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合集下载

文学理论资料

文学理论资料
•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 文学创作的心理、社会和历史文化背景
• 文学作品的接受和传播过程
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包括:
• 什么是文学?
• 文学的功能和价值是什么?
• 如何创作和欣赏文学作品?
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
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
• 古典文学理论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
• 中世纪文学理论时期(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文学批评)
• 强调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和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特点:
• 重视文学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
• 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 崇尚人民和人道主义精神
03
文学理论的具体应用
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文学理论对文学创作具有指导作用
文学创作对文学理论具有检验作用
• 提供文学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 验证文学理论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 激发文学创作的灵感和创意
• 推动文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文学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
文学理论为文学批评提供标准和方法
• 帮助批评家更好地评价文学作品
• 指导批评家进行有意义的批评
文学批评对文学理论具有反馈作用
• 揭示文学理论的不足和局限性
• 推动文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文学理论在文学史研究中的应用
文学理论为文学史研究提供视角和框架
• 强调创新和反思
• 全球化研究:关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学创作和批评
• 重视实践和应用
• 多元化研究: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学流派和观点
• 追求多元和包容
文学理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文学理论面临的挑战包括:
文学理论面临的机遇包括:
• 信息时代对文学理论的冲击
• 跨学科研究为文学理论带来新的视角和方法

文学理论(学)

文学理论(学)

⽂学理论(学)第⼀编导论第⼀章⽂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学理论的性质⽂学理论属于⽂艺学的范畴。

⽂艺学是研究⽂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的统称,也可称为⽂学学。

它包括⽂学理论、⽂学批评、⽂学史、⽂学理论史、⽂学批评史五个分⽀。

传统的⽂艺学分类是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学理论、⽂学批评、⽂学史。

●⽂学理论:作为⽂艺学的分⽀之⼀,它是指研究⽂学活动的⼀般规律的学科,它以⽂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法作为研究内容。

●⽂学批评:是指分析和评价具体⽂学作品、作家和⽂学现象的学科。

⽂学批评的对象是以作家、作品为主的⼀切⽂学现象。

●(注意:⽂学批评兼及⽂学活动的各种现象,其中也包括对⽂学批评⾃⾝的评价和判断)●⽂学史:●是指从历时的视⾓探讨各民族⽂学和●世界⽂学发展的具体历史的学科。

●(它是⼀门历史地、具体地考察⽂学产⽣、发展和演变过程、状况、经验和规律的专门学科。

)●⽂学理论以整体的⽂学现象作为⾃⼰的研究对象,从理论的⾼度宏观的视野阐明⽂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使对⽂学问题的解释和阐明都上升到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的⾼度,从⽽使其成为指导和规范整个⽂学活动的基础的思想和理论。

⼆、⽂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学理论是关于⽂学的理论,其研究对象就是⽂学。

具体说,⽂学理论是以⼈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的⼀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和探讨⽂学的性质、特征、功能、价值和⽂学创作、接受、发展的规律,并从中发现并建⽴起⽂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及相关的科学的研究⽅法。

(⼆)⽂学理论的研究任务五个⽅⾯:⽂学发展论、⽂学本质论、⽂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学接受论。

美国当代⽂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论及批评传统》⼀书中提出了⽂学批评四⼤要素的理论,⑴作品⑵宇宙(或世界)⑶作家⑷读者。

从⽂学活动的整体性来看,这四要素是相互渗透、依存和作⽤的,是不可分割的统⼀整体。

三、⽂学理论的研究⽅法●不同学科间的⽅法可以在⼀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

一、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二、文学理论五个方面的任务:1,文学活动发展论,研究文学活动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规律。

2,文学活动本质论,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人类活动的特殊本质。

3,文学创作论,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

4,作品构成论,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5,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三、文学理论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四、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第三章一、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文学活动既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类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

二、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活动四要素:1,世界(模仿论:德谟克利特:“艺术模仿自然”说柏拉图“影子”说亚里士多德,艺术的起源和主要作用在于模仿)再现论:魔幻现实主义 2,作品 3,读者(姚斯:“接受美学”,伊瑟尔:“隐含的读者”、“空白”“召唤结构”)4,作家三、文学活动的发生: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四、为什么把劳动作为文学活动的起点:1,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2,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3,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五、文学活动的发展:社会风气的变化、时代变化、非人力(黑格尔:世界本原的理念)、自然界的运行(弗莱:“循环”)他把文学史上的作品按照类型按照时代划分为四类:喜剧、传奇、悲剧、讽刺文学。

文学发生的根本力量是生产劳动六、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有两种体现:1,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较低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

