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板块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未来中国的区域增长格局

未来中国的区域增长格局

未来中国的区域增长格局将中国整体版图划分为华北、华南、华中、东北、华东、西北、西南地区七个板块来考察不同区域在中国区域增长格局中的比重变化。

1978以来,尽管七个板块在中国区域增长格局中的地位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是在时间上平均分布的,而是主要集中在某个时间段内发生,中国区域增长格局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增长格局经历了三次重大变化(一)“第一阶段(1978~1990年)”——以珠江三角洲为龙头的华南地区崛起、东北地区的地位明显下滑在改革开放最初的十几年中,华南地区最早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成为了中国区域增长格局中最活跃的区域,它在全国区域增长格局中的地位显著增强,而同期除了东北地区比重有明显下降外,剩下的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五个区域在全国区域增长格局中的地位变化并不大。

具体而言,从1978年到1990年,华北、华南、华中三个板块所占全国GDP的比重有所上升,而华东、东北、西北和西南四个地区的比重则有所下降。

在比重上升的三个板块中,以珠三角为龙头的华南地区的表现最为突出,所占全国GDP的比重从8.0%上升到11.4%,增加了3.4个百分点。

(二)“第二阶段(1991~2002年)”——以长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华东地区逐渐成为中国区域增长的龙头,华中地区的比重显著下降进入到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加快浦东开发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以长三角为代表的华东地区开始逐渐成为引领中国区域增长的龙头,同期华北和华南地区尽管不如华东地区势头强劲,但GDP比重依旧保持了不同程度的上升,而华中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地位下降。

从1990年到2002年,华北、华东、华南地区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而华中、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比重则有下降。

在这一阶段,华东地区的表现最为抢眼,所占全国GDP的比重从19.5%上升到23.9%,上升了4.4个百分点。

华南继续保持了上世纪80年代的上升趋势,但势头有所放缓,上升了2.4个百分点。

扬子-华南板块

扬子-华南板块

本构造单元的共同特点:
(1)具有前南华纪基底,最初的盖层在 820Ma的晋宁运动后才出现;
(2)自南华-震旦纪起都是稳定型沉积,未变 质,中古生界基本不缺失。海相沉积作用从 南华-震旦纪持续到中三叠世;
(3) 印支运动后扬子地台解体,襄樊盆地至 雪峰山脉以东部分卷入亚洲东部活动大陆边 缘。
二.基底组成及其构造演化
主体在志留纪末结束活动性演化 的加里东造山带。
本构造单元的共同点是下古生界 都是活动陆缘型沉积组成的变质 褶皱基底,它们与未变质的上古 生界盖层之间有一个巨大的不整 合。
钦州、防城和海南岛,活动阶段 结束的时间还要晚些。
二、基底分布
“江南古陆” 以南前震旦 纪古陆残块 分布图
三、演化 湘桂地区南华系沉积古地理示意
三、克拉通(盖层)构造演化阶段 1.南华纪 2.震旦纪-古生代 3.三叠纪
扬子-华南板块 南华纪古地理图
扬子-华南板块 震旦纪古地理图
早古生代扬子板块处在南半球;
古构造表现为“南隆北坳”;古地 理表现为“滇黔桂古陆”和“上扬 子海盆”。
扬子-华南板块 早寒武世沧浪铺期
扬子-华南板块 早寒武世龙王庙期
以 晶上地事块实是说存明 在了 的扬;子说地明台吕存梁在运着动(Ar在的云古南陆称核龙,川至运少动Pt1)结 1.8—1.9 Ga。有可能形成比现在所知道的规模更大的古 老地块,康滇地轴可以视为从川中陆块分裂出来的残块。
中-元古代
康滇地轴(滇东、川西)
江南台背斜(鄂西、桂北)
澄江组 砂砾岩
莲沱组 长石-石英砂岩
四、小结
华南造山系是一个走向北东,向南西开口的加里东期活动海槽。
以茶陵-郴县断裂为界,以西为稳定陆缘,以东活动。

华南青白口纪—三叠纪构造-地层区划及特征

华南青白口纪—三叠纪构造-地层区划及特征

华南地区地质概况
华南地区位于中国南方,是一个具有复杂地质特征的地区,包括多种岩石类型和 地质构造。
华南地区的地质发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生代早期,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和 岩浆活动。
华南地区的地质构造以褶皱和断裂为主,不同地区的地层走向和构造形式存在差 异。
青白口纪-三叠纪地层概述
青白口纪和三叠纪是地球历史 中的两个时期,分别对应于古
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演化进程
青白口纪-三叠纪的构造-地层演 化对于研究该地区的生物演化 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段 时间内生物界经历了重要的适
应辐射事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时间序列演化
青白口纪
华南地区在青白口纪时,古生代地层沉积 了一套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为后来 的古生代生物大辐射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叠纪
三叠纪是华南地区古生代地层沉积的收官 时期,主要沉积了一套海陆交互相的含煤 地层,为后来的成煤期提供了条件。
生物演化及古生态变化
生物演化
在青白口纪-三叠纪期间,华南地区的生物 界经历了由海洋向陆地的转变,这是地球上 最大的一次生物适应辐射事件。
岩石结构
这些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和沉积构造,如层状、条带状、块状等,部分岩石 还具有鲕粒、生物碎屑等特征。
生物地层单元
生物化石
华南青白口纪-寒武纪地层中保存了大量的化石,包括海绵动 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脊索动物等,其中海绵动物最为 常见。
生物群落
根据化石记录,华南青白口纪-寒武纪地层的生物群落包括底 栖生物群、浮游生物群和游泳生物群,其中底栖生物群最为 丰富。
岩石地层单元的划分
华南奥陶纪-志留纪时期的岩石地层单元主要根据沉积环境、沉 积特征和岩性组合进行划分。

