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贡献

合集下载

李大钊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史上的贡献

李大钊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史上的贡献

李大钊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史上的贡献作者:李娜来源:《商情》2014年第33期李大钊被称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并赴日留学,学贯中西,加之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大钊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一、共产主义者李大钊李大钊(1889.10.29—1927.4.28)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科学校,1913年毕业。

期间曾担任北洋法政学会机关刊物《言治》主编。

同年冬赴日留学,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大政一科,由于曾参加反袁斗争,激烈抨击抨击日本帝国主义而被校方除名。

回国后先后主编《晨钟报》、《宪法公言》、《甲寅》日刊等报刊。

1916年在《晨钟报》创刊号上发表的《“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阐述为实现中华再造的呐喊。

随后投身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领导者之一。

期间,李大钊从一个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了一位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二、主要传播途径与方式李大钊被称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并赴日留学,学贯中西,加之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途径:一是参与创立多种报刊并部分开辟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撰写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二是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学术社团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译介和研究,比如亢慕义斋;三是通过演讲,辩论、开设课程等方式直接向民众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想。

笔者认为,在李大钊的著作中,集中体现他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发表在1919年5月《新青年》第6卷第5号“马克思主义专号”上;《再论问题主义》、《阶级竞争与互助》、《由经济问题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发表在1920年1月1日《新青年》上;《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发表在1920年12月1日《新青年》第8卷第4号上;1923年9月到1924年上半年撰写的《唯物史观在现代社会学上的价值》等。

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

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

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主要是通过李大钊等这样一批思想界的前驱,而传播开来的。

李大钊在一九一八年所写的几篇关于十月革命的著名论文(《法俄革命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虽然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容还没有进行系统的介绍,而且文字热情洋溢、从其内容来看也有些不够恰当的地方,但它们却在相当程度上表达了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若干观点,应该看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开始。

一九一九年初,在李大钊所发表的一批文章中,对马克思主义观点有着比较深刻的阐述。

例如,他发表的《大亚细主义和新亚细主义》(一九一九年二月),指出日本侵略者所提出的“大亚细亚主义”是“并吞中国主义的隐语”,是“大日本主义的变名”,并说:“这‘大亚细亚主义’不是平和的主义,是侵略的主义;不是民族自决主义,是吞并弱小民族的帝国主义。

在这里,明确地提出了民族自决,反对帝国主义,应该说,在此之前,还没有人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这样的阐述问题。

再如,他在《战后之妇人问题》(一九一九年二月)中,谈的虽然是妇女问题,但明确地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用阶级斗争的手段,推翻剥削制度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同年五月,《新青年》出版了由李大钊主编的“马克思研究号”。

他在这一期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这是一篇两万多字的长文,曾连载两期。

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有所阐明,并指出这三个部分,“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阶级竞争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

”如果说,李在一九一八年的几篇论十月革命的文章,还只是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若干观点的话,那么《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是开始系统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标志了。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出版的《每周评论》,在其“名著”栏中刊登了《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共产党人》后面属于纲领的一段。

这一段的译文虽然比较生硬,但却是《共产党宣言》中极重要的一段,因为它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原(译)文写道:“劳工革命的第一步,我们所最希望的,就是把无产阶级高举起来,放他们在统治的地位,以图Democracy的战争的胜利。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王新城;琚春林
【期刊名称】《传承》
【年(卷),期】2022()4
【摘要】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立其基,导其先河”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他首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方法论。

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立下了创始之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者,对伟大建党精神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李大钊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在方法论上为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重要历史借鉴。

【总页数】6页(P57-62)
【作者】王新城;琚春林
【作者单位】中共唐山市委党校科研处;中共唐山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
【相关文献】
1.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说史的历史贡献
2.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3.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及历史地位
4.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突出贡献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研究——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贡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和李大钊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和李大钊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和李大钊的作用谢荫明2009年11月27日09:14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社区网摘手机点评纠错E-mail推荐:(《北京党史》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内容上说有一个从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学说、政治经济学到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的逐步深化过程;从规模上说,有一个从只言片语介绍到文章摘编、著作翻译的深入过程;从人员上说,有从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知识分子,再到广大群众的接受过程;从传播者的主体上看,有一个从个人、社团再到政党的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当然,最主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一个从学理传入到行动指南,由单纯的理论研究到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在所有这些传播的转换中,李大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而他不愧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先躯。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内容上看,首先是由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的学说开始的马克思主义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等理论构成的科学的整体,它是在前人理论基础上的革命和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但任何理论的传播,都不可能完整地、一次性地为人们所接受,这一方面是因为体系的庞大,另一方面是由于传播者或接受者自身的立场和水平所限,对理论的掌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所以,一种新的理论的传入,往往是以能否医治社会的痼疾为前提,也惟有这样的理论,才能引起世人的关注,才有植根的土壤。

