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我国慢性病防治干预措施的实施性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慢性病防治干预措施的实施性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刘文静;吴尚;钱爱兵【期刊名称】《医学与社会》【年(卷),期】2024(37)4【摘要】目的:分析我国慢性病防治干预措施的实施性研究现状,探讨影响慢性病干预措施实施的因素,为改善干预方案、提升干预措施的实施效率提供参考。
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PubMed数据库,利用EndNote软件进行文献筛选。
对纳入的慢性病防治干预措施实施性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主要关注发表年份、地区分布、干预措施和影响因素。
结果:慢性病防治干预措施的实施性研究逐渐增多。
慢性病一、二、三级预防相关干预措施的实施性研究分别占比为30.00%、34.44%、35.56%,研究类别均衡分布。
影响慢性病防治干预措施实施的因素从供需两方面共归纳出8个一级因素。
供方层面包括服务水平、政策保障、经费投入和媒体宣传,相关报道文献数分别为34篇、8篇、6篇和5篇。
需方层面包括知信行因素、个人因素、医疗保险和心理因素,相关报道文献数分别为50篇、49篇、12篇和6篇。
结论:需方层面的知信行因素和个人因素是影响我国慢性病干预措施实施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慢性病防治干预措施的实施性研究逐渐增多,但需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关注。
宣传教育是推动慢性病干预实施进展的重要手段,可利用个人-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模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总页数】8页(P30-36)【作者】刘文静;吴尚;钱爱兵【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5【相关文献】1.门诊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与药师干预措施观察2.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创议干预计划实施的依从性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3.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功能水平和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4.门诊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与药师干预措施5.天津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诊疗实施现状及负面影响因素质性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媒体报道真实性辩论辩题
媒体报道真实性辩论辩题正方观点(支持媒体报道真实性):媒体报道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准则,因为只有真实的报道才能让公众获得准确的信息,才能让社会得到真实的反馈。
首先,媒体报道真实性是为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人们通过媒体获取信息,如果媒体报道不真实,就会误导公众,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
其次,媒体报道真实性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
如果媒体报道不真实,就会造成对某些人或事物的不公平对待,从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因此,媒体报道的真实性是非常重要的。
名人名句,美国著名记者沃尔特·克朗凯特曾说过,“新闻报道的第一要务就是真实性。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媒体报道真实性的重要性。
经典案例,2014年,美国《纽约时报》因为报道不实被迫公开道歉,这一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媒体报道的真实性不容忽视。
反方观点(反对媒体报道真实性):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媒体报道往往受到政治、商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报道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首先,媒体往往会受到政治压力,因此报道会受到政治立场的影响,导致报道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其次,商业利益也会影响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因为媒体需要广告支持,所以会迎合广告商的利益,导致报道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因此,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并不是绝对的,需要审慎对待。
名人名句,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这句话告诉我们,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并不是绝对的,需要审慎对待。
经典案例,2019年,美国《华尔街日报》因为报道中国问题不实,遭到中国政府的处罚,这一事件表明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综上所述,媒体报道的真实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我们不能简单地要求媒体报道的绝对真实,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媒体报道的真实性。
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对待媒体报道,从多方面获取信息,形成自己的判断。
癌症患者死亡教育影响因素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DOI:10.19793/j.cnki.1006-6411.2021.03.006工作单位:1.442000㊀十堰㊀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2.442000㊀十堰㊀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3.442000㊀十堰㊀湖北医药学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杨微微:女,硕士,护师李亚玲:通信作者收稿日期:2019-11-23癌症患者死亡教育影响因素及干预的研究进展杨微微1㊀李亚玲2㊀袁㊀杰3㊀余丽丽1㊀雷㊀赛1摘要㊀本文对癌症患者死亡教育的研究现状㊁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了综述,从开展死亡教育计划㊁家属支持计划㊁医患互动平台及开展死亡教育课程培训等方面总结了干预措施,以期为促进癌症患者死亡教育发展提供借鉴㊂关键词:肿瘤;死亡教育;综述近年来,癌症对我国人群健康的威胁日益增加[1]㊂调查发现,随着疾病的进展存在严重的心理困扰的癌症患者有50%左右[2]㊂癌症患者自杀案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与患者心理苦痛无法得不到缓解显著相关㊂因此对癌症患者开展死亡教育,使其能够向死而生,缓解心理压力,有利于其找到生命的真正价值,提高生存质量㊂国外的死亡教育已经发展成完整而系统的教育体系,我国的死亡教育目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癌症患者的死亡教育研究近年来也不断增加㊂因此本文对癌症患者的死亡教育发展现状㊁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中促进癌症患者死亡教育发展提供参考㊂1㊀死亡教育的定义死亡教育(或称死亡学教育)旨在引导和帮助人们科学地㊁艺术地认识死亡㊁对待死亡,以及利用死亡学知识服务于医疗实践和社会的教育[3]㊂开展死亡教育作为深切的关怀系统,并非告诉人们如何去 死 ,而是对患者进行深入的关怀,使之更好地活着㊂尤其是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死亡教育可以帮助其对死亡产生正确的认知,帮助其建立恰当的死亡观,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向死而生,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努力去追求生命的价值,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4]㊂2㊀癌症患者死亡教育现状2.1㊀国外发展现状㊀国内外癌症患者死亡教育的发展现状存在较大差异㊂在美国㊁英国等西方国家,死亡教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系统的课程体系,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都已十分成熟㊂英国医务委员会将死亡教育培训纳入医学生的培养标准化内容,使医务人员能够对临终患者和家属进行照护管理[5]㊂全社会的积极参与㊁社会团体的高度响应是日本死亡教育活动的特点[6]㊂韩国系统化的死亡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较完善,能通过各种方式对癌症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如集体讨论与分享㊁观看视频㊁情感倾诉等,另外还证实了合理设计的死亡教育计划能够有效增加癌症患者希望和精神健康[7]㊂2.2㊀国内发展现状2.2.1㊀港台地区㊀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由于受国外死亡教育活动影响较早,死亡教育发展较好㊂20世纪80年代初,已经开始推动善终服务活动等生死教育活动的香港地区,并将死亡相关的教育培训纳入大多数高等教育院校课程体系,使得民众一直具有较强的死亡质量意识[7]㊂引入死亡教育理念后的台湾地区,构建了有本土传统文化特色㊁以死亡教育为核心内容的生命教育体系,以临终关怀与生死相关议题为主题进行开展㊂目前,台湾地区共有4l所院校已经设立生死教育相关的多类课程[9]㊂2.2.2㊀内陆地区㊀内陆地区由于民众普遍将死亡看作是避讳话题,因此针对死亡教育为数不多的相关研究中主要集中于对临终关怀的相关研究报道[9]㊂近年来随着癌症患者自杀事件频发,社会各界对癌症患者死亡教育的关注逐渐增强;已逐渐有较多研究者开始对癌症患者开始了死亡教育需求㊁死亡态度等的调查分析研究以及结合安宁疗护开展干预措施的研究㊂生前预嘱[10]㊁安宁疗护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也将促进死亡教育的发展㊂3㊀癌症患者死亡教育的影响因素3.1㊀社会因素㊀虽然死亡教育作为安宁疗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下发了‘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11],死亡教育广泛的社会支持仍然不足㊂受我国传统 重生忌死 文化和儒家思想影响,民众普遍存在重生避死的观念,缺乏对死亡教育的认同感,甚至普遍排斥,导致死亡教育从社会生活㊁家庭教育中基本缺失,严重阻碍了死亡教育的发展[12],加上 谈癌色变 的社会环境,民众对癌症缺乏正确的认知,对癌症患者开展死亡教育所面对的挑战比普通民众更大㊂3.2㊀患方因素3.2.1㊀心理因素㊀患者获知患病时往往会产生复杂的负性心理反应[12],惧怕肿瘤会夺走生命㊁愤恨肿瘤长在自己身上的不公平㊁感到悲观失望㊁陷入极度痛苦中等,严重者甚至出现心理休克㊂癌症患者最基本的心理变化是心境压抑㊁情绪变化多端㊁意志较薄弱,对周围的人㊁事㊁物表现得格外敏感[13]㊂如果贸然对患者进行死亡教育,可能会使患者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甚至演化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而进一步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并妨㊃51㊃当代护士2021年1月第28卷第3期(下旬刊)碍治疗;甚至使患者产生厌世的心理,引发悲剧,同时也给其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影响㊂3.2.2㊀认知因素㊀受到重生避死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人生的认知只置于生上面,对死则采取回避态度㊂癌症患者对死亡的认知便是不吉利,也正是由于对死亡话题的回避,使人们对死亡恐惧更加严重,同时给死亡教育的发展增加了障碍[4]㊂现代西方的死亡教育开展的目的是帮助学习最大限度坦然地面对死亡,努力地寻求宗教式的灵魂和自我认识的超越㊂我国癌症患者的死亡教育应在帮助其建立合理死亡认知的基础上,由死始㊁以生终,重在生的价值,战胜死的恐惧,提高生存价值㊂3.3㊀医务人员因素3.3.1㊀心理因素㊀在对患者进行死亡教育问题上医务人员常有矛盾心理,害怕因破坏患者的希望影响其治疗依从性[14]㊂大部分癌症患者的自我防御心理系统往往能使患者很快从诊断初期的怀疑和愤怒中平静下来,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㊂研究发现,医务人员可采取措施增加患者心理弹性,使患者能够对治疗心存希望,帮助病人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去对待疾病[15]㊂而对患者开展死亡教育,则有可能影响患者治疗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医患关系㊂3.3.2㊀专业化教育和培训不足㊀医院的特殊性,使其成为与生死相关事件接触最直接的场所,医务人员即死亡教育责无旁贷的教育者㊁实施者和推广者[6]㊂我国的死亡教育目前仍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尽管有部分院校率先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也仅限于死亡本质知识㊁临终关怀㊁死亡相关伦理㊁死亡文化等内容,但总体教学未形成系统化,内容泛化㊁简单零散[16]㊂专业化教育的不足使医务人员对死亡教育的知识储备存在不足,临床工作中针对医务人员的死亡教育专项培训较少,使得死亡教育实施缺乏动力㊂建议将死亡教育相关知识融入技能在岗前培训㊁任职教育㊁年度考核㊁继续教育等场景,必将促进癌症患者死亡教育发展㊂4㊀干预措施4.1㊀死亡教育计划㊀研究发现,适当设计的死亡教育计划可以降低癌症患者对死亡的恐惧程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思考生死的真正意义,减轻临终患者的不安情绪[7]㊂希望和精神健康水平提高,作为增加乳腺癌患者的希望和精神福祉的手段[17]㊂特别是在癌症复发后,患者承受了更大的心理压力,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也明显增加㊂死亡教育可以帮助识别不同类型的恐惧和焦虑,音乐疗法㊁阅读疗法和艺术疗法可将夸大的恐惧降低到正常水平,可以帮助癌症患者更充分地度过余生;而和医务