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信息窗1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一(面积和面积单位)》青岛版PPT课件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一(面积和面积单位)》青岛版PPT课件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一(面 积和面 积单位 )》青 岛版PPT 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一(面 积和面 积单位 )》青 岛版PPT 课件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一(面 积和面 积单位 )》青 岛版PPT 课件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一(面 积和面 积单位 )》青 岛版PPT 课件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一(面 积和面 积单位 )》青 岛版PPT 课件
“观察”“重叠”的方法不能够很准确地比较出它 们的大小,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呢?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一(面 积和面 积单位 )》青 岛版PPT 课件
可以选用一种图形作单位来测量。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一(面 积和面 积单位 )》青 岛版PPT 课件
分糖饼
A
B
A和B的面积( 2 )。 (1)A的面积大。 (2)B的面积大。 (3)A、B的面积同样大。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一(面 积和面 积单位 )》青 岛版PPT 课件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一(面 积和面 积单位 )》青 岛版PPT 课件
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15个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一(面 积和面 积单位 )》青 岛版PPT 课件
亲爱的同学们,再见!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一(面 积和面 积单位 )》青 岛版PPT 课件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一(面 积和面 积单位 )》青 岛版PPT 课件
圆柱体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一(面 积和面 积单位 )》青 岛版PPT 课件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一(面 积和面 积单位 )》青 岛版PPT 课件
封闭图形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一(面 积和面 积单位 )》青 岛版PPT 课件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课件青岛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课件青岛版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制作
三、自主练习 4.想一想,算一算。
(1)买11个水杯需要多少钱? 11×4=44(元) 答:买11个水杯需要44元钱。 (2)用40元买2个水壶,还剩多少钱? 13×2=26(元) 40-26=14(元)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制作
答:还剩14元钱。
三、自主练习
易错辨析 (选题源于《典中点》)
二、合作探索
2.认真计算。 1 1 4 3 2 1
× 8
2 6
×
4
8 4
5 × 5
5 3.鸽子送信。(连一连)
二、合作探索
4.用竖式计算。 2×23= 46 34×2= 68 33×3= 66 22×4= 88
二、合作探索
归纳总结:
一位数乘两位数可以交换两个因 数的位置,转化为两位数乘一位 数来计算。
返回
×
3
二、合作探索
归纳总结:
1.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看成
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和一位数相
乘算出积,再用一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算出积,最后
把两次相乘的积相加。
2.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把两位数写在
上面,一位数写在下面,相同数位对齐;用一位数依 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 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源于《点拨》)
试一试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 2 × 4 4 8 1 1 8 8 8 3 2 × 3 9 6
×
×
2 4 2
4 8
二、合作探索
你会计算4×21吗? 4 × 21 = 84
4
× 2 1
8 4
可以先交换因数的位置,再计算。将数位多的因 数作第一个因数,这样乘起来比较简便。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信息窗1 两位数乘两位数+习题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信息窗1 两位数乘两位数+习题
第1课时 两位数乘10、整十数乘整十 数的口算
QD 三年级下册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知识点 1 两位数乘10的口算方法
1.想一想,算一算。 36×10= 360 13×10=130 10×54= 540 10×82= 820 10×47=470 73×10= 730 10×10= 100 65×10=650 10×26= 260
1.口算
49×10 = 490 10×57 = 570 10×23 = 230 12×10 = 120 10×54 = 540
40×30 = 1200 50×40 = 2000 30×50 = 1500 60×30 = 1800 80×20 = 1600
三、自主练习
2.它们的积接近几百?连一连。
21×30
0
知识点 2 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想一想,填一填。 (1)70×20,想:( 7 )×( 2 )得(14 ),然后在积
的末尾添( 2 )个0。 (2)60乘70的积比6乘7的积的末尾多(2 )个0。
3.比一比,算一算。
40×2= 80
10×9=90
40×20=800 10×90=900
30×2=60 30×206=00
7.
63×70=4410(棵)4410<4500 答:4500棵月季够。
8.王老师家住13楼。一天由于停电,王老师只好爬 楼梯回家。每相邻两个楼层之间的台阶是20级, 她回家一共要爬多少级台阶? (13-1)×20=240(级) 600 30×50= 1500 10×40= 400 30×30= 900 40×40= 1600 30×90= 2700 40×80= 3200 20×30= 600 70×10= 700

