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病句专题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
高考病句复习专题ppt课件.ppt
![高考病句复习专题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32fcfec6a8956bec0975e38f.png)
“如果”和“时”“也”不搭配,去掉 “时”,把“也”改为“就”。 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 能大幅度提高。
“只有”与“就”不搭配,将“就”改为 “才”。
2020/4/5
常见关联词的固定搭配1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
2、假设关系 如果……就…… 要是……那么…… 既然……就……
2020/4/5
第二大病: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山坡上,听不见枪声,也看不见人影走动,
只有一队队焦急的眼光,在向山沟里张望。 “眼光”是不能张望的,改为“眼睛”。
(2004福建卷)D.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 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 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主旨……描写出来”,主谓搭配不当, “描 写”改为“揭示”。
20进20/4/行5 工作”。
4、缺中心语 那种不顾林区实际,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到头来只
能是得不偿失。 定语缺少中心语,在“生产”后加“的做法”,
或删去“那种”,让“不顾……生产”做主语。 5、缺介词 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
同患难、共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 “就”字后面加一个“与”或“同”或“跟”字。
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 化铵等配置而成的。
病句可以分解为两个句子: ①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 ②它主要是由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置而成的。
2020/4/5
2020/4/5
5、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2004辽宁卷)A.“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 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 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高考病句之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
![高考病句之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8277f93bdd88d0d232d46a4e.png)
• 不合逻辑 • 这里的“不合逻辑” 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
事理上讲不过去,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间的逻辑关系.。常见以下几种类型: • (一)前后矛盾 • (二)范围不清 • (三)不合事理 • (四)否定不当 • (五)强加因果
• (一)前后矛盾 • 1、进考场什么也不准带,只能带钢笔、铅
笔、直尺和圆规。
• (二)对象不明
• 主要是因承前省略不当而引发的。
• 1、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 银幕上那样,是个个性开朗外向、不拘小 节的人。(2014山东卷)
• 2、《南方周报》不久前发表了文章《关注 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批评的人很 多,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 (三)词性不明 • 句子中某个字词可以作多个词性处理,那么可能
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
表意不明
• (一)指代不明 • (二)对象不明 • (三)词性不明 • (四)修饰不明 • (五)停顿不明 • (六)词义不明
• 指代不明(含对象不明)
• (一)指代不明 主要指代词指代不明。代词有 两种情况:一是指示代词,如“此”“这”“这 方面””其”等;二是人称代词,如“自己”“他 (她)”等。
产生歧义,即词性两可。 • 1、这辆车没有锁。
• 2、他背着财务总监和副总监偷偷地把这笔钱分 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 (四)修饰不明
• 多个定语既可以同时修饰中心名词,也可以存 在定语之间的相互修饰,易引起歧义
• 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 的礼品赠送给他。
•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 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 很有教育意义。(2015山东卷)
• 5、我看谁也不可否认这出戏没有一定的消极影 响。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2a2f6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4.png)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题组练】1.请指出下列病句的错误之处。
(1)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
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答案:看到“数量词+名词”检查是否句意歧义。
“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有歧义,“部分”指“福利院”还是“孤儿”不清楚。
(2)对于那些指责这一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它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答案:表意不明(看到代词,检查是否指代不明)。
“这表明……”中的“这”指代不明确,从句子来看,“这”应指上文“指责这一学说”的行为,但因为前面用了“对于……人”,造成“这”指代不明确。
(3)不几天,刘备率领大军到了零陵;零陵太守刘度派大将邢道荣和他的儿子引兵出战。
答案:“他”到底是指“刘度”还是指“邢道荣”?指代不明。
2.请指出下列病句的错误之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答案:“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并列不当(看并列短语),这三个概念的范围有交叉。
(2)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发放到各社区。
答案:不合逻辑(看并列短语)。
“拼图”属于智力游戏,“卡拉OK”属于文娱活动,可将“体育”改成“文体”。
(3)在这次煤矿事故中,他是所有遇难的矿工中唯一的幸存者。
他向记者和矿工家属们讲述了当时惊魂的一幕。
答案:前后矛盾,不合逻辑,既然是“遇难者”,又何以“幸存”?(4)北京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以金庸的《雪山飞狐》替换了鲁迅的《阿Q正传》。
选入金庸小说也许是一个大胆的举措,未必不能说不是时代进步的一个表征。
答案:多重否定失当(看否定词)。
可将“未必”删去。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省教育厅发出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通知后,苏北和苏中的部分学校仍变相补课,被通报批评。
病句修改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病句修改表意不明、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ac105562f242336c1eb95e4c.png)
• (7)一面对两面 • (8)确数与约数同时使用。
训练——不合逻辑
• ①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 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 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 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 ②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 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 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病句修改 五、表意不明
• 表意不明:
• 1、费解: • 2、歧义:(1)一词多义造成歧义 • (2)停顿造成歧义 • (3)修饰两可造成歧义 • 3、指代不明
• ①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 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 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 的。 • ②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 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 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 一支枪。 • ③电影《英雄》上映以后,李冯的同 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画面 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
• ⑨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 应给以严厉打击。 • ⑩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 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 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应用偏差 的重要保证。个体看作 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 户行列中来。 • ⑦我们要重视对火箭的研究,因为导弹、 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这些航天 器都是用火箭发射升空的。 • ⑧孔子具有极其深邃广阔的眼光,他所提 出和回答的问题,不仅超越了一朝一国、 一姓一君的保国安邦的狭隘眼界,也超越 了君民关系的思考,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 是事实吗?
