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整理版)
1)分子生物学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物质基础得学科.研究细胞成分得物理、化学得性质与变化以及这些性质与变化与生命现象得关系,如遗传信息得传递,基因得结构、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与表达产物得生理功能,以及细胞信号得转导等.2)移动基因:又称转座子.由于它可以从染色体基因组上得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就是指在不同染色体之间跃迁,因此也称跳跃基因。
3)假基因:有些基因核苷酸序列与相应得正常功能基因基本相同,但却不能合成出功能蛋白质,这些失活得基因称为假基因。
4)重叠基因:所谓重叠基因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得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就是指一段DNA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得组成部分。
5)基因家族:就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得一组基因。
6)基因:能够表达与产生蛋白质与RNA得DNA序列,就是决定遗传性状得功能单位、7)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得一套完整单倍体得遗传物质得总与、8)端粒: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得真核基因组DNA末端都有一种特殊得结构叫端粒、该结构就是一段DNA序列与蛋白质形成得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9)操纵子:就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得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得调控区(包括启动子与操纵基因)以及下游得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得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得RNA为多顺反子、10)顺式作用元件:就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与结合得特异DNA序列、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与一些反应元件等、11)反式作用因子:就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得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得蛋白质因子、12)启动子:就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与结合得DNA序列、13)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得特殊DNA序列、它可位于被增强得转录基因得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14)转录因子:直接结合或间接作用于基因启动子、形成具有RNA聚合酶活性得动态转录复合体得蛋白质因子.有通用转录因子、序列特异性转录因子、辅助转录因子等。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绝对重点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第一版〕一名词解释1 / —斑迹法 / 转移吸印技术。
是为了检测待检基因或其表达产物的性质和数量〔基因拷贝数〕常用的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二者均属于印迹转移杂交术,所不同的是前者用于检测样品;后者用于检测样品。
2 / —顺式作用元件 / 反式作用因子。
均为真核生物基因中的转录调控序列。
顺式作用元件是及构造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定序列,包括启动子和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反响元件和〔A〕加尾信号。
反式作用因子是能及顺式作用元件特异性结合、对基因表达的转录起始过程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因子,如聚合酶、转录因子、转录激活因子、抑制因子。
3 / —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 / 短串联重复。
均为非编码区的串联重复序列。
前者也叫高度可变的小卫星,重复单位约9~24,重复次数变化大,变化高度多态性;后者也叫微卫星,重复单位约2~6 ,重复次数约10~60次,总长度通常小于150 。
〔参考第7题〕4 / —病毒癌基因 / 细胞癌基因。
病毒癌基因指存在于逆转录病毒中、体外能使细胞转化、体内能导致肿瘤发生的基因;细胞癌基因也叫原癌基因,指存在于细胞内,及病毒癌基因同源的基因序列。
正常情况下不激活,及细胞增殖相关,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在进化上高等保守。
当原癌基因的构造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使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形成肿瘤。
5 / —开放阅读框 / 非翻译区。
均指在中的核苷酸序列。
前者是特定蛋白质多肽链的序列信息,从起始密码子开场到终止密码子完毕,决定蛋白质分子的一级功能;后者是位于前者的5'端上游和3'端下游的、没有编码功能的序列,主要参及翻译起始调控,为前者的多肽链序列信息转变为多肽链所必需。
6 / —增强子 / 沉默子。
均为顺式作用元件。
前者是一段含多个作用元件的短序列,可特异性及转录因子结合,增强基因的转录活性,可以位于基因任何位置,通常在转录起始点上游-100到-300个碱基对处;后者是前者内含的负调控序列,结合特异蛋白因子时,对基因转录起阻遏作用。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表现型:是生物内在遗传因子的外在表现,是生物的一整套显而易见的遗传性状。
2.基因型:是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
3.等位基因:基因以不同形式存在4.中心法则:5.核酸:是由众多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多聚核苷酸,包括RNA和DNA。
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有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6.核苷酸:是由含氮碱基、戊糖和磷酸三部分组成。
7.碱基:由嘌呤和嘧啶。
RNA(G、A、U、C),DNA(G、A、T、C)8.核酸的一级结构:是指构成一个核酸分子的各个核苷酸结构单元的排列次序。
9.RNA的二级结构:发夹结构的形成原因:自我配对,在不同区段的互补序列之间形成碱基配对10.正超螺旋:在一端使绳子向紧缩方向捻转后,将绳子松弛使其处于自然状态,则会产生一个左旋的超螺旋以解除外加的捻转造成的胁变,这样的超螺旋叫做正超螺旋。
(双螺旋dna处于拧紧状态时所形成的超螺旋)11.负超螺旋:在一端使绳子向松缠方向捻转后,将绳子绳子两端连接起来,则会产生一个右旋的超螺旋以解除外加的捻转造成的胁变,这样的超螺旋叫做正超螺旋12.核酸的变性:在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下,维系核酸二级结构的氢键和碱基堆积力受到破坏,DNA 由双链解旋为单链的过程。