04扬子-华南板块

04扬子-华南板块

三、克拉通(盖层)构造演化阶段 1.南华纪 2.震旦纪-古生代 3.三叠纪
扬子-华南板块 南华纪古地理图
扬子-华南板块 震旦纪古地理图
早古生代扬子板块处在南半球; 古构造表现为“南隆北坳”;古地 理表现为“滇黔桂古陆”和“上扬 子海盆”。
扬子-华南板块 早寒武世沧浪铺期
扬子-华南板块 早寒武世龙王庙期
共性是华南地区在Pt - Pz1为海相活动类型沉积为 主,而Pz2 除钦防地区存在残余海槽(广西钦州-防城 是华南唯一的S-D连续地区)有活动类型海相外,均 为稳定陆 – 浅海沉积,有裂陷。
2. 华南ALPS模式
许靖华采用类比大地构造学的方法,通 过读图,认为华南地区和北美东部 appalachian山脉的构造格局具有十分相似 的特点,故提出“华南ALPS,不是华南地 台”的观点并以此为题发表论文,其中心 思想认为华南是印支造山带,推覆构造十 分发育,江南古陆实际上为推覆体,由四 川盆地向东的构造格局、分带和北美地台 向东appalachian山脉格局分带完全一样。
(康滇式)
Pt2
Pt3Biblioteka 前 南 华 纪 古 构 造 简 图
小结
相当吕梁运动的龙川运动形成由Ar-Pt1深变质岩系组成的结晶地块 构成了相对孤立的古陆核,川中-康滇联为一体称川中陆核;大 别-江汉一直到苏北-胶南-南黄海称东部陆核;红河断裂以北为黔 -滇-桂古陆核。
中-新元古代(Pt2-3)克拉通开裂,在西部康滇一带形成沟-弧-盆体系; 东部则围绕陆核边缘发育稳定-活动型的陆缘浅海沉积,形成逐 渐向东南扩展的大陆边缘。新元古代中期820 Ma晋宁运动形成 了扬子地台的基底。 由于基底形成晚,基底岩系以浅变质的砂板岩组成,刚化固结程度 弱于中朝地台,这就决定了扬子地台后期发展的许多活动性特 征,包括现代地震活动除川西、滇东以外,地应力通过柔性基 底的变形而释放,因此和中朝地台相比地震活动相对较弱的特 点。

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

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

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一、本文概述《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一文旨在深入探讨华南大陆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所面临的问题。

华南地区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其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对于理解中国乃至全球的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华南大陆的地质背景、构造特征、地壳运动、矿产资源以及环境问题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本文将概述华南大陆的基本地质背景,包括其地质历史、地壳厚度、板块边界等重要信息。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探讨华南大陆的主要构造特征,如断裂系统、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并揭示这些构造特征对华南地区地壳稳定性的影响。

我们将关注华南大陆的地壳运动,分析华南地区的地震活动、地壳形变等现象,并探讨这些地壳运动对华南地区地质构造的演化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

华南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之一。

我们将分析华南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成矿规律以及资源潜力,为华南地区的矿产勘查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还将关注华南大陆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如地面沉降、土壤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华南大陆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所面临的问题,为华南地区的地质研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华南大陆构造背景华南大陆位于亚洲东南部,是中国南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地构造背景复杂且独特。

华南大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受到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以及板块相互作用的深刻影响。

在地质历史时期,华南大陆经历了从海洋到陆地的转换,以及多次的板块俯冲、碰撞和拼合过程,这些地质事件共同塑造了华南大陆现今的构造格局。

华南大陆的主体由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构成,两者之间以一系列断裂带为界。

扬子地块以稳定克拉通著称,内部发育有多条古生代至中生代的缝合带和断裂带,反映了其多期次的构造活动历史。

华夏地块则以广泛分布的火山岩和花岗岩为特征,这些岩石记录了华南大陆边缘的岩浆活动和板块俯冲历史。

华南板块大盘模式研究

华南板块大盘模式研究

大盘模式华南板块华南板块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北部,因华南快速干道横贯其间而得名,主要包括祈福新村、南国奥林匹克花园、锦绣香江、华南碧桂园、星河湾、广地花园、华南新城及雅居乐等8个占地千亩以上的住宅大盘,据粗略估计总占地2万余亩,总规划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

从开发商角度考虑,是如何实现与市场总容量相适应的合理开发规模,充分考虑现阶段创新产品的市场承接力,解决产品存量过大、利润率下滑、品牌潜能投资、营销过度等等问题,也就是说,解决大盘在短期引起市场轰动之后的持续发展能力问题;其次,从消费者角度考虑,是怎样解决生活成本高、公共交通配套匮乏、社区商业垄断经营、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缺位等等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

