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版检规井道内防护项目在检验中遇到问题
试论电梯检验中存在的危险源及防护对策
试论电梯检验中存在的危险源及防护对策电梯是一种在高层建筑中安装的运输设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结构也较为复杂,涉及一系列电气和机械的综合性问题。
电梯的检验工作就是要对电梯的整体运行状态做一个动态和全方位的检查。
由于电梯的复杂系统结构导致在这一检验过程中存在危险,有可能对检验人员造成一定伤害,因此检验人员必须事先做好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电气伤害等方面的预防工作。
1 电梯检验中的危险源1.1高空坠落危险电梯大多为垂直运输设备,有一定的起升高度,所以电梯事故中最多的就是高空坠落。
坠落危险又包括作业人员高空坠落和零部件等坠落。
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检验人员在进行轿顶检验时,由于轿顶空间小、部件多样,就存在绊倒而下坠的危险。
如果此时轿厢在较高的楼层,就会导致人员伤亡。
第二,检验人员在打开层门离开轿顶时,如果在非平层区,与出口位置不相对,也容易发生踏空坠落事故。
第三,在进行轿顶和轿底的检验时,由于机房操作不当等情况,井道里部件掉落或轿厢降落,也可导致坠落。
1.2电气伤害的危险触电、静电和电弧烧伤等都属于电气伤害。
伤害程度根据接触面积、电能大小和现场湿度等因素不同而不同。
若现场过于潮湿,就可能因漏电造成触电。
这就要求在检验工作开展前,要对现场情况了解清楚。
特别是在底坑有渗水以及积水的情况下,下底坑检验,就可能触电。
另外,检验人员在电气检验时,没有按照规范操作或使用的检验工具超过质保日期,或质量性能不符合要求,都会发生电气伤害的危险。
其次检验员在检验时,如果不小心碰到了高压带电的部件,也会造成触电事故。
1.3机械伤害的危险电梯又属于大型机械设备,其每一个部件都可能对检验人员造成机械伤害。
第一,机房中有很多旋转部件,比如限速器、导向轮、曳引轮等,在接触的时候可能造成夹伤以及碰伤。
另外,机房的通风设备如果没有可靠的防护罩等保护措施,在其运作的过程中,扇叶等旋转件也会造成伤害的情况。
第二,在对电梯进行盘车操作时,也很容易因为操作的失误,使轿厢过快移动,这时盘车轮就会转速过快,也会对检验人员造成一定伤害。
电梯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及防护措施
电梯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及防护措施电梯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危险因素。
在电梯检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危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电梯井道内的高空作业是电梯检验中最危险的环节之一。
当工作人员需要进入井道内进行检查时,他们可能会面临坠落、被夹等危险。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我们需要确保围护栏和安全门的完好性,并确保工作人员使用验电器、安全带等安全装备进行操作。
第二,电梯的绳索和机械部件存在故障的风险。
在电梯检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检查电梯的绳索是否有松动、断裂等情况,以及机械部件是否存在异常磨损、漏油等问题。
为了防止这些风险,我们需要定期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并对关键部件进行更换。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电气故障。
电梯的电气设备需要定期检查和维修,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我们还需要检查电梯门和控制面板等是否存在漏电和触电的隐患。
为了防止电气故障带来的危险,我们需要保持电梯的绝缘良好,并确保电气设备的可靠性。
第四,电梯的紧急状况下人员救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如果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导致人员被困在车厢内,我们需要有相应的应急方案和设备,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我们应该安装紧急通话装置,并向乘客提供必要的救援指导。
为了应对以上这些危险的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建立完善的检验制度和流程,确保每一台电梯都能得到规范的检验和维护。
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规范使用安全装备,如安全带、验电器等,并定期检查其可靠性。
第四,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建立健全的救援机制,包括紧急通话装置和救援指导手册等。
电梯检验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危险因素,包括高空作业、绳索故障、电气问题和人员救援等。
为了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确保围护栏和安全门的完好性、定期维护机械部件、检查电气设备和加强人员救援准备等。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电梯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及防护措施
电梯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及防护措施电梯是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它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电梯的检验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电梯检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因素,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本文将从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两个方面来探讨电梯检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危险因素:1. 电梯井内环境危险电梯井内的环境一般比较狭窄,通风条件较差,空气中含有机油蒸气、粉尘等有害物质,存在一定的毒害风险。
