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第4—6单元(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第4—6单元(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教案:第4—6单元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10以内的数字进行简单的计算。

2. 学生能够认识并熟练使用加法和减法运算符。

3. 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如加法和减法应用题。

4.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第4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第5单元:认识加法和减法运算符3. 第6单元:解决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问题教学步骤:第4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讲解:向学生讲解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如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的借位等。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一些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5单元:认识加法和减法运算符1. 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符的作用。

2. 讲解:向学生讲解加法和减法运算符的表示方法,如“ ”表示加法,“-”表示减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加法和减法运算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一些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6单元:解决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问题1. 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解决加法和减法问题的重要性。

2. 讲解:向学生讲解解决加法和减法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如先确定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数,然后运用加法和减法运算符进行计算。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解决加法和减法问题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一些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观察学生对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对加法和减法运算符的理解程度。

3. 通过课堂练习和应用题的解答,评估学生解决简单加法和减法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通过练习题和应用题的解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1: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2、知道11~20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11~20各数的组成,由以“一”为计数单位,到以“十”和“一”为计数单位的连用,是学生认知上的飞跃,也是学生认知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借助生活,引出新知1.学生数出自己开学以来获得“奖励贴”的数量。

2.指名汇报,教师利用板书简单记录学生汇报的数(8,17,11,20……)。

3.揭示课题。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10大的数,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数。

(二)利用小棒,经历学习过程1.对比中初步感知数的组成。

(1)请学生数出1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想办法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1根。

(2)出示各种摆法。

(预设)①连续并排摆出11根。

②10根小棒并排放在左边,1根小棒放在右边。

③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在左边,1根小棒放在右边。

(3)学生交流与评价(大家欣赏哪种摆法)。

2.利用学生资源,深入理解数的组成。

(1)学生和教师一起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读“十”。

(2)明确1根小棒是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读作“十一”。

3.借助学习经验,自主探究12~20数的组成。

(1)认识12。

师:已经数出11根小棒了,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两人一组边摆边说,12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2)认识13~19各数。

学生自主摆小棒,并记录个数的组成。

(3)总结11~19各数,这些书的组成均是“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的数。

(4)认识20.师:19根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怎样能清楚看出是20根?(预设)①10根捆成一捆放在左边,10根并排小棒放在右边。

(2024秋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数量关系》教案

(2024秋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数量关系》教案

第六单元复习与关联6.2 数量关系【课题名称】第2课时数量关系【课型、课时】复习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5页。

【教学目标】1. 借助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从不同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对所学的加法、减法、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建构基本的解题模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观察、从多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复习多角度观察问题,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用不同视角观察问题,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1.教师:教学课件:《》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教学过程】一、整体回顾教师:你会用加、减法解决哪些问题?预设1: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减法是求总数里去掉一部分,还剩下多少。

预设2:我知道求一共有多少是用加法,还剩下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

教师:今天我们来复习有关数量关系的知识。

(课件出示数量关系知识结构图)二、知识梳理1.加法。

教师:你还记得我们都学习过的加法是怎样计算的吗?预设1:计算10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法、接数法、数的组成等方法。

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预设2:计算十几加几时,十位上的数不变,只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预设3:计算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一般采用凑十法。

预设4: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教师:你能用加法解决问题吗?(课件出示习题)预设:左边有5只小鸡,右边有2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列式是:5+2=7(只)2.减法。

教师:你还记得我们都学习过的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吗?预设1:计算10以内数的减法,可以采用倒数法、数的组成、想加算减法来计算。

其中采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预设2:十几减几得10,十几减十得几。

教师:你能用减法解决问题吗?(课件出示习题)预设:一共有6只小鸭子,游走了4只,还剩几只?列式是:6-4=2(只)三、应用提升1.课件出示教材第107页应用提升第3题。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教案学科 数学 单 元 第6单元 备课者 课 型单元课课 题认识图形执教者及时间学习 要点A.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活动中直观认识立体图形。

B.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学习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学习活动经验。

C.在观察、动手操作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D.多方面直观感受几何体的特征,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学习 目标A.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活动中直观认识立体图形、并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和名称。

B.经历观察、想象和交流的过程,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培养表达和归纳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C.能正确识别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D.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探索精神与人合作的意识探究 问题A. 你认识这些图形吗?A1.说一说屏幕中都有那些图形?A2.书70页第一个小绿点图中图中有那些物品?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类? A3.书70页第二个小绿点图,照样子分一分、认一认。

