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村广西南宁武鸣伏唐村
介绍武鸣的作文
介绍武鸣的作文
武鸣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辖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南宁
市区北部。
东与崇左市扶绥、大新县接壤,南与越南交界,西与
隆安县毗邻,北与南宁市区相连。
武鸣地处广西首府南宁市的北部,是南宁的北大门,与南宁的“后花园”崇左隔江相望,素有“两水夹城”之称。
武鸣是著名的中国农业之乡。
武鸣特产有:
大米、香米、甘蔗、水果等等。
武鸣盛产荔枝、龙眼、黄皮等水果,其中以“荔枝之乡”的美誉为世人所称道。
武鸣交通便利,
有二广高速和四宜高速在此交汇。
武鸣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广
西优秀旅游城市,风景秀丽,生态优良。
武鸣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十里长山。
十里长山海拔在1200米左右,以“奇秀甲于桂中”而得名。
其山势雄伟险峻、连绵起伏,山中植被茂盛、四季常青,被誉为“绿色明珠”。
十里长山有一处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黄姚古镇。
黄姚位
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县西南部的武鸣镇,是一个具有百
年历史的古镇。
黄姚古镇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群落。
—— 1 —1 —。
南宁附近不花钱的景点
南宁附近不花钱的景点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在南宁附近,有许多不花钱的景点供游客欣赏和探索。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个南宁附近不花钱的景点,让您以最经济的方式领略自然与文化的魅力。
一、横县楼村景区横县楼村景区位于南宁市横县境内,是一处集田园风光、民俗文化和历史遗迹于一体的景区。
这里有广阔的稻田、古老的民居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
您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南方乡村的美丽景色,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
同时,您还可以参观村里的历史建筑群,感受悠久的历史文化。
二、邕宁区石山景区邕宁区石山景区位于南宁市邕宁区,是南宁市唯一的国家地质公园。
景区内有各种奇特的石山和石洞,形态各异,让人叹为观止。
您可以在这里感受大自然的神秘力量,探寻地壳运动的奥秘。
此外,景区还有丰富多样的植被和独特的动植物资源,是一处理想的户外休闲地。
三、马山县瑶山瑶寨马山县瑶山瑶寨坐落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瑶山镇,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瑶寨建有瑶族特色的木质建筑,保存完好。
游客可以在这里观赏到瑶族的传统服饰、舞蹈、歌曲等民俗文化表演,了解瑶族的风土人情。
同时,您还可以品尝到瑶族特色的美食,感受瑶族的待客热情。
四、宾阳县金山峡景区宾阳县金山峡景区位于南宁市宾阳县境内,是一处以山水风光为主题的景区。
这里有壮丽的峡谷、清澈的溪流和茂密的森林。
您可以沿着峡谷步道漫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
此外,景区内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野生动植物观察的好去处。
五、隆安县江洲古镇隆安县江洲古镇位于南宁市隆安县境内,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文化名镇,被誉为“小桂林”。
这座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您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古老的建筑、石桥和古代街巷,体验古镇的宁静与古朴。
同时,古镇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表演和特色小吃,让您流连忘返。
六、武鸣区仙湖植物园武鸣区仙湖植物园位于南宁市武鸣区境内,是一处以植物景观为主题的公园。
园内有丰富多样的植物和花卉,四季花开,景色宜人。
武鸣的发展历程
武鸣的发展历程武鸣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东郊,历史悠久,发展潜力巨大。
下面将简要介绍武鸣的发展历程。
早期历史:根植千年的文化底蕴早在春秋时期,武鸣就是充满活力的古城。
作为广西的文化名镇之一,武鸣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而闻名。
这里出土了大量的古蜀文、古鳏子文石刻和古韵诗石刻,这些文化遗迹见证了武鸣悠久的历史。
近代发展:步入新时代的起点近代以来,武鸣经历了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的过程。
20世纪初,武鸣的农业起步艰难,人们主要依靠种植水稻、红薯和竹子等传统农作物为生。
然而,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武鸣开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经济崛起:快速发展的奇迹改革开放以来,武鸣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
特别是在21世纪初,武鸣着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扶持政策,农业产业逐渐向多元化、高效化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同时,武鸣也积极引进外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现代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旅游等产业纷纷落户武鸣,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新的产业园区陆续建设,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为武鸣带来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生态宜居: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武鸣不仅重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近年来,武鸣积极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通过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武鸣成功创建了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努力保护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武鸣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展望:蓝图宏伟的新时代展望未来,武鸣将继续秉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同时,武鸣还将加强创新驱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和发展水平。
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城市功能和农村振兴的协同推进,武鸣将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我的美丽家乡
明秀圆
明秀园是旧桂系军阀首领陆荣廷的私人庭院,位于武鸣县城西郊的厢 镇乡宦村西面,占地面积42亩,呈半岛形,三面环水。1919年,两广 巡阅使陆荣廷从乡宦梁源纳的孙子手中买下该园,并以其叔陆明秀的 名字将园名改成“明秀园”。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园林文化随笔 集《雨打芭蕉落闲庭· 岭南画舫录》中,对武鸣明秀园有详尽记述。
武 鸣 美 食
圆苏 嘢 小 肉源 白 爆 府 肉 粥花 干 薯 绿 粉 ;炒 ; 吃 。叉 斩 炒 城 食 ;鱼 捞 粽 豆 食 油田 新 类 烧 鸡 羊 白 类 生粥 粉 ; 大 类 炸螺 科 : ; ; 肉 斩 : 菜、 ; 府 肉 : 韭; 芒 扯 里 上 ; 狗 灵 包鸽 猪 城 棕 五 菜米 果 扯 建 江 兰 肉 马 ;子 脚 榨 ; 色 糯粉 馍 糖 炸 土 刀 ; 鲶 豆粥 粉 粉 鸭 糯 米饺 ; ; 鼠 鸡 生 两 鱼 蓉、 ; ; 血 米 馍; 麻 七 ; ; 鱼 江 ; 糯黄 灵 陆 凉 饭 ;木 辣 寸 南 锣 ; 八 高 米鳝 马 斡 糯 ; 椒薯 牛 猪 乳 圩 天 宝 峰 饭粥 旱 猪 粽 爽 盐馍 杂 龙 狗 梅 马 鱼 界 ;、 藕 肝 ; 记 鸭; ; 供 扣 菜 带 生 牌 瓦鸭 粉 粉 红 鱼 下油 小 ; ; 扣 鱼 片 柠 煲脚 ; 肠 薯 生 巴炸 东 双 手 肉 ; ; 檬 饭稷 田 ; 粽 及 。糯 街 桥 撕 ; 玉 锣 鸭 。红 鸡 甘 ; 第 米紫酸 牛灵泉圩; 米粥圩毛粥 、 ; ]
大明山
大明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 AAAA级风景名胜区,位 于临安市西南部,山巅平 坦,广达千亩,故又名千 亩田。[1] 浙江十大最佳休 闲度假胜地,中国大学生 野外生存生活基地, 国家 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夏蜡梅保护基地, 距杭 州110公里,杭徽高速直达 景区,是镶嵌在杭州至黄 山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 璨明珠。
乡土文化复兴导向下乡村规划设计策略——以《武鸣县伏唐村伏唐屯
的第一个 大统一 ;闻名世界的大唐
或 彰显了中华
所未 有的生存 危机 。近 7 . 3 亿城 镇人 口的集聚 过程
体现 了乡村人 口、乡村居 民点逐 渐减 少的城镇化进
程。 “ 背井离 乡”生动体现 乡村居住 群落的迁徙与
兴是一个 社会哲学 命题 ,本 文从 乡土文化 角度 ,用规 划设计 的方法探讨 文化复兴 问题 ,意在抛砖 引玉 ,让 文化成为 城 乡发 展的新动 力 ,让古 老的 乡土文化在成为景区的时候——保护村落景观建设景观 村落 ] . 今 日视点 ,2 0 0 6( 9 ):1 2 - 1 8 .
