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桥》教学设计
幼儿园音乐教案:教你如何教《外婆桥》
幼儿园音乐教案:教你如何教《外婆桥》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给幼儿们带来了快乐和乐趣,同时也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发展。
幼儿时期是音乐启蒙的关键时期,科学合理的音乐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会介绍如何教唱《外婆桥》,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和享受音乐。
1. 了解歌曲在教唱《外婆桥》之前,了解其歌词和曲调是必不可少的。
歌曲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是一首具有鲜明地中国风格的歌曲。
老师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故事情节,让孩子们进入故事情境中,产生共鸣。
老师可以为孩子们演奏一遍歌曲的曲调,让孩子们熟悉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唱歌示范老师为孩子们唱一遍歌曲的整首歌,让孩子们先听一次,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在演唱时,老师需要用认真、专注、抑扬顿挫的声音将歌曲的感情表达出来,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唱歌示范时,老师应该注意清晰、准确的发音和节奏感。
3. 教唱歌曲在老师唱完歌曲之后,可以通过逐句教唱方式,分段进行演唱。
老师需要对每一句歌词进行讲解,让孩子们理解歌词的意思。
老师可以先带领孩子们跟着一些简单而易于记忆的音符,逐渐加入歌曲,逐步将整首歌曲教给孩子们。
在教唱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拍子、动作、手势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歌曲的节奏。
4. 练习巩固在教唱完整首歌曲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集体练习,巩固已经学习的内容。
这时,老师可以带着孩子们反复唱几遍,让孩子们熟悉歌曲的内容和节奏,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耳朵训练和音乐表现能力。
5. 评估反馈在练习完毕后,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表现进行评估,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帮助。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表现更好的孩子进行小组演唱,创造更多的表演机会,来激发孩子们对音乐教育的热情和兴趣。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会如何教唱《外婆桥》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和艺术修养。
在教学中,老师需要注重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认知能力的培养,创设适合幼儿的音乐学习环境,让孩子们爱上音乐,享受音乐。
外婆桥诗歌的教案
外婆桥诗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外婆桥》中的亲情和温馨氛围,理解祖孙之间的深厚感情。
2.通过朗诵和欣赏,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学生创作与外婆或家庭相关的诗歌。
二、教学内容1.诗歌原文欣赏:《外婆桥》(根据具体内容调整)2.诗歌背景知识介绍:作者、创作背景等。
3.诗歌朗诵技巧指导:如何把握节奏、语调等。
4.诗歌主题探讨:亲情、成长、回忆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与外婆或家庭相关的音乐或视频,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2.诗歌欣赏:教师范读《外婆桥》,要求学生认真倾听,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学生自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尝试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
4.背景介绍: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5.朗诵指导: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诵技巧,如节奏、语调等,并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6.主题探讨:组织学生围绕诗歌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7.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创作与外婆或家庭相关的诗歌,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8.课堂小结: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鉴赏方法和重要意义。
四、作业布置1.背诵《外婆桥》。
2.创作一首与外婆或家庭相关的诗歌,并尝试为其配上合适的插画。
3.阅读其他关于亲情的诗歌或文章,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由教师完成)1.学生对《外婆桥》的理解和感受如何?是否存在理解困难或偏差?2.学生在朗诵和创作方面表现出哪些优点和不足?如何进一步指导和提高?3.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有哪些改进的空间和建议?。
小班儿歌外婆桥教案
小班儿歌《外婆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儿歌《外婆桥》的内容,了解外婆桥的故事背景。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能跟随音乐唱出儿歌《外婆桥》。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儿歌,培养幼儿对亲人的感情,懂得感恩和回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演唱儿歌《外婆桥》。
难点:帮助幼儿掌握儿歌中的节奏和音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儿歌《外婆桥》歌词卡片、音频设备、相关图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外婆桥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外婆桥的故事。
2. 教授儿歌:教师出示儿歌歌词卡片,逐句教唱《外婆桥》,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3. 练习演唱: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演唱,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 情景扮演:教师创设情景,让幼儿扮演歌词中的角色,体验儿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演唱儿歌《外婆桥》,培养亲子关系。
