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参考范文(DOC)
工程课程设计方案模板范文
工程课程设计方案模板范文课程名称:工程设计原理与实践课程代码:ENG101学分:3课程类型:必修适用专业:工程专业授课学期:大三上学期课程简介:本课程为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工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目标:1. 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思维和创新意识;3.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4.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工程设计项目。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工程设计概论1. 工程设计的概念和特点2. 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工程设计的发展历程4. 工程设计的职业素质和道德规范第二部分:工程设计基础知识1. 工程图学基础2. 工程材料与构造3. 工程力学基础4. 工程设计规范与标准第三部分:工程设计实践1. 工程设计案例分析2. 工程设计软件应用3. 工程设计项目实训4. 工程设计作业与评估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解析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践操作:利用实验室设备和模拟软件,进行工程设计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课程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作业,用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4. 课程评估:通过考试、实训项目评估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
教材与参考书目:主教材:《工程设计原理与实践》参考书目:1. 《工程设计基础》2. 《工程设计案例与分析》3. 《工程设计软件应用手册》4. 《工程设计规范与标准》教学评价:1. 学生出勤与参与(10%)2. 课堂表现与作业(20%)3. 实践操作与项目评估(30%)4. 期末考试(40%)课程安排:教学学时:48学时(32学时理论教学 + 16学时实践操作)教学周期:一学期教学方式:面授+实践操作教学场地:实验室课程实施计划:第1-4周:工程设计概论第5-8周:工程设计基础知识第9-12周:工程设计实践第13-16周:工程设计项目实训第17-18周:课程总结与考核课程总结: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模板
课程设计模板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某一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计原则。
1. 学生为主体。
课程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2. 知识与能力并重。
课程设计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既要传授学科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灵活性与科学性。
课程设计要注重灵活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进行调整,同时要保证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4. 教学手段多样化。
课程设计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程设计内容。
1. 课程名称,XXX课程。
2. 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
3. 课程学时,XX学时。
4. 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学习要求,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
5. 教学内容,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安排,包括各个章节或单元的内容、重点和难点。
6. 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实践等。
7.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实验设备、教学软件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8. 教学评价,设计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和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四、课程设计流程。
1. 课程需求分析,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现实需求进行分析,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
2. 教学内容设计,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
3. 教学方法选择,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 教学资源准备,准备教学所需的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5. 教学实施,按照设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进行教学实施。
6.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教学效果,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参考。
五、课程设计效果评价。
课程设计摘要范文
课程设计摘要范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具体知识点】等基本概念,了解【具体知识点】的原理和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技能】的操作,如【具体技能】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学科名称】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热爱,培养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具体知识点】、【具体知识点】和【具体知识点】等。
其中,【具体知识点】是课程的基础部分,主要介绍【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具体知识点】是课程的核心部分,主要讲解【学科名称】的应用方法和技巧;【具体知识点】是课程的拓展部分,主要探讨【学科名称】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可以深入探讨【学科名称】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学生可以了解【学科名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实验法:通过动手实验,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教材名称】作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参考书名称】等辅助教材,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器材和设备,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几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采矿学课程设计范文
