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文言现象
《醉翁亭记》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野芳.发而幽香。
:③佳木秀.而繁阴。
:④山间之四时.也。
:⑤射.者中,弈者胜。
:⑥非丝.非竹。
:⑦四时.之景不同:⑧颓然..乎其间者:⑨山.行六七里。
⑩杂然而前.陈者。
⑪名.之者谁。
⑫太守宴.也。
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⑮至于负者歌.于途:2、一词多义:而: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②临溪而渔:③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④而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⑤朝而.往,暮而.归。
:⑥而.不知人之乐。
:⑦蔚然而深秀者:⑧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⑨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⑩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⑪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⑫水落而石出者:⑬往来而不绝者:⑭溪深而鱼肥:⑮泉香而酒洌:⑯杂然而前陈者:⑰起坐而喧哗者: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之: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泻出于两峰之间者:③名之者谁:④醉翁之意不在酒:⑤山水之乐: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⑦山间之朝暮也:⑧宴酣之乐:⑨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归:①太守归而宾客从:②云归而岩穴暝:③暮而归:谓:①太守谓谁:②太守自谓也:临: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②临溪而渔:秀: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佳木秀而繁阴:乐:①山水之乐: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判断文言句式: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环滁皆山也。
:③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
:④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⑤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⑥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⑦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⑧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⑨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⑩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⑪庐陵欧阳修也。
:⑫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二课《醉翁亭记》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二课《醉翁亭记》课堂笔记《醉翁亭记》是明朝文学家陈继所著,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和描写人物性格的散文。
本文主要叙述作者游览醉翁亭的经过,以及对醉翁亭的评价和对生活的感悟。
以下是本人在上课时听讲和学习时所做的笔记。
一、文本梳理1.文本主题:自然风光和人物性格的描写2.文章结构:四个段落3.语言表现:运用辞藻华丽的文言风格4.文学特点:描写生动、情感丰富二、文本解读第一段:1.描写了醉翁亭的自然风光,黄山之外,有独立于世俗的醉翁亭。
2. 描述了醉翁乐道,享受自然美景和闲适生活的态度。
3. 营造出轻松自在的氛围。
第二段:1.描写了作者在醉翁亭的游览经过,欣赏了美景和品尝了当地小吃。
2. 描述了醉翁与游客们的互动,使得气氛更加热烈。
第三段:1. 揭示出醉翁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深意。
2. 回顾了历史名人入住醉翁亭的事情,并且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思想派别“道可道非常道”,展现出作者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
第四段:1. 作者对于醉翁亭的评价:“悠然见南山,不知心旷神怡,而今之视之,忽然自我觉察,原来昔日之所以然,非独增高彩色,且亦使人悠然自得。
”2. 提出了对于人生的感悟:“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展示出作者对于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和认识。
三、语言分析1.“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印象点)2. “黄山之外,有独立于世俗的醉翁亭……咫尺之山,不足挂齿;举世之功,不能至道。
临风而叹,感慨道德;吞咽而醉,发射风流。
”(描写手法)3.“面有酒色,眼蒙蒙,半醒半醉,入木三分。
”(细节描写)4.“我颓然乎休,而不息焉。
惟觉夫如树之落叶,虽多犹不私,而复与土同堕也。
”(思想情感)四、个人感悟1. 醉翁亭是一个以自然美景为背景,表现人文深意的景点,令人心旷神怡。
2. 醉翁亭的价值在于它所代表的自由、悠然自得的精神,以及让人回归本心的人生哲学。
3. 这篇文章语言华丽丰富,描写生动细致,读起来让人情感充沛,启人深思。
文言文《醉翁亭记》考点整理
文言文《醉翁亭记》考点整理一、词类活用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名之者谁?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一词多义:①.而:表顺接的连词,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表并列的连词,泉香而酒冽;表递进的连词,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转折的连词,可是,却,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表时间的连词,不久,已而夕阳在山。
②.绝:停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到极点,以为绝妙;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
③.也:与“者”连用,表示判断语气,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用于句尾,表示肯定语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之:助词,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代词,名之者谁?⑤.酿泉:名词,泉的名称,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宾动短语,酿造泉水,酿泉为酒。
⑥.乐:快乐,动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趣,名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⑦.秀:秀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开花,文中指繁荣滋长,佳木秀而繁阴。
⑧.意: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临: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到,临溪而鱼。
名:名词,名字,卷卷有爷名;动词,给……命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倒装句: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
