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章 第2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案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设计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部分。
其中洋流分布规律是本节的重点之一,采用多媒体课件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分析地图后归纳出洋流分布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表述简单、精炼,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突破。
海水运动深刻地影响着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体现了教材的学以致用、人与自然和谐的编写思想。
2、《课程标准》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a、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风带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图”;b、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c、在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基础上,运用实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的分布模式。
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以及在图上观察、比较、归纳、分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运用案例分析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增强现代海洋意识;学习洋流形成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
4、教学重、难点:重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利用“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二、教学方法导--读---思----绘---结—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问题引导、读图分析和小组讨论为主。
充分发挥教师在引导、分析中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知识获得的过程体现出来,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知识的形成与发现过程。
有助于引起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迁移。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教案标题: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目标:1. 理解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对地球气候和环境的重要性。
2. 掌握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类型、形成原因和影响。
3. 能够描述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实际案例,并分析其对当地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海洋的特点和景观。
2. 引导学生思考海洋对地球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知识讲解:3. 讲解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概念和分类,包括洋流、涡旋和海洋环流等。
4. 解释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形成的原因,如风力、地球自转和水温差异等。
5. 探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对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如调节气温、影响降水分布和影响生物分布等。
案例分析:6.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案例进行研究,如北大西洋暖流、秘鲁海流或日本黑潮等。
7. 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参考资料收集案例相关的信息,包括形成原因、运动路径和影响等。
8.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案例,并讨论该海水运动对当地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讨论和总结:9. 引导学生讨论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对地球气候和环境的重要性,并总结他们的观点。
10. 结合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总结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共同特点和影响。
11. 激发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海洋环境并减轻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对人类的影响。
扩展活动:12.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其他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案例,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13.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或相关展览,加深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理解。
评估方式:14.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展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15. 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所选海水运动案例的报告,包括形成原因、运动路径和影响等。
16. 通过学生的报告评估他们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案延伸:17. 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实验,通过模拟风力和水温差异等因素,观察洋流和海洋环流的形成和运动。
18.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论文阅读和讨论,了解当前关于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研究进展和未来挑战。
地理必修.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课标要求]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教材分析]1、先给学生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接着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与盛行风有关。
并结合风带与洋流模式图总结和归纳了洋流的分布规律。
最后,给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冬季分布图,让学生读图思考的问题主要涉及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2、教材的顺序和要求与课标要求、学生认识规律有矛盾的地方,需要重组教学的顺序。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2、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3、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气压带和风带图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对比能力。
2、通过展示和分析洋流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精神。
[教学重点]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2、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难点]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世界洋流的形成、分布和影响等。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
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学法指导]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多媒体展示哥伦布两次到美洲的路线和所用的时间)思考:哥伦布的两次美洲之行所用时间为什么会不同?(盛行风的影响)提问:除了盛行风的影响之外,还有哪些影响?(洋流的影响)2、展示太平洋局部地图设置情境:1941年12月,日本突袭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