2,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如18世纪的德国和19世纪的俄国。

名词解释 文学理论

名词解释  文学理论

名词解释绪论文学理论:广义来说,文学理论又称文学学,通常是关于文学的学问。

由于:“文学学”一词出现了两个“学”重叠,不大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所以,习惯上称为“文艺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语世界“文学理论”在中国文学界得到广泛传播,取代了“文艺学”而流行而来。

文学理论是从文学活动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从有文学活动开始就有说明这些活动的言论。

而且随着文学活动的深入发展,这些言论也变得愈加系统,形成文学理论。

第一章唯物史观:P社会结构:P意识形态:P艺术掌握:P20艺术生产:P22 人对世界的审美活动,意识形态生产。

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的基础上,以审美情感去体验、发现和反映世界的美,并创造出美的精神世界,让人不仅从中受到美的陶冶、而且认识世界、弘扬人的价值,在各种精神生产中,艺术生产是一种最富于创造个性的“真正自由的劳动”。

马克思主义人论:P24美的规律:P28 美的规律反映的是客观存在的美的事物的内在关系,具有客观性。

美的规律的表现形式又是变化的、相对的,因时间、空间和事物性质以及创作主体、评价主体的不同而变现为不同的形式。

正确认识和把握美的规律,是成功进行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基本要求。

现实主义创作原则:P29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原则,既是唯物史观和“美的规律”思想的体现,又是对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美的规律的思想在叙事文学创作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它要求作家真实描写现实的社会关系,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美学的、历史的批判标准:P30文学价值观:P第二章文学的“源”和“流”:P“二为”方向:P“双百方针”:P第三章文学:P 是现实在话语含蕴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P审美属性:P语言艺术:P第四章文学价值:P102 文学价值既是作家创造的,又需要读者阅读接受才能实现。

文学价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学价值是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作者、世界、作品、读者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提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作者。

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的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的起点。

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

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

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

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

文学的含义:简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当然文学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的。

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

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渗透,侵染的状况。

第一讲什么是文学理论

第一讲什么是文学理论

因此, 因此 , 理论的最初含义在希腊人那里表明了一 种只有哲学家才能踏上的通往智慧之路的超然性的 理想。 理想。 与此相类似, 研究理论的人—— 哲学家或者纯 与此相类似 , 研究理论的人 ——哲学家或者纯 理论科学家,凝神观照,亲身感受, 理论科学家 , 凝神观照 , 亲身感受 ,“ 面对事情本 就好象我们在剧场中(运动场) 身! ,就好象我们在剧场中(运动场)观看壮观的 场面。 场面。 文学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关于文学的哲学 思考,文学理论即文学哲学。 思考,文学理论即文学哲学。
文艺社会学、文学史学、文艺心理学、 如:文艺社会学、文学史学、文艺心理学、文 艺美学、文学宗教学、文学人类学等等 艺美学、文学宗教学、
“文学学”(文艺学): 文学学” 文艺学)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三)从历史与文化模式的角度来理解 文学理论的知识形态与研究对象
1、中国文论 外国文论(如西方文论等) 2、外国文论(如西方文论等) 文艺理论与诗学体系与不同的文明模式、 文艺理论与诗学体系与不同的文明模式、 文化历史传统、 民族精神、 自然环境、 文化历史传统 、 民族精神 、 自然环境 、 思维 方式和基本价值取向等等问题相关。 方式和基本价值取向等等问题相关。
“看(理论)是人的一种本性” 看 理论)是人的一种本性”
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一开篇: 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一开篇: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我们乐于使用我们的感觉就是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一个说明;即使并无实用,人们总爱好感觉,而在诸感觉中, 一个说明;即使并无实用,人们总爱好感觉,而在诸感觉中, 尤重视觉。无论我们将有所作为,或竟是无所作为, 尤重视觉。无论我们将有所作为,或竟是无所作为,较之 其它感觉,我们都特爱观看。理由是:能使我们识知事物, 其它感觉,我们都特爱观看。理由是:能使我们识知事物, 并显明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 此于五官之中, 并显明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 此于五官之中,以得于视觉 者为多。 者为多。” “看是人的本性” ,因此人都有理论或形而上学 看是人的本性” 因此人都有理论或形而上学 倾向。 (metaphysics )倾向。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1、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也叫文学学。

文艺学是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受到文艺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给以文学实践以指导。

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2、文学史:指以文学产生、发展、演变的状况以及文学发展的经验与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其基本任务是或揭示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状况、审美文化、政治文化、哲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对文学发展、演变的作用和影响,或揭示各个历史时期文学发展的继承与革新的关系,或通过对具体文学现象的研究,特别是“确立每一部作品在文学传统中的地位。

”3、文学理论:指对文学作整体和系统的研究,即关于对文学原理、文学范畴与判断标准进行研究的一门人文学科,它以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为依据,但又高于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具体而言,它的研究对象为完整的文学活动,包括作品、艺术家、作者和欣赏者四个基本要素。