译: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走在前面的人呼唤,走在后面的人答应,弯着驼背的老人,领着的孩子,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就是滁州的人们在游山啊。
)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使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
译:醒来后能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就是太守。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时能够同享那乐事,清醒后能够用文章记述那乐事的`人,是太守。
判断句:①环滁皆山也。
(“也”表示判断语气。
译:滁州四面都是山。
)②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醉翁亭记》知识梳理+基础过关(原卷版)2024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项
2024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项《醉翁亭记》知识梳理(原卷版)一、作者作品欧阳修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二、文体常识。
记: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三、写作背景。
庆历五年,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被贬为滁州太守。
本文写于他到滁州上任后的第二年。
欧阳修虽壮年被贬,仕途失意,一时壮志难酬,内心抑郁,但他不悲戚嗟叹,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当好地方官,为百姓办事。
他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自得其乐,并与民同乐,把内心的抑郁掩压在山水和诗酒之中。
四、内容概括。
全文四个自然段。
以“醉”“乐”二字提挚全篇。
“醉”是事物的现象;“乐”是事物的本质。
“醉”“乐”二字都是借“醉翁亭”说出,全文脉络十分清楚。
第1段,写醉翁亭的位置和形势,以及命名的经过,解释“醉翁”的含义,表现作者寄情山水寻找乐趣的心情。
(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
)第2段,写亭外山间景物的美丽可爱,山中早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千变万化,美妙无比,使人感到乐趣无穷。
(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第3段,写滁州人的游乐和作者同宾客游宴的欢乐情景,表现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间与民同乐的欢快心情。
(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
)第4段,写作者游醉回归和愉快心情,进一步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交代归来后写了这篇《醉翁亭记》。
(写酒宴散,众人归的情景。
)五、朗读节奏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醉翁亭记》选择、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选择题】【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A.山间之.四时也/已而之.细柳军。
B.往来而不绝.者/佛印绝.类弥勒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委而去.之D.醒能述以文者./感极而悲者.矣【解析】A的;动词,到。
B断绝;极。
C离开;离开。
D的人;表示忧郁不快的语气。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数日,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解析】A断;隔绝。
B在,处于;过了。
C因为;凭借。
D助词,的;助词,的。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C )A.山之.僧智仙也/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B.名.之者谁/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朝.而往,暮而归/朝.晖夕阴,气象万千D.晦明.变化者/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解析】A助词,的;动词,到。
B名词作动词,命名;名词,名字。
C早晨;早晨。
D明亮;英明。
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B )A.云归而.岩穴暝/人不知而.不愠B.山间之四时也./夫战,勇气也.C.负者歌于.途/欲有求于.我D.禽鸟知山林之.乐/辍耕之.垄上【解析】A表顺承;表转折。
B判断语气;判断语气。
C在;向。
D的;动词,到。
5、下面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句:行者休于树A.告之于帝B.苛政猛于虎C.躬耕于南阳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解析】例句是在。
A介词,给。
B介词,比。
C介词,在。
D介词,给。
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与人期行,相委而去.C.颓然乎其间.者/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D.而不知人之.乐/妾之.美我者,畏我也【解析】A断绝;隔绝。
欧阳修《醉翁亭记》文言现象知识
欧阳修《醉翁亭记》文言现象知识1、古今异义:⑴ 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情趣,心愿今义:意思,含义。
⑵ 苍颜白发古义:脸色苍老今义:青颜色。
⑶ 鸣声上下古义:树的上部和下部今义:表示大致的数量。
⑷ 负者歌于途古义:背着东西的人今义:失败的一方。
⑸ 晦明变化者古义:昏暗今义:隐蔽,不明确⑹ 野芳发而幽香古义:花今义:花草的香味⑺ 佳木秀而阴古义:树木萌生滋长今义:美丽⑻ 山间之四时也古义:季节今义:时间⑼ 射者中,弈者胜古义:投壶,一种游戏今义:射击⑽ 非丝非竹古义:弦乐器今义:蚕吐出来的像线一样的东西⑾ 非丝非竹古义:管乐器今义: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2、特殊句式:⑴ 倒装句:①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提携,往来而不绝者,人游也。
(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
译:至于“说到”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走在前面的'人呼唤,走在后面的人答应,“还有那”弯着驼背的老人,“被大人”领着的孩子,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就是州的人们在游山啊。
)②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使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
译:醒来后能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就是太守。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时能够同享那乐事,清醒后能够用文章记述那乐事的人,是太守。
⑵ 判断句:① 环皆山也。
(“也”表示判断语气。
译:州四面都是山。
)②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译:这明晦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是琅琊也。