,“大盘时代”的来临究竟给中国房地产业带来了什么启示?其一,泛地产理论指导下的大盘开发,必须采取复合概念地产开发模式,由于是多兵种、大规模协同作战,总谱和开发策略的设计及资源整合和操作平台的搭建非常重要。

大盘开发需要整合和考虑的因素极为广泛与复杂,由此对其它关联产业的带动也非常之大。

围绕着住宅产业,将拉动如建材、花卉、休闲、餐饮、零售业甚至设计、广告、媒体、印刷等一大批行业。

这正是市场经济的奥妙和魅力所在。

星河湾最多时有5000人奋战在工地上,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利用上百种,各种材料的应用上千种,光是乔灌花草就有一百多个品种。

同时调动和整合了国内国外包括建筑规划、园林设计,水处理、高尔夫球场设计,媒体、广告、营销代理方方面面的力量。

南国奥园对奥运资源的整合嫁接,体育养生概念、学村概念、高尔夫生活的演绎更是下足了功夫。

每个大盘都必须有自己的神韵和蓬勃的创新能力,简单地盖房子,或盲目照搬、克隆,在大盘的竞争中必会被同比淘汰。

其二,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规划是只看得见的手,市场机制是看不见的手。

政府和发展商如何互动,是中国城市化运动中的大学问。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市场的力量往往超过政府的力量。

中国大陆形成史

中国大陆形成史

中国大陆位于欧亚板块南缘。

不同于其他大陆,中国大陆板块是经过多次地质运动(板块缝合)形成的。

现代地球板块结构图现代中国大陆板块结构图久远的地球板块结构由于板块不断变化并且留下的遗迹太少已很难还原。

但经过地质学家的努力已经可以还原到5亿年之内的地球板块结构,并且绘制成图。

晚寒武纪世界地图(5.14亿年前)5.14亿年前中国华南陆块处于赤道附近,华北陆块大约处于北纬30度显生宙的早古生代(5.5-4亿年前,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期间全球范围发生了名为“加里东运动的地质运动。

在晚寒武纪和早奥陶纪时,当时中国西北部陆块活动剧烈,几个小的陆块发生拼合,阿尔泰地块,准格尔-东哈萨克斯坦地块和额尔古纳地块发生碰撞拼合,形成阿尔泰-准格尔-额尔古纳碰撞带,这是中国各地块中最早一批拼合到欧亚板块(当时还未形成)之上的地块。

这期间蒙古中部地块也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拼合并形成外贝加尔碰撞带。

在此期间或稍晚一些时候(4亿年前)中国西域的大部分地槽(包括天山地槽,祁连山地槽,昆仑-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山地槽,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怒山地槽,横断山-秦岭-大别山地槽等都受到挤压而成为褶皱山系。

中奥陶纪世界地图(4.58亿年前)加里东运动时阿尔泰地块,准格尔-东哈萨克斯坦地块和额尔古纳地块发生碰撞拼合,形成阿尔泰-准格尔-额尔古纳碰撞带,一些地槽褶皱成山。

按照复原的古地图,志留纪时由非洲古陆,南极古陆,阿拉伯,华南,澳大利亚甚至包括华北陆块拼合在一起构成贯穿南极到北纬30°的超级冈瓦纳古大陆,而由美洲,劳伦西亚古大陆,菠萝地甚至西伯利亚陆块拼接成的被成为劳亚古陆的大型陆块在赤道附近形成。

在志留纪整个华北陆块完全隆起,所以整个华北陆块处于剥蚀区而没有形成志留纪沉积,而华南陆块相对沉降,所以中国华南保留有较多的志留纪沉积地层。

由于志留纪形成两块超级大陆,水汽难以到达陆地中部,所以这个时期的表现为干燥的大陆气候。

还要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纪原来存在于劳伦古陆和欧洲陆块(波罗地)之间的古大西洋由于两个陆块闭合而消失,在两个陆块之间形成加里东褶皱带。