∥ 广西城镇建设 ∥
编辑 一 雷芝
设计 一 姜瑶
乡土文化 复兴导 向下 乡村规 划设计 策 略
— —
以《 武鸣县伏唐村伏唐屯综合示范村建设规划 》为例
口 沈大炜 林志强
【 摘 要】 城市中国与乡土中国珠璧交辉之际,乡土文化复兴将是乡村治理以及五千年华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本文以
武鸣伏 唐屯规 划设计为例 ,提 出乡土文化 复兴框架 要素包括 生态优先 的理念 、农耕产业 的谋 划和 人文特 色的挖掘 三方
文 明的呼唤 。 “ 乡土文化 的根 在 乡村” ,“ 根”
的文化与意识 是乡土人文的精神 内核和精神特质 。
乡村复兴 的前提是 乡村精神 内核 的复兴。 因此 ,如
何保存 、挖掘 乡土文化 、民俗 ,在乡村规划建设 中 加 以运用和传承 ,以乡土文化的传承 、演绎和再生
来实现 乡土人文 的复兴 ,是乡村规划设计关注 的主
要 问题 。
走进名村广西南宁武鸣伏唐村
走进名村——伏唐文/梦赶夜(黄克)、杨蕾一、伏唐村概况要农产品有玉米、水稻、甘蔗、木薯等。
土特产是以“一鸣红”香蕉最为出名。
村辖五个自然屯,分别为伏唐屯、伏马屯、伏班屯、新琴屯、灵泉屯,是壮民族世代聚居之地。
二、自然资源伏唐村自然条件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地下水资源丰富,山泉水处处可见,终年流水潺潺,村庄周边耸立多座形状各异的山峰,“状元帽山”、“皇榜山”、“笔架山”等等,山上长满各种灌木、杂木,常年郁郁葱葱,村屯古树保护良好,空气新鲜,是一个独特的天然氧吧。
三、村名由来探究伏唐村村名的历史,浅藏深埋着浓浓的文化底蕴。
伏唐的“伏”字,在壮话中是饱满、那边、彼岸的意思,后人由此推算,因伏唐屯全是唐姓,古人寓意饱满吉祥,就取名为伏唐。
其实不然,伏唐向东六七公里即是名闻遐迩的伊岭风景区,伊岭的所谓伊,是伊始,岭,是山脉,即是山脉开始的地方。
在自然现状中,由伊岭向东,经太平向北便是连绵起伏的大明山,由伊岭往高峰,便是起伏不断的十万大山,由外其里,这些起伏的山脉回到伊岭已属遗脉,进入伏唐已是深埋浅藏,即到伏唐已埋伏起来。
壮乡子民一向古朴,平实中又隐藏着果敢,因此古人就地取名为伏唐,寓意如潜伏的遗脉一样平和低调,但一表露便是跌宕的气势,连绵的巍峨。
也因如此,在伏唐屯的周身就出现了伏班、伏马、伏林、伏梁等,概莫如此。
历经变迁,后面的伏唐村才攘括了伏唐、伏马、伏班、灵泉这四个自然屯。
当然以上的说法已无考究,只是民间传说而已,但却是在理,有伏唐村的灵泉屯为证。
灵泉屯原名为李榜屯,都是李姓人家,纳入伏唐后才改屯名为灵泉屯。
在李榜屯的北面,有一纵列山峰,酷似四夫抬轿及一班随从经过,纵列山峰旁又有一独立山峰,名叫状元帽峰,极似一人头顶状元帽在眺望。
传说轿中坐着一大官人,见一人站路边在眺望,便问:“你在看什么呀?”那人答:“我在看状元榜上有没有我的名字。
”官人又问:“状元榜在哪?”那人指向不远处的鲤鱼山:“在那”。
从纵列山峰和状元峰处看,可以看到鲤鱼山的一边脸,像一张帖在时空之壁上的皇榜,而李姓的子女就在傍下居住,故取屯名为李榜屯,这便是代代相传的李榜屯得名之说。
柑桔园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
·105·105生态环境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柑桔产业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柑桔年产量也不断刷新纪录。
据统计,2018年全国柑桔产量达4000万吨,高居世界第一。
但柑桔栽培管理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亟待改进。
1.水肥一体化技术农作物生长离不开水与肥料,但在传统农业种植中,灌水与施肥是分开进行的。
农户习惯于进行大水漫灌,大量施用肥料,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与化肥,而农作物的产量并没有明显提高。
二十世纪中叶,以色列在农业生产中推广滴灌技术。
农业专家们在滴灌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水肥一体化技术。
该技术通过灌溉系统,对农作物根部同时进行将精准施肥与精准灌溉,实现了粗放型肥水管理向精细型肥水管理的转变,不仅节约了大量水资源与肥料,而且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与农作物产量。
——可以说,水肥一体化技术代表了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2.广西南宁武鸣区柑桔园生产概况武鸣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21.7℃,年均日照时间超过1660小时。
全区辖13个镇,1796个自然屯,全区面积达3389平方公里。
柑桔产业是武鸣区重要的传统水果产业,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加快与种植结构的优化,特别是沃柑品种的成功引进,极大地刺激了武鸣区柑桔种植户的积极性。
柑桔种植面积与产量不断提高。
据统计,2018年武鸣区柑桔种植面积达3.2万公顷,年产量达79万吨。
——2018年,广西柑桔产量超过700万吨,占全国柑桔产量的六分之一以上,而武鸣柑桔产量又占广西柑桔产量的九分之一以上。
“中国沃柑看广西,广西沃柑看武鸣”。
武鸣区分布着广泛的山地、丘陵,在全区土地面积中,平地面积占比仅为20.9%(换言之,丘陵、山地占比接近80%),柑桔树大多种植在丘陵缓坡上,很难进行传统的大水漫灌。
虽然武鸣区年均降雨量达1100~1700毫米,但受到地形与季风的影响,降雨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减,且在时间上分布不均,每年夏季(5~7月)降雨较多,秋冬降雨较少,因而柑桔树每年秋冬季都要经受干旱缺水的威胁。
广西仅存的几个古庄园,奢华大气,还未火却已正在消失!
