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点成人高考数学复习不等式
成人高考数学必背公式
成人高考数学必背公式成人高考数学必背公式是参加成人高考的考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成人高考数学必背公式的总结,供考生们参考:一、集合与逻辑符号公式1.N+表示正整数集;Z表示整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R表示实数集。
2.集合元素的关系用符号表示:属于,不属于,包含,不包含等。
3.常用逻辑符号: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全称量词,存在量词等。
二、函数性质与定义域公式1.函数的单调性:增函数和减函数分别用“↑”和“↓”表示。
2.函数的奇偶性:奇函数和偶函数分别用“+”和“-”表示。
3.函数的定义域: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三、导数与微分公式1.导数的定义:f'(x)=lim(h→0)[f(x+h)-f(x)]/h。
2.导数的几何意义: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的斜率。
3.导数的基本公式:常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4.微分的定义:f'(x)=lim(h→0)[f(x+h)-f(x)]/h。
5.微分的应用:近似计算,误差估计等。
四、积分公式1.不定积分的定义:∫f(x)dx=F(x)+C。
2.定积分的定义:∫[a,b]f(x)dx=F(b)-F(a)。
3.常见的积分公式:常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五、三角函数公式1.三角函数的定义:sin(x),cos(x),tan(x)。
2.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和差角公式,积化和差公式,和差化积公式等。
3.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正弦曲线,余弦曲线,正切曲线等。
六、数列与极限公式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_n=a_1+(n-1)d。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_n=a_1*q^(n-1)。
3.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求和,等比数列求和等。
4.极限的定义:lim(x→x_0)f(x)=A。
5.极限的基本性质: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等。
七、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公式1.不等式的性质:对称性,传递性,加法单调性等。
2.不等式组的解法:取各不等式的解集的交集或并集。
高考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不等式:①用符号〉,=,〈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
②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④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
不等式的解集: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②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①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符号方向: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样,等号是不变的,他是随着你加或乘的运算改变。
在不等式中,如果加上同一个数(或加上一个正数),不等式符号不改向;例如:AB,A+CB+C在不等式中,如果减去同一个数(或加上一个负数),不等式符号不改向;例如:AB,A-CB-C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不改向;例如:AB,AxCBxC(C0)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改向;例如:AB,AxC如果不等式乘以0,那么不等号改为等号所以在题目中,要求出乘以的数,那么就要看看题中是否出现一元一次不等式,如果出现了,那么不等式乘以的数就不等为0,否则不等式不成立。
1.不等式性质比较大小方法:(1)作差比较法(2)作商比较法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对称性:a>bb>a②传递性:a>b,b>ca>c③可加性:a>ba+c>b+c④可积性:a>b,c>0ac>bc⑤加法法则:a>b,c>da+c>b+d⑥乘法法则:a>b>0,c>d>0ac>bd⑦乘方法则:a>b>0,an>bn(n∈N)⑧开方法则:a>b>02.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定理:(1)如果a、b∈R,那么a2+b2≥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2)如果a、b∈R+,那么(当且仅当a=b时等号) 如果为实数,则重要结论(1)如果积xy是定值P,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2;(2)如果和x+y是定值S,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大值S2/4。
高起专《数学》重点公式及考点总结
成人高考高起专《数学》复习资料考试注意要点1)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考试中可以使用计算器3)考试要求分为三个等级:了解、掌握、灵活运用一、集合和简易逻辑1.集合的概念(灵活运用)子集:对于集合A和集合B,如果A中的所有元素都能在B中找到,则集合A就叫做B的子集,记作:A包含于B,A⊆B并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B交集:由属于A且属于B的相同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B补集:绝对补集。
一般来说,设U是一个集合,A是U的一个子集,则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称为A在U中的补集2.简易逻辑(灵活运用)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命题。
命题真值只能取两个值:真或假。
真对应判断正确,假对应判断错误。
如:真命题:三角形的三角之和为180度如:假命题:人会飞充分条件:如果A能推出B,B不一定能推出A,那么A就是B的充分条件。
如:A为B的子集,即属于A的一定属于B,则有元素x属于A,就一定能推出x属于B必要条件:如果B能推出A,A不一定能推出B,则B为A的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A能推出B,B也能推出A,则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二、不等式和不等式组1.不等式性质一(灵活运用)1)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同减一个数,不等号方向不变,若a>b,则a±c>b±c2)不等式两边同乘或同除以一个正数,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同乘或同除以一个负数,方向改变2.不等式的性质二(掌握)1)如果a>b>0,c>d>0,那么ac>bd2)如果a>b,ab>0,则1/a<1/b3)如果a>b>0,那么a n>b n(n>1)4)|a+b|≤|a|+|b|三、函数1.函数定义域和值域(掌握)Y=f(x)中,x的取值范围即为函数的定义域,y对应x的取值范围为值域2.函数奇偶性(掌握)偶函数:若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称为偶函数。