在20世纪的初年,最为中国人所渴求的,是寻找迅速改变中国黑暗社会的利器。

中国人最早使用“社会主义”一词,是在介绍马克思和第一国际时提及的。

1901年1月留学生在翻译日本有贺雄的《近世政治史》中说到“西方学者悯贫富之不等,而为雇工者往往受资本家之压制,遂有倡均贫富,制恒产之说,谓之社会主义”。

1903年2月,马君武在留日学生办的《译书汇编》杂志刊文《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中更明谓“马克司者,以唯物论解历史学之人也,马氏尝谓阶级竞争为历史之钥”。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内容摘要]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本文主要从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早期中国的传播做一些介绍,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背景、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三个方面来阐述。

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在其于1967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一书序言中,阐述李大钊在现代中国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时说:“现在,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真正的领导人和最伟大的烈士受到尊敬。

他不是中国的列宁,因为这个荣誉已属于毛泽东。

但是李大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他象征着老一辈东方民主主义者与新文化运动前期(1915-1919)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之间的联系。

在后者当中,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脱颖而出,出现了新一辈年轻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1927年后,他们掌握了党的领导权。

在中国共产主义者试图把中国历史前进的这个连续完整的链条中,李大钊正好是毛泽东之前的一环。

”他又说:“向为北京大学的历史教授和图书馆馆长,李大钊是第一个声明拥护俄国十月革命的重要的中国知识分子,他还以中国共产党两主要创立者之一、以不幸的国共合作的主要设计者的身份著称于世。

然而,就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来说,与其说他是一个共产主义的政治领袖,还不如说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解释者。

李大钊最先承担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使它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

他不仅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而且还对未来即将发生的变化作出预言。

他的著作代表着我们时代最易引起争议的革命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的唯意志论解释与好战的民族主义的结合。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深深地影响着未来整整一代中国共产主义领导人的思想和行动,他们中最杰出的一个人是1918年冬至1919年春这段关键的日子里,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年轻助手——毛泽东。

李大钊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先驱

李大钊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先驱

李大钊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先驱《哲学动态》在2012年第2期刊出的文章《高语罕: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先驱》,“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史进程看,高语罕是开启者和杰出代表,艾思奇等人则是继起者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各在自己的时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这种观点还值得进一步商榷。

我认为,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方面早于高语罕,其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研究贡献以及影响力较之他人也甚为突出,可以说,李大钊乃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先驱。

《高语罕: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先驱》一文认为,高语罕撰写的三本书信体著作(如1921年的《白话书信》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零突破。

然而,早在1919年,李大钊在著名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在1920年,李大钊又在《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中具体阐述了唯物史观在史学上的绝大贡献。

首先,李大钊论述了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大钊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分为三部分:“社会组织进化论”是关于过去的理论;“资本主义的经济论”是关于现在的理论;“社会主义运动论”是关于将来的理论。

李大钊强调,不能离开唯物史观去考察他的社会主义,因为“既往的历史都是阶级竞争的历史”;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亦根据“资本阶级与工人阶级,被放在不得不仇视、不得不冲突的关系上”[2]的思想进行了立论。

这些论述表明,李大钊比较清楚地认识到唯物史观的重要地位。

其次,李大钊概要论述了唯物史观的两大要点:“其一是说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的构造。

其二是说生产力与社会组织有密切的关系。

生产力与社会组织有密切的关系。

生产力一有变动,社会组织必须随着他变动。

”[3]这一论述比较科学地阐述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原理。

李大钊: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播火者

李大钊: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播火者

李大钊: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播火者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其奋斗历程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紧密相连。

在李大钊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本报专门刊发文章,以示纪念。

——编者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作出历史性贡献:一是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二是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北京大学等高校开设课程,为中国革命事业培养了第一代马克思主义骨干人才;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探索中国实际问题,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在青年时代目睹了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国家危亡局势和社会黑暗状况,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

1913—1916年间,李大钊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留学,开始阅读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学说。

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在日本传播较早,1904—1905年《共产党宣言》日译本开始出版。

李大钊在日本留学期间,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教授河上肇已经将马克思的《资本论》翻译成日文,这使李大钊能够接触到马克思原著、学习马克思主义。

俄国二月革命发生后,李大钊写了《俄国革命之远因近因》《面包与和平运动》《俄国共和政府之成立及其政纲》《俄国大革命之影响》《大战中欧洲各国之政变》等文章,在介绍俄国革命的同时,称俄国革命是“和平之曙光”,代表“国外政治之潮流”。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开始深刻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1918年,他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三篇著名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并指出,布尔什维主义是“德国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继承者。