电梯井内地势狭窄,存在坠落、碰撞等危险。
工作人员在检验电梯的过程中,需频繁与电梯机械设备接触,若不慎滑倒或被机械设备夹住,则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2. 电气安全危险电梯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电线、电缆等设备齐全,工作人员需要频繁接触各类电气设备进行检验工作。
如若设备维护不当或者操作不当,存在触电、火灾等危险。
3. 负荷试验危险电梯停在特定楼层时,需要进行负荷试验,这需要在电梯内放置额外的负荷。
如果重量不均匀或者操作不当,有可能导致电梯落坑或者发生其他危险事故。
4. 高空作业危险在检验电梯过程中,需要进行高空作业,需要攀登井道、层门等高处进行检查,存在坠落危险。
防护措施:1. 规范操作在进行电梯检验工作的时候,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规范的操作能够有效减少操作人员的误操作,降低发生事故的概率。
2. 佩戴安全防护装备工作人员需要佩戴符合规定的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防护装备,以预防头部、身体和手部受伤。
3. 提供适当的防护设施在电梯井内、电气设备周围等危险地点,应设置防护栏杆、警示标识等,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危险。
4. 定期安全培训定期组织电梯检验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培训。
5. 安全监督和检查加强对电梯检验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6. 安全设备维护定期对电梯井内、电气设备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完好。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
附件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Examination Rules for Special Equipment Operator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05年09月16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工作,根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办法》所规定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考核,考核工作包括考试、审核、发证和复审。
第三条特种设备作业的考核工作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和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发证部门)组织实施。
对于数量较少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带压密封、氧舱维护、长输管道安全管理、客运索道作业及管理、大型游乐设施安装作业及管理等作业人员的考试,由国家质检总局确定考试机构,其他特种作业人员的考试,由地方各级发证部门按照具体发证范围确定考试机构。
第四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考试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两个科目,均实行百分制,60分合格。
具体考试方式、内容、要求、作业级别、项目及范围,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具体自查报告要求,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相关作业人员考核大纲执行。
第二章考试机构第五条考试机构应当满足下列条件:(一)有常设的组织管理部门和固定的办公场所,专职人员不不于3人;(二)具备满足考试的固定场所;(三)具有满足与所承担考试项目相适应的设备及设施;(四)具有满足考试需要的专、兼职监考、考评人员;(五)具有健全的考场纪律、监考考评人员守则,保密制度、考试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应急预案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且有效实施。
本条第(二)、(三)项可以租赁。
第六条考试机构的主要职责如下:(一)审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申请材料;(二)组织实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三)公布、通知和上报考试结果;(四)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管理档案;(五)根据申请人的委托向发证部门统一申请办理并且协助发放《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六)根据申请人的委托向发证部门统一申请办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复审;(七)向国家质检总局或者发证部门提交年度工作总结及考试相关统计报表;(八)国家质检总局或者发证部门委托或者交办的其他事项。
电梯检验中存在的危险源与防护对策
在对电梯进行安全检测及维修保养过程中,首先要强 化保养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电梯使用单位必须要对 《电梯人员岗位责任制》《电梯养护交接制》《电梯日常管 理责任制》《电梯检修及电梯维修人员安全操作制度》等 进行全面管理,加强责任与义务的落实,促进电梯维修人 员从根本上重视电梯的维修与养护,保证电梯安全管理工 作落到实处。其次,要对电梯生产、销售进行全面监督与 管理,必须要获得国家生产授权及地方安全认证才能够进 行电梯设备生产,避免出现劣质假冒电梯或者翻新电梯, 给电梯运行埋下安全隐患。加强电梯监督管理工作,能够 保证电梯生产更加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电梯内部由于线路复杂,不能够随意地更改线路,并
46 2019.9 设备监理
实务 Practice
且配备电梯专职管理人员,结合电梯的技术特性以及公共 场合的需求,配备电梯司机。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 保证电梯安全使用。在电梯醒目位置张贴安全检验合格标 志。要注意安全事项和警示标志。同时,在电梯日常检修 维护时必须要做好运行管理记录,加强电梯日常维护保养 的整体效果。在定期检验周期内,要及时向电梯安装规定 的机构申请定期检验,并且及时更换不合格的标志使用, 检验合格标志超过有效期的则为不合格电梯。
