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

合集下载

普通高校生态环境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影响的调查研究

普通高校生态环境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影响的调查研究
基 本素 养外 , 还要 有 丰 富 的 文 化底 蕴 和 有 别 于 其 它
毒、 ;
融 和平 冷 、 互往 洽 谐等 漠 立 来 对
4 (72 ) 7 1.2 5 18 ) (.3
理论课老师 (/ n %) 3 (39 ) 15 6,7 3 10 ) 8 1.2 8(77 ) (.9 技术课老 师(/ n %) 114.6 l3 4.2 2( .9 I(06 ) 3(87 ) 4 87 )
状况 等 . 问卷编 制过 程 中 , 在 采纳 了有 关专 家 和学者 的意 见 , 进行 多次 修改 和试 测 , 对 问卷 的信度 和效 并
素, 它是复合生态环境 , 与生态主体之间有着广泛的 联 系 , 以此 构成 学校 生 态系 统. 为 生态 主体 的体 并 作
育 专业 大 学生 , 学 习具有 理论 与技 术 相结 合 , 重 其 偏 专 业 技术 的特 点 , 他们 的学 习态 度 , 习行 为及 学 习 学
能和运动成绩 , 服务于社会.
关键 词 : 高校生态环境; 体育专业大学生 ; 学习
中图分 类号 :152 O7.9
1 刖 . 一 - .- ● 厶 昌 . I k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1 3721)3 17 5 10- 3(010- 1- 5 0 0
2 2 研 究方 法 .
采 用 问卷 调 查 和 访谈 相 结 合 的方 法 , 之 以文 辅
高校生态环境是指高校中各类人员进行以教与
学为 主 的各种 活 动所依 赖 的种 种 物理 因素 与社 会 因
献资料法对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的社会生态环 境因子进行分析研究. 问卷调查 内容包括高校课程 设置 、 师资力量、 人际关 系、 高校体育大学生的就业

基于CAS理论的大学生体育锻炼与高校体育环境互动研究

基于CAS理论的大学生体育锻炼与高校体育环境互动研究

基于CAS理论的大学生体育锻炼与高校体育环境互动研究一、引言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和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高校体育环境则是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与高校体育环境的互动关系,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复杂自适应系统(CAS)理论为基础,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与高校体育环境的互动关系。

二、CAS理论介绍复杂自适应系统(CAS)理论是指由众多相互作用的元素所构成的非线性系统,这些元素通过相互作用和适应过程形成了复杂的整体性质。

CAS理论强调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和适应过程,并强调系统中的非线性关系和整体性质。

CAS理论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社会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是一种重要的系统科学方法论。

三、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大学生体育锻炼是指大学生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和锻炼活动,以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陶冶情操的目的。

当前大学生体育锻炼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规划性和系统性、锻炼意愿不足、锻炼方式单一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和积极性,需要通过改善大学生体育环境来促进解决。

四、高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高校体育环境是指大学校园中的体育设施、教学资源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综合因素。

高校体育环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体育锻炼条件和方式,对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良好的高校体育环境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锻炼资源和条件,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积极性;差劣的高校体育环境则会限制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选择和发展,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

基于CAS理论,我们可以将大学生体育锻炼与高校体育环境看作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和高校体育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适应过程,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运行和发展。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高校体育环境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整体性质。

即是说,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和高校体育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适应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受到多种因素和复杂互动的影响。

校园跑活动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

校园跑活动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

校园跑活动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日益受到关注。

体育锻炼作为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跑作为一种简单易行、参与度高的体育活动,近年来在高校中逐渐普及。

本研究旨在探讨校园跑活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

二、影响分析1.促进锻炼习惯的形成:参与校园跑活动需要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进行跑步。

这种定期、定量的锻炼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

通过长期的参与,学生能够逐渐养成定期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身体素质。

2.增强锻炼意识:校园跑活动通常伴随着一定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如健康知识讲座、运动技巧培训等。

这些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使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3.提高锻炼兴趣:校园跑活动通常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如设置奖励机制、举办比赛等。

这些措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更加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

4.改善锻炼环境:校园跑活动通常需要学校提供合适的场地和设施。

通过改善锻炼环境,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锻炼条件,从而增加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和积极性。

三、建议为了更好地发挥校园跑活动在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方面的作用,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健康知识讲座、运动技能培训等活动,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和兴趣。

2.优化活动设计: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设计更具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校园跑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改善锻炼环境:加大投入,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和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锻炼条件。

4.建立长效机制:将校园跑活动纳入学校的体育教学计划,使其成为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培养学生的长期锻炼习惯。

