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技术重点基础知识
放射医学技术(士)考试重点——基础知识
1.人体(réntǐ)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2.脊柱有26块椎骨,椎体椎弓围成锥孔,椎弓根上下缘切记围成椎间孔,C1寰椎、C2枢椎、C7隆椎,颈椎(jǐngzhuī)棘突最短。
3.1—7肋连于胸骨(xiōnggǔ),称真肋。
8—10肋称假肋,前端借软骨(ruǎngǔ)与上位肋软骨连成肋弓。
11—12肋称为(chēnɡ wéi)浮肋。
4.翼点是由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相交形成的H形骨缝,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5.胸骨角平对第二肋软骨。
6.肩关节下臂薄弱,是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的部位。
7.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外侧,起于胸骨柄和锁骨的内侧端,肌束斜向后上方止于乳突,一侧收缩头倾向同侧,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8.胸大肌起自胸骨、第1—6肋软骨和锁骨的内侧半,肌束斜向外上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下方,收缩时可使臂内收或旋内、前锯肌上部收缩时牵引肩胛骨向前.9.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位于腹直肌鞘内,上宽下窄,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若干个肌腹,腱划与腹直肌鞘的前层紧密结合,未与后层愈着。
10.三角肌起自锁骨的外侧份、肩峰和肩胛冈,止于三角肌粗隆,使关节外展,受腋神经支配。
11.上呼吸道(shànghūxīdào)最窄处是声门裂。
12.上颌(shànghé)窦开口于中鼻道的前份。
13.喉的支架软骨(ruǎngǔ)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
14.右主支气管较粗短,走向(zǒuxiàng)较直,故异物多进入右主支气管。
15.肺尖的体表投影相当于第七颈椎(jǐngzhuī)棘突的高度。
16.平静呼吸时,肺的下界在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与6、8、10肋相交。
17.深呼吸时两肺下缘可向上下各移动2~3cm。
18.肋胸膜和膈胸膜转折处形成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分。
19.膈神经走形于中纵隔内。
放射医学基础知识
放射线产生原理
放射性衰变
放射性元素自发地放出射线并转变为另一种元素的过程。衰变过程中,原子核 的结构发生变化,释放出α粒子、β粒子或γ光子。
核反应
在某些条件下,原子核可以吸收一个或多个中子或质子,从而转变为另一种元 素的原子核,并释放出射线。核反应可以在实验室中通过加速器或反应堆等装 置实现。
放射线剂量单位与测量
常见肿瘤放射治疗策略
根治性放射治疗
对早期、中期肿瘤患者,通过 给予足够剂量的照射,力求达
到根治肿瘤的目的。
姑息性放射治疗
对晚期肿瘤患者,通过减轻症 状、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为主要目标。
术前放射治疗
对某些肿瘤,术前给予一定剂 量的照射,可缩小肿瘤体积, 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切除 率。
术后放射治疗
医疗纠纷处理
在放射医学实践中,如 发生医疗纠纷或医疗事 故,医生应积极应对, 依法处理,维护患者和 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律责任
医生因违反法律法规或 行业标准而给患者造成 损害的,应承担相应的 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赔 偿、行政处罚等。
THANKS
感谢观看
专业素养
医生应具备专业的放射医学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准确、安全的 放射检查服务。
尽职尽责
医生应严格遵守放射医学操作规范,确保检查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 性。
权益维护
医生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应享有合法权益的保护,如获得合理报酬、 享有职业尊严等。
放射医学实践中的法律问题探讨
法规遵守
医生在从事放射医学实 践时,应严格遵守国家 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 准,确保医疗行为的合 法性。
半导体探测器法
利用射线在半导体材料中 产生的电信号来测量射线 剂量。
03
206放射医学技术(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206放射医学技术(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放射医学技术是一门与医学和工程学相关的学科,其主要应用于医学领域中的放射学方面。
放射医学技术师是负责执行医学影像学检查,并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患者影像资料的专业人士。
对于想要考取206放射医学技术(师)资格证书的人士来说,掌握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关于206放射医学技术(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的详细介绍。
一、解剖学知识1.头颅解剖学:掌握头颅各部位的骨骼结构及相关器官的位置关系。
2.胸部解剖学:了解胸腔内脏器官的形态结构及相互关系。
3.腹部解剖学:熟悉腹部脏器的位置、大小以及解剖结构。
二、生理学知识1.循环系统生理学: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心脏的生理过程。
2.呼吸系统生理学:掌握呼吸器官的结构、功能以及呼吸过程。
3.消化系统生理学:了解消化器官的结构、功能及食物消化过程。
三、病理学知识1.肿瘤学知识:了解各种肿瘤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以及影像表现。
2.感染病理学知识:掌握各种感染性疾病在影像学上的表现特点。
3.循环系统病理学知识:了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四、放射学知识1. X射线技术:掌握X射线的产生、发射和检测原理,了解不同部位的X射线检查方法。
2. CT技术:了解CT扫描的原理、影像采集方法以及参数设置。
3. 磁共振成像技术:了解MRI的原理、成像参数的设定以及影像优化方法。