采矿学课程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采矿事业的兴趣和责任感。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采矿学的基本概念、掌握采矿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策略;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采矿问题、能够进行简单的采矿设计和计算、能够运用现代技术进行采矿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采矿学的基本概念、采矿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具体来说,我们将讲解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如矿床、矿石、采矿等,以及采矿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露天采矿、地下采矿、选矿等。
同时,我们还会介绍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如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等,并探讨可持续发展策略,如环保型采矿技术、资源回收利用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讲授法主要用于讲解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策略,实验法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采矿工艺的过程。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我们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和参考书将提供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系统介绍,多媒体资料将展示采矿工艺的现场图片和视频,实验设备将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采矿工艺的过程。
通过这些教学资源的运用,我们旨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取多元化方式进行,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进行评估;作业将包括课后习题、小论文、实践报告等,用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考试则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评估。
课程设计报告范文
课程设计报告范文一、课程设计的背景和目标本次课程设计是在课程名称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通过实际项目的实践,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深对课程相关的核心概念或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2、培养我们的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能够从需求分析到系统实现的全过程进行规划和实施。
3、提高我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4、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在设计过程中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一)任务描述我们的课程设计任务是开发一个具体的系统名称系统,该系统需要具备列举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等功能。
(二)要求1、系统的功能要完整,能够满足设计任务书中提出的各项需求。
2、系统的界面要简洁美观,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3、系统的代码要规范、清晰,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4、课程设计报告要详细、准确,能够清晰地阐述系统的设计思路、实现过程和测试结果。
三、课程设计的方案选择和设计(一)方案选择在课程设计的初期,我们对系统的实现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讨论。
经过比较和分析,最终选择了具体的方案名称方案,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该方案能够很好地满足系统的功能需求,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可扩展性。
2、我们对该方案所涉及的技术和工具比较熟悉,能够降低开发的难度和风险。
3、相关的技术资料和开源代码比较丰富,便于我们学习和参考。
(二)系统设计1、系统架构设计系统采用了具体的架构模式,如 B/S 架构、C/S 架构等架构,分为列举系统的主要模块,如前端模块、后端模块、数据库模块等等模块。
各模块之间通过描述模块之间的通信方式和接口进行通信和协作。
2、数据库设计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了合理的数据库结构。
数据库中包含了列举主要的数据库表和字段等表,通过描述表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了表之间的关联。
3、界面设计系统的界面设计遵循了简洁美观、操作方便的原则。
体育课课程设计范本
体育课课程设计范本一、课程概述体育课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运动协调性和灵活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3. 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身体素质提高;4.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本体育课程设计共包含三个主题:田径运动、球类运动和团队合作运动。
1. 主题一:田径运动1.1 目标:提高学生的耐力和速度1.2 内容:- 推广长跑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长跑活动,提高他们的耐力和增强体质。
- 排球传球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排球传球练习,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主题二:球类运动2.1 目标:培养学生的球类技术和协作能力2.2 内容:- 篮球比赛:学生分组进行篮球比赛,培养他们的篮球技术和团队合作能力。
- 足球训练:通过足球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足球技术和战术意识。
3. 主题三:团队合作运动3.1 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2 内容:- 羽毛球双打:学生分组进行羽毛球双打比赛,锻炼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配合能力。
- 推广接力赛:组织学生进行接力赛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如示范教学、分组合作、讨论互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
2. 提供充足的体育器材和场地,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3. 关注学生的安全,在体育活动中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确保学生身体健康。
五、评估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运动技能和合作能力等。
2. 量化评估:采用定量测试方式,如计时、计分等方式,评估学生在不同项目中的成绩和进步。
六、教学资源1. 学校体育器材和场地2. PPT演示3. 体育教学视频和教学示范材料七、教学环节设计1. 热身运动:进行适当的热身操和拉伸运动,预备学生身体活动。
课程设计方案范文(通用8篇)
课程设计方案范文(通用8篇)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程资源的开发,设计了“武术基本功组合”一课。