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_张国伟

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_张国伟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评 述
2013 年 第 43 卷
第 10 期: 1553 ~ 1582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中国科学院学部
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
中国(东亚)大陆构造与动力学专题
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
图1 1554
华南大陆现今地质与大地构造背景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3 年
第 43 卷
第 10 期
1.2
华南大陆基本地质构成
华南大陆长期复杂的演化历史使其形成了在板
块构造围限作用下的独特大陆构造 . 显生宙华南大 陆主要由扬子和华夏两地块所构成 , 现今整体陆壳 基本由三层显生宙盖层和双层前寒武纪不同基底构 成. 其基本地质组成与结构见表 1.
1.3.2.1
晋宁Ⅰ期(~0.9 Ga): 扬子与华夏两古陆微 板块的分别形成
现今华南大陆的西南缘川滇和东部赣浙闽地区 残存两带晋宁Ⅰ期构造变动残迹, 即 0.9~1.0 Ga 的板
1555
张国伟等: 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
块拼合记录 . 综合判断认为它们是华南大陆新元古 代初期两个主要拼合带 . 赣淅皖交界地带的赣东北 残存现多有共识的德兴 - 东乡一线蛇绿混杂岩带 , 年 代以 0.9~1.0 Ga 年龄为主(舒良树, 2012; Wang 等, 2013). 与之同期但被后期江绍-萍乡断裂断错东移的 浙闽诸暨 - 丽水 - 武夷 - 梅州一线也残存有蛇绿岩及相 关火山岩带, 最新测年多获 0.9~1.0 Ga 年龄(Wang 等, 2012, 2013; Gao 等, 2009; Yao 等, 2012). 另外考虑武 夷山地区新元古界中普遍有 0.9 Ga 碎屑锆石 U-Pb 年 龄峰值(Wang 等, 2010, 2013; 向磊等, 2010; Yao 等, 2011, 2012). 筛除江绍断裂后期的走滑平移, 据两者 年代与地质地球化学的相同相似性 , 认为它们可能 应是晋宁Ⅰ期的同一拼合带 (图 2), 代表华夏地块主 体形成的早期构造事件 . 扬子西南缘川滇一带从岩 石地层及其碎屑锆石年龄峰值、岩浆活动 (包括花岗 岩)等综合残存记录和 0.9~1.0 Ga 年龄的集中, 综合 反映华南大陆西缘在新元古代早期曾发生格林威尔 造山拼合事件. 另如上所述, 地球物理探测揭示的华 蓥山、雪峰等陆壳岩石圈深层的俯冲界面, 可能属于 扬子地块内上覆盖层之下的元古代拼合记录(其确切 时代尚待进一步确定). 综合分析表明, 扬子与华夏地 区新元古代晋宁Ⅰ期(0.9 Ga)的构造拼合应分别代表 当时依然独立的扬子与华夏古微板块内部拼合、 形成 各自统一地块的构造事件.

广州市房地产十年发展历程

广州市房地产十年发展历程

2001:华南板块崛起市长豪言楼价5年涨50%提要:回想当年华南板块的发展,广州市政府虽然在板块大配套规划与投入上较为滞后,但政府对番禺楼市的推动也不可忽视。

2001年7月,当时的广州市长林树森接受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文清采访,记者问其:“广州哪里买房最能保值增值?”林树森脱口而出:“番禺”,随后他又出人意料地放出豪言:在未来5年里,番禺楼市能升值50%以上。

2010年,番禺不少楼盘新组团都带上了“十年”字样,如雅居乐花园的“十年小雅”、华南碧桂园 (论坛相册户型样板间点评地图搜索)的“十年华南”等。

这个“十年”纪念的正是华南板块2001年崛起时的辉煌。

在2001年的广州楼市,华南板块绝对值得大书特书,因为华南板块的崛起影响了广州,甚至影响了全国。

从滩涂农田到圆梦家园华南板块是指广州沿着华南快速干线、南联番禺区的样板景观大道,以及迎宾路两侧开发出来的超大规模住宅楼盘集群的总称。

该板块位于广州番禺区南村镇西部、钟村镇东南部,以迎宾路为自然分界,总建设用地约为13.5万亩,其中用于房地产开发约4万亩。

“华南板块”这个词在1998年就被提出,2000年“五一”华南碧桂园开卖,该名称大量见于各媒体报道,开始逐渐被正式使用。

“十几年前,广州星河湾 (论坛相册户型样板间点评地图搜索)还是一片滩涂,华南板块还是大块大块的农田。

”星河湾地产董事副总裁梁上燕回忆到,华南板块发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但真正树起全国影响却是从2001年开始。

2001年4月28日,广州星河湾首次亮相,美丽的滨江木栈道和全现楼引发轰动。

10年来,华南板块物美价廉的房子,吸引了几十万新老广州人到此置业、安家,为千万年轻白领和新移民们实现了住房梦,也成为广州城市发展突飞猛进的最好样本。

各地发展商学习参观的样本中原地产总经理黄韬指出,当时华南板块的楼盘动辄千余亩甚至几千亩,正因为超级大盘扎堆,华南板块也是当年房地产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

华南板块的发展商都是民营企业,要自负赢亏,激烈的竞争迫使他们从理念开发、规划设计、社区配套,从整体到局部,产品、环境到品牌、服务都无不处心积虑求创新,当年的华南板块楼盘,不管是户型、营销还是园林等各个方面都令人耳目一新,不但吸引了广州市区及其他珠三角城市的买家,其开启的大楼盘、大配套的开发模式,更很快成为全国房地产商效仿的样本。

华南构造演化新思考兼论_华夏古陆_说中的几个问题_马瑞士

华南构造演化新思考兼论_华夏古陆_说中的几个问题_马瑞士

华南构造演化新思考 兼论 “华夏古陆 ”说中的几个问题
马瑞士
( 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 系 , 南京 210009) 摘要 :华南新元古代到早古生代是扬子活动大陆边缘构 造 “ 捕获 ” 的一个 边缘海 盆地 , 其间充 填了巨 厚的复 理石 、 砂 、页岩沉积 。 早古生代晚期发生了福建沿海弧与武夷弧碰撞 , 这两个弧一起与扬子 活动大陆边 缘碰撞 , 产生华南 造山作用 , 使华南边缘海沉积物发生变 质作 用 , 产生 了强烈 构造 变形 , 形成 一系 列推覆 构造 和花岗 岩浆 作用 。 因 此 , 华南是早古生代形成的造山带 , 而不 是华夏地 块 (古陆 )。 但是仍 然有学 者沿用这 个老 “ 术语 ” — — — 华夏 地块 , 因此 , 产生了华南是造山带还是华夏地块的争论 。 专业 “ 术语 ”反 映学者的 学术思想体 系和今 后的研 究走向 , 因此 有必要讨论华南的构造 属性 。 还 讨论了华夏地块问题 , 简述了关于地质构造单元命名 的基本原则 。 关键词 :中国东南大陆部分 ; 边缘 海盆地 ; 华南造山带 ; 华夏地块 ( 古陆 ) 中图分类号 :P 5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 7493(2006)04 - 0448 - 09
2006 年 12 月 , 第 12 卷 , 第 4期 , 448 - 456 页 Decem be r 2006, V o. l 12, No . 4, p . 448 - 456
高 校 地 质 学 报 Geological Journa l o f Ch in a Unive rsities
图 1 东安期华南洋壳向扬子大陆俯冲示意图 F ig . 1 Sketch section sho w ing subduction of the South Ch ina ocean ic crust towa rd the Y ang tze continent du ring the Dong' an pe riod