高考数学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高考数学不等式知识点归纳在高考数学中,不等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不等式是数学中的一种关系,用于描述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它在解决实际问题、推导证明以及优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高考数学中的不等式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基本的不等式种类。
在高考数学中常见的不等式有三种形式:线性不等式、分式不等式和多项式不等式。
线性不等式是最基本的不等式形式,通常可以用一次函数的图像来表示。
对于一元线性不等式,我们可以通过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来求解。
一元线性不等式的解集通常是实数集的一个子集。
分式不等式在高考数学中出现频率较高。
它的解集通常需要考虑分母与零的关系,并且需要对不等号进行翻转。
解分式不等式时,我们需要将不等式转化为一个或多个分子分母恒正(负)的不等式,并结合分母与零点的关系进行讨论,最后得到合理的解集。
多项式不等式是高考数学的难点之一。
在解决多项式不等式时,我们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如配方法等,来处理等式的变形问题。
对于高次多项式不等式,我们常常需要借助于图像分析的方法来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接下来,我们继续介绍不等式的一些重要性质和定理。
这些性质和定理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不等式问题的重要工具。
首先是不等式的保号性质。
不等式的保号性质指的是在不等式的两侧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这个性质在不等式推导和解决问题时经常使用。
其次是不等式的传递性质。
不等式的传递性质是指如果 a > b,b > c,则有 a > c。
这个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等式的大小关系,从而简化问题的解决过程。
还有不等式的加减乘除性质。
不等式的加减乘除性质是指在不等式两侧同时乘以一个正数时不等号方向不变,在不等式两侧同时乘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改变。
这个性质可以帮助我们在解决不等式时进行运算的简化,特别是在多项式不等式中经常使用。
高三不等式必背知识点
高三不等式必背知识点在高中数学课程中,不等式是一个重要且普遍存在的概念,而解不等式是解析几何、函数、导数等数学领域的基础。
在高三阶段,不等式也是重要的数学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高三阶段必背的不等式知识点,包括基本不等式、三角不等式、均值不等式等。
一、基本不等式基本不等式是指数学中最基础、最常用的两个不等式:算术平均-几何平均不等式和柯西-斯瓦茨不等式。
1. 算术平均-几何平均不等式(AM-GM不等式)对于非负实数 $a_1、a_2、\ldots、a_n$,AM-GM 不等式定义为:$$\frac{a_1+a_2+\ldots+a_n}{n}\geq \sqrt[n]{a_1\cdot a_2\ldots a_n}$$其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_1=a_2=\ldots=a_n$。
2. 柯西-斯瓦茨不等式(Cauchy-Schwarz不等式)对于实数 $a_1、a_2、\ldots、a_n$ 和实数 $b_1、b_2、\ldots、b_n$,柯西-斯瓦茨不等式定义为:$$(a_1^2+a_2^2+\ldots+a_n^2)(b_1^2+b_2^2+\ldots+b_n^2)\geq (a_1b_1+a_2b_2+\ldots+a_nb_n)^2$$其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frac{a_1}{b_1}=\frac{a_2}{b_2}=\ldots=\frac{a_n}{b_n}$。
二、三角不等式三角不等式是指与三角函数相关的一系列不等式,在解析几何和三角学中有重要的应用。
1. 直角三角形的三角不等式对于直角三角形,设斜边为 $c$,两个直角边分别为 $a$ 和$b$,那么三角不等式定义为:$$a+b>c$$2. 一般三角形的三角不等式对于一般的三角形,设边长分别为 $a、b、c$,则有三种不等式:$$a+b>c, a+c>b, b+c>a$$其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均值不等式均值不等式是指反映一组数的平均值和什么程度相差的不等式。
全国成人高考高起点数学公式汇总成人高考《数学》公式汇总
全国成人高考高起点数学公式汇总1.平方差公式 22))((b a b a b a -=-+完全平方公式 2222)(b ab a b a +±=±2.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求根公式 aacb b x 242-±-=.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B A ⇒ A 叫B 的充分条件 B A ⇐ A 叫B 的必要条件B A ⇔ A 叫B 的充分必要条件(充要条件)4.函数定义域的求法:(1)分母不能为0;(2)偶次根内大于等于0;(3)对数的真数大于0.5.函数的奇偶性: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y=sinx 、y=tanx 、y=nx (n 为奇数) 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y=c(常量函数)、y=cosx 、y=nx (n 为偶数) 奇+奇=奇、偶+偶=偶、奇+偶=非奇非偶、奇⨯奇=偶、偶⨯偶=偶、奇⨯偶=奇 6.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y=ax 2+bx+c(a ≠0)7. (1)指数及其性质:1nn aa-=,1n a =,mn a = 01(0)a a =≠ (2)对数:log 10a =,log 1a a =运算性质: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log log n a a M n M =(3)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8.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平方项系数变为正数→令02=++c bx ax 解方程→口决 口决:(根大于号大于大根小于小 、小于号夹在两根之间) 9.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x a x a x a x a a x a>⇔<-><⇔-<<或10.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公式:11.导数公式:0)(='c (c 为常数),)()(1+-∈='N n nxx n n12.(1)利用导数判断单调性:0)(>'='x f y ,增函数;0<'y ,减函数(2)利用导数求切线方程:求导函数→把点横坐标代入导函数求导数即为k →))((000x x x f y y -'=- (0)(0x x y x f k ='='= )(3)求极值:求定义域→令导函数=0求根→列表(3行)→判断 (4)求最值:令导函数=0求根→求函数值(包括端点)→比较大小 1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函数值的符号:sin α:一二正三四负 cos α:一四正二三负tan α:一三正二四负1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商数关系:sin tan cos ααα=平方关系:22sin cos 1αα+= 15.