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学习安徽专版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第2课时光学仪器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合集下载

(安徽专版)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第2课时光学仪器)习题课件(新版)粤教沪版

(安徽专版)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第2课时光学仪器)习题课件(新版)粤教沪版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 第2课时 光学仪器
1 . 照 相 机 是 利 用 凸 透 镜 成 ________ 倒立 、 ____________ 缩小 的 ________ 实 像的原理制成的。生活中的摄像头、摄像机与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 2.一个最简单的照相机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凸透镜 (1)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 光屏 (2)胶卷:相当于 ________,用来记录照相机所成的像。 (3)光圈:用来控制进光 ________的大小。 面积 (4)快门:用来控制曝光________的长短。 时间
知识点
3
望远镜
5.(中考· 绵阳)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 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
A A.眼睛 B.放大镜 C.望远镜 D.显微镜
)
知识点
4
投影仪
6.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 于一个________ 凸透 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 片要________(填“顺着”或“倒着”)插入;用强光照射 倒着 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 ______(填“实 实 ”或“虚”)像。
3.夏季校园里鲜花盛开,小刚用照相机将美丽的鲜花拍
摄了下来。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 ________( 填 “ 会聚 ” 会聚 或 “ 发散 ”) 作用。若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些,应使镜头 ________( 填“靠近”或“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鲜花。 靠近
点拨: 照相机的镜头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 有会聚作用;照相机使用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 就变大,所以要使像更大些,镜头就要靠近物体来减小
4.望远镜: 距离很远 (1)用途:用于观察一些__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 物 (2) 结构:靠近被观察物体的 ________ 镜 ( 凸透镜 ) 、靠 近观察者眼睛的 ________镜(凸透镜)。 目 照相机 (3)工作原理: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 ________,目 镜相当于一个 ________ 。被观察的物体经物镜成一个 放大镜 缩小的实像,经目镜放大后就能被人眼看清了。不能 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否则会导致眼睛失明!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教学设计
b.结合动态图示,讲解眼睛调节焦距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近视、远视的成因。
c.介绍近视、远视的矫正方法,如戴眼镜、激光手术等。
2.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a.教师演示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成像情况。
b.讲解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c.介绍凸透镜、凹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照相机、投影仪等。
a.眼睛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保护方法。
b.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c.光学仪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通过课后习题的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观察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并撰写一篇观察日记,内容可以包括:
a.光学现象的描述。
b.光学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c.光学现象对生活的启示。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眼睛与光学仪器的知识点。
2.强调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本第十五章的课后习题,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
b.光学仪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c.使用光学仪器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3.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内容包括:
a.眼睛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b.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c.光学仪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及时反馈,解答学生的疑问。
通过观察日记的撰写,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习惯。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3.7眼睛与光学仪器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3.7眼睛与光学仪器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睛的构造和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

(2)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进一步了解凸透镜的应用,如: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

【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型,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

(2)组织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

(3)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和用望远镜观察较远的物体,了解两者的功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自觉保护视力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

(2)能利用所学的透镜知识实际制作一些光学仪器,如小照相机、望远镜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难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为什么有的同学眼睛近视须戴一个近视镜,而老年人眼花了后必须戴一个老花镜呢?大家平时都用过照相机,那么照相机的结构和成像原理是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将研究眼睛的结构及视力的矫正,同学们想知道有关眼睛的哪些们题?教师在肯定提问的同时,有选择地摘录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本节课研究的主题并说明其他的问题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探索,也可以课后自己先行去研究。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想一想】眼睛的结构有哪些?【议一议】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点拨】师: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晶状体等之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经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当晶状体变得扁平时,眼睛能看到最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无穷远,当晶状体变得最凸起时,眼睛能看清最近点,距眼25cm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最清楚。

【小结】来自物体的光→角膜→水样液→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晶状体──凸透镜视网膜──光屏眼睛成像:U>2f倒立缩小实像【想一想】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议一议】如何矫正视力?【点拨】师:近视:屈光度过强,眼轴偏长,清晰的图像成在视网膜前,如图3—7—1(a)。

八年级物理上册《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教学设计
-例如,在讨论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距和像距的关系,通过互动解决问题。
4.多元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设计实验报告、小组演示、课堂问答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运用。
5.知识拓展: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情况,适当拓展与本章相关的光学知识,如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光学镜头的设计等。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远处的物体?眼睛是如何成像的?”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眼睛成像原理的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介绍眼睛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眼睛的各个部分及其作用,如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
2.讲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结合公式和实例,阐述物距、像距、焦距之间的关系,以及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光学问题,提高观察、思考、动手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1.通过导入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眼睛与光学仪器的奥秘。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形象地展示眼睛和光学仪器的结构和原理,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4.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有待提高,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引导他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5.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需要进一步激发,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和光学仪器的构造原理,特别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推荐K12学习安徽专版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第2课时光学仪器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推荐K12学习安徽专版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第2课时光学仪器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3.7.2 光学仪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和主要组成和基本原理。