,通过激趣引导、体验探究、释疑验证,师生共同评价的教学程序,采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教学组织方法有效地将感知、思维、实践活动和能力的提高紧密结合,努力达成本课主要学习方面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特点:1、正确进行武术的教育,学生在电视里看见的武打动作都是被加工和夸大的,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都形成不正确的武术观念,本课通过基本功的逐步深入教学,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武术素养,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一系列的身体练习,发展综合能力。
2、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创编武术基本功动作组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拓展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团体协作精神。
3、尊重学生兴趣差异,学习方式多样独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设相对开放的教学环境。
根据学生素质能力和兴趣差异,采用自主选择性学习、合作研究性学习、创新拓展性学习等方式,充分体现“人人受益”的体育新课程理念,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发展、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培养。
三、课的流程:1、活跃身心阶段:通过古代故事“闻鸡起舞”的情景设置,在中国功夫的伴奏下,学生散点、自主或两人组合模仿电影中的武打动作,导入本课课题。
2、学习技能阶段:通过教师表演、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武术基本功河基本功组合的学习,采用层层推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习和掌握武术基本功动作组合,发展其能力。
3、拓展能力阶段:通过学生分组创编武术基本功组合动作的练习,进一步启迪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学以致用满足学生求新、求异、求成功的欲望。
4、身心恢复阶段:在美妙动听的音乐声中,师生互动翩翩起舞,乐曲、舞姿令人陶醉,达到调节身心之目的。
课程设计范文
课程设计范文
《课程设计》
在教育教学方面,课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因此,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成为了教师们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首先,一个好的课程设计应该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们首先需要确定学生在这堂课上应该学到什么,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
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效指导教学过程。
其次,课程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因此课程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最后,一个好的课程设计需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
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因此,教师们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综上所述,一个好的课程设计应该明确教学目标,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高效,提高教学质量。
希望全体教师都能够加强课程设
计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课程设计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课程教学设计范本
课程教学设计范本引言:教学设计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分享一种常用的课程教学设计范本,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规划和设计课程。
第一部分: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明确了教师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教师应明确教育目标的核心,包括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
第二部分:知识结构在课程教学设计中,知识结构是教师组织教学内容的基础。
教师应根据教育目标,将知识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和安排,使之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并兼顾知识的科学性和实际应用性。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根据教育目标和知识结构,选择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性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
教师应根据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五部分: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教学设计的具体操作方式,包括教学资源的选择和使用等。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工具、实验器材、教学软件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部分: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旨在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问题。
第七部分: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条件,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电子资料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供学生实践和探究的机会。
第八部分: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因素,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有重要影响。
教师应营造积极向上、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生物化学课程设计模板范文
生物化学课程设计模板范文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安排:32学时学分:2学分预修课程:无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1. 生物大分子化学(1)蛋白质: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聚合物化学(2)核酸:核苷酸的结构、DNA、RNA、核酸聚合酶的作用原理(3)多糖:单糖、多糖的结构、功能与代谢2. 代谢物的生物化学(1)酶的原理和调控(2)代谢途径:糖代谢、脂肪酸代谢、氨基酸代谢(3)能量代谢: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ATP3.生物膜和细胞信号传导(1)生物膜的组成和结构(2)离子通道、受体蛋白、信号传导途径(3)激素的作用与调控4. 实验训练(1)蛋白质的纯化与鉴定(2)生物大分子的电泳分离(3)酶的动力学实验(4)细胞信号传导实验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采用讲述、示范、互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化学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方法和技术。