诱导公式:“函数同名称,符号看象限”16.两角和与两角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αβαβ±±=二倍角公式:sin22sin cos ααα=, ααα2tan 1tan 22tan -=2222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17.正弦函数)sin(ϕω+=x A y 的周期公式:T=||2ωπ18.正弦定理:CcB b A a sin sin sin ==(正弦两边一对角,双角必定用正弦) 余弦定理:2222cos a b c bc A =+-,(三边必定用余弦,还有两边一夹角) B ac c a b cos 2222-+=, C ab b a c cos 2222-+=, 三角形面积公式:A bc B ac C ab S sin 21sin 21sin 21===19.向量)(),(2,21,1y x b y x a == 2121|a |y x +=,),(,112121 ),(y x a y y x x b a λλλ=±±=±b a y y x x b a ||||2121⋅⋅=+=•0 ,//21211221=+⇔⊥=⇔y y x x b a y x y x b a22122112,122,21,1||)(),(,)()(,)(点y y x x AB y y x x AB y x B y x A -+-=--=中点坐标公式:1212,22x x y y x x ++==20.直线的斜率:2121tan y y k x x α-==-点斜式:11()y y k x x -=- 斜截式:y kx b =+(b 为y 轴上的截距) 平行:1212,k k b b =≠, 垂直:k 1·k 2=-1,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d =21.(1)圆的标准方程:222()()x a y b r -+-=(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相离d >r ,相切d=r ,相交d <r(d 为圆心到直线距离)22.椭圆(到两焦点距离之和为定长2a )23.双曲线(到两焦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定长2a)24.抛物线(到焦点距离与到准线距离相等)25.排列数公式:) )(1()2)(1(个连续自然数相乘开始从m n m n n n n A mn +---= n A nn =全排列数:!123)2)(1(⨯⨯--= n n nn nm n m nA A C =组合数:(10==nn n C C ) 26.概率计算公式:)()(总结果数结果数事件即A n m A P =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B P A P B A P +=+ 对立事件概率计算公式:)(1)(A P A P -= 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B P A P B A P •=•28.样本平均数:)(121n x x x nx +++=样本方差:])()()[(1222212x x x x x x ns n -++-+-=。
2024成人高考高起专、高起本数学(理)-考点知识点汇编复习资料(完整版)
考点1实数1.实数的分类(1)有理数(2)无理数2.实数的相关概念(1)数轴(2)绝对值绝对值的意义: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实数a 的绝成考高起专、高起本数学(理)-考点汇编第一部分代数第一章数、式、方程和方程组(预备知识)对值可表示为a ,即,0,||0,0,,0.a a a a a a >⎧⎪==⎨⎪-<⎩若a,b 为实数,则(1)a ≥0,当且仅当0a =时取等号.(2)||||00a b a +=⇔=且0b =.(3)||||a a =-.(3)相反数(4)倒数3.实数的运算(1)运算法则数的运算顺序:先乘方、开方,然后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即从内往外的顺序)考点2整式的运算1.整式的加减运算2.整式的乘法运算(1)单项式乘单项式(2)多项式乘单项式(3)多项式乘多项式(4)常用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立方和、差公式:()()33223322(),()a b a b a ab bab a b a ab b +=+-+-=-++;完全立方公式:33223()33a b a a b ab b ±=±+±.3.多项式的因式分解4.分式的运算分式的加、减运算:a c ad bc ad bcb d bd bd bd ±±=±=.分式的乘法运算:ac ac bd bd⋅=.分式的除法运算:a c a d ad b d b c bc÷=⨯=.分式的乘方运算:nn n a a b b ⎛⎫= ⎪⎝⎭.注意:分式的运算结果一定要化为最简分式(或整式).5.二次根式考点3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形如)(m x +2=ɑ(ɑ≥0)的方程因式分解法,可化为()()0m x a x b ++=的方程公式法,求根公式为=b 2-4ɑc ≥0)配方法,若20ax bx c ++=不易分解因式,考虑配方为2()a x t h +=的形式,再开方求解总结常用方法:首选因式分解法,若不适用则选择公式法.(公式法适用于一切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3)根的判别式:24b 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的判别式,它与根的关系如下:①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④根与系数的关系:若12,x x 是方程20(0)ax bx c a ++=≠的两个根,则有12x x +=12,b cx x a a-=(韦达定理).如果1212,x x p x x q +==,则20x px q -+=是以1x 和2x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考点4方程组(1)方程组形如1112220,0a x b y c a x b y c ++=⎧⎨++=⎩的方程组称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其中123123123123,,,,,,,,,,,a a a b b b c c c d d d 均为实数.“元”指未知数的个数;“次”指末知数的最高次数.(2)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一般采用代人消元法或加减消元法求解.第二章集合与简易逻辑考点1.元素与集合一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1)集合中元素的三大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对于元素a 与集合A ,a ∈A 或a ∉A ,二者必居其一.(3)常见集合的符号表示及其关系图.数集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符号NN*ZQR(4)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Venn 图法.(5)集合的分类:集合按元素个数的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有限集常用列举法表示,无限集常用描述法表示.考点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关系定义表示相等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所有元素都相同A =B 子集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B 中的元素A ⊆B 真子集A 是B 的子集,且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AB注意:(1)空集用∅表示.