⑶ 省略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乐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译:领会它在心里,寄托它在饮3、“而”连词,其本身并无实在意义,但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
按其所表达的结构、逻辑关系,它的作用有:⑴ 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也可不译。
诗词赏析:欧阳修《醉翁亭记》
【导语】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居⼠”。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居。
谥号⽂忠,世称欧阳⽂忠公。
北宋政治家、⽂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家”。
后⼈⼜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章四⼤家”。
下⾯是为⼤家带来的欧阳修《醉翁亭记》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醉翁亭记 宋代:欧阳修 环滁皆⼭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深秀者,琅琊也。
⼭⾏六七⾥,渐闻⽔声潺潺⽽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年⼜,故⾃号⽈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之间也。
⼭⽔之乐,得之⼼⽽寓之酒也。
若夫⽇出⽽林霏开,云归⽽岩⽳暝,晦明变化者,⼭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幽⾹,佳⽊秀⽽繁阴,风霜⾼洁,⽔落⽽⽯出者,⼭间之四时也。
朝⽽往,暮⽽归,四时之景不同,⽽乐亦⽆穷也。
⾄于负者歌于途,⾏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不绝者,滁⼈游也。
临溪⽽渔,溪深⽽鱼肥。
酿泉为酒,泉⾹⽽酒洌;⼭肴野蔌,杂然⽽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丝⾮⽵,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阳在⼭,⼈影散乱,太守归⽽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去⽽禽鸟乐也。
然⽽禽鸟知⼭林之乐,⽽不知⼈之乐;⼈知从太守游⽽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 环绕滁州的都是⼭。
那西南的⼏座⼭峰,树林和⼭⾕尤其优美。
⼀眼望去树⽊茂盛,⼜幽深⼜秀丽的,那是琅琊⼭。
沿着⼭路⾛六七⾥,渐渐听到潺潺的⽔声,看到流⽔从两座⼭峰之间倾泻⽽出的,那是酿泉。
泉⽔沿着⼭峰折绕,沿着⼭路拐弯,有⼀座亭⼦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专题《醉翁亭记》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倒
装
常见的否定词:不、莫、勿、弗、未 常见的代词:之、余、吾、已、自、
句 汝、尔
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词 的帮助,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 “之”和“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
倒 译。
装
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何陋
句
宋何罪之有? 唯你是问
有何罪 (唯问你)
欧阳修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并与韩愈、 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 家”。
宋仁宗时期,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 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 州。
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 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
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 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 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 文。
liè yáo sù
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
hān
yì gōng chóu
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
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yì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
应答
搀扶,带领, 这里指代小孩子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 提携,往来
背着东西的人
休息
腰背弯曲, 这里指代老年人
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
菜蔬 野味 错杂的样子
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清
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醉翁亭记》文言现象、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野芳.发而幽香。
:③佳木秀.而繁阴。
:④山间之四时.也。
:⑤射.者中,弈者胜。
:⑥非丝.非竹。
:⑦四时.之景不同:⑧颓然..乎其间者:⑨山.行六七里。
⑩杂然而前.陈者。
⑪名.之者谁。
⑫太守宴.也。
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⑮至于负者歌.于途:2、一词多义:而: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②临溪而渔:③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④而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⑤朝而.往,暮而.归。
:⑥而.不知人之乐。
:⑦蔚然而深秀者:⑧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⑨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⑩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⑪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⑫水落而石出者:⑬往来而不绝者:⑭溪深而鱼肥:⑮泉香而酒洌:⑯杂然而前陈者:⑰起坐而喧哗者: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之: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泻出于两峰之间者:③名之者谁:④醉翁之意不在酒:⑤山水之乐: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⑦山间之朝暮也:⑧宴酣之乐:⑨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归:①太守归而宾客从:②云归而岩穴暝:③暮而归:谓:①太守谓谁:②太守自谓也:临: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②临溪而渔:秀: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佳木秀而繁阴:乐:①山水之乐: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判断文言句式: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环滁皆山也。
:③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