1 电梯检验中的常见危险源
1.1 坠落伤害 电梯轿顶的平面环境非常复杂,如果检验人员的工作
不够细致,很容易发生磕碰,轻则造成擦伤,重则跌进井道, 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电梯内部由于井道和轿顶的环境非 常复杂,经常会引发跌落意外,对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造 成一定威胁。电梯检修必须要处于高空作业,否则很难全 面检查电梯安全隐患,在高空作业的过程中发生坠落的概 率非常大,很有可能是检验人员在检修的过程中因为麻痹 大意,发生坠落,或是在电梯房检验的过程中,很多检验 人员往往站立于作业平台的边缘,忽视了安全,也容易发 生高空坠亡。在打开电梯门时,很多检验人员不注重开门 姿势或是没有等到电梯门完全开启就匆忙进入,这样也会 导致失足掉落井道内部。有的检查人员在电梯顶部检验的 过程中并没有注意脚下,经常会被设备绊倒造成跌落。在 电梯运行期间,检验人员如果无意间接触到电缆、补偿链 等危险设备,容易造成机械损伤。楼层平台之间存在落差, 如果检查人员没有注意到这一情况,也很有可能引发跌落。 1.2 电气伤害
电梯井道下方防护缺陷及解决对策研究
电梯井道下方防护缺陷及解决对策研究【摘要】:电梯井道下方存在有人达到预定空间范围内,必须注意安全防护,对特定范围内的人员实施保护,必须按照规范进行操作,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本文对相关的电梯相关法规进行解析和分析,对检验过程中遇到的多种井道下方空间下方空间设置进行防护分析,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见解和建议,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梯井道下方空间防护缺陷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梯的保有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随着电梯保有量的不断提升,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尤其是井道下方有人可以到达的空间(电梯运行区域并未到达建筑物的最底层,在底坑底板下面还有人可以到达的空间存在,如:地下商业街、杂物间、设备间、地下室、地下车库等)防护的不到位,电梯再出现悬挂装置失效或者上行超速失控等危险情况时,对重会直接冲出对重缓冲器出现底坑击穿、坍塌等危险,对底坑人员容易造成极大的威胁甚至极大的损害。
就此而言,加强对井道下方的空间防护的常见缺陷以及进行具体切实的解决方案是必须的,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加强人们对风险的认知以及对风险的防控,可以加强对电梯从业者的技术标准和检验规范的理解来对电梯的风险防控,提高电梯的生产及产权单位的安全防护意识,大大提高人民群众的风险防控意识,以及自救方法。
1.防护设置1.国家要求标准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5.5提出几种具体的“位于轿厢与对重(或平衡重)下部空间的防护”要求,对轿厢与对重(或平衡重)下方确实存在人员可到达的空间情况,对底坑底面的载荷至少按照5000牛/平方米的设计,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实心桥墩对重缓冲器一直可以延伸到坚固地面,除此之外,采用装设对重安全钳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保护装置。
但是标准并不是要求轿厢缓冲器的重量与对重或者安全钳的重量相同,是因为轿厢中本身就有轿厢安全钳系统与之对立,完全可以应对轿厢坠落对轿厢缓冲器的危险,标准中,有一点尤其重要,要尽可能的在井道下方不要设置有人员可以到达的空间,避免造成安全隐患,以及安全空间不足。
211086368_电梯井道安全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防范分析
196 中国设备工程 2023.03 ( 下 )
电梯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及防护措施
电梯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及防护措施1. 电气危险电梯检验需要对电气系统进行检测,这使检验人员面临着触电、电弧等危险。
同时,电梯检验过程中会涉及到高电压设备,也有可能产生辐射危险。
如果没有合适的防护措施,就容易导致电气事故的发生。
2. 机械危险电梯的机械系统也需要进行检测。
检验人员可能需要进入机房或机器设备旁进行检测和维护。
但是,机器设备中的部件有可能会移动或运转,从而危及检验人员的安全。
3. 高空危险电梯检验也需要检测电梯的顶层或井道,这就需要检验人员在高空中工作。
如果没有安全绳索或安全保护措施,就很容易导致高空坠落事故。
4. 化学危险有时候,为了检测电梯的安全性能,需要用到某些化学物质。
如果这些物质被误食或者进入人体,就会产生化学危险,危及检验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在检验电梯时,首先要对电气系统进行检测。
为了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检验人员需要了解电梯的电路图和工作原理。
同时,他们还需要佩戴适当的安全手套和鞋子,使用绝缘工具和安全测试仪器等设备。
为了保证机械安全,会对机器设备的旁边进行挡板隔离,并设置安全告示牌。
如果需要进行维修和检测,检验人员需要佩戴安全帽和防护眼镜,并确保机械部件处于静止状态,避免运转危险。
在进行高空检测时,一定要正确佩戴安全绳索和安全带,保证检验人员的安全。
同时,也需要定期检查安全绳索和安全带的使用状况,确保其能够承受人员的重量和高度。
在使用化学物质时,要确保物质的储存和使用符合相关标准,并在使用时佩戴合适的安全面罩、手套等防护设备,避免误食和误入人体。
总之,在进行电梯检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
检验人员要了解电梯的工作原理,正确使用相关设备和工具,并佩戴合适的防护设备,确保检验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电梯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及防护措施
电梯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及防护措施电梯是一种复杂的机械设备,为了确保其安全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检验和维护。
