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裂缝防治标准(1-3)

合集下载

轻质隔墙开裂防治措施

轻质隔墙开裂防治措施

轻质隔墙开裂防治措施一、轻质隔墙开裂原因1.板材不够龄期就送到施工现场、湿板上墙,安装后条板产生干燥收缩裂缝。

2.轻质隔墙板与板、板与墙之间嵌缝材料不饱满。

3.企口处或接缝处没有挂网就抹灰。

二、开裂防治措施1、设计防治措施(1)条板优先选用材料收缩率小的板材。

(2)设计单位应明确轻质隔墙板的防开裂措施。

(3)应明确轻质隔墙的吊挂重物要求,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4)隔墙长度超过6m 时,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的间距不应大于4m。

2、施工管理防治措施(1)施工单位不得使用不足龄期的板材。

(2)安装前应对安装工人进行培训,经过培训检验合格后方可上岗。

(3)加强对进场板材的验收,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板材;材料转运过程中做好成品的保护措施。

(4)安装前,应绘制排板图,排板图应明确板材的种类、规格尺寸、门窗洞品等。

安装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排板图进行安装。

(5)不大于100mm厚的板材接板安装高度不应大于3.6m;120mm、125mm厚板材接板安装高度不应大于4.5m;150mm厚板材接板安装高度不应大于4.8m;180mm厚板材接板安装高度不应大于5.4m。

(6)条板隔墙与结构梁、顶板的连接应采用专用金属卡件固定,固定应牢固、不得出现松动、变形情况。

钢卡的间距不应大于600mm。

(7)条板隔墙与主体墙、柱的接缝处,钢卡可间断布置,且间距不应大于1m。

(8)条板隔墙下端与楼地面结合处宜预留安装空隙,且预留空隙在40mm及以下的宜填入1:3水泥砂浆,40mm以上的宜填入干硬性细石混凝土,撤除木楔后的遗留空隙应采用1:3的水泥砂浆或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填塞,捣实。

(9)应在板与板之间对接缝隙内填满、灌实粘结材料,企口接缝处应采取抗裂措施;条板隔墙阴阳角处以及条板与建筑主体结构结合处应作专门防裂处理。

(10)板材接缝处应进行清理,去除表面的灰尘、油污,加铺玻纤网格布,最后抹抗裂砂浆。

(11)必要时可在隔墙墙面满挂玻纤网格布。

混凝土裂缝修补标准

混凝土裂缝修补标准

混凝土裂缝修补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但由于多种原因,如自重、变形、荷载等,混凝土表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

这些裂缝不仅影响美观度,还可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混凝土裂缝修补是建筑工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混凝土裂缝修补的具体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二、混凝土裂缝分类混凝土裂缝的分类有很多种,但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宽度,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微裂缝:宽度小于0.1毫米;2. 毛细裂缝:宽度在0.1-0.5毫米之间;3. 细裂缝:宽度在0.5-1.0毫米之间;4. 中裂缝:宽度在1.0-2.0毫米之间;5. 大裂缝:宽度在2.0毫米以上。

三、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根据不同的裂缝宽度和深度,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也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微裂缝和毛细裂缝的修补:使用涂料或胶体材料进行填充;2. 细裂缝的修补:使用液态聚氨酯、环氧树脂等材料进行修补;3. 中裂缝的修补:使用混凝土添加剂、预制修补材料、混凝土搅拌料等进行修补;4. 大裂缝的修补:需要进行深度和宽度的加固,使用钢筋或钢板加固,并进行混凝土的填充。

四、混凝土裂缝修补标准1. 修补前的准备工作(1)对裂缝进行彻底清洁,除去灰尘、泥土等杂物;(2)清理裂缝两侧的松散混凝土;(3)对于较宽或较深的裂缝,应使用机械或水压清洗方式进行清理;(4)对于较宽的裂缝,应进行开槽处理,以增加修补材料的附着力。