信息窗一(认识方向)-青岛五四学制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一(认识方向)-青岛五四学制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一(认识方向)-青岛五四学制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根据信息窗中的信息确定物体的方向。

2.学生能够运用信息窗中的信息描述物体的方向。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信息窗中的信息描述物体的方向。

三、教具准备1.青岛五四学制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及教辅资料。

2.信息窗一(认识方向)。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物品的方向,并提问:“这个板书是什么方向的?桌子是什么方向的?”•探究物体的方向与地球的方向是否一致。

2. 学习并练习•教师出示信息窗一(认识方向),让学生观察、思考,回答“信息窗中的箭头指向哪里?”,“怎样说明这个方向是朝上/下/左/右?”等问题。

•小组讨论和展示,让学生通过信息窗中的信息相互确认和补充,并找出自己家里一些物品的朝向并描述。

•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两名学生一组,模拟一位向路人询问去某个地方的方向,另一位应根据信息窗中的信息指路。

3. 拓展应用•给学生出示简单地图并指挥学生寻找不同位置,指导学生用信息窗中的信息描述所给地点的方向,并发现同一地点在不同方向下所呈现的特点。

•进一步辨认和应用物体的方向,如“左手”的方向是什么、“你右边的同学车削铅笔时他的手臂是向左还是向右?”等问题加深学生对物体朝向的认知和理解。

五、课后作业•完成课堂笔记并复习教材内容。

•家里检索出几个不同朝向的物品进行描述。

六、教学评价1. 师生评价•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中的讨论和练习,能够辨别出所给物品的朝向,并且用准确的描述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能够充分发挥信息窗的适用性,帮助学生直观地认知物体的朝向和描述方法,并且在课堂上给居家的拓展应用也十分恰当。

2. 学生评价•学生学习到了描述物品朝向的方法和准确表达方法。

•学生对信息窗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和认识。

3.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更加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索和理解物体的朝向以及方向的重要性。

2024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3单元 信息窗1 认识图形(一)

2024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3单元 信息窗1 认识图形(一)

你问我说
它们的形状都是
长方体
你问我说
它们的形状都是
正方体
你问我说
它们的形状都是
圆柱
你问我说
它们的形状都是

你问我说
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什么特点?圆柱和球呢?
我发现长方体长长的、方方的,有 六个面都是平平的,无法滚动。
你问我说
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什么特点?圆柱和球呢?
正方体的面也都是平平的,有六 个面,面的大小相等,也无法滚 动。
(3)从右边数,第3个是( 球 )。
当堂检测
4.比一比。
(选题源于课本练习应用)
( ② )最高, ( ① )最矮; ( ③ )最粗, ( ② )最细。
当堂检测
5.摆一摆,连一连。
(选题源于课本练习应用)
当堂检测
6.搭一搭,数一数,填一填。
5
5
8
(选题源于课本练习应用)
课外实践
课堂总结
我认识了几种物体的形状,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知道了它们的特点。
小试牛刀 3.把下面每组中形状不同的一个物体圈起来。
当堂检测
1.认一认,连一连。
当堂检测
2.圈一圈。
(1)把长方体圈出来。 (2)把正方体圈出来。 (3)把圆柱圈出来。 (4)把球圈出来。
当堂检测
3.按要求填一填。
×
×
(1)从左边数,第( 4 )个和第( 8 )个是

(2)把图中的圆柱圈出来,在长方体下面画“×”。
你问我说
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什么特点?圆柱和球呢?
圆柱能像柱子一样立着,还能滚 动,上下都是圆形的。
你问我说
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什么特点?圆柱和球呢?