1919年元旦,李大钊在《每周评论》第3号上发表《新纪元》指出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

李大钊: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的重要贡献

李大钊: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的重要贡献

李大钊: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的重要贡献冯 景 源提 要:李大钊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笔者在此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李大钊的思想定格在《资本论》上,依据是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二是研究的方法是“从后思索”,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法?因为不是回顾他的生平,而是探索他思想的逻辑历程;三是李大钊思想转变的特征——“一个筋斗”的原因;四是在以上阐述的基础上,着重说明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上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资本论》 唯物史观 “一个筋斗” 共产主义作者冯景源,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深教授(北京 100872)。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作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深入探究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过程,缅怀其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对于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为什么定格在《资本论》上,它的主要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一)李大钊生平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生于河北乐亭县。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回国后进入北京大学任教。

在宣传十月革命过程中,他的思想认识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是中观察与思考 2021年第12期“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先驱,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大钊是党成立后革命运动的重要领导者,他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掀起北方地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他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明确提出“中国的浩大的农民群众,如果能够组织起来,参加国民革命,中国国民革命的成功就不远了”。

评价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评价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评价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作者:祖丽米热·祖农来源:《时代报告》2012年第12期摘要: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他的历史地位是无法代替。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伟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珍贵的财富。

关键词:李大钊;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6-0049-01一、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以及宣传李大钊是热情歌颂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伟大意义的第一人。

他在1918年所写下的几篇论文中提到,即已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原因。

李大钊提出十月革命是劳工人民的伟大成果,是庶民的胜利,“今后世界的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成了工人”。

李大钊不仅亲自撰文,在《新青年》上办了“马克思研究号”,同时也帮助《晨报》副刊开辟了一个“马克思研究”专栏。

从5月5日到11月11日,在短短的半年的时间里,这个专栏共发表了五种论著,其中包括:马克思的《劳动与资本》,考茨基的《马氏资本论释义》、河上肇的《马克思唯物史观》等。

除专栏外,《晨报》副刊还用一定篇幅发表了一些革命领袖(马克思、列宁、李卜克内西等)的传记和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情况的文章。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在激烈的都斗争里进行的,如大家所知,在1919年“问题”和“主义”的讨论中,李大钊起了重大作用。

李大钊肩负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任,唯物史观是李大钊要研究和宣传的重点。

所以说,这是与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总体理解以及对于中国革命运动的客观需要的理解有关。

李大钊完全的明白了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论的中关键作用和价值。

无论是阶级斗争,无论是无产阶级专政,无论是社会主义,离开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是无法存在和发展的。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者:范秀晖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23年第11期[摘要]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他从日本归国来到北京居住的十余年间,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筹建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北方工人运动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作出突出贡献,在西城区的居住地正是他从事这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的最好历史见证。

本文从李大钊在北京西城居住期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方式途径、主要内容、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等五个方面作了分析。

[关键词]李大钊;西城居住;传播马克思主义;贡献及启示[作者简介]范秀晖,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党校讲师,法学博士,北京 100000。

[课题]本文系2022年北京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调研课题结项成果,课题编号:2022DXDY004。

[中图分类号] B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3)11-0018-09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1916年5月从日本归国后来到北京。

在居住北京的十余年间,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热情赞颂宣扬俄国十月革命,率先研究宣傳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作出突出贡献,被称为20世纪初中国革命的“播火者”。

一、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一)国际背景:一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暴露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使李大钊等中国先进分子把目光从欧美转向苏俄1.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暴露无遗。

一战时期,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各资本主义大国对“生存空间”的争夺更加白热化,德国作为新起的资本主义大国,与法、英为代表的老牌资本主义大国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残酷的战争使整个西方世界陷入一片颓废,社会经济呈现一片萧条景象,各国人民的生活陷入极其悲惨的境地。

这种情况引起了中国先进分子对西方文明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怀疑,曾经对资本主义制度抱有极大希望的人们感到迷茫和困惑,资本主义的吸引力大幅下降。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贡献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贡献

也必将走十月革命 的道路 , 换言之 , 李大钊 已站在时代 的前
列 ,以其 敏 锐 的 政 治 嗅觉 和 深 邃 的 历 史 洞察 力 , 到 了十 月 看
等 ,主张建立小生产者平均主义的社会,即农业社会主义 。
也 有 一些 人 自称 为社 会 主 义 者 而 鼓 吹 无政 府 主 义 , 有 人 接 还 受 了第 二 国际 的 修 正 主义 、小 资产 阶 级 的 社 会 主义 等 等 。真 正 的科 学 社 会主 义思 想 , 当时 还 没有 为 中 国人 所 接 受 。