3. 讨论与案例分析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化学实验数据,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五、学习评价1.作业与报告布置学习任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数据,形成实验报告。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生物化学实践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考试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
六、教材推荐主要教材:《生物化学》(第7版),作者:张红亮《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作者:王敬业辅助教材:《生物化学实验教程》,作者:汤兰芳《生物化学原理与技术》,作者:王明华七、教学团队本课程由生物化学学科专业教师组成教学团队,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计方案报告模板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课程代码:3. 学分:4. 学时:5. 开设学院/系:6. 开设年级:7. 开设专业:8. 课程类型:必修/选修二、课程设计背景与目标1. 设计背景:(1)社会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领域)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2)学科发展: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本课程将(介绍课程涉及的主要学科发展动态)。
2.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1. 课程内容:(1)模块一:基础理论1.1 介绍(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1.2 分析(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1.3 探讨(专业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模块二:实践技能2.1 实验室操作技能;2.2 计算机应用技能;2.3 项目设计与实施。
(3)模块三:综合应用3.1 综合案例分析;3.2 课程设计;3.3 毕业论文。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4)实验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5)项目教学法:通过项目设计与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课程考核与评价1.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2)期中考试(30%):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3)期末考试(40%):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综合运用能力。
2. 评价标准:(1)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2)能力培养效果:评价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3)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纪律、团队协作、责任心等方面。
初中生物课程设计(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课程设计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理念1.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知识与技能并重:注重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并行:强调生物学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关注生态环境,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设计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构建完整的生物学知识体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生态环境的道德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设计1.课程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个主题,每个主题包含若干个知识点。
2.课程内容:涵盖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如生命起源、细胞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遗传与变异等。
3.实践环节:设置实验、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设计1.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五、课程评价设计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
2.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生物学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六、课程实施与保障1.教师培训:加强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课程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范文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程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程教学设计1一、指导思想:校本课程是充分发挥学校及周围的资源优势,挖掘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化发展的课程。
本学期化学组校本课程将在《生活中的化学》这一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并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和完善进一步开发《趣味化学》这门校本课程,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学校持续发展目标,把趣味化学实验这一活动渗透在日常教学之中,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力求取得更好效果。
二、课程基本理念1、本着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给学生最适应的教育,让学生最快乐的成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使他们真正成为一名既能全面发展,又能突出个性的合格高中生。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丰富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改变学习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
4、通过学习,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并能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