青岛版(六三制)数学三年级上册 信息窗一(认识周长)(1)一等奖创新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数学三年级上册 信息窗一(认识周长)(1)一等奖创新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数学三年级上册信息窗一(认识周长)(1)一等奖创新教案认识周长【教材简析】《认识周长》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第1课时p.83的内容,他是概念、测量和计算相结合的,研究“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联系一些常见的物体与图形进行教学的,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

教材是通过呈现一些规则或不规则的实物与图形,让学生在看、摸、描、量、算等实践活动中感悟和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

我们在备课之前思考了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1.“周长”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否清晰全面,直接影响到后续相关知识的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关注周长计算公式的记忆和运用,忽视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不能牢固理解掌握概念的本质,致使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容易将周长、面积概念混淆,出现单位不清、错误运用计算方法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的时候牢牢抓住周长概念的本质让学生真正理解周长的概念就显得格外重要。

2.还有对于周长概念的几个要素比如“一周边线的长”,“所有边长度的和”等等,学生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或者生活经验,但这些经验往往是模糊的、直觉的、非数学化的。

比如,学生虽然能够根据生活经验领会一周的含义,但远远没有准确到“从某一点出发,沿图形边沿回到起点”的准确程度。

再如,在学生眼中,观察到的往往是一个图形的整体,缺少对图形“一周”的关注。

3.周长还是一个与“形”有关的概念,这是因为周长是指图形一周的长度,图形的一周自然与图形本身紧紧连在一起。

因此,建立周长的概念,首先要建立哪儿是一周?一周什么样儿?其次,从本质上讲,周长还应是一个与“数量”有关的概念,也就是说,周长不是指图形一周的形状,而是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可以量化的。

因此,建立周长概念绝不能仅仅停留于建立表象,而应该进一步将其量化,这是建立周长概念必不可少的、关键的一步。

第一单元信息窗1整十数、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第一单元信息窗1整十数、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第一单元信息窗1整十数、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信息窗1,主要涉及整十数、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十数、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教学重点:整十数、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价格标签,如商品价格、菜市场买菜等,注意价格中的整十数、几百几十数。

(2)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价格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可以采用一种快速口算的方法。

2. 例题讲解:(1)以420÷2为例,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发现可以将420看作42个十,然后进行口算。

(2)讲解42个十除以2的结果,即21个十,转化为210,所以420÷2=210。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类似的口算题目,如360÷3、550÷5等。

(2)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分享口算方法。

(1)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将整十数看作几个十,然后进行口算。

(2)引导学生发现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将几百几十数看作几个十,然后进行口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整十数除以一位数:420÷2 = 210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360÷3 = 120550÷5 = 110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口算题目。

2.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节课学生对口算方法的掌握情况良好,但在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上还有待提高。

最新新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采摘节混合运算信息窗1 加乘 减乘混合运算 (1)电子教案

最新新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采摘节混合运算信息窗1 加乘 减乘混合运算 (1)电子教案

分步算式: 26×2=52(人) 48+52=100(人)
综合算式:
48+26×2 =48+52 =100(人)
26×2+48 =52+48 =100(人)
归纳提升:
看算式想一想: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 乘法,应该先算什么?
48+26×2 =48+52 =100
60-18×3 =60-54 =6
新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采摘节混合运算 信息窗1 加乘 减乘混合运
算 (1)
一共有60只篮子。
来了18家,每家分3 只篮子。
一共有60 只篮子。
我们来了18 家,每家分 3只篮子。
这辆大巴 车上共有 48人。
还剩几只篮子?
大巴车上共有48人。 有两辆中巴车,每辆
后面还有两辆 中巴车,每辆 车上有26人。
综合算式的书写:
60-18×3 = 60-54 = 6(只)
对比梳理:

一共有60只篮子。 来了18家,每家分 3只篮子。
解题思路相同,都是先求已经分了多少只篮子; 再用总只数---已分的只数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18×3=54(只) 60-54=6(只)
60-18×3 =60-54 =6(只)
返回
93-13×6 =80×6
=480 ×
应先算13×6
93-13×6 =93-78 =15
48×5-20 =240-20
=220 √
错在哪里? 怎样改正?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谢谢!
262×63×-34-747 =78-47 =31
三、自主练习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信息窗一(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信息窗一(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信息窗一(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信息窗,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而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技能,以及能够运用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除法运算的形成过程,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合作意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理解除法的概念:学生需要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除法运算。

2. 口算技巧的掌握:学生需要通过练习,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除法运算卡片。

-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信息窗引入除法运算,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2. 新授:讲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运算规则。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巩固:通过游戏或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 板书将突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运算步骤和关键点。

- 通过图表、颜色对比等方式,使板书内容清晰易懂。

作业设计- 设计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针对个别学生的困难提供帮助。

-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第二单元信息窗一《认识方向》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第二单元信息窗一《认识方向》教学设计
5.结合学校活动,如户外拓展、春游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担任小向导,为同学们提供方向指引。
6.家长配合作业:请家长在与孩子外出时,引导孩子关注方向,培养孩子独立辨认方向的能力。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注意书写规范,保持作业整洁。
2.家长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关注孩子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表现,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a.采用互动式教学,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习,提高课堂参与度;
b.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教学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方向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空间观念;
c.设计有趣的课堂练习,如方向迷宫、找出隐藏的物品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5.评价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与反馈,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评价方式包括课堂问答、课后作业、小组讨论表现等,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图形和几何知识,对于方向的表示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
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利用生活实例和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方向感,培养他们运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互动交流中共同提高。
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第二单元信息窗一《认识方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方位词,包括东、南、西、北,并能够准确辨认生活中的方向。
2.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点到另一个地点的方向。
3.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找出物体的位置,并能够用语言或图示进行描述。

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第七单元《庆元日时分秒的认识》信息窗一《时分的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第七单元《庆元日时分秒的认识》信息窗一《时分的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时分知识。例如,在讲解时分关系时,可以提问:“为什么一个小时有60分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这是为什么?”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互相解答,共同提高。
b.如何快速准确地读取时钟上的时间?
c.在生活中,我们如何运用时分知识来安排时间?
3.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总结归纳
1.教师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时分知识的关键点。
2.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补充遗漏的知识点,强化重点知识。
3.结合课堂学习,强调时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第七单元《庆元日时分秒的认识》信息窗一《时分的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当代小学教育中,时间概念的培养对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第七单元《庆元日时分秒的认识》信息窗一《时分的认识》一课,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理解时分的关系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本教学案例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和互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探索时分的世界,培养其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2.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勇于探究、善于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3.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让学生在探索时分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七时、分的认识(信息窗1)青岛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七时、分的认识(信息窗1)青岛版
你能写出联欢会开始的时刻吗?与第1个节目开 始的时刻相差多少时间?
8:30
1分钟
8:31
1分钟有多长呢?我们来感受一下。
探究新知
分针走1小格是多长时间?
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
分针走3小格就是3分钟。
二、合作探索
分针走1大格是多长时间?
分针走1大格就是5分钟。
二、合作探索
分针走1圈是多长时间?
60
55
5
50
10 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
分针走一圈时,时针正
45
15 好走1大格,是1小时。
你发现了什么?
40
20
1时=60分
35
25
30
8时15分
8:15
二、合作探索
第1个节目开始的时间与联欢会开始的时间相差 几分钟?
三、自主练习
1.我拨你说。
8时25分。
三、自主练习
2.填一填。
起床: 6时30分记作: 6:30 早餐: 7时5分 记作: 7:05
上学: 7时45分记作: 7:45 课间操: 10 记作: 10:0
三、自主练习
3.画分针。
5:0
8:0
0
5
三、自主练习
3.画分针。
10:5 0
4:15
二、合作探索
6时 5时 8时 4时半 9时半
庆元旦
——时、分的认识
一、情境导入
联欢会现 在开始!
8时15分
探究新知
视察大钟面,你能发现什么? 钟面上有(12)个大格。
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二、合作探索
分针走1小格是多长时间?
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