A4.说一说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图形? B. 玩一玩这些图形B1.摸袋子中的物体,语言描述物体的基本特征。

B2. 滚一滚圆柱和球、长方体和正方体感受特点。

B3.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B4.圆柱怎样摆才能不滚动?为什么圆柱要竖起来搭?猜一猜,球能从两个圆柱中间通过吗?B5.球放在下面正方体、长方体放在上面牢固吗?反过来试一试呢? 应用 作业作业练习实践应用教学设计表1、是球的画“√”,不是的画“×”。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表A.通过四幅连续情境图进一步巩固对几何体的认识。

A1.说一说、摆一摆。

教材72页A2.圆柱怎样摆才能不滚动?A3.为什么圆柱要竖起来搭?A4.猜一猜,球能从两个圆柱中间通过吗?B.通过摸一摸、摆一摆,从多方面直观感受几何体的特征。

B1.书72页摸一摸、摆一摆怎么放才不会塌下来?B2. 球放在下面正方体、长方体放在上面牢固吗?反过来试一试呢?B3. 你能说一说图中有那些物体形状?[答案:③ ]2、[答案:①②] 3、[答案:C B ] 4、[答案:C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3课时 11 ~20的加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3课时  11 ~20的加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3课时 11~20的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1~20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11~20的加法运算。

2. 11~20的减法运算。

3.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20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运算的规律,熟练进行计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加减法运算的规律。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加减法运算。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加减法练习。

4.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教具展示11~20的数字,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10以内加减法运算,为新课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11~20的加法运算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观察加数与和的关系,总结出加法运算的规律。

例如:12 5 = 17,加数12和5,和为17。

(2)11~20的减法运算同样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观察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关系,总结出减法运算的规律。

例如:18 - 7 = 11,被减数18,减数7,差为11。

3. 练习环节(1)让学生独立完成加减法练习题。

(2)分组进行加减法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际应用(1)利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小华有15个苹果,他给了小明3个,还剩多少个?(2)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加减法运算的规律,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加减法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加减法解决至少两个问题。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板书设计1. 11~20的加法运算规律。

2. 11~20的减法运算规律。

3. 实际应用示例。

八、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如何?3.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4.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不断反思,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 1 课时 数数、认识数位和写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 1 课时 数数、认识数位和写数(教案)

第1课时数数、认识数位和写数(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73~75页。

教学目标1. 通过摆小棒活动使学生知道“10个一是1个十”,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初步认识和体会十进制。

2. 通过游戏“给数找家”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建立初步的数感。

3. 能够理解“个位”“十位”的含义,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初步认识位值制。

教学难点认识11~20各数,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初步认识位值制。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细绳、小棒、卡片、小圆片、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一)铺垫孕伏师: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出示课件。

)交流学过的数,教师给予肯定。

你还知道哪些数呢?学生继续说出知道的数。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学过的数,并进一步说出还知道的数,为下面数数打下基础。

(二)引入新课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吧!春天到了,熊大和熊二想在院子旁边栽一些果树,于是它们就去大象爷爷的苗圃里买树苗。

大象爷爷让它们自己去拔树苗。

熊二每拔1棵树苗,熊大就在地上摆1块小石头。

拔了一会儿,熊二问熊大拔了几棵树苗了。

熊大一看这么多小石头,数着真麻烦,于是它数出10块小石头,把这10块小石头换成了1块大石头,再看看还剩6块小石头,它马上就知道一共拔了16棵树苗。

小朋友,你知道这1块大石头代表了几块小石头吗?熊大的方法好用吗?预设:1块大石头代表了10块小石头,熊大的方法好用,我们很快就知道了拔了多少棵树苗。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数数、认识数位和写数。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 11~20各数的组成和读法1. 认识十进制。

课件出示教材第73页情境图。

师:图中一共有多少张水果卡片?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它的数量。

(学生数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预设:我用小棒代表水果卡片的数量,我是1根1根摆的,数一张水果卡片,就摆1根小棒,我一共摆了11根小棒,所以水果卡片有11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并书写数字11~20;2.能够比大小并理解11~20的大小关系;3.能够掌握11~20的认识、书写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数字11~20;•比大小并理解11~20的大小关系。