引出矛盾:其舰队航线没有选用自然条件较好的南航线,而是选用冬季自然条件恶劣的北航线,这是为什么?3、展示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局部地图设置情境:1991年1月爆发的海湾战争,大量的原油泄漏和燃烧,导致严重的污染,尤其是对海水污染,对周围海域海洋生物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甚至危及到我国和日本沿岸的渔业生产,对虾产量锐减,贝类养殖几乎瘫痪。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第一课节地理组王小林一、教学分析设计【教材分析】“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属于自然地理的核心内容,涉及水圈中的海洋水。
海洋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也是大气最重要的水汽来源。
本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共有两部分内容,即“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包括洋流的概念、性质、类型、分布规律和主要成因。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洋流对全球热量平衡、气候、海洋生物资源、海上航行和海洋污染的影响。
从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看“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是基础知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学习目的。
课标对第一课时的内容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而近几年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是要求学生能够知道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具体是绘制某纬度大陆东岸(或西岸)洋流的流向,或者是判断该洋流的性质。
教材的安排顺序是首先给出洋流定义,然后指出洋流的主要成因(盛行风、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然后是一副世界洋流分布图,让学生结合思考题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最后是一个活动内容,要求学生风带和洋流流向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洋流的主要成因。
【学生分析】高一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较弱,读图和析图的能力相对较差,学生普遍觉得学好本节课有一定的难度。
高一上学期由于中秋、国庆、运动会、半期考试等等学生实际所上地理课较少。
所以让其在那种相对复杂的世界洋流分布图中归纳洋流分布规律有一定难度。
所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本人将课堂内容的顺序进行了调换,计划让学生通过绘制洋流模式图的方式,让学生先推导出理想模式下的洋流分布图,然后再在实际世界海陆分布的情况下绘制太平洋、大西洋的洋流图。
让其体验到洋流流向与盛行风、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之间的关联。
学生在绘图过程中体会到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给学生亲自动手、小组讨论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
【目标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课时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高中地理必修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地理科组蔡清辉【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一学生2、学科:地理3、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并绘制洋流模式简图。
(2)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洋流实验和绘图活动,让学生总结归纳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让学生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和原理,对洋流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判断,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直观地得出抽象的地理规律,充分体验学习地理探索未知世界的乐趣。
(2)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明确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分析】《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部分。
其中洋流分布规律是本节的重点之一,但由于其较为抽象,传统教学一般是让学生分析地图后归纳出洋流分布规律。
笔者用实验模拟海水运动,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洋流分布规律。
另外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表述简单、精炼,笔者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突破。
【教学方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教具准备】圆底水槽一个、风筒三个、茶叶末若干【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效果好。
本节课所采用的实验教学法跟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相一致。
在与学生一起准备实验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观测到海水的运动,学生尝试了用芝麻、树叶、纸片等多种方式,最终选择茶叶末这一最能显示出海水运动的实验材料。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散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课题名称设计者及任课教师教课背景剖析课题:大规模海水运动大规模海水运动(一)对课标的理解与掌握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散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在实质散布图上因为受大陆形状的影响,散布相对有些复杂,学生看上去摸不到脑筋,所以在知识内容的掌握上需要由察看到的内容提高到对洋流散布规律的总结,以便指导学生可以将已学规律利用到其余海区,并可以顺利的去剖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确立基础,进而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
(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照新课程理念要求地理讲堂要知足学生不一样的地理学习需要,掌握地理学科学习的方法;重视对地理问题的研究,倡议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此外,此刻又倡议利用微课程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鉴于此,设计本节课的教课环节。
(三)教课内容剖析大规模海水运动属于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内容,从必修 1 整本书来看,第三章内容属于地球外面圈层水圈的内容,是构成地理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而大规模海水运动是该章一个中心内容,是影响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别性一个重要因素。