广西仅存的几个古庄园,奢华大气,还未火却已正在消失!说到顶级奢华的古庄园,也许很多人会想到承德避暑山庄,或是苏州园林,亦或是山西的乔家大院等之类.乔家大院虽然古时候的广西人,没有像中原地区那么发达那么有钱,目前广西仅存的几个地主庄园,那是相当的豪华!可惜的是,这些地方并不被世人所熟悉,却由于各种原因正在快速地消失!摄影/鸬鹚有时间一定要来看看这几个庄园,一定会感受到不一样的历史气息!◆◆◆武宣·刘炳宇庄园摄影/跟我玩1064庄园位于武宣县城30公里外的河马乡莲塘村,庄园主体建筑三层楼,楼前有1000平方米的花园,院外有900平方米的荷塘,属于中西结合的建筑群。
摄影/跟我玩1064在菜地、池塘的包围中,占地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的刘炳宇庄园,显得很是孤傲。
主楼三层,均为青砖瓦,木混结构,布局为中国传统的四合式院落。
摄影/跟我玩1064新中国成立后,庄园里宽敞的房屋成了孩子们上课的教室。
新校园建起来后,庄园人去楼空,一切都沉寂下来。
摄影/跟我玩1064古庄园北依百崖大峡谷,东靠双髻山,南对广阔田园,是块“风水宝地”!摄影/跟我玩1064坐标: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东乡镇下莲塘村自驾路线:桂林→ 桂柳高速→ 柳南高速→ 柳州/新兴/柳江/宜州/贵州→ 宜柳高速→ 新兴/柳州/武宣→ 209国道/柳石路→ 武宣◆◆◆武宣·郭松年庄园它是共99间房屋的中西结合庄园!四角设四个炮楼,整座建筑呈四方集群状,左右严格对称。
整个庄园透着高雅的艺术气息,是西洋风格的精巧典范哟!遗憾的是保护不周,里面木楼板大多腐朽,楼梯坍塌,荒草丛生了。
给人一种满目疮痍的感受。
许多精美的雕花都被破坏掉了,感慨工匠精美绝伦的手艺,痛心被破坏掉的一副副雕花!摄影/鸬鹚坐标: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桐岭镇雅岗村自驾路线:桂林→ 桂柳高速→ 柳南高速→ 柳州/新兴/柳江/宜州/贵州→ 宜柳高速→ 新兴/柳州/武宣→ 209国道/柳石路→ 武宣◆◆◆横县·李萼楼庄园摄影/彩霞李萼楼庄园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将近200年的历史。
武鸣区的美景
武鸣区的美景- 大明山:位于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两江镇,海拔1760多米,是广西著名高峰之一。
山体巍峨宏大,原始森林丰富,古树参天。
山上动植物、怪石嶙峋。
山腰云雾缭绕,从山下、半山腰、山顶有三种不同的气候环境。
山上有很多瀑布,还有两块大草坪。
到了花开的季节,吊钟花、牡丹花成片开放,形成一片花的海洋。
大明山的著名高峰是龙头峰,海拔是1760米。
如果到大明山游玩,一定要到飞鹰峰,这样才不会感到遗憾。
如果是在冬天,还可以到半山腰体验南国的雪。
- 灵水:位于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灵水路,城厢镇灵源村八队。
灵水湖是全国三大恒温泉水湖之一,水温常年保持在20度左右,冬暖夏凉。
灵水湖形如葫芦状,周长约1公里。
湖内有螃蟹山、洋槐山,九层皮和两个大泉水口。
湖水清澈见底,湖深约3米,湖底有怪石、须草,湖里有草鱼、桂鱼、罗非等鱼类生长。
灵水岸上有灵水阁(庙),大榕树、洋槐树参天,旁边还有一个小灵水湖相伴。
灵水湖出口与西江河交汇,有一大一小的桥梁,大桥叫灵水桥,横跨西江河,小桥叫小红桥,横跨灵水湖尾。
- 起凤山:位于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夏黄村。
山峰平地拔起犹如凤凰展翅,嶙峋怪石中藏龙潭虎穴,并与僧家道人修心养性之洞掺杂于中,石壁上古人提笔颇多,其中以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所题的价值最大。
山腰中有殿阁楼亭,山脚下有明山河潺潺流水而过,涓涓流水与西江河汇合。
此山与桂林诸多名山,大小异同。
- 文江塔:位于广西南宁武鸣区濑琶村渡头屯。
建于清道光十三年,距今已经有约二百多年的历史,塔高约数十米,与延安宝塔山相似。
塔下有两江流水相映益彰。
塔的旁边原来有两座凉亭,并有民国代总统李宗仁等社会名流提笔的数座碑刻。
以上是武鸣区的部分美景介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游玩。
武鸣周边旅游景点大全
武鸣周边旅游景点大全
1. 广西民族园:位于武鸣县横县汉坪路,是一座展示广西壮瑶民族风情和文化的园区,游客可以欣赏民族歌舞表演、品尝民族特色美食和购买特色手工艺品。
2. 青龙山风景区:位于武鸣县青龙山镇,景区内有高大的青龙山和独特的石林景观,是一处天然的旅游胜地,游客可以爬山、观赏石林、品尝当地风味小吃。
3. 桂林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武鸣县蒙山镇,是中国最大的石林群落之一,有各种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还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是一处适合徒步和观光的自然风景区。
4. 龙胜梯田景区:位于武鸣县龙胜镇,是广西最大的梯田景区,梯田沟壑纵横,风光秀丽,是观赏梯田风光和体验农耕文化的好地方。
5. 马堤寨旅游景区:位于武鸣县马堤寨镇,是一座集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景区内有清澈的溪水、奇特的岩洞和古老的寨子,还有丰富的生态资源。
6. 全州风情园:位于武鸣县全州镇,是一座传统的民俗文化园区,游客可以观赏到全州的传统手工艺展示、民俗表演和品尝当地的美食。
7. 青龙峡漂流:位于武鸣县青龙山镇,是一项刺激又有趣的水上活动,游客可以坐船漂流在清澈的溪水上,欣赏青山绿水和
身边的自然美景。
8. 秀峰山风景区:位于武鸣县芭蕉镇,是桂林风景区的一部分,秀峰山是桂林的地标之一,游客可以徒步上山,欣赏到桂林城市全貌和秀美的山水景色。
9. 南宁动物园:位于武鸣县白沙镇,是广西最大的动物园,园区内有丰富多样的动物,游客可以观赏到各种野生动物和进行亲密接触。
10. 武鸣巨龙潭温泉度假村:位于武鸣县横县金秧镇,是一座
集温泉、度假和康养为一体的综合性度假村,游客可以享受温泉浸泡和休闲娱乐设施。
南宁市邕宁区旅游景点
南宁市邕宁区旅游景点
百济文化村位于邕宁区那楼镇百济村,距南宁市约15公里,是南宁市郊最近的一个旅游景点。
因其境内有一座叫百济的小岛而得名,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06年5月被自治区文化厅
命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民族文化旅游村”,2007年3月被评为“南宁市十大文化旅游名村”。
