
4、为什么会发生地质灾害?
4.1自然因素 4.2人为因素
4.1 自然因素
引发地质灾害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

昼夜温差、季 节温度变化,促使岩石风化;夏季炎热使粘土 层龟裂,遇降雨雨水沿裂缝渗入,易引发崩塌和滑坡。 降雨和地下水位。降雨是触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的首要因素, 降雨补给给地下水,致使地下水位或水压增加,对岩土体产生 浮托作用,引发地质灾害。 地表水的冲刷、淘蚀、溶解和软化裂隙充填物。地表水下渗, 使土体达塑性,当水渗入不透水层上时,接触面湿润,减少其摩擦 力和粘聚力,促使崩塌滑坡产生. 水库、河道水流冲刷、潜蚀、淘蚀坡脚,削弱斜坡的支撑部分, 河水涨落引起地下水位的深降,均能引起崩塌滑坡的失稳破坏。 地震的影响。地震是诱发滑坡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由于地 震产生裂缝和断崖,助长了以后降雨的渗透,因此地震后常因 降雨而发生滑坡或山崩。
惯,它实际上反映了群众对大自然的一种平安祈 盼。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从核电站、水
电站、摩天大楼等重大工程到平常的民房建设,
都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工程选址地质安全技术
规范。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05年以来,市政府在财政十分紧
张的情况下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 组织实施地质灾害避险安置的民心 工程,完成了667户危房户2278人的 避险安置,基本消除了已掌握地质 灾害点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浦江县古塘口滑坡现场
受强降雨影响,2004年5月16日浦江古塘口发生滑坡,造成交通堵塞,压毁房屋数间.
地震引发
1856年重庆黔江地震引发的小南海滑坡 堵江形成堰塞湖
4.2 人为因素
• 乱挖乱堆可能会诱发地质灾害 • 人为改变河道路径可能引发山洪地质灾害
• 随意兴建池塘也会诱发地质灾害
• 轻视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诱发地质灾害
共查明突发性地质灾害点6708处 其中:滑坡4272处,占63.7%; 崩塌1874处,占27.9%; 泥石流340处,占5.1%; 地面塌陷222处,3.3%. 2001-2005年因地质灾害死亡114人
所发生 的灾害 中90% 的是由 人为因
素引起.
受灾害威胁人口达13万多人
乐清福溪乡泥石流现场
共死亡37人,失踪5人,财产损失4655万元
乐清市北部山区”8.13”泥石流
因为选址不当,有的村民用含辛茹苦挣来的钱把房屋 建到了不稳定的滑坡体上,建在了易发生崩塌的危岩脚下, 或者依泥石流沟谷而建,暴雨来时,被地质灾害恶魔吞咽。
多年经验表明,地质灾害是可以有效
防范的。关键是要让基层广大干部、群众
新农村建设中 如何防范地质灾害
“浙江省万村培训行动”宣讲 团 2006年12月
最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地质灾害减灾防灾体系的建 立和完善,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已从上世纪末 的1000多人下降到800人以下。
1990年-2006年地质灾害造成人员死亡数
1700 1600 1500 1400 1230 1300 1200 1100 1000 1029 900 800 700 600 470 432 500 400 382 300 300 278 200 1990 1992 1994 1996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宣传资料
嵊州市国土资源局提供 2007.04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我市地处浙东丘陵山地,区内蠕变
破坏的玄武岩台地滑坡分布较广, 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历史上曾有 10死4伤的惨痛纪录。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地质 灾害防治工作。通过工程治理、避险 安置等综合治理措施,地质灾害防治 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对居民点的危害。地质灾害特别是滑坡和泥 石流冲进乡村、城镇,淹没人畜,毁坏土地, 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对公路、铁路的危害。地质灾害特别是崩塌 和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 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 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 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2004年12 月11日22 时20分甬 台温高速 公路乐清 段发生山 体崩塌, 导致高速 公路交通 中断。
轻视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诱发地质灾害
边坡未加支护,垃圾随意堆放 沟中,存在滑坡泥石流隐患
随意选择绿化植物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大量的事例说明,当斜坡较陡,表层土体松软 时,过密的植被过高的乔木反而更易引起表层滑坡, 农村常称为“鬼剃头”, 香港称为“山泥倾泻”, 国外的教科书称之为“碎屑流”、“泥流”、“泻流” 等。后山绿化是防治坡面泥石流的一种好方式,但是 要常常查看后山植被的变形形状,如“马刀树” , “醉汉林”等表示斜坡不稳定。在台风等多发区,房 屋后面斜坡一定范围内最好不要种植茂密的竹林或高 大乔木,“树大招风”,树木迎风摆动时会加剧土体 的松动和促进水体的入渗,导致山坡稳定性下降,甚 至诱发滑坡灾害。
1573
1160 1080 864 788 682 962 868 850 691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但是,在这可喜的成绩背后, 仍含有令人不安的数字,因地灾造 成的人员伤亡中,农村占到了总数 的80%以上,已成为今后地质灾害 减灾防灾的重点。
截止2005年底浙江省地质灾害情况统计
人为改变河道路径可能引发泥石流
泥石流沟流通区被人为改道和缩小断面,埋下灾害隐患
随意兴建池塘也会诱发地质灾害
在村镇建设中,为了生活、生产用水的 需要,常常新建不少池塘,也美化了乡村景 色。由于未经过合理的选址和设计,这些池 塘往往建设在滑坡体或不稳定的斜坡上。 当 滑坡体或不稳定斜坡发生变形拉裂时,池塘 的水体极易渗入,加剧了滑坡的形成,带来 了严重的地质灾害。因此,应该合理地选择 池塘的位臵,特别是位于房屋后部斜坡上时 更应该注意,同时,也要控制池塘的规模。

5.1 兴建村镇要先通过专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在村镇选址建设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可以 避免因工程选址不当,将居民点、重要工程选在易发生 地质灾害的地段,从而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
村庄选址时应请专业人员对周边地质环境进行调查
5.2
建房选址应考虑的地质安全因素
自古以来,我国不少农村有看风水的迷信习
• 随意选择绿化植物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乱挖乱填可能会诱发地质灾害
对新农村而言,保留一定的地形起伏,不仅可 以有效地保护地质生态环境,保留泥石流等的行洪 通道,还可以使建筑物错落有致,在一定程度上提 高新农村品位。过度追求场地的绝对平整,不仅会 增加建设费用,而且因之形成的挖、填方边坡还可 能成为滑坡隐患,填方厚度较大时,还可能导致地 面和建构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南方不少农村 经常在植被茂密但岩层风化强烈的斜坡地段开挖, 形成圈椅状边坡围成的场地,而又不能采取必要的 支护,暴雨时,极易遭受滑坡灾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