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㊁温暖的信任关系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18]㊂研究表明,采用基于生命意义的死亡教育,能够使得原发性肝癌晚期病人的消极情绪有效改善,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19]㊂医护人员应加强生死观的教育,引导晚期癌症病人对将要面临的死亡做好准备,对患者有计划地进行死亡教育,帮助其舒适有尊严地离开㊂4.2㊀家属支持计划㊀癌症的发生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同样对家属的情绪状态㊁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也有严重的影响[20]㊂研究发现,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同时给予家属死亡教育,帮助他们适应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死亡,使其能更好地照顾和支持晚期癌症患者[21]㊂对癌症家属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支持,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状态[22],帮助其树立科学的生死观,正确面对患者的疾病和现实,并且帮助患者注重生命的高质量,实现癌症患者进行死亡教育的意义[23]㊂日本的家庭临终关怀中开展死亡教育研究显示,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死亡的接受度,能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度过患者生命最后的时间[23]㊂4.3㊀医患互动平台㊀癌症患者由于治疗周期较长,病情普遍较重是较为特殊的一类群体,患者的心理负担更重,承受着身心双方面的困扰[25];医患双方增加互动交流,可以有效减轻癌症患者的心理压力[26]㊂死亡教育作为较敏感的话题,更需要医患双方建立在良好的信任的基础上;同时通过开展死亡教育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支持,也能够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㊂研究发现,通过医患互动微信平台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死亡教育,能有效改善癌症患者的负面情绪和死亡态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7]㊂4.4㊀死亡教育课程培训㊀医务人员是死亡教育的先行者和推广者,而护士则作为接触癌症患者最久㊁提供服务最多的人群,应该更多地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关爱和尊重患者[28]㊂研究表明,死亡教育培训能使护理人员对癌症晚期临终患者的态度有效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正向改变,在临床真正开展临终关怀得到助益,并且促进癌症患者死亡教育的发展[29]㊂死亡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系统性的构建,从医学生开始了解死亡相关问题,协助其正确认识和面对自我和他人之死,得到死亡相关能力的训练,以更科学健康的心态安排和处理疾病和死亡等问题,更好地适应医㊁护工作岗位,为下一步的死亡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和指导[30]㊂研究指出,癌症患者死亡教育培训可以作为临床护士为成人癌症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的指南[31]㊂5㊀小结国外的死亡教育是从小学开始,构建了系统完整的教育体系,并且由于宗教信仰的关系,癌症患者对死亡的态度更坦然㊂国内近年来随着对生命教育的重视,无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长期存在死亡禁忌,对死亡的回避和恐惧导致死亡教育发展受阻;多数关于癌症患者死亡教育的研究停留在对医务人员和患者死亡态度的调查及癌症患者对死亡教育的需求,且已有少数针对癌症患者死亡教育干预方法和医学生死亡教育课程设计㊂未来我国研究者可基于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借鉴国外死亡教育的发展模式,不仅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资源,以及学校教育资源,针对普通人和医学专业人员分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达到死亡教育真正目的:向死而生㊁让人认识生命㊁珍惜生命及敬畏生命;将死亡教育纳入医务人员入职培训㊁继续教育项目,丰富培训形式,探索如何促进癌症患者死亡教育进一步发展,以达到生有质量㊁死有尊严,使癌症患者的生命虽有时限㊁价值无限,无憾舒适地离去㊂㊃61㊃TODAY㊀NURSE,January,2021,Vol.28,No.3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GilliganT,CoyleN,FrankelRM,etal.Patient-ClinicianCommunication: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OncologyCon⁃sensusGuideline[J].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Official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Oncology,2017,73(31):O2017752311.[2]㊀ZaboraJ,BrintzenhofeszocK,CurbowB,etal.Theprevalenceofpsychologicaldistressbycancersite[J].Psychooncology,2001,10(1):19-28.[3]㊀杨巧菊主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4]㊀迟西琴,迟品伟.论死亡教育中的死亡认知原则导向问题[J].医学与哲学(A),2016,37(8):77-80.[5]㊀MenyahE,BohraP.Callforintegratedapproachtodeathedu⁃cationinUKmedicalschools[J].MedicalTeacher,2015,38(6):1.[6]㊀罗羽,张慧兰.国内外死亡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与展望[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03):175-179.[7]㊀KimBR,ChoOH,YooYS.TheeffectsofDyingWellEdu⁃cationProgramonKoreanwomenwithbreastcancer[J].Ap⁃pliedNursingResearchAnr,2016,30:61-66.[8]㊀WongWY.TheConceptofDeathandtheGrowthofDeathAwarenessAmongUniversityStudentsinHongKong.[J].O⁃mega,2017,74(3):304-328.[9]㊀王健.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探索[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3:44-48.[10]姚惠芳,刘永彪,顾小燕,等.肺癌病人生前预嘱的认知及行为调查[J].护理研究,2020,34(7):1176-1180.[11]刘世晴,吴金凤,林振平,等.江苏省33所医养结合机构安宁疗护现状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32(3):7-10.[12]张慧兰,王丹,罗羽.国内外死亡教育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护理学报,2015,22(11):29-32.[13]姜永亲著强万敏.肿瘤护理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6.[14]ProdHommeC,JacqueminD,TouzetL,etal.Barrierstoend-of-lifediscussionsamonghematologists:Aqualitativestudy[J].PalliativeMedicine,2018,32(5):1021-1029.[15]陈琳琳,周娜,黄旭倩,等.希望水平在中年癌症病人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效应[J].护理研究,2019,33(8):1305-1308.[16]KastbomL,MilbergA,KarlssonM.Agooddeathfromtheperspectiveofpalliativecancerpatients[J].SupportiveCareinCancer,2017,25(3):933-939.[17]安碧,吴婷容.晚期肿瘤患者临终死亡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2):49-50.[18]DeekenA.[Deatheducationasawaytoimprovethequalityoflifeofcancerpatientsafterarelapse][J].GantoKagakuRyohoCancer&Chemotherapy,1995,22(Suppl1):22.[19]周晓丰,魏攀.基于生命意义的死亡教育在原发性肝癌病人晚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护理研究,2019,33(5):893-896.[20]蒋晓睿,周庆.死亡教育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11):1290-1292.[21]李永红,王彦哲,高晓霞,等.死亡教育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7,46(13):1812-1814.[22]余彩玲,孙强,蔡晓清.死亡教育联合人文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4):504-508.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9.04.028.[23]李永红,王彦哲,高晓霞,等.死亡教育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7,46(13):1812-1814.[24]KawagoeH,KawagoeK.DeatheducationinhomehospicecareinJapan.[J].JournalofPalliativeCare,2000,16(3):37-45.[25]刘生敏,陈丽萍,万学英,等.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睡眠障碍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5):1-4.[26]杨微微,李亚玲,袁杰,等.基于癌症患者视角的医患沟通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0,33(2):204-209.[27]林琴,唐丽娟,林鸿珍.医患互动微信平台对晚期胃癌患者死亡教育效果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20,21(1):35-37.[28]任晓华,关琼瑶,秦亚辉.云南省某肿瘤专科医院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调查[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5):5-8.[29]唐鲁,周玲君,李玉香,等.‘死亡教育“护士继续教育课程方案构建的研究[J].护理学报,2015,22(14):1-7.[30]张慧兰,王丹,罗羽.军医大学医学生死亡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21):63-67.[31]ZhaoSX,QiangWM,ZhengXN,etal.Developmentofdeatheducationtrainingcontentforadultcancerpatients:Amixedmethodsstudy[J].JournalofClinicalNursing,2018,27(23-24):4400-4410.(本文编辑:张和群)㊃71㊃当代护士2021年1月第28卷第3期(下旬刊)。
ICU患者早期活动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ICU患者早期活动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研究进展摘要:早期活动是加速ICU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但受患者自身以及医院早期活动护理干预方案、措施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早期活动效果差、频率低。
为充分发挥早期活动对ICU患者的有益价值,对早期活动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早期活动护理干预经验,优化护理干预策略。
关键词:ICU患者;早期活动;影响因素;护理干预;研究进展引言:经过大量临床试验证实,早期活动对加速ICU患者身体技能恢复、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临床秉持着鼓励ICU患者早期活动的原则,将ICU护理工作目标从降低死亡率转变到减低并发症发生率。
但从目前早期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差、活动频率低,据统计我国临床针对ICU患者的早期活动开展率不足20%。
为此,通过对ICU患者早期活动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强化医护人员对早期活动的认知以及干预能力,提高早期活动的效果。
1 ICU患者早期活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1.1受患者自身影响1.1.1受治疗影响ICU患者病情危重,随时有病情恶化、危及生命的可能,因此,需要接受镇静药物、机械通气、床旁血过滤、体外膜肺氧合等多种支持治疗,仪器的使用使患者不便下床活动;而镇静药物影响患者意识,据统计有63.5%患者无法接受早期活动训练因受到药物影响;且有研究中也表示大部分ICU患者受疾病影响,心肺储能低,活动时不适感强烈[1]。
1.1.2受情绪影响在疾病的影响下,患者因自身功能减退心理状态也发生改变,有临床研究中对ICU患者展开系统性评价,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其中失去信心、情绪消极的患者参与早期活动训练的频率较低,认为早期活动对疾病恢复并无实际价值。
整体上来讲,ICU患者普遍存在消极性差、自信不足问题,阻碍早期活动的进行。
1.1.3受疼痛影响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通常伴有实质性或潜在性的组织损伤出现,令人生理与心理均有不愉快体验,ICU患者中有70%存在明显疼痛,加重患者的应激反应,使患者情绪与身体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各项机能恢复。
循证医学——精选推荐