2. 教学难点•认识数字16~20,并与之前的数字进行比较。

三、教学准备1.教学前复习:复习前几单元的数字认识;2.教学工具:数字卡片、黑板、彩色笔、绘本等;3.教学素材:数学练习册、小学生数字认识游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20,让学生认识并默念;•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快速掌握11~20的数字。

2. 认识11~15•让学生观察数字卡片中的数字形状、书写规范;•演示如何正确书写数字11~15,并让学生跟读。

3. 认识16~20•让学生观察数字卡片中16~20的数字形状、书写规范;•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数字16~20,并进行反复训练。

4. 比大小活动•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比大小,理解11~20的大小关系;•利用实物进行数量比较,加深学生对11~20数字的认识。

5. 练习与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相互检查答案。

五、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11~20数字的书写方式及比大小规则;•引导学生发言,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六、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2.背诵数字11~20的顺序,并可以书写;3.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提出课程中的疑问。

以上为本节课《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数字11~20的书写与认识。

愿每位学生都能乐学、爱学,不断进步成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本单元是一年级数学课程中重要的一节,我们将帮助学生学习识别和操作数的概念,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有几条路”的概念,数一数几条;
2. 理解“几条路的长短不一”的概念,比一比长短;
3. 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有几条、几条中...”的表述,形成抽象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理解“有几条路”的概念,数一数几条;
2. 理解“几条路的长短不一”的概念,比一比长短。

三、教学准备
1. 数题、计算台、长短比较等游戏用具;
2. 做有关有几条路、几条路的长短不一的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
1. 互动式启发:学生到学校,有几条路可以选择;
2. 启发式活动:学生画出来几条路,数一数有几条;
3. 情景式游戏:通过游戏,感受几条路的长短不一,比一比长短;
4. 拓展式练习:师生一起,做有关有几条路、几条路的长短不一的练习题;
5. 总结展望:汇总本节课学习内容,强化小结,展望下一节课安排。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较为充分地利用了互动式、启发式、情景式、拓展式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有几条路的表述方式,能够较恰当的用语表达,形成抽象的思维能力。

此外,把教学内容贯穿于互动游戏中,也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2024年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数0~9,理解数的大小,会念0~9,会数的编顺序,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2. 能用0~9之间的数字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初步培养运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类、比较、归纳和判断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5. 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动脑能力。

教学内容: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单元主题:认识0~9本单元的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认识数0~9。

2. 数的大小。

3. 数的编顺序。

4. 简单加法和减法。

5. 实际生活中数的运用。

6. 数字的认读、写出和认写练习。

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教具,配以有趣的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动脑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操作讲解法:通过具体的操作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认识数0~3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实物等教具向学生介绍数0~3,让学生能够正确辨认和念出数0~3。

1. 学生观察一个大大的数字“0”,然后教师介绍数“0”的命名、念法和书写。

2. 学生观察一个大大的数字“1”,然后教师介绍数“1”的命名、念法和书写。

3. 学生观察一个大大的数字“2”,然后教师介绍数“2”的命名、念法和书写。

4. 学生观察一个大大的数字“3”,然后教师介绍数“3”的命名、念法和书写。

5. 进行数的认读、念出和书写练习。

6. 通过游戏:“找出数字”,让学生用手指找出教室中的数字0~3。

7. 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用实物或图片进行数的编顺序。

第二课时:认识数4~6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实物等教具向学生介绍数4~6,让学生能够正确辨认和念出数4~6。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连加、连减》优质课教案与教学反思(含试卷)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连加、连减》优质课教案与教学反思(含试卷)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连加、连减》优质课教案与教学反思课题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连加、连减》作者及工作单位王利霞商洛市商州区麻街镇五星小学教材分析连加连减是本单元的又一个难点内容,他们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不算出得数作家属或被减数。

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虽然在此以前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但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段,学生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阶段,像连加、连减需要较强注意力的知识点,对他们来说是难点,表现在看不见或忘记第一步结果而导致第二步受阻的现象。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游戏中学,使学生喜学乐学。

2.在生活中找数学,并初步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二、过程与方法1.创造情境,激趣学习。

2.观察对比,体验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1.掌握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教学活动1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意。

2、口算1+2= 2+3= 3+4=4+5= 5+5= 4+6=教学活动2二、探究体验1、学习连加1) 谁能说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些什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