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

2.能够用图形、实物等来感性理解分数。

3.能够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4.能够自主探究分数的特点和运算方法。

教学重点1.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1.分数的基本运算。

2.分数的化简。

教学内容及流程教学内容1.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流程导入(5分钟)教师将准备好的相应素材向学生展示。

例如:一杯水,一块蛋糕,一根木棍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它们进行均等分割。

教师指出均等分割的个数即为分数的分母。

探究(25分钟)1.教师出示不同比例的图形让学生在班内自由交流,达成一致,并记录在黑板上。

2.教师让学生体验正确的“分分合合”的过程,用实物演示分数的合并和拆分操作,明确分数的实际含义、分子、分母和基本模型,感性理解分数。

3.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分数的规律,并形成口诀或套路。

实践(30分钟)1.颁发“分数混混卡”,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数的运用。

2.转化问题成分数:班内学生数、蛋糕的重量、两个数字的比例等,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转化为分数。

3.分数加减游戏:将分数分解后,比较分母,同时让学生复习简单的加减法。

归纳(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今天学习的内容做个小结,让他们自己掌握分数的表示、换算和加减运算的方法,并且将其应用到在实际生活中。

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能够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通过图形、实物等来感性理解分数。

2.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3.学生是否能够自主探究分数的特点和运算方法。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一《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一《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一《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63页至第65页的知识点。

学生将学习面积的概念,了解面积的意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还将学习面积单位,包括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面积的概念,能够描述和解释面积的意义。

2. 掌握面积单位,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 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和面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面积的概念和面积单位,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并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教材和教师用书2. 课件和多媒体教学资源3. 面积模型和实物4. 练习题和作业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如教室的面积,引出面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讲解面积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面积的定义。

3.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测量和计算教室的面积,巩固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 讲解:介绍面积单位,包括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讲解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5. 练习:让学生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练习,巩固换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1. 面积的概念2. 面积单位及其换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面积的概念,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2. 请列出面积单位及其换算方法。

答案:1. 面积的概念:面积是指平面图形所覆盖的平面区域的大小。

例如,教室的面积是指教室所覆盖的平面区域的大小。

2. 面积单位及其换算方法: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

3. 计算过程:根据图形的形状和尺寸,运用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信息窗1 第2课时 连除+习题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信息窗1 第2课时 连除+习题

QD 三年级下册4 绿色生态园——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情境导入合作探索自主练习回顾反思课后作业一、情境导入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2个花架。

一共摆了96盆花。

每个花架4层。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连除除乘继续先算平均每个花架摆了多少盆花。

96÷2 = 48(盆)再算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

48÷4 = 12(盆)综合算式:96÷2÷4返回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 48÷4= 12(盆)答: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12盆花。

先算两个花架有几层。

4×2 = 8(层)再算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

96÷8 = 12(盆)综合算式:96÷(4×2)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答: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12盆花。

= 96÷8= 12(盆)返回试一试一、我会填。

图书馆有320本图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书架放多少本书?1.可以先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题源于《典中点》)平均一个书架放多少本书?320÷2=160(本)平均每层书架放多少本书?160÷4=40(本)320÷2÷4=40(本)2.还可以先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个书架有几层?4×2=8(层)平均每层书架放多少本书?320÷8=40(本)320÷(4×2)=40(本)二、学校买了180盆花装饰教室。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课件青岛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课件青岛版