2. 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幼儿互动,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让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习兴趣。
2. 情境教学:创设相关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儿歌所表达的情感。
3. 游戏教学:将儿歌学习与游戏相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掌握儿歌。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教师展示外婆桥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外婆桥的故事。
2. 第二步:教师出示儿歌歌词卡片,逐句教唱《外婆桥》,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3. 第三步: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演唱,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 第四步:教师创设情景,让幼儿扮演歌词中的角色,体验儿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5. 第五步:课堂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反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外婆桥教案
外婆桥教案教案标题:外婆桥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桥梁的建造原理和重要作用。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桥梁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3.培养学生对古代建筑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材料,展示古代桥梁的特点和风貌。
2.造纸材料、颜料、画笔等美术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对桥梁进行讨论,了解桥梁的作用和种类,并展示一些古代桥梁的图片,提问:你们对这些桥梁有什么感觉?桥梁在古代有什么重要作用?Step 2:知识讲解(5分钟)解释古代桥梁的建造原理和重要作用,介绍桥梁对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战争防御等方面的重要性。
Step 3:传统文化解读(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桥梁有怎样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吗?与学生共同探讨桥梁在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呈现一些与桥梁相关的成语和典故,如“情人眷侣”和“千疮百孔”。
Step 4:赏析古代桥梁(15分钟)播放一些与古代桥梁相关的视频或PPT,学生欣赏古代桥梁的风貌和艺术特色,同时鼓励学生就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Step 5:制作外婆桥模型(15分钟)让学生使用造纸材料、颜料、画笔等制作一个简单的外婆桥模型。
让他们亲自动手,体验桥梁设计和建造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Step 6:展示交流(10分钟)让学生展示和交流自己的外婆桥模型,鼓励他们互相赞赏和分享制作的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引导他们通过模型展示了解桥梁的结构和设计原理。
Step 7:激发学生兴趣(5分钟)介绍一些著名的古代桥梁,如赵州桥、千佛山大桥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他们了解更多有关桥梁的知识,并鼓励他们主动了解和探索。
Step 8:巩固与评价(5分钟)通过学生的展示和交流,教师评价学生对桥梁的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教学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古代桥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实地考察或小组研究,拓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小班儿歌外婆桥教案
小班儿歌外婆桥教案小班儿歌外婆桥教案(通用5篇)小班儿歌外婆桥教案1活动目标:1、尝试用沙溪方言念童谣,体验用方言念童谣的乐趣。
2、感受外婆亲情的温暖,乐意做个有礼貌,尊敬长辈的好宝宝。
活动准备:摇船视频,童谣图片。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入活动。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外婆提问:⑴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外婆吗?为什么呢?那你们有没有去看看自己的外婆?⑵小朋友是怎么去外婆家里的呢?2、有个宝宝他也要到外婆家,我们一起来看看宝宝是怎么去外婆家的吧!二、理解、学说儿歌。
1、观看视频,学做摇船动作。
⑴宝宝是怎么去外婆家的?(摇船)那我们一起来做做看摇船的样子。
⑵那到了外婆家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童谣《外婆桥》。
2、教师完整念童谣(普通话),理解童谣内容并出示相应图片。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3、幼儿用普通话学念童谣。
⑴刚才我们听得是一首童谣叫《外婆桥》,现在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来念一遍。
⑵外婆小时候也念过这首童谣,我们听听看外婆是怎么念的。
4、教师用沙溪话念童谣《外婆桥》。
⑴外婆念得和宝宝念得有什么不同?原来是用沙溪话念的,沙溪话念的和我们用普通话念的有很多地方不一样哦,我们再来听一听。
5、教师再次用沙溪话念童谣。
⑴摇啊摇(方言)就是我们普通话说的什么呀?摇到哪里呀?那我们一起来用沙溪话说说看。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⑵摇到了外婆家,外婆叫我什么呀?宝宝用沙溪话怎么说?我们来说说看。
(外婆叫我好宝宝)⑶外婆很喜欢宝宝,叫他好宝宝,外婆还做了什么?她拿出来什么东西宝宝吃?糖一包,糖(方言)我们普通话怎么说的?糕用我们沙溪话怎么说?宝宝吃到外婆给他的东西,看宝宝脸上什么表情?什么样是哈哈笑,笑给我看看。
(吃的宝宝哈哈笑)5、幼儿用沙溪话学念童谣⑴现在我们跟着外婆一起来念一念吧!⑵现在男宝宝来念念。
⑶女宝宝来试试看。
6、幼儿合作念童谣。
⑴我们刚才念得是一首童谣,童谣就是家里长辈抱着自己的宝宝来念的。
小班儿歌外婆桥教案
小班儿歌外婆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熟悉并学会唱儿歌《外婆桥》,了解儿歌的内容和意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合唱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庭、亲人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二、教学内容1. 儿歌《外婆桥》的歌词学习。
2. 儿歌的旋律、节奏和演唱技巧。
3. 儿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唱儿歌《外婆桥》,理解儿歌的意义。