(原来。

先。

又。

)板书问题: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2)一共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2+3=6先用一只手遮住+3,让学生算1+2=3(板书3),再用手遮住1+2,提示用3+3=6(板书6)。

说明象这样连着加就叫连加。

板书:连加教学活动33)连加练习3+4+1= 7+2+1= 2+2+4=6+4+0= 4+3+2= 5+0+3=教学活动42.学习连减1) 出示课件(xxx图),让学生看图上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看看图吧。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公开课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本79页例6。

教学目标:1、让学生充分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初步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2、使学生能够在解决“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中继续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检验回顾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之间有几个”的问题。

3、使学生深化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1-2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又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也为以后的植树问题建立模型。

教学重点:理解“之间” 的含义,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教学难点:理解“之间” 的含义,弄清在算一算时为什么要减1。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秋天到了,老师带领着大家秋游,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正在观察植物呢!二、快乐学习,合作探究:1、出示课件,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读读题目,说说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

)那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对,是求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2、分析信息和问题在问题里就有一个很重要的词语“之间”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生:小丽和小宇之间就是他们中间,不包括小丽和小宇。

)3、解决问题信息找到了,问题也知道了,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大家快试试吧!展示:(1)通过数一数的方法解决。

课件出示不同的数法(2)通过画一画的方法解决。

课件出示不同的画法比较不同的数法和画法,找到最优化的方法:可以不数小丽前面的,更简洁明白。

刚才我们用数一数,画一画的方法找到答案,那我们可不可以通过题目里的数字来算一算求出答案呢?(请同学来做,针对可能出现的15-10的算式引导分析原因,强化理解之间不包括两头,弄清为什么还要减1)引导学生列出正确算式15-10-1=4(人)三、小结方法刚才我们学会了用数一数,画一画,算一算等方法来解决求之间的问题,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快用我们这些方法来解决一下吧!四、巩固练习观察图画,小朋友们正在有序地排着队玩滑梯呢。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教案(详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教案(详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教案(详案)第1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1)教学内容:教材P73~74例1、例2,完成教材P74“做一做”和P76“练习十七”第1~6题。

教学目标: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借助实物、小棒、直尺等直观素材,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数的组成、数序并感受数的大小关系。

3.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感受11~20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体会“十进制”,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日?(11月×日)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其他的十几的数吗?【预设】预设1:我放学回家时坐19路公交车。

预设2:我是9月13日出生的,我的生日中有13。

预设3:我们组的作业本收齐了,正好是14本。

预设4:我看书时,书上的页码有17和18。

师: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十几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们。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1)]二、探究新知1.认识计数单位“十”。

课件出示杂乱摆放的10根小棒。

师:你知道这里有多少根小棒吗?(学生齐数,课件配合闪烁,数出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一)这10根小棒都是同学们一根一根数出来的,如果不数,你能想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是10根小棒吗?请你拿出小棒,用自己想到的办法表示出来。

【预设】学生可能会2根2根地摆、5根5根地摆或10根捆成1捆,通过动手操作、比较方法,学生会发现“10根捆成1捆”的方法最容易一眼看出是10根小棒。

师:10根小棒表示10个一,把它们捆成1捆,就是1个十。

(教师边说边板书:10个一是1个十)你能像老师这样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表示1个十吗?(课件演示10个一捆成1捆是1个十)学生自己操作后,指名到前面示范。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第1课时教学设计
第2课时教学设计
第3课时教学设计
第4课时教学设计
角”表示,动手排一排。

(2)小组交流:怎样排的?
(3)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和结果。

学生可能汇报:小丽和小字之间有4个“三角形”,也就是说明小丽和小字之间有4个小朋友。

师:大家同意吗?还有别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可能说出:还可以直接数数,11、12、13、14总共是4个数。

教师提问:请问用数数的方法时,重点是要注意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数的时候不能数错,不能数10和15这两个数。

教师提问:为什么不能数10和15?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0和15指的是小丽和小字,而题目问的是他们之间的人数,所以不能数10和15。

(4)突出讲解用列算式解决的方法。

师:同学们真棒!不过刚刚我看到了有同学是用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但
结果不是4,大家一起来看看,看能不能找到原因。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得出:15-10=5这个算式不对,应该列式为:15-10-1=4。

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要减1呢?减10又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数数、画图的方法来想一想、说一说。