• ④本月3日和10日下午,参加“高 新技术科技会”的代表视察了高新 技术开发区新建的生态工业园。 • ⑤大家正在旅游车上有说有笑,小 刘突然发来短信问:“你们爬过山 没有?” • ⑥电动自行车数量大,速度快,引 发的治安案件多,因此对电动自行 车实行登记制度,将会得到许多城 市的市民的理解。
病句4不合逻辑和表意不明
![病句4不合逻辑和表意不明](https://img.taocdn.com/s3/m/0cd783e77c1cfad6195fa755.png)
不合逻辑
1、并列不当 注意并列词
2、不合事理
强加因果
否定不当
3、自相矛盾 注意表范围、判断、程度的词 数词失当 注意确数与约数。
A. 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 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 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B. 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 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 极不负责任的。 C. 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 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 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D. 刘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 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 的孤儿合影留念。
比喻粗劣而没有价值的东西 老人和孩子
没有别的能够相比
例题引路
数词不当,确数与约 数不能同时使用。
1、有近20%左右的同学,在这次考试 中没有及格。
解析:“近20%”与“左右”矛盾。
2、本公司因业务发展,特向社会招聘 五位业务员,要求年龄在20—22岁左右, 男女不限,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解析:“20-22”是确数,“左右” 是约数,前后不能同时使用。
“集体讨论”不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绝对前 提。 2、只要有了水,作物就可以存活,这是最
基本的常识。
“只要有……就”“是”这样的表判断的词,表“水 是作物存活”的充分条件,而这是不合生活事理的。 注意句中的一些表示范围、表示判断、表示程度的词语 (尤其是带有绝对意义的词如“全”“都”“凡”“从 来”“历来”“一定”“必须”等)
例题引路
强加因果
1、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 因为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 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
选修课 病句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选修课 病句表意不明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03765272b84ae45c3b358c7a.png)
直面病句
主客颠倒
1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分析:句子主客倒置了,应该是“我与报纸接触”。
2、 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国人民是不陌生的。
分析:应是“我国人民对爱迪生这个名字” 。
3《人民日报》的这篇社论对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 青年感到特别亲切。 分析:主客体位置颠倒。改为“我们这些即将毕业 的青年对《人民日报》的这篇社论感到特别亲切。”
例①:采访这位先进工作者的是三个报社的记者。 例②: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次会议 . 例③: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5)“和”字连接的前后部分界限不清引起
例①:小刚和小华的爸爸到学校来了。 例②:老师和学生中的一部分。
(可指老师和一部分学生,也可指一部分老师和一部分学生)
(6)由语义不明引起 例: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 坏了。
直面病句
不合事理
4、参加这项比赛的选手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 1.68米,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分析:“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不合逻辑,既然 是“平均”,就该是明确一定的,而且文化程度怎 么平均?删去“以上”。 5、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标价分别为228 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标价为106元、 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 分析: “倍”只能用于增长。
语文选修课——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表意不明”病句类析
1.指代不明
例①:那个刚来的人谁也瞧不起。 例②: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进步很大, 因为老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 (“自己”究竟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明, 根据语境可将“自己”改为“我”)
2.有歧义
因多义词、多音词、结构不同、多层定语等原因 造成词语有不同的理解,句意不明,这就是歧义现 象。
高考语文必备:辨析并修改病句-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附巩固训练与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必备:辨析并修改病句-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附巩固训练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e2b8c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b.png)
高考语文必备:辨析并修改病句-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附巩固训练与答案解析)教学目标1.了解辨析病句最需要的语法常识。
2.掌握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的类型及其辨析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的类型及其辨析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做题规律教学过程壹、辨析表意不明一、指代不明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
1.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位”是指“前方记者”还是指“专家”?指代不明。