2. 教学难点:儿歌的音准、节奏和合唱协作。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教授儿歌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2.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参与演唱、节奏打击等。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儿歌的魅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儿歌《外婆桥》的图片、动画等。
2. 教学乐器:吉他、钢琴等。
3.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活动。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外婆桥的图片,引导幼儿谈论对家人的印象,激发学习儿歌的兴趣。
2. 学习儿歌歌词:教师带领幼儿朗读歌词,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3. 教授儿歌旋律:教师弹奏乐器,演唱儿歌,让幼儿跟随音乐学唱。
4.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幼儿的合唱协作能力。
5. 情感教育:引导幼儿谈论儿歌中描绘的家庭亲情,培养幼儿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
2. 儿歌演唱:评估幼儿对儿歌的熟练程度,包括歌词记忆、音准、节奏等。
3. 情感态度:了解幼儿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表达,以及对儿歌的喜爱程度。
八、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演唱儿歌,分享学习成果。
2. 主题活动:组织家庭主题的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家庭亲情。
3. 艺术创作:鼓励幼儿以儿歌为主题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创作。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注重培养幼儿的合唱协作能力,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
中班语言活动-外婆桥
中班语言活动外婆桥文档中班语言活动外婆桥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材,以儿歌《外婆桥》为主题。
儿歌描述了小老鼠偷吃小米的过程,以及小米从河的这边飘到那边的情景。
儿歌富有韵律感,易于幼儿记忆和传唱。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2. 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提高幼儿的听力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儿歌《外婆桥》,掌握儿歌中的角色和情节;难点:理解儿歌中“飘啊飘,飘到桥那头”的意境,以及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儿歌课件、图片、小老鼠和小鸟的手偶、飘带等;学具:合作卡片、涂色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扮演小老鼠和小鸟,情景再现儿歌中的故事情节,引发幼儿对儿歌的兴趣。
2. 学习儿歌(5分钟)教师播放儿歌《外婆桥》,引导幼儿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接着,教师逐句教唱儿歌,帮助幼儿学会儿歌。
3. 讨论儿歌内容(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儿歌中的角色和情节,让幼儿说出小老鼠为什么要偷吃小米,以及小米是如何飘到桥那头的。
通过讨论,帮助幼儿加深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4. 合作任务(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合作完成一个与儿歌相关任务。
例如,制作一张小米飘带的图片,或者扮演小老鼠和小鸟进行情景再现。
通过合作任务,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5. 展示和分享(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合作成果,并分享合作过程中的趣事。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外婆桥小老鼠小鸟小米飘啊飘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儿歌《外婆桥》的故事情节;2. 家长协助幼儿制作一张小米飘带的图片,并在图片上涂色;3. 家长与幼儿一起扮演小老鼠和小鸟,进行情景再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和合作任务,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热情。
小班儿歌外婆桥教案
小班儿歌外婆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学习儿歌《外婆桥》,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的韵律和节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能够跟着老师一起唱儿歌,并注意音准和节奏。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庭亲人的情感,通过学习儿歌,感受亲情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唱儿歌《外婆桥》,并能够理解儿歌的意义。
难点:帮助幼儿掌握儿歌的韵律和节奏,提高唱歌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儿歌《外婆桥》的歌词,音乐播放设备。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引入儿歌(3分钟):老师向幼儿介绍儿歌《外婆桥》,让幼儿初步了解儿歌的内容。
3. 学习儿歌(5分钟):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词,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4. 练习唱歌(5分钟):让幼儿单独或者分组练习唱歌,老师巡回指导。
五、课后作业:1. 让幼儿回家后,跟家长一起唱儿歌,分享学习成果。
2. 家长协助幼儿录制唱歌视频,下节课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3. 家长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对家庭亲人的爱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唱歌表现和与同伴的互动。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唱歌作业的情况,以及视频录制的质量。
3. 情感态度:评估幼儿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是否能够主动表达对家庭亲人的爱意。
七、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儿歌学习,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幼儿进行儿歌比赛,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3. 邀请家长来校,观看幼儿的儿歌表演,共享学习成果。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小班幼儿的特点。