《循证医学》复习题供临床医学本科用一、选择题:第一章绪论(22个)(D)1.循证医学兴起于:A公元前1世纪B18世纪C19世纪末D20世纪90年代(ABCD)2.循证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对哪些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A医学研究B临床实践C医学教育D卫生事业决策管理(ABCD)3.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A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应基于当前可得的最佳研究证据B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技能C尊重患者的选择和意愿做出临床诊治决策D保证患者获得当前最好的治疗效果(ABC)4. 循证医学是哪些因素的有机结合?A最好的研究证据B医生的临床实践经验C患者的意愿D以上都不是(ABC)5.最好的研究证据来源于:A医学基础研究成果B系统评价C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D以上都不是(ABC)6.患者的意愿是指为获得最好的医疗服务而恢复健康的:A期望B需求C选择D妄想(ABC)7.循证医学必须遵循的三原则是:A当前可得最佳临床研究证据是其核心B医师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为技术保障C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为最高目标D医疗活动的便利为其运行的基础(ABC)8.循证医学的产生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A随机对照试验的问世B统计学方法的发展C临床流行病学的产生与应用D疾病谱的不断扩大(D)9.人类医学史上首次进行的规范的RCT(随机对照试验)是:A用橘子、柠檬及其他干预治疗维生素C缺乏病试验B评价放血疗法效果试验C血清治疗白喉试验D链霉素对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研究(ABCD)10.对RCT(随机对照试验)的高度评价有:A可与显微镜的发现相媲美B临床医学发展的里程碑C开创了临床医学研究的新纪元D是循证医学证据的主要来源(ABCD)11.临床医学获得深入发展的路径是:A发展临床流行病学B使直接为病人服务的临床医生经过严格训练C掌握生物医学科学D将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诊断和治疗过程中(ABCD)12.临床流行病学的特征是:A所研究的对象是病人群体而不是动物B所关心的是病人群体中临床事件的概率变化C分析临床事件是以一个完整的人体作为统计单位D是宏观研究临床问题的科学(ABC)13.对临床流行病学的多种称谓有:A临床医学的基础科学B临床研究的方法学C临床研究的“建筑学”D以上都不是(ABCD)14. 对循证医学的提出作出卓越贡献的有:A英国著名流行病学家、内科医生Arichie CochraneB英国著名临床医生、循证医学专家Iain ChalmersC加拿大著名内科医生、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ttD美国McMaster大学医学院教授Gordon Henry Guyatt(ABCD)15. Cochrane协作网的主要组成是:A12个Cochrane中心B1个Cochrane工作网、1个用户工作网C51个专业协作组D11个方法学组、1个协作网指导组(ABCD)16.循证医学教育的方式是将循证医学课程开设于:A本科生B研究生C全科医师D毕业后教育(C)17. 循证医学研究包括:A高质量证据的生产B临床实践应用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ABCD)18. 制定“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统一标准”的工作组成员有:A临床试验研究专家B统计学家C流行病学家 D 生物医学杂志编辑(ABCD)19.世界卫生组织实施临床试验统一注册制度的目的是:A透彻了解研究设计和应该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实施过程B了解研究及其结果的可靠程度C协调重复的临床试验D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20.我国循证医学的发展步伐包括:A派出临床医师到国外学习临床流行病学B在华西医科大学成立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中国Cochrane中心)C国际Cochrane协作网批准中国Cochrane中心注册D创办《中国循证医学杂志》(ABCD)21. 循证医学的思想灵魂是:A基于问题的研究B遵循证据的决策C关注实践的后果D后效评价、止于至善(ABCD)22. 循证医学的实践模式是:A提出问题,收寻证据B评价分析,决策实践C后效评价D持续改进,止于至善第二章提出临床问题(10个)(C)23.临床医师实践循证医学的身份是:A研究者B应用者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C)24.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时,提出问题应以()为中心?A患者B患者所患疾病存在的重要临床问题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ABC)25.临床医师每天与患者面对,应该善于在临床实践中:A观察问题B发现问题C提出问题D思考问题(ABCD)26.提出临床问题应具备的条件有:A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和同情心B丰富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C一定的人文科学及社会、心理学知识D扎实的临床基本技能(ABCD)27.在临床医疗实践过程中,问题常来源于哪些情况?A病因、病史和体格检查 B 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C诊断性试验和治疗D预后和预防(C)28.临床问题大致都是:A背景问题B前景问题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C)29. 背景问题的构建包括:A问题词根加动词B一种疾病或疾病的某一方面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ABCD)30.前景问题的构建包括:A诊断与鉴别诊断B干预措施C病因D预后(ABCD)31. 提出临床问题的注意事项有:A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关键问题B确定问题的范围C关注患者所关心的问题D为临床科研提出问题(ABCD)32.要提出一个好的临床问题,临床医生需要:A深入临床实践,勤于思考B具备基础扎实的临床专业知识和技能C跟踪本专业研究进展,从患者角度思考D经常与同行讨论交流第三章研究证据的分类、分级和来源(10个)(C)33.临床研究证据按照研究方法分类分为:A原始临床研究证据B二次临床研究证据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ABCD)34.临床研究证据按照研究问题分类分为:A病因临床研究证据B诊断临床研究证据C预防及治疗临床研究证据D预后临床研究证据(ABCD)35.临床研究证据按照用户需要分类分为:A系统评价B临床证据手册、临床实践指南C临床决策分析D卫生技术评估、健康教育资料(ABCD)36.临床研究证据按照获得渠道分类分为:A公开发表的临床研究证据B灰色文献C在研的临床研究证据D网上信息(ABCD)37. 原始研究证据主要包括:A随机对照试验、交叉试验B队列研究、横断面调查设计C前后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D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ABCD)38.其他形式的随机对照试验有:A半随机对照试验B非等量随机对照试验C组群随机对照试验D单个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ABCD)39.队列研究又称为:A前瞻性研究B发生率研究C随访研究D纵向研究(ABC)40.临床医生主要使用的临床研究证据有:A临床实践指南B临床决策分析C临床证据手册D以上都不是(ABCD)41.证据分级须参照的因素有:A论证强度B风险性C费用D计算利弊的平衡点(ABCD)42.目前常用的证据来源有:A数据库B杂志C指南D专著第五章循证医学常用统计方法(5个)(ABCD)43.统计工作和统计研究的全过程分为以下步骤:A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C)44.频数分布的重要特征是:A集中趋势B离散趋势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ABCD)45.常见的平均数有:A算术平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百分位数(ABCD)46.离散趋势的统计学描述有:A极差B四分位数间距C方差、标准差D变异系数(ABCD)47.循证医学常见的“率”有:A发病率B患病率C病死率D治愈率第七章系统评价(3个)(ABCD)48.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应用条件有:A干预试验Cochrane系统评价B研究背景C研究目的 D 纳入和排除标准(ABCD)49.按照偏倚的来源可将其分为:A选择性偏倚B实施偏倚C减员偏倚D测量性偏倚(ABCD)50.为避免实施偏倚,须采取“盲法”,施盲的对象可以是:A受试者B实施干预者C结果测量者D统计分析人员第八章病因和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6个)(ABC)51.病因包括:A外界客观存在的生物、物理、化学和社会等有害因素B人体本身的不良心理状态C遗传缺陷D以上均不是(ABC)52.病因的致病效应非常复杂,包括:A单一病因引起一种疾病B一种病因引起多种疾病C多个病因综合作用引起一种疾病D没有病因也会发生疾病(ABC)53.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发病,是一个复杂的效应过程:A涉及宿主、致病因素和环境因素B取决与机体内部的各种病理生理和免疫防卫机制C受外界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影响D以上均不是(ABC)54.评价病因和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的原则有:A真实性评价B重要性评价C适用性评价D以上均不是(ABCD)55.影响病因和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真实性评价的因素有:A除暴露的危险因素外,其他重要特征在组间是否可比B测量各组暴露因素和临床结局的方法是否一致C是否随访了所有纳入的研究对象,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D研究结果是否符合病因的条件(ABCD)56. 评价病因和不良反应研究证据适用性的因素有:A你的患者与研究对象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研究结果不能用B你的患者发生疾病(或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如何?C你的患者对治疗措施的期望和选择如何?价值观如何?D是否有备选的治疗措施?第九章诊断试验的评价和应用(4个)(ABCD)57.诊断试验的重要性评价的指标有:A特异度B敏感度C似然比D验前概率和验后概率(C)58.用于鉴别诊断的诊断试验特异度达到多少可称为高特异度?A65% B75% C85% D95%(ABCD)59.诊断试验证据真实性的简单标准有:A是否与目标疾病的参考标准独立地进行了盲法比较?B是否纳入适当的研究对象?C研究采用的金标准是否与诊断试验无关?D测量诊断试验的方法在另一组受试对象中也能得到可靠结果?(ABC)60.诊断试验的适用性评价应考虑:A该诊断试验在本地是否能实施、经济上能否承担、准确性如何B根据该诊断试验产生的验前概率是否符合临床估计C由此产生的验后概率是否影响对患者的处治和对患者有利D该诊断试验能否对医院、科室、个人产生经济效益第十章治疗性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5个)(ABCD)61.治疗要达到的目的有:A治愈或根治疾病B延缓疾病的进程C预防或减少疾病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D缓解症状,改善脏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ABCD)62.评价治疗性研究证据的真实性的条件有:A研究对象是否随机分配B是否隐藏了随机分配方案C组间基线是否可比D随访时间是否够长(C)63. 评价治疗性研究证据的重要性的条件有:A治疗措施的效应大小如何?B治疗措施效应值的精确性如何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ABCD)64.如何应用评价后的文献结果解决病人的问题?A你的患者是否与研究对象差异较大,导致结果不能应用?B该治疗措施在你的医院能否实施?C你的患者从治疗中获得的利弊如何?D患者对治疗结果和提供的治疗方案的价值观和期望如何?(C)65.治疗性研究中,常见的偏倚有:A沾染B干扰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第十一章疾病预后的证据评价(6个)(ABC)66.患者预后问题一般都包含哪些因素?A定性的,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发生B定量的,这些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C时序的,这些结果大约过多久会发生D定位的,这些结果大约会在什么场所发生(A)67.预后研究最常用的方案是:A队列研究B随机对照试验C纵向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ABC)68.疾病预后的循证步骤有:A提出临床问题B检索研究文献C证据评价D结果报告(ABCD)69.影响预后证据质量的主要偏倚有:A收集偏倚B存活队列偏倚C迁移性偏倚D测量性偏倚(ABCD)70. 影响预后证据质量的其他因素有:A人口学特征B疾病状况C经济、家庭因素D心理及依从性(ABCD)71.影响预后证据的真实性评价的标准有:A证据中样本的代表性B对样本进行完整的随访C结果采用客观指标,判断采用盲法D调整其他因素第十二章临床经济学评价(ABCD)72.临床医生作出决定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有:A诊断、治疗措施的有效性B诊断、治疗措施的安全性C病人的生活质量D卫生资源的消耗(ABC)73.成本的类型有:A直接成本B间接成本C隐性成本D无形成本(ABC)74.效果的类型有:A效果B效用C效益D效能(ABCD)75.对待具体的医疗保健措施的不同观点有:A病人及家属希望最大程度得到可能的医疗服务B医疗机构关心服务效果及自身的经济效益C卫生行政部门考虑以有限资源为多数人提供有益的服务D医疗费用支付单位希望医疗费用越少越好二、名词解释:1.Meta分析:Meta分析是一类用以比较和合成针对同一科学问题研究结果的统计学方法,其结论是否有意义,取决与所纳入的研究是否满足一定的条件。