(2)若集合A 中含有n 个元素,则其子集个数为2n,真子集个数为2n -1,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2n -2.(3)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4)若A ⊆B ,B ⊆C ,则A ⊆C.考点3.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并集集合的交集集合的补集符号表示A∪BA∩B若全集为U,则集合A 的补集为C U A图形表示集合表示{x|x∈A,或x∈B}{x|x∈A,且x∈B}{x|x∈U,且x ∉A}运算性质A∪A=A,A∪∅=A,A∪B=B∪A.A∩A=A,A∩∅=∅,A∩B=B∩A.A∩(C U A)=∅,A∪(C U A)=U,C U (C U A)=A特别提醒:1.A ⊆B ⇔A∩B=A ⇔A∪B=B ⇔C U A ⊇C U B.2.C U (A∩B)=(C U A)∪(C U B),C U (A∪B)=(C U A)∩(C U B).考点4.简易逻辑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 ⇒q 且q p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q 且q ⇒pp 是q 的充要条件p ⇔qp 是q 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p q 且q p3.重要结论1.若A ={x |p (x )},B ={x |q (x )},则(1)若A ⊆B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2)若A ⊇B ,则p 是q 的必要条件;(3)若A =B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4)若A B ,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5)若B A ,则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6)若AB 且BA ,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两个特征:(1)对称性:若p 是q 的充分条件,则q 是p 的必要条件,即“p ⇒q ”⇔“q ⇐p ”.(2)传递性:若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q 是r 的充分(必要)条件,则p 是r 的充分(必要)条件,即“p ⇒q 且q ⇒r ”⇒“p ⇒r ”(“p ⇐q 且q ⇐r ”⇒“p ⇐r ”).注意:不能将“若p ,则q ”与“p ⇒q ”混为一谈,只有“若p ,则q ”为真命题时,才有“p ⇒q ”,即“p ⇒q ”⇔“若p ,则q ”为真命题.第三章函数考点1.函数的单调性1.单调函数的定义增函数减函数定义一般地,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当x 1<x 2时,都有f (x 1)<f (x 2),那么就说函数f (x )在区间D 上是增函数当x 1<x 2时,都有f (x 1)>f (x 2),那么就说函数f (x )在区间D 上是减函数图象描述自左向右看图象是上升的自左向右看图象是下降的2.单调区间的定义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D 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 =f (x )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 叫做函数y =f (x )的单调区间.考点2.函数的奇偶性偶函数奇函数定义如果对于函数f (x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 (-x )=f (x ),那么函数f (x )是偶函数都有f (-x )=-f (x ),那么函数f (x )是奇函数图象特征关于y 轴对称关于原点对称考点3.二次函数(1)解析式:一般式:f (x )=ax 2+bx +c (a ≠0).顶点式:f (x )=a (x -h )2+k (a ≠0).两根式:f (x )=a (x -x 1)(x -x 2)(a ≠0).(2)图象和性质解析式f (x )=ax 2+bx +c (a >0)f (x )=ax 2+bx +c (a <0)图象定义域(-∞,+∞)(-∞,+∞)值域[4ac -b 24a,+∞)(-∞,4ac -b24a]单调性在x ∈(-∞,-b2a )上是减函数,在x ∈[-b2a ,+∞)上是增函数在x ∈(-∞,-b2a)上是增函数,在x ∈[-b2a,+∞)上是减函数最值当x =-b 2a 时,y 有最小值4ac -b24a当x =-b 2a 时,y 有最大值4ac -b24a奇偶性当b =0时为偶函数顶点(-b 2a ,4ac -b 24a)对称性图象关于直线x=-b2a成轴对称图形考点4.指数与指数运算1.根式(1)根式的概念根式的概念符号表示备注如果x n=a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n >1且n ∈N *当n 为奇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n 次方根是一个负数n a零的n 次方根是零当n 为偶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n a负数没有偶次方根(2)两个重要公式①na ≥0),a <0),n 为偶数.②(na )n=a (注意a 必须使n a 有意义).2.分数指数幂(1)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是a mn =na (a >0,m ,n ∈N *,n >1).(2)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是a -m n =1n a m(a >0,m ,n ∈N *,n >1).(3)0的正分数指数幂是0,0的负分数指数幂无意义.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a r ·a s =a r +s (a >0,r 、s ∈R );(2)(a r )s =a rs (a >0,r 、s ∈R );(3)(ab )r=a r b r(a >0,b >0,r ∈R ).考点5.幂函数函数y =x y =x 2y =x 3y =x12y =x -1图象定义域R R R {x |x ≥0}{x |x ≠0}值域R {y |y ≥0}R {y |y ≥0}{y |y ≠0}奇偶性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非奇非偶函数奇函数单调性在R 上单调递增在(-∞,0)上单调递减,在(0,+∞)上单调递增在R 上单调递增在[0,+∞)上单调递增在(-∞,0)和(0,+∞)上单调递减考点6.指数函数图象与性质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定义函数f (x )=a x (a >0且a ≠1)叫指数函数底数a >10<a <1图象性质函数的定义域为R ,值域为(0,+∞)考点7.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图象a >10<a <1性质定义域:(0,+∞)值域:(-∞,+∞)当x=1时,y=0,即过定点(1,0)当0<x<1时,y<0;当x>1时,y>0当0<x<1时,y>0;当x>1时,y<0在(0,+∞)上为增函数在(0,+∞)上为减函数第四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考点1.不等式的性质(1)对称性:a>b⇔b<a;(2)传递性:a>b,b>c⇒a>c;(3)同向可加性:a>b⇔a+c>b+c;a>b,c>d⇒a+c>b+d;(4)同向同正可乘性:a>b,c>0⇒ac>bc;a>b,c<0⇒ac<bc;a>b>0,c>d>0⇒ac>bd;(5)可乘方性:a>b>0⇒a n_>b n(n∈N,n≥2);(6)可开方性:a>b>0⇒na>nb(n∈N,n≥2).考点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高考数学中的不等式相关知识点详解