五、辐射防护知识1. 辐射生物学:了解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方法。
2. 辐射防护法规:掌握国家关于医疗辐射防护的法规政策。
3. 辐射防护措施:了解X射线室、CT室等医学辐射工作场所的防护设施设置。
以上是关于206放射医学技术(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的详细介绍。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加强对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放射学和辐射防护等方面的学习,熟悉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通过扎实的学习和实践,考生将能够顺利通过206放射医学技术(师)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从而开启在放射医学领域的职业发展之路。
放射医学技术-基础知识-核心考点(16)
放射医学技术-基础知识-核心考点
(16)
41.X 线物理特性:穿透、荧光、电离、热作用。
42.X 线化学特性:感光、着色作用。
43.光电效应的产物有光电子、正离子、特性放射和俄歇电子。
44.光电效应的发生几率大约和能量的三次方成反比
45.康普顿效应的发生几率与物质的原子序数成正比,与入射光子的能量成反比,即与入射光子的波长成正比。
46.电子对效应的发生几率与物质原子序数的平方成正比,与单位体积内的原子个
数成正比。
47.相干散射是唯一不产生电离的过程。
48.线衰减系数的SI 单位是m-1;质量衰减系数的SI 单位是m²/kg。
49.铝当量的单位是mmAl。
50.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简称ICRU。
放射医学技术初级(师)备考“每日十记”之第7天
放射医学技术初级(师)备考“每日
十记”之第7天
1.光电效应的产物有光电子,正离子,特性放射和俄歇电子。
2.心脏中心线对准第六胸椎。
3.手正位摄影的中心线应对准第三掌骨远端。
4.常规胸椎正位摄影应取仰卧位,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对准台面中线。
5.在显影过程中造成照片灰雾增加的原因是
显影能力差。
6.CT增强诊断,影像密度变化分析时的参照物是所在器官正常组织。
7.足内斜位摄影中心线应对准第三跖骨基底部。
8.高压次级中心点接地是工作接地,而不是保护接地。
9.不产生栅切割效应的是x线中心线与栅平面顺向(顺铅条向)倾角。
10.未满18岁者不得在甲种工作条件下工作,
未满16岁者不得参与放射工作。
放射医学技术初级(师)备考“每日十记”之第19天
放射医学技术初级(师)备考“每日
十记”之第19天
1.垂体分泌的激素有生长激素,促激素,催乳素,促黑激素。
2.第三脑室两侧为背侧丘脑。
3.支气管扩张是因感染,阻塞,牵引等原因造成支气管壁的破坏而出现的局限性扩张,可继发感染,肺不张,根据形态可分为囊状,柱状和混合型扩张,可见轨道征及杵状纹理。
4.X线胶片的γ也称为胶片对比度。
5.心脏局部出现矛盾运动是室壁瘤的特点。
6.CR的主要缺点是时间分辨率较差,不能满足动态器官和结构的显示,另外空间分辨率
不如常规x线照片。
7.胸骨后前位摄影条件采用低千伏,低毫安,长曝光时间,以增加背景的运动模糊度。
8.增感屏对影像效果的影响:减少影像层次,降低影像分辨率,减弱影像颗粒性,降低清晰度,增加胶片感度,增加对比度。
9.脊髓的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骶2~44节段中。
10.单位距离(1cm)内,所含铅条数称为栅密度。
【放射技术】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学习
【放射技术】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学习基础知识1.数字X线成像方法的叙述是计算机X线摄影是数字化X线成像方式、非直接转换技术是数字化X线成像方式、直接转换技术是数字化X线成像方式、硒鼓技术是数字成像技术2.原子核结构的叙述是原子均由核及核外电子组成、电子沿一定轨道绕核旋转、核外电子具有不同壳层、K层电子半径最小3.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是结合力4.胃最明显的蠕动波在胃体部5.心脏大血管搏动的叙述是一般左心室搏动最强、左心室搏动在收缩期急剧内收、主动脉结搏动幅度与脉压有关、肺动脉搏动方向与左心室搏动相反6.椎骨的叙述是椎骨24块;椎管容纳脊髓;椎体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分;椎弓后缘正中向后方伸出,形成棘突7.与X线管产生X线的必要条件无关的是旋转阳极8.正常肺门在正位胸片上位于第2~4前肋间内带9.影响原发X线强度的因素是管电压、管电流、高压波形、靶物质10.对被检者的防护包括严格控制照射野、采取恰当的X线质与量、正确使用X线检查的适应证、提高影像转换介质的射线灵敏度11.X线的叙述是X线管电压增高,X线波长变短、X线质是由管电压决定、X线诊断范围X线量用mAs表示、X线质也可用HVL 表示12.X线防护标准的规定是全身均匀照射时≤50mSv/年;公众的个人剂量当量:全身≤5mSv;公众的个人剂量当量:单个组织≤50mSv;非放射专业学生教学期间有效剂量当量≤0.5mSv/年13.X线辐射损伤的影响因素是剂量率、X线剂量、照射方式、辐射线性质14.胆汁的生理作用包括中和一部分胃酸、乳化脂肪、促进脂肪酸的吸收、促进维生素A、D、E、K的吸收15.对椎间盘的描述是成人共有23个、周围由多层纤维软骨环组成、可缓冲外力对脊柱的震动、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16.对关节的描述是关节腔内为负压,并有少量滑液17.对鼻旁窦的描述是对发音产生共鸣18.肺下界在锁骨中线处相交于第6肋19.喉软骨中成对的软骨是杓状软骨20.属于外感受器接受的感觉是痛觉、温度觉、触压觉、光21.受激辐射的特点叙述是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有外来光子的刺激才会发生、辐射出的光子与诱发光子特征完全相同、外来光子的能量必须满足前后两个能级之差22.激光器的构成有工作物质、激发装置、光学谐振腔23.应用于医学领域的激光器的分类可按照工作物质形态、发光粒子、输出方式24.准分子激光器的描述是其工作物质是稀有气体及其卤化物或氧化物、输出波长从紫外到可见光、波长短、主要用于手术治疗25.安全措施是对激光系统监控管理、对工作环境监控管理、个人防护26.激光手术是以激光束代替金属的常规手术器械对组织进行分离、切割、焊接、截骨27.利用光动力学作用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有体表、组织间、腔内照射、综合治疗28.激光诊断的方法有激光光谱分析法、激光干涉分析法、激光散射分析法、激光衍射分析法29.决定原子能级的主要因素是主量子数30.决定轨道量子数的是磁量子数31.X线照片影像的5大要素包括密度、对比度、锐利度、颗粒32.焦点允许放大率的计算,正确的计算式是M=1+0.2/F33.属于肺实质的是肺泡34.