13.增色效应:由于DNA变性引起的光吸收增加,也就是变性后DNA 溶液的紫外吸收作用增强的效应。
14.核酸的溶解温度(Tm):热变性使DNA分子双链解开一半所需的温度称为溶解温度。
(GC含量越高,Tm值越高。
经验公式:Tm=69.3+0.41*(G+C)%)15.核酸的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分开的两条互补单链还可以全部或部分重新形成双螺旋DNA结构的现象称为复性(退火)16.核酸的分子杂交:利用不同来源的核酸分子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形成稳定的杂交双链分子。
(升温变性,缓慢退火复性)17.基因组:细胞或者生物体所携带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序列,包括全套基因和基因间区域。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doc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doc第一讲染色体与DNA一染色体(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1DNA作为遗传物质的优点:储存遗传信息量大;碱基互补,双螺旋结构使遗传稳定;核糖2′ -OH脱氢使在水中稳定性大于RNA;可以突变以进化,方便修复以稳定遗传2真核细胞染色体特点:①分子结构相对稳定;②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③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④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3 染色体蛋白主要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两类。
真核细胞的染色体中, DNA与组蛋白的质量比约为 1:14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分为H1、H2A、H2B、H3及H4五种,与DNA共同组成核小体。
组蛋白含有大量的赖氨酸和精氨酸,其中 H3、H4富含精氨酸, H1富含赖氨酸。
H2A、H2B介于两者之间。
5 组蛋白具有如下特性:①进化上的极端保守性(不同种生物组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十分相似)②无组织特异性(只有鸟类、鱼类及两栖类红细胞染色体不含H1而带有 H5)③ 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的半条链上,而大部分疏水基团都分布在C端。
碱性的半条链易与DNA的负电荷区结合,而另外半条链与其他组蛋白、非组蛋白结合)④存在较普遍的修饰作用(如甲基化、乙基化、磷酸化及ADP核糖基化等。
修饰作用只发生在细胞周期的特定时间和组蛋白的特定位点上)二DNA1 真核细胞基因组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2 C值反常现象:①所谓 C值,通常是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②同类生物不同种属之间DNA总量变化很大。
从编码每类生物所需的DNA量的最低值看,生物细胞中的C值具有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逐渐增加的趋势。
3 真核细胞DNA序列可被分为3类:①不重复序列(它占DNA 总量的 10%~80%。
不重复序列长约750~ 2 000bp ,相当于一个结构基因的长度)②中度重复序列(各种rRNA、 tRNA以及某些结构基因如组蛋白基因等都属于这一类)③高度重复序列—卫星 DNA(只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占基因组的 10%~60%,由 6~100个碱基组成)三染色体与核小体1 染色质 DNA的 Tm值比自由 DNA高,说明在染色质中DNA极可能与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2 在染色质状态下,由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催化的DNA 复制和转录活性大大低于在自由DNA 中的反应3 DNA片段均为 200bp基本单位的倍数,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200 bpDNA和组蛋白八聚体(由 H2A、H2B、 H3、 H4各两个分子生成)组成四级压缩:第一级(DNA+组蛋白→核小体)第二级(核小体→螺线管)第三级(螺线体→超螺旋)第四级(超螺线体→染色体)4 原核生物基因组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很小,大多只有一条染色体,且 DNA含量少主要是单拷贝基因整个染色体 DNA几乎全部由功能基因与调控序列所组成;几乎每个基因序列都与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呈线性对应状态。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重点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重点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1.定义重组DNA技术将不同的DNA片段按照人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然后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2.说出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重组技术 2.基因表达研究调控 3.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 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3.简述DNA的一、二、三级结构一级: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成分二级:2条多核苷酸连反向平行盘绕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三级: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的空间结构4.原核生物DNA具有哪些不同于真核生物DNA的特征①DNA双螺旋是由2条互相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多核苷酸的方向由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的走向决定,一条是5---3,另一条是3---5②DNA双螺旋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相结合,形成碱基对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由谁提出的沃森和克里克以何种方式进行复制,如何保证DNA复制的准确性线性DNA的双链复制:将线性复制子转变为环状或者多聚分子,在DNA末端形成发卡式结构,使分子没有游离末端,在某种蛋白质的介入下在真正的末端上启动复制。