该部分内容是对前方天气的学习一个增补,同时也为后边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别性学习的做铺垫(四)学生状况剖析教课目的要点难点教课方法教课媒体教课方案思路从知识特色来看,高中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有必定的学习方法和地理思想,可是因为理科班,学生对地理知识基础其实不是很坚固;从能力来说,高中学生已具备必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剖析能力,对于未知内容有必定的研究精神和能力,可是对于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正确,需要教师解说指导,鉴于此,在教课方案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优势设计自主学习环节、解说环节以及小组合作剖析环节进行讲课1、经过微课程形式,学生自主学习,认识洋流的观点及种类,并学会判断暖流与寒流,以及洋流形成的主要原由2、经过流行风向知识回首,理解洋流形成的原由及散布模式,并学会运用洋流散布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散布规律;3、经过合作议论,知道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散布规律举例说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散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主学习、启迪式解说PPT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利用日本 3.11 地震后巨认识世界时势,进入学习状态引出对于洋流课题,激发型“垃圾岛”漂向美国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思新闻引入课题考,为后边的学习做铺垫展现学习目标1、经过自学方式,认识洋流的观点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使及种类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整体的掌握2、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散布模式;3、可以举例说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微课程,利用PPT 自动依据PPT有关内容提示,自主学习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播放形式,以及文字讲洋流的观点、种类以及洋流形成的主解形式展示洋流的概要动力,并达成教案有关练习念、种类以及性质判断承转:世界表层的洋流是如何散布的呢?活动二:研究世界表层洋流的散布规律仔细察看洋流实质散布图,在学培育学生察看能力,以及案上标出洋流的运动方向;总结归纳能力展现世界表层洋流散布图,标出太平洋和大西洋海疆,要修业生依据实质散布状况,标出两个大洋海疆的洋流运动方向,并达成洋流模式图及规律总结学生依据问题,议论两个海疆洋流在南北半球中低纬度以及中高纬度的散布状况试着达成洋流模式图,师生共同总结规律:(1)中低纬度海区:北顺南逆,大洋东寒西暖(2)中高纬度海区:北顺南无,北半球大洋东暖西寒深入浅出,有益于学生对知识理解,方便学生形象记忆承转:世界表层洋流是如何形成的呢?讲授洋流形成主要是师生商讨,理解洋流形成原由培育学生剖析问题能力受:流行风向、地转偏向力以及陆地形状影响研究:北印度洋海区洋研究商讨:北印度洋海区:冬逆夏顺知识迁徙,培育学生剖析流是如何散布的?为什原由:受季风影响问题的能力么?承转:洋流的散布会对地理环境有如何的影响呢?活动四:事例剖析,依据学生回答内容,适合增补依据教案供给的事例、图片及有关问利用事例自主研究,培育题,分组商讨,进行事例剖析,总结学生学会运用资料剖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问题的能力,集体合作能力以及研究能力板书:3-1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洋流的散布规律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天气、渔场的散布、大海航行、污染物扩散教课反省:1、倡议自主学习,培育学生自学能力。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海水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大规模海水运动(如洋流)的类型、成因、分布及影响。
2.学会运用地理图表分析海水运动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深入理解海水运动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丰富的地理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海水运动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上的海洋,提出问题:“为什么海水会形成大规模的运动?这些运动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2.新课内容:
(1)海水运动的基本概念:讲解海流、潮汐等海水运动现象,引导学生了解海水运动的类型和成因。
(2)大规模海水运动:以洋流为例,介绍其分布、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海水运动与人类活动:分析海水运动对航运、渔业、气候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海水运动观测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海水运动的变化,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海水运动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环境保护。同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海水运动的基本概念、成因、分布及其影响。
2.教师强调海水运动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海水运动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2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1
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2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洋流的概念及性质;洋流形成的原因;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逻辑推理能力;运用各种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方法与过程:运用气压带、风带图(多媒体动画)演示洋流(风海流)形成过程及推理其成因;运用洋流分布模式图来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运用案例分析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增强现代海洋意识;学习洋流形成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洋流的成因;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利用“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三、教学思路:利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倡导课堂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只是课堂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
教学内容(呈现方法)教学方法导入:利用“郑和下西洋”案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洋流”录像片断,了解洋流概况,学生概括。
小组合作,提取信息看世界洋流分布图,提出洋流性质;利用等温线图验证洋流性质。
读图分析、证明提出问题:洋流是如何形成的?问题引导思考播放“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多媒体动画。
动画演示,学生分析、推理,得出世界洋流分布模式进一步探究:试比较洋流模式图与实际分布图的区别读图探究,小组合作总结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教师引导,师生总结布置课堂练习练习反馈、巩固四、课时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2005年是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作为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太仓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展示“郑和下西洋航线图”,设问:郑和下西洋什么季节起航,什么季节返航?为什么?参与想象,激发兴趣,与教师共同提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海水的大规模运动——洋流。
第3章 第2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 省优获奖教学设计Word版含答案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要求目标
1.了解洋流的主要形式及其成因。
2.理解洋流的分布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能力训练目标
1.综合概括:通过分析教师所给资源,掌握世界洋流成因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讲解、表达:在各自小组完成本组任务条件下,把本组所学内容传授给其他小组,并能回答同学间的质疑。
(三)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目标。
使学生树立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风海流的形成、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
3.解决办法:(1)联系旧知;(2)按要求画示意图;(3)读图讨论,总结概括;(4)联系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带着任务学习课本、材料,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课时安排:l课时
四、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洋流