接受双重血液供应的脏器是肝脏35.决定电子的自旋状态的是自旋量子数36.决定同一电子壳层中电子具有的能量及运动形式的是角量子数37.影像与实物不相似,称为影像失真38.滤线栅表面平均1cm中铅的体积(cm)称铅容积39.X线产生效率最低的整流方式是单相全波整流式40.与桡骨头关节凹相关节的是肱骨小头41.属于中空性器官的是食管、空肠、结肠、胃42.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是舌咽神经43.X线影像信息的传递及影像形成的叙述是被照体的信息分布于三维空间、被照体信息须经转换介质转换、X线诊断的信息来源于被照体、X线为传递被照体信息的载体44.减少放大的正确手段是缩小肢-片距45.照片斑点的说法是斑点增多可使影像模糊、荧光颗粒可致结构斑点、分结构斑点和量子斑点、X线量子越少斑点越多46.组成肌腱的主要组织是致密结缔组织47.成人肝位置的描述是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其最高点右侧相当于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的交点;其最高点左侧相当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隙的交点;平静呼吸时,肝上、下移动幅度为2~3cm48.两组织或物质间X线对比度最大的是骨与空气49.切线投影的目的是避免重叠50.神经胶质细胞的叙述是遍布于神经元胞体之间和突起之间;构成神经元生长分化和功能活动的微环境;对神经元有支持、营养、保护、绝缘和引导作用;神经元受损时,参与神经组织的再生51.消化器官功能的组合是肝脏--解毒、胰岛--参与调节糖代谢、肝脏--胚胎期参与造血、胰腺--参与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消化52.右肺下缘的体表投影在肩胛线处与第10肋相交53.平静呼吸时胸式呼吸以膈肌的活动为主54.血液中的液体成分是血浆55.与照片密度值成正比关系的是照射量56.由于半影造成的影像模糊称为几何学模糊57.对减少与消除散射线无关的措施是选择绿屏-绿片系统58.锐利度的表达式:S=(D-D)/H=K/H其中K代表的是对比度59.采用125kV摄影,滤过板应选用3mm铝+0.3mm铜60.胃的分部是:①胃底;②胃体;③胃窦61.X线胶片的γ也称为胶片对比度62.散射线含有率的定义是散射线在作用于胶片上的全部射线量中所占比率63.胸膜的下界在锁骨中线处相交于第8肋64.成年人的脊髓下端平第1腰椎下缘65.根据输血的原则,输血时应主要考虑的是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66.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67.屏-片系统模糊的叙述是原因之一是荧光体的光扩散、屏-片的密着不良产生模糊、荧光交迭效应也是模糊的原因、影像最大模糊是移动模糊68.与影像密度、对比度、锐利度都有关的是增感屏69.X线影像信息传递过程中,作为信息源的是被照体70.X线照片上相邻组织影像的密度差称为照片对比度71.实际应用中,限定照像放大倍数的是焦点尺寸72.照片上相邻组织影像界线的清楚明了程度称锐利度73.肋骨中可称为假肋的是第9肋74.输尿管的第3处狭窄位于膀胱入口处75.生长素的分泌部位在垂体76.透视检查的优点包括可进行动态观察、多角度进行观察、检查价格较低廉、可立即进行诊断77.入射光强度为透射光的10倍时,照片密度值应为 1.078.适当的X线量可改善照片对比度是因为把组织的密度值移到了胶片特性曲线的直线部79.X线管发出的射线束形状为锥形线束80.减小运动模糊的最有效方法是缩短时间曝光81.本身无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分布的结缔组织是软骨82.消化道组合是胃体下界--角切迹与胃下极连线、十二指肠--小肠中最宽的部分、结肠脾曲--横结肠左端与降结肠的移行部、肝外胆道--包括胆囊和胆总管83.内分泌激素作用的叙述是甲状旁腺激素--维持血钙平衡、褪黑激素--影响性腺发育、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体内糖类代谢、垂体激素--影响其他内分泌腺活动84.消化液分泌的叙述是胆汁的生成量与蛋白质的摄人量有关85.与X线对比度有关的因素是被照体组织密度86.属于人体基础代谢影响因素的是甲状腺功能亢进、体表面积、性别、阿狄森病87.产生X线对比度最好的系统是呼吸系统88.对球形病灶摄影,影像变形最小的是中心线通过病灶中心,并垂直胶片89.与聚焦栅距离界限值有关的因素是栅焦距90.最大管电流选择受到限制的原因在于X线管容量91.代表"观测者操作曲线"的英文缩写是ROC92.与肱骨构成肩关节的结构是关节盂93.初级排便中枢位于脊髓腰骶段94.焦点方位特性对有效焦点大小分布的描述是近阳极侧小95.使感光效应减小的因素是增大摄影距离96.照片影像局部出现模糊,原因可能是摄影时肢体移动97.应减少管电压值的病理因素有气胸98.与肱骨小头相关节的是桡骨头99.与胃后壁毗邻的结构是胰、左肾上半部、左肾上腺、横结肠100.区分心房和心室的标志是冠状沟101.激活胃蛋白酶原的是胃酸102.两组织间产生最大X线对比度的是骨与空气103.采用切线位摄影的理由是避免影像重叠104.改变摄影条件时,相应要增加管电流的是使用滤线栅105.由上下相邻椎骨上、下切迹围成的结构是椎间孔106.上消化道是指从口腔至十二指肠107.锐利度的叙述的是锐利度与对比度成正比、锐利度与模糊值成反比、锐利度与焦点面大小有关、锐利度与放大率有关108.按骨的分类,椎骨属于不规则骨109.属于小肠部分的是回肠110.有排泄管道的腺体是唾液腺111.能用来作X线接受转换介质的是光盘112.调整运动滤线栅时的叙述是运动时间应长于曝光时间的1/5 113.胸部照片中肺纹理的影像,形成的主要组织是血管114.输尿管有3个狭窄部115.食管下段局限性不规则收缩称为第三蠕动波116.唯一能与躯干骨构成关节的上肢骨是锁骨117.我国规定,不得参与放射工作的年龄限制为16岁以下118.胸膜的描述是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119.足骨的描述是趾骨共14块、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距骨下方与跟骨相关节、跖骨排列大致与掌骨相当120.在诊断X线能量范围内,光电效应的发生概率与光子能量的关系是与能量的三次方成反比121.通过颈静脉孔的结构是颈内静脉、舌咽神经、副神经、迷走神经122.骶骨的叙述是呈三角形;前面有4对骶前孔;骶前孔、骶后孔有骶神经通过;关节突与第5腰椎的下关节突构成腰骶关节123.γ照相机的叙述是是能对脏器中放射性核素分布一次成像的仪器、能显示脏器的功能与血流变化、γ照相机成像速度慢、显示脏器的形态124.有毛细血管分布的是骨髓125.CT检查辐射防护措施的叙述是定期检测扫描机房的X线防护和泄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扫描、做好扫描区外部位的遮盖防护、扫描时尽可能让陪伴人员离开126.X线发生效率的叙述是与管电压有关、与管电流有关、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成正比、与特征X线的波长无关127.X线防护原则的叙述是X线工作人员与被检者防护兼顾、缩短受照时间、增加照射距离、合理降低全民检查频率128.X线管产生连续混合线线束的原因是高速电子撞击靶原子核的情况不同、高速电子作用的靶面深度不同、高速电子由脉动电压加速、电子原始能量不同129.X线强度的叙述是量与质的乘积表示、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灯丝电子数决定X线量、脉动电压接近峰值X线强度大130.X线叙述是X线本质是一种电磁波131.