四、结论校园跑活动作为一种简单易行、参与度高的体育活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促进锻炼习惯的形成、增强锻炼意识、提高锻炼兴趣和改善锻炼环境等多方面的作用,校园跑活动能够有效地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第 1 1卷 第 1 期
21 0 2年 2月
淮 北 职 业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HUAI ROFE S ONAL BEIP SI AND TECHNI CAL COL LEGE
Vo 1 N0 1 L1 .
Fe 2O1 b. 2
高 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对大学生体 育锻炼行为 的影响
外 体 育俱 乐部 对 大 学 生 锻 炼 行 为 产 生 的积 极 影 响 。 关 键 词 : 校 ; 外 体 育 俱 乐部 ; 育锻 炼行 为 高 课 体 中图 分 类 号 : 8 2 1 G 1.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8 7 ( 0 20 —1 10 1 7-2 5 2 1 ) 10 3 —2
如 何评 价 自 己锻 炼 的 效 果 , 样 有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终 身 体 育 这 锻 炼的习惯 。
河 南 省 十所 高 校 2 0  ̄ 2 0 0 7 0 8年 度 参 加 课 外 体 育 俱 乐 部 的学 生 各 10名 、 课 外 体 育 俱 乐 部 的 学 生 各 1 0名 。 0 非 0
1 1 研 究 对 象 .
上 课外 体 育 俱 乐 部 的 学 生 有 7. 能 独 自完 成 , 非 课 外 21 而 体 育俱 乐 部 的 学 生 只 有 2 . %能 独 自完 成 ; 这 两 个 方 面 12 从 的 比 较 就 可 以证 明 高 校 课 外 体 育 俱 乐 部 能 够 很 好 的 提 高 学 生 自身 锻 炼 能 力 , 而 让 学 生 学 会 自 己 如 何 进 行 锻 炼 , 从
12 研 究 方 法 .
2 3 高校 课 外体 育俱 乐部 对 大 学 生 个 性 发展 的 影 响 . 在 “ 是 否 认 为课 外 体 育 俱 乐 部 有 利 于 你 的 个 性 的 发 你 展与提高” 的选 项 中 ,2 1 的 学 生 给 予 了肯 定 的 回答 。这 5 . 表 明 高 校课 外 体 育 俱 乐 部 为 学 生 个 性 的 发 展 提 供 了 一 个 自由 、 松 的 舞 台 , 学 生 根 据 自己 的 爱 好 参 加 的 , 足 了 宽 使 满 自己 的 兴趣 和 爱 好 , 们 都 能 主 动 的参 与 学 习体 育 知 识 与 他 技 能 。 在课 外 体 育 俱 乐 部 内 学 生 的 练 习 时 间 范 围 与 认 知 程 度 得 到 了 进 一 步 的 拓 宽 , 促 进 学 生 运 动 能 力 的 提 高 具 对 有 作 用 。与 其 他 教 育 活 动 有 别 的 是 学 生 可 以 在 自 由 、 宽

对影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研究

对影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研究

对影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研究【摘要】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探讨了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

研究发现,个人的意愿和习惯、家庭环境、学校的教育政策以及社会体育氛围都会对学生的锻炼情况产生影响。

在对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了深度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学生体育锻炼的建议,包括加强体育课程设置、改善学校体育设施以及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促进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以提升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通过对影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引起社会对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推动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研究、调查、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分析、建议、展望、未来、改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学生是我国未来的栋梁,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却并不乐观。

研究表明,我国高校学生普遍缺乏体育锻炼,重视学习和工作而忽视了身体健康。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盛行,高校学生更容易沉迷于虚拟世界,沉湎于没有实际意义的娱乐活动,而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压力下,时间紧张、精力不足,也给体育锻炼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种因素也对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产生了影响。

深入研究影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方案,对于提高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影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帮助了解当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对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为提升高校学生体育锻炼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有助于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

高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

高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作者:张燕来源:《体育风尚》2020年第06期摘要:高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的锻炼习惯毫无疑问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而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也会影响到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与身心的健康程度,所以有必要加强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对高校体育环境进行持续的优化,减少因高校体育环境较差给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产生的消极影响。

据此,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目的在于结合实际情况为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从完善高校体育环境入手,希望能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重视。

关键词:高校体育环境;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在学校系统中体育学习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在我国教育部门提出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要求下,体育在现实情况中的重要性渐渐为更多教育工作者所知,大学体育是学生在学校系统内参与体育锻炼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从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进行过渡的转折点,不仅仅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对我国未来的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意义。

所以对高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问题进行分析十分重要,有利于对素质教育进行推动,进而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据此,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想要对整体问题进行研究,就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明确高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在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高校基础设施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这也为学生在学校更好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在体育锻炼的问题上,很多学生虽然对体育存在着较高的兴趣,但是出于种种考虑,其对体育环境与体育设施也存在着较高的要求,实事求是的说,高校学生大多数时间都需要在学校内生活,虽然校外体育场馆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学生很少有时间去校外参加体育锻炼,而高校的体育设施不完善,体育环境较差,这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由此可见,高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十分明显,如果高校体育环境较好,那么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就可能会在现实情况中得到养成,如果高校体育环境一般,那么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几率就会下降,如果高校体育环境极差,那么学生就很难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参与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各阶段影响研究

参与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各阶段影响研究

况进行实证性调查与分析 。结果 显示 : 与高 校体育 社团大 学生处 于运 动习惯 形成 的各 阶段 的 比例 为 : 参 处前 凝神 阶段 ( rC ne l in 为 Peo t a—t ) mp o
1% , 神 阶 段 ( o t l—t n 为 1% , 备 阶 段 ( rprt n 3 % , 动 阶 段 ( ci ) 1 , 持 获 得 阶 段 ( itnne 为 1 % 。普 通 大 学 生这 6 凝 C ne a i ) 7 准 mp o Peaao )2 行 i Atn2% 维 o Maneac ) 4
z tOl a i IS
UU a Xio—l i
( ESi c st e f ajgNraU i rt, a i 107Ci ) P c nentu nn o l n ei Nnn 209 h a e I it oN i m v sy jg n
Ab t a t s r c :Usn u si n a r n a er s ac t o i g q e t n iea d c s e e r h meh d。t ea t o o s a r s a c n t e ifu n e o p dsh b tc liai n sa e f ol g t d n s o h u h rd e e e r h o h n e c fs o a i u t t tg so l e su e t ’w o l v o c e h
习 惯通 常包 含 两 层 意 思 : 是 指 常 常 接 触 某 种 新 的情 况 而 一 逐 渐 适 应 : 惯 成 自然 ; 是 指 在 长 时 期 里 逐 渐 养 成 的 、 时 不 习 二 一 容 易 改 变 的行 为 、 向 或 社 会 风 尚 。所 谓 体 育 锻 炼 习 惯 即 指 人 倾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社会学分析作者:朱芸亿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6年第24期摘要: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提高意志力、发展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社会学因素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环境因素、同伴因素及其他社会学因素会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以期通过分析,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锻炼因素大学生社会学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8(c)-0000-002016年体育卫生与艺术司司长王登峰对全国上报的数据进行再次检查,结果发现大学生上报数据重合率最低,仅有34.3%。