四、拓展训练
1. 请20个同学上台排以,并指定两人说说自己从左到右排的位置,台下
的同学闭上眼睛先听台上的两名同学说自己的位置,再说出这两名同学之间
有几人。

2. 完成第79页“做一做”。

第5课时教学设计
2. 全班玩“对口令”游戏。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第六单元:单元计划单元教学内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P42――――P83)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主要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

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中,可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起6-10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表象,让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单元教学重点:6―――10的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教学难点1、数概念的形成2、6―――10的加减法单元课时安排:约21课时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课时5、整理和复习2课时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NO: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有关6、7的数数和认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数:“1根、2根……9根,再放1根是几根?”
教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的筒里放1根小棒来
表示这10根。教师:在右边筒里再放4根小棒,谁能告诉
老师现在表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右边的4根表示什么?”(4个一。)
“我们把4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
“左边的1根表示什么?”(1个十。)
“我们把1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
(1)一根一根数下去。
(2)先把10根圈起来,再看有几根。
3.下面每堆小棒有几个十?几个一?
4.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学会数1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
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写法。
二、讲授新课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
学生拿出自制的数位筒,让学生往右边的筒里放小棒,边放
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13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捆小棒表示几个几?2个十是多少?
教师:2个十是20,左边的“2”表示2个十,右边一个1
也没有,就写0,这个数读作二十。全班齐读:20。
拍手歌。
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11;1个十,2个一,合起来是12;
1个十,3个一,合起来是13;1个十,4个一,合起来是14;
1个十,5个一,合起来是15;……2个十,0个一,合起来是20。
3.练习。
你会读这个数吗?学生读教师板书:11读作十一
分别出示12 13 14 15 16 17 18 19的小棒图。学生看图,并说说组成,再读数。
出示:14、16、19、20。让全班学生独立摆小棒后,教师讲评。
提问:1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一、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4.教学例2。
电脑出示直尺图。
问:图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
10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15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13比15大还是小?14和16中间的一个数是几?比10大又比15小的数是哪几个?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74做一做的第1题。全班齐读,然后再个别读。读完后,再让学生从20倒数到7。
2.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读书(完成教科书P74做一做的第2题。
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
教学难点
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总课时
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图片、小棒。








一.复习
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二.新授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来学习比10大一些的数。(出示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1.电脑出示教科书P73的主题图。
教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3.练习。
完成例3中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先摆小棒再写数。
讨论:“20”个位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因为个位的0
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单位也没有。)
三、巩固练习
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
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
2.看图填数。
3.听老师读数,学生写数。
3.摆小棒练习。(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4题)
要求学生口头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4.连一连。(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5题)
5.找页数。(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课题:11~20各数的写法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20里面有几个十?
老师所数学生(11 15 20)学生用小棒表示,同桌互相说说所摆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数的组成
手摆小棒。每个学生摆出10根小棒,再把10根捆成一捆,最后再摆出1根。
问:1捆小棒表示什么? 1根呢?现在桌上小棒有几个十和几个?你知道桌上一共是多少根小棒吗?
教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全班齐读:“11”。
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
“那么14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数。”
2.利用计数器写数。
出示计数器。
教师:这是计数器,请同学们观察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计数器右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起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在写数时,有1个十就在十位写1;有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让学生写出14,请一名学生板演。
第六单元11到20各数的认识
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知识与技能
会准确地读出和数出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计算单位“-”和“+”,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和几个一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数位的概念,认识“十位”和“个位”。
教学难点
正确地写出11——20各数。
总课时
1课时
第2课时
教学准备
小棒若、计数器,课件








一、复习准备
1.拍手数数。
从1数到20,从20数到1。
2.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
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知道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地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总课时
1课时
第3课时
教学准备
小棒若、计数器,课件
12 11 15 17 16 20
4.给小马虎改错误。
①十一写成101②十八写成81③二十写成25.Fra bibliotek一做1-3题。
6练习十七7-11题。
4、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在写数时要注意什么?
课题: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过程与方法
教师:图上哪些物体的数量比10多?
揭示课题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
2.教学例1。
让学生随着电脑演示,一根一根地数。
问:如果10根分一堆,这20根小棒可以分几堆?(两堆)把每一堆捆成一捆,这20根小棒可以捆成几捆?每一捆就是一个十,捆成2捆,就是几个十?一捆里有几根小棒?(10根)。
10根就捆一捆,说明一捆就是一个十,一捆里有10根小棒。一个十就是10个一,10个一就是一个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