高考数学中的不等式相关知识点详解数学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而在数学中,不等式是重要的内容。
不等式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是许多数学理论和应用中的核心。
在高考中,不等式占有很高的比重,因此,在高考中,掌握不等式相关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解析高考中的不等式相关知识点。
一、基本不等式在学习不等式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了解基本不等式。
基本不等式是比较基本的不等式,是许多不等式的基础。
基本不等式的表达式为:a2+b2≥2ab。
其中,a和b为任意实数。
利用基本不等式可以解决很多的不等式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基本不等式来证明很多与不等式有关的结论。
例如,证明平均值不小于几何平均值,证明勾股定理等等。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就是带有二次项的一元不等式,它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或ax2+bx+c<0。
其中,a、b和c为常数,且a≠0。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有以下方式:1. 求解线性方程组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程左边进行变形得到:ax2+bx+c≥0。
然后再根据二次函数图像上跨过X轴的方法,画出图像并求出x的取值范围。
最后,将图像左侧和右侧的值代入不等式,进而解出不等式的解。
2. 二次函数图像法通过画出二次函数图像,找到函数图像上跨过X轴的点,并根据函数图像上跨过X轴的点,解出不等式的解。
3. 公式法通过求出方程式ax2+bx+c=0的根,即可解出不等式的解。
当a>0时,方程的根为: x1=(-b+√(b2-4ac))/(2a) 和 x2=(-b-√(b2-4ac))/(2a)。
当 a<0时,方程的根为: (-b+√(b2-4ac))/(2a)<x<(-b-√(b2-4ac))/(2a)。
三、二元不等式二元不等式是指包含两个变量的不等式式子,它的一般形式为:f(x,y)≥0或f(x,y)≤0。
其中,x和y是变量,称为未知数,f(x,y)是由x和y组成的表达式。
二元不等式的解法有以下方式:1.用集合表示法通过用集合表示法定义不等式的解集,可以清晰地看到不等式的解集。
成人高考高升专数学常用知识点及公式(打印版) (2)
成人高考高升专数学常用知识点及公式第1章 集合和简易逻辑知识点1:交集、并集、补集1、交集:集合A 与集合B 的交集记作A ∩B ,取A 、B 两集合的公共元素2、并集:集合A 与集合B 的并集记作A ∪B ,取A 、B 两集合的全部元素3、补集:已知全集U ,集合A 的补集记作A C u ,取U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 解析:集合的交集或并集主要以列举法或不等式的形式出现 知识点2A B 况第2章 知识点13. 不等式两边同乘或除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变“<”)解析: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同乘主要用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方面 知识点2:一元一次不等式1. 定义: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好次数是一次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2. 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移到左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移了之后符号要发生改变)。
3. 如:6x+8>9x-4,求x ? 把x 的项移到左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变成6x-9x>-4-8,合并同类项之后得-3x>-12,两边同除-3得x<4(记得改变符号)。
知识点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 定义:由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5. 解法:求出每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值,最后求这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交集(公共部分)。
①⎨⎧>5x 解为{x|x>5 } 同大取大 ②⎨⎧<5x 解为{x|x <3 } 同小取小知识点41. 2. 3. 知识点5:一元二次不等式1. 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
如:02>++c bx ax与02<++c bx ax(a>0))2. 解法:求02>++c bx ax (a>0为例)3. 步骤:(1)先令02=++c bx ax ,求出x (三种方法:求根公式、十字相乘法、配方法)推荐求根公式法:aacb b x 242-±-=(2)求出x 之后,大于取两边,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小于取中间,即可求出答案。
高考数学复习专题 基本不等式
高考数学复习专题基本不等式全国名校高考数学复优质学案、专题汇编(附详解)高考数学复专题:基本不等式一、基本不等式1.基本不等式:对于任意非负实数 $a$ 和 $b$,有 $a+b \geq 2\sqrt{ab}$,等号成立当且仅当 $a=b$。
2.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设 $a>0$,$b>0$,则$a$ 和 $b$ 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3.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1)如果积 $xy$ 是定值 $P$,那么当且仅当 $x=y$ 时,$x+y$ 有最小值 $2\sqrt{P}$。
2)如果和 $x+y$ 是定值 $P$,那么当且仅当 $x=y$ 时,$xy$ 有最大值 $\frac{P}{4}$。
4.常用结论:1)$a+b \geq 2ab$($a$,$b$ 为任意实数)。
2)$\frac{b^2}{a}+\frac{a^2}{b} \geq 2(a+b)$($a$,$b$ 为同号实数)。
3)$ab \leq \frac{a^2+b^2}{2} \leq (\frac{a+b}{2})^2$($a$,$b$ 为任意实数)。
4)$\frac{a}{b+c}+\frac{b}{c+a}+\frac{c}{a+b} \geq\frac{3}{2}$($a$,$b$,$c$ 为正实数)。
5)$2(a+b) \geq \sqrt{2}(a+b)$($a$,$b$ 为任意实数)。
6)$\frac{a^2+b^2}{a+b} \geq \frac{a+b}{2}$($a$,$b$ 为任意实数)。
7)$a^2+b^2 \geq ab$($a>0$,$b>0$)。
二、基本不等式在实际中的应用1.问题的背景是人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如物价、销售、税收等。
题目往往较长,解题时需认真阅读,从中提炼出有用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转化为数学问题求解。
2.经常建立的函数模型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分段函数以及 $y=ax+b$($a>0$,$b>0$)等。