2. 思考如何更好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唱歌能力。
3. 考虑如何将亲情教育融入到其他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
九、教学进度安排:1. 本教案共需10课时,每周安排1课时,共需10周完成。
小班儿歌外婆桥教案
小班儿歌外婆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学习儿歌《外婆桥》,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的韵律和节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和节奏感,能够跟着音乐一起唱儿歌。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外婆的亲情之情,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二、教学内容:1. 儿歌《外婆桥》的歌词学习。
2. 儿歌的韵律和节奏练习。
3. 儿歌的演唱和表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儿歌《外婆桥》的歌词学习和演唱。
难点:儿歌的韵律和节奏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儿歌《外婆桥》的音频文件,歌词卡片,小桥的模型。
2. 环境准备:安静的教室,舒适的座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儿歌《外婆桥》,引导幼儿听儿歌的音频文件,让幼儿对儿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新课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的歌词,让幼儿熟悉歌词的内容。
教师可以用歌词卡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3. 韵律练习:教师引导幼儿感受儿歌的韵律和节奏,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儿歌。
4. 演唱练习: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演唱练习,让幼儿熟悉儿歌的演唱技巧。
5. 表演展示: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儿歌表演,让幼儿展示自己学习儿歌的成果。
6. 总结: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歌词学习的积极性和演唱、表演的主动性。
2. 评价幼儿对儿歌韵律和节奏的掌握程度,以及唱歌时的音准和节奏感。
3.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是否能够放松愉快地参与活动。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儿歌表演,增进家庭亲子关系。
2. 组织幼儿进行儿歌比赛,提高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将儿歌学习与手工制作、绘画等活动相结合,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室环境的安全和舒适,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2. 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3.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
幼儿园托班外婆桥活动教案
幼儿园托班外婆桥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外婆桥》这首儿歌的内容,知道它的寓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学会用动作表现儿歌内容。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亲人的热爱之情,增进亲子关系。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儿歌《外婆桥》音频、图片、小桥道具。
2. 环境准备:舒适、温馨的活动环境。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外婆桥》儿歌音频,引导幼儿倾听并感受儿歌的节奏和情感。
2. 幼儿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对儿歌的理解,让幼儿讲述自己与外婆的故事。
3. 动作表现: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动作,如摇小船、过桥等,让幼儿在动作中体验儿歌的乐趣。
4. 情景扮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扮演,让幼儿扮演外婆和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亲情的温暖。
5. 总结结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表达对亲人的爱意。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创作一首关于家人的儿歌。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家庭角”,让幼儿展示与家人一起制作的儿歌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儿歌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情景扮演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价活动的效果。
六、活动材料:1. 音乐材料:《外婆桥》儿歌音频。
2. 图画材料:外婆、幼儿、小桥等相关的图片。
3. 道具材料:小桥道具、儿歌中提到的相关道具。
七、活动步骤:1. 教师播放《外婆桥》儿歌,让幼儿倾听并感受儿歌的节奏和情感。
2.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讲述图片中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儿歌的内容。
3. 教师教授儿歌的歌词,让幼儿学习并记忆。
4.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中的动作,如摇小船、过桥等,让幼儿在动作中体验儿歌的乐趣。
5.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扮演,让幼儿扮演外婆和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亲情的温暖。
6.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表达对亲人的爱意。
小班外婆桥体能教案
小班外婆桥体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外婆桥儿歌,感受音乐和动作的乐趣。
2. 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敢、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外婆桥儿歌,掌握相应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2. 教学难点:幼儿在动作中保持身体平衡,乐意与同伴合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外婆桥儿歌音乐、图片、桥形道具。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地。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1.1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1.2 幼儿在热身活动中充分活动身体,为的课程做好准备。