:④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⑤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⑥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⑦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⑧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⑨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⑩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⑪庐陵欧阳修也。
:⑫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选择、文言现象、翻译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A.山间之.四时也/已而之.细柳军。
B.往来而不绝.者/佛印绝.类弥勒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委而去.之D.醒能述以文者./感极而悲者.矣【解析】A的;动词,到。
B断绝;极。
C离开;离开。
D的人;表示忧郁不快的语气。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数日,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解析】A断;隔绝。
B在,处于;过了。
C因为;凭借。
D助词,的;助词,的。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C )A.山之.僧智仙也/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B.名.之者谁/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朝.而往,暮而归/朝.晖夕阴,气象万千D.晦明.变化者/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解析】A助词,的;动词,到。
B名词作动词,命名;名词,名字。
C早晨;早晨。
D明亮;英明。
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B )A.云归而.岩穴暝/人不知而.不愠B.山间之四时也./夫战,勇气也.C.负者歌于.途/欲有求于.我D.禽鸟知山林之.乐/辍耕之.垄上【解析】A表顺承;表转折。
B判断语气;判断语气。
C在;向。
D的;动词,到。
5、下面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句:行者休于树A.告之于帝B.苛政猛于虎C.躬耕于南阳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解析】例句是在。
A介词,给。
B介词,比。
C介词,在。
D介词,给。
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与人期行,相委而去.C.颓然乎其间.者/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D.而不知人之.乐/妾之.美我者,畏我也【解析】A断绝;隔绝。
《醉翁亭记》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今异义;古义:意趣,情趣。
今义:愿望,心愿。
②野芳.发而幽香。
:古今异义;古义:香花。
今义:散发。
③佳木秀.而繁阴。
:古今异义;古义:茂盛。
④山间之四时.也。
:古今异义;古义:季节。
⑤射.者中,弈者胜。
:古今异义;古义:文中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⑥非丝.非竹。
:古今异义;古义:弦乐器。
⑦四时.之景不同:古今异义;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⑧颓然..乎其间者:古今异义;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
⑨山.行六七里。
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解释:沿着山路。
⑩杂然而前.陈者。
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解释:在面前。
⑪名.之者谁。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
解释:取名、命名。
⑫太守宴.也。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
解释:设宴。
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解释: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词类活用,形容词意动用法。
解释:以…为快乐。
⑮至于负者歌.于途: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2、一词多义:而: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表递进。
②临溪而渔:【有争议】当“临”为动词时,表顺承;当“临”为介词时,表修饰。
③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表顺承。
④而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表顺承。
⑤朝而.往,暮而.归。
: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⑥而.不知人之乐。
:表转折,却,可是。
⑦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⑧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顺承⑨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递进⑩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表顺承⑪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表顺承⑫水落而石出者:表顺承⑬往来而不绝者:表修饰⑭溪深而鱼肥:表并列⑮泉香而酒洌:表并列⑯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⑰起坐而喧哗者:表并列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顺承之: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②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助词,的③名之者谁:代词,指醉翁亭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⑤山水之乐:助词,的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代“山水之乐”⑦山间之朝暮也:助词,的⑧宴酣之乐:助词,的⑨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归:①太守归而宾客从:回去②云归而岩穴暝:聚拢③暮而归:回来谓:①太守谓谁:为,是②太守自谓也:命名临: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②临溪而渔:靠近秀: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②佳木秀而繁阴:草木茂盛的样子乐:①山水之乐:乐趣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感到快乐【第一个“乐”】3、判断文言句式: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通用15篇)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醉翁亭记》阅读答案(通用15篇)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醉翁亭记》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醉翁亭记》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问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名之者谁名:命名 B.得之心而寓之酒寓:寄托C.佳木秀而繁阴秀:繁茂 D.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乐:快乐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四时之景不同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行者休于树其一犬坐于前C.而不知人之乐温故而知新 D.醉能同其乐安陵君其许寡人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跃然纸上。