成人高考高升专数学常用知识点及公式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成人高考高升专数学常用知识点及公式温馨提示:数学公式不能死记硬背,而是理解掌握后灵活运用,上课第一章 集合和简易逻辑知识点1:交集、并集、补集1、交集:集合A 与集合B 的交集记作A ∩B ,取A 、B 两集合的公共元素2、并集:集合A 与集合B 的并集记作A ∪B ,取A 、B 两集合的全部元素3、补集:已知全集U ,集合A 的补集记作A C u ,取U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 解析:集合的交集或并集主要以列举法或不等式的形式出现知识点2:简易逻辑概念:在一个数学命题中,往往由条件甲和结论乙两部分构成,写成“如果甲成立,那么乙成立”。
若为真命题,则甲可推出乙,记作“甲=乙”;若为假命题,则甲推不出乙,记作“甲≠乙”。
题型:判断命题甲是命题乙的什么条件,从两方面出发:①充分条件看甲是否能推出乙 ②必要条件看乙是否能推出甲 A 、 若甲=乙 但 乙=甲,则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B 、若甲=乙 但 乙≠甲,则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 、若甲≠乙 但 乙=甲,则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D 、若甲≠乙 但 乙≠甲,则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技巧:可先判断甲、乙命题的范围大小,再通过“大范围≠小范围,小范围=大范围”判断甲、乙相互推出情况第二章 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知识点1:不等式的性质1. 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减一个数,不等号方向不变2. 不等式两边同乘或除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3. 不等式两边同乘或除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变“<”)解析: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同乘主要用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方面 知识点2:一元一次不等式1. 定义: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好次数是一次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2. 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移到左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移了之后符号要发生改变)。
3. 如:6x+8>9x-4,求x ? 把x 的项移到左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变成6x-9x>-4-8,合并同类项之后得-3x>-12,两边同除-3得x<4(记得改变符号)。
成人高考高起点数学文复习资料(精选5篇)
成人高考高起点数学文复习资料(精选5篇)成人高考高起点数学文复习资料精选篇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主要用来区分命题的条件p和结论q之间的关系.本节主要是通过不同的知识点来剖析充分必要条件的意义,让考生能准确判定给定的两个命题的充要关系.难点例题已知关于x的实系数二次方程x2+ax+b=0有两个实数根α、β,证明:|α|2且|β|2是2|a|4+b且|b|4的充要条件.解题分析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命题意图:本题以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为考查对象,同时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及四种命题中等价命题的应用,强调了知识点的灵活性.知识依托:本题解题的闪光点是利用等价命题对题目的文字表述方式进行转化,使考生对充要条件的难理解变得简单明了.错解分析:对四种命题以及充要条件的定义实质理解不清晰是解此题的难点,对否命题,学生本身存在着语言理解上的困难.技巧与方法:利用等价命题先进行命题的等价转化,搞清晰命题中条件与结论的关系,再去解不等式,找解集间的包含关系,进而使问题解决.成人高考高起点数学文复习资料精选篇21、知识范围(1)导数概念导数的定义、左导数与右导数、函数在一点处可导的充分必要条件导数的几何意义与物理意义、可导与连续的关系(2)求导法则与导数的基本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反函数的导数、导数的基本公式(3)求导方法复合函数的求导法、隐函数的求导法、对数求导法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法、求分段函数的导数(4)高阶导数高阶导数的定义、高阶导数的计算(5)微分微分的定义、微分与导数的关系、微分法则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2、要求(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掌握用定义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的方法。
(2)会求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与法线方程。
(3)熟练掌握导数的基本公式、四则运算法则及复合函数的求导方法,会求反函数的导数。
(4)掌握隐函数求导法、对数求导法以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方法,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
高起点《数学》2020年成人高考真题及参考答案
【考情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三角函数.
【 应 试 指 导 】 由 于 x 为 第 一 象 限 角 , 故 sinx = 2sinxcosx=
1 − cos2x =
1
−
(
3 5
)2
=
4 5
,
因
此
sin2x
=
2×3×4=24.
5 5 25
12.【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三角函数的性质. 【应试指导】y=sin(x+2)是函数 y = sinx 向左平移 2 个单位得到的,故其对称轴也向左平移 2 个
18.【答案】-4 【考情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一元二次函数的性质. 【应试指导】由于函数开口向上,故其在对称轴处取得最小值,又函数过点(-1,0),(3,0),故其对称
轴为
x
=
−1+3 2
=
1,
fmin(1)
=
1
+
b
+
c,
而
f(
−
1)
=
1
−
b
+
c
=
0,f(3)
=
9
+
3b
+
c = 0,得 b =− 2, c =− 3, 故fmin(1) = 1 − 2 − 3 =− 4 19.【答案】0.432
【考情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随机事件的概率. 【应试指导】投篮 3 次恰有 2 次投中的概率为 32·0.62·0.4 = 0.432 20.【答案】9
【考情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数列的性质.
【应试指导】由题知
Sn=322,故有
a1=32,a2=S2
高起点成人高考数学复习不等式
贰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叁
此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与一元二次方程
肆
的判别式 以及一元二次函数
伍
的图象有关
方程有两个根x1和x2
方程无实根
方程ax2+bx+c=0的根
函数y=ax2+bx+c的图像
不等式ax2+bx+c>0的解
方程有一个根x0
.