2. 教学内容(10分钟)2.1 教师播放外婆桥儿歌,引导幼儿欣赏音乐。
2.2 教师讲解外婆桥儿歌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含义。
2.3 教师示范外婆桥的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如:桥上的动作、过桥的动作等。
2.4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外婆桥的动作,充分感受音乐和动作的乐趣。
3. 实践环节(10分钟)3.1 幼儿分组,每组搭建一个“外婆桥”,组内成员轮流扮演“外婆”。
3.2 幼儿在“外婆桥”上进行动作表演,如走、跳、跑等,锻炼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
3.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4.1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3. 搜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锻炼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有关外婆桥的元素,如图片、手工作品等,引导幼儿主动关注和参与。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音乐上册 外婆桥教案 苏少版
六年级音乐上册《外婆桥》教案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外婆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感恩之情,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模仿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歌曲《外婆桥》,了解歌曲背景及特点,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歌曲《外婆桥》。
2. 了解歌曲背景及特点。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节奏的变化。
2. 音准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钢琴。
3. 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外婆桥》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简介歌曲:教师介绍歌曲《外婆桥》的背景、作者及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3.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4. 演练歌曲: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演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演唱能力。
5. 创编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创编,如改变节奏、添加伴唱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6. 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对学生的演唱和创编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7.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创作。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外婆桥》,注意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 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家乡为主题的歌曲,可以借鉴《外婆桥》的旋律和歌词。
八、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给予反馈意见,鼓励学生的进步,并提出改进建议。
九、教学进度计划根据课程安排,制定本节课的教学进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十、教学总结在本节课结束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肯定,并对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预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招考幼儿园音乐教案:外婆桥
幼儿园音乐教案——外婆桥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熟悉中国传统的儿歌《外婆桥》,理解歌词的意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合唱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让幼儿体验亲情和温暖,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唱《外婆桥》这首歌曲,并能够进行合唱。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理解歌词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设备、歌谱、图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室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外婆桥》的音频,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2. 教学新歌: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新歌,讲解歌词的意义,让幼儿熟悉歌词。
3. 唱歌练习:教师指导幼儿进行音准、节奏的练习,帮助幼儿掌握歌曲。
4. 合唱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合唱练习,培养他们的合唱能力。
5. 总结: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意义,引导幼儿感受亲情。
五、作业布置1. 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感受亲情的温暖。
2. 家长协助幼儿进行歌曲的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课堂表现、合唱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幼儿对《外婆桥》歌曲的掌握程度和对亲情的理解。
2. 评价方法:观察法、问答法、作业检查法。
七、教学拓展1. 相关活动:组织幼儿进行亲情主题的绘画活动,让他们画出自己对外婆或奶奶的印象。
2. 家庭作业: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创作关于亲情的家庭故事,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做到耐心、细致的引导,使幼儿能够充分理解和感受歌曲的情感。