趾骨、指骨、尺骨、腓骨是属于长骨132.翼点的描述是为额骨、顶骨、颞骨、蝶骨汇合处133.脊髓的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骶节段中134.膀胱肿瘤的好发部位是膀胱三角135.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是迷走神经136.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无机盐137.50kg重的健康人,其血量约为4L138.血浆中最主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Ⅲ和肝素139.心脏内兴奋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房室交界140.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141.正常情况下,肺通气阻力主要来自肺泡表面张力142.X线照片密度影响因素的叙述是感光效应与管电压的n次方成正比、感光效应与摄影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增感屏与胶片组合使用,影像密度大、密度与显影加工条件有关143.锐利度和模糊度的叙述是模糊度也称不锐利度、模糊度以长度(mm)量度、照片的锐利度与模糊值成反比、模糊值一定时,随对比度增加锐利度越好144.胸部摄影条件选择的特点是选择180cm的摄影距离、选择0.05~0.01s的摄影时间、选择100~125kV的高电压摄影技术、要考虑胸部疾患病理变化145.MTF的组合是MTF-影像清晰度的评价、屏-片体系MTF-使用矩形波测试卡、MTF上升--空间频率高、焦点MTF测定--傅氏变换法146.照片锐利度的叙述是不锐利的照片有漏掉病灶的可能、不锐利的照片影像边界不清、不锐利的照片易出现误诊、锐利度是模糊度的反义词147.血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为毛细血管148.胆汁中与脂肪消化、吸收有关的主要成分是胆盐149.构成X线照片几何因素的是失真度150.成对的脑颅骨是顶骨151.下呼吸道包括肺段支气管树152.喉软骨中最大的是甲状软骨153.肺下界在腋中线处相交于第8肋间隙154.脊柱的生理弯曲中颈椎、胸椎、腰椎、骶椎骨分别凸向前、后、前、后155.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在十二指肠球部156.产生精子的部位在睾丸157.属于X线影像的转换介质的是荧光屏、增感屏、滤线栅、X 线胶片158.照片密度值为2.0时对应的阻光率是100159.感觉器官的叙述是内耳是接受声波和位觉刺激的感受器;会厌处含有味细胞;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半规管属于内耳中的骨迷路160.滑膜关节具有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关节唇),并非每个关节所特有。
放射医学技术初级(师)备考“每日十记”之第15天
放射医学技术初级(师)备考“每
日十记”之第15天
1.黄韧带的附着部位在椎弓板和关节突内侧。
2.高压电路空载试验就是检验高压发生器内各高压部件的耐受能力。
3.旋转阳极启动的电子线圈一般安装在球管外阳极端,管套内。
4.永磁型由于磁体结构比较简单,可以设计成开放性磁体。
5.轴位是指中心线与被照体长轴平行的摄影体位,中心线不与被照体边缘相切。
6.X线的最短波长公式是λ=1.24/kVp(nm)。
7.静脉肾盂造影腹部加压引起休克症状,原
因是迷走神经兴奋。
8.直接影响照片影像密度的是显影。
9.体层照片上人眼所能辨认的某组织的清晰图像的厚度称体层面厚度,简称层厚。
10.确定颅内高压的x线诊断依据是颅内压增高,颅缝增宽。
放射医学技术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放射医学技术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单选题]1.不属于中空性器官的是()。
A.食管(江南博哥)B.支气管C.肾脏D.子宫E.膀胱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C项,肾脏属于实质性器官。
[单选题]2.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自旋产生的磁场称为()。
A.磁矩B.磁共振C.核磁D.碰力线E.电流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任何原子核都有一个特性,就是总以一定的频率绕着自己的轴进行高速旋转,我们把原子核的这一特性称为自旋。
由于原子核带有正电荷,原子核的自旋就形成电流环路,从而产生具有一定大小和方向的磁化矢量。
我们把这种由带有正电荷的原子核自旋产生的磁场称为核磁。
[单选题]5.关于肝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呈不规则楔形B.肝膈面与膈肌接触C.脏面朝向后下方D.肝门位于脏面中间部的横沟内E.肝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ABCD四项,肝外形呈不规则的楔形,可分膈面、脏面和下缘。
膈面隆凸,贴于膈下,肝的脏面朝向下后方,邻接许多脏器,脏面位于中间部的横沟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肝管、门静脉以及神经、淋巴管进出的门户。
E项,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在左季肋区,被胸廓所掩盖,仅在腹上区左、右肋弓间露出,直接与腹前壁接触。
[单选题]6.腕骨远侧列从桡侧向尺侧依次为()。
A.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豆骨、钩骨B.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C.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豆骨D.大多角骨,三角骨、头状骨、钩骨E.大多角骨、三角骨、豆骨、钩骨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腕骨:共有8块,从桡侧向尺侧,近侧列依次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列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
[单选题]7.在医用X线摄影时,一般使用的管电压是()。