百济文化村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自2002年开始,百济文化村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建设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村庄。
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指导下,通过村民自发组织、政府大力支持、民间资本运作、合作企业参与的形式开展民俗活动。
到目前为止已开展了迎新春、端午祭屈原、送五毒、庆丰收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
百济文化村集百家之所长,采百家之长,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
在这一过程中,百济文化村发挥了较大的作用:首先是民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其次是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最后是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 1 —1 —。
武鸣区的民宿介绍
武鸣区的民宿介绍
武鸣区位于广西南宁市的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武鸣区的民宿业也逐渐兴起。
以下是武鸣区的几家民宿介绍:
1. 老榕树民宿:位于武鸣区城区内,距离南宁市区仅有30分钟车程。
这里环境清幽,周围是一片绿树成荫的景观区。
民宿主人非常热情,提供温馨舒适的住宿体验。
2. 绿水青山农家乐:位于武鸣区东山村,是一家集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乐。
这里空气清新,景色优美,非常适合度假休闲。
3. 珠江小屋:位于武鸣区珠江镇,是一家由传统砖木结构改建而成的民宿。
这里有着古朴的建筑风格和舒适的住宿环境,是一家颇具特色的民宿。
4. 合浦山谷民宿:位于武鸣区合浦镇,是一家坐落在山谷中的民宿。
这里既有山林的清幽,又有水流的清澈,非常适合度假休闲。
以上是武鸣区的几家民宿介绍,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武鸣县创建“壮乡新村美丽伏唐”先锋示范屯纪实
武鸣县创建“壮乡新村美丽伏唐”先锋示范屯纪实生态宜居和谐宜业休闲宜游武鸣县倾力打造“壮乡新村美丽伏唐”先锋示范屯2013年10月,宁武镇伏唐村伏唐屯被列为南宁市新农村综合示范点建设项目之一。
武鸣县紧紧围绕“壮乡新村美丽伏唐”创建主题,以“党建引领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党建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在推进新村建设过程中,特别在基础建设、发展生产、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先锋引领以及核心领导作用,将伏唐屯打造成“全国知名、全区一流”的城乡统筹示范村、壮乡民族示范村和生态农业旅游示范村“三张名片”伏唐屯位于宁武镇东南部,东靠双桥镇,西邻本镇长安村,交通便利,距武鸣至南宁城市大道2.2公里,距武鸣县城15公里,距首府南宁市18公里,都南高速公路从屯边穿过,风景秀丽,土地肥沃,人民安居乐业。
全屯共有131户485人,设党小组1个,党员6名。
总耕地面积4000多亩,其中水田120亩。
近年来,该屯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及自然环境,引进以金富田观光农业投资公司为代表的农资企业,进一步优化本地产业结构,全屯近4000亩土地已流转给金富田公司,实现了农业走向专业化绿色环保轨道,劳动力从农业向服务业、运输业转型,村民经济收入明显提高,人均年收入达万元。
抓铁有痕全力推进综合示范村建设为确保该屯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示范引领作用,促进该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10月份以来,武鸣县全力推进综合示范村建设,突出党委政府主导,建立高效强力的工作推进机制。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综合示范村建设,县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临一线指挥,建立现场指挥部,县、镇、村工作组全脱产驻村开展工作。
将项目建设倒计时安排,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每一天,做到“每日一计划、一小结,每周一例会”。
突出村民群众主体作用,建立村民民主协商制度。
创立“一组两会”制度,成立党小组,召开群众大会选举产生村理事会和户代会,采取党小组调研提议、户代会协商决议、理事会执行实施的方式推进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三批自治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186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三批自治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通知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三批自治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18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及有关规定,住房城乡建设厅、文化厅组织评审,确定第三批自治区历史文化名镇6个、名村23个。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予以公布。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我区优秀建筑历史文化遗产,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