在电梯检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护。
电梯检验过程中存在高空作业的危险。
检验人员需要进入电梯轿厢的顶部或井道内部进行检查和维护工作,这需要在高空环境下进行操作。
必须确保检验人员具备相关的高空作业技能,并配备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带、安全绳索等,以避免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电梯检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电气触电的危险。
电梯内部的电器设备和电线都带有电流,如果操作不当,则可能发生电气触电事故。
为了避免这种危险,检验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电气知识,并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还需要使用绝缘手套、绝缘工具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安全操作。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机械部件故障的危险。
检验人员需要检查电梯的各个运行部件,如电动机、制动器、轮槽等,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检查这些部件的过程中,有可能因为故障导致突然移动、撞击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检验人员需要在操作前仔细观察和排除故障,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以确保自身安全。
电梯检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火灾和烟雾的危险。
电梯机房内大量的电线、电器设备等易燃材料,一旦发生电气故障或其他意外情况,可能引发火灾和烟雾。
为了防止火灾和烟雾事故的发生,检验人员需要定期检查电梯机房内的火灾报警器、灭火设备等,并了解正确的逃生路线和应对措施,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为了保证电梯检验过程的安全性,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必须培训检验工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并给予他们必要的身体训练,以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按照程序和标准进行操作,防止人为因素导致事故的发生。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带、绝缘手套、护目镜等,以确保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要加强电梯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及时排除故障,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要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提高检验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电梯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及防护措施
电梯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及防护措施
首先是高空作业过程中的危险,主要来自于作业人员的高空作业,包括维护、检修和检验。
作业人员在电梯井道和轿厢内进行作业时,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安全,避免因为操作不当而摔落、被甩、碰撞等产生危险。
针对这样的危险,工作人员需要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带、安全绳等,以防止发生意外情况。
其次是电梯机房内环境危险,电梯机房内存在着高压电缆、变压器、开关设备等高压设备,这些设备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操作人员在进行电梯维护、检修和检验时,需要加强安全培训,掌握操作技能,并需要配备适宜的防护工具和安全装置,如绝缘手套、电器测试仪等。
再次是电梯光电门危险,电梯光电门是对电梯安全比较关键的一个部分,但在检验的过程中,存在误操作,如人员误触光电门或维修人员未拆除光电门,导致光电门误动作,夹住人员或物品而造成人员伤害,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使用阻挡器或拆除光电门后才能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的安全性。
最后是电梯支撑系统危险,包括悬挂系统、卡紧系统等,这些系统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未经过充分的检验和维护,就容易出现问题,如卡死、脱落等,这会引起电梯的不稳定性和损坏,甚至危害乘客和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这样的危险,必须强化对电梯支撑系统的维护和检验,并加强对维护和检验操作人员的培训。
总之,电梯的安全牵涉到每一位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检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来操作,不得有任何疏漏。
在了解了电梯检验的危险后,工作人员应该在工作中做好各种防护措施,遵守规程,确保电梯安全性,并通过透明的检验过程,增加公众对于电梯安全的信心和满意度。
电梯检验过程中安全及防护措施分析
电梯检验过程中安全及防护措施分析摘要: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需要检验团队针对底坑空间方面、紧急报警系统和上行超速保护设备进行检验,从而提高电梯特种设备的运行安全性。