A.5~10kVB.10~15kVC.15~25kVD.25~150kVE.150~200kV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在医用X线摄影时,一般使用25~150kV管电压产生的X线。
[单选题]8.以下不属于12对脑神经的是()。
放射医学技术师基础知识点
放射医学技术师基础知识点
1、人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2、结缔组织分为固有结缔组织(疏松、致密、网状、脂肪)、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
3、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新生儿红骨髓,5岁后称黄骨髓)
4、骨连接的方式有透明软骨结合、纤维软骨结合、骨性结合三种
5、脊柱有26块椎骨,椎体椎弓围成锥孔,椎弓根上下缘切记围成椎间孔,C1寰椎、C2枢椎
6、脑颅骨中成对的有颞骨和顶骨
7、1—7肋连于胸骨,称真肋。
8—10肋称假肋,前端借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成肋弓。
11—12肋称为浮肋。
8、鼻窦共4对:额窦、筛窦、蝶窦和上额窦。
放射医学技术初级(师)备考“每日十记”之第18天
放射医学技术初级(师)备考“每日
十记”之第18天
1.当量剂量是不同辐射类型对组织或器官形成辐射危害的度量。
2.X线下表现为肺血减少的征象可见于法洛四联症。
3.颌顶位又称为下上轴位。
4.心脏中心线对准第六胸椎。
5.胸腔积液及巨大肿瘤均可使纵隔向健侧移位。
6.病变与周围组织密度接近,为突出病变,CT窗的调整应当为适当调窄窗宽。
7.钨靶x线机,产生特征x线的最低管电压是70kvp。
8.正常成年人安静时通气/血流比值约为0.84。
9.激光打印系统由激光发生器,调节器,透镜,驱动电机和传输滚筒等组成。
10.CT扫描中常用的FoV是指扫描野。
放射医学技术士《基础知识》冲刺试卷三
放射医学技术士《基础知识》冲刺试卷三[单选题]1.属于上消化道的是()。
A.结肠B.盲肠C.十二指肠D.回肠E.直肠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以十二指肠为界,口腔到十二指肠称为上消化道,空肠以(江南博哥)下的消化道称下消化道。
[单选题]5.胃体的外侧缘称为()。
A.胃底B.胃小弯C.幽门管D.胃大弯E.幽门窦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胃体外侧缘为胃大弯,内侧缘为胃小弯。
[单选题]6.放射工作人员佩带个人剂量计的正确部位是()。
A.上臂B.上衣兜内C.裤子兜内D.左胸前E.背部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放射工作人员应将剂量计佩带在左胸前,以便随时使用。
[单选题]7.属于上呼吸道的是()。
A.口B.喉C.气管D.主支气管E.肺泡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
[单选题]8.肺门结构不包括()。
A.主支气管B.肺动脉C.肺静脉D.奇静脉E.支气管动脉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肺的内侧面又称纵隔面,此面中央部有一凹陷,称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进出。
[单选题]9.照射量的测量利用的是X线的()。
A.电离作用B.荧光作用C.感光作用D.穿透作用E.着色作用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直接准确地测出X线的多少是相当困难的,可根据X线特性用间接方法来测量,方法是利用X线在空气中产生电离电荷的多少来测定X线的照射量。
[单选题]10.不属于折光装置的是()。
A.角膜B.虹膜C.房水D.晶状体E.玻璃体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构成眼的折光系统。
[单选题]11.控制心活动的正常起搏点是()。
A.窦房结B.房室结C.房室束D.浦肯野纤维E.心房优势传导通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心的传导系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和房室束等。
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是心脏正常的起搏点。
[单选题]12.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
放射医学技术师基础知识讲解
放射医学技术师基础知识讲解于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半的切面是• A.冠状面• B.矢状面• C.横切面• D.正中面• E.水平面•答案:B关于解剖学姿势,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身体直立•B.两眼平视正前方•C.手背和足尖向前•D.手掌和足尖朝前•E.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答案:C更靠近人体正中矢状面的方位称为•A.前•B.后•C.内侧•D.近侧•E.上•答案:C在下肢,与外侧相同的方位术语又称•A.桡侧•B.胫侧•C.尺侧•D.腓侧•E.近侧•答案:DA.器官 B.系统 C.细胞 D.组织 E.细胞间质•1.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2.由细胞通过细胞间质构成的•3.由不同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4.由彼此相互关联的器官共同构成的结构•答案:C D A BA.正中矢状面 B.额状面 C.水平面 D.垂直面 E.垂直轴•1.垂直于水平面,上下穿过人体的线•2.平行于地平面,将人体分成上下两部分的面•3.垂直于水平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面•4.垂直于水平面,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两部分的面•答案:E C B A人体的基本组织不包括•A.结缔组织•B.肌组织•C.上皮组织•D.神经组织•E.骨组织•答案:E•组织分类•上皮组织• 1.单层扁平上皮• 2.单层立方上皮• 3.单层柱状上皮•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5.复层扁平上皮• 6.变移上皮•结缔组织:• 1.固有结缔组织• 2.软骨组织• 3.骨组织• 4.血液•肌组织: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神经组织: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下列不是长骨的是• A. 腓骨• B. 肋骨• C. 跖骨• D. 掌骨• E. 