2.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可以理解为他生活中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他银幕上的形象,表意不明。
3.班会上,李明建议开展读书活动,陈新建议开展影评活动,我同意他的意见。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是同意李明的建议,还是同意陈新的建议?句中的“他”指代不明。
关注指示代词:在句子中指称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分近指代词(这)和远指代词(那)。
句中使用代词有使语言简洁的作用。
但由于句子结构成分复杂,往往有多个陈述对象对应一个指示代词或多个指示代词对应一个陈述对象的情况,这就容易出现指代不明的问题。
辨析时要关注句中的指示代词,如“这”“这些”“其”“此”等。
二、歧义(一)因“结构不定”造成歧义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
1.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
【2020】最新高考语文复习病句专题(精心整理)及参考答案
![【2020】最新高考语文复习病句专题(精心整理)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bef27f16fc700aba68fc07.png)
方法1、复句中关联词语序分两种情况:
同一主语,主语在前,格式为:主语+前关联词+主语+后关联词。
不同主语,关联词在前,格式为:关联词+主语①+关联词+主语②
例如:①你因为不努力学习,(你)所以成绩下降。(同一主语)
(6)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7)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8)因词序不当造成不合合乎事理或前后不呼应。
(3)主宾搭配不当。
例: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主语“李明德”和宾语“单位”搭配不当。把第一个“单位”改为个人,第二个“单位”去掉。或者前面改为“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时所带的部队”)
方法4、简化成分,重新阅读,看是否搭配――查是否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
多层定语的次序。(记句子——谁的——多少——怎样的——属性)
牢记类句: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篮球(e名词)女(f名词)教练。
例句①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例①: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例②: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追踪检测题《语病之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类题》附答案详析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追踪检测题《语病之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类题》附答案详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64f42827284b73f24250a7.png)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追踪检测题《语病之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类题》题组一表意不明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电动自行车数量大,速度快,引发的治安案件多,因此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登记制度,将会得到许多城市的市民的理解。
B.取消农业税,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C.《阿Q正传》描写贫苦农民阿Q投向革命,而假洋鬼子等却不准他革命,最终被送上断头台的悲剧。
D.应该看到,不少歌星、影星成了中学生崇拜的偶像,他们将青春的热情乃至痴情恣意挥洒,常常荒废学业。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帮助家境不好的孩子上大学,是我们应该做的,况且这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我们一定要帮助她圆大学梦。
B.作为学生会主管体育的委员,他竟未按学生会的决定,把比赛日期告诉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
C.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
D.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与《马赛曲》一样,都是当祖国处在危亡关头的抗日烽火中,用心灵和热血铸造的。
B.发现有关曹雪芹的史料已属不易,鉴定并用于科学的“红学”研究更不容易,“红学界”过去很多专家主要精力就花费在这方面。
C.农林部的老林是个复员老兵,生性耿直,有时有些偏激,部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
D.北京地铁公司宣布,自3月13日起,地铁1号线中午平峰时段的列车运行间隔缩短至3分钟,晚高峰列车运行间隔缩短至2分05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这个记者没有按照报社领导的要求,如实报道地方政府治理污染不力、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问题,受到了停职处分。
病句之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答案
![病句之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7c3da04afe04a1b071de78.png)
辨析并修改病句--- 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表意不明】一、认识表意不明现象“表意不明”,也叫歧义句。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也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项目。
所谓歧义是指表达的意思不确定,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不好断定。
歧义影响语言表达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是造成句子表意不明的主要原因。
二、常见表意不明的语病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指代不明1.电影《英雄》上映以后,李冯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画面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
陈述对象混乱,“其”指代不明,容易让人误解为指代的是“李冯的同名小说”。