其基础内容为文学创作论、文学文本——作品论、文学接受论、文学观念论和文学发生发展论。

4、再现说:文学观的一种。

它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主张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模仿和再现。

它强调社会生活对文学的本源地位,强调文学对生活的依赖关系,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同时在一定意义上忽视了文学艺术与创作主体的关系,忽视了作家在创作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个性)5、实用说:一种出现很早、影响久远的文学观。

“实用说”的文学观从功能角度来界定文学,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的手段,如中国古代的“兴观群怨”说、“文以载道”说、西方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等都把文学的道德教化功能摆在首位,它同时也注意到了文学的审美特点。

6、文以载道:关于文学社会作用的一种观点。

由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经宋代理学家的解释得到完善。

它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到达目的地。

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工具,它注重文学的教化功能。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

1、什么是文学的传统或惯例指的是有特定的时代或民族的文学语言,风格,技巧等形式要素构成的一种形式体系,它通过各种途径特别是文学教育成为特定时代或民族的文学传统。

文学的传统或惯例首先是具有一种制约功能。

第二,作为一种传统,它潜移默化的渗透在人们的文学意识中,成为人们衡量文学作品好坏的一个基本依据。

2、文学再现和文学反映论的区别(1)文学的再现指的是用文学的语言,形式把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呈现出来。

有利于我们从文学作品的形式如:语言,技巧,修辞出发,探求文学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东西。

文学反映论是指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注重文学与外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联系。

使我们更多注重的是作品的外在环境对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表达的影响。

(2)文学再现的对象是有条件的,客观通过文化这个“中介”才能进入人们的主观世界。

文学再现的对象是一种被解释了的对象。

是一种非透明的反映。

再现对象之一就是“反映历史文化”,其次是“民族的文学传统”。

文学反映的对象可以是显而易见的,反映的对象也可以是一种客体。

这种客体是不需要“中介”就可以作用于人脑的。

2、文学怎样通过它的想象和形式发挥作用的文学可以通过自由的想象,使人们用一种新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感受事物。

通过改变人们的感觉和认知生活方式,可以间接的对文学产生作用。

文学也可以通过自身所创造的想象以实现其批判的作用。

也可以创造性的使用语言,使其词语或句子在一种陌生的组合形式中,造成含义不明,给人产生不同的思考。

也可以采用非常规的语言组合,这样有利于我们打破对现实相对固定的理解或感知,从而重新再现现实。

3、传播对文学活动的意义传播对文学活动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字的传播对文学活动的影响。

文字的传播,不仅是人类沟通现在和传统的重要渠道,也构成了一种不同文化的权力结构。

如作家,文学家等。

大量的作家凭借语言文字是作家的作品开始提升到更高的审美阶段,使写作者实现了从自由写作到专业化身份的转变。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

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文学理论任务:文学发展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世界、读者、作家、作品文学理论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文学人类学。

划分依据: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文学理论特征:分析性与沉思性,综合性与体系性,典范性与实践性,反思性与批判性文学活动: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阅读、批评等活动的总称。

文学活动及其构成:1世界:在这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或社会现实。

(文艺摹仿说,基本观点: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事物或世界的摹仿。

文艺摹仿说起初是在人对动物行为的摹仿上来立论的。

如德谟克利特。

2作者:作者通过创作文学作品以表达他的感受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

(中国传统:“诗言志”说;西方传统:表现说:认为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

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3作品:作品所描写的,渗透了作家思想感情的社会生活,包括题材、主题、情节、人物(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效果)4读者:强调文学对读者的接收效果,只有读者才使作品获得生命,阅读活动是读者的再创活动,读者影响作家的创作(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姚斯《走向接受美学》)世界:客观基础,作家:创作主体,作品:中介环节,读者:接受主体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产生前提。

1、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2、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人的活动的美学意义:文学创造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自觉的能动的创造,达到了全面地表现人的本质特性。

文学理论概念

文学理论概念

1.文艺学: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科学,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个分支。

2.文学活动:以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文学消费和接受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的总称。

其一,它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元素构成。

其二,它在意向上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从创作到作品到欣赏接受的过程,这是一个精神过程。

二是从文学生产到产品形成再到交换买卖的过程,这是一个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过程。

3.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普遍规律及其相关的科学方法的学科。

东西方最早都称为“诗学”或“诗论”。

文学理论的体系一般包括文学发展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五大部分4.文学批评:以一定的文学理论为指导,对以文学作品为主体的具体文学现象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和评价的精神活动。

5.文学史:以一定的文学理论(尤其是文学史理论)为指导,对文学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程进行描述,对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文学现象(思潮、流派、重要作家作品等)进行分析研究,并揭示隐藏其内的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学科。