一、洋流的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二、洋流的类型
暖流:从水温高的地方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寒流:从水温低的地方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三、洋流的成因:盛行风
四、洋流分布规律
五、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复习课)【学业基础测评具体要求】1.熟识“世界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了解寒、暖流的分布特点。
2.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沿岸气候的影响(2)对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的影响(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教学目标】1、学会判断寒流和暖流。
2、能画出世界洋流模式图,并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3、能熟识“世界洋流分布图”。
4、能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能画出世界洋流模式图,并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能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展示】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1)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南(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为中心的大洋环流:(3)南半球40°—60°形成漂流(4)北印度洋海区:形成洋流,冬夏【展示】世界地图、图中容易形成渔场在处,叫场,成因是)对海洋航行的影响有利:不利:)对海洋污染的影响.该海域位于北半球.洋流③、④均属于寒流.洋流②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甲、乙两处不可能有世界著名渔场.图示大洋环流位于北大西洋中低纬海区.北海道渔场的形成与洋流②有密切的关系.洋流④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板书设计】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暖流1、洋流的类型寒流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南半球40°—60°北印度洋海区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沿岸气候的影响2、对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的影响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海水运动的种类和特点2. 掌握影响海水运动的因素3. 掌握海水运动的测量方法和应用4. 培养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教学内容:一、海水运动的种类和特点1. 海流:是海水在全球范围内的水平流动。
海流是由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季节气候、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控制的2. 潮汐:是地球引力和惯性力所产生的现象,使海面上涨和降的周期性运动,也是海水的纵向运动。
3. 波浪:是在海水表层传播的一种机械波,由风力、海水密度、地形、草莓和海水运动等许多因素共同作用产生。
二、影响海洋运动的因素1. 风力:强劲的风可以形成大规模的海面流动和强烈的海浪。
2. 水密度:水体密度的变化会造成上升或下沉的运动,从而影响海水的流动。
3. 海底地形:海底的凸凹地形也会影响海水的流动,如海峡处的潮汐会造成海水的紊流和涌流。
三、海水运动的测量方法和应用1. 浮标法可以用船只或飞行器在水面上布置浮标,根据浮标的运动轨迹来测量水面上的潮汐、海流或波浪。
2. 轨迹追踪法是利用海洋流速仪和人工遥控,对流体颗粒的运动轨迹进行追踪。
3. 海洋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利用卫星图像和遥测数据进行海水的运动和特征的测量。
四、保护海洋环境1. 我们可以通过减少海洋污染和海洋资源的开采,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2. 在海水运动的应用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海洋环境因素,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3. 通过大众教育和科普,让更多人了解海洋环境和海水运动的特性,并加入到保护海洋环境的行动中。
教学方法:1. 讲述法:通过讲述海水运动的种类和特点、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和应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海水运动的知识。
2. 观察法:通过观察海洋卫星遥感图像、海浪、潮汐、模拟实验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海洋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3. 实践法:通过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海洋环境的现状和海水运动的应用,培养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模型等海洋运动的实物资料2. 浮标、流速仪等探测海水运动的装置3. 海洋运动的模拟实验设备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包括海水运动的种类和特点、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和应用等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教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之小船创作洋流分布及规律(1) 观察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看看两个海区洋流运动方向有什么差异?为什么?(2) 在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在南半球呢?(3) 在北印度洋,冬季和夏季的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教师点拨 ] 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一北半球中低纬度北顺南逆,二中高纬度北逆南无。
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没有形成大洋环流,形成了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
三是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形成了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验证]根据以上分析,郑和七下西洋冬季出发,夏季返回,为什么呢?[ 教师总结]在北印度洋形成了季风环流,方向是夏顺冬逆的。
所以现在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郑和选择在冬季出发,夏季返回的道理了。
[拓展延伸]看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各有几个环流?[教师讲述]全球分布着许多洋流,学生根据“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小组讨论完成读图思考学生结合教材洋流分布图填写大西洋各洋流名称。
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归纳思考能力、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能很快记住洋流名称,并增加其动手能力。
板书设计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洋流的概念暖流、寒流(注意两者的判读)2、洋流的分类风海流、补偿流3、洋流的成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4、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洋流维持全球热量平衡2、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1)暖流增温增湿(2)寒流降温减湿3、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影响4、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5、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3章第2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3.分析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气候、生物、人类活动等方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设计以下活动:
1.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规律,探讨其对沿岸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5.观看一部与海洋相关的纪录片,如《蓝色星球》、《海洋的秘密》等,并撰写一篇观后感,分享你的感悟和启示。