2. 修补材料的选择(1)对于微裂缝和毛细裂缝,应选择具有良好粘附性和耐久性的涂料或胶体材料;(2)对于细裂缝,应选择具有流动性、耐久性和粘结力的液态聚氨酯、环氧树脂等材料;(3)对于中裂缝和大裂缝,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添加剂、预制修补材料、混凝土搅拌料等材料。

3. 修补材料的施工(1)涂料或胶体材料的施工:使用刷子或滚筒将材料涂抹在裂缝表面,确保涂层均匀、无气泡、无空隙;(2)液态聚氨酯、环氧树脂等材料的施工:先将材料混合均匀,然后使用注射器或喷枪将材料注入裂缝中,确保填充均匀、密实;(3)添加剂、预制修补材料、混凝土搅拌料等材料的施工:先将材料混合均匀,然后使用铲子或振动器将材料填充到裂缝中,确保填充均匀、密实。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有三级,分别是1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2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3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措施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表面修补法,灌浆、嵌逢封堵法,结构加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以及仿生自愈合法。

1.表面修补法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

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2.灌浆、嵌逢封堵法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

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

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

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3.结构加固法当裂缝影响到的性能时,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

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4.混凝土置换法混凝土置换法是处理严重损坏混凝土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换入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

常用的置换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

5.电化学防护法电化学防腐是利用施加电场在介质中的电化学作用,改变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状态,钝化钢筋,以达到防腐的目的。

阴极防护法、氯盐提取法、碱性复原法是化学防护法中常用而有效的三种方法。

墙体裂缝预防与处理措施

墙体裂缝预防与处理措施

墙体裂缝预防与处理措施墙体裂缝是常见的建筑物维修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还可能会导致墙体结构的不稳定和安全隐患。

因此,预防和处理墙体裂缝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墙体裂缝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1.设计合理: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和计算,确保墙体结构的稳定性。

同时,要注意墙体的布置和连接方式,避免出现局部压力集中的情况。

2.使用优质材料:选择质量好的建筑材料,特别是墙体用的砖、石材、混凝土等,要遵循相应的标准和要求,确保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3.控制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泥浆的浇注和固化时间,避免因固化速度过快或过慢导致的应力集中。

4.加强地基处理:地基的稳定性对墙体的稳定和承重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在建造过程中,要加强地基的处理,例如通过地基加固和深基础等方式,提高地基的承重能力。

5.控制温度变化:温度变化是引起墙体裂缝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和使用环境中,要控制温度的变化,避免突然的温差对墙体产生影响。

处理措施:1.了解裂缝的原因:首先需要了解墙体裂缝的原因,是由于材料失去原有的强度和稳定性,还是受到外力的影响,例如地震、土壤沉降等。

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2.补强和加固:根据裂缝的大小和位置,可以采取不同的加固方法。

比如,在裂缝处加装装饰条或增加混凝土梁,可以有效地增加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3.浇筑填充材料:对于较细的裂缝,可以使用填充材料进行修补。

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例如聚合物修补剂、水泥浆等,填充进裂缝中,然后抹平表面。

4.进行监测和修复工作:定期对建筑物进行巡视和监测,发现墙体裂缝及时进行修复工作。

同时,要注意维护建筑物周围的环境,例如避免有害物质的渗入和清理排水系统。

总结起来,预防和处理墙体裂缝需要从设计、施工、使用和维修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在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工作,及时采取措施修复裂缝,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pdf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pdf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pdf一、基本规定:(一)一般规定1.建筑工程裂缝的控制应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

2.建筑工程裂缝的预防措施,应根据建筑的特点确定并实施。

3.建筑工程裂缝的治理,应先判明开裂原因,对造成影响开裂的因素进行处置后,再进行裂缝处理。

(二)设计1.设计应结合建筑工程的特点采取下列预防措施:(1)降低荷载作用和间接作用;(2)释放作用效应;(3)提出建筑材料和构配件的体积稳定性和变形能力的要求;(4)提高建筑构配件及其连接或材料抗裂性能。

2.结构设计除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关于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规定执行外,尚应对特定情况和特殊因素影响下地基和结构的变形实施控制。

3.在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时,不宜增大国家现行结构设计标准限定的伸缩缝设置的间距。