指骨•答案:B骨的分类:•长骨:长管状,四肢的骨头,比如肱骨、股骨、指骨、跖骨•短骨:立方状,比如手腕和足后部•扁骨:颅骨、胸骨、肋骨、肩胛骨•不规则骨:其中包括籽骨(存在于肌腱内,比如髌骨)•其他有椎骨、髋骨、上颌骨以下关于椎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一共有25个• B.一般由椎体和椎弓组成• C.第1颈椎又称枢椎• D.胸椎的棘突最短• E.椎体和椎弓围成椎间孔•答案:B椎弓和椎体围成• A. 椎间孔• B. 椎孔• C. 横突孔• D. 椎骨上下切迹• E. 椎管•答案:B椎间孔是由• A.椎体和椎弓围成• B.椎弓根和椎弓板围成• C.所有椎孔链接而成• D.由所有横突孔连接而成• E.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答案:E关于椎骨一般形态的描述,正确的是•A.成人共有31 块椎骨•B.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椎孔•C.椎体与椎弓之间围成椎间孔•D.椎弓伸出七个突起•E.以上都不是•答案:D有关股骨的描叙,不正确的是•A.是人体最长的骨•B.长度约占身高的1/4 •C.分为一体两端•D.股骨体后面有纵形骨嵴为粗线•E.股骨颈与体交界处有两个隆起,上外侧的方形隆起为小转子•答案:E以下关于骨髓描述正确的是• A. 全部位于长骨的骨髓腔内• B. 黄骨髓有造血功能• C. 胎儿和幼儿无黄骨髓只有红骨髓• D. 黄骨髓主要成为是水• E.红骨髓不会转变为黄骨髓•答案:C维持人体直立的主要肌是•A.竖脊肌•B.斜方肌•C.背阔肌•D.腹直肌•E.肩胛提肌•答案:B卵圆孔位于•A•额骨• B.颅前窝• C.颅中窝• D.颅后窝• E.枕骨•答案:C•(1)颅前窝:筛板、筛孔(嗅神经)等。
放射医学技术
:特别说明:打卡内容不区分技士、技师、中级,根据自己考试级别对照大纲学习。
2019.3.9基础知识1、体液约占体重的60%,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血浆约占体重的5%,组织液约占体重的15%。
2、中枢神经的髓鞘是由少突胶质细胞形成,周围神经的髓鞘由施万细胞形成。
3、颈动脉窦:是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位于平甲状软骨上缘处。
一般称为压力感受器,与血压调节功能有关。
4、眼球壁由外向内为纤维膜:角膜和巩膜;血管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视杆细胞能感受弱光不辨色;视锥细胞能感受强光并辨色。
眼球内容物:房水,玻璃体,晶状体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1.在X线管中产生的X线能与加速电子所消耗电能的比值,叫做X线的产生效率。
X线产生效率η等于X线功率(即X线的总强度)与高速电子流功率之比,η=KZUX线管产生X线的效率极低,一般不足1%,而绝大部分的高速电子能都在阳极变成了热能,使阳极靶面产生很高的温升。
2.影响连续X线产生的因素:靶物质、管电流、管电压、高压波形。
①靶物质:连续X线强度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成正比,在管电压和管电流相同的情况下,阳极靶物质的原子序数越高,产生的X线强度也越大;不同靶物质的X线谱高能端重合,是因为X线谱的最大光子能量只与管电压有关,与靶物质无关;不同靶物质的X线谱低能端重合,是因为X线管固有滤过和低能成分被管壁吸收的缘故。
②管电流:管电流的大小并不影响X线的质,在一定的管电压下,X线的强度取决于管电流,管电流越大,说明撞击阳极靶面的电子数越多,X线强度也越大,X线强度I与管电流i (mA)成正比,即:I∝i。
③管电压:X线束中的最大光子能量等于高速电子碰撞物质的动能,而电子的最大能量又取决于管电压峰值,所以改变管电压也就改变了最大光子的能量,整个X线谱的形状也随之发生变化,且连续X线强度I与管电压(kV)的n次方成正比,即:I∝V n(在诊断能量范围内,n近似为2)。
放射医学技术初级(师)备考“每日十记”之第12天
放射医学技术初级(师)备考“每日
十记”之第12天
1.肝的脏面位于中间部的横沟称为肝门,是肝固有动脉,肝管,门静脉以及神经淋巴管进出的门户。
2.骨囊肿的好发部位是长骨干骺端。
3.有效焦点是实际焦点在空间各个方向上的投影,标称焦点是在垂直于x线管长轴方向的投影。
4.X线管套内绝缘油的作用是绝缘和散热。
5.CT滤过的作用就是吸收低能x线,减少受检者的照射剂量。
6.肺脓肿多数急性空洞壁厚,内壁不光整,空洞常有液平面。
7.静脉尿路造影时压迫球倒八字型放置,利于阻断肾盂,肾盏对比剂经输尿管下流。
8.X线管焦点到成像介质(胶片,IP板,平板探测器等)的距离,称为焦-片距。
9.高分辨力CT扫描的特点易产生噪声,扫描层厚越薄,噪声越多,为降低噪声,最有效措施是提高管电压和增大mAs。
10.碘化油不适用于心脑血管造影。
放射医学技术初级(师)备考“每日十记”之第16天
放射医学技术初级(师)备考“每
日十记”之第16天
1.计算机x线摄影是1982年研制成功的。
2.CR中EDR的中文全称是曝光数据识别器。
3.DSA双能减影时,后一帧图像比前一帧图像的碘信号大约减少80%,骨信号大约减少40%。
4.常见的运动模糊是因被照体的移动产生,诸如肢体固定不良,患者不配合等。
尽可能短时间曝光,会减少曝光时肢体位移,是减少运动模糊的最有效办法之一。
5.胸骨角平对于第二肋前端。
6.有效焦点在摄影时膨胀的变化规律为管电流越大,焦点越大。
7.30kw的x线机组,管电流的调节范围是10~400mA。
8.控制心活动的正常起搏点是窦房结。
9.空间频率的单位是线对数/厘米(LP/cm)。
10.颈椎椎间盘CT扫描的层厚,层距通常为2~3mm,2~3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2.脊柱有26块椎骨,椎体椎弓围成锥孔,椎弓根上下缘切记围成椎间孔,C1寰椎、C2枢椎、C7隆椎,颈椎棘突最短。
—7肋连于胸骨,称真肋。
8—10肋称假肋,前端借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成肋弓。
11—12肋称为浮肋。
4.翼点是由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相交形成的H形骨缝,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5.胸骨角平对第二肋软骨。
6.肩关节下臂薄弱,是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的部位。
7.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外侧,起于胸骨柄和锁骨的内侧端,肌束斜向后上方止于乳突,一侧收缩头倾向同侧,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8.胸大肌起自胸骨、第1—6肋软骨和锁骨的内侧半,肌束斜向外上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下方,收缩时可使臂内收或旋内、前锯肌上部收缩时牵引肩胛骨向前.9.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位于腹直肌鞘内,上宽下窄,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若干个肌腹,腱划与腹直肌鞘的前层紧密结合,未与后层愈着。