5、建立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
形成学生认同,乐于参与的激励性评价形式。
6、为突出校体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按季节和时令选择相应授课内容。
7、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
三、课程内容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灵活的动手能力,及提升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在活动中,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操作的技能,充分发展合作精神,现将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教学内容:序言:你准备好了吗?第一章:我也能做实验一环保肥皂的制作实验二化学“冰箱”与冰袋实验三雪花膏的制作实验四水果电池的制作第二章舌尖上的化学实验一汽水的制作实验二自制果冻实验三各种水果的维C含量之比较第三章这里很有趣实验一玻棒点灯、黑龙攀柱实验二水下公园实验三消字灵的制作附录:小实验四、课程实施及建议:1、课程教学结构:创设情境小组探究汇报表演2、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探究制3、课时安排:每两周1课时(周四活动课时间)4、活动地点:化学实验室或根据需要而定五、具体安排:略课程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了解波尔多液发现、成份及作用机理教学重点:波尔多液的配制及作用机理教学过程:活动一:阅读教材,组织学生讨论,思考以下问题:一、波尔多液的成分?波尔多液是一种广谱无机杀菌剂,用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课程设计作业模板范文
课程设计作业模板范文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XXX(具体知识点),能够理解并描述XXX(具体知识点),了解XXX(具体知识点)的基本概念。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XXX(具体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进行XXX(具体技能)的实践操作,提高XXX(具体技能)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XXX(学科领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对XXX(学科领域)的社会责任感。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XX(教材的章节):介绍XXX(章节内容),分析XXX(章节内容),探讨XXX(章节内容)。
2.XXX(列举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XXX(列举内容)的原理和应用。
3.XXX(列举内容):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XXX(列举内容)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三、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方法应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四、教学资源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以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1.教材:选择适合学生年级和学科特性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
综合课程设计稿范文模板
综合课程设计稿范文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如XXX(根据实际学科填写),并能够准确运用相关术语表达。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XXX(根据实际学科内容,如某一物理现象、历史事件等)的基本原理或过程。
3. 学生能总结并复述教材中关于XXX(学科知识点)的主要内容。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操作(或数据分析、文献查阅等),提高解决问题和探究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或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形成具体的成果展示。
3.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互动,提升表达、沟通和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学科知识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
3.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知识对社会、环境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将围绕以下核心教学内容展开:1. 教材第一章“XXX基本概念”,涵盖XXX的定义、特点及分类,通过案例分析和图示,帮助学生建立基本概念框架。
2. 教材第二章“XXX原理与应用”,详细讲解XXX的运作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结合实验和视频资料,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理解。
3. 教材第三章“XXX发展历程”,追溯XXX的历史演变,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激发学生对学科历史的兴趣。
4. 教材第四章“XXX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安排和进度如下:第一周:介绍教材第一章内容,进行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
第二周:深入学习教材第二章,配合实验操作,加深理解。
第三周:学习教材第三章,组织小组讨论,探讨XXX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四周:结合教材第四章,开展案例分析和成果展示。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旨在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对于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讲解,确保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理论。
食欲课程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欲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和调节方法。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饮食健康意识。
3.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课程时间: 2课时课程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食品安全宣传资料3. 学生调查问卷4. 实验器材(如量杯、食品样本等)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食欲,食欲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食欲的理解。
二、讲授新课(30分钟)1. 食欲的概念:向学生介绍食欲的定义,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
2. 影响食欲的因素:- 生理因素:如饥饿感、消化系统状况、内分泌等。
- 心理因素:如情绪、压力、饮食文化等。
- 环境因素:如食物的外观、气味、温度等。