当建筑情况复杂时,应根据体型特征、地基情况、建造过程的先后次序等设置结构缝,并宜做到一缝多用。

4.在选用新材料或制品时,应根据工程应用情况,其对环境的适应情况、体积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等进行确认。

(三)材料与制品1.建筑材料或制品除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的合格要求外,尚应满足建筑设计或施工企业提出的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能的要求。

2.进场材料应有性能检测报告、产品合格证书及绿色环保检测报告。

3.建筑材料及制品的使用应符合有关施工工艺的要求,并应正确堆放、运输和保护。

(四)施工1.施工应按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进行。

对裂缝问题应采取预防措施。

2.建筑工程的施工应有施工工期和施工工序安排。

3.验收前,对建筑施工时出现的裂缝应进行有效的处理。

(五)竣工后的措施1.建筑工程竣工后,应清除建筑周边的堆积物。

2.对大跨度的屋面工程,应采取下列防裂或损伤的措施:(1)降雪后,应及时清除屋面的积冰或积雪;(2)对带女儿墙的屋面,在雨季到来前,应疏通屋面的排水口。

3.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冬季,宜向已竣工的工程供暖,对于地面采暖的房屋,应采取下列预防楼板或墙体出现裂缝的措施:(1)启用地热采暖系统时,应缓慢升温;(2)关闭地热采暖系统时,应缓慢降温。

房子墙体开裂修补标准

房子墙体开裂修补标准

房子墙体开裂修补标准房子墙体开裂是常见的问题,需要及时修补,以确保房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相关参考内容,包括墙体开裂的原因、修补标准以及具体步骤。

一、墙体开裂的原因:1. 温度变化:墙体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由于伸缩会产生开裂,特别是在极端温度下,如夏季高温或冬季低温。

2. 收缩和膨胀:潮湿条件下的混凝土墙体会因为水分的增加而膨胀,而干燥后又会收缩,长期下来容易产生开裂。

3. 地基沉降:建筑物的地基不牢固或地下水位变化导致地基沉降,使墙体发生变形并出现开裂。

4. 结构变形:建筑物长时间使用或者外力作用下,墙体会受到一定的压力或变形,导致墙体开裂。

二、墙体开裂的修补标准:1. 安全性:修补后的墙体需要确保安全性,即保证房屋的结构稳定,不会因开裂影响整体建筑的安全性。

2. 美观性:修补后的墙体应该具有良好的外观,与周围的墙体颜色、纹理等匹配,以维持整体建筑的美观性。

3. 耐久性:修补后的墙体必须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抵御日常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延长墙体的使用寿命。

4. 修复程度:修补后的墙体应该完全修复裂缝,确保不会再次出现开裂的问题。

三、墙体开裂的修补步骤:1. 清理墙体:首先需要将开裂部分周围的墙面清理干净,包括除去松动的颗粒物、灰尘和涂料残留等。

2. 切割裂缝:使用切割工具对开裂裂缝进行切割,切割的目的是使裂缝成为一个V形槽口,以增加修补材料的附着力。

3. 补充基层:在裂缝处涂抹耐碱底漆,以提高修补材料的附着力,并填充合适的基层材料。

4. 填充裂缝:使用修复压填料或水泥砂浆对裂缝进行填充,确保填充充实并平整,使裂缝与周围墙体无明显差异。

5. 抹平表面:等待填充材料干燥后,使用抹刀对表面进行抹平,使其与周围墙面保持一致。

6. 防水处理:修补完毕后,可以进行防水处理,以防水分渗入导致墙体再次开裂。

总结:墙体开裂修补需要根据墙体开裂的原因来制定合适的修补标准,并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修补。

修补后的墙体应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美观性和耐久性,以确保房屋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墙体裂缝预防措施

墙体裂缝预防措施

墙体裂缝预防措施墙体裂缝是指墙壁表面或内部发生的开裂现象。

这种裂缝不仅影响房屋的美观,还可能导致墙壁的不稳定和安全隐患。

因此,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预防墙体裂缝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墙体裂缝预防措施。