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对幼儿在合唱练习中的表现是否给予积极评价,鼓励他们的自信心。
九、教学调整1. 根据幼儿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幼儿,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外婆桥教案
外婆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外婆桥》,让学生感受童谣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关爱长辈,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外婆桥》,理解童谣内容,感受童谣的韵律美。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外婆桥”的寓意,培养学生关爱长辈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幅外婆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2.学生回答后,老师简要介绍外婆桥的来历。
二、学习童谣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外婆桥》,让学生感受童谣的韵律美。
2.学生自读童谣,注意节奏和停顿。
3.老师逐句讲解童谣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童谣的意义。
三、讨论交流1.老师提问:“你们觉得《外婆桥》这首童谣哪里最美?”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表演形式(如:唱歌、跳舞、朗诵等),展示对《外婆桥》的理解。
2.每组表演结束后,其他组进行评价,老师给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老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外婆桥》,谁能背给大家听?”2.学生背诵童谣,老师给予鼓励。
二、深入学习1.老师引导学生关注童谣中的“外婆”,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外婆”的了解。
2.学生分享自己与外婆的故事,感受亲情的美好。
三、情感教育1.老师讲述一个关于外婆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
2.学生谈谈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老师给予点评。
1.老师提问:“通过学习《外婆桥》,你们有什么收获?”3.布置作业:回家后,向长辈请教一首童谣,下节课分享。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老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关爱长辈,你们有什么实际行动?”2.学生分享自己的行动,老师给予鼓励。
二、课堂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向长辈学到的童谣,其他学生欣赏并评价。
1.老师提问:“通过学习《外婆桥》,你们认为童谣在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四、课后作业1.学生创作一首关于亲情的童谣,下节课分享。
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外婆桥
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外婆桥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外婆桥》的歌词、旋律及情感表达。
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音乐表现和情感体验能力。
3.提高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歌曲《外婆桥》歌曲《外婆桥》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民歌,在全国范围内被广为传唱,是幼儿园中常用的音乐教材。
教学方法本次音乐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歌曲播放、唱跳、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感受音乐。
同时,在教学中鼓励幼儿多表现,多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教师向幼儿介绍歌曲《外婆桥》。
2.通过简短的问答,让幼儿了解歌曲的歌词和情感表达。
第二步:欣赏1.播放歌曲《外婆桥》。
2.教师引导幼儿用心倾听,并辅助幼儿感知歌曲中的旋律、节奏和情感。
第三步:跟唱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跟唱练习。
2.教师适当创设唱跳互动环节,增强幼儿的参与热情。
第四步:情感表达1.通过情感表达活动,让幼儿自由表现自己的情感。
2.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关注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并与幼儿一起设计情感表达形式。
第五步:创意游戏1.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创意游戏,增强幼儿的合作和想象力。
2.游戏内容可以与歌曲主题或歌词相关,如制作“外婆桥”风景画、打扮成歌曲中的人物等等。
第六步:结束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音乐教学的收获。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评估本次音乐教学采用隐性评估方法,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参与热情、动作表现、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估,从而对幼儿的音乐感知、音乐表现和情感体验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教学总结歌曲教学既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综合素质教育的必备手段之一。
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方法可以在保证幼儿兴趣和参与度的基础上,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情感体验能力,为其艺术人格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外婆桥教案
外婆桥教案外婆桥教案篇一我发现孩子们对小动物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尤其是对小动物的叫声、动作、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都很感兴趣,而《过桥》是一首描写小动物过桥的儿歌,整首儿歌语句简单、形象,符合我班幼儿年龄偏小的特点,也能满足幼儿对小动物探索的欲望,因此,我设计了本活动。
知道儿歌名称,学会念儿歌;会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和过桥的样子;乐意参与学习儿歌,培育孩子对语言活动的兴起。
能正确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和过桥的样子。
录音机、磁带;小动物教具:小兔、小鹿、小乌龟、小鸭、袋鼠妈妈和小袋鼠、一幅背景图。
1、组织幼儿随音乐《走路》进入活动室并找位置坐好。
2、学习儿歌(1)引题:以小动物要去住在河对面的小熊一起过生日,引出儿歌题目《过桥》。