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变小,加上自由的环境,大学生的锻炼行为不令人满意。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从社会学角度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一定得实践意义。

1 自身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社会学因素中,其自身因素作为主观因素尤为关键。

大学生其心理已过了对事物的好奇、冲动阶段,而生理也即将过了发育期,步入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与思维观。

对身体认知较高的大学生出于各种原因,有规律参与体育锻炼,形成体育锻炼习惯;而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忽视体育锻炼,室外的体育锻炼被室内的电脑游戏,手机等各种现代化的消遣方式所代替,而其结果就是我国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究其原因,这与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大的关系。

较于中小学生,大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进行自我支配,但自身的惰性和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让许多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嗤之以鼻。

这样的心理认知,导致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也出现了偏差,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的身体健康,也对他们的价值观与社会观产生了消极影响。

虽然该年龄段的大学生已经错过了生命中最黄金的发育生长期,但是该阶段的体育锻炼对于生理发育也是尤为重要。

高校大学生体育课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体质影响的研究

高校大学生体育课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体质影响的研究

高校大学生体育课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体质影响的研究一、内容描述本文深入探讨了《高校大学生体育课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体质的影响》。

在该研究中,作者采用严谨的实验设计,对特定群体进行了系统的教学干预,并系统评估了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对学生体质的具体改变。

实验对象为省内某知名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他们对体育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普遍缺乏系统的体育技能指导和锻炼意识。

考虑到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状况,作者设计了专门针对他们的健身运动处方,并在体育课中予以实施。

研究周期为一年,期间详细记录了学生的体能变化情况,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肌肉力量等关键指标。

通过对比实验前后的数据,作者发现实验组学生在多项体质指标上均有显著提升,这表明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具有显著效果。