关键词:电梯检验;安全;防护措施前言在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中,乡镇地区在获得较好的发展同时,一些高层建筑的数量也逐渐增多,电梯作为高层建筑最主要的垂直交通工具,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电梯设备使用频率较高,所以需要保证其安全性,如何提高检验的有效性,便成为当前针对电梯设备检验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1电梯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1.1检验检测工作不到位电梯施工单位完成安装工作后,要立即系统化地检测工作,在检测阶段,要详细地描写电梯检验检测报告,把握实际工作重点。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电梯检验检测工作不到位的情况,并且电梯检验检测报告内容比较单一,因此,频繁发生电梯检验检测失误现象。
1.2自检工作配合不合理电梯检验检测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工作要求开展针对性的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员之间配合不合理,出现这一问题是因为电梯使用量不断增加,很多安装单位盲目的提高安装进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检工作,不利于保障电梯质量。
还有些人员在自检过程中没有严格填写自检报告,不利于保障自检报告的真实性。
1.3电梯检验引发的安全问题(1)电梯坠落危害:在电梯应用过程中,电梯井道比较特殊,检验人员通常是利用高空作业方式,但是,将会面临高空坠落事故,而且不断增加电梯使用数量和频率之后,将会提高电梯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率。
电梯坠落故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因为工作人员某些操作不合理。
②在轿顶操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提前分析轿厢位置,盲目地打开电梯门,从而引发坠落事故。
③检验人员进入到轿顶之后没有发现井道中的潜在危险。
④在轿顶运行阶段,工作人员没有灵活地使用相关部件,将会威胁到检验人员的生命安全。
(2)电梯电气危害:电梯电气危害指电流损害,主要包括雷电和雷电以及触电等方面。
井道检验的安全要求
井道检验的安全要求井道检验是对建筑物的垂直通道,即井道进行检测、评估和验证,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井道检验的安全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井道的结构强度要求。
井道作为建筑物的垂直通道,其结构强度必须能够承受甚至超过预期的荷载,包括物体的重量、电梯或升降机的运行力、风压等。
井道的结构强度主要通过材料的选择、截面设计以及结构连接等方面来保证。
第二,井道的防水、防火要求。
井道作为建筑物的通道,必须具备一定的防水和防火性能,以防止火灾和水灾对其造成损坏。
防水的要求包括井道内部的防水设计和施工,以及井道壁、底板等部位的防水层的设置。
防火的要求包括井道壁、门、通风设备等部位的防火设计和施工。
第三,井道的通风要求。
井道应配备通风设备,以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
井道通风的要求包括使用通风设备对井道进行通风换气与排烟,同时考虑到井道环境对通风设备的性能要求。
第四,井道的照明要求。
井道应设置良好的照明设备,以保证通道的照明亮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井道照明的要求包括灯具的选择、设置位置、亮度等方面。
第五,井道的隔音要求。
井道应具备一定的隔音性能,以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井道隔音的要求包括选择适当的隔音材料,将其应用于井道壁、门等部位以及通风设备上。
第六,井道的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
井道应设置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紧急出口和逃生通道,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离开井道。
第七,井道内设备的安全要求。
井道内设备的安全要求主要包括电梯或升降机的安装与维护,包括防坠落措施、防撞措施、电气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总之,井道检验的安全要求涉及结构强度、防水防火、通风、照明、隔音、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以及设备的安全等多个方面,旨在保障井道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这些要求需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物类型和用途进行具体设计和实施,以确保井道的安全性能达到规范要求。
电梯定期检验安全与防护知识
厢的范围内。轿厢运动时,应当位于轿厢范围之内以免碰触对重 或井道中的突出物.特别注意与被检电梯相邻的电梯对重。 (8)轿厢运动时,应当抓紧轿厢结构件上的把手或其他部件。不要 抓住钢丝绳.在悬挂比为2:1的电梯上,抓住钢丝绳会导致严重的 伤害.
(4)检验前应当确认通讯设旌的有效性。检验指令应当清晰,接受 指令的人员应当重复指令,确认无误方可实施操作。
(5)具有双重或附如操纵功能的电梯,应当将其转换开关置于仅允 许轿厢操纵的位置上。在检验群控电梯中的一台电梯之前,应当 将该电梯从梯群控制中分离.
(6)检验人员应当持续注意所有运动设备的位置和状态.
2实施电气部分检验的通用要求
实施电气部分检验时,或者需要防止电梯、自动扶梯及自动 人行道的运动时,应:
a.断开电源开关,并加锁和醒目标识,在无法闭锁电源开关 的情况下,则应当摘除电源电路保险丝,或采用等效方法确 保电源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b.某些电梯设备部件(如电容器、电动机.发电机组等)即 使在切断电源后仍然带有残余电能,残余电能可能导致人员 触电或者设备的意外动作,针对这些电梯部件,在进行检验 之前,应当通过接地或者按照设备说明书上的要求释放残余 电能。
电梯基本安全要求 ——GB24803.1-2009介绍
电梯基本安全要求.ppt
1基本要求
(1)检验人员应当正确着装.扣紧领口、袖口,束紧长发,摘除身 上佩戴的项链、首饰等物品,避免穿着宽松的服装和领带等。
(2)现场检验人员不得少于2人,检验人员应当在电梯管理人员或 维保人员的配合下实施检验。
(3)检验前,应当将表明正在检验的标识牌和围栏设置于电梯设备 附近、电梯井道入口处或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两端入口处;确 认轿厢内或梯级、踏板上无乘客;关闭电梯门并防止电梯门在检 验过程中发生非预期的开关门动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检验区 域.