二、合作探索
三(1)班跳舞的有多少人? 20×2 = (人)
你会算吗?试试看。
加法
乘法
继续
二、合作探索
三(1)班跳舞的有多少人? 20×2 = 4(0 人)
20×2表示2个20相加。
20
返回
20+20=40(人) 20
二、合作探索
三(1)班跳舞的有多少人? 20×2 = 4(0 人)
2×02 =4 0 2个十 × 2 = 4个十
二、合作探索
归纳总结:
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乘一位数,先用 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算出积, 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源于《点拨》)
试一试
如果跳舞的有3个小组,每个小组20人,一共有多少 人?4个小组、5个小组呢?
20 × 3 = 60 20 × 4 = 80
( ×) (× )
辨析:口算时,不要忘记添整十后面的“0”。
四、回顾反思
五、课后作业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12~13页“自主练习” 第1题。
补充作业请完成《典中点》的“应用提升练”和 “思维拓展练”习题,具体内容见习 题课件。
D o n ’ 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s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学 生 的 学 习 态 度 , 具体又 可包括 对待课 程学习 的态度 、对待 学习材 料的态 度以及 对待教 师、学 校的态 度等。 认识成 分是指 学生对 学习活 动或所 学课程 的一种 带有评 价意义 的认识 和理解 ,它反 映着学 生对学 习的价 值的认 识,它 是学习 态度的 基础。 In your life, there will at least one time that you forget yourself forsomeone, asking for no result, no company, no ownership nor love. Just sk formeeting you in my most beautiful years.教 育 实 践 表 明 , 有些 学生不 良学习 态度的 产生和 形成, 往往是 由于他 们学习 中因多 次失败 和挫折 而产生 的 多 次消极 情绪体 验积累 的结果 。这些 学生, 由于他 们智力 较差, 或学习 方法不 当,或 刻苦努 力不够 ,因此 考试 屡 战屡败 ,深感 积重难 返,缺 乏信心 ,形成 严重的 挫折心 理。

三年级数学教案 信息窗一(直线、射线和线段)-全市获奖

三年级数学教案 信息窗一(直线、射线和线段)-全市获奖

“线的认识”教学设计威海市文登区文昌小学周建华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通过画图、对比、想象等活动,经历直线、射线的认知过程,体会线段、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3通过想象,提高空间观念,发展从直观到抽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教学难点:理解“无限长”。

教具学具:板贴、课件、一根线、双面胶、纸、电子笔、深色彩笔、合作探究单教学过程设计:一、观察联想,唤醒认知1(板贴:一条曲线)同学们看,这是一条现在呢(把线抻直了)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这是一条直线”,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数学上的直线(板贴:线的认识)。

告诉大家,黑板上的这条线不是数学上讲的直线。

【设计意图:关于直线,学生的“前概念”是:与曲线相对,它是一条直的线,这显然不同于直线的科学概念,怎样让学生基于“前概念”去主动构建“科学概念”呢较为有效的策略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数学上的直线与我们平常讲的直线会有区别吗】2(拿起三角板认真测量起黑板上那条线的长度-30厘米)通过测量,我知道这条线的长度是45厘米。

看来,它确实不是数学上的直线,而是数学上讲的(板贴:线段)。

线段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谁能说说线段有哪些特点学生交流。

我们知道线段有两个端点(板贴:端点,2个),如果我们把其中一个端点看作是头的话,另一个端点就是尾,正因为它有头有尾,所以,线段的长度是可以测量的,也就是说这条线实际上是一条线段,它的长度是有限长的。