网络成瘾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网络成瘾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目录一、网络成瘾测量工具研究进展 (2)1. 网络成瘾定义及标准 (3)2. 测量工具的发展历程 (4)3. 当前主流测量工具介绍 (5)3.1 问卷调查法 (6)3.2 行为观察法 (7)3.3 生理指标检测法 (9)4. 新兴测量方法与技术的探索 (10)4.1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11)4.2 神经科学研究方法 (12)二、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3)1. 心理学视角 (14)2. 社会学视角 (16)3. 生物学视角 (18)4. 综合因素模型 (19)三、网络成瘾干预策略研究进展 (21)1. 早期预防与教育策略 (22)2. 心理干预与治疗手段 (23)3. 家庭与学校支持体系构建 (24)4. 社区与社会的综合干预措施 (25)四、网络成瘾测量工具在干预策略中的应用 (26)1. 测量工具在干预目标设定中的应用 (27)2. 测量工具在干预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28)五、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展望 (29)1. 研究方法上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31)2. 影响因素研究的深入与整合方向 (31)3. 干预策略的完善与创新方向 (32)六、结论 (34)1. 网络成瘾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现状概述 (36)2. 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37)一、网络成瘾测量工具研究进展网络成瘾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对其测量工具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国内外已经开发出多种网络成瘾测量工具,这些工具在评估个体网络成瘾程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国外。
IGD)。
CIDI)的互联网使用部分以及美国心理学会发布的《网络成瘾临床实践指南》中的网络成瘾筛查工具等。
这些量表和工具通常采用自我报告、行为观察和心理生理评估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以更全面地评估个体的网络成瘾状况。
近年来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成瘾测量工具。
例如。
AIAS),该量表包括六个维度,即网络游戏成瘾、网络社交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消费成瘾和网络时间成瘾,适用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评估。
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与干预措施
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与干预措施产后抑郁症是指女性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失眠、食欲改变等。
这种症状不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母亲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还可能导致母婴安全问题。
因此,研究产后抑郁症和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非常重要。
一、研究进展许多研究表明,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多因素复合因素导致的疾病。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均可能参与其中。
其中,生理因素主要包括荷尔蒙水平的改变。
分娩后,女性体内荷尔蒙水平会下降。
这种下降会影响女性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产前焦虑、孕期忧虑等。
这些焦虑和忧虑可能会在分娩后持续存在,进一步导致产后抑郁症。
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也会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例如家庭关系、工作压力、经济情况等。
此外,研究还表明产后抑郁症与孕产期和产后的营养状况有关。
孕期和分娩后营养不良不仅对母亲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和未来的健康状况。
而恰当的营养和补充维生素,不仅可以预防孕产期疾病,同时也能有效地缓解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二、干预措施治疗孕期和产后抑郁症的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干预、药物治疗、中医针灸、心理学干预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等。
其中心理干预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亲子互动治疗、音乐疗法和动态疗法等。
可以通过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改变患者的思考方式,进而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抗抑郁药物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控制神经递质的水平来缓解症状。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显著缓解症状,但也有一些副作用和风险需要考虑。
中医针灸可以通过针刺身体的特定区域来调节身体的能量流。
这种治疗方法相对安全,但需要寻找合格的医生进行针灸治疗。
心理学干预主要包括通过和产妇直接沟通的方式,帮助其自我认识、排解不良情绪、塑造良好心态等,以达到缓解产后抑郁症的目的。
生活方式改变可以通过锻炼、保持积极心态、并寻求更多的社会关爱等方式进行。
例如,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支持和理解,同时也可以加强个人的爱好活动,进行保健保健训练等等。
护理研究 试题 答案
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单项选择题1.护理研究中最关键的阶段是(B )A.科研设计B.选题和确立课题的过程C.收集资料D.撰写论文2.护理研究问题主要来自( A )A.护理实践B.文献C.论述报告D.他人工作3.通过观察指标获得数字资料的研究方法属于( D )A.质性研究B.现象学研究C.人种学研究D.量性研究4.下列哪项属于非实验性研究的特点? ( C )A.设对照组B.随机抽样C.没有人为施加因素D.随机分组5.研究某些问题或现象中的理论框架属于下列哪一种研究方法?( B )A.个案研究B.根基理论研究C.人种学研究D.田野研究6.研究者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但其主要任务仍是观察,此时观察者的角色为( B )A.完全的观察者B.参与的观察者C.观察的参与者D.完全参与者7.折半系数常用来反映研究工具信度的哪个特征?( B )A.稳定性B.内在一致性C.等同性D.敏感性8.某护理学院对本院内教师从1998年到2002年5年内总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调查,若用统计图反映历年来论文发表情况的变化趋势,应选择以下哪一种类型的统计图?( B )A.圆图B.线图C.复式直条图D.单式直条图9.下列有关统计图绘制要求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D )A.图号和图题写在图的上方B.纵轴和横轴上无需标明刻度C.图的长宽比例一般为7∶6D.使用图例说明图中不同线条或色调所代表的不同事物10.投一篇论文到杂志社,一般论文字数宜在( C )字左右字左右字左右字左右11.论文题目不能太长,一般不超过( B )字字字字12.关键词应选用( A )A.原形词B.缩写词C.分类语言D.代码语言13.护理文献综述论文属于( D )A.议论文B.科研工作书面总结C.经验论文D.专题性学术论文14.个案研究论文的序言部分其他论文前言部分比较不同之处是有( D )A.护理措施B.护理诊断C.样本条件D.病历简介15.如果研究者在研究中对研究对象造成伤害,就是侵犯了研究对象的中哪一基本权力?( A )A.避免伤害的权力B.知情的权力C.自决的权力D.保护隐私的权力16.评论提出的科研问题是否有研究价值、研究内容对临床有无指导意义,是为了评论科学论文的哪一方面?( A )A.选题B.研究方法C.讨论和小结D.文学性17.下列哪一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 B )A.专利说明书B.索引C.年鉴D.期刊论文18.利用综述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文献查找的方法称为( D )A.倒查法B.分段法C.抽查法D.追溯法19.分类途径的文献检索标识是( D )A.文献代码B.关键词C.主题词D.分类号20.属于文献内容特征的选项是( C )A.标题B.著者C.主题D.卷期二、多项选择题)21.科学的本质应是(ABCE )A.合乎逻辑B.可验证C.着重一般共性问题D.着重感性认识E.探讨事物的因果关系22.在研究中采用随机分组的目的是( ACD )A.排除干扰因素B.得到正向结果C.使受试对象机会均等D.减少误差E.实施研究的干预23.下列有关信度与效度关系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DE )A.只要研究工具存在,就必然有它的信度和效度B.研究工具的信度与效度间是截然孤立的C.信度高的研究工具其效度必然高D.信度低的研究工具其效度必然低E.效度低的研究工具其信度可能较高24.下列哪些分组方法属于数量分组?( BCD )A.按婚姻状况分组B.按工作年限长短分组C.按血压高低分组D.按年龄大小分组E.按病情轻重分组25.下列属于计量资料的选项是( AE )A.血二氧化碳分压、体温、血压B.本科学历护士人数、护师人数、工作年限C.皮试后皮丘直径、瞳孔大小、静脉留置针留置天数D.体重、治疗痊愈的患者人数、出院人数E.尿量、输入液体量、心率26.论文摘要书写中的注意事项有( ABCDE )A.不列图或表B.没有引文C.不用缩略语D.不分段落E.字数在200字左右27.下列哪些文章不列入论文参考文献中?(ACDE )A.综述论文B.期刊论文C.内部刊物文章D.手稿E.文摘28.护理论文正文按四段法格式书写的内容有(ACDE )A.前言B.摘要C.材料与方法D.结果E.讨论与分析29.研究者不可采取下列哪些方式要求人们成为研究对象?(BCD )A.说服B.利诱C.欺骗D.强迫E.解释30.下列哪些文献属于一次文献?(AC )A.期刊论文B.目录C.专利说明书D.综述E.手稿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31.科学精神最根本的一点就是_实事求是_。
护理研究选择题
以下哪项对护理研究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正确答案点评∙ A 从实践中发现需要研究的护理问题∙ B 通过科学方法有系统地研究或评价该护理问题∙ C 直接或间接地用以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 D 对医疗新技术的开展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2. 研究某些问题或现象中的理论框架属于下列哪一种研究方法?( )∙正确答案点评∙ A 个案研究∙ B 根基理论研究∙ C 人种学研究∙ D 类试验研究∙∙ 3. 下列科研设计中解释研究变量间因果关系最强的是( )。
∙正确答案点评∙ A 实验性研究∙ B 类实验性研究∙ C 非实验性研究∙ D 质性研究∙∙ 4. 某医院对本院从2005 年1 月至2005 年12 月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了统计,欲用统计图的形式反映出各个月的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应最好选用下列哪一种类型的统计图?( )∙正确答案点评∙ B 线图∙ C 单式直条图∙ D 百分条图∙∙ 5. 《中华护理杂志》的创刊是在( )。
∙正确答案点评∙ A 1950 年∙ B 1952 年∙ C 1954 年∙ D 1956年∙∙ 6. 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统计上用哪种符号表示?( )∙正确答案点评∙ A α∙ B P∙ C t∙ D S∙∙7. 科研论文中针对研究结果的各种现象、数据及资料进行阐述、推理和评价,作出理性的分析和解释的部分是( )。
∙正确答案点评∙ A 前言∙ B 材料与方法∙ D 讨论与分析∙∙8. 评判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有研究价值及研究内容对临床有无指导意义,是为了评价科研论文的哪一方面?( )∙正确答案点评∙ A 选题∙ B 研究方法∙ C 讨论和总结∙ D 文学性∙∙9. 在“糖尿病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中,属于自变量的是( )。
∙正确答案点评∙ A 糖尿病∙ B 自理能力∙ C 病程∙ D 生活质量∙∙10. 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 )。
∙正确答案点评∙ A 能准确解释因果关系∙ B 适用范围广且方便∙ C 反映研究的科学性高∙ D 不涉及伦理或隐私等问题∙∙11. 实验性研究和非实验性研究是按下列哪项来分类的?( ) ∙正确答案点评∙ A 按研究设计内容不同∙ B 按研究性质不同∙ C 按研究对象不同∙ D 按研究目的研究∙∙12.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计数资料的统计学指标是?( )∙正确答案点评∙ A 构成比∙ B 百分率∙ C 均数∙ D 率∙∙13. 论文的核心部分是( )。