《醉翁亭记》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环滁】。
2、【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蔚然,。
3、【峰回路转】。
回,。
4、【翼然临于泉上】。
临,。
5、【太守自谓也】。
6、【意】。
7、【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林霏开】。
霏,。
9、【云归而岩穴暝】。
暝,。
10、【晦明变化】。
11、【野芳发而幽香】。
芳。
12、【佳木秀而繁阴】。
秀,。
13、【风霜高洁】。
14、【负者】。
15、【休于树】。
16、【伛偻提携】。
伛偻,。
提携,。
17、【洌】。
18、【山肴野蔌】。
蔌,。
19、【陈】。
2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酣,。
丝,。
竹,。
21、【弈】。
22、【觥筹交错】。
觥,。
筹,。
27、【乐其乐】。
2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29、【谓】。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野芳.发而幽香。
:③佳木秀.而繁阴。
:④山间之四时.也。
:⑤射.者中,弈者胜。
:⑥非丝.非竹。
:⑦四时.之景不同:⑧颓然..乎其间者:⑨山.行六七里。
⑩杂然而前.陈者。
⑪名.之者谁。
⑫太守宴.也。
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⑮至于负者歌.于途:2、一词多义:而: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②临溪而渔:③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④而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⑤朝而.往,暮而.归。
:⑥而.不知人之乐。
:⑦蔚然而深秀者:⑧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⑨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⑩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⑪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⑫水落而石出者:⑬往来而不绝者:⑭溪深而鱼肥:⑮泉香而酒洌:⑯杂然而前陈者:⑰起坐而喧哗者: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之: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泻出于两峰之间者:③名之者谁:④醉翁之意不在酒:⑤山水之乐: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⑦山间之朝暮也:⑧宴酣之乐:⑨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归:①太守归而宾客从:②云归而岩穴暝:③暮而归:谓:①太守谓谁:②太守自谓也:临: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②临溪而渔:秀: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佳木秀而繁阴:乐:①山水之乐: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判断文言句式: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与对比阅读
同“嘱”,嘱托 同“俱”,全,都到 详尽 景象、景色 如果没有 景象 宽阔 冲向 规模 第二年 和乐 看 来 或许 天空 到 极点 一片 全 那么 就是 明媚 和煦 景色 因为 有时 消散 尽头完全就 如果第四讲 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与对比阅读《岳阳楼记》【文言现象】(一)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废具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今异义 越明年 越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越过前人之述备矣 备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准备气象万千 气象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天气变化。
微斯人 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微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看横无际涯 横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与“竖”相对浊浪排空 排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全部去除掉增其旧制 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制度(三)一词多义明 越明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_____________和 政通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和景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_________________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______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_______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或 或异二者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 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_空 浊浪排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 _____________ 此乐何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极而悲者矣___________________ 一 一碧万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洞庭一湖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 然则何时而乐耶_________________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形容词作名,荒废的事业名作状,在…之前名作状,在……之后形作动,消散名作状,向北、向南名作动,做太守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倒装句(定后)倒装句(实前)意趣、情趣季节背东西的人弦乐器管乐器投壶倒下的样子酿泉(泉水名)名词命名举办宴会露出回去秀丽以…为乐用酿泉的水是宴会出来聚拢繁花快乐(四)词类活用百废具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通巫峡,南极潇湘__________________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__________________(五)特殊句式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醉翁亭记》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选择题】【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2、【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蔚然,茂盛的样子。