6.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它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发展了的文学理论。

它有五大基石,分别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生产论、艺术交往论。

7.中国特色;(应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中国特色)其一,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的文学实际相结合。

其二,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相结合。

这样,既使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表述具有中国特色,又可以丰富其内涵,增强其活力。

8.当代性:(应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当代性)指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应有时代特点。

为此,一要研究与概括中国当代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和新问题。

二要应对20世纪西方文学潮流的挑战。

吸收其理性精华,揭露其非理性与形式主义实质。

三要吸收新学科,包括心理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把文学理论提高到当代科学的新水平。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1、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表现审美情感的方式,而文学作品的体裁,则是指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结构形态。

2、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再现性文学只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的刻画和模拟。

他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

并忠于现实生活,而不是绕开现实,躲避现实。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其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5、诗的审美特征: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6、文本: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7、文学作品的文学层次: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态层面、文学意蕴层面。

8、文学言语层面: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

(1)文学言语内指性(2)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

(3)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

9、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通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

文学形象特征、(1)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3)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4)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10、合理:文学形象真实性的客观规定性。

合情:文学形象需反映人的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真诚的意向。

文学形象就是在合情合理的尺度内,实现了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11、文学意蕴层面:是指文本所蕴含的理想,感情等各种内涵,属于文本结构纵深层面。

(1)历史内容层(2)想象意味层(3)审美意蕴层12、“这一个”:突出文学形象,个性与共性,普通与特殊,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13、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14、文学典型特征性:(1)文学典型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生命的总特征。

(2)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
《实践理性批判》(1780)
《判断力批判》 (1790)
审美判断(趣味判断):无利害感;没有概念的普遍性;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没有概念的必然性
2、黑格尔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集大成者、客观唯心主义者
主要著作:《精神现象学》、《逻辑学》、《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美学》等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2、生活活动:自觉意识的一面
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从发生学层面看生活活动:生活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类发展、延续的基础
从认识论层面看生活活动:马克思主义:从主客体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了人的生活活动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1、对象
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3、结构主义
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模式研究,追踪作品的“深层结构”
注重二元对立的分析方法
共时与历时/横组合关系与纵组合关系/ 语言与言语/代码与信息/能指与所指/秩序与序列等
四、读者
读者之于作品:再创造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
20世纪60年代兴起;
代表人物:
姚斯《走向接受美学》: “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

文学理论——精选推荐

文学理论——精选推荐

⽂学理论绪论⽂学理论,是⼈⽂科学的⼀个分⽀,也是⼀门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学科。

⽂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学构成整体与⽂学活动的过程。

(概括⽽⾔)⽂学理论具体研究恩学的本质特征、存在形态、创作过程、阅读欣赏、发展演变。

(分之⽽⾔)第⼀节,⽂学理论学科的⽣成1.任何理论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2.⽂学实践是⽂学理论⽣成的基础,⼜是条件;⽂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理论的升华。

3.西⽅⽂学理论的学科⽣成:亚⾥⼠多德时代在⽂学实践⽅⾯,⽂学创作⾛向⾃觉,⽂学发展⾛向⾼潮。

4.中国⽂学理论的⽣成:在刘勰以前就颇具规模,许多⽂学家和理论家就已对⽂学发飙了丰富的理论见解。

魏晋时期出现了中国第⼀篇⽂学论⽂即曹丕的《典论.论⽂》以及史上的名篇陆机的《⽂赋》。

刘勰的《⽂⼼雕龙》,是中国⽂学理论发展史上的⼀部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具体内容”的规模宏⼤的⽂学理论专注著,也是⽂学理论学科⽣成的标志。

第⼆节,⽂学理论的现代发展1.西⽅:具体表现:a、内容向形式转移b、外界向⼼灵转移c、作者向读者转移(西⽅现代⽂学⾛向⼀条反传统的道路他们,他们反对现实主义的做法,突出⽂学的主观性、内向型、⾮理性、形象性)2.中国:具体表现:a、悟性思维向逻辑思维转移b、诗性表达转向哲学论证c、感性描述转向理论分析第三节,⽂学理论的研究对象1.⽂学活动构成整体:⽂学理论的研究对象由艺术家、作品、世界、欣赏四要素,并相互联系、影响2.⽂学活动动态过程:四要素流动⽅向世界—作家—作者—读者—世界3.⽂学艺术的源泉是社会⽣活第四节,⽂学理论的教材特性1.教学性与学习性的兼顾2.研究型与基础性的统⼀3.前沿性与稳定性的结合第⼀章《⽂学本质》第⼀节⽂学本质论述往1.⽣活反映论⽂学本质观:指从⽂学与⽣活关系的⾓度去观察问题,以反映论为理论基础。