研究还探讨了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个性化特点和优势。

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能够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锻炼计划,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的理论体系,也为实际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体育课程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素质教育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健身运动处方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研究背景与意义的角度,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随着大学生对身体素质要求的提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从而更好地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于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有研究表明,通过实施健身运动处方教学,学生的肺活量、肌肉力量、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作用与探究———以闽南师范大学为例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作用与探究———以闽南师范大学为例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作用与探究以闽南师范大学为例蔡纯盛(闽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福建漳州363000)摘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作为增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和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㊂在这一背景下,校园体育不再单纯地以提高学生体育课分数㊁追求竞赛成绩为根本,而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体质健康成长为主要目的㊂青少年体质健康成长能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㊂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青少年;体质健康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9699(2023)03 0104 050引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青少年身体健康问题㊂毛泽东同志分别于1950年6月15日和1951年1月15日两次写信给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马叙伦提出 健康第一 的指示,把 身体好 作为三好学生的第一条,再次凸显了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1]㊂在习近平同志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后,校园体育工作被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就校园体育工作多次作了重要指示,为校园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肥胖率和近视率也在不断攀升,青少年的体育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㊂据研究,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㊂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目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的现状和不足,然后以闽南师范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为依据,探究增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和健康成长的策略,以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㊂1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在生活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多,许多青少年也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打游戏㊁刷抖音㊁追新剧和购物上,加之高考带来的压力和影响,部分青少年体育锻炼严重缺乏,主要表现在体力活动不足,力量㊁速度㊁耐力㊁灵敏㊁柔韧等身体素质水平较之前青少年有所下降㊂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连续出台多项举措以扭转青少年体质下滑的势头㊂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多地倾向于静态㊁单调㊁不规律的生活方式㊂如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大,图书馆㊁自习室常年灯火通明,学生长时间面对电脑和书本,容易导致眼部疲劳和近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如学生长时间玩游戏㊁看电视剧等,导致他们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下降以及出现肥胖现象,不足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未来的发展,高校学生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将对国家的竞争力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第38卷第3期2023年6月景德镇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J i n g d e z h e n U n i v e r s i t yV o l.38N o.3J u n.2023收稿日期:2023-01-04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立项课题(J A S180259)作者简介:蔡纯盛(1976-),男,福建漳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校园体育学研究㊂响,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㊂2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和意义2.1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和内涵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㊁价值标准㊁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2]㊂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㊂其中最重要的是校园中与体育活动相联系的精神文明体系[3]㊂校园体育文化具有鲜明的特征,通常由与体育相关的场馆设施㊁图徽㊁明星㊁标语㊁赛事㊁管理制度㊁认知观念和精神品德等因素来体现㊂校园体育文化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高尚的校园体育文化蕴含拼搏奋斗㊁团结向上㊁永不言败等精神品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㊂校园重视体育文化建设,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和环境,发挥体育文化的独特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责任感和荣誉感,树立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㊂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磨练学生的意志[4]㊂2.2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增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意义校园体育文化是每所学校不可缺失的内在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会提高师生参与运动的热情,促进广大青少年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体现出高尚的体育精神㊂例如清华大学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形成 无体育,不清华 的良好体育文化氛围,学生不会游泳,体育成绩不合格,轻则取消评优评先,重则无法正常毕业㊂由此,形成了清华校园人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其他高校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㊂事实证明,如果学校能够充分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那么学生身体素质和人文素养水平也会相应提高㊂2.3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㊂校园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广泛关注㊂目前,中国大多数学校已经开始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很多学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如校运会㊁体育比赛㊁体育课程等,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体育设施和器材还不够完善,还有的校园体育课程设置不尽合理,课程设置单一,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5]㊂3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策略探究长期以来,校园体育处于 幼儿缺启蒙㊁小学缺引导㊁中学缺时间㊁大学缺动力 的恶性循环之中㊂2021年7月12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教育部下一步对全面深化校园体育改革发展作出的部署,此改革从制度和机制保障方面对全面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提供了有力保障,从根本上规定了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的方式㊁时间㊁出路,有力地推动了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㊂本文以闽南师范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为例,从完善校园体育设施㊁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㊁丰富学校课余体育㊁发展学校竞技体育和完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等四个方面探究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策略[6]㊂3.1完善校园体育设施闽南师范大学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㊁ 双一流 建设高校,学校占地面积约2000亩㊂体育场馆方面,各类体育场馆总面积约为105260㎡,其中包括田径场㊁游泳馆㊁球类馆㊁乒乓球室㊁体操室㊁武术场地㊁网球场㊁篮球场㊁排球场等,齐全的体育场馆设施不仅能够满足不同项目教学及训练需求,而且完善了学校硬件建设,美化了校园环境㊂学校设有体育学院,现有体育教育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两个专业,学院在读学生900余人㊂齐全的体育场馆和近千名在读的体育专业学生,为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提供了十分便捷的条件[7]㊂3.2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校园体育是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 根据地 ,是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 主战场 ㊂体育课堂是传授运动技能㊁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主阵地,广大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加强体育课堂管理,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运动技能㊁养成健康生活态度和培育高尚体育品德等体育核心素养,从而使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终身运动习惯,形成积极进取和乐㊃501㊃第3期蔡纯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作用与探究观开朗的生活态度㊂闽南师范大学严格落实校园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体育课时不被占用㊂一㊁二年级本科学生开设的体育必修课不少于144学时,每周安排不少于2学时,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开设篮球㊁排球㊁足球㊁气排球㊁乒乓球㊁武术㊁传统武术与健身功法㊁武术-防身术㊁健美操㊁形体训练㊁排舞㊁体育舞蹈㊁健身街舞㊁游泳㊁定向运动㊁花样跳绳㊁体育保健等17个体育项目㊂由于健身健美㊁户外运动等新兴时尚体育项目受到许多学生热捧,闽南师范大学正积极筹划将之纳入体育课程㊂疫情期间,学校组织师生录制 八段锦 减压操 等居家防疫健身操,号召全体师生居家㊁宅宿舍时健身锻炼,停课不停练,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㊂值得一提的是,闽南师范大学积极开设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这些项目包括武术㊁散打防身术㊁舞龙舞狮㊁传统健身功法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将技术实践内化为心,外化为行,鼓励学生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体育教育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弘扬中国优秀体育文化[8]㊂3.3丰富学校课余体育学校课余体育是体育课的有益补充,也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学校课余体育主要包括运动队训练㊁早操㊁课间操和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等㊂为深入贯彻执行‘高等校园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以及 三走 等文件精神,促进大学生良好自主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闽南师范大学积极加强智慧体育校园设施建设,建成 校园智能化乐跑 智慧管理系统,使用 步道乐跑 A p p开展校园健康晨跑活动,体育锻炼结合主流移动互联网技术,采用趣味打卡模式进行跑步锻炼,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和场地进行参与,跑步锻炼的有效次数达到标准才具备参加体育期末考试的资格㊂鼓励广大学生每天至少参加一小时以上体育运动,让学生走出宿舍,走进阳光,激发学生养成坚持体育运动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9]㊂为丰富学校课余体育,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㊁体质和体能,体育学院与校团委通力合作,在全校学生中成立多个体育项目社团,体育学院组建优秀教师指导团队负责体育社团的指导与训练,并定期举办比赛㊂目前,闽南师范大学学生体育团队已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㊂通过 班级+社团 的方式组建体育活动社团,成立了跆拳道㊁篮球㊁排球㊁足球㊁乒乓球㊁网球㊁羽毛球㊁定向越野㊁游泳等多个体育项目社团协会,表1为学生体育社团开展活动情况㊂将课内与课外相互贯通,兴趣与特长相互融合,分层多类型开展体育活动㊂学生自主选择参加1~2个体育社团,进一步提高专项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水平㊂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㊂3.4发展学校竞技体育,完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闽南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开展学生体育赛事,充分挖掘校园体育竞赛的独特功能,为学生体育技能及身体素质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激发学生锻炼身体并增强体能,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㊂目前,闽南师范大学学生体育竞赛蔚然成风㊂多项比赛已经成为校园的品牌赛事,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和喜爱,表2为学生体育竞赛开展情况㊂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的团结㊁协作㊁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感染了师生,促进良好学风㊁校风的形成㊂表1闽南师范大学学生体育社团统计情况社团名称参加人数(人)开展活动形式篮球协会足球协会排球协会跆拳道协会网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定向越野协会游泳协会343277113826810628713986一周两练一周两练一周两练一周两练一周两练一周两练一周两练一周两练一周两练㊃601㊃景德镇学院学报2023年表2闽南师范大学学生体育竞赛开展情况比赛名称比赛时间参赛队伍新生篮球赛校运会腾飞杯 篮球赛 崛起杯 足球赛 向上杯 排球赛 凌云杯 羽毛球赛 团结杯 乒乓赛学生体育技能比赛每年10月每年11月每年4月每年5月每年3月每年12月每年10月每年5月学院代表队学院代表队学院代表队学院代表队学院代表队学院代表队学院代表队学院代表队学校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参加高水平体育竞赛㊂为进一步锻炼队伍,成立了多支常年训练队,充分发挥校园体育竞赛的功能,激发学生投身体育锻炼与训练的热情,从而提升体质健康水平,积极践行 每天锻炼一小时,为祖国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的口号[10]㊂为检验校园体育工作的成效,闽南师范大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福建省大学生体育协会㊁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㊁四年一届的福建省运动会大学生部等各个层次的多个项目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大大提升了参赛学生的比赛信心,成为宣传学校的一张名片,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提高了学校的声誉㊂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今,闽南师范大学学生在参加福建省大学生体育协会㊁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㊁四年一届的福建省运动会大学生部各个项目竞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名次达百余次,表3是学校参加比赛获奖情况㊂表3闽南师范大学2018年以来参加福建省体育协会以上级别获奖情况主办单位冠军(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福建省大学生体育协会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43266532福建省人民政府(省运会大学生部比赛)2357通过近几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得到的数据显示,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闽南师范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向好发展的趋势,2019 -2020学年优秀率1.24%,良好率21.05%;2020 2021学年优秀率1.27%,良好率22.30%;受疫情影响,2021 2022学年还未最后完成测试工作,目前数据为优秀率0.89%,良好率18.99%㊂在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等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参与体育活动㊁锻炼身体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㊂闽南师范大学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努力做好校园体育各项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为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不断努力前行㊂4结语新的历史时代,党和政府把发展校园体育工作放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上,各学校应积极建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㊂闽南师范大学始终把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持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形成 课内外结合,全过程体育,健康闽师大 的体育工作特色㊂现今校园体育文化蓬勃发展,训练和竞赛体系更加健全,形成具有闽师特色㊁体育文化内涵的校园体育文化和体育育人体系,真正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工作落到实处㊂深入挖掘校园体育文化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重要意义,营造坚持体育运动的浓厚氛围,通过开足开齐体育课,以及大力开展校园课余体育活动,打造一批人气旺盛的校园体育精品赛事等举措,积极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大力增强青少年体质㊂研究者深切感受到学校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构建合理的校园体育文化生态圈,激发青少年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爱体育㊁懂体育㊁会体育㊁能体育,充分享受体育带给他们的成长乐趣并终身保持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11]㊂参考文献:[1]周登嵩.校园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15.[2]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0-21.[3]张建华.中美大学体育文化比较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㊃701㊃第3期蔡纯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作用与探究2018(26):205-206.[4]鞠军.与时俱进创建一流高校体育文化环境[J].教育教学论坛,2018(35):80-81.[5]卢延文,姚立莹,刘建泰.组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背景下校园体育健康发展研究[J].运动精品,2018(6):3,5. [6]闫巧珍,董礼平.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研究现状[J].体育师友,2019(3):64-65.[7]严春华.地域文化视域下地方高校德育空间构建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2(1):88-92.[8]吴秀云,李华龙.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28):86-87,89. [9]曹卫东.新时代中国体育教育改革创新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9(2):4-8.[10]任海.身体素养与青少年体育改革[J].体育文化与产业研究,2021(1):9.[11]程丽芬,刘洋. 一带一路 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品牌的共商共建共享机制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1 (6):73-76.T h e E f f e c t a n d l n q u i r y o f t h e C a m p u s S p o r t s C u l t u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n E n h a n c i n g T e e n a g e r s'P h y s i c a l H e a l t hT a k i n g M i n n a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a s a n e x a m p l eC A I C h u n s h e n g(S c h o o l o f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M i n n a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Z h a n g z h o u3630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A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m e a n s a n d a p p r o a c h t o e n h a n c e t h e p h y s i c a l e x e r c i s e a n d h e a l t h y g r o w t h o f t e e n a g e r s,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c a m p u s s p o r t s c u l t u r e p l a y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i m p r o v i n g t h e p h y s i c a l f i t n e s s o f y o u n g p e o p l e a n d p r o m o t i n g s o c i a l h a r m o n y.U n d e r 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c a m p u s s p o r t s a r e n o l o n g e r s i m p l y a i m e d a t i m p r o v i n g s t u d e n t s'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s c o r e s o r p u r s u i n g c o m p e t i t i o n r e s u l t s,b u t r a t h e r a t p r o m o t i n g s t u d e n t s'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p h y s i c a l h e a l t h.T h e h e a l t h y g r o w t h o f y o u n g p e o p l e c a n p r o v i d e a s c i e n t i f i c b a s i s a n d p r a c t i c a l g u i d a n c e f o r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c a m p u s s p o r t s c u l t u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p r o m o t e t h e s c i e n t i f i c a n d s t a n d a r d i z e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a m p u s s p o r t s c u l t u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 a c c e l e r a t e t h e p r o m o t i o n a n d p o p u l a r i z a t i o n o f c a m p u s s p o r t s c u l t u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n a t i o n w i d e.K e y w o r d s:c a m p u s;s p o r t s c u l t u r e;y o u t h;p h y s i c a l h e a l t h㊃801㊃景德镇学院学报2023年。