号 的提 出,动摇 了封建思想 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
空前的解放, 为十 月革 命 后 中国 知 识 界接 受 科 学 社会 主 义 思 想 铺 平 了道 路 。可 以说 , 科 学社 会 主 义 思 想在 中 国 的传 播 ,
已是呼之欲 出。 历史选择了李大钊作为在中国传播科学社会


030 ) 6 0 0
( 山市 第 一 中 学 ,河 北 唐 山 唐
摘 要 :李 大钊在马克思主义传入 中国,并使其 中国化的过程 中做 出了不可磨 灭的伟大贡献,他对马克思主 义在 中国的践行进行 了深入的探索,为在 中国实现科学社 会主义 的理想而奋斗终生。
关键 词:李 大钊;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 :K2 1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152 1)30 9—3 0 99 1(000 -0 60
主义思想的第一人。

为 中 国 找到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道路 而 欢 呼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 6 ” ’4 1 7 p 俄 国的十月革命, 在当时的中国, 知道者 并不乏其人。 但是, 从这场革命中发现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 并看到其对中国的作 用,这一历 史功绩非李大钊莫属 。从 1 8年 7月到 11 9 1 9 9年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说史的历史贡献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说史的历史贡献

统 介 绍 并 积 极 传 播 马 克 思 主 义 学 说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他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与介绍 主要集 中在
三个 层 面 :
( 一) 在 历 史影 响层 面上介 绍 与传 播 马 克 思 主 义
学说
学说在 中国的发展和传播 ,还是对于催生马克思主 义 中国化学说的历史生成 ,都作 出了巨大的历史贡
J UE CE CAN K AO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说史的历史贡献
王浩 斌
( 中南 大学 , 湖南
[ 摘 要]
长沙
4 1 0 0 8 3 )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学说史的发展 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 他不仅在历 史影响、 学术研 究以及
实际应用等层面上介绍与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 , 而且深入地揭示 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的精神 实质、 确立 了马克思主义 中
国化的基本原则、 明确 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根本方法, 并催生 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学说 的历史生成 。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
义 中 国化 思 想 无论 是 对 于丰 富马 克 思主 义 中 国化 的理 论研 究 , 还 是 对 于促 进 马 克 思主 义 中 国化 新 的历 史性 飞 跃 , 增 强 对
研究俄国革命 。在 1 9 1 7 年 3月撰写的《 俄国革命之 远因近因》 一文中 , 李大钊认为俄 国革命兴起的一个 重要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学说等 “ 革命 文学之鼓 吹” 。
当然 ,李 大钊 对 深 受 马克 思 主义 学说 影 响 的俄 国革
克 思 主义 中 国化新 的历史 性 飞跃 ,增强 对 于实 现 中
主 义 中国化研 究 。

27 ・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实践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实践

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实践20120062101 陶侃摘要: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本文主要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早期中国的传播做一些介绍,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轨迹、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具体容认识、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贡献三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大钊马克思主义传播实践贡献大钊是中国最早接触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研究、传播和运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从十月革命后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这段时期属于其早期,他初步接触和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对这一理论进展了学习、比拟、研究和积极传播;1921 年后到 1927 年其被害属于晚期,这段时期他一边继续宣传,一边把已经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实际,主要致力于中共早期组织建设、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等实际工作。

1本文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哪些传播与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贡献等三个方面具体阐述突出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突出贡献地位。

大钊早期留学日本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轨迹大钊是从一个爱国的某某主义者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

我们仔细考察其思想变迁的轨迹,不难发现他的思想转变的在因素是基于一腔爱国热情和激进的某某主义;外在动力是留日期间和五四前后受到的日本社会主义思潮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1913 年冬,大钊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强烈愿望,东渡日本求学。

留学期间,他勤于阅读各种书刊了解世界上各种新学说、新思潮,开始接触了日本学者翻译的一些社会主义论著。

当时流行于日本的社会主义思潮和国风起云涌的爱国运动使中国留日学生的思想发生分化。

1914 年 9 月 8 日,因早年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的毕业资格得到了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承认,大钊未经预科考试直接进入了该校政治经济学部本科学习。

评价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评价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评价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摘要: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他的历史地位是无法代替。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伟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珍贵的财富。

关键词:李大钊;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以及宣传李大钊是热情歌颂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伟大意义的第一人。

他在1918年所写下的几篇论文中提到,即已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原因。

李大钊提出十月革命是劳工人民的伟大成果,是庶民的胜利,“今后世界的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成了工人”。