(板贴:线段,有限长,可测量)3你能用手比划一条线段吗谁来指指看,他比划的这条线段是从哪里到哪里。

你也能像他这样指一指生活中看到的线段的样子吗(生交流)【设计意图:教师的否定引起学生认知好奇心。

教师通过测量得出线的长度,测量引起学生的思考,终于月日安吉时认识的线段建立了联系,从而产生猜测:有限长的是线段,无限长的应该就是直线了。

这个过程使学生主动猜想直线的样子,有利于形成结构化知识。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时、分的认识》(信息窗1) (共19张PPT)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时、分的认识》(信息窗1) (共19张PPT)
庆元旦
——时、分的认识
情境导入 合作探索
自主练习 回顾反思
一、情境导入
联欢会现 在开始!
第1个节目 开始时刻
第7个节目 开始时刻
第10个节目 第20个节目
开始时刻
开始时刻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合作探索
观察大钟面,你能发现什么?
钟面上有( 1)2 个大格。
每个大格里有( 5)个小格。
钟面上共有( 6)个小格。 0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12021/5/112021/5/11May- 2111-M ay-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5/112021/5/112021/5/11Tuesday, May 11,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1分钟有多长呢?我们来感受一下。
二、合作探索
感受1分钟。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5/112021/5/11T uesday, May 11,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8:51:49 AM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1日 星期二 2021/5/112021/5/112021/5/11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5月 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5/112021/5/11May 11, 20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独立操作,自己讲对应的时间在右图中涂上颜色,再全班交流结果,说一说最后得到的是什么?
三、回顾整理,跟踪检测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检测题:练习册12页第2题。
教学后记或反思
(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已掌握较好,并能正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正确书写出。但个别学生在往钟面上画时针时较困难,还要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
(3)提问不是整大格的题目。交流怎样知道的?(如17小格、26小格)
学生交流,优化方法:一五一十的数,数到15在加2;或者算出来,即5×3+2=17
3.1时=60分
(1)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指一指时针从哪走到哪是1小时。
(2)针走1小格是1分钟,(演示时分针从12开始走)走3小格是几分钟?
边演示边提问依次走了多少分钟?5分钟、15分钟、30分钟、33分钟、50分钟、60分钟。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
二、巩固练习,展示交流
1.自主练习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填空,再全班交流结果,并说一说怎样读出来的。
2.自主练习第3题。
这是一个画针的题。学生在画的时候,首先要辨别准确题目中给出的是时针,画的分针,看准给出的时间再去画针。
3.自主练习第4题。
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收集相关节目的时间,体会时间的变化。
4.自主练习第5题。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郭沫若的话与大家共勉。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郭沫若
教学后记或反思
(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钟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了1时=60分,体会了1分、1秒有多长时间。并能正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正确书写出。但个别学生在读钟面上时间时较困难,还要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
先看时针,时针过了8就是8时;再看分针,分针走了31小格,就是31分。请你在第一个节目下面写下这个时间。
请你写出第七个节目是什么时刻开始的?同位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5.读写时间要注意的问题。
①读出时钟面上拨出的间。3:35 3:50 3:58
注意:快到整时时,时针会很接近两数之间的大数,容易读错。
②写出时钟面上拨出的间。4:05 4:08
课题
时、分的认识
备课时间
2014.8.30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2014.10.14
授课人王延花主备人王延花执教班级
3.2
教材分析
本信息窗是以联欢会的形式呈现的,内容是新年联欢会,通过图中各个钟表显示的时刻正确认读不是整时的时刻,会用电子表记时法,并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引发对时、分知识的学习。它是继一年级《认识钟表》之后的又一节课,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时间的重要一课。
(2)提问2-3道题,应用巩固。(在钟面上任意指定位置,让学生回答是几大格)(可以尝试让同桌在钟面上任意指定位置,说一说)
2.找钟面上的数字与小格之间的规律。
(1)从12开始到1有几个小格?到2呢?到4呢?你能不能找出这些数字与小格之间的规律呢?为什么用数字乘5就是多少小格呢?
(2)提问2-3道题,应用巩固。(只提整大格数)
(1)适时引导怎样辨别时针、分针和秒针
(2)介绍1大格,1小格,每个大格里有5小格。
2.数字与格的规律
为了让我们看钟时方便,钟面上数字与格的排列是有一定对应规律的,擦亮你的小眼睛,看看谁能最快找到。
1.找钟面上的数字与大格之间的规律。
(1)我们规定12对应的点为起点,从起点回到起点为一圈,你知道钟面上一圈有多少大格吗?你是怎样知道的?你能找出钟面上的数字与这些大格之间有什么规律吗?(如果有困难可适时用手势引导观察,找出规律。)
教学过程
(包括板书课题、课程导入、自学指导、合作交流、当堂检测等)
一、通过歌曲导入新课。
演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师: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无时无刻不在流逝,我们可以借助钟表来更好地珍惜时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时、分的认识。(板书)
二、合作学习,掌握新知
(一)认识钟面
1.钟面上有什么?
学生交流:有针、数字、格
教学难点: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动手操作
课前准备
班班通