摹仿说:代表⼈物是亚⾥⼠多德,公元4世纪,亚⾥⼠多德在其《诗学》⼀书中,完善了摹仿说,使摹仿说成为⼀种体例完整、⾃成系统的理论系统镜⼦说:是摹仿说的继续发展,是新历史条件下的现实主义⽂艺理论对⽣活关系的形象化表达:代表⼈物意⼤利达芬奇,西班⽛的塞万提斯,英国的威廉、莎⼠⽐亚再现说:流⾏于⼗⼋九世纪,俄国主义将其推向顶峰,代表⼈物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2.情感欲望论⽂学本质观:指从⽂学与作者⼼⾥情感的⾓度去观察问题情感说:罗马时期开始孕育,菲罗斯屈拉塔斯,真正论述⽂学本质论的是英国华兹华斯代表作《抒情歌谣》游戏说:是⼀种⽂学起源论,始于德国美学家康德,成熟于席勒欲望说:代表奥地利⼼理学家弗洛伊德情感欲望论本质关,是⽂学理论发展历史上重要影响的⽂学观念3.语⾔形式论⽂学本质观:主要指从⽂学与语⾔形式的⾓度去观察⽂学问题、以语⾔论为理论基础形式论:代表⼈物罗曼、雅克布逊结构说:代表⼈物罗兰、巴特第⼆节⽂学本质界定1.社会⽣活是⽂学创作的唯⼀源泉从⽂学发展史;⼈类⽂学史就是⽂学与社会⽣活的关系史{从作家的经验:社会⽣活是他们从事创作的源泉和动⼒从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活与⽂学是存在与意识的关系社会⽣活与⽂学具有双向互动性2.实践本位⽂学与实践活动具有紧密联系,⽂学产⽣与⼈类的实践活动,是实践活动的产物有是形式3.审美属性⽂学与审美具有天然联系是⽂学的根本属性;审美属性是⽂学发展⾛向⾃觉的标志审美属性是⽂学创作活动中整体的⾃由追求4.⾃由意识的审美呈现的特点:a.⽂学创作本⽣就是出⾃艺术家内在意愿或⾃由意识b.⽂学创作对象的选择也是艺术家⾃由意识的表现c.艺术家创造的⼈物形象也是艺术家5.语⾔活动⽂学与语⾔具有⾎缘关系,语⾔是⽂学的载体,⽂学是语⾔的艺术⽂学活动的本质是⼀种语⾔活动⽂学创作中的语⾔活动:语⾔的选择与语⾔的组合语⾔的选择:⽂学创作的语⾔选择是⼀种审美选择语⾔的组合:是⼀种审美组合遵循的原则:服从主体情感表达需要和⽂体特点{照欣赏者的兴趣爱好和表达效果遵循原则:遵循和谐化的原则,是通过审美组合后的⽂学语⾔与表达对象⼀致,使⾔与意,意与物尽量相符,达到“传神、传⾳、传情效果”。

(完整)1第一章 文学理论介绍

(完整)1第一章  文学理论介绍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进行各种 艺术间比较的任何工具”。(146页)
“文学研究的合情合理的出发点是介绍和分析 作品本身。”(155页)
“显然一件艺术品的美学效果并非存在于它所 谓的内容之中。几乎没有什么艺术品的梗概不 是可笑的或者无意义的(这种梗概只有作为教 学的一种手段才有意义)。”(157页)
“自觉的创作意图与创作实践分道扬镳在文学史上是常有的现象。左拉 真诚地相信他创作实验小说的科学理论,但实际上却创作了高度闹剧性 的象征小说。果戈理自认为是一个社会改革家,是俄国的地理学家,但 实际上他创作的长、短篇小说却充满了他想象中怪诞、奇异的形象。” (165页)
“真理是复杂的。有许多认识真理的方式,每一种都有自己的合法性。 某种类型的真理只有通过反论或者精心设计的歪曲才能表达。”(227 页)
唐代意境说文学观:意象和意境理论。王昌龄和皎 然提出“取境”“缘境”理论﹐刘禹锡和司空图进 一步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见解。一 般把意境视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
宋代趣理文学观:严羽的 “妙悟”说即“夫诗有 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兴趣” 说,“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 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文学作品给予人的快乐中混合有新奇的感觉和熟知的感觉。……整个 作品都是熟识的和旧的样式的重复,那是令人厌烦的;而那种彻头彻尾 是新奇形式的作品使人难以理解,实际上是不可理解的。……优秀的作 家在一定程度上遵守已有的类型,而在一定程度上又扩张他。”(279 页)
“每一次文学传统的变革总是由想要创造他们自己艺术的一个新阶级或 至少一批崛起的新人所引起的。”(320页)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1、概念:文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特性和普遍规律的人文学科。