李大钊不仅亲自撰文,在《新青年》上办了“马克思研究号”,同时也帮助《晨报》副刊开辟了一个“马克思研究”专栏。

从5月5日到11月11日,在短短的半年的时间里,这个专栏共发表了五种论著,其中包括:马克思的《劳动与资本》,考茨基的《马氏资本论释义》、河上肇的《马克思唯物史观》等。

除专栏外,《晨报》副刊还用一定篇幅发表了一些革命领袖(马克思、列宁、李卜克内西等)的传记和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情况的文章。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在激烈的都斗争里进行的,如大家所知,在1919年“问题”和“主义”的讨论中,李大钊起了重大作用。

李大钊肩负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任,唯物史观是李大钊要研究和宣传的重点。

所以说,这是与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总体理解以及对于中国革命运动的客观需要的理解有关。

李大钊完全的明白了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论的中关键作用和价值。

无论是阶级斗争,无论是无产阶级专政,无论是社会主义,离开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是无法存在和发展的。

因此,李大钊虽然也重视阶级斗争的理论与宣传,但他更重视唯物史观这一最为基础的理论。

从现实需要来说,中国的社会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当中,怎样科学地分析和理解这种现象,怎样认清变动的历史方向,怎样更有效地推动历史的革命变动,等等,都迫切需要唯物史观这样的理论武器。

李大钊-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先驱

李大钊-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先驱

李大钊: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先驱“五四”前后,李大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初步解决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不仅初步构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对中国教育的实际问题也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李大钊无愧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先驱。

标签: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李大钊;先驱提及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不能不提及李大钊。

如果没有他在“五四”前后率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就无从谈起。

提及李大钊,又不能不提及其博大精深的教育学思想。

如果把他的思想比作大海,那么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思想就宛如大海中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学界尚没有关于李大钊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思想的专门论述。

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李大钊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且散见于他在各个时期的著述当中,较难梳理出一个比较清楚的脉络。

另一方面也在于李大钊知识渊博、学贯中西的特点给研究者的学术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而这一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阶段,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着重论述李大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指导思想、基础理论与方法以及实践方面的贡献。

一、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李大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一个首要的贡献,就是率先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

“五四”前后,李大钊撰写了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马克思研究号”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篇,提出一些重要思想。

首先,马克思主义已是世界革命的潮流。

他说,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德、奥、匈诸国的社会革命相继而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

论李大钊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探索

论李大钊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探索

论李大钊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探索近代中国面临生存的危难,全国上下都为了拯救中国的危亡探索一條正确的道路。

在此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希望,加快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主要人物李大钊,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有两方面不同的原因使得他坚持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且将其传入中国。

对于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推动有了深远影响。

标签:李大钊;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党的建设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使我国不断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了挽救中国的危亡,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找适合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

一、李大钊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一)李大钊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原因李大钊1913年毕业以后就开始东渡日本学习,出国留学期间正是社会动荡不安时期,虽对马克思主义不甚了解,但却是一位爱国志士,1915年日本对中国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义不容辞地参与到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当中。

与此同时,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启发了李大钊的思想,他开始钻研马克思主义、努力搜集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相关的资料书籍,1916年还未从早稻田大学毕业的他就毅然决定回国。

李大钊创办了《晨钟报》并担任总编辑,在此期间发表了多篇有关反动统治和反封建的文章。

为了拯救中国的现状,李大钊等一批知识分子用自己的能力努力解决中国的问题。

(二)李大钊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原因李大钊早期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的是法学专业,对于历史和哲学等都有一定的兴趣研究,但还是由于现实的原因,李大钊深深感受到对于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不足,为了进一步学习才决定赴日继续学习政治经济学科,也正是因为李大钊个人对政治经济学一直的潜心研究和一直致力于对政治经济学的探索,从而成就了之后一系列的理论关键,这也就是李大钊能够率先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键之处。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以民主革命时期为研究视角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以民主革命时期为研究视角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以民主革命时期为研究视角摘要:李大钊先生是中国当之无愧接触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的中流砥柱。

本文以民主革命时期为研究视角,介绍李大钊先生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程变迁,探讨李大钊先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贡献,于现阶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仍有巨大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李大钊;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之马克思主义,约之两个时段,一为确立之阶段,另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

民主革命时期,十月革命的成功,让李大钊经过对各种主义的比较后,最终把目光投向了马克思主义,他之于中国是最早信仰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阶段的奠基人。

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一蹴而就,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潮流,是长期的历史进程。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学习和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革命指导和本国组织建设时,就已经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标志。

其思想是先于后世这个命题而存在,李大钊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启发者和奠基者,为这个命题及后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李大钊前期思想变迁李大钊在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之危难时刻,背负寻找拯救民族真理之目标,踏上了去日本求学的道路。