过程与方法:1、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通过两个透镜的组合,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试验。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

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出的两个透镜成像原理的。

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以启发式为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知识)【教具】:显微镜、望远镜,焦距为50mm和300 mm的凸透镜各一个,焦距是-75mm 的凹透镜一个,(以上透镜在“JZ507型光具座”选取)滴管一个,磁带盒一个,小烧杯一个,少许清水,带有箭头的白纸一张【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引入新课1、引入:探索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要探索就需要观察,要观察就要借助眼睛,并期望加以扩展,正是透镜的发明和使用,才使人类的这种愿望得以实现。

2、提问:透镜有几种?哪两种?学生活动:判断所给器材中的凹透镜和凸透镜引用问题:利用透镜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的像,如果我们透镜组合起来观察物体,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进行猜想。

我们用一个放大镜时,发现放大倍数有限,但当我们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发现比刚才放大更多。

新课教学:一、望远镜(一)、学生活动: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发现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所看到的不同的像要求说明:用的是哪两个透镜,如何观察,观察什么,看到的是怎样的像。

1、以f=50 mm的凸透镜为目镜,以f=300 mm的凸透镜为物镜(开普勒望远镜)调整目镜,观察远处,可观察到清晰的倒立的像。

2、以f=300 mm的凸透镜为目镜,以f=50 mm的凸透镜为物镜(显微镜)调整目镜,观察细小物体,可观察到放大的虚像。

八年级物理3.7眼睛与光学仪器PPT

八年级物理3.7眼睛与光学仪器PPT
望远镜
望远镜用于观测遥远的天体和星系,帮助科学家研究宇宙的起源、 演化和结构。
光学测量仪器
光学测量仪器用于测量长度、角度、距离等物理量,具有高精度和高 灵敏度的特点。
光学仪器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1 2
眼科仪器
眼科仪器用于诊断和治疗眼部疾病,如视力测试 仪、眼底照相机等。
激光治疗仪
激光治疗仪利用激光的能量对病变组织进行精确 的治疗,如激光手术刀、激光美容仪等。
眼附属器
包括眼睑、结膜、泪器、 眼外肌和眉等,它们主要 负责保护、湿润和运动眼 球。
眼睛的工作原理
折光成像
光线通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 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
像。
感光换能
视细胞将光信号转换为神经脉冲信 号,通过视神经传输到大脑皮层, 最终形成视觉。
调节机制
通过睫状肌的收缩和松弛,改变晶 状体的形状和厚度,从而调节焦距, 使不同距离的物体都能清晰成像在 视网膜上。
八年级物理3.7眼睛与光 学仪器
• 眼睛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 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 常见光学仪器介绍 • 眼睛与光学仪器的应用 • 实验与探究:自制望远镜
01
眼睛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眼睛的构造
01
02
03
眼球壁
眼球壁分为三层,由外向 内分别是纤维膜、血管膜 和视网膜。
眼内容物
包括晶状体、房水和玻璃 体,它们共同为眼睛提供 光学成像。
3
光学影像诊断仪器
光学影像诊断仪器通过拍摄人体内部结构的影像, 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如内窥镜、X光机等。
05
实验与探究:自制望远镜
实验目的
了解望远镜的基本原 理和结构。
探究望远镜的制作方 法和效果。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七节《眼睛与光学仪器》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七节《眼睛与光学仪器》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七节《眼睛与光学仪器》导学案一、教学内容1. 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眼球的各部分结构名称、作用以及视觉的形成过程。

2. 光学仪器:认识几种常见的光学仪器(如显微镜、望远镜等)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眼球各部分的名称、作用及视觉的形成过程。

2. 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3. 学会使用显微镜和望远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眼球各部分的名称、作用及视觉的形成过程。

2. 教学重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眼球模型、显微镜、望远镜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人物的眼睛。

2. 知识讲解:(1)介绍眼球的各部分结构名称、作用及视觉的形成过程。

(2)讲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一些有关眼睛和光学仪器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眼球壁内容外膜(角膜、巩膜)保护、折射光线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调节光线、形成视觉内膜(视网膜)感受光线,产生神经冲动2.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u 成像情况像距v 应用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2f>v>f 照相机、摄像机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无f<u<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幻灯机、投影仪u=f 不成像 v=f 无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v>f 放大镜、老花镜七、作业设计1. 描述眼球的各部分结构名称、作用及视觉的形成过程。