保护、继承和合理开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进一步激发凝聚力和自豪感,促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全区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及相关规定,制定保护规划,成立管理机构,落实保护经费,妥善处理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的关系,切实保护好、建设好、管理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促进名镇名村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附件:1.第三批自治区历史文化名镇名单2.第三批自治区历史文化名村名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12月31日附件1第三批自治区历史文化名镇名单(共6个) 南宁市武鸣区罗波镇南宁市武鸣区府城镇桂林市兴安县严关镇桂林市阳朔县福利镇梧州市岑溪市筋竹镇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附件2第三批自治区历史文化名村名单(共23个) 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锦江村麻子畚坡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老口村那告坡桂林市临桂区茶洞乡花岭村委褚村桂林市阳朔县高田镇朗梓村梧州市岑溪市筋竹镇云龙村钦州市灵山县新圩镇萍塘村玉林市福绵区新桥镇大楼村玉林市玉州区南江街道岭塘村(硃砂垌)玉林市陆川县平乐镇长旺村玉林市兴业县龙安镇龙安村玉林市兴业县石南镇谭良村玉林市兴业县石南镇庞村玉林市兴业县葵阳镇榜山村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龙井村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古城镇秀山村贺州市昭平县樟木林镇新华村贺州市钟山县公安镇里太村贺州市钟山县公安镇大田村贺州市钟山县公安镇荷塘村贺州市钟山县回龙镇龙道村贺州市钟山县清塘镇英家村贺州市钟山县燕塘镇玉坡村河池市天峨县三堡乡三堡村——结束——。
广西南宁武鸣区的景点
广西南宁武鸣区的景点广西南宁武鸣区是南宁市下辖的一个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也是一个美丽的旅游胜地。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武鸣区的几个著名景点。
一、独秀峰独秀峰位于武鸣区城西,是一个火山口,因其顶部孤峰独立而得名。
独秀峰海拔高达1031米,是南宁市最高的山峰。
从山脚到山顶有两条登山路线可供选择。
登顶瞭望,可以俯瞰整个武鸣区的美丽风光,是武鸣区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二、明清古街武鸣区的明清古街位于古城中心,占地面积达20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年代最为久远的明清风格古建筑群。
恢宏的建筑和古老的街道,颇具江南水乡的气氛。
在这里,能够领略到传统文化、习俗和风情。
三、横山岩画横山岩画是中国古代岩画文化的精华之一,位于武鸣区南部横山山脉的山体峭壁上。
岩画群共有200多幅,属于先秦时期的岩画,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岩画内容极为丰富,包括人物、动物、山水、乐器等。
这些岩画反映了古代南方人民的生活和信仰。
四、岑村古镇岑村古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位于武鸣区的西北部。
这里有着清代的石板街、明代的官方建筑群、清乾隆年间的祠堂、洪武年间的石牌坊等建筑,保存得非常完整。
此外,岑村还有一些制造传统手工艺品的作坊,如木匠、雕刻匠等,非常有特色。
五、海棠湾湿地公园海棠湾湿地公园位于武鸣区城东,是一个占地面积超过4000亩的大型湿地森林公园,因覆盖了大片的海棠花而得名。
这里的植被非常丰富,属于南方亚热带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大自然赋予武鸣区的宝贵资源。
公园内还有众多湿地生物、植物,是休闲、探险、观赏自然风光的好去处。
以上是我对武鸣区几个著名景点的介绍,每个景点都有独特的韵味,值得一去。
此外,武鸣还有很多其他的景点,如紫渡江、丹寨古建筑群、青龙峡等,这些景点各具特色,也非常值得推荐。
广西武鸣文物古迹
广西武鸣文物古迹1973年,广西文物工作队到县内进行文物普查工作。
1987—1989年,南宁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县文物管理所共同进行第二次文物普查。
普查了太平、双桥、城厢、甘圩、宁武、玉泉、罗波、马头、两江、府城10个乡及锣圩、城厢2个镇的24个行政村,进行部分发掘。
此外,县文物部门还经常下乡调查和征集文物。
遗址石铲化石岜勋贝丘新石器时代遗址 1973年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发现。
位于锣圩镇岜勋村附近的武鸣河与锣圩河会流处。
遗址南北长20米,东西宽2米,堆积物以螺壳、蚌壳为主,其次有红烧土、草木灰、动物骨骸化石、石器等。
蜡烛山新石器时代遗址 1973年由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发现。
位于双桥乡伏林村敢汉(山洞名)附近。
文化层有石器、夹沙陶片、动物骨骸、骨器等。
敢风洞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武鸣香山糖厂东面的敢风洞口前沿。
1987年县文物所发现。
遗址长10米,宽2米,文化层有红烧土、草木灰、夹沙陶片、螺壳、动物骨骸等。
潭王坡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双桥乡伏林村潭王坡。
1987年县文物所调查发现。
面积约100平方米,出土文物有大石铲、石器半成品等。
塘灾岭石铲1981年4月,太平乡葛阳村农民在塘灾岭中耕甘蔗时出土石铲22把。
经考证,系新石器时代制品。
独山石铲 1987年4月,两江乡三联村独山屯农民在独山采石时出土10余件。
江那岩洞象化石 1974年,两江乡英俊村江那屯农民在其村后面的岩洞里挖磷矿石时发现,采拾古象下颚、大牙化石各1件。
亚洲象化石 1976年,民工在武鸣华侨农场民涵分场的祝寿屯开挖西江水利渠道时发现巨大的亚洲象化石。
后由文物部门发掘。
现保存于自治区自然博物馆。
墓葬安等秧战国墓群位于马头圩西南面1公里的安等秧坡。
1985年9月,马头乡马头村木托屯一位农民在元龙坡上挖蛇时,掘出一面古铜盘,市、县文物部门前往考察发现古墓群。
同年10月15—28日,自治区文物队及市、县文物部门在安等秧联合发掘古墓86座。
出土铜器有剑、斧、刮刀、铃、带勾;陶器有钵、罐、纺轮;玉器石器有玉环、玉玦、石凿等文物190 余件。
南宁历经百年的古宅,你都去过了吗?