环状DNA复制:θ型、滚环型、D型①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复制时严格按照碱基配对原则②DNA聚合酶I 非主要聚合酶,可确保DNA合成的准确性③DNA修复系统:错配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DNA直接修复、SOS系统7.简述原核生物DNA复制特点只有一个复制起点,复制起始点上可以连续开始新的DNA复制,变现为虽只有一个复制单元,但可以有多个复制叉8.真核生物DNA的复制在哪些水平上受到调控细胞生活周期水平调控;染色体水平调控;复制子水平调控9.细胞通过哪几种修复系统对DNA损伤进行修复错配修复,恢复错配;切除修复,切除突变的碱基和核苷酸片段;重组修复,复制后的修复;DNA直接修复,修复嘧啶二聚体;SOS系统,DNA的修复,导致变异10.什么是转座子分为哪些种类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移动的基本单位。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1 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1.2 分子生物学三条基本原理:(1)构成生物体各类有机大分子的单体在不同生物中都是相同的;(2)生物体内一切有机大分子的构成都遵循相同规律;(3)某一特定生物体所拥有的核酸及蛋白质分子决定它的属性。
1.3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四个研究方向:(1)重组DNA技术(基因工程);(2)基因表达调控研究;(3)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研究);(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2.1 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2.1.1 染色体上蛋白质主要包括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组蛋白(含有大量碱性AA:Lys、Arg):H1、H2A、H2B、H3、H4组蛋白特性:(1)进化上的极端保守性(2)无组织特异性(3)肽端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4)组蛋白的修饰作用(5)富含Lys的组蛋白H5非组蛋白分类:HMG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DNA结合蛋白、A24非组蛋白2.1.2 真核细胞DNA序列分为以下三类:不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重复次数为10~104)、高度重复序列(仅发现真核)。
C值:通常是指一种生物体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以每细胞内的皮克(pg)数表示。
C值反常现象:也称C值谬论,指C指往往与种系的进化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及基因组大小与遗传复杂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某些较低等的生物C值却很大,如一些两栖类物种的C值甚至比哺乳动物还大。
2.1.3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总结归纳如下:(1)真核基因组庞大,一般远大于原核基因组(2)真核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3)真核基因组的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占基因组序列的90%,该特点是真核生物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最主要的区别(4)真核基因组的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5)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6)真核基因组中存在大量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7)真核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DNA多态性。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检疫1111班)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1分/题,共50题);2、多项选择(分/题,共10题);3、名词解释(2分/题,共5题);4、问答题(共15分,4题);5、论述题(共10分,1题)·第二章基因与基因组一、基因的概念(一)基因概念的发展1、孟德尔:一个因子决定一种性状。
2、摩尔根:性状单位,突变单位和交换单位。
3、顺反子:功能单位,决定一条多肽链的表达4、操纵子:基因表达调控单元(原核)•`•结构基因、调节基因(可表达)•控制基因(启动基因和操纵基因)(二)现代基因概念的发展1、重叠基因:一个基因包含或部分包含另一基因2、断裂基因:内部含间隔区,即由外显子和内含子互相间隔组成的嵌合体3、跳跃基因:转座元件,可移动遗传元件4、假基因:拟基因,没有功能,序列与功能基因相似。
(三)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是编码多肽链或RNA的DNA片段,包括编码序列:外显子(exon)、插入序列:内含子(intron)、侧翼序列:含有调控序列(四)基因组基因组:一个细胞或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二、病毒基因组1、病毒基因组核酸的类型(7种)双链DNA(dsDNA)病毒;单链DNA(ssDNA)病毒;双链RNA(dsRNA)病毒;单链正链RNA病毒;单链正链RNA病毒;逆转录RNA病毒;逆转录DNA病毒2、病毒基因组的特点•一种核酸,DNA/RNA ,线性或环形•…•大小相差很大;•一般为单拷贝;•一条或几条核酸链;•连续或间隔;•编码序列大于90%;•相关基因往往丛集形成一个功能单位或转录单元;•有重叠基因。
三、原核生物基因组,1、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1)一般由一条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2)通常只有一个DNA复制起点;(3)结构基因大多组成操纵子;(4)编码序列不重叠(5)没有内含子(6)编码序列(结构基因)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较大,基因密度非常高(非编码—调控序列)(7)结构基因多为单拷贝,rRNA基因为多拷贝;[(8)有编码同工酶的同基因(isogene)(9)转座现象:插入序列和转座子等(10)具有多种功能识别区域(往往具有特殊的序列,并且含有反向重复序列。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
染色体与DNA1.C值:最大C值: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最小C值:编码基因信息的DNA总量。
2.C值矛盾:生物的C值(或基因组的大小)并不与生物复杂程度相关的现象。
3.卫星DNA:高度重复的DNA序列,A、T含量较高,不编码基因,无选择压力,高度特异性4.重叠基因:同一段DNA能携带两种不同的蛋白质信息。
如ΦX174,SV40病毒,G4噬菌体的DNA中。
重叠的方式:1、大基因之内包含小基因2、前后基因产生首尾重叠3、三个基因的三重重叠。