2.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这方面”指代不明,到底是指欣赏好诗,还是指创作好诗指示代词指代不明指前面的句子叙述了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后面的句子中用指示代词“此”或“这”等来替代前面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造成后面的句子有两种以上的理解。
3.我来到这个厂不久,就发现张主任对自己的办公条件比较关心。
“自己”既可以指“我”,也可以指“张主任”。
4.小倩告诉我,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她”可指代小倩,也可指另外一人。
“我们”也指代不明。
5.不几天,刘备领大军到了零陵。
零陵太守刘度派大将邢道荣和他的儿子引兵出战。
“他”是指“刘度”呢,还是“邢道荣”呢读者难以捉摸。
【注意】:提高对代词的警惕性。
句中有指示代词(这、那、这些、那些)和人称代词(他、她、他们、她们),这些代词使用不当,会造成句子表意不明。
(二)语法歧义。
1.多义词(短语)造成歧义:由于句中某个词或短语是多义的而使句子意思可能有多种解释。
例(03高考)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动补结构“看不上”的一种意思是“看不起”、“瞧不起”的意思;另一个意思是“看不着”。
(94高考)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前”做名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大;“前”做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则只能在15日这一天去县里2.指代不清造成歧义:由于句中指代性的词语指代不清使句子意思可能有多种解释。
病句修改分类练习之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
![病句修改分类练习之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b2002d8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0.png)
病句修改分类练习之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山东卷第5题A项) 【解析】表意不明,“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有歧义,可以理解为“两个目击者”,也可以理解为“两个弹壳”。
【易错提醒】高考表意不明语病主要有词的多义导致歧义、不同停顿产生歧义、指代不明、修饰两可等几种类型。
【备考指导】一看数量短语,数量短语和“的”同时出现,常会产生歧义。
二看多音、多义词,多音、多义词往往容易造成歧义。
三看代词,代词如“这”、“这些”、“他”、“自己”等在句中的指代内容是否明确。
四看“和”字,从词性来看,可以是连词,表示并列;也可以是介词,表示对象。
词性不同,在句子中作用也不同,容易产生歧义。
病句修改分类练习之不合逻辑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
(新课标卷Ⅱ第14题D项) 【解析】逻辑混乱,两面对一面,因为前面“提笔忘字”只涉及不好的一面,而后面“能否很好地传承”说的是两面,删去“能否很好”。
2.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山东卷第5题B项)【解析】不合逻辑,主客体颠倒,应改为“对于初学英语的人来说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或删去“对于”。
3.城镇化攸关到亿万人民的生活质量,它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安徽卷第17题D项)【解析】不合逻辑,“攸关”一般可理解为“与什么有关”、“关系到什么”、“所关联的”,“攸关”已包含“到”的意思,这是由于词语误用而导致的逻辑错误,可将“攸关”改为“关系”或“涉及”。
4.女性学者被称为“美女学者”,我还听过“美女主持”“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
高考语文病句: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高考语文病句: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54f3514ca98271fe900ef91b.png)
高考语文病句: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1.作为学生会主管体育的委员,他竟未按学生会的决定,把比赛日期告诉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
1."……决定,擅自把……"或"……决定,没有把……"2.有过艰苦的岁月,我们兄弟手足情深,在这中秋之夜,我怎能丢下残疾的哥哥和弟弟去看精彩的演出呢?2."……和弟弟一起去……"或"……和弟弟一个人去……"3."喜乐",真名叫赵熙乐,他是个天生的乐天派,全班、甚至全校闻名的大活宝,他的笑话说不完。
3."……大活宝,有关他的……"或"大活宝",他满肚子的笑话……"4.郭沫若先生认为杜甫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诗歌艺术成就不如李白,以及死于吃了腐坏牛肉中毒的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4.郭沫若的观点值得商榷,郭认为这些观点值得商榷.5.他公开说不适当的布置作业,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没有好处,教导处应当予以制止。
5."他公开说:……"或"……没有好处。
教导处……"6.你猜刚才谁来找我了?竟是前几天去雅鲁藏布大峡谷才认识的奥仁多吉的大哥。
真是做梦也想不到。
6.才认识的,是奥仁多吉,还是奥仁多吉的大哥7.自从天河市党委发出通知以来,短短几天市教委图书馆就收到了许多出版社赠送的图书,工作人员又高兴,又忙活。
7."……许多家出版社……"或"收到了出版社赠送的许多图书,……"8.一些房产中介表示了同样的担心,他们认为购房者一定要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可盲目跟风。
(天津卷)8.不合逻辑,“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能并列,“地理位置”属于“房源条件”。
9.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2020年高考浙江版高考语文 专题五 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2020年高考浙江版高考语文 专题五 病句的辨析和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d222665731126edb6f1a108a.png)
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修改意见】或说“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或说“以党和人民 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例: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 术。 【修改意见】或说“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原则”,或说“以保证 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 (6)表对象 【典型结构】对象……面向……;对于……上;同期……相比同比;围绕 ……为中心。 例: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例:其实,胡适先生英文文章也写了不少,连同这一百几十件信札,都应该 收集成书,供中外学者阅读之便。 【修改意见】或说“供中外学者阅读之用”,或说“以便中外学者阅 读”。 (4)表条件 【典型结构】需要……不可;非……才行;根据……的状况出发。 例:当然,要搞好跨学科渗透和综合,并非易事,需要下一番功夫不可。 【修改意见】或说“需要下一番功夫”,或说“非下一番功夫不可”。 (5)表意图 【典型结构】从……为出发点;本着……为原则。 例: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党和人民