二 次 函 数 的图像
一元二次方程 的解
形如 的解集为: 形如 的解集为:
STEP2
STEP1
定义 由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法:分别对组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求解,然后综合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05
两种常见的不等式及区间
06
本章复习提纲
一、不等式的概念及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
由基本性质,我们可以证明得到下面的性质
(2005年文科选择第9题)
设 ,且 则下列各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B
由不等式的解组成的集合叫做不等式的解集 如果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相同,那么这两个不等式叫做同解不等式 将一个不等式变为另一个与它同解的不等式的过程叫做同解变形 同解原理 不等式两边都加上(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 不等式两边都乘以(除以)同一个正数 不等式两边都乘以(除以)同一个负数,改变不等号方向
C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1、形如 的不等式及其解法
的解集为
的解集为
的解集为
的解集为
的解集为
2、形如 的不等式及其解法
1、解不等式 相当于解不等式
专升本不等式知识点及高频考题解析
专升本不等式知识点及高频考题解析在专升本考试中,不等式是数学科目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掌握不等式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方法,对于提高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不等式的知识点以及一些高频考题。
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对称性:若 a > b,则 b < a 。
2、传递性:若 a > b 且 b > c,则 a > c 。
3、加法法则:若 a > b,则 a + c > b + c 。
4、乘法法则:若 a > b 且 c > 0,则 ac > bc;若 a > b 且 c < 0,则 ac < bc 。
这些基本性质是解决不等式问题的基础,一定要牢记于心。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形如 ax + b > 0 或 ax + b < 0 (a ≠ 0)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题步骤:1、移项:将含 x 的项移到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
2、合并同类项。
3、系数化为 1 :当 a > 0 时,不等号方向不变;当 a < 0 时,不等号方向改变。
例如:解不等式 2x 5 > 3 ,移项得到 2x > 8 ,系数化为 1 得到 x> 4 。
三、一元二次不等式形如 ax²+ bx + c > 0 或 ax²+ bx + c < 0 (a ≠ 0)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二次不等式。
解题步骤:1、先求出一元二次方程 ax²+ bx + c = 0 的根(可用求根公式)。
2、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与 x 轴的交点情况,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若 a > 0 ,当判别式Δ = b² 4ac > 0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大于取两边,小于取中间”;当Δ = 0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 ≠ b /(2a) ;当Δ < 0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全体实数或无解。
例如:解不等式 x² 5x + 6 > 0 ,先解方程 x² 5x + 6 = 0 ,得到x = 2 或 x = 3 。
因为 a = 1 > 0 ,且Δ > 0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x < 2 或 x > 3 。
成考数学复习题
成考数学复习题成考数学复习题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修的科目。
而对于那些正在备考成人高考的人来说,数学更是必须要重点复习的内容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复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下面,我将为大家整理一些常见的成考数学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备考的同学们。
一、代数与函数1. 已知函数 f(x) = 2x + 3,求 f(4) 的值。
2. 解方程:2x + 5 = 17。
3. 求解不等式:2x - 3 < 7。
4. 已知函数 g(x) = x^2 + 3x - 2,求 g(-2) 的值。
二、几何与图形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A(2, 3) 和 B(5, -1),求线段 AB 的中点坐标。
2. 已知三角形 ABC,其中∠B = 90°,AB = 3,BC = 4,求 AC 的长度。
3. 在一个矩形中,长是宽的3倍,周长为 28,求矩形的长和宽。
4. 已知直径长为 10 的圆,求其面积和周长。
三、概率与统计1. 在一副扑克牌中,从中随机抽取一张牌,求抽到红心的概率。
2. 一共有 10 个人参加一次抽奖活动,其中 3 人将获奖,求一个人都不中奖的概率。
3. 一次调查中,有 50 人回答了问题,其中男性回答者占总人数的 60%,求男性回答者的人数。
4. 在一个班级里,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为 80 分,标准差为 5 分,求成绩在 70 分以上的学生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四、数与空间1. 将 45 分钟转换成小时和分钟表示。
2. 求 1/3 和 1/4 的最小公倍数。
3.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 3、4、5,求其体积和表面积。
4. 求 1/5 和 1/6 的最大公约数。
以上只是一部分成考数学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备考的同学们。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进行大量的练习,通过不断地做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时,对于一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要进行重点复习和强化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性质: 如果 a -b 0 ,那么 a b ;反之也成立。 如果 a -b<0 ,那么 a <b ;反之也成立。
不等式的性质
由基本性质,我们可以证明得到下面的性质
性质 1 如果 a b ,那么 b a ; 反之,如果 a b ,那么 b a (自反性) ; 性质 2 性质 3 性质 4 如果 a b ,且 b c ,那么 a c (传递性) 如果 a b ,那么 a c b c . 如果 a b , c 0 ,那么 ac bc ;
R
一元二次不等式
ax2 bx c 0
小于取中间 ( x1 , x2 )
的解集
六、两种常见的不等式
1、形如 (ax b)(cx d ) 0( 0) 的不等式的解法 这种形式的不等式可以根据一元二次方程 (ax b)(cx d )=0
的两根情况以及 x 2 的系数 ac 的正负来确定其解集。 例如 1、(3x 1)( x 3) 0
函数y=ax2+bx+c的图像
不等式ax2+bx+c>0的解
(, x1 )
( x2 , )
(, x0 )
( x0 , )
R
b 2 4ac
三个二次
0
y
y0
x1
0
0
y
y0
0
y
y0
二 次 函 数
y ax2 bx c
的图像
x2
x
0
y0
.