(1)照相机拍摄远处的景物时,物距和像距分别是多少?(2)投影仪播放图片时,物距和像距分别是多少?答案:1. 眼球的各部分结构名称、作用及视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膜(角膜、巩膜):保护、折射光线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调节光线、形成视觉内膜(视网膜):感受光线,产生神经冲动2. (1)照相机拍摄远处的景物时,物距大于2f,像距在2f和f之间。

3.7.2 光学仪器—(安徽专版)2020秋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课件(共30张PPT)

3.7.2   光学仪器—(安徽专版)2020秋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课件(共30张PPT)
5.[安徽淮北濉溪月考]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D ) 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 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 镜起放大作用 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 镜起放大作用 D.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
基础巩固练
6.[安徽黄山期末]开普勒望远镜又称天文望远镜,它的物 镜是一个___凸_____透镜,它的目镜是一个____凸____透 镜。
基础巩固练
2.[中考·湖南娄底]娄底高铁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脸识 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 前1 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此系 统 的 摄 像 机 的 镜 头 相 当 于 ______ 透 镜 , 它 的 焦 距 应 ________(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50 cm。
能力提升练
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 正立的,便于观察。 这些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与乙 B.甲与丙 C.乙与丁 D.丙与丁
【点拨】开普勒望远镜包括物镜和目镜两部分,其中 物镜和目镜的主要部分都是一个凸透镜。
基础巩固练
7.[安徽亳州谯城区期末]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如图所 示,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A镜是目镜,B镜是物镜 B.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是虚像 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D.通过目镜看到的是缩小的虚像
(3)要使像变得更大,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应将胶片 ___靠__近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少许,并调节幕 布至合适的位置。
能力提升练
11.[中考·安徽]女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情景如图所示 ,图中水球相当于凸透镜,假设水球的焦距为f ,则 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u应该是( ) A.u<f B.f<u<2f C.u=2f D.u>2f

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2022秋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沪粤版(安徽)

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2022秋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沪粤版(安徽)

教案:3.7 眼睛与光学仪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2022秋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沪粤版(安徽)教材,第三章第七节“眼睛与光学仪器”。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眼球的组成,掌握眼睛的视觉原理。

2. 光学仪器:了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常见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2. 掌握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常见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眼球各部分的结构及其功能,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2. 教学重点:眼睛的视觉原理,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眼球模型、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眼球模型,引导学生关注眼球的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眼球的结构,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等部位的功能。

(2)阐述视觉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眼睛如何看世界。

3. 实例分析:通过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教具,让学生亲身体验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科书,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眼球的结构图示。

2. 视觉的形成过程。

3. 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七、作业设计1. 画出眼球的结构图,并简要描述各部位的功能。

2. 简述视觉的形成过程。

3. 举例说明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演示、实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原理,以及常见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对光学仪器的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如眼镜、相机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粤版(安徽)

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粤版(安徽)

教案:3.7 眼睛与光学仪器学年:20232024学年年级:八年级科目:物理教材版本:沪粤版(安徽)一、教学内容1. 眼睛的构造:眼球壁、眼内容积、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

2. 视觉的形成:光线经过眼球各部位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 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都是基于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构造与功能,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2. 掌握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光学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眼睛的构造与功能,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2. 教学重点:视觉的形成过程,光学仪器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眼球模型、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各种光学仪器,如投影仪、显微镜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仪器的工作原理。

2. 知识讲解:讲解眼睛的构造与功能,视觉的形成过程,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讲解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与应用场景。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自带的光学仪器,分析其工作原理,并回答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眼睛的构造与功能2. 视觉的形成过程3. 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七、作业设计1. 描述眼球的构造,并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2. 画出视觉的形成过程。

3. 举例说明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眼睛的构造与功能、视觉的形成过程、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如眼镜、摄像头等,分析其工作原理,下节课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眼睛的构造与功能一、眼球壁眼球壁由外膜、中膜和内膜三部分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2 光学仪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和主要组成和基本原理。

过程与方法:1、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通过两个透镜的组合,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试验。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

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出的两个透镜成像原理的。

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以启发式为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教具】:显微镜、望远镜,焦距为50mm和300 mm的凸透镜各一个,焦距是-75mm 的凹透镜一个,(以上透镜在“JZ507型光具座”选取)滴管一个,磁带盒一个,小烧杯一个,少许清水,带有箭头的白纸一张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引入:探索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要探索就需要观察,要观察就要借助眼睛,并期望加以扩展,正是透镜的发明和使用,才使人类的这种愿望得以实现。