3. 调节食欲的方法:- 适当控制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 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 保持良好的情绪,减少压力。
-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细嚼慢咽等。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因食欲失控导致的健康问题案例,如肥胖、糖尿病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食欲失控的原因及危害。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食欲与健康的关系。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关于个人饮食习惯的调查问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实践操作(20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饮食搭配实验,如制作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三、讨论分享(10分钟)1.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饮食搭配心得。
2. 教师点评,指出饮食搭配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定一份个人健康饮食计划。
科创课程设计方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XX科创课程二、课程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提升科技实践能力。
三、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XX科技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科技发展动态。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四、课程内容1. 课程模块一:XX科技基础知识- XX科技发展简史- XX科技基本原理- XX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2. 课程模块二:XX科技实践操作- XX科技实验操作- XX科技项目设计与制作- XX科技竞赛与交流3. 课程模块三:XX科技前沿动态- XX科技最新研究成果- XX科技发展趋势分析- XX科技产业政策解读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XX科技基础知识,为学生提供理论框架。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XX科技原理和应用。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项目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5. 网络教学资源法: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与参考书:选用权威教材,并结合相关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体系。
2. 实验器材:配备必要的实验器材,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操作。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视频、课件等。
4. 实践基地: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和项目制作的机会。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性和实践操作能力。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水平。
3. 项目作品:评价学生在项目制作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药工艺课程设计年产5亿片复方丹参片制剂题目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学院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制药工程班级制药BG122姓名高天鹏指导教师年月日目录制药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1)摘要 (2)第一章产品概述 (2)1.1 丹参 (2)1.2 丹参的相关配伍 (3)1.3 复方丹参片 (3)第二章处方设计及工艺 (3)2.1 处方设计 (3)2.1.1 处方 (3)2.1.2 处方依据 (4)制药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年产5亿片复方丹参片制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一、设计内容和要求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2. 每位组员详细叙述一个片剂制备工艺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关于此设备国内外的现状、研究前沿;3. 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单班考虑,年工作日250天)4. 紧扣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5. 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成果1. 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产品概述、处方设计及工艺、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每位学生的设备详细综述。
2.工艺流程示意图一张(A1,手绘);3.车间平面布置图一张(1:100)(A1,手绘)。
摘要本设计是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多种规范和标准与下达的任务书中规定的年产5亿片复方丹参片的生产任务(按单班考虑,年工作日250天,每天6小时,每片药0.3g),并结合在网络与学校图书馆查阅收集的参考资料和数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查阅资料,综述了丹参的药理作用,从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和理性两方面确定设计思路,确定生产工艺,绘制带质量监控点的工艺流程图,进行物料衡算、设备选型、车间工艺平面设计、绘制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产品概述1.1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是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其根是一种中药。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全株密被黄白色柔毛及腺毛。
根细长圆柱形,外皮朱红色。
茎直立,方形,表面有浅槽。
花期5~8月。
果期8~9月。
主产安徽、山西、河北、四川、江苏等地。
此外,湖北、甘肃、辽宁、陕西、山东、浙江、河南、江西等地。
【性状】丹参根茎粗大,顶端有时残卵红紫色或灰褐色茎基。
根1至数条,砖红色或红棕色,长圆柱形,直或弯曲,有时有分枝和根须,长10-20cm,直径0.2-1cm,表面具纵皱纹及须根痕;老根栓皮灰褐色或棕褐色,常呈鳞片状脱落,露出红棕构新栓皮,有时皮部裂开,显出白色的木部。
质坚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角质样或纤维性。
形成层环明显,木部黄白色,导管放射状排列。
气微香,味淡,微苦涩。
【鉴别】(1)显微鉴别a.根横切面:木栓层,有时可见落皮层;皮层窄;韧皮部较宽广,呈半月形;形成层成环,束间形成层不甚明显;木质部数束,呈放射状;导管在形成层处较多,渐至中央导管呈单列。
木部纤维成束存在于中央的初生木质部。
b.粉末:石细。
(2)理化鉴别a.取本品粉末5g,加水50ml,煎煮15~20分钟,放冷,滤过。
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黏稠状,放冷后,加乙醇3~5ml使溶解,滤过。