浅析高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

浅析高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

又是 学校教学环境 中的一个环境 , 一 个完善 而人性化 的学校体 育环境 一定会满足老 师和 学生在体 育方 面的需求 。 现如今 , 我 国各级各
类 学校都存在 体育场地小和 器材 不足且陈 旧, 学校体 育人 文环境不健 全等软件 条件 , 这些现 象的存在 很难激发和 保障 学生参加 体育锻
2 、 研 究 方 法
学校体育教学 内容是依据 体育教学大纲制定 的 ,并 以现有条 件. 通 过不 同教 学模 式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 . 运动技能 和运 动损 伤 急救方法等 。体育教学 内容包 括理论课教学 内容 和实践课 教学内 容。 在 实践课 中 , 教师通过各种 有效 的教学模式将丰 富而有 意义的
炼必备的物质条 件 , 更是 吸引学生 自主参加体育锻炼 的先决条件 。 学校体育设 施环境不仅包括体育场地 和器材, 学校 体育场馆 、 教学
场地的规划与设 置 , 不仅要考虑整体 的设计布局 , 还要考虑运 动场 地的位置 ,体育场馆 的内部条件等都要 符合学生运动 的特 点和规 律, 只有这样才 能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 的热情 。 从而更好 的促进 学 生的身心发展 . 培养学生 团结协作和顽强 的意志 品质 。 3 . 3 、 社会 环境的分 析
炼的 需求 , 进而会 影响我 国全 民健 身计 划和体 育教 学改革 的进程 。
关键词 : 大 学 生 学校 体 育环 境 体 育锻 炼
1 、 引 言
头晕 、 呕 吐 的情 况 , 甚 至会晕倒在操场 上 。 为 了避 免 这 种 情 况 的 发
体育 环境是指直接或 间接影 响体育 运动发展 的一切 自然现象 生 , 开放学校体育场 馆就是最好的选择 。 在空气污染严重 的环境 中