华南大地构造的

华南大地构造的

• 1.2丹州陆内裂陷阶段 晚元古代早期,雪峰期,由浙皖赣经雪峰山至桂 东北,发生了断续的陆内裂陷。在桂东北,丹洲 群记录了这一演化过程。其中俯冲杂岩代表了丹 洲陆间小洋盆北西侧雪峰期局部性一代海沟堆积。 海沟由北西向南东推移,三门街期推演至三门一 龙胜一带。 • 1.3华南陆缘裂陷阶段 志留纪末,发生了广西造山运动(“加里东运动 “),华南东部已知地史记录中最广泛、最强烈、 最深刻的一次造山运动,导致雪峰构造层一广西 构造层同步褶皱,形成华南大陆边缘弧后盆地褶皱 带,并使四堡 褶皱再度变形,亦称华南造山带。
1、同位素年龄研究,中酸性岩浆岩的原 岩物质源于古老陆壳;
• 衫一钦同位素组成特征说明其成岩物质来 源于古老大陆壳; • 华南广西期和中生代的一些花岗岩类铅、 惚、氧和钦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大部分 起源于上地壳,少部分来自下地壳和混合 壳。
2、岩石学研究,岩石包体物质源于古老 陆壳基底;
• 岩石包体研究揭示出岩浆岩之下存在古老 陆壳变质基底。例如桂西都安燕山期煌斑 岩筒有古老变质岩包体,包括石墨片岩、 混合岩、变粒岩。
• 元古代至志留纪,在古生物等方面,华南 一东南亚板块与印度板块、藏北一滇西微 板块以及中朝板块、塔里木板块关系密切, 构成同一体系,属于冈瓦纳古陆的组 成部 分。 • 该发展阶段在生物群、岩石建造—构造方 面,华南—东南亚板块与中朝板块区别较 大,关系疏远;与塔里木板块较为接近, 关系密切。
2、太平洋古陆阶段
• 元古代以来,华南随华南一东南亚板块远 距离运移,至晚三叠世,与欧亚板块缝合, 大抵上形成现今板块隶属关系,成为欧亚 大陆的一部分。晚三叠世以前,根据地层、 古生物、古构造、古地理及古地磁等资料, 华南一东南亚板块已知演化史可分先后两 阶段:冈瓦纳古陆阶段、太平洋古陆阶段 和欧亚大陆阶段。

华南板块前寒武纪的构造演化史及成矿事件

华南板块前寒武纪的构造演化史及成矿事件

华南板块前寒武纪的构造演化史及成矿事件华南板块是全球研究最为深入的构造单元之一,区域变形复杂、岩石类型丰富,历史演化过程悠久,一直以来备受地质学者的关注。

其中,前寒武纪时期是华南板块构造演化史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华南区域成矿事件的开端。

华南板块主要由元古宙岩浆岩基底和晚元古代-中新元古代沉积岩及基性岩构成。

前寒武纪的构造演化受到了独特的地质背景和构造环境的影响,整个华南地区被大规模的印度-澳大利亚板块活动所控制,隆升作用和变形爆发相互交织,导致华南地区出现了极为复杂的变形构造及地质事件。

在前寒武纪时期,华南板块的构造演化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个是伊犁尔山事件后,到早古元古代岩浆活动的阶段。

这是华南板块的一次快速演化时期,华南板块发生了一系列的岩浆作用和变形构造,杰出的岩浆地质特征是独特的岩墙体,如桐南岩墙、衡阳岩墙和苍南岩墙等等。

同时,在这一时期,岩墙的形成代表了华南板块地壳伸展的复杂性和演化模式的多样性。

第二个阶段是早古元古代到前寒武纪的早期。

这一时期华南地区经历了较为稳定的演化,大部分时间是以长周期的深层变形和稍有不齐的岩浆活动为主。

其中,少量的晚元古代和早古元古代沉积物和建造物质也在这一时期形成。

在此期间,华南地区的岩石类别也逐渐多样化,包括花岗质、闪长质、二长英质、石英斑岩体,并且在华南地区的许多地方形成了大规模的金属矿床,这一时期标志着华南地区成矿性质的转变。

总的来说,前寒武纪是华南地区构造演化和成矿过程十分关键的时期,探索这个时期的地质演化历史对于理解整个华南板块的构造演化、成矿模式和深部地质演化过程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华南板块是中国的重要构造单元,历史演化过程复杂,章节繁多。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华南板块前寒武纪的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