2、研究对象:文学和文学活动(一个由生活、作家、作品和读者等要素构成的多环节活动)3、文学理论的性质:①实践性②人文性③科学性恩格斯说:“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致斐·拉斐尔》1、关于文学的政治、思想倾向性与文学艺术的表现问题。

一个是席勒式,一个是莎士比亚式。

恩格斯提倡莎士比亚式。

2、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文学具有政治和思想倾向性,但不能当做政治的传声筒。

3、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

4、美学的和历史的批评观点是最高的标准。

(P30)5、列宁在1905年发表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第一次响亮地提出了文学事业“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口号。

(P31)6、毛泽东文艺思想(P44)Ⅰ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文艺的“源”与“流”。

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

过去的文艺作品是流。

Ⅱ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与文艺从属于政治、为革命事业服务是统一的。

7、文学的性质:倾向性(P78)、间接性(P95)8、文学的功能(P112)①文学的认识功能,指文学具有帮助人获得社会和人生知识、加深对人和社会理解的功能。

②文学的教育功能,指文学作品具有影响思想情感、净化心灵世界、增强生活勇气和信心的功能。

③文学的审美功能,指文学具有沟通文学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美感和情感需求,是文学最基本的功能。

类型:悲剧型与喜剧型、优美型与阳刚型。

④文学的娱乐功能,文学可以给人带来身体块适、心情愉悦、精神自由的功能。

9、创作动因:决定着创作活动的主体的心理驱力,包括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两个层面。

(文学创作的开端)(P127)10、创作动机的构成: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

(作家的二重身份)⑴创作动机的个体性因素:指驱使作家创作的那些个人生活经历或心理体验需求。

⑵创作动机的社会性因素:指驱使作家创作的那些非个人因素。

文学理论名解

文学理论名解

名词解释第四章1、文学价值观:是人作为主体于彼时彼地基于一定思想文化和实践的历史背景所形成的对于文学价值的体验、认识和判断尺度,也可以说是不同主体对待文学价值的选择和态度问题。

2、文学的认识功能:指文学可以帮助人获得多方面社会和人生的知识,可以丰富人的生活经验,加深人对社会和人类行为理解的功能。

3、文学的教育功能:指文学作品具有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净化人们的心理境界、增强人们改造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功能。

4、文学的审美功能:指文学可以具有满足人的美感和情感需求,使人在文学的审美体验中进入自由的境界,从而推动人的个性和才能朝着自由而全面解放方向发展的功能。

5、文学的娱乐功能:指的是文学可以给人带来身心自由和轻松,带来精神与情绪的愉悦快适,带来怡情养性、消愁解闷的欢欣和抚慰的功能。

第五章1、创作冲动:主要是指一种迫使作家进入具体创作过程的愿望和心理躁动。

2、艺术变形:作家为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而有意将描写对象以扭曲的、畸形的的形式表现出来。

3、艺术直觉: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在瞬间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的思维方式或心理能力。

4、艺术情感:主体在文学艺术活动中产生并促使这一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心理体验。

具体到文学创作,艺术情感是指作家通过塑造艺术形象而呈现出来的情感体验。

5、艺术想象:指文学艺术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

6、艺术理解: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所进行的分析、判断、识别、比较等理性思维活动。

7、创作个性:是指一个作家所具有的独特性质,是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

第六章1、文学语言:是经过作家精心选择和加工,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系统。

2、单个形象:指艺术世界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学形象。

3、整体形象:指由单个形象构成的艺术整体,即艺术世界。

4、实象:有的形象是通过具体的描写较为直接地呈现的,可以称为实象。

5、虚象:有的形象是通过间接描写或由实象引起的联想形成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较虚的部分,统称虚象。

文学理论知识

文学理论知识

导言基本概念:1.文学理论 2.文学理论的对象 3.性质 4.研究方法1.文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特性和普遍规律的人文学科。

2.对象:文学和文学活动。

3.性质:是从文学活动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4.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吸纳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科学的文学研究方法。

思考题:1.学习文学理论为什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1.(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充分揭示了文学的本质(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深刻阐明了文学的价值和功能(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高度肯定了主体地位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基本概念:1.艺术生产 2.马克思主义人论 3.美的规律 4.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5.文学价值论1.艺术生产论: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2.马克思主义人论:“现实的人”,即有血有肉的、有着七情六欲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具体的个体或群体。

3.美的规律:反映的是客观存在的美的事物的内在关系,具有客观性。

4.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既是唯物史观和“美的规律”思想的体现,又是对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它要求作家真实描写现实的社会关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PS:1.典型环境决定着、制约着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