学校因素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

学校因素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

的比率 过 大 ,达 到 5 .% ,说 明学 生 课外 锻 炼 不 够积 极 ;男 女 生 02 在锻 炼 次 数 上 存 在显 著性 差异 ,女 生 课 外 锻 炼 比男 生 更不 积极 。 另外 由于我 院 2 0 级实 行早 操制 、20 级实行 俱 乐部课外 活 动制 , 09 08 学生 周 活 动 0 一 下 学生 较 少 。而女 生 周 活动 次 低 于 男生 的原 因 次 是女生较男生重视体育分数之结果。 学 生参 与课 外 体育 锻 炼 时 间结果 显 示 ( 2 ,3 .% 的学 生 每 表 ) 34 次锻 炼 的时 间在 1小 时 以 下 ,距 离每 天 活动 一 次 ,每 次 1小 时以
炼 的 内驱 力 。
21 学生 参 加体 育 活动 的频 率 与持 续 时 间 .. 1
表 1学 生参 加 课外 体 育活 动 的次 数 (%)
调查 显示 ( 1 :每周 参加 课外 体 育 活动 次数 1 2 的学 生最 表 ) - 次 多 ,男 女生 分别 达 4 .% 和 5 .% ,学生 课外 体育 锻炼 不超 过 3 23 82 次
表3 学校 因素 对 大学 生体 育锻 炼 习惯 形成 的影 响程 度
采 用 文献 法 、问卷 调 查 法 、数 理统 计 法 、逻辑 分 析 法 等就 高 校 体 育教 学 因 素对 大 学 生体 育 锻炼 习惯 形成 及影 响 因 素等 对 南京 化 工职业 技术学 院 20 级 、20 08 09级 的各 10 00名 进行调 查研究 。发 出 ( 学生 体 育态 度 与行 为及 影 响 因素 调查 问 卷 》调 查 问卷 2 0 大 00 份 ,收 回 13 份 ,回收 率 9 .%,其 中有 效 问卷 12 份 ,有效 率 96 68 91 为 9. 61 %。其 中男 生 14 名 , 生 83 。数 据采 用 o  ̄20 下 的 17 女 5名 i f 03 ECL X E 办公 软件 和 S S 1 .进 行数 据统 计 的处理 。 P S 70

大学体育课对改善大学生体质有哪些好处?

大学体育课对改善大学生体质有哪些好处?

大学体育课对改善大学生体质有哪些好处?1、提高身体素质:大学体育课程可以通过各种运动项目,如跑步、跳跃、举重等,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2、增强心肺功能: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脏的耐力和肺部的通气能力。

3、塑造体型:体育运动可以帮助燃烧体内多余的脂肪,塑造健康的体型。

4、提高免疫力: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5、缓解压力:大学生活中,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等都很大,体育运动可以帮助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6、培养团队精神:很多体育项目需要团队合作,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

7、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体育运动可以锻炼大脑,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

8、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参加体育运动,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如何在体育课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体育课堂教学重视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主健身的习惯。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意义打好身体基础回归体育的本质功能,增强体质,顺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核心素养高的人群,固然可以终身体育,可以自主锻炼和健身,使自身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

提升全民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自主健身,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能够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使学生的身体终身受益。

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可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助于培养终身体育,具有长远的意义。

塑造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培养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调节能力,现代的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很大,若不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会产生各种心理疾病,这就要求每一个个体都要具备健康的心理调节能力,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

我国每年都有大批高校学生从学校走入社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技和文化战线的主力军。

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年知识分子健康状况恶化、疾病缠身的报道不断见于报端,一些科技英才早逝的报道也时有所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而带有普遍性质的原因,那就是他们普遍缺乏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知识分子工作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身体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因而极易发生心脑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多种疾病,而适宜的体育运动是预防这些非传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措施。

因此,知识分子的前身,即大学时期的身体尤为重要。

如何使大学生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一项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知识分子中年健康状况恶化的世纪工程。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医学院、新乡学院在校大学生,随机抽取2160人,其中男生1203人,女生957人,年龄18~23岁。

⑴问卷调查法: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方法,共发出问卷2160份,收回有效问卷1912份,有效率占发放问卷88.5%,男、女生有效问卷分别为1024份、888份,有效问卷率分别为53.56%、46.44%。

⑵对比分析法:通过调查对有关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本文提供数据依据(见表1和表2)⑶文献资料法:搜集、查阅有关文献资料。

(1)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或每周参加1次~2次锻炼,我们认为已具有了初步锻炼习惯。

统计表明,在四所高校初步锻炼习惯的男生占其总数的69.33%,女生只占其总数的55.97%,显然这与培养高校学生具有锻炼习惯的目标要求差距甚远。

(2)在具有初步锻炼习惯的人群中,坚持每周锻炼1次~2次的人数比例高于天天都锻炼的人数比例,说明学生喜欢这样的锻炼节奏;而没有锻炼习惯的人群中,应注意到偶然锻炼一次的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还不同。

前者虽然也没有锻炼习惯,但偶然会产生锻炼的愿望并进行实践,说明还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和兴趣,而对在大学阶段根本不参加课外锻炼的学生,培养他们的锻炼习惯,正是高校体育教学的艰巨任务。