时、分的认识
1时=60分
教学过程
(包括板书课题、课程导入、自学指导、合作交流、当堂检测等)
一、复习导入,提出目标
1.让学生在学具钟面上拨时间,边拨边说时间。
2.小组合作,说一说方法,我们如果要写出时间,又该怎样写?
课题
时、分的认识
备课时间
2014.8.30
课型
练习
课时
1
上课时间
2014.10.16
授课人
王延花
主备人
王延花
执教班级
3.2
教材分析
本信息窗是以联欢会的形式呈现的,内容是新年联欢会,通过图中各个钟表显示的时刻正确认读不是整时的时刻,会用电子表记时法,并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引发对时、分知识的学习。它是继一年级《认识钟表》之后的又一节课,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时间的重要一课。
1分钟很短,一转眼就过去了,但是时间就是由很多很多1分钟组成的,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说说你都知道1分钟能做些什么?
②交流1小时有多长?
在生活中你做的哪些事情的所经过的时间大约是1小时?(1节课的时间大约是40分钟,加上前后两个课间休息是1小时;……)
三、回顾整理。
本节课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在读钟面上的时刻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教学难点: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学具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探索与交流的时间,让学生亲身经历时间的流动过程。从而让学生找出时分的关系。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对认读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提炼。
课前准备
1.演示钟2.学具钟表




时、分的认识
1时=60分
8时31分也可写成8:31
1.联欢会什么时候开始的?(8时半)你知道还可以怎样读吗?(8时30分)
你能说说你是怎样读出来的?
通过交流总结出读时间的方法:先看时针,时针过了8就是8时;再看分针,分针走了30小格,就是30分。
2.写时间。
我们怎样记录这个时间呢?
8时30分(老师介绍一种比较简单的写法)8:30
3.第一个节目是什么时刻开始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注意:分的记录规定,要写两位,不够的圈0顶位。
6.检测:写出第10个和第20个节目开始的时间。
互批,统计正确率,改正错误。
(三)体验1分、1时
①数脉搏,感受一分钟很短。
现在我们已经学会看钟面上的时刻了,那你知道1分钟有多长吗?
刚才老师唱歌的时间大约就是1分钟,你觉得1分钟长吗?很短,很快就过去了。现在我们来数一数自己的脉搏,看看自己的脉搏是多少?
(3)将学具钟面上的时间调整为整时,顺时针旋转,观察分针和时针是怎样走的?
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60小格。
1时=60分
(4)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转转看,都是这个规律吗?
我们把这个规律再说一遍。(让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个规律)
(二)读写时刻
还记得老师一上课唱的那首歌吗?这首歌是老师去参加希望小学举行的元旦联欢会时听到的,联欢会上除了有这样好听的歌曲,还有许多精彩的节目,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让学生经历1分、1时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概念。
2.会看钟表,能正确读写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3.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让学生经历1分、1时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概念。
2.会看钟表,能正确读写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3.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上的时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