我国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我国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王浙佳,谢洪琼摘要 介绍职业获益感的概念,总结我国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为促进专科护士职业发展㊁稳定护理团队提供参考㊂关键词 职业获益感;专科护士;影响因素;干预策略;综述K e yw o r d s o c c u p a t i o n a l s e n s e o f b e n e f i t ;s p e c i a l i s t n u r s e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 t r a t e g y ;r e v i e w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3.18.015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 2025年)“在阐述推动护理高质量发展时指出: 加强护理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带动护理人才培养和护理服务能力提升[1]㊂ 专科护士作为中坚力量在护理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㊂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我国专科护士离职意愿处于较高水平[2-3],职业倦怠水平较高[4],而护士职业获益感作为个体对职业的一种积极情感体验,可提高专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激发工作热情,降低离职意愿[5]㊂目前有关职业获益感的研究多从护士群体这一大范围着手,缺乏对专科护士的聚焦㊂本文就我国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进行综述,为促进专科护士职业发展㊁减少人才流失㊁稳定护理队伍提供参考㊂1 护士职业获益感的概念D i b e r t 等[6]于1995年首次提出职业获益感 ㊂我国最早由陈祥丽等[7]提出,职业获益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所从事职业感到喜欢㊁认为有价值,从而感到满足的积极情感状态㊂胡菁等[8]提出,职业获益感是指护士在从业过程中感知到职业带给自身的收获和益处,认同从事护士职业能促进自我的全面成长㊂肖晓玲等[9]认为,职业获益感是一种认知的适应方式,属于情感体验范畴,是影响护理行为的内在因素㊂包括从实际获益和精神层面获益两个方面的体验,具有可测性㊂2 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影响因素2.1 人口学因素 专科护士的职业获益感与其性别㊁护龄㊁学历㊁职务等因素有关㊂研究表明,男性专科护士具有较高的职业获益感[10-11]㊂可能是由于男性护士作者简介 王浙佳,护师,本科,单位: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谢洪琼(通讯作者)单位: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㊂引用信息 王浙佳,谢洪琼.我国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23,21(18):2513-2516.多分布在急诊㊁监护室等急危重症科室,将有更多机会体验在生死关头将病人救治回来的成就感㊂而且男性在生理㊁心理方面的承受能力更强,有利于其更好地投入工作[12]㊂邱礼荣等[10]研究表明,专科护士的职业获益感与护龄呈正相关㊂高年资护士大多临床经验丰富,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与判断能力,可以拥有更多外出学习和晋升的机会,因此对其职业获益感有正性影响㊂赵美红等[5]调查显示,学历越低的护士在正向职业感知方面感知到的获益越多㊂其原因可能是初始学历低的护士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获得专科护士证书,从而在医院获得更多的平台资源和认可,缩小了学历层次差距,可获得更多的满足度和成就感㊂此外,专科护士的职业获益感还与其职务有关㊂研究表明,护士长各方面的职业获益感水平比一般护士高[13]㊂护士长作为领导者与管理者,在医院和社会受尊重度高,享有更好的福利待遇,因此作为护士长的专科护士,其职业获益感更高㊂2.2 职业认同感 S c h e i n [14]认为职业认同包括对职业实践的理解㊁对个人才能发展和职业价值的感知㊂陈祥丽等[7]提出较强的护士职业认同感对护士专业技能㊁专业情意等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㊂研究表明,职业认同感与职业获益感呈正相关,我国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15],且各专科存在差异性㊂例如姜金霞等[16]对16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发现,急诊科护士有较好的职业获益感,认为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急诊科专科护士对于急救知识与技术有更好的学习与应用,使其对于自身职业的认同感进一步加深㊂杨丹等[17]对13名中西医结合护理专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发现,很多专科护士在取得专科护士资质以后因为岗位设置及职责定位欠明确,并没有专职从事中西医结合专科护理工作,未能发挥专科护士应有的作用,因此会对其专科护士的职业发展产生困惑和落差㊂胡宁宁㊃3152㊃全科护理2023年6月第21卷第18期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等[18]研究表明,专科护士对专科护理职业的认知是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形成的前提,直接影响其工作态度及行为㊂2.3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可包括家庭支持㊁组织支持㊁同伴支持与群众支持等㊂研究表明,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在亲友认同维度得分偏低[10,19]㊂可能是因为专科护士工作繁重,身心疲惫,难以顾家㊂且受中国传统观念 医尊护卑 观念影响,亲友对于护士这一职业并不看好,对于专科护士这一角色的理解欠佳,亲属支持度低将直接影响专科护士的职业获益感㊂国内大部分医院存在对专科护士 重培训㊁轻使用 的情况[20],梁月梅等[21]研究结果显示全职从事专科护理工作的专科护士仅占21.5%,大部分医院的专科护士与普通护士相比待遇并无提高,51.0%的医院没有专科护士管理制度㊂这与李雪静等[4]调查结果相似㊂表明我国很多医院的专科护士在培训后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薪资待遇没有提高的情况下还需承担额外的工作任务,导致其职业获益感下降㊂孙立媛等[22]研究表明,良好的医护关系有助于护士自我价值感的提升㊂来自于同事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医生对于专科护士工作的认可,能够产生正向的激励作用,从而引发积极的职业认同与获益感㊂周西等[23]研究显示,护士职业获益感条目均分最高的维度是护患关系,说明病人的肯定是护士职业获益感的重要来源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临床一线的护士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职业认同感和获益感普遍较高[24]㊂2.4核心能力和胜任力国际护士协会(I C N)将护士核心能力定义为 专科护士为提供安全及合乎伦理准则的护理服务所要求的特别知识㊁技能㊁判断力和个人特质 [25]㊂B e n n e r[26]认为护理胜任力是在各种变换的环境下,个体为获得理想结果而完成任务的能力㊂张淑芳等[27]研究表明,护士核心胜任能力越强,其职业获益感水平越高㊂专科护士是专业领域内的高级护理专家,可以处理更为困难或紧急的护理问题,在此过程中发挥专科护理的作用与机能㊂随着核心能力和胜任力的增强,专科护士对于工作的自信感得以提升,可以提供更为优质的专科化服务,得到病人和同事的认可,获得更多的交流与晋升机会,从而促进职业的正向体验㊂研究表明,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高于普通护士[28-29],提升核心能力有助于专科护士提升职业认同感,促进护理队伍健康长久地发展㊂3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干预策略的研究3.1职业认知干预护士职业认知干预的理论基础是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R u s h等[30]所建立,鼓励病人在实践中去验证自己的负性认知,改变原有的想法态度及思维方式,消除不良情绪㊂毛冰佳等[31]以 职业认知评价 为切入点,构建 专业自我概念中介模型 的认知干预方案,实施每周1次㊁连续4周的集体认知干预,主要形式包括专家授课和课堂互动式讨论㊂结果发现该认知干预方案有助于引导护士形成正向职业感知和积极认知评价㊂续梅莹等[32]聚焦护士的职业益处发现设计认知干预方案,对21名护士进行为期4个月的益处教育,干预形式主要包括专题讲授㊁案例分享㊁交流讨论等㊂结果表明益处发现教育可提升护士职业获益感,增加护士工作投入度,提高病人满意度㊂汪琦等[33]以 找寻护士职业的成就感㊁获得来自家人对护士职业的正向职业评价㊁完美融入工作团队与团体共同成长㊁寻找工作中病人带来的感动与感悟 为主题,构建在线授课结合钉钉平台交流的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模式㊂结果发现该模式可提升护士的职业获益感,降低离职意愿㊂因此,职业认知干预可成为提升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的有效途径㊂未来可从职业价值认识㊁职业认同㊁职业评价等多环节开展认知干预,探索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不同理论在职业认知干预中的应用,引导专科护士树立正向的职业认知㊂此外,为达到干预效果的最大化,可探讨一对一㊁分组或集体职业认知干预模式对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影响差异㊂3.2心理减压干预正念减压(M B S R)是一种将正念练习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干预手法[34]㊂兖锐等[35]对85名护士进行M B S R训练方案干预,采用小组授课方式由正念治疗师分别指导,每周1次,每次2h,嘱护士回家后复习并采用电话或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和监督㊂干预8周后再次评估发现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得分明显升高㊂有学者为545名参与年度专业发展论坛的护士创建了15m i n的正念体验式学习课程,具体内容包括正念呼吸㊁正念冥想㊁正念内省,并在课程前后运用生物反馈卡和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搜集,结果显示71%护士表明受益匪浅,且生物反馈卡评分表明正念练习可以减少焦虑与压力[36]㊂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是指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37]㊂高玉英等[38]对109名手术室护士实施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包含案例分析㊁心理辅导㊁小组讨论及经验分享等,干预时间为每次90m i n,每周1次㊂8周后发现护士的职业认同感㊁职业获益感及留职意愿评分均明显升高㊂未来可采用多途径对专科护士进行心理减压干预,例如在工作P D A上开发正念练习的应㊃4152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J u n e2023V o l.21N o.1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用程序;在专科业务学习时增设心理减压课程;院内建立心理干预茶话室等,将简短的正念练习融入护理的日常工作中㊂积极探索接受和承诺疗法(A C T)㊁辩证行为疗法(D B T)等基于正念的干预在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中的效果㊂3.3社会支持干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在护士的和谐感与职业获益感之间起中介作用[39]㊂黎维敏[40]对270名护士进行为期1年的人性化护理激励机制干预,包括注重护士职业发展㊁创造良好工作环境㊁待遇激励及实施有效的绩效考核等措施㊂干预1年后发现护士的职业获益感高于干预前,且职业倦怠感较前降低㊂谢斌等[41]将106名护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通过护士长谈心的方式给予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团体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对其提供员工援助计划服务㊂干预9周后发现员工援助计划服务有效提升了护士的职业延迟满足和职业认同感㊂提升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可从家庭㊁单位㊁社会等多角度给予支持㊂亲友建立对专科护士的正确理解,感知其工作价值与职业获益,营造良好的家庭支持氛围㊂医院管理者可从职业生涯规划㊁岗位设置㊁薪资体系设计等为突破点,根据专科护士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给予咨询指导,从而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㊂此外可依托 互联网+护理服务 多平台开展专科护理门诊,医院和个人通过推文㊁视频号等科普专科护理知识,加深大众对于专科护理的认识,获得认可与支持㊂3.4核心能力和胜任力的干预专科护士的培训与管理是提升其核心能力和胜任力的关键㊂张艳等[42]研究提出,我国应从护教协同㊁多元参与角度强化培训迁移设计环节,建立分层级的多轨道专科护士培训体系㊂培训迁移是指护士运用培训习得的知识㊁技能和态度对原有的护理实践经验进行反省,真正掌握从发现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的能力,从而在培训后可胜任培训成果汇报㊁实施专科护理新技术等角色㊂需要构建专科护士正向培训迁移氛围,重构迁移环节等,使专科护士在取得资格证书后能将所学的知识技能有效得应用到工作中,从而提升其核心能力和胜任力㊂L e e[43]研究表明,通过 飞行教师 模式,将两个国家的护理学士学位课程结合起来,是提供全球护理教育的创新方式㊂国外专科护理发展相对成熟,我国可采用专科护士国内外联合培养进一步优化课程,进行延续性教育㊂朱薇薇等[44]对60名手术室护士开展能级管理,6个月后护士的职业获益感㊁职业认同感㊁核心能力㊁岗位胜任能力㊁护士满意度评分及总分较开展前明显升高㊂能级管理模式可有效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㊂完善专科护士的岗位管理制度可促进其专业价值的体现,促进职业获益感的提升㊂近期研究表明,P B L教学法㊁O S C E教学模式㊁微课C B L教学法在提升核心胜任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45-47],未来学者可借鉴及发展各种国内外教学模式,促进专科护士的培训与管理㊂4小结职业获益感是促进专科护士职业发展的内源性激励因素,对降低离职率㊁稳定护理队伍具有重要意义㊂人口学因素㊁职业认同感㊁社会支持㊁核心能力与胜任力都会影响我国专科护士的职业获益感㊂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多角度挖掘其影响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㊂就研究对象而言,我国对于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的研究多集中于三级甲等医院,缺乏对基层医院的研究,其职业获益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值得探究㊂就研究方法而言,干预研究多采用干预前后的对照试验,评估了从基线到干预结束的短期效果,而对于干预后持续效果的长期随访研究较少㊂就干预措施而言,目前对于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干预类研究较少,多以认知干预为主,采用专家授课㊁交流讨论㊁案例分析,干预形式单一㊂未来可从工作环境㊁家庭环境㊁学习环境等入手,营造良好的执业氛围,引导护理人员树立积极向上的从业价值观,从而推动护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㊂参考文献:[1]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 2025年)[J].中国护理管理,2022,22(6):801-804.[2]杨冬菊,彭家芹,覃俊妮,等.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职业认同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J].护理学杂志,2019,34(8):75-77.[3]陈梦越,朱松,李乐之.湖南省医院手术室专科护士离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11):8-12.[4]李雪静,路潜,王泠.