(2)演示小动物过桥的样子,强调其名称和过桥的样子。
(3)引导幼儿用语言来表达小动物过桥的样子。
3、音乐游戏:按《走路》的曲子来仿编《过桥》,并让幼儿进行歌表演来结束活动小兔、小鸭等小动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因此,活动中幼儿都能极参与学习,对动物过桥儿歌非常感兴趣,很快学会念儿歌,同时,能正确地说出对动物的名称和过桥的样子,活动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
外婆桥教案篇二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感知老党支部书记的感人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1、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老共产党员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
2、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刻意思。
(一)创设情境,感受山洪的凶猛1、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雨,一场可怕的灾难降临到这座美丽的小山村,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这个可怕的黎明。
(播放山洪视频)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可怕的场面,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山洪的特点。
(大、猛、狂)(二)扣课后提示,领悟表达特色1、导入:同学们,课文一次次地写到山洪和暴雨,请大家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外婆桥语言中班教案
外婆桥语言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儿歌《外婆桥》,培养幼儿对亲人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2.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儿歌的内容,认识儿歌中的人物和场景。
3.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唱儿歌《外婆桥》。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儿歌中的寓意,能够表达出对亲人的爱。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卡片、音乐播放设备。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人物和场景。
2. 新歌教学: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外婆桥》,教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歌词和旋律。
3. 歌曲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练习,鼓励幼儿大胆开口唱出歌曲。
4. 歌曲展示: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所学歌曲,给予鼓励和表扬。
五、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展示所学歌曲《外婆桥》,并分享歌曲的寓意。
2. 家长协助:请家长鼓励幼儿完成作业,并记录幼儿的表现,以便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观察幼儿对儿歌的学习兴趣、参与程度和表现。
2. 作业反馈:教师通过家长了解幼儿完成作业的情况,包括幼儿对歌曲的掌握和分享情况。
3. 课堂表现:评价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唱歌、表达和互动等方面。
七、教学拓展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学习进度和情感发展,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和活动。
2. 主题活动: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家庭亲子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体验亲情和爱。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发展。
九、教学计划1. 制定长期教学计划,包括儿歌学习、主题活动、家园共育等方面,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外婆桥教案
外婆桥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外婆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学习外婆桥的建筑特点和工艺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手工艺术能力和审美观念。
教学准备:图片、模型或实物展示外婆桥的建筑特点。
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5分钟)向学生展示外婆桥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醒他们与这种建筑有关的经历和经验。
Step 2 了解外婆桥的历史和文化(10分钟)通过故事、视频或图文展示,让学生了解外婆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例如它在古代中国低山丘陵地区的农村地区是一种常见的建筑风格,代表着中国传统的乡村文化。
Step 3 学习外婆桥的建筑特点(15分钟)向学生展示外婆桥的独特建筑特点,如悬山顶、支栏、檐角等。
通过比较传统的汉族建筑和外婆桥的区别,帮助学生理解外婆桥的独特性。
Step 4 学习外婆桥的工艺技巧(20分钟)向学生介绍外婆桥的建造工艺和技巧,例如木雕、石雕、彩绘等。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领会到这些工艺技巧的精妙之处。
Step 5 手工制作外婆桥模型(3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让他们根据前面学习到的外婆桥建筑特点和工艺技巧,自行设计并制作一个外婆桥模型。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Step 6 展示成果(10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外婆桥模型,并向其他同学介绍他们设计和制作的过程。
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Step 7 总结与延伸(5分钟)老师对学生进行总结,帮助他们梳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提供延伸学习的机会,如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了解其他地区的桥梁建筑风格。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外婆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学习了外婆桥的建筑特点和工艺技巧,并且通过手工制作外婆桥模型,培养了学生的手工艺术能力和审美观念。
同时,还提供了学生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外婆桥小班教案范文