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修改意见】或说“分外活跃而健谈”,或说“活跃而健谈多了”。 (10)表数量 【典型结构】大约……左右;高达……之巨。 例:我国大约30%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 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修改意见】或说“大约30%的青年”,或说“30%左右的青年”。 例:别小看这只太空马桶,它的造价高达三千万美元之巨。 【修改意见】或说“高达三千万美元”,或说“达三千万美元之巨”。 2.暗换主语 例如:澳门一些不知名的“冷门”景点在旅游部门官员的着力开发打造
例:镇海口海防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六部分 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修改意见】或说“分序厅……六部分”,或说“由序厅……六部分组 成”。 (8)表范围 【典型结构】大多……以……为主;以……为宜最好。 例: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青年师生为主。 【修改意见】或说“大多是青年师生”,或说“以青年师生为主”。 (9)表程度 【典型结构】分外……多了;过分的溢美;悬殊很大。 例: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说明:常见的易造成赘余的包含词使用还有“当前”和“当务之急”连 用,“十分”和“酷”连用,“十分”和“悬殊”连用,“防止”和 “不”连用,“令人”和“堪忧”连用,等等。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句式糅合在一起,从而造成语 句结构的混乱。通过对近年来各地高考试卷和模拟试卷中此类试题的 梳理,可以发现,出现频率较多的句式杂糅情况主要有以下十类: (1)表被动 【典型结构】被(受)……所。
病句的——“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课件
![病句的——“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86bb6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8.png)
正确。
04
病句的识别与纠正
识别病句的方法
语感感知
通过阅读句子,凭语感判断是 否存在问题。
语法分析
分析句子结构、词语搭配、时 态等方面,判断是否符合语法 规则。
语境理解
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含 义,判断是否表意明确。
常见病句类型识别
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如成分残 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等,
因果关系不当
句子中的因果关系不成立或表 述不当。
分类不当
对事物进行分类时,标准不一 致或分类错误。
如何修改不合逻辑的病句
明确概念
确保句子中涉及的概念 清晰明确,避免模糊表
述。
检查前后矛盾
仔细检查句子前后信息 ,确保没有相互冲突的
内容。
调整因果关系
确保句子中的因果关系 成立,并表述恰当。
纠正分类问题
练习题二:不合逻辑
总结词
前后矛盾、不合常理
详细描述
这类病句中存在一些逻辑上的矛盾或不合常理之处,使得句子表达的意思与实际情况或常识相悖。例如,“今天 天气很好,但是明天会下雨”这句话中,“今天天气很好”和“明天会下雨”之间存在逻辑上的矛盾。
练习题二:不合逻辑
练习题示例
虽然他很努力地学习,但是成绩一直 不好。
03
不合逻辑的病句
什么是逻辑
逻辑
指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在 语言表达中,逻辑是指句子之间的连 贯性和合理性。
逻辑的重要性
逻辑清晰的句子能够准确传达信息, 使读者易于理解。
不合逻辑的原因
01
02
03
04
概念不清
句子中涉及的概念表述模糊或 不明确,导致读者无法理解。
2020届高考病句题规律总结
![2020届高考病句题规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cf8588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17.png)
高考病句题规律总结标志词例句分析并列词组当句中出现“和”“与”“及”“以及”或顿号等表并列的词组时,可能会出现搭配不当、不合逻辑(分类不当)、语序不当、语意不明、语意重复等语病。
1.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样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并列短语“权益和要求”作“维护”的宾语,但“维护”与“要求”不搭配。
)2.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庶,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分类不当,“梨树和枣树”都是“果树”)3.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语序不当,应为“听取和讨论”)4.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
(语意不明,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费”计“三千余元”还是单“诉讼费”“三千余元”)两面词句中有“能否”“是否”“好坏”“优劣”“高低”“有没有”之类的两面词,要看是否为一面对两面的错误。
1、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好坏”是两个方面,把“能”改为“能否”。
)否定词有“不”“没有”“否认”“避免”“防止”“缺乏”“杜绝”“无时无刻”等词用在句中,就要考虑是否由于这类词重复出现造成句意不明。
1、今年五一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否定失当,“禁止”和“不得”保留一个即可。
)数量词如果句子中出现数量词,就要考虑是否有歧义、搭配不当、重复矛盾等语病。
1.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
(表意不明,是“三个学校”还是“三个学生会干部”)2.国产轿车的价格低,适于百姓接受,像“都市贝贝”市场统一售价才6.08万元,“英格尔”是6.88万元,新款“桑塔纳”也不过十几万元左右。
2020高考复习病句表意不明
![2020高考复习病句表意不明](https://img.taocdn.com/s3/m/9668c57aaf45b307e8719759.png)
2020高考一轮复习:病句之表意不明清晰明确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如果语言令人费解,或者不能表达确定的意思,就会造成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类病句属于语意性病句,多是由词语指代不明、归属不明或者句子结构不清等造成的语句有歧义或费解,主要包括指代不明造成歧义和修饰两可造成歧义两种类型。