10.三角肌起自锁骨的外侧份、肩峰和肩胛冈,止于三角肌粗隆,使关节外展,受腋神经支配。
11.上呼吸道最窄处是声门裂。
12.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的前份。
13.喉的支架软骨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
14.右主支气管较粗短,走向较直,故异物多进入右主支气管。
15.肺尖的体表投影相当于第七颈椎棘突的高度。
16.平静呼吸时,肺的下界在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与6、8、10肋相交。
17.深呼吸时两肺下缘可向上下各移动2~3cm。
18.肋胸膜和膈胸膜转折处形成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分。
19.膈神经走形于中纵隔内。
20.咽与食管的分界处平第六颈椎椎体下缘。
21.十二指肠属于上消化道的一部分,在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可分为上部(球部)、降部、水平部(横部)、升部;降部的后内侧壁的下端有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胰管和胆总管的共同开口处。
22.肝的脏面位于中间部的横沟称为肝门,是肝固有动脉、肝管、门静脉以及神经、淋巴管进出的门户。
23.左、右肝管汇合为肝总管,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为胆总管,宽度约为4~6cm。
24.胰腺有内分泌功能和外分泌功能,可分为胰头、胰体、胰尾三部分;十二指肠环绕胰头。
25.阑尾连于盲肠内侧壁。
26.胃小弯的最低处,有一切迹称角切记。
从角切记到幽门的部分是幽门部。
幽门部的大弯侧,有一不明显的浅沟,将幽门部分为右侧的幽门管和左侧的幽门窦。
临床上所称的胃窦即幽门窦,或是包括幽门窦在内的幽门部。
27.指肠上部、空肠、回场、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输卵管等;腹膜间位器官是指有三面被腹膜覆盖的器官,如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直肠上段、子宫、膀胱等;腹膜外位器官是指仅一面被腹膜覆盖的器官,如肾、肾上腺、输尿管、胰、十二指肠降部和下部、直肠中下部等。
28.牙齿以“十”划分四区,∟为左侧,罗马数字Ⅰ~Ⅴ表示乳牙,阿拉伯数字1~8表示恒牙。
29.食管:全长有三个狭窄,穿膈肌食管裂孔,上端与咽喉部相连,可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30.直肠中部阔大称为直肠壶腹,壶腹部有直肠横襞结构,肛管长3~4cm经常处于收缩状态。
31.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分解消化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作用。
32.胆囊位于肝的胆囊窝内,胆囊底与腹前壁相贴,胆囊容量为40~60ml呈长梨形,具有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无分泌功能。
33.十二指肠球部(上部)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34.主动脉弓的分支从右向左依次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35.在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壁有一卵圆形小体,称为颈动脉小球,为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中CO2浓度的变化。
36.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搏出,进入左心房;体循环由左心室搏出,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心冠状窦进入右心房。
37.心脏大致呈前后略扁的倒置圆锥形,长轴自心底部斜向心尖部,与身体中轴不一致。
心房接受静脉,心室发出动脉。
右房室口有三尖瓣,左房室口有二尖瓣。
心脏正常心跳的起搏点是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
38.左心房与右心房参与构成心底;左心缘主要由左心室形成。
39.颈外动脉在胸锁乳突肌深面上行,其主要分支有;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
40.肺静脉口通常有四个。
41.腹主动脉发出壁支、脏支两种分支,脏支成对的有:肾动脉、睾丸动脉(卵巢动脉);不成对的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
42.肝门静脉为一短粗的静脉干,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头后方汇合而成。
肝门静脉收集除肝外的腹腔不成对器官的静脉血。
43.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
淋巴经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回流入静脉。
44.毛细淋巴管为淋巴管道的起始部,它以盲端起始于组织间隙,也吻合成网状伴毛细血管分布。
45.肾单位失身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嗯哼肾小管两部分组成。
46.肾是形似蚕豆的实质性器官,表面有三层被摸包绕,由内内向外依次是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肾内侧缘凹陷为肾门,肾门是肾血第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出入的部位,出入肾门的结构由结缔组织包被称为肾蒂,包括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核淋巴管,右侧肾蒂较左侧短。
右肾较左肾略低,肾门约平第一腰椎。
47.成人膀胱容积为300~500ml。
48.脑分为六部分;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延髓,合称为脑干)。
49.躯体感觉区(运动区),位于中央后回(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前部)。
50.基底核是大脑半球髓质内灰质团块的总称,,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和杏仁体等。
51.下丘脑位于背侧丘脑的下方包括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和漏斗,其末端连有垂体。