重叠的种类:反向重叠基因、同向重叠基因、异向位重叠基因、同向位重叠基因重叠基因的生物学意义:1) 原核生物进化的经济原则(较小的C值编码较多的基因信息) 2) 遗传信息量的估算增加3)提高蛋白质的疏水性,以增加生物体自然选择的适应性4) 丰富和发展了基因的概念5.Tm值:OD增加值的中点温度Tm = 69.3 + 0.41 × GC%影响Tm值的因素:1.在A, T, C, G 随机分布的情况下,Tm与GC%成正比关系,GC%含量相同的情况下,AT形成变性核心(分布相对集中),变性加快,Tm 值小2、碱基排列对Tm值具有明显影响3、片段长短对Tm值的影响4、变性液如尿素,酰胺,甲醛等对Tm值的影响5、盐浓度的影响6、极端pH条件的影响6.复制子(Replicon):DNA复制从起点开始双向进行直到终点为止,每一个这样的DNA单位称为复制子或复制单元。
7.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正在进行复制的双链DNA分子所形成的Y形区域。
8.冈崎片段:刚开始合成的片段都是小片段,以后在连接成长片段,短片段称冈崎片段。
9.前导链:以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为基准,—条模板链是3′—5′,以此为模板而进行的新生DNA链的合成沿5′—3′方向连续进行,这条链称为前导链(leading strand)。
10.后随链:以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为基准,—条模板链的方向为5′—3′,以此为模板的DNA合成也是沿5′一3′方向进行,但与复制叉前进的方向相反,而且是分段、不连续合成的,这条链称为后随链(laggingstrand)。
分子生物学期末总复习
分子生物学期末总复习分子生物学-期末总复习极性突变, 极性效应: 在同一个操纵子中,一个结构基因发生突变后,它除了影响该基因本身产物的表达外,还(在转录或翻译水平)影响其后结构基因的表达,并且具有极性梯度的特征。
操纵子:转录的功能单位。
很多功能上相关的基因前后相连成串,由一个共同的控制区进行转录的控制,包括结构基因以及调节基因的整个DNA序列。
主要见于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 DNA 合成:需要4种dNTP、二价金属离子(Mg2+或Mn2+) Primer引物(提供 3’-OH)Template 模板(Watson - Crick base-pairing)ATP的水解提供能量DNA 合成方向:从引物3’-OH延伸,5 ’到3’方向合成产物DNA的极性与模板单链相反DNA聚合酶 (D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催化端粒酶反转录酶端粒酶以自身RNA为模板延长染色体突出的3’端端粒酶是蛋白质和RNA的复合物参与DNA复制的酶:拓扑异构酶:拓扑异构酶Ⅰ解除超螺旋,拓扑异构酶Ⅱ增加超螺旋解链酶:解除DNA双螺旋单链DNA结合蛋白:DNA复制过程中,在DNA分叉处与单链DNA结合的蛋白质。
防止已解链的双链还原、退火,使复制得以进行。
引物酶:合成一小段RNA,用来引导DNA聚合酶起始DNA链的合成 DNA聚合酶 DNA连接酶基因表达:指基因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传递到蛋白质和功能性RNA等基因产物的过程。
功能性RNA:rRNA、tRNA、snRNA 转录: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以dsDNA中的一条单链作为转录的模板依赖DNA的RNA聚合酶催化以NTPs为底物,按A=U,C?G 配对的原则,合成 RNA分子, 不需要引物, 从头合成RNA链合成方向5’→ 3’,与非模板单链DNA的极性方向相同(模板单链 DNA 的极性方向为3’→ 5’。
模板链,反义链,waston链编码连,有义链,crick 链不对称转录:某一基因只以一条单链DNA 为模板进行转录转录单位:从启动子(promoter)到终止子(terminator)的一段DNA 原核生物中多为多顺反子,真核生物中多为单顺反子。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全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全1. 概述-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分子层面结构和功能的科学领域。
- 分子生物学主要关注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合成、结构和功能。
2. DNA- DNA是遗传物质,储存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 DNA由核苷酸组成,包括脱氧核糖核苷酸和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鳕嘧啶。
- DNA的双螺旋结构由两条互补链以螺旋形式相互缠绕而成。
3. RNA- RNA在细胞中起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 RNA由核苷酸组成,包括核糖核苷酸和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尿嘧啶和胞嘧啶。
- RNA分为多种类型,包括mRNA、tRNA和rRNA等。
4. 蛋白质合成- 蛋白质合成是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完成的。
- 转录是将DNA转录成mRNA的过程。
- 翻译是将mRNA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5. 基因调控- 基因调控是控制基因表达水平的过程。
- 基因调控包括转录因子的结合、DNA甲基化和染色质重塑等。
6. 克隆技术- 克隆技术是复制生物体基因或DNA序列的方法。
- 主要克隆技术包括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聚合酶链式反应和DNA串联。
7. PCR- PCR是一种通过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技术。
- PCR包括三个步骤:变性、退火和延伸。
8. 分子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研究基因在遗传传递中的分子机制。
- 分子遗传学主要研究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表达等。
9. DNA测序- DNA测序是确定DNA序列的方法。
- DNA测序技术包括Sanger测序和高通量测序等。
10.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利用DNA技术修改或转移基因的技术。
- 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和生物学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上是关于分子生物学的简要复习资料,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参考题答案1、请简述实时定量PCR的过程和基本原理。
原理:具体实时荧光定量PCR 就是通过对PCR 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产物荧光信号的实时检测从而实现对起始模板定量及定性的分析。
过程:1.在实时荧光定量PCR 反应中,引入了一种荧光化学物质2.随着PCR 反应的进行,PCR 反应产物不断累计,荧光信号强度也等比例增加。
3.经过一个循环,收集一个荧光强度信号4.通过荧光强度变化监测产物量的变化,从而得到一条荧光扩增曲线图。
三个阶段:荧光背景信号阶段, 荧光信号指数扩增阶段和平台期。
只有在荧光信号指数扩增阶段,PCR 产物量的对数值与起始模板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选择在这个阶段进行定量分析。
2、请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三个主要过程。
一、氨基酸的活化:氨基酸必须在氨酰-tRNA合成酶作用下生成活化氨基酸AA-tRNA。