3、【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回,曲折、回环。
4、【翼然临于泉上】(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临,居高面下。
5、【太守自谓也】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6、【意】意趣,情趣。
7、【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8、【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
霏,弥漫的云气。
9、【云归而岩穴暝】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暝,昏暗。
10、【晦明变化】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11、【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芳,花。
12、【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秀,茂盛。
13、【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14、【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5、【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16、【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17、【洌】清。
18、【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蔌,菜蔬。
19、【陈】陈列,摆开。
2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酣,尽兴地喝酒。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21、【弈】下棋。
22、【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觥,酒杯。
筹,酒筹。
23、【苍颜】容颜苍老。
24、【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
颓然,原指精神不振,这里形容醉态。
25、【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翳,遮盖。
26、【鸣声上下】指飞鸟上上下下鸣叫。
27、【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2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后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翼然的词类活用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翼然的词类活用标题:词类活用的魅力:以“翼然”为例在中国的古代文言文中,词类活用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
它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脱离了它的基本语法功能,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用法。
这种语言现象不仅丰富了文言文的表现力,也增加了其语言的复杂性和深度。
本文将以《醉翁亭记》中的一句名言:“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中的“翼然”为例,详细探讨词类活用的魅力。
首先,我们要理解“翼然”的基本含义。
“翼然”一词,本意是形容鸟翅或翅膀张开的样子。
然而,在这句诗中,“翼然”并不是用来描述翅膀,而是用来形容亭子。
这就涉及到词类活用的一种常见形式——名词作状语。
在这里,“翼然”由名词变成了形容词,用来修饰“亭”,形象地描绘出亭子凌空而立、宛如飞鸟展翅的景象,使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醉翁亭的美景。
接下来,我们来深入分析“翼然”这一词类活用的妙处。
首先,这种活用方式使得句子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如果只是简单地说“有一座亭子坐落在泉水之上”,虽然也能传达出信息,但无疑会显得平淡无奇。
而通过使用“翼然”这个活用词,作者成功地将亭子的形象与飞鸟联系起来,既赋予了亭子动感,又增强了画面的美感,使人仿佛能看到一座轻盈灵动的亭子矗立在清澈的泉水之上,犹如一只美丽的飞鸟停驻在那里。
其次,词类活用还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
在这句话中,“翼然”除了描绘亭子的形状,还暗示着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状态。
就像飞鸟翱翔天际,不受束缚,这座亭子也象征着人们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精神境界。
这种深层的象征含义,使得原本只是一句描写景物的话,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最后,词类活用也是古汉语的一大特色,它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古人通过对词语进行灵活运用,成功地突破了语言的限制,创造出许多富有诗意和哲理的句子。
这种独特的语言艺术,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研究素材。
总结来说,“翼然”这个词类活用的例子,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文言文的魅力。
通过巧妙地改变词性,作者成功地将亭子的形象和飞鸟联系在一起,使读者既能领略到醉翁亭的美景,又能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深意。
《醉翁亭记》文言现象
《醉翁亭记》文言现象《醉翁亭记》文言现象《醉翁亭记》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醉翁亭记》文言现象。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醉翁亭记朝代:宋代作者:欧阳修原文: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亭记》原文文言现象
《醉翁亭记》原文文言现象(欧阳修)环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鄒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提携,往来而不绝者,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筹交错,起坐而噴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文言现象虚词注解“而”用法:1•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承接3.而年乂最高:表递进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递进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表承接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阴:表承接7.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8.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9.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因果10.往来而不绝者:表修饰11.临溪而渔:【有争议】I .当“临”为动词时,表顺接I【.当“临”为介词时,表修饰12.溪深而鱼肥:表并列13.泉香而酒洌:表并列14.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13.起坐而喧哗者:表并列1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17.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之”用法: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不译2.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助词,的3.名之者谁:代词,指醉翁亭4.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5.山水之乐:助词,的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代“山水之乐”7.山间之朝暮也:助词,的8.宴酣之乐:助词,的9.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词类活用1.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定语 文言文 例句