2.典型人物影响着、改变着他的环境。

3.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5.文学价值观:思考题: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思想来源?2.文学艺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关系?3.文学艺术的特点?1.(1)主要有三个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2)批判继承了古希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各个历史时期的哲学和美学思想(3)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并且一生都在关注文学活动的发展2.(1)一般而言,文学艺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是平衡的,一定社会的文学是以这个社会的物质生产为基础的,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文学繁荣往往是经济高涨的产物。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记者。

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以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与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

广义、狭义、符号学。

文学文化:揭示人的自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审美: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文学的认识性:以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

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文学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教化: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学思想。

文艺复兴:14~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目标。

启蒙主义: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主张。

文学理论 名词解释

文学理论 名词解释

导论(1--2章)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发展过程、相关知识、文学的基本规律、文学活动中的个案的学科。

2、文学活动:由文学创作活动、文学接受活动组成的一个循环运动,它包括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个要素。

34科。

56789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道德、10变化的过程的一种文学理论形态。

11文学理到后来的各种形态的兴起分化,到现在又向文12、文学信息学:文学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负载传播信息,由编码到译码,是一个信息的生成与转换过程,由这种研究方法构成的一种文学理论形态。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它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原着中所阐述的文艺学思想的核心,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领袖思想中所包涵的文学理论为主体,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所论述的理论为补充的文学理论体系。

2、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是人的活动的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途径,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促成人的全面的发展。

3、本质力量对象化:是人的活动的特性。

人的劳动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在劳动之前就有了蓝图,人按照预先的设计有目的、有计划的加工改造对象,使对象打上主体的烙印,最终符合人的要求。

4、文学反映论:文学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5、交往行为理论: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吸收了马克思的理论和方法所提出的一种诗学理论,认为6统文论。

产,中国现实生活中特殊的矛盾,健康发展。

71、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文学活动有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2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并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3、本质力量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的自由自觉的意识,即人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自然的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史
2003 A卷
一.名词解释5' *6
1 古诗十九首
2 永明体
3 初唐四杰
4 西昆体
5 讲史
6 易安居士
二.简答 10' *6
1 简论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就
2 试论李商隐诗歌对朦胧意境的创造
3 简说江西诗派
4 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5 简析杜丽娘形象特征
6 说说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三分析论述 20' *3
1比较论述诗经与楚辞的艺术差异
2比较论述李白与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3比较崔莺莺和林黛玉形象
2004 A卷
一名词解释5' *10
1春秋三传2七发3建安文学4沉郁顿挫5太史公书6江西诗派7元遗山8全相平话五种9台阁体10四大声腔
二简答 10' *6
1 论陶渊明诗歌总体特征
2 诗经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3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
4简述苏轼对宋词创作的贡献
5简述关汉卿的喜剧创作
6简述西游记的成书
三论述 20' *2
1比较论述屈原与李白诗歌中的艺术形象
2结合《葬花词》分析林黛玉的悲剧性格
2005 A卷
一名词解释 5' *10
1赋比兴2《艳歌罗敷行》3建安文学4初唐四杰5李义山6江西诗派7话本8曲状元9临川四梦10诗界革命
二简答10' *6
1屈原《九歌》的艺术特色
2简论陶渊明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艺术特点
3简述韩柳散文的艺术开拓
4简述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5简述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6简述《水浒传》的成书
三论述20' *2
1比较论述李白歌行与杜甫律诗的艺术成就与特色
2结合个人感受,分析鲁迅所谓“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