取滤液数滴,点于滤纸条上,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亮蓝灰色荧光。
将此纸条悬挂在氨水瓶中(不接触液面),20分钟后取出,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淡亮蓝绿色荧光。
b.取上项下的滤液0.5ml,加三氯化铁试液1~2滴,显污绿色。
c.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l,置具塞试管中,振摇,放置1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丹参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丹参酮Ⅱ。
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含2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一醋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红色斑点。
【功效分类】活血祛瘀药、安神药。
【性味归经】性味:味苦;性微寒。
归经:归心;心包;肝经。
【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
【主治】具有活血散淤、消肿止血、消炎止痛、调经止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状况、降低血压、安神静心、降血糖和抗菌等功效,对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此外,近代医学实验证明,丹参还具有抗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黏度及调节内外凝血系统的功能,是一种安全又可靠的治疗心脏血管疾病的天然中药。
1.2丹参的相关配伍丹参配伍葛根:活血化瘀,行血止痛,祛瘀生新。
丹参配伍三七: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有良好的化瘀止痛作用。
1.3复方丹参片【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复方丹参片拼音名:Fufang Danshen【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丹参、三七、冰片。
【性状】本品为褐色的片、糖衣片或薄膜衣片,糖衣片和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褐色;气芳香,味微苦。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规格】每片重0.30g。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 片,一日3 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孕妇慎用;2.忌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浓茶;3.若症状未缓解,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包装】高密度聚乙烯瓶,每瓶装60片。
【有效期】24个月。
第二章处方设计及工艺2.1 处方设计2.1.1 生产处方:(净药材投料)(kg)丹参 225000三七 70500冰片 4000复方丹参片制成 5亿片注:丹参用于提取,三七、冰片用于直接入药。
2.1.2 处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一部第518页。
2.1.3 添加辅料配比:(kg)微晶纤维素 4500淀粉 2500硬脂酸镁 1000制成5亿片2.2 工艺设计三十万级管理三十万级洁净区图2.1 复方丹参片工艺流程图2.2.2 粉碎过筛:三七用高效万能粉碎机100目筛彻底粉碎,执行“高效万能粉碎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01),用旋涡振荡筛进行过80目筛,执行“旋涡振荡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14)。
装入桶内的塑料袋中,扎紧袋口,称重,贴上标志,备用。
2.2.3 制粒:将70500kg三七粉投入湿法混合颗粒机中,加入淀粉2500kg,干混60秒后,加入两次丹参醇提膏及丹参煎煮膏,切混140秒后,再用16目尼龙筛网,摇摆式颗粒机制粒,投入沸腾干燥机中。
2.2.4干燥:投入沸腾干燥机中,温度55~65℃,干燥10~12分钟,下粒于不锈钢中,称重、贴上标志。
2.2.5 整粒:用14目旋涡振荡筛整粒,剩余大颗粒用14目尼龙筛摇摆式颗粒机克下,混于本批内。
称重、贴上标志。
2.2.6 批混:将整粒后的颗粒投入多项运动混合机中,再加入研细的冰片4000kg,硬脂酸镁1000kg,微晶纤维素4500kg,混合15分钟后下粒于不锈钢桶中,称重、贴上标志。
取样进行中间产品检验,合格后压片。
2.2.7 压片:用36冲旋转式压片机进行压片冲模,规格为Ф9mm沉凹冲(大鼓面),片重为0.3kg×(±4%),压片为50~55KN,速度为30转/分钟,每隔15分钟用1%电子天平称重一次,每次称10片,记录。
尾料不能超过1kg,混于下批批混中。
片芯放在不锈钢容器中,称重,挂上标志。
2.2.8包衣:1.准备工作:用高效包衣机,执行“高效包衣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05)。
(1) 70%糖浆的制备:在冲浆罐中,加入纯化水17467L,加热至沸后,投入46667kg蔗糖,边搅拌边加热至沸(100℃)3分钟后,停止加热和搅拌。
再加入纯化水500L(凉),搅拌30秒。
(2 混合浆的制备:取70%糖浆48667kg,执行“台秤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33)倒入保温罐中,加入纯化水3870ml,搅拌均匀,再加入滑石粉27334kg,搅拌均匀,保温75~80℃,备用。
(3)虫白蜡粉的制备:将虫白蜡粉磨细约40目。
(4)色浆制备:柠檬黄10kg,加水834L,全溶后加入70%糖浆1667L,加温至沸3分钟,备用。
(5)调节包衣机:总空压为0.65Mpa,喷浆压力为0.2Mpa,进风温度55~60℃,排风温度35~40℃。
包衣机转速:每分钟9转2 包衣过程(1)粉底层片芯称重后,投到高效包衣机中,执行“高效包衣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05),开动喷浆按钮,均匀着浆后,停止喷浆,近干时,开动进风和排风。
依次包至片子平圆、无楞角,无阴影,停止进排风。
(2)糖衣层糖衣层用70%糖浆667L~834L均匀加入片中,片子均匀着浆后,进干时,开动通风和排风。
共包2-3层,片子温度降至约35~40℃。
(3)色糖层开始加色浆167L,糖浆500L,混匀,包4层,片面没花斑后,每次加334L 色浆,糖浆334L直至结束,温度降至30℃左右。
(4) 打光停机,闷锅约3分钟后,开动机器,再停止转动,再闷锅3分钟,共3次。
开动机器,撒入白虫蜡粉约34~50L,分两次加入,直至片子光亮、美观为止,取出包好的糖衣片,放进不锈钢盘中,称重,执行“台秤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33),挂上标志,送到晾片室,晾片时间不得低于12小时。
2.2.9 内包装用39g药用塑料,每瓶装60片,封口,加盖后挂上标志,转至外包装。
2.2.10 包装每瓶贴签后,每10瓶加一张说明书,用塑料膜封好。
每箱装32包。
大箱上下各放1张垫板,一个装箱单,上下开口处用不干胶带和自动封箱机封牢。
再用PP带,自动捆扎机打包,执行“自动捆扎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15),长打2道,宽打3道,要牢固,入库。
(在包装前小盒、大箱要用喷码机上生产日期、批号和有效期至XXXX年XX月)第三章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3.1GMP中规定空气的洁净度GMP中规定空气洁净度按照含菌量和灰尘量有以下几种:表3.1 各级别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根据GMP2010版要求,在本设计中分为两个洁净级别,分别是一般生产区和D级别洁净区,制剂车间中处于一般生产区的工序有:值班室,雨具存放时,洗衣整衣室,纯水制备间,配电空调机房,成品存放检测间,外包间,标签及外保存房间,除尘间等,处于D级洁净区的工序有:内包材存放间,粉碎过筛间,工具清洗,存放间,制粒,干燥等。
第四章物料衡算4.1 药物片剂质量计算物料计算基准:年产片剂5亿片,每瓶60片,每片0.3g,每年工作250日,每日工作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