三级医院手术室专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其与职业倦怠和组织承诺的相关性[J].护理学杂志,2018,33(13):1-4.[5]赵美红,葛学娣.临床护士职业获益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32):4070-4073.[6] D I B E R TC,D O L L Y G O L D E N B E R G.P r e c e p t o r s'p e r c e p t i o n so fb e n e f i t s,r e w a r d s,s u p p o r t s a n dc o mm i t m e n t t o t h e p r e c e p t o r r o l e[J].J o u r n a l o fA d v a n c e dN u r s i n g,1995,21(6):1144-1151. [7]陈祥丽,张乐华,杨昭宁.护士职业认同量表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2):1136-1138.[8]胡菁,刘晓虹.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检验[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2):1-5.[9]肖晓玲,胡秋秋,刘玉萍,等.护士职业获益感及其对职业倦怠影响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56-60.[10]邱礼荣,韩晶,周丽娟,等.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9,19(4):263-266.㊃5152㊃全科护理2023年6月第21卷第18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1]谢嫦嫦,邹和飞,王飞飞,等.脑卒中专科护士专业自主性㊁组织支持感与职业获益感的关系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8):3617-3621.[12]覃慧,吴金凤,王婷,等.江苏省专科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22,37(11):53-56. [13]郭伊莉,陈瑜,陈蔚臣.某市中医院护士职业获益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9,26(12):10-14.[14]S C H E I NE.C a r e e rd y n a m i c s:m a t c h i n g i n d i v i d u a l a n d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n e e d s[J].A d d i s o n-W e s l e y P u b l i s h i n g C o m p a n y,1978,24(12): 290.[15]沈傲梅,强万敏,王盈.肿瘤专科护士职业认同与职业获益感相关性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7):40-43.[16]姜金霞,邵海燕,朱晓萍,等.急诊科护士职业获益感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0,35(11):63-65.[17]杨丹,胡斌春,施慧琳,等.中西医结合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后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与康复,2021,20(10):17-19. [18]胡宁宁,米光丽,张小丽,等.专科护士职业获益感形成过程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20):72-74.[19]李付粉,朱秀丽,姜园园.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职业获益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J].护理学报,2020,27(19):6-10. [20] Z HA N G X N,M E N G K,C H E N S.C o m p e t e n c y f r a m e w o r kf o rs p e c i a l i s t c r i t i c a l c a r e n u r s e s:am o d i f i e dD e l p h i s t u d y[J].N u r s i n gi nC r i t i c a l C a r e,2020,25(1):45-52.[21]梁月梅,黄惠根,崔虹,等.我国医院专科护士岗位管理调查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20,40(5):76-79.[22]孙丽媛,梁小荣.我国护士职业获益感影响因素的M e t a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1):27-32.[23]周西,杨惠云,杨滢,等.护士职业认同在职业获益感与工作投入的中介效应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9,34(17):51-54. [24]熊燕,龚贝贝.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临床一线护士职业认同感的质性研究[J].内科,2022,17(3):358-360.[25] CN A.A d v a n c e dn u r s i n gp r a c t i c e:an a t i o n a lf r a m e w o r k[M].O t t a w a:C a n a d i a nN u r s eA s s o c i a t i o n,2008:21-26. [26] B E N N E RP.I s s u e si n c o m p e t e n c y-b a s e d t e s t i n g[J].N u r s i n gO u t l o o k,1982,30(5):303.[27]张淑芳,刘备备,刘佳欣,等.山东省10所三级甲等医院助产士职业获益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22,36(5):845-849.[28]刘明秀,李萍,胡建新,等.专科护士职业认同与核心能力现状及其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2):71-73. [29]欧尽男.某三级综合医院护士核心能力与职业规划相关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30] R U S H AJ,B E C K A T.C o g n i t i v et h e r a p y o fd e p r e s s i o n a n ds u i c i d e[J].A mJP s y c h o t h e r,1978,32(2):201-219. [31]毛冰佳,胡艳丽,刘晓虹,等.护士职业获益感的认知干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2):161-166.[32]续梅莹,王辉.益处发现教育对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影响研究[J].护理研究,2019,33(24):4363-4365.[33]汪琦,戈晓华,王秋萍.基于钉钉平台的团体认知干预对低年资护士执业获益感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0):1678-1680.[34] A H L A MJ A D A L L A,P A M G I N E X,M E G H A N C O L E M A N,e ta l.F a m i l y c a r e g i v e r s t r a i n a n d b u r d e n:a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o f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w h e n c a r i n gf o r p a t i e n t sw i t h c a n c e r[J].C l i n i c a l J o u r n a l o fO n c o l o g y N u r s i n g,2020,24(1):31-50.[35]兖锐,王红利,高峰.正念减压疗法对护士职业获益感㊁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11): 1679-1683.[36]S H E I L A M F A R I N A,E L I Z A B E T H M I N E R V A,J Y LG L U N T,e t a l.I n t r o d u c i n g m i n df u l n e s s p r a c t i c e s f o r s e l f-c a r e:o u t c o m e s o fab r i e f e d u c a t i o ns e s s i o n[J].J o u r n a l f o rN u r s e s i nP r o f e s s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2018,34(4):194-198.[37]戴艳,高翔,郑日昌.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 F B T)的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2004(6):1442-1445.[38]高玉英,孙颖.焦点解决取向辅导对手术室护士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获益感及留职意愿的影响[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0,46(1):44-47.[39] Z H A N T,L I H,D I N G X.C a ns o c i a ls u p p o r te n h a n c es e n s eo fc o h e r e n c e a nd pe r c e i v e d p r of e s s i o n a lb e n e f i t s a m o ng Chi n e s er e g i s t e r e dn u r s e s?A m e d i a t i o n m o d e l[J].J o u r n a lo f N u r s i n gM a n a g e m e n t,2020,28(3):488-494.[40]黎维敏.人性化护理管理激励机制对护士职业获益感及倦怠感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24):3041-3043.[41]谢斌,蒋维连,彭博东,等.员工援助计划服务对临床护士职业延迟满足和职业认同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22):4.[42]张艳,吕飞飞,陈勤,等.培训迁移的研究进展及对专科护士培训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1):5.[43] L E E A.A n(i n t e r p r e t i v e)p h e n o m e n o l o g i c a l a n a l y s i so fn u r s i n g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 e x p e r i e n c e o f d e v e l o p i n g a t r a n s n a t i o n a l c u r r i c u l u m[J].N u r s eE d u c a t i o nT o d a y,2019,84:104251.[44]朱薇薇,孔青,潘迎春.能级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护士职业获益感㊁技能能力及医患满意度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21,34(8):99-103.[45]黄会,刘小菊,梁丽群,等.P B L教学联合场景模拟教育对新毕业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及理论知识水平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17(14):3.[46]马杰,李秀川,周平辉,等.基于岗位胜任力的O S C E教学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效果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2):2131-2133;2150.[47]崔红霞,樊少磊,方惠,等.微课C B L教学法对郑州市某医院助产实习生核心胜任力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21,34(9):4.(收稿日期:2022-11-28;修回日期:2023-06-20)(本文编辑郭海瑞)㊃6152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J u n e2023V o l.21N o.1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童年不良经历青少年执行功能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研究结论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意义
针对童年不良经历导致的执行功能问题,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青少年 心理健康水平
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和减 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从政策层面出发,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投入,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功能,进而影响执行功能。
心理机制
童年不良经历可能导致焦虑、抑 郁等心理问题,影响青少年的情 绪和行为,进而影响执行功能。
社会环境机制
童年不良经历可能导致家庭环境不 稳定,缺乏支持和安全感,影响青 少年的学习和社交能力,进而影响 执行功能。
童年不良经历对青少年执行功能的负面影响
注意力问题
情绪管理问题
童年不良经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受到广泛 关注。
研究童年不良经历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有助于了解青少年心理 健康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为心理干预和预防提供理论依 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研究目的和方法
目的
探讨童年不良经历对青少年执行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相关研究数据,运用统计分析 技术,对童年不良经历与执行功能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作用机制解释