南宁历经百年的古宅,你都去过了吗?在首府南宁的闹市深处,也有几栋历经百年风霜的古宅在诉说岁月的记忆。
历史在哪里?历史就在你可能不经意路过的那些瞬间。
古道遗珠:横县笔山村花屋面对江、背靠山,在横县平朗乡笔山村,一座占地4000多平方米、大小房间多达72间的清代花屋隐藏在荫翳的树林之中,至今已有200多年。
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的花屋共有15个大小不一的独体但互通的院落,是壮族“干栏”及客家“围屋”建筑的综合体。
遥想当年,笔山村曾是茶马古道途经的驿站,从宣化(今邕宁伶俐)南迁来的李尔清第十代裔孙李兆球及夫人银娜耗时20余年,终于在古道旁建起这栋见证家族辉煌的“大宅门”。
走入花屋,游人可一一领略古建筑的工艺特色,外墙的装饰吉祥物及花草树木等灰雕、檐板雕饰的梅兰竹菊等图案风格各异,内墙彩绘的特色壁画精美绝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缠枝牡丹纹灰雕窗饰花墙,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刷依旧坚固精美,堪称岭南地区古民居的经典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花屋还是一栋体现“女权”的建筑:正厅以女主人为主、男主人居侧,这一非同寻常的设计缘何而来,游人不妨亲身前往一探究竟。
别有洞天:武鸣“七十二道门”武鸣“七十二道门”亦称武鸣邓家大院,位于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八桥村,是清末民初邓氏家族兴建的一座典型的民房建筑群落。
整座建筑房屋不过67间,却有里外72道门;走过一道门、穿过一段回廊,游人仍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堪称“迷宫式”传统建筑。
坚固的红砖木梁青瓦结构和迷宫式的建筑设计,有效保护了“七十二道门”及邓家历代子孙的安全。
200年来,“七十二道门”历经战火依旧安然无恙,目前已成为当地招徕游客的“金字招牌”。
书香门第:宾阳蔡氏书香古宅蔡氏书香古宅位于宾阳县古辣镇境内,由蔡氏书院、蔡氏书香古宅群、小金洋楼、洋房等组成。
书院“四水归堂”的建筑格局,体现“四方聚财”的民间建筑理念;屋上有雕梁画栋,门窗饰以“福禄寿”等篆文图案,门前亦有山水画及鼎文、篆文书法,身在其中的游人仿佛能听到穿越百年的朗朗书声。
唐氏家族与五嵅一家
唐氏家族与五嵅一家雁山的人文景观很多,最具特色的莫过于雁山园、唐氏庄园和五嵅一家。
雁山园是广西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南方私家园林,是近代广西高校教育的发源地之一,是抗战时期革命的摇篮。
与之相映生辉的是相隔数里的大岗埠唐氏庄园,该庄园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17平方米,为广西清代庄园建筑的典型代表。
雁山园和唐氏庄园皆为清代雁山大岗埠绅士唐岳家族所建。
五嵅一家是一群隐藏在大岗埠唐氏庄园之后、茫茫深山里的古老村落,五嵅一家即寿嵅、肖家嵅、烈嵅、暗嵅、虾嵅和黎家村的总称。
五嵅一家坐落于山峦之间,凡山坳处必垒石为墙,孔门为道,立寨为堡,寨寨相连,山山相衔,可耕作生息,可抵御外侵,据传有72座古寨。
如此浩大工程何广西忻城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桂林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桂林市雁山区文联副主席、雁山区政协书画院院长。
有近百篇散文、随笔发表于《文艺理论与批评》《光明日报》《中国书画报》《广西日报》《北方美术》《桂林日报》等。
·蓝凡武以隐秘至深,何以书籍未述,民间亦颇多传说,或说土匪巨窝或说侬智高遗址或说洪秀全所建,莫衷一是。
其实,五嵅一家72座古寨的修筑与大岗埠唐氏家族有莫大的关系。
唐氏家族何以在深山邃谷间修建这么多座寨门,这得从清咸丰年间广西创办团练说起。
所谓团练,即古代地方民兵制度,于地方上挑选壮丁,编制成团,用兵法训练,寓兵于农,以保卫地方。
办团练经费来自民间,且由练总练长掌握。
五嵅一家的72座古寨当在此时修建或是按旧制加以巩固连结,方有如此宏大规模。
唐氏家族为雁山大岗埠巨族,世代兴旺,从唐仁始见传。
唐仁,清嘉庆进士,生平所得俸半以买书教子,家中藏书数千卷,儿孙多有功名,其历任柳州、庆远、泗城、镇安府教授,升内阁中书,回乡里以办团练保举四品衔花翎。
唐仁生性仁孝好书乐游,其诗颇见心怀。
其一:丹霞夕照九龙山麓访丹邱,对面夕阳豁远眸。
落日影翻龙隐洞,近江波照鹤归楼。
穿林霞绮浑如散,绕郭烟痕恬不收。
大岗埠唐氏庄园-桂林文物
漆招进作品集⋅历史篇
大岗埠唐氏庄园*
桂林南郊的大岗埠村,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村庄。
从明代末年起,唐氏家族就世代聚居地这里。
清朝咸丰二年,村里的大地主、地方团练头目唐仁、唐岳父子企图阻止太平军北上桂林,被太平军攻破村寨,一把火将村子烧得精光。
到了同治十一年,已升任广西团练头目的唐岳才重建了这座村庄。
唐岳虽是一介武夫,但对园林很有偏爱。
有“岭西第一园”之称的雁山公园,原是他的别墅。
这个庄园的建造,他也是颇下了一番功夫的。
庄园东以奇峰突起的后背山为依靠,西临一潺潺小溪与巧夺天工的文笔塔遥相呼应,山光水色,楼风塔影,浑然一体。
沿着青石板和鹅卵石铺成的林荫小径,进入山石叠砌的寨墙,便见屋宇相连,一色的青砖灰瓦,木楹石础,雕梁画栋,竟有百来间。
中心的建筑最为雄伟,门额上高挂着“唐氏家祠”木匾,法度谨严,原来是当时岭西五才子之一的王拯所题。
家祠的北面,是唐岳老父唐仁所居,门窗多雕镂兰菊,涂饰辉金,天井遍植名花珍木,最为华丽。
南面的建筑,亦颇精巧。