留日期间,受到日本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同时国内爱国运动此起彼伏,中国留学生的思想不断分化。

李大钊于日本的早稻田大学进修,在此阶段,学习了政治经济学原著,哲学,英文,还选修了“都市问题”课程,任课老师从社会主义的立场出发为学生分析经济问题。

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在此得到了启蒙,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学习和传播及政治活动打下了思想基础。

留学日本,李大钊时刻关注国内政治革命发展情况。

在学习期间,李大钊结识了许多进步知识分子,与他们探讨国际国内形式,探讨中国现状和革命形势,学习交流马克思主义译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史 研 究 . 2 17
李 大 钊 对 马 克 思 主 义传 播 的贡 献
江 若

( 南师 范大 学 社 会 发 展 学 院 云 南 昆明 云
60 0 ) 5 00
摘 要 :李大钊是在 中国传播马 克思主 义的第一人 ,他通过各种方 法向中国的知识分子 、工人和农 民传播 了马克 思主义 ,发现 了中国 革命 潜藏 着的 巨大力量 ,使得 中国革命 的性质发 生了根本性 的变化 ,为中国革命走 向胜利奠定 了理论和思想基础。

需要 。
五 四运动之后 ,李大钊就致力于在 中国宣传马克思 主义 ,除 了发表 系 列 的 文 章 向 中 国人 民介 绍 马 克 思 主 义 ,还 积 极 的 成 立 共 产 主 义 性 质 的 组 织 。12 9 0年 ,李 大 钊组 织 了 马 克 思 主 义 研 究 会 ,大 力 搜 集 德 、英 、
二 、建 立 社 团组 织 ,积 极 深 入 工 人 阶 级 宣 传 马 克 思 主 义
次思想上 的大解放 ,在李大钊等人纷纷宣传马克思主义 的同时,也 存在 这 一 些 非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声 音 。 由新 文 化 运 动 一 路 走 来 的 爱 国 知 识 分 子 们 ,逐渐产生 了分化 ,出现 了要不要马克思主义和以什 么主义改造 中国 社会 的激烈争论 。这一时期 ,主要有三次较大的争论 ,都发生在 马克思 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之间 ,李大钊在其中都发挥 了重大 的作用 。 第一次争论发生在与 以胡适 为代 表 的一部分 资产 阶级 知识 分子 之 间 ,曾在新文化运动之起过一定作用的资产阶级 知识分 子们不愿意看 到 新文化运动发展为 广泛传 播马克 思主 义的运 动,胡适更 是在 《 每周 评 论》 上发表 《 对研 究些 问题 ,少谈些 “ 主义”! 一文 ,反对 人们谈 论 》 各种主义 ,这其实就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并且 ,胡适宣 扬 改 良主义 ,反对阶级斗争 ,认为中国不需 要通过革命就 能解 决一个个 问 题。针对胡适的这一 观点 ,李 大钊与 11 9 9年撰写 《 再论 问题 与主义 》 文进行反驳 ,指出宣传理想主 义与研 究实 际 问题 “ 相交 为用 的”, 是 “ 是并行 不悖的” 李大 钊还从 马克思 主义唯物 史观 出发 ,从经 济与政 。 治的密切关系的层面上反驳胡适 的改良主义 ,阐明中国革命 问题 的根本 解决之道—— 解决 经济问题 ;而要解决斗争就必须进行 阶级斗争 ,进行 革命 。在与胡适的论战 中 ,李大钊 进一 步宣 传 了马克 思主义 的唯 物史 观 ,并强调了阶级 斗争的重要性 ,肯定 了中国对 马克思 主义 、对革命 的

1 8.文史研 究 2
参考文献 :
意义上的资产阶级 民主共 和国;而只有马克思主义关 于无 产阶级领导革 命 的 路 线 是 适合 中 国 的 , 中 国经 济 积 贫 积 弱 ,工人 长 期 被 压 迫 ,使 得 中 国的无产阶级范围最广也最具有斗争性 ,李大钊正是看到 了这一点 ,为 中 国的 知 识 分 子们 带来 新 的 “ 义 ” 主 ,选 择 了新 的 道 路 。在 各 种 主 义泛 滥 中国 的 情 况 下 ,李 大 钊 的 贡 献 显 得 尤 为 可 贵 。 改 良 主 义 、无 政 府 主 义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都 曾试 图为 中国寻找到一个前进的方 向,甚 至无 数 的 有 志 之 士 在 失 败 以后 依 旧坚 持 着 ,依 旧 争 论 着 究 竟 是 什 么 “ 义 ” 主 才能救中国 ,然而却没有人能 给出肯定而正确的答案 ,他们或多或 少都 带有着一 丝侥幸或天真 ,或者依靠封建统治者的觉悟 ,或者依靠帝 国主 一 义 的支 持 和 救 济 ,但 一 直 没有 人 看 到 人 民的 力 量 ,看 到 受 压 迫 的工 人 和 农 民的力量。一开始 ,李大钊也没有看到 ,但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 战和 俄 国十月革命的洗礼 ,让他恍然发现 中国蕴藏着这样的一 支力量 ,认识 到 只 有 打 碎 旧 的 国 家 机 器 ,才 能建 立 新 的 国家 机 器 ,只 有 推 翻 了压 在 中 围人 民身上的各种反动力量 ,才能按照 自己的方式建设 自己的国家 ,只 有 解 放 了全 中 国 ,才 能 真 正 的走 向 富强 、 民主 。