氨基酰tRNA的形成是一个两步反应过程1.氨基酸与ATP作用,形成氨基酰腺嘌呤核苷酸;2.氨酰基转移到tRNA的3-OH端上,形成氨酰tRNA二、肽链的起始、伸长和终止(1)翻译的起始:1.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需要核糖体大、小亚基,起始tRNA和几十个蛋白因子的参与,2.在模板mRNA编码区5’端形成核糖体-mRNA-起始tRNA复合物3.将甲酰甲硫氨酸放入核糖体P位点。
(2)翻译的伸长:肽链的延伸有许多循环组成,每加上一个氨基酸就是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包括进位、成肽和移位。
(3)翻译的终止:1.当mRNA上终止密码出现后,没有相应的AA-tRNA与之结合2.而释放因子(RF)能识别终止密码子并结合,水解P位上多肽链和tRNA之间二硫键。
3.多肽链合成停止,肽链从核糖体中释出,mRNA、核蛋白体等分离三、新合成多肽链的折叠和加工:1.新生成的肽链大多数是没有功能的,必须经过加工修饰才能转变为有活性的蛋白质。
2.N端fMet/Met的切除、二硫键的形成、特定氨基酸的修饰(磷酸化、糖基化和甲基化)和切除新生肽链的非功能片段3、请简述酵母双杂交技术实验原理。
分子生物学 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1、DNA结构的多态性:存在结构参数有一定差异的双螺旋DNA。
如B-DNA,A-DNA,Z-DNA。
2、熔解温度:变形过程紫外线吸收值增加的中点,即DNA双链中有一半发生变性的温度。
3、DNA变性:DNA双链的氢键断裂最后完全变为单链的过程。
(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4、DNA复性:变性DNA在适当(一般低于Tm值20-25℃)条件下,两条链重新缔合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5、C值矛盾:C值是一种生物体的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真核细胞基因组中在结构和功能很相似的同一类生物中它的C值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出现C值和生物结构或组成的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
6、半保留复制:由亲代DNA生长子代DNA时,每个新形成的子代DNA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和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7、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时其中一条链的复制是连续的,而另一条子链的复制是不连续的。
8、前导链:DNA复制时,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一致并连续合成的链为前导链。
9、滞后链: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一相反,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段,最后再连成完整的DNA链为滞后链。
10、冈崎片段:前导链连续合成,而滞后链只能是断续的合成5’-3’的多个短片段,这些不连续的小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11、转录: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A为魔板合成RNA的整个过程,包括起始、延伸、终止等步骤。
12、启动子:指被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并启动基因转录的一段DNA序列。
13、反式作用因子:能直接、间接辨认和结合转录上游区段DNA的蛋白质。
14、RNA拼接:一个基因的外元和内元共同转录在一条转录产物中,将内元去除而把外元连接起来形成成熟RNA分子的过程。
15、三联子密码:mRNA链上的核苷酸从一个特定的起始位点开始,按每三个核苷酸代替一个氨基酸的原则,依次合成一条多肽链的过程。
16、开放读码框:从mRNA 5’端起始密码子AUG到3’端终止密码子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各个三联体密码连接排列编码的一个蛋白质多肽链。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型:名词解释(英文)、选择、判断、简答、设计性问答(最后一节)第六章DNA和RNA结构1、DNA构建模块(DNA building blocks):碱基(Base)、核苷酸(Nucleoside)。
核苷酸是DNA基本的构建模块。
2、DNA的全称:脱氧核糖核酸3、DNA的4种碱基:嘌呤(Purines):Adenine (A)、Guanine (G)嘧啶(Pyrimidine):Cytosine (C)、Thymine (T)碱基具有形成异构体的能力是DNA合成时出错的普遍来源。
DNA的结构特点:一条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相互旋转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以磷酸二酯键为基础构成规则的不断重复的糖磷酸骨架组成的多核苷酸链。
双螺旋的两条链具有互补的序列,方向相反。
决定DNA双链稳定性的因素:①氢键贡献于双螺旋的热动力学稳定性;②双螺旋堆积时碱基间的相互作用(π-π共轭)对双螺旋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6、DNA双螺旋有大沟和小沟(Minor and Major grooves),这是由碱基对的空间几何结构所决定的。
大沟(Major groove)富含丰富的化学信息。
7、双螺旋的多重构象:A型(RNA双螺旋与其类似,右手螺旋)B型(最接近生理状态,右手螺旋)Z型(左手螺旋)8、变性(Denaturation):当DNA溶液温度高于生理温度(接近100℃)或者pH较高时,互补的两条链就会分开,这一过程称为变性。
杂交(Hybridization):两条不同来源的单链DNA或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链杂交分子的过程。
复性(Annealing/renature):当变性的DNA热溶液缓慢降温,DNA的互补链又可重新聚合,形成规则双螺旋,称为复性。
熔点(Tm (melting point)):吸收值增加到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
9、DNA超螺旋结构的解除是靠拓扑异构酶实现的。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
第一讲染色体与DNA一染色体(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1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优点:储存遗传信息量大;碱基互补,双螺旋结构使遗传稳定;核糖2′-OH脱氢使在水中稳定性大于RNA;可以突变以进化,方便修复以稳定遗传2 真核细胞染色体特点:①分子结构相对稳定;②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③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④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3 染色体蛋白主要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两类。
真核细胞的染色体中,DNA与组蛋白的质量比约为1:14 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分为H1、H2A、H2B、H3及H4五种,与DNA共同组成核小体。