1.合理的设计与施工首先,墙体的设计和施工是影响墙体裂缝的重要因素。

在设计墙体的时候,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和重量分布,合理设置墙的厚度和高度,确保墙体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水泥浆料的比例和均匀性,确保砖块的质量和连接的可靠性,避免墙体出现空鼓和结构不稳定。

2.使用优质材料在建筑施工中,使用优质的材料是预防墙体裂缝的重要措施之一、墙体的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承受长期的压力和变形。

特别是在墙体连接点,如角部、门窗洞口等,应使用高强度的材料,以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和抗裂能力。

3.补充加强材料为了增加墙体的抗震能力和抗裂能力,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加入一些增强材料。

例如,可以在墙体内部加入钢筋或碳纤维等材料,使墙体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得到加强。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设置腻子层和涂料层,以增加墙体的密度和防水性能。

4.及时修补裂缝墙体出现裂缝时,应及时进行修补和整理。

小范围的裂缝可以使用石膏砂浆等填缝材料进行修补,大范围或严重的裂缝需要请专业的建筑师或施工队进行处理。

修补后,还要进行充分的防水和防潮处理,避免墙体裂缝的再次出现。

5.保持建筑的稳定性除了以上的措施外,还应注意保持建筑物的稳定性。

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物的结构,包括检查墙体的稳定性和裂缝情况。

如果发现墙体有变形或裂缝加重的情况,应及时请专业人士进行评估和处理。

总而言之,墙体的裂缝预防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在设计、施工、材料选择和维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只有采取全面的措施,才能有效地避免墙体裂缝的发生,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屋面工程开裂防治措施

屋面工程开裂防治措施

屋面工程开裂防治措施一、屋面工程开裂原因1.刚性层的分格缝间距过大。

切缝不及时,切缝宽度及深度不符合要求。

2.养护不当造成刚性层开裂。

3.入场混凝土的质量性能不稳定。

4.刚性层内的钢筋网未按要求设置垫块、马凳,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偏差过大,造成开裂。

5.未按要求在保温层设置排气管,材料的热胀冷缩及屋面水蒸气等无法排除导致屋面局部鼓起造成刚性保护层开裂。

二、开裂防治措施1、设计防治措施(1)刚性保护层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厚度不应小于40mm。

(2)刚性保护层应配置Ф4@100或直径不小于Ф6.5、间距不大于150mm的单层双向钢筋(丝)网。

钢筋(丝)网在分格缝处应断开。

(3)刚性保护层应设置分格缝,间距不大于6m×6m。

2、施工管理防治措施(1)刚性层钢筋安装时应在下方设置垫块,确保钢筋网片置于板中部。

(2)应按照设计要求留置分格缝间距做好分格缝排版图,施工时严格按分格缝排版图进行分缝或切缝。

(3)混凝土终凝前应压实抹光并及时养护,避免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

(4)分隔缝缝宽宜为12mm~20mm。

后切切缝应在刚性层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切缝深度不应少于厚度的1/3。

切缝后应将缝内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并及时采用建筑油膏填密实。

(5)屋面应在保温层中按纵横向间距不超过6m设置排气管,排气管的直径宜为φ50。

屋面面积每36m²宜设置一个排气孔;排气孔根部应设置混凝土支墩,支墩高度应高出屋面不小于250mm,并做好屋面防水层上翻措施。

3、材料防治措施嵌缝材料应采用耐侯性好、弹性高的材料。

墙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墙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墙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墙体裂缝是指墙体表面或内部形成的狭长裂缝。

墙体裂缝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结构变形:建筑物由于负荷变化、温度变化或地基沉降等原因会导致结构的变形,使墙体受到拉力或压力,从而形成裂缝。

2.施工问题:施工过程中,如果墙体建造不规范、材料不合格或操作不当,会导致墙体产生裂缝。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地震、风力、潮湿等,也会对墙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墙体裂缝。

针对墙体裂缝,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治措施:1.加强设计和施工质量: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阶段,要合理设计和选用墙体结构,避免结构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