中国革命能够最终取得胜利,一个科学而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关键 ,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 明在 中国施行 改 良主 义 ,建立 君 主立宪制 是 行不通 的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两千多年 的封建帝制 ,但 由手资 产阶级 自身 的
局限性和帝国主义 、封建势力的过 于强大 ,也无法在 中国建立 一个真正
关 键 词 : 李 大钊 ; 马 克 思 主 义 ;传 播 中 图分 类 号 :G 0 S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6—0 6 ( 0 1 0 0 0 0 2 X 2 1 ) 9— 0 0— 2
李大钊是 中国最早 的马克思主义者 ,最先完成从革命 民主主义者 向 马克思主义者 的转变 ;在五 四运动前后 ,更是积极 的在 中国宣传马克思 主 义 ,引 领 了一 大 批 先 进 青 年 走 上 共 产 主 义 的道 路 ,为 身 处 黑 暗 的 中 国 革 命 带 来 了一 丝 光 明 。
第 二次争论是关 于社会 主义是否适合 中国的争论 ,这次 争论同样发 生在与资产 阶级知识分子之 间。张东荪 、梁启超等人反对在 中国实行社 会主义 ,认 为中国经 济落后 ,人 民知识文化水平低 ,不适合发 展社会 主 义 ;他们 主张在 中国用资本 主义方法发展实业 、发展资本 主义经济 。李 大钊 、陈独 秀等人纷纷著文 ,反对这一观点 。他们指 出,中国经济虽落 后 ,但无产 阶级 的存在是客观事实 ,并且 中国经济长期受到帝 国主义 的 剥削与镇压 ,有强烈 的革命要求 。李大钊还 指 出: “ 日在 中国想 发展 今 实业 ,非 由纯粹生产者组织政府 ,以铲除 国内的掠夺阶级 ,抵抗 此世界 的资本 主义 ,依社会 主义 的组织经 营实业 不可。 李大钊 在反驳 资本主 ” 义发展方式 的同时 ,也宣传 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 第 三次论 战是对无政府主义 的批判 ,无政府主义者反对一切 国家和 切权威 ,反对一切政治斗争和暴力革命 ,并在反对中 国反对政权 的 同 时,把攻击 的矛头指 向马克思主义 国家学说和俄国无产 阶级专 政。以李 大 钊 为 代 表 的马 克 思 主 义 者 在 这 场 论 战 中 ,极 力 阐 明 无 产 阶 级 领 导 人 民 群众进行革命斗争 ,用暴力夺取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和重 要 性 ;这 场 论 战声 势 浩 大 ,大 多 数 受 无 政 府 主 义 思 潮 影 响 的 进 步 知 识 分 子 ,带 有 强 烈 的革 命 愿 望 ,在 论 战 中逐 渐 转 变 为 了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对 马 克 思 主 义 在 中 国 的传 播 起 到 了促 进 作 用 。 从辛亥革命到五 四运动 ,李大钊的思想经历了一个 较为漫长 的转变 过程 ,一次次 的契机促使着李大钊 向马克思主义靠拢 ,李大钊也在 一次 次的学 习和对 中国革命的总结中 由革命的民主主义者转 变为 了马克思 主 义者 ,这种转变有外在条件的推动 ,也有内在的主观选择。然而 ,伴 随 着这一转变的 ,是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和研究 ,以及最终决定 在 中 国传 播 马 克 思 主 义 。 。