对学校体育环境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探究

对学校体育环境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探究
育锻 炼 , 增 强体 质 、 增进健 康 , 主 要 原 因 是 学 生 的 课 业 任 务 比 较 繁 本原 因 , 体 育 目的 性 不 明确 是 直 接 原 因 , 组 织 安排 不科 学 是 影 响大
重, 健 康 状 况 令 人担 忧 。 为 了使 当 代 大 学 生 能 够 生 活 的 更 加 美 好 ,
还没有完全改变, 人 们 对 学 校体 育环 境 的 内 函 、 外延 以及 对 大 学 生 这 一 最 终 目标 , 在 于 学 校 尽 可 能 的 为 学 生 提 供 和 创 造 适 宜 良好 的 体育锻炼 行为的探究等方面的研究偏少 。 本 文 对 大 学 生 体 育 锻 炼 体 育环 境 , 重 视体 育环 境 卫 生 , 让 学 生 自觉 主 动 的参 与 而 不 是被 动
有 学 校 体 制 中 多 少 年来 继 承 下 来 的 一 成 不 变 的 传统 的思 想 观 念 问
当 今 社会 , 高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 , 随 着 社 会 大 环 境 的 制 约 以
另外 , 和 体 育环 境 分 不 开 的 一 个 因 素是 运 动 情 绪 , 这是 心理 学 研 究证实的结果。 培 养 大 学 生 运 动 情 绪 可 以 使 学 生 主 动 参 与体 育
生 垫 上 坚 实 的 基础 。 值 得 思 考 的 问题 是 作 为 大 学 生 , 有 的 高 年 级 的 观 因素 , 主 观 因素 包括 自身 的 原 因 , 个 人 对 体 育 的 爱好 和 兴趣 是 一 学 生 脱 离 了 体 育锻 炼 , 根 本 就 没 有意 识 去 参 加 某 些 体 育 活动 , 真 的
题没有改变 , 当然 学 校 体 育环 境 的 建 设 和 完 善 是 需 要 人 力 、 物力 、

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环境对大学生体育意识影响的研究

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环境对大学生体育意识影响的研究

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环境对大学生体育意识影响的研究摘要:该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天津市6所高校1200名大学生体育意识现状和对体育教学环境的评价进行调研分析得出:体育教学环境的各要素对大学生体育意识各维度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只有正确认识体育,喜欢体育,才会改变对体育的态度。

关键词:教学环境体育意识研究1 研究目的我国大学生的体质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高校体育的重点更多地应该放在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能力及提高大学生体质上。

只有在观念上形成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才能使体育锻炼更持久,体育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发挥。

体育教学环境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载体,应该得到体育工作者的充分认识。

通过对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和大学生体育意识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出体育教学环境与体育意识之间的关系,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体育教学环境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从而促进天津市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为有效达成体育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服务。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天津6所高校中的1200名学生(每校200人)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搜集到国内有关体育环境、体育教学环境、体育意识等相关资料。

以解决研究体育意识和体育教学环境调查表以及本研究的理论支撑等问题。

2.2.2 问卷调查法在分析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设计问卷的高校体育环境部分请教专家提取了自然环境、场馆设施环境、课堂环境、信息环境、组织环境和体育规章制度环境六个因素构成学校体育环境,问卷的体育意识部分主要从四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认知意识、态度意识、情感意识、参与意识。

为了确保问卷的可靠性,对两套调查问卷分别进行了信效度检验。

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136份,有效问卷1052份,有效回收率是87.67%。

2.2.3 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结果采用Spss11.5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大学生体育教育实践成果

大学生体育教育实践成果

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大学生体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体质、提高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具有健康体魄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将从大学生体育教育实践成果的角度,分析体育教育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体育教育实践成果1.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通过体育教育,大学生可以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根据我国大学生体质监测报告显示,近年来,大学生体质状况有所改善。

体育教育在提高大学生体质、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激发运动热情大学生体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和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在校园内,各种体育俱乐部、运动协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

这些俱乐部和协会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也使学生在运动中找到了乐趣,培养了终身体育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体育教育强调团队协作,大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学会了与他人共同面对困难、互相支持。

这种团队精神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体育比赛中的集体荣誉感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

4. 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提高心理素质体育教育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如耐力、毅力、自律等。

这些品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体育教育还能帮助学生学会调整心态,提高心理素质,为应对未来的挑战打下坚实基础。

5.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体育教育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体育教育,大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创新思维等,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三、大学生体育教育实践成果的具体体现1. 体育课程设置多样化高校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瑜伽等。

基于CAS理论的大学生体育锻炼与高校体育环境互动研究

基于CAS理论的大学生体育锻炼与高校体育环境互动研究

基于CAS理论的大学生体育锻炼与高校体育环境互动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对CAS理论的应用,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与高校体育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和高校体育环境的调查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促进高校体育环境的改善。

一、引言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而高校体育环境作为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和条件,则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和效果。

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与高校体育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促进高校体育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采用CAS理论作为研究框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和高校体育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二、文献综述1. CAS理论CAS(Complex Adaptive System)理论是一种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它强调系统内部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CAS理论认为,系统内部的各个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关联和相互的作用,而系统与其环境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影响和相互的调节。

CAS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学、社会学、生物学等领域,用以研究系统内部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研究将采用CAS理论作为研究框架,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与高校体育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2. 大学生体育锻炼大学生体育锻炼是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减轻压力、改善心理健康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普遍较低,存在着体育锻炼不足、运动方式单一、体育锻炼意愿不强等问题。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 高校体育环境高校体育环境是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和条件,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结果 与分 析 3 1 高校学 生体 育锻炼 习惯分 析 学生参 与体 育锻炼 的方 式分 为主动参 与和 被动参 与两 种方式 ,主动 参与 体 育 锻 炼 的 学 生对 锻 炼 积 极 、主 动 ,有 浓 厚 的 兴趣 、爱 好 ;而 被 动 参 与 体 育锻 炼 的 学 生对 体 育缺 乏 充 分 的认 识 ,大 多 数 是受 学 校规 章 制度 约 束 , 但是 ‘ 旦走 入 社会 ,他们 的 体 育行 为 一般 不 会 持续 下 去 。调 查数 据 表 明 , 积 极参 与 占 7 %;被 动 参与 占 1 % 不参 与 占 9 6 ; 5 %。
1前宫 随着社 会 发展 过 程 中对 高素 质人 才 的需 求 ,大学 教 育 ,不仅 要培 养 出 代有 理 想 、有 道 德 、有 文化 、有 纪律 的 建 设者 ,还要 培 养 出体 魄 强健 , 且具 有 良好 体 育锻 炼 习惯 全面 发 展 的高 素质 人 才 ,对 于 国家 的 发展 意义 重