施工时要遵循规范,采用适当的施工技术和材料,确保墙体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2.加固墙体结构:对于已经发生裂缝的墙体,可以通过增加支撑结构、加宽裂缝部位的墙体等方式进行加固,以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减少裂缝的扩大。

3.温度和湿度控制:温度和湿度变化是一个常见的墙体产生裂缝的原因。

如遇到泥浆地面或高温天气时施工,应加强温度和湿度控制,避免墙体因温度和湿度变化扩大而产生裂缝。

4.补强和修复:如果墙体出现裂缝,应及时进行补强和修复。

根据裂缝的情况,可以采用填补胶水或填补剂的方法修复,使裂缝处恢复原有的稳定性和强度。

5.墙体保养:墙体裂缝的预防也需要长期的保养工作。

保持墙体的清洁干燥,及时处理墙面漆层的破损等,可以有效减少墙体裂缝的产生。

6.建筑物监测: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和重要建筑,可以在建筑物内部设置监测仪器,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墙体裂缝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总之,墙体裂缝的成因复杂,防治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对于墙体裂缝,要加强建筑设计和施工质量,合理选择材料和施工技术,加固墙体结构,及时修复裂缝,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墙体,以减少墙体裂缝的发生。

混凝土结构中缝隙处理标准

混凝土结构中缝隙处理标准

混凝土结构中缝隙处理标准一、前言混凝土结构中的缝隙处理标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规定,它涉及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美观程度。

本文将从缝隙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处理方法以及具体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缝隙的定义和分类缝隙是指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接缝、空隙等开裂和开缝现象。

缝隙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和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结构缝隙:指由于混凝土体积变化引起的缝隙,如伸缩缝、施工缝、隔渗缝等。

2. 裂缝:指在混凝土结构中因荷载变形或材料强度不足引起的裂缝,如伸缩接缝处的开裂、梁柱节点的开裂等。

3. 接缝:指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和相邻构件之间的协同工作,而设置的缝隙,如板与梁的接缝、柱与梁的接缝等。

4. 空隙:指在浇筑混凝土时未充实的部分或混凝土受外力破坏形成的空洞。

三、影响缝隙产生的因素在混凝土结构中,缝隙的产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下所述:1. 材料因素:混凝土与钢筋的强度、变形模量、伸缩系数等。

2. 设计因素:结构的荷载、变形、变形速率等。

3. 施工因素:混凝土浇筑、养护、温度控制等。

4. 环境因素:气候、水分、温度、海拔、地震等。

四、缝隙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缝隙,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下面我们将针对不同类型的缝隙进行详细介绍。

1. 结构缝隙的处理方法:(1)伸缩缝:伸缩缝处理时需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处理,如涂刷防水材料、填充伸缩材料等。

(2)施工缝:施工缝处理时应按照规范进行处理,如涂刷防水材料、填充密封剂等。

(3)隔渗缝:隔渗缝需要采用专用的隔水材料进行处理。

2. 裂缝的处理方法:裂缝的处理通常采用填缝、注浆等方法进行处理,如填充聚合物材料、用水泥砂浆进行填充等。

3. 接缝的处理方法:接缝处理时需采用密封材料进行填充,如聚氨酯密封材料、硅橡胶密封材料等。

4. 空隙的处理方法:空隙处理时需采用填充材料进行填充,如水泥砂浆、聚合物材料等。

五、混凝土结构中缝隙处理标准混凝土结构中缝隙的处理标准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规范,对于保证建筑物安全、美观、耐久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墙体裂缝检测及处理标准

混凝土墙体裂缝检测及处理标准

混凝土墙体裂缝检测及处理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墙体裂缝是建筑物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检测和处理,可能会导致墙体的进一步开裂,甚至倒塌。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混凝土墙体裂缝检测及处理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二、检测标准1、检测时间:在施工完成后的一个月内进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2、检测工具:使用锤子、铁钩、刮刀等简单工具进行检测。