构造演化阶段:华南板块前寒武纪的构造演化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是伊犁尔山事件后,到早古元古代岩浆活动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构造演化主要表现为伸展构造、隆升和变形活动。

华南板块的起因、成长与未来发展宏图

华南板块的起因、成长与未来发展宏图

“华南板块”在广州房地产业乃至全国业界中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在广州普遍的市民百姓中也几乎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华南板块”是广州沿华南快速干线南联番禺区样板景观大道——迎宾路两侧开发的超大规模住宅楼盘集群的总称。

该板块地处番禺区南村镇西部、钟村镇东南部,以迎宾路为自然分界,两镇总建设用地约13.5万亩(约90Km2),其中用于房地产开发约4万亩。

该板块现有超千亩的楼盘八个,另有若干几十亩至百亩不等的中小楼盘。

这些已陆续开发的小区规划建筑面积约1830万M2,规划人口约43.3万人。

规划用地情况见表6-1-1。

一、开发过程及基本现状华南板块住区开发可分为四个阶段:1、1991-1998年,孕育期以祈福新村孤军奋战、寂寞开拓为标志。

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广州人普遍没有选择郊县楼盘、长住郊外的概念,但受与广州海珠区一桥之隔的番禺洛溪、大石地区大量廉价楼盘的吸引,部分有番禺情结的广州个体户、下海者,陆续购置祈福新村的商品住宅,作为周末度假、节日小住和投资理财之用,一部分祖籍广州和南番顺的香港人,也购置祈福的外销房作周末公假回乡度假之用。

此时期华南板块基本是由农田、丛林、鱼塘、工业仓库、路边临建食肆等构成,整个区域开发缓慢,知名度也不高。

2、1998-2000年,试探期此期间,华南快速干线已通车,迎宾路已拓宽。

先有是广地花园以接近洛溪、紧邻沙溪海怡花园、珠江花园的地利,爆炒新鲜出炉香港亚洲小姐获奖广地洋楼、别墅的新闻,赢得部分市民的青睐,并获取暨南大学部分教师集体购房之大蛋糕;稍后碧桂园集团借广州碧桂园在洛溪板块大功告成之强势,转战南村,开发姨妹楼盘华南碧桂园。

华碧以相同的“抵食夹大件”价廉营销策略试图再显威力,但因该地段离广州城区较远,周边几无配套,产品本身又无新的超越,只能陷入艰难的持久战。

3、2001-2002年5月,爆发期以2001年五一黄金周星河湾高调入市引爆华南板块,同年7-10月南国奥园、锦绣香江、华南新城陆续大热开盘为标志,在王志刚“中国楼市看广东,广东楼市看华南”的策划效应下,在《南方都市报》等主流媒体近一年的强力炒作下,华南板块正式得名,并以大盘运动、产品革命的鲜明特色扬名全国。

华南经济区

华南经济区

华南经济区,包括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地处我国南部沿海。

1985年,全区总人口为10126万,占全国总人口的9.69%;土地面积约为45万平方公里,只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69%;人口密度为225人/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两倍,本区属于人多地少的地区。

近年来,华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它是我国南部沿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内部发展还不平衡的经济区。

这里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许多产品畅销海外,在对外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到1985年,本区的工农业总产值已达906.39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下同),其中工业产值584.69亿元。

农业产值321.7亿元,分别占全国工农业产值的7.05%和7.82%。

一、经济区的基本特点华南经济区地处热带、南亚热带,面临南海。

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具有全国得天独厚的水热资源。

除北部少数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可达18—20℃。

作物生长期长,一般可两熟或三熟。

降水丰沛,年降水量1000mm以上。

由此形成的地表径流,使华南水网密布,这一方面提供了水运通道,另一方面蕴藏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同时也为发展淡水养殖提供了条件。

本区面临我国最大的南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仅大陆海岸线就长达5800公里。

绵延的海岸线,提供了大量优良的港湾;广阔的海洋,形成了天然运输通道,预示着华南发展海洋运输的美好远景。

不仅如此,南海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这些资源正在被勘探开发,一旦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将大大昔缓解华南目前能源紧张的局面。

广阔的海洋为捕捞和海水养殖提供了用武之地,沿海滩涂如得到综合开发利用,也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矿产资源方面,本区矿种不是十分齐全,在全国占有比较重要地位的是有色金属,包括锡、铝、锑、银、钨、锌、钴等,这些矿藏主要分布在广西。

此外,广西的锰矿、广东和海南的铁矿等亦占有一定的地位。

但是,华南缺少煤,需大量北煤南运,加大了南北交通干线的运输压力,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制约了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我国古生代华南华北地区地层对比研究分析[权威资料]

我国古生代华南华北地区地层对比研究分析[权威资料]

我国古生代华南华北地区地层对比研究分析[权威资料] 我国古生代华南\华北地区地层对比研究分析TU457A1673-0992(2011)01-0028-01摘要:我国早古生代的古地理格局是震旦纪的继承和发展。

华北板块、扬子板块主体部分和塔里木板块的北缘以稳定海相碳酸盐沉积为主。

自晚古生代开始,我国南方华南板块持续的海侵使海域扩大,至二叠纪覆盖了华南绝大部分地区。

因此对我国古生代华南、华北地区地层进行对比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古生代;华南;华北;地层古生代是地质历史时期中自543,250Ma前的地史阶段,延续时间达293Ma之久。