祠堂前则为可纳数百人的空旷平地。
日暮时分,由此西望,但见夕阳自文笔塔尖徐徐下行,整个庄园沐浴在一片金色之中,景色最是壮观。
可惜昔日的文笔塔现已荡然无存了。
*发表于《桂林文物》总第5期(1988年),第70页。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名村——伏唐文/梦赶夜(黄克)、杨蕾一、伏唐村概况要农产品有玉米、水稻、甘蔗、木薯等。
土特产是以“一鸣红”香蕉最为出名。
村辖五个自然屯,分别为伏唐屯、伏马屯、伏班屯、新琴屯、灵泉屯,是壮民族世代聚居之地。
二、自然资源伏唐村自然条件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地下水资源丰富,山泉水处处可见,终年流水潺潺,村庄周边耸立多座形状各异的山峰,“状元帽山”、“皇榜山”、“笔架山”等等,山上长满各种灌木、杂木,常年郁郁葱葱,村屯古树保护良好,空气新鲜,是一个独特的天然氧吧。
三、村名由来探究伏唐村村名的历史,浅藏深埋着浓浓的文化底蕴。
伏唐的“伏”字,在壮话中是饱满、那边、彼岸的意思,后人由此推算,因伏唐屯全是唐姓,古人寓意饱满吉祥,就取名为伏唐。
其实不然,伏唐向东六七公里即是名闻遐迩的伊岭风景区,伊岭的所谓伊,是伊始,岭,是山脉,即是山脉开始的地方。
在自然现状中,由伊岭向东,经太平向北便是连绵起伏的大明山,由伊岭往高峰,便是起伏不断的十万大山,由外其里,这些起伏的山脉回到伊岭已属遗脉,进入伏唐已是深埋浅藏,即到伏唐已埋伏起来。
壮乡子民一向古朴,平实中又隐藏着果敢,因此古人就地取名为伏唐,寓意如潜伏的遗脉一样平和低调,但一表露便是跌宕的气势,连绵的巍峨。
也因如此,在伏唐屯的周身就出现了伏班、伏马、伏林、伏梁等,概莫如此。
历经变迁,后面的伏唐村才攘括了伏唐、伏马、伏班、灵泉这四个自然屯。
当然以上的说法已无考究,只是民间传说而已,但却是在理,有伏唐村的灵泉屯为证。
灵泉屯原名为李榜屯,都是李姓人家,纳入伏唐后才改屯名为灵泉屯。
在李榜屯的北面,有一纵列山峰,酷似四夫抬轿及一班随从经过,纵列山峰旁又有一独立山峰,名叫状元帽峰,极似一人头顶状元帽在眺望。
传说轿中坐着一大官人,见一人站路边在眺望,便问:“你在看什么呀?”那人答:“我在看状元榜上有没有我的名字。
”官人又问:“状元榜在哪?”那人指向不远处的鲤鱼山:“在那”。
从纵列山峰和状元峰处看,可以看到鲤鱼山的一边脸,像一张帖在时空之壁上的皇榜,而李姓的子女就在傍下居住,故取屯名为李榜屯,这便是代代相传的李榜屯得名之说。
从风水上来讲,伏唐村灵泉屯算是一个风水宝地,座落于笔架山和鲤鱼山间。
所谓的笔架山,是一座独立圆峰,柱尖如笔,峰顶有一石如老人,正为灵泉村守护着北大门。
左是笔架山,右是状元榜,居以这样的地理位置,灵泉屯显示出了其人杰地灵的独特一面。
自古以来,科举进士就小有名声,历代曾出过不少的县官;自恢复高考以来,凡有本屯学生参加高考,都有学生考上大家。
人才济济,均记录在李氏宗祠的文魁榜上。
伏唐村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是宜居人住的好地方。
很远古很远古的时候,这里并没有唐姓人家,直至明朝,才有唐姓人家从县城的唐家迁来居住,组合繁衍成伏唐屯。
伏马屯有三姓,姓马,姓宁,姓农。
原也没有这三姓人家,马姓人家从天等而来,到伏唐为富裕人家打工,后上门落脚,现反发展成伏马屯占三分之二人口的大户。
宁姓从甘圩而来,也是为谋生而落户伏马屯。
而灵泉屯的李姓人家,据族谱追溯,可探究到唐朝初期。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铲除旁枝,稳固帝座,三弟所生的子女也在清除之列,而三弟之妾所生的子女为了保命,从山东逃往福建,后又有子孙迁往广西石埠,又有李家之人从石埠迁至三唐,又有分支从三唐迁至伏唐村的李榜,觅至风水宝地后,才安稳安居至今。
新琴屯是从旧琴屯搬迁而来,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四、历史文化伏唐村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灵泉。
伏唐的李榜屯,是因状元看榜的传说得来。
后来改为灵泉屯,却是因一口叫灵泉的古泉井得名。
古泉坐落在灵泉屯村尾,在离李家祠堂有一百米的地方。
古时候,李榜的人喝着古泉里的水,先后出了文秀才、武秀才共四人,其中还出了一个进士。
村民都觉得这个井神奇有灵气,于是,就把这个井称为灵泉。
村里通自来水以前,灵泉的水供应着伏唐村、长安村、东王村、旧琴屯等附近几个村的饮水,从来没有出现断水干涸过。
自从有了自来水后,灵泉变成了养鱼的鱼塘,四周都是菜地,再也看不出当年灵泉的繁忙的景象,但在灵泉边看,倒还依稀看出泉井的阶梯。
现今,村民们不再喝灵泉的水,但灵泉的灵气依然浸润着灵泉屯,这个人口870人的大屯,在外工作吃“皇粮”的就有十几户,有些已经退休,但还是回来建房子,一年在灵泉屯住上半年,沾沾灵气。
而屯里的小孩子们也很有出息,年年都有人考上大学。
龙角桥。
相传,岜段(Bya domj)的龙洞里住着一条巨龙,巨龙每天都从洞里钻出来透透气。
洞口有诗为证:古洞号长龙,年年作雨风。
我来龙洞里,天地一元通。
有一天,巨龙又出来透气,不巧的是,碰上了一个孕妇。
按壮族人的说法,仙家仙物是很忌讳孕妇的。
巨龙赶紧逃回洞中,由于事发突然,巨龙没有能够完全收形进洞,它的角被卡在了洞外,死了。
人们拿着龙角来建桥。
石匠砌桥时,偷偷把龙角换走了。
但是,因为桥曾经放置过龙角,龙角的灵气依然在,依然守护着这座小桥——龙角桥。
在交通发达、南货北运,农货城运的今天,大货车的载重量由十吨变成二十吨、三十吨、五六十吨。
桥拱最顶端的位置的厚度不过是五十公分的龙角桥仍然承受得了,没有一丝摇撼。
近些年来,龙角桥也从桥的北面进行加宽改造,但从南面来看,桥的原貌大大方方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挺拔着,承受着。