浅谈电梯检验过程中的安全及防护措施
浅谈电梯检验过程中的安全及防护措施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它的安全使用关乎着广大市民的生命安全。
而电梯的安全,不仅仅依赖于设计和制造,更需要定期的检验和维护。
在电梯检验过程中,安全及防护措施尤为重要。
电梯检验过程中,安全措施的落实是关键。
在电梯检验过程中,必须确保所有的安全设备和装置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包括紧急制动装置、电梯门的安全装置、电梯门的感应装置、轿厢的安全门和装置等等。
这些装置的正常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
检验过程中必须对这些装置进行仔细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
电梯检验过程中,防护措施的设置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进行电梯检验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穿着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装和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
在电梯井道内作业时,必须设置好防护栏杆和安全网,以防止工作人员意外坠落。
对于高空作业和电气维修等危险作业,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配备好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对于电梯检验中的特殊情况,必须事先制定好相应安全措施。
比如在检验过程中发现电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需要立即停用电梯进行维修时,必须设置好相应的警示标志和栏杆,确保乘客不会误入已停用的电梯。
对于电梯检验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工作人员必须做好相关的应急预案和救援准备,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工作。
电梯检验过程中,监督和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部门必须对电梯检验工作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对于发现违规操作或安全隐患的情况,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电梯检验过程中的安全及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乘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只有严格落实安全措施,确保相关装置的正常工作和设置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才能确保电梯的安全使用。
加强对电梯检验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也是确保电梯安全的重要环节。
井道问题解决方案
井道问题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建造物或者其他结构中,井道是指垂直的通道,用于安装电梯、管道、电缆等设施。
然而,在井道的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浮现各种问题,如安全隐患、功能不完善等。
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井道问题解决方案对于确保建造物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二、问题分析1. 安全隐患:井道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防护不足、电气设备故障、消防设施不完善等。
2. 功能不完善:井道的功能不完善可能导致电梯运行不稳定、管道阻塞等问题。
三、解决方案基于上述问题分析,提出以下井道问题解决方案:1. 安全隐患解决方案:a. 安装防护设施:在井道入口处安装防护门,以防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井道区域。
b.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制定定期检查井道内的电气设备的计划,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故障发生。
c. 完善消防设施:在井道内安装灭火器和火灾报警器,以应对火灾等紧急情况。
2. 功能不完善解决方案:a. 检修电梯:定期对电梯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b. 清洁管道:定期清洁井道内的管道,防止阻塞和积水。
c. 安装监测设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井道内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参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四、实施计划1. 制定井道问题解决方案的实施计划,包括具体的时间表和责任人。
2. 进行井道问题解决方案的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如购买所需设备、培训相关人员等。
3. 根据实施计划,逐步实施井道问题解决方案,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得到妥善执行。
4. 定期评估井道问题解决方案的实施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预期效果通过实施井道问题解决方案,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建造物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2. 提升井道功能,确保电梯、管道等设施的正常运行。
3.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维修和维护的频率,降低运营成本。
六、总结井道问题解决方案是确保建造物安全和正常运行的关键措施。
通过分析井道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功能不完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井道问题,提高建造物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电梯井道安全门检验常见问题及其安全防范措施