近年来,虽然高考偏重于考查结构性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对语意性病句(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的复习。
考向一指代不明造成歧义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仅银饰价格比较大众化,而且还有排毒养生的作用,起到加速新陈代谢和增强抵抗力的作用,可见经常佩戴银饰品,对健康有百益而无一害。
B.邢小燕专家说,诸如缺乏锻炼、吸烟、酗酒、作息规律等生活方式造成原慢性病越来越多,但真正把医生的话放在心上并做出调整的患者并不多。
C.古诗词专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已决定定居南开。
南开大学专门建造了一栋中式书院――迦陵学舍,用于叶嘉莹教学、科研。
D.第一、二代华人逐渐步入中老年,他们如何养老成为热点。
海外养老还是回国养老,如何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幸福,这成为了许多华人面临的问题。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语序不当,把“银饰”与“不仅”调换顺序;B项,不合逻辑,把“作息规律”改为“作息不规律”;D项,表意不明,“这”指代内容不明确。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根据权威部门的调查显示,全国各大中城市楼市成交量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调控措施让不少人对购房持观望态度。
B.宣传部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的专项行动,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必须受到严肃查处,这是极为重要的。
C.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增加赤字,放松货币,这些举措可能会收到短期效果,但对未来未必有利。
D.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要查处部分地区加油站超价销售或变相涨价等价格违法。
2020人教版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2 第4讲 “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 Word版含答案
![2020人教版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2 第4讲 “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73d821cc7931b765ce153f.png)
第4讲“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表意不明就是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不明白。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指代不明,二是有歧义。
2.“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到底是他生活中的状态还是银幕上的形象,对象不明造成歧义。
3.此句中的“近30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国家和国际组织”,也可以理解为修饰“领导人”,属修饰两可造成歧义。
“今年5月9日是……周年”搭配不当,应在其后加“纪念日”。
4.句中“批评的人”概念不明确,既可以指“文章所批评的人”,也可以指“批评他这篇文章的人”。
5.“还”读“hái”,作副词,意为“仍”;读“huán”,作动词,意为“归还”。
6.停顿位置不明,造成表意不明。
“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这种停顿的意思是财务大臣的行为极不负责任,日本在野党对此强烈指责;“日本在野党……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这种停顿的意思是日本在野党的行为极不负责任。
7.“和”词性不明,既可以理解为连词,句意为“他瞒着董事长和总经理两个人,自己去做某种事”;也可理解为介词,句意为“他瞒着董事长,跟总经理一起做某种事”。
[即时训练]请辨析下面句子的语病。
1.著名航天专家梁启超之子梁思礼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在70大寿刚过不久,在一个阳光照耀的正午失足跌入6米深的井里。
辨析:2.《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作出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
辨析:3.农业部25日表示,康菲公司提供的10亿元将用于解决河北省和辽宁省部分区县养殖生物以及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补偿问题,地方政府部门将组织做好资金发放工作。
辨析:4.上海某中学为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专门开设展台,展出了十多个学生制作的飞机模型。
辨析:5.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辨析:6.他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他终于想起来了。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病句复习——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病句复习——表意不明、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2cae50a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e.png)
不合事理,用词不当,“夷为平地”一般指把 高出来的、凸出来的建筑物铲平、消除,使成 为平地,不能用于“深坑”。
1、给病人做手术,过去由医生个人决定, 现在规定重大手术需要集体讨论决定,这就保 证了手术的顺利的进行。
乱用否定,造成混乱。
2、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 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双重或多重否定造成不合逻辑。
计策:注意多重否定、反问、及有否定意义的词。 如:以防、防止、避免、忌、戒、制止、禁止、否认 忘记等。
4、不合事理
指语句陈说的事实或表述的观点不符合生 活的常理或人们普遍认同的公理。
——模棱两可
例1、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 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 看法是否定的。
指
例2、忠王李秀成被清兵抓住砍头时是不是表现得很 勇敢呢?从一些历史资料看,并不是这样。
代 不
例3、在离开学校已经20年的今天,也已为人师表的 我还清楚记得那次劳动之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计策: 抓并列短语,看是否存在种属、交叉、重 复、对峙的矛盾。
4、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 学。