外婆桥小班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外婆桥”的背景和意义,学会说“外婆桥”的相关词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讲述、歌曲学唱、手工制作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幼儿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增强对长辈的尊敬和关爱。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外婆桥》:讲述一个小孩子和外婆之间亲情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外婆桥”的象征意义。
2. 歌曲《外婆桥》:学唱一首有关“外婆桥”的歌曲,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能力。
3. 手工制作:制作一个“外婆桥”的手工作品,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和歌曲理解“外婆桥”的背景和意义,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
2. 难点:让幼儿学会说“外婆桥”的相关词语,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故事讲述,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外婆桥”的亲情氛围。
2. 互动教学法:通过歌曲学唱和手工制作,让幼儿积极参与,增强学习兴趣。
3. 情感教育法:通过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培养幼儿对家庭亲情的认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歌曲音频、手工制作材料。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手工制作工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曲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故事讲解:通过课件展示,讲述《外婆桥》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感受亲情氛围。
3. 歌曲学唱:在学习歌曲《外婆桥》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会歌词,并学会表达对长辈的关爱。
4. 手工制作:分组进行手工制作,让幼儿动手制作一个“外婆桥”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引导幼儿学会关爱长辈,增强家庭亲情观念。
七、教学评价1. 幼儿在故事讲解过程中的注意力集中程度。
2. 幼儿在歌曲学唱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外婆桥 最新外婆桥教案 桥教案幼儿园(优秀15篇)
外婆桥最新外婆桥教案桥教案幼儿园(优秀15篇)外婆桥教案篇一1、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语文教案-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2、理清课文条理,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2、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多媒体设备及本课课件。
(一)、复习导入1、泸定桥是一座横跨在大渡河上的铁索桥,谁能介绍大渡河的有关情况?(多媒体显示湍急的水流撞击两岸高山峻岭图象,播放阵阵水流声。
)2、红军为了北上抗日,必须夺取被敌人占领的大渡河的唯一通道——泸定桥(画面切入泸定桥),可是敌人妄想阻挡我军北上抗日,他们想出了什么诡计?我军如何粉碎这一阴谋?3、命令只要求“夺下泸定桥”,那课题为何要说“飞夺泸定桥”?(紧扣题眼飞和夺,显示:抢时间攻天险)(二)、学习第三段1、轻读三至五自然段,要求:围绕“抢时间”尝试提问。
2、显示:a、为何要与敌人抢时间?b、战士们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把敌人抛在后面,在抢时间一战中取得胜利的?3、提问:战士们碰到什么困难?怎样克服?这两部分内容可以用“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语串联起来。
战士们的精神可歌可泣,谁来赞一赞他们?4、显示:虽然,但是。
他们啊!5、小结:战士们个个英勇,个个机智,他们与敌人斗智斗勇,靠着英勇与机智,在与敌人的援兵抢时间这一关键的一战中取得了胜利。
(显示:英勇机智)6、指导朗读:要求:读出战士们克服困难的决心,语气坚定,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三)、学习第四段1、虽然两个旅的援兵被我军抛在后面,没能赶来支援防守泸定桥的两个团,但这两个团的敌人仍然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他们凭的是什么?2、指读第六节,思考。
3、用“因为/所以”这组关联词明白敌人疯狂的原因。
(一:天险;二:人险)4、显示泸定桥,出现有木板和木板被抽掉的对比画面,播放震耳欲聋的涛声,体会敌人的险恶用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一听歌曲的演唱形式、力度、速度有哪些变化。
生议一议
6、再听歌曲
按自己喜爱的方式唱一唱歌中的“童谣”。
四、教师小结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感
1、出示童谣《摇啊摇》,也请学生读一读。
教学过程
教学改进
2、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富有浓郁江南水乡风味及生活情趣的童谣歌曲《外婆桥》。仔细听辨歌曲中哪些地方出现了《摇啊摇》的童谣。
3、欣赏童谣歌曲《外婆桥》,并回答问题。
4、师简介歌曲:
歌曲采用回旋曲式,围绕“童谣”乐段,多次插入其他具有对比成分的乐段,轻松、诙谐的歌声把外婆家过去和现在的一草一木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感受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孩子们盼望去外婆家的急切心情。
3、师简介歌曲:
歌曲旋律融入了昆曲的元素,全曲舒展激昂,既具有江南音乐甜美、婉约的风格,又不失迎风傲霜的刚劲气势。
4、生读一读书上有关昆曲的介绍。
5、欣赏昆剧《牡丹亭》片段,初步接触昆曲,体会它“浅吟低唱”“腔如水磨(糯)”的特点。
6、复听《卜算子-咏梅》
感受歌曲创作中加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图片、打击乐器、课堂乐器等。
课时安排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改进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卜算子-咏梅》
1、出示诗词《卜算子-咏梅》
学生读一读并猜一猜作者是谁。(毛泽东)
2、师:我们来体会一下文学作品与音乐作品的交融,欣赏一首为这首诗词谱写的歌曲《卜算子-咏梅》,听完后说说你的感受。
课题:第四单元丝竹流韵
教学内容
听:《卜算子-咏梅》、《外婆桥》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卜算子-咏梅》体会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的交融,感受歌曲创作中加入昆曲元素后的独特效果。
2、能安静欣赏《外婆桥》这首富有浓郁江南水乡风味及生活情趣的童谣歌曲,并学着唱一唱歌中的童谣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从音乐中领略江南风情,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