电梯井道安全门检验常见问题及其安全防范措施发布时间:2023-06-30T03:08:55.056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13期作者:毛振翔[导读] 电梯作为现代化高层建筑重要的输送人员及物品的工具,其数量也迅速增长。
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00摘要:在进行电梯井道检验中,当相邻两层门地坎距离超过11m且相邻轿厢无轿厢井道安全门措施时,电梯检验人员需查看电梯井道安全门是否设置以及设置情况是否符合检验要求。
实际检验中,设置井道安全门的电梯数量占比较低,加之电梯制造厂家、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对其设计、使用管理和维保不够重视,导致电梯井道安全门设置存在诸多不符合检验规则及国家标准要求的安全隐患,对电梯安全使用构成威胁。
关键词:电梯井道;安全门;检验;常见问题;安全防范引言电梯作为现代化高层建筑重要的输送人员及物品的工具,其数量也迅速增长。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及《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的有关规定及依法治国的严格要求,商用电梯与住宅电梯需要分开使用,从而导致井道安全门需在电梯中的设置也越来越普遍,有的则直接采用电梯层门作为井道安全门。
为了保证乘客安全顺利地进出、乘坐电梯,了解井道安全门与层门在电梯使用中的区别、特点和作用是相当重要的,以下结合现行法规标准及实际检验情况就电梯井道安全门和层门的设置要求、检验及功能区别等方面进行讨论。
1、检验规则和国家标准对电梯井道安全门设置的要求检验规则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检规”)第3.4项“井道安全门”规定:(1)当相邻两层门地坎的间距大于11m时,其间应当设置高度不小于1.80m,宽度不小于0.35m的井道安全门(使用轿厢井道安全门的除外);(2)不得向井道内开启;(3)门上应当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门开启后不用钥匙能够将其关闭和锁住,在门锁住后,不用钥匙能够从井道内将门打开;(4)应当设置电气安全装置以验证门的关闭状态。
井道问题解决方案
井道问题解决方案一、问题描述在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物中,井道是指垂直的通道或管道,用于安装电梯、水管、电缆等设施。
然而,在井道的设计、施工或维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井道漏水、井道内部结构不稳定、井道通风不良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对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来解决井道问题。
二、井道漏水问题解决方案1. 检查井道漏水原因:首先需要确定井道漏水的具体原因,可能是由于井道密封不良、管道破裂或渗水等。
通过仔细检查井道的密封状况和管道的完整性,可以确定漏水的具体原因。
2. 加强井道密封:根据漏水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井道的密封。
例如,可以使用密封胶或防水涂料对井道进行修补,确保井道的密封性能。
3. 更换破损的管道:如果井道漏水是由于管道破裂引起的,需要及时更换破损的管道。
选择高质量的管道材料,并确保安装过程中的密封性能。
4. 加强井道防水措施:除了修补漏水点和更换破损的管道外,还可以采取其他防水措施,如安装防水层或防水板,以提高井道的防水性能。
三、井道内部结构不稳定问题解决方案1. 进行结构评估:首先需要对井道的内部结构进行评估,确定不稳定的具体原因。
可能是由于施工质量问题、材料老化或设计不合理等引起的。
2. 加固井道结构:根据结构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可以使用钢材或混凝土加固井道的墙壁和地面,以增强其稳定性。
3. 定期检查和维护:井道内部结构的稳定性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井道的墙壁、地面和支撑结构,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问题。
四、井道通风不良问题解决方案1. 检查通风系统:首先需要检查井道的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管道和通风设备。
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和畅通无阻。
2. 清洁通风设备:定期清洁通风设备,如风机或通风口,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清除堵塞物和灰尘,保持通风设备的高效工作。
3. 增加通风设备:如果井道的通风不良问题无法通过清洁解决,可以考虑增加通风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2年第11卷第8期工程施工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为了加强对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日常维护保养、使用和检验工作的监督管理,规范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行为,国家质检总局制订了《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以下简称“09版检规”),并于2010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
09版检规与02版检规相比有很大的改变,合格判定条件也更加严格。
09版检规监督检验要求检验项目全部合格。
实施一段时间后,笔者发现监督检验的不合格率很高,经过分析发现导致不合格的原因之一是:电梯存在多处C类项目不合格。
09版检规不仅增加了一些检验项目,还在多个项目的要求上发生了改变。
由于安装单位对09版检规理解不足,安装工艺水平不高,以及不良安装习惯,导致了一些C类项目不合格。
在不合格的项目中,笔者发现井道内防护项目是出现率较高的问题之一。
一、09版检规与02版检规有关井道内防护区别
1、09版检规中有关井道内防护的技术规定
(1)对重(或者平衡重)的运行区域应当采用刚性隔障保护,该隔障从底坑地面不大于0.3m处,向上延伸到离底坑地面至少2.5m的高度,宽度应当至少等于对重(或者平衡重)宽度两边各加0.1m;
(2)在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中,不同电梯的运行部件之间应当设置隔障,隔障应当至少从轿厢、对重(或者平衡重)行程的最低点延伸到最低层站楼面以上2.5m高度,并且有足够的宽度防止人员从一个底坑通往另一个底坑,如果轿厢顶部边缘和相邻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5m,隔障应贯穿整个井道,宽度至少等于运动部件或者运动部件需要保护部分的宽度每边各加0.1m。