组蛋白含有大量的赖氨酸和精氨酸,其中H3、H4富含精氨酸,H1富含赖氨酸。
H2A、H2B介于两者之间。
5 组蛋白具有如下特性:①进化上的极端保守性(不同种生物组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十分相似)②无组织特异性(只有鸟类、鱼类及两栖类红细胞染色体不含H1而带有H5)③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的半条链上,而大部分疏水基团都分布在C端。
碱性的半条链易与DNA的负电荷区结合,而另外半条链与其他组蛋白、非组蛋白结合)④存在较普遍的修饰作用(如甲基化、乙基化、磷酸化及ADP核糖基化等。
修饰作用只发生在细胞周期的特定时间和组蛋白的特定位点上)二 DNA1 真核细胞基因组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2 C值反常现象:①所谓C值,通常是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②同类生物不同种属之间DNA总量变化很大。
从编码每类生物所需的DNA量的最低值看,生物细胞中的C值具有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逐渐增加的趋势。
3 真核细胞DNA序列可被分为3类:①不重复序列(它占DNA总量的10%~80%。
不重复序列长约750~2 000bp,相当于一个结构基因的长度)②中度重复序列(各种rRNA、tRNA以及某些结构基因如组蛋白基因等都属于这一类)③高度重复序列—卫星DNA(只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占基因组的10%~60%,由6~100个碱基组成)三染色体与核小体1 染色质DNA的Tm值比自由DNA高,说明在染色质中DNA极可能与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2 在染色质状态下,由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催化的DNA复制和转录活性大大低于在自由DNA 中的反应3 DNA片段均为200bp基本单位的倍数,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200 bpDNA和组蛋白八聚体(由H2A、H2B、H3、H4各两个分子生成)组成四级压缩:第一级(DNA+组蛋白→核小体)第二级(核小体→螺线管)第三级(螺线体→超螺旋)第四级(超螺线体→染色体)4 原核生物基因组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很小,大多只有一条染色体,且DNA含量少主要是单拷贝基因整个染色体DNA几乎全部由功能基因与调控序列所组成;几乎每个基因序列都与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呈线性对应状态。
分子生物学 期末重点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重点浙江万里学院第一讲绪论1.分子生物学含义广义来讲,蛋白质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也就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上讲,分子生物学主要是研究生物体主要遗传物质-基因或DNA的结构及其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的科学。
当然,也涉及到与这些过程有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了解重要的人物做了什么事,客观题)1944年,Avery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证实了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1953年,Watson和Crick在Nature杂志(171:737~738)上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模型,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6年,Kornberg在大肠杆菌的无细胞提取液中实现了DNA的合成;1958年,Crick提出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即著名的“中心法则”;同年,Meselson与Stahl 用实验证明了DNA复制是一种半保留复制;1959年,Uchoa发现了细菌的多核苷酸磷酸化酶,成功地合成了RNA,研究并重建了将基因内的遗传信息通过RNA中间体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1961年,Nirenberg和Matthaei破译了所有三联体密码子;同年,法国科学家Jacob和Monod提出了著名的乳糖操纵子模型;1977年,Robert和Sharp在研究腺病毒的mRNA合成时,首次发现了断裂基因的存在;1977年, Sanger和Gilbert分别提出了两种DNA测序技术-酶法(或双脱氧链终止法)和化学修饰法;1981年,Cech和Altman首次发现RNA具有生物催化功能;1983年,Mullis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同时先后开展多种模式生物的基因组测序。
标志着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基因组学”时代;1994年,Wilkins和Williams等首次提出了蛋白质组的概念;1997年,Wilmut等首次成功地从体细胞中克隆出羊-Dolly;到目前为止,人们已完成包括人和水稻等重要模式生物的基因组测序工作。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分子生物学复习题注意:请参照历年题型复习(有判断、填空、名词解释、看图、问答等)第二章DNA的复制与修复1.名词解释:⑴复制起点(origin):DNA复制是从DNA分子上特定位置开始,此位置称复制起点,是DNA复制所必需的一段特殊的DNA序列。
⑵复制叉:DNA正在复制的分叉部位称为复制叉(replicationfork)⑶复制眼:复制的DNA(尤其是双向复制)在电镜下象只眼睛称复制眼(泡)⑷复制子:基因组中具有一个复制起点和一个复制终点并能在细胞中自主复制的单位。
⑷DnaB:解旋酶,引发体成员,使复制叉形成,并在以后结合于一个复制叉,推动复制叉向前延伸(helicase)。
⑸滚筒式复制:一种单向复制的特殊方式,一般是环状单链分子在复制过程中先形成共价闭环的双链分子(复制型),然后其正链在特定位置切开,游离出一个3-OH末端,然后在DNA聚合酶催化下,以环状负链为模板从正链3-OH末端加入脱氧核苷酸使链不断延长,通过滚动而合成出新的正链。
⑹D-型:一种单向复制的特殊方式,双链在固定点解开进行复制,但两条链的合成高度不对称,一条链先复制,另一条保持单链而被取代,在电镜下看呈D-环型。
待一条链复制到一定程度露出另一条链的复制起点,另一条链才开始复制。
⑺θ式复制:环状DNA的一种双向复制方式,双链从起点处解开并双向复制,呈θ型状,直到复制终点。
⑻端粒: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的两个末端具有的特殊结构,由许多成串短的重复序列组成。
⑼SOS修复:DNA受到严重损伤,细胞处于危急状态时所诱导的一种DNA修复方式。
修复结果只是能维持基因组完整性,但留下的错误较多,又称为错误倾向修复,使细胞有较高的突变率。
SOS修复分四个阶段:a.诱导前期cell正常生长。
b.诱导因素作用于DNA,正常复制作用受抑制,产生诱变信号(缺口DNA,polyU等,是损伤因子第二信使。
)。