名词作定语文言文例句名词作定语在文言文里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指的是名词放在中心语(主语、宾语)的前面,对中心语起修饰或限制作用。
以下是一些名词作定语的文言文例句:1. 《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其中“良田”“美池”“桑竹”分别是名词作定语,意思是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
2. 《核舟记》:“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其中“势”和“形”分别是名词作定语,意思是形状。
3. 《醉翁亭记》:“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其中“山”是名词作定语,意思是在山上行走。
4. 《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其中“旧制”是名词作定语,意思是原来的规模。
5. 《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其中“小大”是名词作定语,意思是大大小小。
6. 《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中“衣冠”是名词作定语,意思是衣服和帽子。
7. 《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其中“宫中”“府中”分别是名词作定语,意思是皇宫里、朝廷中。
8.《桃花源记》:“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其中“鲜美”一词中的“鲜”和“美”,分别是形容词和名词作定语,意思是鲜艳美丽。
9.《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其中“篁竹”指的是成林的竹子,这里的“篁”和“竹”都是名词作定语。
10. 《核舟记》:“石青糁之。
”其中“石青”指的是一种矿物质,这里的“石青”是名词作定语,意思是用石青。
需要注意的是,名词作定语时,通常需要在名词和中心语之间加上“之”“者”等结构助词,以使句子更加通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现象
作者:佚名
虚词注解
“而”用法:
1.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
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承接
3.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递进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表承接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表承接
7.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
8.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
9.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因果
10.往来而不绝者:表修饰
11.临溪而渔:【有争议】Ⅰ.当“临”为动词时,表顺接Ⅱ.当“临”为介词时,表修饰
12.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13.泉香而酒洌:表并列
14.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15.起坐而喧哗者:表并列
1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
17.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之”用法: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助词,的
3.名之者谁:代词,指醉翁亭
4.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
5.山水之乐:助词,的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代“山水之乐”
7.山间之朝暮也:助词,的
8.宴酣之乐:助词,的
9.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词类活用
1. 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
2.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名词作状语。
3. 名之者谁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4. 自号曰醉翁也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5.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乐趣,名词。
6. 至于负者歌于途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7. 杂然而前陈者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8. 太守宴也宴:设宴,名词作动词
古今异义词
非丝非竹【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
四时之景不同【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野芳发而幽香【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
林霏开【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
一词多义
1.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暮而归:回来
2.谓:
太守谓谁:为,是
太守自谓也:命名
3.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向下
临溪而渔:靠近
4.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草木茂盛的样子
5.乐
山水之乐: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感到快乐【第一个“乐”】
6.而
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杂然而陈前者;表修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
特殊句式
1.倒装句: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
状语后置句)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
)
2.判断句:
环滁皆山也。
(“也”表示判断语气。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
(“也”表示判断语气。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
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
庐陵欧阳修也。
(“也”表示判断语气。
)
3.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