华北板块主体青白口系沉积后隆升,直到早寒武世晚期才下降接受沉积,中奥陶统沉积后又隆升,一直持续到晚古生代,华南地区由扬子板块和华南板块组成,两板块间为华南裂谷盆地。

扬子板块加里东运动后期主体上升,仅在川滇一带形成狭窄海湾。

1我国的寒武系华北地区的寒武纪非常发育,沉积了以石灰岩为主的海相地层,岩相稳定,特征明显,化石丰富,其中以三叶虫占绝对优势,为气候温暖的正常浅海沉积。

山东张夏是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

华南地区的寒武系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其中以湖北宜昌三峡发育最全。

寒武系是一套海相沉积,早期为正常浅海,以钙泥质沉积为主,化石较多;中晚期海水较深,以碳酸盐岩为主,多含白云质,化石较少。

2我国的奥陶系奥陶系的沉积继承寒武系的特点,仍以碳酸盐岩为主,岩相和厚度变化都不大,相当稳定,化石丰富,种类繁多,以笔石动物、角石、三叶虫和腕足动物为主。

中奥陶世后期,华北地区上升,经过长期的侵蚀,直到中石炭世才重新下降接受沉积,所以华北地区大部缺失奥陶纪晚期沉积。

华南广大地区的奥陶系发育齐全,下、中、上三统皆有,而且岩性较为复杂。

与华北地区奥陶系的稳定沉积相反,华南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故各地奥陶系岩相、厚度变化较大。

华中及西南一带的奥陶系主要由石灰岩及页岩组成,以含三叶虫、珊瑚、腕足动物化石极为丰富的壳灰岩相为主,厚度不大,代表水流畅通,阳光充足的稳定浅海环境。

麒麟板块发展史

麒麟板块发展史

麒麟板块发展史
麒麟板块是指中国华南地区的一个板块,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数亿年前的地质时期。

下面,我们将分步骤阐述麒麟板块的发展史。

第一步,形成:大约在3.8亿年前,古老的地质构造运动形成了麒麟板块。

随着板块的形成,华南地区的岩石经历了长期的地质变化和岩浆侵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质遗产。

第二步,变动:在板块形成之后,麒麟板块有过数次的地壳运动,这些运动不仅改变了华南地区的地貌,还对当地的气候、水文环境等造成了重大影响。

同时,这些地质变化也促进了华南地区的矿产资源的形成,比如铁矿、锰矿、铅锌矿等。

第三步,发掘:在人类历史的漫长岁月中,华南地区的人们不断地开发和利用着麒麟板块的资源,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广东和广西的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是一种以溶蚀和侵蚀为主要特征的地貌形态,广东和广西的喀斯特地貌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第四步,保护:麒麟板块是华南地区不可替代的地质遗产,但是面对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对华南地区的保护和治理变得越来越迫切。

在近年来,中国政府实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为华南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总之,麒麟板块的发展史体现了华南地区数十亿年的地质变化和文化演化,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宝贵自然和文化遗产,同时也需要我们共同
的保护和治理。

我们应该将环保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从个人行为入手,共同建设美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广东发展历程

广东发展历程

广东发展历程
广东发展历程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

上世纪50年代,广东开始进行农田水利、交通基础设施等基本建设,大力推动农业和工业发展。

在这一时期,广东以农业为主导,小部分轻工业发展。

70年代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广东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广东大力引进外资,开设沿海经济特区,推动了经济迅速增长。

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80年代,广东加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逐渐由传统的农业和轻工业向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

此时,广东的制造业迅速崛起,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中心之一。

同期,广东大力发展外贸出口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进入21世纪,广东继续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广东逐渐建立起以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系。

同时,广东还大力发展旅游业,丰富了经济发展的多元性。

目前,广东已经成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广东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未来,广东将继续致力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的经济中心。

华南模式与中国的地域经济格局

华南模式与中国的地域经济格局

华南模式与中国的地域经济格局中国地域经济格局是一个古老而复杂的话题。

自古以来,这个东方巨龙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就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它的经济结构和发展路径。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多次的变化。

华南模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经济新时期的代表之一,正在逐渐改变着中国的地域经济格局。

华南地区是中国广阔的南方沿海地区,它包括广东、福建、广西、海南、江西和台湾等省份。

从地理上来看,华南地区位于南海之滨,地势较低,气候温暖湿润,多山多水。

这种自然环境孕育了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的传统经济,并使华南地区成为中国的物产丰富之地。

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华南地区开始逐渐走上了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华南模式的出现和发展源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逐步深化。

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家领导层把逐步向外开放推进的经济战略提上了议事日程,并把走出去的门槛一步步打开。

而当时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瓶颈是资源贫乏、技术低落、市场失灵、缺乏资本等方面。

在这种经济情况下,政府采取了比较特殊的措施,即引进外资并发展出“沿海经济特区”。

华南模式的首个经典代表就是深圳特区,随后又先后出现了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

华南地区的特色经济区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逐渐成为了辐射整个亚洲甚至全球的制造业基地和采购中心。

在这个过程中,华南地区逐渐形成了以出口导向、以外商投资带动等为特征的经济模式,即华南模式。

华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地域经济格局。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的经济中心基本上是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