6.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堂关于海水运动的科普讲座,面向初中生或社会公众,内容包括:讲座主题、大纲、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
作业要求:
1.作业要注重质量,力求深入浅出,表达清晰。
2.结合实际,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2.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海洋现象(如飓风、海盗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与海水运动的关系,并撰写一篇短文,不少于500字。
3.案例分析:以日本渔业资源为例,探讨海水运动对其渔业的影响。要求结合地图、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关于海水运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研究报告,内容包括:概述、具体分析、结论与建议。报告字数不少于1000字。
2.选择题:设计一些与海水运动相关的选择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分析题: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如海洋污染、航线规划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方式: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海水运动的成因、类型、分布规律及影响。
2.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指出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海水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三章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新授课第一课时)一、课程标准本课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本节授课内容需要,安排两课时完成,本课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前面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基础上,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是对全球大洋环流的分布及运动规律的概述。
三、教学目标1、了解海水运动的形式,洋流的性质分类,明确洋流的影响因素2、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解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3、能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说明风海流的形成4、学会利用海水等温线来判断寒、暖流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利用等温线图判断寒、暖流2、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模式图的构建3、世界海洋洋流名称的记忆五、评价任务设计1、请学生阅读课文、读图对比、思考,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交流展示。
2、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学习寒暖流的判断3、根据讲解让学生会出洋流模式图4、分小组读洋流图,并归纳洋流的流动规律六、教学过程设计【情景导入】:创设情景,激趣引入由一个关于洋流的小故事导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1、洋流的概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1页第一段,并在课本标记关键词。
思考:洋流有什么特点?【教师讲解】略2、洋流的性质分类让学生结合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阅读课本第61页第二段,分析并归纳寒、暖流概念,引导学生对所得的信息进得分析整理【教师讲解】略温馨提示;大家注意,寒流和暖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而言的。
思考:我们如何来判断一个洋流是暖流还是寒流呢?知识应用:等温线地图上判定寒、暖流①判断南北半球:看等温线递变方向因为纬度越高,水温越低,所以越往北水温越低,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②判断寒、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北半向北,南半球向南),水温比同纬度海区高,为暖流;反之为寒流。
2018年高考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学案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学习目标:1、根据洋流的模式图或局部大洋图,分析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2、分析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航行和海洋污染的影响。
自主学习: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按性质分类⎩⎪⎨⎪⎧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3.影响因素⎩⎪⎨⎪⎧盛行风——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地转偏向力陆地形状4.分布(北半球冬季)【特别提示 同纬度的海区,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低纬的寒流水温可能比高纬的暖流水温高。
(2)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洋流不一定都是暖流。
例如,索马里寒流(夏季)由于受上升流的影响,虽然从低纬流向较高纬,但仍然是寒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全球大洋环流的意义: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2.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3.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有显著影响(1)寒暖流交汇:纽芬兰渔场、日本的北海道渔场。
(2)上升流:秘鲁渔场。
知识拓展世界上的著名渔场及其形成原因4.(1)顺流可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2)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3)洋流从北极带来的冰山对海上航运不利。
5.对近海污染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合作探究:一、判断洋流流向1、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
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则该海域在北半球(如图甲);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变小,则该海域在南半球(如图乙)。
2、根据海水等温线凸向判断洋流流向。
海水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凸向即流向”。
3、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
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高,则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低,则该洋流为寒流,如下图:二、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1.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1教学案:第三章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含答案
错误!
1.洋流的分布规律.
2.主要洋流的名称和具体分布。
3.洋流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概念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类型
按性质,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
3.动力
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是重要影响因素。
4.分布规律(以北半球冬季为例)
大洋环流以副热带为中心的洋流
以副极地为
中心的洋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
(1)平衡全球水热: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
(2)影响沿岸气候错误!
2.影响海洋生物和渔场的分布
(1)寒暖流交汇:日本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2)上升流:秘鲁渔场.