法 、日等各种文版的马 、恩著作进行编译刊印 ,为研究马克思 主义提供 了必要的条件 ;继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 ,李大钊发起成立 北京共产 主义小组 ,在李大钊的带领下学习马克思主义 ,积极参加革命 活动 ,深 入 到 广 大 的 工 人 群 众 中去 宣 传 、讲 解 马 克 思 主 义 ,让 马 克 思 主 义 能 真 正 的同中国的工人阶级 、无产阶级联系起来。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 还创办 了 自己的宣传刊物 《 劳动音 》,要求 将 马克思 主义 同工 人运 动相结 合 , 要求 革命 知识分子深入到工人 阶级中去传播 马克思主义。12 9 0年 1 1月 , 北 京社会 主义青年团成立 ,李大钊等参加团组织 ,直接领导团的工作。 为了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以 “ 正太路工业研究会 传习 所 ” 的名 义,在石家庄 建立工人组织 ,积极 开展工人运动 。中国的工人 阶级 ,长期受到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压迫 ,李 大钊认 为必须深入到工人 中

间去 ,启发工人 的觉悟 ,改 变他 们 的境遇 。在北京 共产 主义 小组 成立 后 ,李 大钊便将重心转 向工人运动 ,在铁路工人 中传播马克思 主义 ,组 织工会 ;提高工人 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使他们认识到革命 的重要性
和迫 切 性 。

创 作 、发 表 文 章
三 、与 各 种 非 马 克 思 主 义 思 潮 进 行 辩 论 五 四运 动 为 中 国带 来 了马 克 思 主 义 , 同样 也 为 知 识 分 子 们 带 来 了 一
Hale Waihona Puke 李 大 钊 是 中 国第 一 个 传 播 马 克 思 主 义 并 主 张 向俄 国 十 月 革 命 学 习 的 先进知识分子 。1 1 9 8年 ,李大钊 在 《 言志》 季 刊上发表 的 《 俄法 革命
之 比较观》 可以看做是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之作 ;在 赞颂俄 国 十月革命的同时 ,还指 出了十月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的本质 区别 ,说明历 史潮流已经进人 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李大钊也由宣扬资产 阶级 民主主义 思想转变为了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同年十一月 ,李大钊 又在 《 青年》 新 上发表 了 《 民的胜利 》和 《 o hvs 庶 B l ei s m的胜利》 两篇文章 ,揭 露了帝 国主义的本质 ,认为帝国主义的战争就是资本主义的对外扩 张 ,试图将 整个世 界都纳入资本主义的版图 ,并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胜利 是无产 阶级的胜利 ,俄国十月革命 的胜利为世界受压迫的民族带来 了曙光。随 后 , 大钊 又在 《 李 每周评论》 里发表 《 新纪元》 ,称 “ 现在 的时代 ,是 人类 生活中的新 纪元 ,是世 界革命 的纪元 ,是人类 觉醒的纪元 。中国人 民 已经 看 到 了 这 个新 纪 元 的 曙 光 ” 这 个 时 期 的李 大 钊 从 俄 国 十 月 革 命 。 的胜利 中看到了中国实现民族 解放 的新希 望 ,也 向中国的知识分 子们 宣 扬 了这 种 希望 。 11 9 8年 ,李大钊 和 陈独 秀创 办 《 每周 评论 》 ,对反 对 势力 进行 抨 击 ,揭露帝 国主义的侵 略本 质 ,报道 世界革命动态 ,号 召人 民进行爱 国 斗争 。1 1 5月 ,李大钊在 《 报副刊》上开辟 《 99年 晨 马克思主义研 究》 专栏 ,刊登 了马克思 《 劳动与资本》 等文章 ,除此 ,李大扎还将 自己负 责的 《 新青年》6卷 5号编成 《 马克思 主义》 专号 ,刊有河上肇 的 《 马 克思 的唯物史观 》译文 、《 共产党宣 言》 的基本 思想 ,大量的介绍 了马 克思 的生平和 马克思 主义学说 ;而李 大钊本人创作 的 《 的马克思 主义 我 观》 更是第一篇完 整系统 的介绍 马克 思主义 基本 原理 的重要 文章 。此 后 ,1 1 9 9年李大钊发表文章 《 再论 问题 与主义》 ,强调 了经济问题 的解 决是解决社会根本问题 的基础 ;从 1 1 9 9年底到 12 9 0年底 ,李大钊连续 发表 了 《 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 史观 》 《 、《 、 由经济 上解释 中国近代 思 想变动 的原 因》 和 《 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 等论 文 ;12 9 3年, 李大钊在复旦大学 作 了 《 学与史 学》 的讲 演 ,之 后 ,写 了 《 哲 圣西 门 的历史观》 研究历史的任务》 和 《 、《 时》 等论文 ;12 年 ,李 大钊 出 94 版了 《 史学要论》 。李大钊在转变为共产主 义者之后 ,以极大 的热情宣 传马克思主义 ,创作 了大量 的文章 向国 内的知 识分子 介绍马 克思主义 , 并且还将马克思主义与 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 ,推动 了马克 思主义在 中 国的传播与发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