2、02版检规有关井道内防护的技术规定
在2002版检规中对于井道内防护的规定有3.5项和7.6项两条:3.5项规定,装有多台电梯的轿厢和对重的井道,应在井道下部不同电梯的运动部件(轿厢和对重)之间设置隔障,隔障高度不小于2.5m。
当电梯运动部件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3m时,隔障应贯穿整个井道高度,且宽度符合要求。
7.6项规定,对重侧应设置防护栅栏,其高度不低于2.5m。
3、两版检规有关井道内防护的比较分析
由上可以看出09版检规与02版检规相比有较大的变化。
02版检规3.5项中对装有多台电梯和对重的井道应在井道下部不同电梯的运动部件(轿厢和对重)之间设置隔障,只是规定了高度不小于2.5m。
在09版检规3.9项(2)中明确指出了该隔障安装的起始点位置,即至少从轿厢、对重(或者平衡重)行程的最低点开始,并且保护的高度也提高了,即该隔障高度要达到最低层站楼面以上2.5m,并且对宽度也做了规定,即防止人员从一个底坑通往另一个底坑。
如果两台电梯距离较近该隔障应贯穿整个井道, 02版的要求距离是两台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小于0.3m,而09版检规要求是轿厢顶部边缘和相邻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5m,并且提出了该隔障宽度的要求,即至少等于运动部件或者运动部件需要保护部分的宽度每边各加0.1m。
在02版检规中规定对重侧要有不低于2.5m的防护栅栏,09版检规中则更加详细地规定了该防护隔障需采用刚性材料,安装的位置是底坑地面上不大于0.3m处开始向上延伸,同时还增加了隔障的宽度至少等于对重(或者平衡重)宽度两边各加0.1m。
二、检验中遇到的问题
以下是笔者在09版检规监督检验中所遇到的有关井道内防护项目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1、对重运行区域防护隔障问题
(1)对重(或者平衡重)运行区域防护隔障下端距地面距离大于0.3m;隔障高度不足2.5m。
关于09版检规井道内防护项目在检验中遇到的问题
刘金源
(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00)
摘 要:简单介绍了09版检规与02版检规有关井道内防护的区别;列举了在09版检规监督检验中,井道内防护项目经常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09版检规;井道内防护;防护隔障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2)08-0098-02
– 98 –
– 99 –
刘金源:关于09版检规井道内防护项目在检验中遇到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达标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整体超标,是指该隔障下端任何一处到地面距离都大于0.3m;二是局部超标,是指该隔障有部分位置到地面距离大于0.30m,有的部分不超标,是合格的。
造成整体超标的原因有:该项目是09版检规增加的,安装单位对安装标准和检验规则不理解或不明确具体位置及距离的要求。
现在大部分厂家为了节约成本,制作的隔障大都是刚好2.2m,有的安装单位为了满足高度就向上提高了隔障,结果导致了下面超标。
造成局部超标原因有:隔障安装倾斜,一边高一边低;地面不平整,导致凹面超标。
(2)对重(或者平衡重)运行区域防护隔障宽度不足。
此项目也是09版检规增加的,隔障宽度应当至少等于对重(或者平衡重)宽度两边各加0.1m。
(3)对重(或者平衡重)运行区域隔障中间存在孔洞,容易造成人身伤害。
在《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2003)井道内的防护5.6.1条款中有“如果这种隔障是网孔型的,则应遵循《机械安全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 12265.1—1997(以下简称“GB12265.1”)中的4.5.1的规定。
”
GB 12265.1是这样规定的:4.5.1 适用于14岁及14岁以上的规则开口,如表1通过规则开口触及的安全距离,开口安全距离Sr,开口尺寸e表示方形开口的边长、圆形开口的直径和槽型开口的窄边长,开口尺寸大于120mm 的,应使用4.3规定的安全距离。
(4.3规定的内容在这里就不做具体叙述了)。
表1 通过规则开口触及的安全距离(14岁及14岁以上)身体部位图示
开口安全距离Sr 槽形方形圆形指尖
e ≤4≥2≥2≥24<e ≤6≥10≥5
≥5
指至指关节或手
6<e ≤8≥20≥15≥58<e ≤10≥80≥25≥2010<e ≤12≥100≥80≥8012<e ≤20≥120
≥120≥120
20<e ≤30
≥8501)≥120≥120臂至肩关节
30<e ≤40≥850≥200≥12040<e ≤120
≥850
≥850≥850
如果槽型开口长度≤65mm,大拇指将受到阻滞,安全距离可减小到
200mm
现在有的厂家配置的是一整块隔障,有的厂家配置的是几块隔障,在现场拼接。
09版检规中既要求了下面0.3m 的距离,还要求了整体2.5m的高度,而电梯安装现场却不一定具备良好的安装环境,如地面不平整等问题,现在大多数厂家所制作的隔障又都是2.2m整,为了不对隔障进行再次加工,在安装时就会把相邻的两段隔障分开一点距离,来满足检规要求,但是这样就造成了隔障之间存在
一个或者多个孔洞,孔洞的大小应按照GB 12265.1中的4.5.1的规定判断有无人身伤害的可能性,进而判断该项目检验是否合格。
以下图1对重隔障为例:
图1 对重隔障
图一对重隔障就是隔障的上部分与固定隔障的支架间距离过大,而隔障与对重距离不足。
(4)对重(或者平衡重)运行区域隔障完全封闭,检验维修不便。
有些安装单位为确保该项目合格,把隔障直接从地面做起向上延伸至2.5m高,而且把对重(或者平衡重)两侧也全部封住,导致无法对缓冲器等相关项目进行检验,在不拆除隔障的情况下相关项目的维修保养也无法完成。
2、多台电梯的井道中,不同电梯运动部件之间隔障问题
(1)隔障高度不足。
该问题是指安装的隔障高度未达到最低层楼面以上2.5m。
(2)相邻电梯距离小于0.50m隔障未贯穿整个井道。
由于测量错误或者理解错误,误以为电梯轿厢顶部边缘和相邻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的实际距离大于0.5m,隔障只做到了最低层楼面2.5m,没有贯穿整个井道。
(3)隔障中间孔洞超标。
该问题也应遵循G B 12265.1中的4.5.1的规定。
三、结语
在09版检规监督检验中要求所有项目全部合格,任何一个问题都会导致最后的检验结论为不合格,所以笔者把09版检规实施一段时间以来在检验中遇到的一些井道内防护项目检验问题列举出来,希望能够给大家做个参考。
由于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不尽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