[析]“伪科学”这一概念用错了。“戴上……面具”就是表里不 一,“伪科学”是“反科学”的,“戴上伪科学的面具”实际 上就不是反科学的。应改为“戴上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
5、地震产生之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 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产生。
3、否定不当
否定失当指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多次运用 否定,结果将本意弄反了。
如:夜间驾驶,驾驶员要严格控制车速,适
高中修改病句: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
![高中修改病句: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588a9ffeb4daa58da1114a7e.png)
修改病句3——表意不明“表意不明”类病句的病因,往往与句子成分残缺、赘余或用词不当,说话不严谨等有关。
“表意不明”类病句是一类带有语言综合运用性质的难度较大的题型。
所以,对这类病句的辨析与修改需要我们通过大量的训练去掌握一些常用的方法技巧方可解答。
“表意不明”类病句的具体病因,总结出以下几种情况:一、多音多义字造成歧义汉语的多音多义字较多,有时在同一个句子中,某些字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由此所造成的歧义往往是隐蔽的,需要我们仔细辨析。
例如:①他的借条上写着:还4欠款5 000元。
病因是多音字造成了歧义。
因为“还”字有两种读音,如果读hái,意思是仍然欠5 000元钱;如果读huán,意思是已经还清了原来欠的5 000元钱。
(究竟选哪种读音,表达哪种意思,要选定一种)②教室没有锁4。
病因是多义字造成了歧义。
“锁”既可作为名词又可作为动词,作为名词时是指“安在门窗、器物等的开合处或连接处,使人不能随便打开的金属器具,要用钥匙、密码、磁卡等才能打开”;作为动词时是指“用锁把门窗、器物等的开合处关住或拴住”。
(是选择名词还是动词?二者必取其一)所以这类病句修改的关键是“以音辨义”“以字义辨句意”,根据字音、字义来确定真正的句意。
二、停顿不同造成歧义在某种情况下,同一句话停顿的位置不同,也会导致句子的结构不同、句意不同。
例如:①世界上一年出版的各类刊物有上亿册。
病因是停顿的位置不确定造成了意思的不确定。
这个句子有两种不同的停顿方式,也就有了两种不同的意思。
一种是“世界上/一年”(侧重的是“一年”),另一种是“世界/上一年”(侧重的是“前一年”)。
停顿的位置不同,就导致了句子的陈述对象不同,所以修改时要选择其中一种。
②贪污上级拨来的抗震救灾专款和捐助的希望工程款八万多元。
病因是停顿不同,句意也不同。
一种是“贪污上级拨来的抗震救灾专款/和捐助的希望工程款八万多元”,强调的是贪污的是两类款项和事实,另一种是“贪污上级拨来的抗震救灾专款和捐助的希望工程款/八万多元”,强调的是贪污的金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病因阐释和解题方略
典例剖析
(2)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了两家 银行。 答案 “和”词性不明,既可以理解为连词,句意为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自己去干某种 事”;也可理解为介词,句意为“他背着总经理跟副总 经理一起干某种事”。 (3)许多欧洲国家看不上全美职业篮球赛。 答案 “看不上”有两种解释:一是“看不到”,二是 “看不起”。
指“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也可以指“不是性格开朗
外向、不拘小节”,因而造成了表意不明。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病因阐释和解题方略
典例剖析
(2)人类将美好的希望熔铸在艺术品里的创作活动几乎与 人类文明的历史同步发展,它们在各国的艺术博物馆的
收藏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训练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 ) A.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 很多。 B.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未来15年,对中国和其他发展 中国家来说都是发展的关键时期。 C.关于脂肪对人类影响的讨论由来已久,那么脂肪对人类究竟是有益还是有 害,现在的主流观点是否定的。 D.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 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解析 A项,表意不明,语意费解,究竟是“下降了近15%”,还是“下降了 15%左右”?B项,表意不明,“离开奶奶和妈妈”有歧义。C项,“12个新闻单 位的记者”有歧义。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念
(2)并列的词语不全部属于收束 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
并
语
答案 “种属不一”或“暗换主语”,“既要
列
如: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 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不属于文化的
不
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 “多向性与多面性”;应将最后一个分号改为
当
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 句号,并在“既要”前加上“我们”,以总结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训练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 ) A.专家指责化工厂监管不力导致硫酸泄漏,并且在泄漏初期没有及时采取补 救措施的行为使厂长非常气愤。 B.人们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集体忧虑,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公众对浪费 时间的深深自责以及对生命消逝的无尽怅惘。 C.乡村教师陈发喜扎根山区,倾情助学三十一载,当他荣获“荆楚楷模”称 号的消息传来,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都前来向他表示热烈祝贺。 D.王会长告诉记者,自宋朝以来,“李”“王”“张”一直是中国人口较多 的姓氏,李姓和王姓的部分人口曾经在北方地区广泛分布。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训练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 A.2018年全国有749万名高校毕业生,与去年相比,今年应届毕业生期望到北 京、上海、广州、深圳求职的比例下降了近15%左右。 B.我刚四岁,爸爸就离开奶奶和妈妈去广东打工,一直到我七岁的时候才回 来,我孤僻、不爱说话的性格,大概就与此有关吧。 C.由我市12个新闻单位的记者组成的采访组,将深入农村牧区,深入百姓生 活,多方搜集能够反映呼伦贝尔农牧业更强、农牧区更美、农牧民更富的新闻素 材。 D.与中国合作的美国西部快线公司单方面发布了终止合作的新闻公报,在公 报中声称,中铁国际的能力满足不了西部快线公司希望及时有效推进项目的愿望。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病因阐释和解题方略