人们说,龙角不在,但龙的精神还在,龙的精神一直在桥上,无时不刻地保护着,守护着。
古榕。
伏唐村以山水出名,同时也以树出名。
在伏唐村的乡村小道边,到处都有树龄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古榕。
在灵泉屯,就有一棵六百多年树龄的古榕,树枝都是分叉横长,主干粗大,六个成年壮汉环抱不过来,气根从横枝上长出来,开始是一些柔软的细须垂挂着往地面伸,慢慢地接触到地面,扎进土里,最后长成柱子模样,撑住横枝,气势磅礴、宏伟壮观。
扭麻绳。
五六十年代的武鸣人都知道,在宁武、双桥、甘圩乃至整个武鸣的集市农用摊点上,到处都是摆卖伏唐灵泉屯的麻绳。
对于当时来说,伏唐灵泉屯的麻绳负有盛名。
扭麻绳是伏唐最具特色的民间技艺了。
壮乡是是山歌的海洋,伏唐是这海洋中潋滟的一泓,在那些屯与屯这间山歌对唱的岁月里,灵泉屯与东王屯山歌对唱时,曾用特色互相戏谑对方,东王笑谑李榜:“李榜扭绳商,裆裂不会缝。
墨蚊进去咬,咬得灰蒙蒙。
”而李榜笑击对方:“东王庄,好地方,喝腻木薯粥想逃荒。
”从中可见,当时的李榜屯即今天的灵泉屯,绞绳的技艺是很有名的,因为坐在凳子上绞绳的时候,手摇把柄,屁股跟着磨动,摇一圈,磨一下,摇一圈,磨一下,而绞绳是要不断的摇手柄,裤裆就容易破裂,而绞绳要专心致志,认真投入,稍为分心,绞出的绳索就会一边大一边小,或者松驰不结实。
在这种十分投入的绞绳状态下,墨蚊会乘机钻进衣袖、裤脚、甚至开列的裤裆大快朵颐。
等绞好绳,才发觉身上痒,一抓痒,身上皮肤就留下灰蒙蒙的痕迹。
这展现了壮乡子民劳作之认真,也展现了壮乡子民观察力之强,将生活中的点滴提炼到了山歌,提升了山歌的内涵,也丰富了孤单的生活。
而李榜笑谑东王屯呢,其实在那个年代,大家都是吃木薯粥,但李榜有绞绳的技艺,相对来说,吃木薯粥比东王屯就少一些,所以就以此来笑谑对方。
但壮族人向来团结和睦,笑谑对方只是一种打趣,增添生活的乐趣,并不是说发自内心地要去热嘲冷讽对方,李榜屯一向与东王屯都是和睦相处,友好往来。
另个,当时李榜人外出,别人都是称呼李榜绳商、李榜绳贾之类,可见当时李榜绞绳是很有名望。
制绳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取料,制成纤维。
做绳子原料来源于“坡”树,壮话说的“坡”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有深山老林里野生的,也有菜园屋隅里长的。
“坡”树砍伐回来后,剥下树皮,放入池塘浸泡一个月,或更长些的时间,捞起,将树皮在水面拍打,或在池边的岩石上拍打,拍去纤维上腐烂皮质,将纤维洗净,晒干后剥下纤维。
第二步是绳索的初加工。
初加工有木制的绕架,整体型如小风车,在风车辘轳外固定“工”字型的绕架,“工”字型上的木片都是内凹,再在“工”字型的中心按一把手把,三者都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摇动手把,绕架和风车都会同步转动。
这里的风车只是从省力的角度来考虑,风车的转轮叶片不是常见的船桨型,而是一柄柄木锤,因为这里不需水滴作动力。
可以想象,一滴水能源源不断转动风车,而这里的木锤一倾斜就能省去人的很多力量。
先将纤维的一头在工字型固定好,转摇手柄,纤维就分别绕在工字型两个木片槽内,盘成圈,要盘多少圈,这与要做多长的绳子来决定;要做多粗的绳子决定了多少根纤维扭在一起结成一股,这样就做好了单股半成品绳子。
第三步,两股或三股半成品扭合成绳。
扭合绳子的绞架分有公母,公是一块木板,有扁担高,也与扁担差不多大小,板的中央开有一小孔,孔的一边是手摇把柄,一边是连着把柄的挂钩,这是公的架子;母的架子也不是很复杂,长条凳的长端开有一方孔,方孔支起一个高五六十公分、宽四十公分的方形木架,方形木架的顶端分别有挂钩,钩后连着手柄,为了步调一致,两个手柄又固定到一个小方形木架上,坐在凳子上摇动小方形木架,两个钩就能同时转动。
公母两个架分开,单股线的一头固定在公架的持钩上,一头固定在母架的挂钩上,另根单股线也是如此挂法,此时看去两股线就形成了一个“V”字。
公母两个架要分开多少的距离呢,这由要绞多长的绳子来决定。
绞绳的时候,公母两边的人一起顺时针摇手柄,摇的速度也要均衡同步,除此外,在两绳的交接处,即“V”字形的两绳交接处,还要挂一块触地的石头,这石头叫石牛,随着绳绞结的推移,自动慢慢拉着石牛走。
这石牛主要起到限速、均衡、促绳结实的作用。
绳索的质量好坏,主要是看转摇把柄的人是否配合默契,而在长期累月的操作中,李榜人早已熟能生巧,配合默契,也早已造就了一种秉性:有耐性,不暴躁,温和对人,平和面对世间的遭遇。
这些在整个伏唐村都能深深体会到。
背带。
在伏唐,背带是可以抚摸到历史质感的实物,不少家庭都珍藏着。
背带形如一只四肢修长的大蜘蛛,展开又如一只飞扬的蝴蝶。
背带的构造并不复杂,由上下左右中间共五块布拼合成倒梯形状的主体,又在主体四角缝上长布带,即成为背带,但在简单的拼接里,却透射着壮乡子女无边的智慧,在简单的拼接里,又闪映着壮乡子女生活的多姿多彩。
色彩简单的背带,一般是除了背带心是花红外,别的都是黑色或者蓝色;色彩艳丽的背带,背带心外围或绣或纹有各种图案,色彩很艳丽,选色选花都较为推敲,工细也复杂,但还是讲究左右同色对称,上下同色均衡,背带心大多还是离不开红色的鲜花主调,伏唐人就很钟意盛绽的牡丹花。
牡丹,百花之王,集富贵、高洁、圆满于一身,这充分体现了壮乡伏唐人对美好的向往和憧憬,希望民族兴旺发达,希望爱情纯洁圆满。
背带是母亲赠送给女儿初为人母的礼品。
当成婚的女儿有了第一胎小孩,在小孩满月时,母亲会来道贺,母亲送来的礼品就必须有背带,这在壮乡已是约定成俗。
背带的构造简单,但从另一层意义来说,背带又不简单,因为要种植棉花,将棉花纺成线,织成布,然后到野外找染料的植物,将布多次浸染成所需的颜色,再剪裁,再绣图,再绘花,然后缀缀缝缝,才做好一个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