3.影响海洋航行
(1)顺洋流: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2)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不利于航行。
(3)极地地区洋流:携带冰山,威胁航行。
4.影响海洋污染
洋流可加快净化速度,但扩大污染范围。
1.洋流前进时,受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
2.暖流水温一定高于寒流.(×)
3.以西风为动力形成的洋流均为寒流。
(×)
4.下列洋流中,属于北太平洋的是(C )
A.加那利寒流
B.东澳大利亚暖流
C.日本暖流
D.秘鲁寒流
5.秘鲁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
(×)。
高中地理必修1第3章第2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1第3章第2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能绘制世界洋流分布模式简图
2.结合所归纳的洋流模式图,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具体分布。
【教学重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法学法】
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辅之归纳式讲授
【教学过程】
小结对照课标归纳总结领会吸收对本节课内容有
一整体认识
练习略
作业
作业:在世界轮廓图中,用
不同颜色画出洋流的线条,
并注明洋流的名称
课卜独立元成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3.2洋流教学设计--- 洋流分布规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洋流基本概念及分类,理解影响因素。
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观点。
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1.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2.分析洋流对地理环节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四、课时安排1 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海洋背景音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海洋的想象中,通过波浪那震撼的声音,引出大规模海水运动,并点出洋流是其最重要的形式。
【板书】一、概念及分类1、概念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2、按性质分类: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课堂实验】使用水槽、玫瑰花瓣、吹风机完成局部水域“风吹水动”的效果,让学生体验、观察、总结水体运动方式及原因。
【教师总结】世界洋流形成及分布的影响因素【板书】二、洋流分布规律1、分组活动 - 认识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观察指定海区洋流的分布,完成手头的画图作业。
2、分组活动 - 动手、展示请同学到黑板上,以前以活动获取的知识为基础,把课前已经做好的标有洋流名称的红蓝箭头放在正确的位子上,并请学生抢答总结规律。
【教师总结】洋流分布规律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总结:结论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在北半球形成逆时针结论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逆时针大洋环流,全球共形结论3:南极大陆的外围,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寒流水温可能比高纬的暖流水温高。
海域
太平洋D日本暖流、E北太平洋暖流、流、G东澳大利亚暖流、
大西J墨西哥湾暖流、
寒流、M加那利寒流、
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对其分布可总结为以
侧为寒流
思考填空:北印度洋海区冬、夏环流系统的区别
1)判断南北半球:根据图示方向(一般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球。
如图,甲为北半球,乙为南半球。
(2)判断洋流流向:等温线弯曲方向即为洋流流向。
(3)判断寒流、暖流:洋流由温度高的海区流向温度低的海区为暖流,如甲图;洋流由温度低的海区流向
洋流作为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形式之一,对全球的地理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总结如下:
.判读陆地轮廓,确定所在大洋:
点位于北美洲,其南面为墨西哥湾;F点位于欧洲;D点位于非洲,由此判断图示海域所属大洋为
.判读纬度,确定海域位置:
图中虚线代表的纬线穿越墨西哥湾和非洲大陆北部,应是北回归线,由此确定图示海域为北大西洋的中.判读洋流流向,确定洋流名称:
(2014·安徽文综
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
读下图,完成
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④暖流
B.①④
D.②④
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
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1)明确洋流分布规律。
确定甲地的气候类型、地形特征等自然地理特征。
(2012·北京文综)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
途经该区域的洋流
.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
.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
.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
.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
根据图示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该区域位于英国附近的北大西洋,图示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
该暖流由北美洲流向欧洲西海岸,可使同航向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暖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该暖流进入到北冰洋海域,气温降低,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雾,能见度必然降低;该洋流与南下的寒流交汇形成了
解
.图1甲处的洋流与图2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①B.② C.③ D.④
2. 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
)
B.非洲大陆、暖流
D.澳大利亚大陆、暖流
.该海区表层海水大规模离岸而去,影响其流动的主要盛行风是
B.盛行西风
题,根据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即洋流
处发生原油泄漏,其扩散的方向是________,原因是受
考查海上原油泄漏造成的危害及其漂移方向。
海上原油泄漏,原油漂移的方向主要受洋流及盛
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又加上常年盛行西南风,所以原油扩散的方。
北海地区有世界著名的北海渔场,原油泄漏会给该地的渔业资源造成较大的危害。
或洋流) 海洋渔2014·浙江文综
处发生原油泄漏,其扩散的方向是________,原因是受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