c.诱导过程(裂解的LexA又反馈作用于recA,增强其活性,使LexA全部水解。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资料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资料一、名词解释(8/16)1.靶向鸟枪法:利用稀有限制性内切酶将待测基因组降解成数十万碱基对的片段,然后分别测序,或根据已知基因或基因标签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确定部分DNA片段的排列顺序,并逐渐确定每个片段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p4472、蛋白质免疫印迹:是根据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检测复杂样品中的某种蛋白的方法。
该法是在凝胶电泳和固相免疫测定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免疫生化技术。
p2393、反密码子:是位于trna反密码环中部、可与mrna中的三联体密码子形成碱基配对的三个相邻碱基。
p1234.接受细胞: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人工诱导细胞,使其易于吸收并含有外源DNA分子。
p1755、冈崎片段:是在dna半不连续复制中产生的长度为1000~2000个碱基的短的dna片段,能被连接形成一条完整的dna链。
p4716.基因敲除:对于序列已知但功能未知的基因,在DNA水平上设计实验,彻底破坏该基因的功能或消除其表达机制,从而推测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p4727、基因芯片:将大量dna或cdna探针固定于支持物表面,然后与标记的待测核酸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对样品核酸进行分析。
p2288.基因组DNA文库:生物体全部或部分基因的集合。
生物体的基因组DNA或cDNA片段在体外与适当的载体重组并转化为宿主细胞。
由此产生的菌落或噬菌体集合是生物体的基因文库。
p4739、克隆:把外源dna插入具有复制能力的载体dna中,使之得以永久保存和复制,这种过程称为克隆。
p19010.连锁图谱:指基因或DNA标记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和遗传距离。
p43511、免疫共沉淀技术:当细胞在非变性条件下被裂解时,完整细胞内存在的许多蛋白质―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被保留下来。
p22112.启动子:DNA链上与RNA聚合酶结合并启动mRNA合成的序列。
P7413,RFLP: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碱基的插入、缺失、重排或点突变导致的基因型之间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权所有仿冒必究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检疫1111班祝大家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别人怎么看你,和你毫无关系。
你要怎么活,也和别人毫无关系! 2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1分/题,共50题);2、多项选择(1.5分/题,共10题);3、名词解释(2分/题,共5题);4、问答题(共15分,4题);5、论述题(共10分,1题)第二章 基因与基因组一、基因的概念(一) 基因概念的发展1、孟德尔:一个因子决定一种性状。
2、摩尔根:性状单位,突变单位和交换单位。
3、顺反子:功能单位,决定一条多肽链的表达4、操纵子:基因表达调控单元(原核)• 结构基因、调节基因(可表达) • 控制基因(启动基因和操纵基因)(二)现代基因概念的发展1、重叠基因:一个基因包含或部分包含另一基因2、断裂基因:内部含间隔区,即由外显子和内含子互相间隔组成的嵌合体3、跳跃基因:转座元件,可移动遗传元件4、假基因:拟基因,没有功能,序列与功能基因相似。
(三)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是编码多肽链或RNA 的DNA 片段,包括 编码序列:外显子(exon)、插入序列:内含子(intron)、侧翼序列:含有调控序列(四)基因组基因组:一个细胞或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二、病毒基因组1、病毒基因组核酸的类型(7种)双链DNA (dsDNA )病毒;单链DNA (ssDNA )病毒;双链RNA (dsRNA )病毒;单链正链RNA 病毒;单链正链RNA 病毒;逆转录RNA 病毒;逆转录DNA 病毒2、病毒基因组的特点• 一种核酸,DNA/RNA ,线性或环形• 大小相差很大;• 一般为单拷贝;• 一条或几条核酸链;• 连续或间隔;• 编码序列大于90%;• 相关基因往往丛集形成一个功能单位或转录单元;• 有重叠基因。
加油!必胜!!!三、原核生物基因组1、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1)一般由一条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2)通常只有一个DNA复制起点;(3)结构基因大多组成操纵子;(4)编码序列不重叠(5)没有内含子(6)编码序列(结构基因)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较大,基因密度非常高(非编码—调控序列)(7)结构基因多为单拷贝,rRNA基因为多拷贝;(8)有编码同工酶的同基因(isogene)(9)转座现象:插入序列和转座子等(10)具有多种功能识别区域(往往具有特殊的序列,并且含有反向重复序列。
)2、质粒(Plasmid)(1)质粒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外的(也可整合),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环状双链DNA分子;大小为2-3 kb。
(2)质粒的特性在宿主细胞内可自主复制;细胞分裂时恒定地传给子代;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能赋予宿主特定的遗传性状;质粒可以转移。
四、真核生物基因组(一)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组成1、基因和基因相关DNA序列:包括编码的DNA序列和非编码的DNA序列(如内含子、基因片段和假基因等)2、基因外DNA序列:包括各种重复序列以及非编码的单拷贝、低拷贝序列(二)真核生物基因组DNA序列的分类1、高度重复序列(重复次数>106次,约占5%)(1)卫星DNA:大卫星DNA;小卫星DNA;微卫星DNA。
(2)反向重复序列2、中度重复序列(短散在重复片段;长散在重复片度)3、低度重复序列(单拷贝序列,大多数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属于单拷贝单拷贝序列)(三)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①基因组庞大②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③大量重复序列④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⑤断裂基因⑥功能相关的基因构成基因家族⑦存在逆转录转座子⑧大量顺式作用元件⑨DNA 多态性⑩端粒结构后悔过去,不如奋斗此刻! 3祝大家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五、基因组学1、人类基因组计划“四图”:遗传图、物理图、转录图、序列图2、结构基因组与功能基因组学3、后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第四章基因表达调控(重点)★本章考试重点考的内容:(只是一些重点,其他还得看书!)1、名词解释:操纵子;启动子;组成型基因(管家基因);弱化子(衰减子);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等(1)操纵子:原核生物中为功能相关的几个蛋白质编码的一组结构基因,加上启动序列、操纵序列以及其它调节序列串联组成的转录单位。