”的含义
2006 B卷
一名词解释 5' *10
1《大雅》2古诗十九首3建安风骨4初唐四杰5唐传奇6诚斋体7荆刘拜杀8《牡丹亭》9公安派10龚定庵
二简答10' *6
1屈原《九歌》的艺术成就
2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3柳宗元山水游记艺术成就
4柳永对词发展的贡献
5《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6《三国演义》“尊刘抑曹”的思想倾向
三论述20' *2
1以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与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为例,比较两人艺术个性的异同
2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分析《红楼梦》对传统写法的打破
2007 A卷
一名词解释 5' *10
1子虚乌有先生2建安风骨3永明体4元白诗派5《花间集》6柳三变7诚斋体8张珙9吴江派10梅村体
二简答10' *6
1屈原《离骚》如何运用“香草美人”的艺术手法表现绮感情
2简论李白乐府,歌行诗的艺术成就
3《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中如何处理个性与共性关系
4简述苏轼的意义
5简析元杂剧衰落的原因
6简论“临川四梦”
三论述20' *2
1举例比较分析陶渊明与王维诗歌艺术特点
2对比黛玉与宝钗的性格特点,试析二人的悲剧命运
2008
一名词
1,夸父
2,“赋比兴”
3,“建安七子”
4,《九歌》
5,“永州八记”
6,柳三变
7,“关王白马”
8,台阁体
9,梅村体
10,诗界革命
二,简答
1,简论孟子散文的浩然之气
2,以《李将军列传》为例,论述《史记》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就
3,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成就
4,简述苏轼“以诗为词”的艺术手法
5,简述元杂剧衰微的原因
6,简述“三言”“二拍”“无奇之所以为奇”的艺术取向
三,论述
1,举例分析李白与杜甫艺术个性的异同
2,以黛玉宝钗为例,分析《红楼梦》在塑造人物上的突破
09文学史
一,名词(不完美回忆版)
1,九歌
2,左传
3,汉乐府
4,左思风力
5,山谷道人
6,临川四梦
7,谴责小说
8,边塞诗人
9,西昆体
10,公安派
二,简答
1,简述汉赋的发展
2,简述陶诗的艺术成就
3,杜牧咏史诗的特点
4,柳永对词题材的开拓
5,简述关汉卿历史剧创作特征
6,三国演义“尊刘抑曹”思想倾向
三,论述
1,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2,“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试评价贾宝玉人物形象
文艺理论
2003年
一简答15'*6
1概述劳动产品与艺术产品的联系与区别
2概述生活是文艺创作源泉的主张
3简要分析艺术形象的思想与情感统一的特征性
4简述文艺创作方法因何而形成
5简述作家的创作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6概述知识修养对文艺创作的必要性
二论述 20'*3
1结合我国目前文艺发展的实际情况,谈对文艺与物质生产条件相互关系的理解
2论述文艺风格的形成与时代历史条件的关系
3距离分析文艺欣赏中欣赏主体以作品为对象的审美意向再创造
2004年
一简述艺术发生的几种说法
二简述典型形象的特征
三简述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四简论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五简论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六简析文艺创作中想象与联想
七比较分析现实型文学与理想型文学(或现实主义文学与浪漫主义文学)各有什么特点八如何理解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举例说明
九举例分析艺术真实性问题
2005年
一与生活真实相比,艺术真实有什么特点
二简述现实主义文学或现实型文学的主要特点
三谈谈你对文学接受中的异变或再创造的理解
四联系作家创作或读者鉴赏,谈谈你对艺术直觉的看法
五怎样理解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的不平衡关系
六怎样理解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七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八随着创作方法的多元化及艺术形式的不断创新,出现了纪实小说非情节小说人物性格被消解,甚至叙述语言也被陌生化。

这种情况下,是否还有统一的批评标准?用所学文学理论阐释这一问题。

九温庭筠《商山早行》有两句诗,即“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用所学的意境理论,分析这两句诗的意境,并由此进行意境特征的概括。

(注:总结一下理论——与实践社会现象那些结合在一起)
2006年
一有人提出,当下文艺理论的研究对象应由文学转为文学性,对此阐述你的看法
二从文学创作到文学消费,就文学社会学这一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而言,这是一个组织起来的社会文化过程,对这种说法谈谈你的理解
三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阐释文学意识形态的特殊性
四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精神生产?文学创造作为精神生产的特殊性何在
五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有相关性也有差异性,如何理解这种差异性
六如何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场景间的关系?举例说明
七马克思提出“艺术生产”这一重要概念,结合当下市场经济中的文学发展状况,谈谈你对“艺术生产”的理解
八近年来,出现了80后作家群,身体写作,美女写作等文学创作现象,这种现象是否属于文学风格的时代性表现?就此阐述你的看法
2007年
1,概述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何以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挑战。

15
2,为什么说文学即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15
3,概述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15
4,概述意境及其特征。

15
5,概述艺术的主观真实与艺术真实。

15
6,概述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15
7,有人说,中国古代文论范畴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精华,因此,优秀文学传统,就是要在现实文学活动中恢复这些范畴的使用,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30
8,结合里尔克诗作《豹》的分析,说明你对于象征性文学的看法。

30
附:里尔克《豹----在巴黎动物园》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惫,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的一个伟大的意志晕眩
08文论
1,阐释你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理解。

20
2,文学艺术和科学认识所反映的具体生活有何不同?20
3,以文学实例说明象征文学的基本特征。

20
4,阐述你对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的看法。

20
5,你怎么理解文学消费何接受实为意识形态消费?20
6,怎样理解文学欣赏使艺术产品的潜能得以实现?15
7,现代高科技的光,电,声,像极大地提高了艺术表现的空间和能力,这是否冲击了语言艺术在整个艺术中的地位?15
8,概括历史上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及其特征。

20
09文论
1,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2,艺术概括与逻辑概括
3,戏剧之特征
4,风格特征
5,象征主义特点,例证之
6,文学接受中共鸣的原因
7,游戏说的主要观点,评价之
8,抒情与宣泄比较
(回忆版,仅括大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