童年不良经历可能导致神经生理和神经心理的改变,从而影响大脑发育和认知能力,最终 导致青少年执行功能受损。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横断面研究设计,难以 确定因果关系。同时,研究样本主要来自 城市学校,可能存在一定的地域局限性。
VS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可以采用纵向研究设计,进一步 探讨童年不良经历对青少年执行功能的影 响机制和干预措施。此外,可以进一步拓 展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群体青少年的执行 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考试题库
1、科学定义:发现、探索研究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就是科学。
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形态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自然科学是人类生产斗争经验的总结,反过来又推动着生产的发展。
自然科学是建立在实证和实验基础上的,他们是或多或少的服从确定和可重复性的知识。
2、假说:假说就是对科学上某一领域提出新问题,并对这个问题提出未证实或未完全证实的答案和解释。
科学假说的两个特点:1)、以一定科学实验作基础,有一定事实作依据,所以它具有科学性;2)、有一定推测的性质。
它的基本思想的主要部分是根据已知科学事实推测出来的。
3、科学假说有何形式?建立假说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具有科学逻辑性假说。
(一)科研的定义:运用科学的方法,产生新知识的具有创造性或创新性的活动。
简单地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
研究方法是研究的主体,研究的核心。
思辩的方法和实证的方法是科研的两种基本方法。
(二)科研的基本的类型1、基础研究2、应用基础研究3、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及其特点基础研究是指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和机理,属于对新知识、新理论的探索性、创新性研究,其结果常常上升为普遍的原则、理论和定律。
特点是:未知因素多,研究周期长,对研究手段要求高,成功率低,且意义大。
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973课题等。
应用基础研究及其特点应用基础研究是指针对某一实际问题的研究,对科学技术知识有所创新或能阐明某一现象的发生机制,形成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的新技术、新方法。
特点是:周期短、成功率较高、与基础研究的区别在于应用研究有明确具体的目标、能解决实际问题。
如863高技术项目等。
应用研究及其特点应用研究是指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及实验的知识,为了推广化学制药、新型材料、分析仪器等开展的研究。
特点是:所需经费多,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和明确的数量、质量指标来衡量效益。
科研三原则:重复、对照,随机化。
科研三要素:对象、因素、效应。
流行病学复习题1
流行病学一、名词解释1.OR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
是反映疾病与暴露之间关联强度的指标。
2.死亡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的比值。
一般按每千人平均计算。
3.双盲: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
4.筛检:是运用快速简便的实验检查或其他手段,自表面健康的人群中去发现那些未被识别的可疑病人或有缺陷者。
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仅是一个初步检查,对筛检试验阳性和可疑阳性的人必须进行确诊检查,确诊后的病人进行治疗。
二、A型选择题(每一个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疾病分布是指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A、地点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年龄分布、城乡分布、民族分布D、点状分布、灶状分布、带状分布E、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2、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A、病人人群B、非病人C、病原携带者D、人群E 、个体3、某社区卫生机构欲了解当年该社区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你认为采用哪一种方法进行调查最为合适?现况调查A、回顾性调查B、前瞻性调查C、现况调查D、随访调查E、典型调查4、流行病学病因因果关系的研究始于:队列研究A、现况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实验流行病学研究E、理论流行病学研究三、问答及计算题1. 试述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应用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的基础。
流行病学的定义应为: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制订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的任务根据上述定义说明: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不仅是研究防制疾病的具体措施,更应研究防制疾病的对策,以达到有效地控制或预防疾病、伤害、促进和保障人类健康。
研究对象是人群,包括各型病人和健康人;主要研究方法是到人群中进行调查研究;其任务是探索病因,阐明分布规律,制定防制对策,并考核其效果,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目的;同时,流行病学的任务还有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断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内容摘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 重症患者常常面临营养摄入不足的问题,这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为了更好地 改善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本次演示将探讨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及 管理方案的构建。
内容摘要
目前的研究表明,重症患者的营养需求与普通患者不同。重症患者的机体处 于高代谢状态,对能量的需求量增加。此外,重症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可能受到不 同程度的影响,导致营养摄入受限。因此,对重症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 评估,有助于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为了改进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及管理方案,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需要进一步统一评估标准,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提高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2、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肠内营养禁忌症,需进一步探讨。
2、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营养治疗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确保营养治疗方 案的有效实施。
2、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肠内营养禁忌症,需进一步探讨。
结论
结论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断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 益的启示。然而,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如何更准确地区分肠内营 养中断的不同影响因素、如何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干预策略等。未来的研究应这些 领域,以便为重症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营养支持。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中重症脑卒中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治 疗难度较大。误吸是重症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肺部感染、吸入 性肺炎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如何预防误吸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 究课题。本次演示将介绍一种针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预防误吸管理 策略。
问题陈述
针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如何有效预防误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早期肠内营养预防误吸管理策略,主要包括 以下两个方面:
肺癌研究进展及综合干预
• 早期诊断与治疗: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率,降低死亡率 •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病情等进行个体化治疗
挑战
• 如何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 如何实现肺癌的个体化治疗
跨学科合作与肺癌研究的未来发展
跨学科合作
•导诊断与治疗
吸烟与肺癌发病率的关联
•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 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10倍以上
肺癌的地域性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地域性分布特点
• 肺癌发病率在发达国家较高 • 在发展中国家,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
影响因素分析
• 吸烟率:吸烟率高的地区肺癌发病率较高 • 环境污染: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影响因素 • 遗传因素:家族史、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
肺癌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经济负担的影响
生活质量影响
• 肺癌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疼痛、乏力等症状 • 影响患者的社交、心理、家庭等方面
经济负担影响
• 肺癌治疗费用高昂,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 肺癌导致的劳动力丧失和医疗费用增加
02
肺癌的早期筛查与诊断技术
早期肺癌筛查的重要性及方法
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诊断技术发展趋势
• 多学科综合诊断:结合影像、实验室检测等多种方法进行诊断 • 个体化诊断:根据患者的遗传、环境等因素进行诊断
提高肺癌诊断准确性的临床实践
临床实践方法
• 规范化诊断流程:制定统一的诊断流程,提高诊断准确性 • 定期随访: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随访,及时发现肺癌
临床实践挑战
• 如何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率 • 如何降低误诊和漏诊率
CREATE TOGETHER
SMART CREATE
肺癌研究进展及综合干预
01
试验的真实性名词解释
试验的真实性名词解释试验的真实性是指在研究和科学领域中,试验所获得的结果是否与现实世界相符合的度量。
真实性是科学研究的核心要素之一,它关乎着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推广性。
本文将对试验的真实性进行详细解释,包括真实性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影响真实性的因素等。
一、试验的真实性定义和重要性试验的真实性是指试验结果与现实世界相一致的程度。
一个试验被认为是真实的,当其结果能够可靠地表示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而不是受实验设计或其他因素的干扰。
试验的真实性对于科学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真实性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只有在真实的试验中获得的数据和结论才能被其他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所接受和认可。
其次,真实性是科学知识的基石。
只有真实的试验结果才能为学术界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并为新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最后,真实性推动了科学发展。
通过真实的试验结果,科学研究可以不断地发展、完善和验证。
二、影响试验真实性的因素试验真实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列举了几个最为常见的因素。
1. 实验设计:一个好的实验设计是保证试验真实性的基础。
实验设计应尽量排除干扰因素,确保所研究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准确性。
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非实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干扰,提高试验的真实性。
2. 样本的选择:样本的选择是试验真实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适、代表性的样本能够更好地反映所研究的总体特征,从而提高试验结果的普适性和可靠性。