(2)启动子(启动序列):DNA聚合酶结合位点周围的一组转录调控组件,至少包括一个转录起始点以及一个以上的功能组件。
(3)组成型基因(管家基因):控制代谢过程中必须的、其合成速率不受环境变化或代谢途径影响的蛋白质即组成型蛋白质合成的相关基因。
或在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得基因。
(4)弱化子(衰减子):一些操纵子中位于操纵区和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能终止转录作用的DNA序列。
这种终止作用是可以被调节的。
(5)顺式作用元件:真核生物中对基因表达有调节活性的DNA序列,其活性只影响与其自身同处一个DNA分子上的基因。
(6)反式作用因子:真核生物中编码基因与其识别或结合的靶核苷酸序列不在同一个DNA分子上的一类蛋白质调节因子,也称为转录因子。
2、问答题或论述题:(1)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特点。
①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几乎同步进行;②原核基因表达得调控可以在DNA、转录和翻译三个不同层次进行,主要的调节方式为转录水平上的调控,有正负调控两种机制;③原核生物的转录及其调控主要以操纵子为单位进行。
(2)论述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及正负调控机制。
①乳糖操纵子的结构(看书);②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lacⅠ表达的阻遏蛋白与lacO结合,阻止RNA聚合酶起始转录结构基因,异乳糖可结合阻遏蛋白,使其变构而与lacO解离。
③CAP的正性调节:cAMP与CAP结合,启动正性调节,CAP-cAMP复合物结合在乳糖启动序列附近的CAP位点,促进结构基因转录。
④协调调节:当阻遏蛋白封闭转录时,CAP对该系统不能发挥作用;但如果没有CAP来加强转录活性,即使阻遏蛋白从操纵序列上解离仍别人怎么看你,和你毫无关系。
你要怎么活,也和别人毫无关系! 4加油!必胜!!!几无转录活性。
有葡萄糖而没有乳糖的调节下:在葡萄糖代谢的影响下cAMP浓度低,CAP-cAMP复合物少而无法启动正调节。
没有乳糖二无法产生异构乳糖,阻遏蛋白与lacO结合,乳糖操纵子不表达。
乳糖和葡萄糖都存在的条件下:在葡萄糖代谢的影响下cAMP浓度低,CAP-cAMP复合物少而无法启动正调节。
有乳糖可产生异构乳糖,异乳糖可结合阻遏蛋白,使其变构而与lacO解离,而乳糖操纵子不表达。
有乳糖而无葡萄糖的条件下:无葡萄糖cAMP浓度高,CAP-cAMP复合物结合在乳糖启动序列附近的CAP位点,有乳糖可产生异构乳糖,异乳糖可结合阻遏蛋白,使其变构而与lacO解离,乳糖操纵子表达。
(3)论述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与调控机制。
①色氨酸操纵子包括:启动子、调节基因及五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色氨酸合成有关的五种酶。
②色氨酸操纵子具有负控阻遏调节系统:环境中有色氨酸时,色氨酸与阻遏蛋白结合形成有活性的阻遏物,与操纵区结合关闭色氨酸mRNA的转录。
③色氨酸操纵子还具有弱化子调节系统:弱化子是具有终止作用的DNA序列,这种终止作用是可以被调节的。
弱化子调控的过程:色氨酸操纵子具有前导序列,弱化子位于前导序列上。
前导序列可分为1、2、3、4区,其中可出现1区和2区配对,3区和4区配对或2区与3区配对的两种情况。
当出现1区与2区配对,3和4区配对时是终止转录信号,而2区与3区配对是可以继续转录下去。
当环境中色氨酸浓度高时,形成1区与2区配对,3和4区配对,当环境中色氨酸浓度低时,形成2区和3区配对,RNA聚合酶可以通过弱化子,使转录继续进行。
这个阶段的调控是trp操纵子的细微调控。
一、概述1、基因表达调控(1)基因表达过程内受到精密的调控,以保证功能的有序性。
(2)对环境的适应,相关的应答(3)时间特异性(4)空间特异性/细胞特异性(5)多层次:基因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水平;翻译后。
2、原核与真核生物最常见的调控:转录过程的调控后悔过去,不如奋斗此刻! 5祝大家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3、基因表达方式(组成型表达& 诱导和阻遏表达)(1)组成性基因表达(基本的基因表达)管家基因的表达,它只受启动子与RNA聚合酶相互作用的影响管家基因/持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 :①指在个体发育的任一阶段都能在大多数细胞中持续进行表达的基因;②其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对生命过程必需的或必不可少的,且较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诱导和阻遏表达诱导(induction):是指在特定环境因素刺激下,基因被激活,从而使基因的表达产物增加。
这类基因称为可诱导基因。
DNA损伤→修复酶基因激活乳糖→利用乳糖的三种酶表达阻遏(repression):是指在特定环境因素刺激下,基因被抑制,从而使基因的表达产物减少。
这类基因称为可阻遏基因。
色氨酸—色氨酸合成酶系4、调控特点(1)原核生物①转录水平调节为主;②σ因子决定RNA聚合酶识别特异性;③多个翻译起始区:一条多顺反子mRNA, 多个SD序列④操纵子(元)模型的普遍性(on-off):多顺反子转录,通过调控单个启动基因的活性来完成协调表达⑤操纵子类型:诱导型:乳糖操纵子(阻遏蛋白与阻遏机制,负性调节主导);阻遏型(2)真核生物①活性染色体结构变化:对核酸酶高度敏感、拓扑结构变化、DNA碱基修饰、组蛋白减少;②正性调节占主导;③转录与翻译分隔进行;④转录后修饰、加工。
别人怎么看你,和你毫无关系。
你要怎么活,也和别人毫无关系! 6加油!必胜!!!二、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一)基本概念1、结构基因&调节(控)基因①结构基因: 编码蛋白质或RNA的任何基因。
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一般成簇排列,真核生物独立存在。
②调节基因:编码基因调节物( RNA或蛋白质)的编码基因。
其编码产物与DNA上的特定位点结合调控基因表达。
2、操纵基因&阻遏蛋白操纵基因(operator gene,O):调节蛋白特异性结合的一段DNA序列;调节蛋白(阻遏蛋白)结合在操纵基因的序列上,会影响其下游基因转录的强弱3、组成型蛋白&调节蛋白(1)组成型蛋白(2)调节蛋白:可影响基因的表达正调节蛋白(激活蛋白);负调节蛋白(阻遏蛋白);阻遏蛋白(repressor): 调节基因编码,阻止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与操纵基因结合来阻止转录或结合RNA来阻止蛋白质的翻译。
(二)原核生物操纵子模型(1)操纵子学说---转录水平的调控操纵子(operon):原核生物基因表达和调控的一个完整单元,包括调节基因,启动子和操纵基因(Operator) 及相邻的结构基因。
操纵基因受调节基因产物的控制。
(2)操纵子特性:①操纵子转录、翻译出的蛋白质通常是:在一个代谢途径中催化不同反应步骤的酶;②操纵子转录的频率随着细胞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改变;③操纵子分为结构区和调控区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