下丘脑主要核团有视上核和室旁核,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能分泌血管升压素和催产素。
52.第四脑室是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室腔。
53.脊髓下端在成人平第一腰椎下缘。
54.脑和脊髓的被摸由外向内依次为硬模、蛛网膜、软膜。
55.脑神经共12对,可分为运动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感觉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前庭蜗神经)和混合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56.交感神经加快心跳、冠状血管舒张,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使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汗腺只受交感神经支配)57.副交感神经促进胰岛素分泌,使逼尿肌收缩。
58.内脏运动神经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1至腰3节段的灰质侧角内,副交感神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骶2至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
59.内分泌腺没有排泄管道,又称无管腺。
60.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体是甲状腺。
61.松果体位于背侧丘脑的后上方。
62.胸腺即使免疫器官又是内分泌腺,在青春期达到高峰,20岁后退化,45岁后渐被脂肪代替。
63.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构成眼折光系统。
64.听觉的感受器是耳蜗螺旋器。
65.正常成人的血量相当于体重的7%~8%。
66.红细胞的功能主要由血红蛋白完成,一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二是对机体产生的酸碱物质起缓冲作用(NaHCO3/H2CO3).67.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百分比。
68.肺通气的原始动力是呼吸运动,直接动力是大气压与肺内压之差。
69.肾小球滤过是指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分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滤入肾小囊中生成元鸟的过程。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
70.颅前窝内的眶板,有筛孔通向鼻腔,当颅底骨折时,鼻腔可有脑脊液流出。
71.食管的三个生理狭窄分别相距中切牙15cm(起始处)、25cm(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40cm(穿膈处)。
72.小脑位于小脑幕的下方,包括小脑半球和蚓部,小脑半球下面有小脑扁桃体。
小脑按形态结构和进化可分为:绒球小结叶(原小脑或古小脑),小脑前叶(旧小脑),小脑后叶(新小脑)。
在小脑左、右半球深部的髓质中,每侧各埋藏着4个神经核团,由内侧向外侧分别为顶核、栓状核、球状核和齿状核。
小脑中脚连于小脑和脑桥之间。
其主要成分为小脑传入纤维。
73.一般每层上的电子数最多是2n2个,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
74.电子壳层可用K,L,M,N,O,P等符号表示,电子亚层可用s,p,d,f,g,h等符号表示。
75.原子能级是结合能的负值,它们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76.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偶数自旋并不产生核磁,我们称这种原子核为非磁性原子核。
77.激光器的构成有工作物质、激发装置、光学谐振腔。
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康·伦琴发现X射线。
79.产生X射线的必备条件是电子源、高速电子流、阳极靶面。
80.诊断和治疗用的X线管的靶面由钨制成,乳腺的X线管用钼制成。
射线的最短波长只与管电压有关,X射线的产生效率与管电压和靶物质的原子序数有关。
82.靶原子的内层轨道电子被高速电子击脱,外壳层电子跃迁填充空位,多余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出,形成特征X线。
83.影响连续X线产生的因素有靶物质、管电流、管电压、高压波形。
线发生效率的公式为η=KZU。
试卷纠错:1.颅盖骨表层为密质,分别称内板和外板。
两板之间的松质称为板障,有板障静脉通过。
2.椎间孔内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3.所有椎弓之间均有黄韧带。
4.肺呈圆锥形。
5.深呼吸时肺下界在腋中线相交于第8肋间隙。
6.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降部。
7.胸部X线平片上,心右缘下段的构成结构为右心房。
8.成人膀胱的容积为350ml~500ml。
9.前列腺位于膀胱与尿生殖膈之间。
10.脊髓末端变细称为脊髓圆锥平第1腰椎体下缘。
11.肺换气的动力为呼吸膜两侧气体分压差。
12.基础代谢率的正常值是±(10%~15%),熟睡的时候BMP较低。
13.近端肾小管HCO3—被重吸收的主要形式是H2CO3。
14.一般对低能量射线采用铝滤过板。
15.吸收剂量: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电离辐射的能量。
;当量剂量:引起某些生物效应的危险。
;当量剂量率:单位时间内当量剂量的增量。
;比释动能:间接辐射粒子释放的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之和。
16.皮肤受照后色素沉着或脱失为Ⅰ度,皮肤角化过度为Ⅱ度,皮肤坏死溃疡、角质突起为Ⅲ度。
17.电子的能量是动能和势能之和。
18.表征原子的能量状态称为原子能级。
19.发射出X线的部件是阳极靶面。
20.腰椎椎体粗大,横断面呈三角形。
21.成对的脑颅骨有颞骨、顶骨,成对的面颅骨有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腭骨和下鼻甲。
22.胸膜的下界在腋中线处相交于第10肋。
23.男性尿道最狭窄的部位在尿道外口。
24.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
25.味觉不属于外感受器接受的感觉。
26.成年人血细胞生成的主要部位是红骨髓。
27.正常情况下肺通气阻力主要来自肺泡表面张力。
28.在胃中可被吸收的物质是水和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