样本选择应遵循科学的抽样方法,并尽量避免选择性偏倚。
3. 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式也会对试验真实性产生影响。
采集数据的方法应符合科学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处理的过程应遵循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避免主观偏差和数据篡改。
4. 实验环境和条件:实验环境和条件对试验真实性的影响不能被忽视。
合适的实验环境和条件能够提供试验所需的实际情境,使得试验结果更贴近于现实世界。
同时,实验环境和条件应尽量控制,以确保试验因素的唯一性。
辩论辩题的信息真实性
辩论辩题的信息真实性正方辩手观点:我认为辩题的信息真实性对辩题至关重要。
首先,信息真实性是保障人们权益和利益的基础。
如果信息不真实,人们将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甚至可能受到伤害。
比如,如果一家公司发布虚假的产品信息,消费者可能会因为误导而购买到有安全隐患的产品,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信息真实性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至关重要。
其次,信息真实性是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基石。
如果信息不真实,社会将充斥着谣言和不实传闻,导致社会不稳定。
比如,如果媒体发布不实信息,可能会引发社会恐慌和不良情绪,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因此,信息真实性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最后,信息真实性是民主社会的基础。
在一个民主社会中,人们需要准确的信息来做出正确的选票。
如果信息不真实,选民将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影响民主制度的运行。
因此,信息真实性对于民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信息真实性对于辩题至关重要,它关乎人们的权益和利益,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以及民主社会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信息真实性,加强信息监管,打击虚假信息,确保人们获取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
反方辩手观点:我认为辩题的信息真实性并不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信息真实性并不是绝对的,很多时候信息的真实性是相对的。
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被定义为真实或虚假。
其次,信息真实性并不是唯一影响人们决策的因素。
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往往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而不仅仅是信息的真实性。
比如,在购买产品时,消费者可能会考虑品牌声誉、价格、口碑等因素,而不仅仅是产品信息的真实性。
最后,信息真实性的强调可能会对言论自由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过分强调信息的真实性,可能会导致言论受到过度限制,从而影响社会的多元发展。
综上所述,信息真实性并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人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是过分强调信息的真实性。
因此,我们不应该过分强调信息真实性,而是应该更加注重人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辩论辩题的信息真实性
辩论辩题的信息真实性正方辩手观点:我认为辩题的信息真实性对于这一辩题至关重要。
首先,信息真实性是保障公众权益的基础。
如果信息不真实,公众将无法准确了解事实真相,从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你可以愚弄所有人一段时间,你还可以愚弄一些人所有时间,但你不可能愚弄所有人所有时间。
”这句话表明了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如果信息不真实,最终还是会被揭露。
其次,信息真实性对于社会稳定和和谐也至关重要。
如果信息不真实,可能会引发社会恐慌、谣言传播等问题,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比如,2019年新冠疫情期间,大量不实信息的传播导致了社会的恐慌和混乱,这充分说明了信息真实性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最后,信息真实性对于个人权益的保障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个人的信息被篡改或者传播不实,可能会给个人带来财产损失、名誉受损等问题。
因此,信息真实性对于个人权益的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
综上所述,信息真实性对于这一辩题至关重要,它关乎公众权益、社会稳定和个人权益。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信息真实性,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反方辩手观点:我认为辩题的信息真实性对于这一辩题并不是绝对重要的。
首先,信息的真实性是相对的,不同的人可能会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因此并不存在绝对的信息真实性。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真理是绝对的,但是我们对真理的认识却是相对的。
”这句话表明了信息真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其次,信息的真实性并不是决定一件事情的唯一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更关注信息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而不是它的真实性。
比如,一些小道消息可能并不是完全真实,但它可能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所帮助,因此人们更愿意相信并传播这些信息。
最后,信息的真实性并不是绝对可信的。
在当今社会,假新闻、谣言、虚假广告等问题层出不穷,信息的真实性往往难以辨别。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要求信息的真实性,而应该更加注重对信息的甄别和辨别能力。
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的研究进展
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12-01T09:08:47.759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22期作者:李坤容姚燕达李梅燕李玲梁金云[导读]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病变的金标准,充分的肠道准备是结肠镜检查的关键李坤容姚燕达李梅燕李玲梁金云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 537200【摘要】结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病变的金标准,充分的肠道准备是结肠镜检查的关键,而患者肠道准备的依从性直接影响肠道准备的质量。
本文综述了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依从性影响因素及改善策略,旨在为今后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的依从性,从而提高肠道准备的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结肠镜;肠道准备依从性;影响因素目前,结肠镜相关检查是临床上结肠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因为结肠镜检查可以帮助医护人员直接、准确的观察患者结肠黏膜表面的具体情况[1]。
研究显示,肠道准备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结肠镜检查的诊疗效果[2]。
充分的肠道准备是成功的结肠镜检查的必要条件[3]。
受各种因素影响,仍有部分患者肠道准备不满意[4]。
多种因素影响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包括肠道清洁剂的种类、使用方法、服用间隔时间、结肠镜检查时间及预约等候时间、患者的状态及患者对肠道准备指导的依从性等[5]。
有研究认为,努力提高患者对肠道准备重要性的认识和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肠道准备依从性,将会提高患者肠道准备的质量[6-7]。
本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质量影响因素及改善策略进行综述和讨论。
一、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依从性现状肠道准备的依从性主要指患者的行为与肠道准备方案的符合程度。
目前研究中多采用自主设计的问卷评价肠道准备依从性,主要从清肠药物的服用情况、饮食限制、运动的时长等方面评定[8]。
饮食限制、运动时长大多是由患者主观报告的结果[9-10]。
服药依从性可从客观角度评定,部分学者认为服用清肠剂剂量大于75%~80%即为依从性良好,服药剂量<75%则视为服药依从性差[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e s e a r c h t o f u r t h e r o u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a u t h e n t i c i t y i n Ch i n a , a n d d e v e l o p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p r o g r a m t o i mp r o v e Ch i n e s e a u t h e n t i c i t y . Ke y Wo r d s : a u t h e n t i c i t y ,f a mi l y e n v i r o n me n t ,i n d i v i d u a l f a c t o r s
g r e a t p r o g r e s s i n we s t e r n c o u n t r i e s .Th e ma j o r r e s e a r c h i n t e r e s t s i n c l u d e t h e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o f a u t h e n t i c i t y ,a n d t h e
p r o b l e ms o f c u r r e n t r e s e a r c h e s a r e t h a t i n d i g e n o u s me a n i n g,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a n d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o f a u t h e n t i c i t y i s a l wa y s i n
高 个体 真 实 性 中的 作 用 。研 究 存 在 的 问题 是 真 实性 的跨 文化 一 致 性 仍 然 存在 争 议 , 不 能把 西 方研 究 结 果 照搬 到 我 国 。 未
来 的研 究 趋 势 集 中于 定 性 和 定 量 研 究 方 法相 结合 开展 真 实 性 的 本 土 化研 究 , 以及 开展 中国人 的 真 实性 干 预 研 究 。 关键词 : 真 实性 , 家庭 环 境 , 个体 因 素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9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0 7 7 2 ( 2 0 1 4 ) 0 3 —0 0 3 9 —0 3
A d v a n c e i n A n t e c e d e n t s a n d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o f A u t h e n t i c i t y Z E NG Xi — h u a .S c h o o l o f P u b l i c He a l t h a n d T r o p i c a l Me d i c i n e ,
di s put e i n Chi n e s e c u l t ur e . Fu t ur e r e s e a r c he s s ho ul d c om b i ne q ua l i t a t i ve a nd q ua nt i t a t i v e me t hod s t o c on du c t i ndi g e no us
真实性指在 日常生活 中无 障碍地表 现 自己的真实 自 我或核心 自我。以真实性 为基础 , 个体 可产生更积极 的体
验, 发展 出更积极 的人 格特质_ 1 ] 。真实性压 抑会导致 双重 疏离 : 与 自身内在 自我的疏离 以及跟 他人 的疏离 l 1 ∞。前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me t h o d s o f a u t h e n t i c i t y s u c h a s e n c o u n t e r g r o u p s ,mi n d f u l n e s s t r a i n i n g a n d a s s e r t i v e t r a i n i n g . Th e ma j o r
So u t he r n Me di c a l Uni v e r s i t y ,G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n gz ho u 5 10 51 5,Chi na
Ab s t r a c t : F r o m t h e e n d o f 1 9 9 0 s ,r e s e a r c h e s o n a u t h e n t i c i t y h a v e b r o k e n t h r o u g h t h e l i mi t s o f Fr e u d ’ S t h e o r y a n d ma d e
堕堂 坚 里堂
医学与哲学 2 0 1 4年 3月第 3 5卷第 3 A期总第 4 9 6 期
真 实性 的影 响 因素 及 干预 的研 究 进 展 *
曾 细花 ①
摘要 : 从2 O世 纪 末 开 始 , 西方 真 实性 研 究 开 始 突破 弗 洛 伊 德 理 论 的 限 制 , 得 以 蓬 勃 发展 。 目前研 究 着 重 于探 讨 家庭 环 境 、 个性 和 性 别 因素 对 真 实性 的 影 响 以及 各 种 真 实性 干预 方 法 的 有 效 性 问题 , 如 会 心 团体 、 觉 知 训 练 和 自我 肯 定 性 训 练 在 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