2、提问:透镜有几种?哪两种?
学生活动:判断所给器材中的凹透镜和凸透镜
引用问题:利用透镜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的像,如果我们透镜组合起来观察物体,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进行猜想。

我们用一个放大镜时,发现放大倍数有限,但当我们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发现比刚才放大更多。

新课教学:一、望远镜
(一)、学生活动: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
发现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所看到的不同的像
要求说明:用的是哪两个透镜,如何观察,观察什么,看到的是怎样的像。

1、以f=50 mm的凸透镜为目镜,以f=300 mm的凸透镜为物镜(开普勒望远镜)调整目镜,观察远处,可观察到清晰的倒立的像。

2、以f=300 mm的凸透镜为目镜,以f=50 mm的凸透镜为物镜(显微镜)调整目镜,
观察细小物体,可观察到放大的虚像。

(二)、望远镜
1、介绍望远镜的构造
什么叫目镜?什么叫物镜?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应注意什么?
靠近眼睛的是目镜(凹透镜),靠近被测物体的是物镜(凸透镜)。

不能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或其它强光源,否则会损伤眼睛。

2、望远镜的原理:
原理:物像:u>2f 倒立缩小的像.
目镜:u<f 正立、放大的像.
3、望远镜的应用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我们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和物体本身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望远镜的物镜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这一点在观测天空中的暗星时非常重要.现代天文望远镜都是力求把物镜口径加大,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
4、望远镜的类型
望远镜有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牛顿式反射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

还有普通望远镜、军事望远镜、红外线望远镜.
我们见到的普通望远镜和军事望远镜都是双筒的,是双筒望远镜,它的两个镜筒都是拐了弯的.在拐弯处分别安装了两个“全反射棱镜”.这种设计一方面缩短了镜筒的长度,再者经过那两块棱镜的两次反射也能使本来倒立的像正立过来.
望远镜观看的对象在远处,无法移近,要看清楚就要尽可能多地收集远处物体发来的光,观察宇宙中的星体时更是要这样.因此望远镜的物镜总是做得尽可能大,用玻璃不可能制成直径很大的透镜.因为大块玻璃质地不均匀,会导致透镜折光不好,使看到的像有扭曲,为了消除凸透镜成像的缺点,牛顿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它的物镜不用凸透镜而用凹面反射镜,也使光在目镜焦点处成实像.
在地面上用望远镜观察星空时,星体发来的光在穿过大气层的时候,要被吸收一些,还要受到不规则折射的影响,因此大大影响像的质量,为改进对星体的观察,1990年美国向太空发射了一台望远镜,叫哈勃太空望远镜.
(三)显微镜
在组合透镜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了利用两个凸透镜可以看到物体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

显微镜使物体经过两次放大,使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能看到.
物镜使物体成放大、实像,物距在二倍焦距和焦距之间;目镜使物体成放大、虚像,物距在焦距之内..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
原理:物镜 f<u<2f
目镜 u<f
(四)、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区别
设问: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镜(天文望远镜)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相同的地方:它们的目镜、物镜都用的是凸透镜
不同的地方:显微镜的目镜焦距较长、物镜焦距很短
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都叫物镜和目镜,但有不同的地方,显微镜的物镜,物距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像.作用是使物体进行一次放大.望远镜的物镜,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像,作用是把远处的物体与眼睛的距离拉近.目镜都起放大镜的作用.
(五)、小结:引导学生小结
显微镜构造:
①物镜原理 f<u<2f
②目镜原理放大镜作用
望远镜构造:
①物镜原理 u>2f
②目镜原理放大镜作用
我们的世界因为有了望远镜和显微镜而看到的越来越远,越来越小,我们可以预见我们会看到得更多,这个世界是充满着奥秘的,有待于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

未来就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三、作业布置:课本77页1、2、3、4、5、6
板书设计
反思:1、从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的实像,凸透镜又能成放大的虚像,引导学生去思考:先用一个凸透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另一个凸透镜
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这就是显微镜的原理。

教学时可以在投影片画一小物体,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投影片画面上的这个物体,再把投影片放到投影仪上,让学生观察屏幕画面上的这个物体,然后让学生拿着放大镜再去观察这个物体。

说明这就是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是利用两个透镜放大作用的组合制成的。

这里可以让学生讲一讲感受。

2、影响视角的因素:
视角就是物体的头尾与眼睛的光心所张的角,视角越大,看物体就越清楚。

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请同学们想一想要看清楚物体该怎么办?
(生讨论)归纳:要想看清楚物体可从两方面入手:(1)、减小物体到眼睛的距离(2)、增大物体在眼睛内的视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