b 2a
(3)当 a 0 时 x a 的解集为 R 当 a 0 时 x a 的解集为 x 0
2、形如 ax b c, ax b c 的不等式及其解法 1、解不等式 ax b c 相当于解不等式
ax b c, c ax b c 即 ax b c,
形如
① 形如
ax b 或 ax b(a 0) 的不等式的解 ax b (a 0)
的解集为:
b x a
x
b ② 形如 ax b (a 0)的解集为: x a
b a
b a
x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
定义 由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 一次不等式组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此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与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 c 0 的判别式 的图象有关
b 2 4ac 以及一元二次函数 y ax 2 bx c
方程ax2+bx+c=0的根
0
b 2 4ac
0
方程有一个根x0
0
方程无实根
方程有两个根x1和x2
2、解不等式 ax b c 相当于解不等式
ax b c 或 ax b c
(2001 年成考题) 不等式 x 3 5 的解集是( B )
(A) {x | x 2} (C) {x | x 0}
(B) {x | x 8或 x 2} (D) {x | x 2} )
第三章 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考试复习大纲
了解不等式的性质。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 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可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不 等式,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表示不等式或不 等式组的解集。 会解形如 ax b c 或 ax+b c 的绝对值不等式
热 点 播 报
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不等式的 性质与运算;
区间:由数轴上两点间的一切实数所组成的集合叫做区间.
其中,这两个点叫做区间端点. 开区间:满足不等式 a x b 的所有实数的集合 {x | a x b} 记作 (a, b) 闭区间:满足不等式 a x b 的所有实数的集合 {x | a x b} 记作 [a, b] 右(左)开区间:满足不等式 a x b (或a x b)的所有 实数的集合 {x | a x b} (或{x | a x b}) 记作 [a, b) (或(a, b])
m n
x
3. 形如
x m, ,此时解集为 m xn x n,
m
n
x
x m, 4. 形如 ,此时解集为 x n,
m n
x
(2005年文科选择第2题) 1.不等式组
{
3 x 2 7
4 5 x 21
的解集为( B、 ( ,3] D 、[3,5]
.
如果 a b , c 0 ,那么 ac bc .
性质 5 性质 6
如果 a b 0 ,那么 a 2 b 2 . 如果 a b 0 ,那么 反之如果
a a b;
b ,那么 a b 。
(2005年文科选择第9题)
设 a、b R ,且a b 0 则下列各不等式中,
解法:经过同解变形,得到形如 ax 2 bx c 0(a 0)
或 ax 2 bx c 0(a 0) ,然后进行求解。
注: a 0 的情况可以通过乘以-1,改变不等 号方向转化成 a 0的情形进行求解。
形如的 ax2 bx c 0(a 0) 以及 ax2 bx c 0(a 0)
x
0
x
一元二次方程
ax2 bx c 0
的解
b 2a ( x1 x2 ) x1 , x2
x1 x 2
b 2a
无 实 根
一元二次不等式 大于取两边 ax2 bx c 0 (, x1 ) ( x2 , ) (, x0 ) 的解集
( x0 , )
以不等式为载体,考查函数的定义域以 及集合的表示。
本章复习提纲
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一元一次组不等式及其解法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两种常见的不等式及区间
一、不等式的概念及性质
不等式: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记号叫做不等号, 用不等号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常用的不等号有: > , <, , ,
解法:分别对组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 进行求解,然后综合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得到一元 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可以化为以下四种情况 (不妨设m n)
x m , 1. 形如 ,此时解集为 x n,
xn
m
n
x
x m, 2. 形如 ,此时解集为 x m x n,
2、( x 5)(3 2 x) 0
2、形如
(ax b) 0( 0) 的不等式的解法 (cx d )
这种形式的不等式与第一种形式,即 (ax b)(cx d ) 0( 0) 是同解不等式,因此可以转化为 (ax b)(cx d ) 0( 0) 的不 等式进行求解
② 不等式两边都乘以(除以)同一个正数
③ 不等式两边都乘以(除以)同一个负数,改变不等号方向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定义 只有一个未知数(一元),不等式未知数的最高次数 为1(一次)的不等式
解法:经过同解变形,例如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
类项、不等式两边都除以未知系数(为负数时,改变不等号
方向)等,得到形如 ax b 或 ax b(a 0) ,然后进行求 解。
(2008 年成考题)不等式 x 2 3 的解集是( D
(A) x 5或x 1
(C) x x 1或x 5
(B) x 5 x 1
(D) x 1 x 5
五、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定义 只有一个未知数(一元),不等式未知数的最高次数 为2(二次)的不等式
一定成立的是( B )
A、 a 2 b 2
1 1 C、 a b
B、
ab
D、 ac bc(c 0)
由不等式的解组成的集合叫做不等式的解集 如果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相同,那么这两个不等式叫做同解不等式 将一个不等式变为另一个与它同解的不等式的过程叫做同解变形 同解原理 ① 不等式两边都加上(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
C
)
A、( ,3) (5, ) C、(3,5)
(5, )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1、形如 x a, x a 的不等式及其解法
(1) 当 a 0 时 x a 的解集为 a x a
x a 的解集为 x a 或 x a
(2)当 a 0 时
x a 的解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