经济特区的产业拉动效应和聚集效应,使得华南地区的经济活动逐渐超越了本地区,向全国乃至全球扩散。

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中国向外开放和全球化中重要的依托和窗口。

在这种情况下,华南模式的出现也使得中国的地域经济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远远超过了周边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

论述华南板块泥盆纪地史演化

论述华南板块泥盆纪地史演化

论述华南板块泥盆纪地史演化
华南板块是指中国南部的地质板块,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和越南南部地区。

华南板块在泥盆纪时期(约541至252年前)发生了复杂的地史演化过程。

在泥盆纪早期,华南板块处于靠近南极的低纬度地区,大气温度低、海洋盐度高,沿海地区没有珊瑚生长。

随着地球变暖,华南板块移动到了较高的纬度,大气温度升高,海洋盐度降低,珊瑚开始在沿海地区生长。

在泥盆纪中期,华南板块继续向北移动,大气温度进一步升高,海洋盐度进一步降低,沿海地区的珊瑚生长加快。

同时,华南板块的东部地区出现了较多的火山活动,形成了大量的火山岩。

在泥盆纪晚期,华南板块继续向北移动,大气温度进一步升高,海洋盐度进一步降低,沿海地区的珊瑚生长进一步加快。

同时,华南板块东部地区的火山活动减弱,火山岩生成减少。

泥盆纪时期华南板块的地史演化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球的热力学运动、地壳的岩石圈运动、海洋盐度变化和大气温度变化等。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华南板块在泥盆纪时期发生了复杂的地史演化过程。

泥盆纪时期华南板块的地史演化对现今华南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貌、气候、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华南板块在泥盆纪时期的北移和大气温度升高,促进了华南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发展;华南板块在泥盆纪时期的东部地区的火山活动,导致了华
南地区许多山地的形成;华南板块在泥盆纪时期的海洋盐度变化,促进了华南地区珊瑚的生长等。

因此,研究华南板块泥盆纪时期的地史演化对于理解华南地区的地质演化和自然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时间

地质时间

地质时间华南板块内部华南板块边界华北板块内部华北板块边界前寒武华南板块形成的阶段:古元古代华南板块的陆核已经存在;中新元古代板块边缘增生;晋宁运动之后华南板块进入了稳定的阶段.震旦纪华南内部为海相沉积。

华北板块形成的阶段:太古宙华北板块的陆核形成;古元古代原地台形成;中新元古代似盖层形成.字新元古代后一直遭受风化剥蚀的状态之中.早元古代寒武纪扬子海侵广泛,地层二分:下统为泥砂质和碳酸盐沉积,中上统以镁质碳酸盐沉积为主,化石丰富.O扬子处于可拉通盆地状态.S华南裂谷盆地萎缩消亡.S后期,扬子与华夏板块拼合,华南形成;柴达木与华北板块碰撞,扩大了华北板块的范围。

扬子板块东南缘和华夏都属被动大陆边缘.两者间的华南裂谷盆地在加里东运动早期活动性较强,后期经历了盆地的消减至造山作用阶段形成了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加里东末期扬子和华夏板块对接拼合(发生在东秦岭一带)。

早寒武世开始海侵,寒武纪华北板块为稳定的陆表海沉积.早中奥陶世主要为碳酸盐沉积;晚奥陶世到早石炭世一直处于隆升阶段.因此,华北板块主体部分没有这段时期的地层记录。

华北板块的南北均为大洋环境,北缘在加里东后期形成一条东西向褶皱带拼贴在华北板块的北部;南侧古祁连和北秦岭消失,柴达木、秦岭微板块和华北对接碰撞。

晚元古代泥盆纪早期除钦防线地区以外其他地区均遭受剥蚀,从早泥盆开始海侵范围逐渐扩大,出现“象州型”和“南丹型”岩相及生物分区,到二叠纪海域范围覆盖了华南,绝大部分的地区.华南早泥盆到二叠的地层发育良好.华南板块的西缘D时已存在特提斯多岛洋;北缘为南秦岭地区.东南缘研究较少.C西缘特提斯多岛洋进一步发展; ;北缘为南秦岭盆地.P南缘为著名的金沙江---藤条河缝合带;西缘为火山岛弧带.O3到早石炭世一直处于隆升阶段.因此,华北板块主体部分没有D的地层记录。

C下统处于剥蚀的状态,因而,主要发育了上通的沉积记录.P以陆相沉积为主,已基本上脱离了海洋环境.D华北板块的南缘为活动型沉积;北缘为被动型大陆边缘沉积.C西缘发育较全;北部上下统都有出露;南缘出现小型走滑拉分盆地.P北缘P1以巨厚的浅海碳酸盐岩、碎屑岩和大量中酸性火山岩为特征,P2以中酸性火山岩和黑色板岩为主;南部裂陷海槽仍存在.中生代中生代是中国古地理分布的转折期.特别是在发生在T印支运动的前后,印支运动之前中国地理分布为“南海北陆”,印支运动后则为东西分异.T中国地史时间上二分;空间上三分.K—J东西分异显著.东部:沿海火山活动带和断陷盆地;西部:大稳定盆地;东西分带随时间逐渐向东迁移;海相沉积仅限于青藏高原、台湾、和黑龙江东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