典例剖析 4.多个词义造成歧义 典例27 下列句子都存在多个词义方面的问题,请作 具体说明。 (1)这个粮店的大米保管没有问题。 答案 “保管”既可以理解为名词,指仓库粮店的保藏 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理解成动词,做“完全有把握,担 保”解释。
解题方略:
答案 此处属指代不明造成歧义。此句中“它们”指代
明确病因,做到“五看”: 不明,从句子结构分析来看,“它们”是指“创作活
动”,而实际上应该指“艺术品”,因此造成了表意不
明,可将“它们”改为“这些艺术品”。
(3)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 纯真无瑕,充满幻想。
答案 句中的“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对象不明,既可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解析 A项,表意不明,“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既可以看作承 前省略主语“孩子们”的谓语,也可以指李大伯的行为;B项,“一家”有歧义, 表意不明;D项,指代不明,句中“它”是指“货物运输”还是“旅客运输”不明 确。
第1轮 ·语文
意义。
答案 此句中“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一句在“工人
的”之前停顿,表示工人的女儿身患重病;在“工人
的”之后停顿,则表示工人身患重病。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病因阐释和解题方略
典例剖析
(4)(山东卷)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 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 是出自同一支枪。 答案 此句中的“两个”是修饰“目击者”还是“弹 壳”呢?修饰两可造成此句有歧义。
学生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 念 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
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并 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
答案 种属并列而致不合逻辑,“床上用品” 列 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
从属于“生活用品”,可删除“以及床上用 不 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
品”。若要强调床上用品,可把“以及”改成 当 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尤其是”。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病因阐释和解题方略
典例剖析
(不合逻辑,“历史图片”“历 (3)(湖南卷)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
史物品”都是“历史资料”, 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
概
三者并列不当。)
的;既有过去时,也有现在时、将来时;既要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
—— 语言的构建和运用
专题二 辨析并修改病句 ——好好说话,力求规范
第5讲 辨析病句(三) ——“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
栏 目 导 航
题型五
表意不明
题型六 不合逻辑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题型五 表意不明
清晰明确,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如果语意令人费解,或者不能表达确定的 意思,就会造成表意不明的错误。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病因阐释和解题方略
典例剖析 3.多个读音造成歧义 典例26 下列句子都存在读音方面的问题,请作具体 说明。 (1)这个人好说话。 答案 “好”可读成“hǎo”,也可读成“hào”,读音 不同,表意不同。 (2)到2014年底,小王还贷款一万元。 答案 “还”读“hái”,做副词,意为“仍”;读 “huán”,做动词,意为“归还”。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解析 A项,有歧义,厂长气愤的对象是“专家”还是“化工厂”,不明确。 C项,有歧义,将“其他学校领导”改为“学校的其他领导”或“来自其他学校的 领导”。D项,有歧义,将“李姓和王姓的部分人口”改为“李、王两种姓氏的部 分人口”或“李姓的全部人口及王姓的部分人口”。
不 混乱,就会出现概念间包含或 答案 概念并列不当,“留学生吟诵社”不属
当 交叉的错误现象。
于“朗诵爱好者”。可在“留学生吟诵社”后
加“的成员”。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病因阐释和解题方略
典例剖析
(2)(江西卷)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 概 如:(天津卷)“五大道历史体
训练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 A.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B.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两家运营商竞争愈演愈烈,为抢占市场,击败对手, 一家投入10亿元用于奖励使用其软件的出租车司机和乘客。 C.中国女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其《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这是继 2015年刘慈欣凭《三体》获奖之后,中国科幻作家再次获得这一殊荣。 D.最新数据分析表明,运输量对能源消费影响最大,无论是货物运输还是旅 客运输,它的运输量是决定交通运输能源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病因阐释和解题方略
典例剖析 5.结构原因造成歧义 典例28 下列句子存在结构方面的问题,请作具体说 明。 玉林待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 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答案 是“看了十天”,还是“十天的报纸”,对结构 关系的理解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语意。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解析 A项,句中“批评的人”概念不明确,既可以指“文章所批评的人”, 也可以指“批评他这篇文章的人”;C项,指代不明,否定的是“有益”还是“有 害”,不清楚;D项,示意不明。把“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改为“向《人间 指南》编辑部投诉”。
列 解题方略: 答案 “报纸”“杂志”属于“出版物”,大
不 解答此类题目要看并列词语(短 小概念不能并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