合 问卷 设计 的信 度检 验 要 求 。
2 2 2 数理统 计法 ..
大 。高校 体育 环 境是 促进 大 学 生体 育锻 炼 习惯 养 成 的重要 环 节 ,因而 了解 高校 学生 目前体 育锻炼 习惯 的现状 ,探 明影 响学生体 育锻 炼习惯 形成 的体育 环境 因素将 促进 素质 教育 ,将 为培 养大 学生 的 良好 的体育 锻炼 习惯提 供有益
借鉴 。
采用 S S 1 . P S 0软件进 行数 理统 计 。首先对 全部有 效 问卷 的进 行 常规统 1 计 ;然 后对 问卷 的量表部 分进行 因子 分析 ,并对 其进行 重要性 程度 排序 ,找 出影响 因素指标 体系 中 的主要 因子;最后用 x 检验探 讨 高校学生 体育锻炼 的 2 特 点 、规 律及 其影 响因 素 。
教育 时空
I ■
Caiedc l i h e hoRe isnaTngew nccneoyv
高校体 育环境 对大学生体 育锻炼 习惯 的影响
李太 平 பைடு நூலகம்
( 尔滨 师范 大学 恒星 学 院 黑龙 江 哈尔滨 i 0 2 哈 5 0 5) [ 摘 要 ] 本文 通 过 问卷 调查 、数 理统 计等 方 法研 究 了高校 学 生 体育锻 炼 习惯 与 高校 体育 环 境 的关 系 。数 据 结果 表 明 ,体育 课 、体 育 教师 、体 育场 地 器材 以及 高 校对 体 育活 动 的重 视程 度 、对学 生 课外 体 育锻 炼 的组 织等 是 影响 大学 生体 育 锻 炼习惯 的主要 因素 。 [ 关键词 ] 高校 体育环 境 体 育锻炼 习惯 体 育教 师 场地 器材 中图分 类号 :8 04 G 7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09 94 (0 0 0 0 60 10— 1X 2 1)7 03 1
本研 究 采用 了问卷 调 查法 、数理 统计 法等 方 法 ,力求 使研 究 更具 客观 性 、可 靠性 。 2 2 1 问卷 调查法 .. 2 2 I I问卷 的设计 ...
体育锻 炼频 度指每 周锻 炼的 次数 ,是反 映学生课 余体 育锻炼 状况 的重要 指标 之 一。问卷统 计结果 显示 ,比例 最高 的是每 周 1 2 以上 ,占4 . % -次 6 7 :其 次 是每 周 3次 以上 ,占 2 . % 4 1 ;虽然有 9 %的学 生参与 体育 锻炼 ,但其 中有 1 l %的学生 是 以年 或 月为循 环周期 的 ,没有达 到经 常性 , 因此 高校 应通过 积 5 极 、有效 的体育 锻炼手 段 ,加大 对学 生体育基 础 的培养 ,加大学 校 的教育力 度 ,进 一步提 高学 生对 体育 锻炼 的直接 参与 意识 ,激 发参 与体育 锻炼 的积极 性 、主 动性 ,以便提 高体 育锻炼 的频度 ,养成 学生 体育锻 炼 的习惯 。 3 2 高校体 育环境 对大 学生体 育锻炼 习惯 的影 响 321 .. 体育课 对学 生形 成体育锻 炼 习惯重要 性 的调 查 表 1 明不 同锻 炼层 次的学 生 ,在 体育课 对形成 体育 锻炼 习惯重 要性的 表 认 识上没 有显 著差异 。这表 明学 生一致 认为 ,体育课 对学 生形成 锻炼 习惯具 有重 要 的作用 ,肯定 了体育 课的重 要地 位 。如 何进一 步提 高学校 体育教 学课 质量 ,满 足学 生锻 炼学 习的 需要 ,是我们 广大 体育 工作者 要思 考 的问题 。 3 3 体 育教 师对学 生锻炼 的影 响 . 表 2表 明 ,有 4 . 0 5 4 %的学生认 为 ,体育 教师对 学生 参加 体育 锻炼触动 很 大 。不 同意该 说法 的,有 2. 7 ,这 反映 了体育教 师对 学生养 成体育锻 炼 3 7% 习惯 更 具有影 响力 。因此体 育教师 应 多反思如 何调 动更 多的学 生参与 体育锻 炼 这一 环 节。 3 4 大 学生 对学 校体 育场 地 、器材 的满 意程度 调 查 表3 反映 了学校 体育场 地 、器材 与学生 养成 体育锻炼 习惯 密切相 关 ,因
2研究 对 象与 方法 2 1研 究对 象 . 本 文 以黑 龙江 省 普通 高校 的在 籍学 生为 调 查对 象 。依据 分层 抽 样 的原 则 ,将 研 究对 象 分 为六 类 :师 范 文秘 类 、机 电 电力 工程 类 、建 筑 金 融类 、 冶金 石 油制 造类 、交 通旅 游类 、医学 经 贸类 ,每类 随 机抽 取 一所 高校 作 为 调查 对象 。共 发放 调查 问卷 i 5 0份 ,回收 i 8 3 8份 , 回收率 9 . 4 2 5 1 %,有 效 问卷 i 5 份 ,有 效率 9 . %,男生 4 7人 ,女生 7 4人 。 1 2 7i 3 9 5 2 2研 究方 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