3、检测方法:在墙面上进行轻微的敲击,观察墙面是否出现裂缝,并用铁钩和刮刀检测裂缝的深度和宽度。

4、检测标准:当裂缝的宽度超过0.2mm,深度超过墙体厚度的1/3时,应视为墙体出现裂缝。

三、处理标准1、裂缝宽度小于0.2mm的处理方法:(1)用刮刀清理裂缝,然后用墙面修补剂填充裂缝,使墙面恢复平整。

(2)如果裂缝较多,可以使用专业的墙面修补剂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填充材料的颜色和墙面颜色要相同,否则会影响美观。

2、裂缝宽度大于0.2mm的处理方法:(1)首先清理裂缝并将其扩大,使其呈V形。

(2)用清水将裂缝内部湿润,然后用快干胶进行粘合。

(3)在裂缝内部填充专业的裂缝修补材料,使其与墙面平齐。

(4)用墙面修补剂将修补后的墙面进行修补,使其与原墙面颜色相同。

3、裂缝宽度超过1cm的处理方法:(1)如果裂缝较深,可以在墙体内部设置钢筋,增加墙体的承重能力。

(2)将裂缝扩大至V形,用钢筋将裂缝固定住。

(3)在裂缝内部填充专业的裂缝修补材料,使其与墙面平齐。

(4)用墙面修补剂将修补后的墙面进行修补,使其与原墙面颜色相同。

四、预防措施1、在施工前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避免出现墙体承载不均匀的情况。

2、在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模板是否紧密、水平是否正确。

3、在建筑物使用前,定期进行墙体检测,及时处理发现的裂缝问题。

4、加强墙体的养护,保持墙面干燥,避免墙体受潮。

五、总结混凝土墙体裂缝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美观性都有很大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混凝土墙体裂缝检测及处理标准非常必要。

在检测和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以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老房子全房开裂处理工艺标准

老房子全房开裂处理工艺标准

老房子全房开裂处理工艺标准老房子全房开裂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房屋结构问题、墙面问题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工艺标准:- 墙面结构开裂:- 用腻子刀刮出空隙的宽度,并刮成八字形,外宽里窄。

然后用石膏块干粉添堵空隙,填堵深度不小于30-40mm,不需与墙面填平,比墙面低1-1.5mm。

- 刮腻子2-3遍与原有墙面抹平,干后用砂纸打磨平。

- 调墙面涂料,涂料调好后先刷样板,干后与墙面颜色对比,颜色接近,色差不大,再涂刷墙壁。

- 如果墙体裂缝是大面积出现裂缝,将开裂处墙面基底凿成U形,U 形槽间距大于20cm以上,并对凿好的基底进行凿毛处理,再挂钢丝网。

- 在将墙面基底处理干净后,空隙处刷108胶后贴玻璃布或牛皮便条。

或先在墙面上贴上一层的确良布、牛皮纸或报纸,利用纤维的张力,来保证乳胶漆漆膜的完整。

- 采用带有弹性的装饰材料。

目前,有一种“弹性腻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墙壁裂缝问题。

某种墙漆也能起到弥盖墙面细小裂纹的作用。

但这些材料本身的“弹性”较小,在裂缝很厉害的墙面上就不起作用了。

- 接缝处开裂:建议等整个楼体变形趋于稳定之后修复,短时间之内的修复容易出现反复。

- 腻子层开裂:在墙面施工时要注意水泥和砂的配合比,最佳比例是1∶3,配合比不当就会影响墙面的韧性和张力。

出现裂缝,可用这种比例的水泥砂浆对墙面的裂缝进行修补。

同时,也可先用尖锐工具将裂缝扩大到一个改锥大小,填入嵌缝石膏并进行打磨找平,贴上网格布或牛皮纸后用腻子进行找平,最后按正常的工序刷漆或贴壁纸都可。

- 抹灰层开裂:如果抹灰层出现大面积空鼓,应该敲掉原有抹灰层,重新做一次水泥沙浆的抹灰层,找平后再按正常工序刷漆。

如果只是出现小面积开裂,没有翻砂、空鼓、脱落情况,可以满墙贴的确良布,再按正常工序刷漆。

- 漆层开裂:如果只是表面漆膜的龟裂,用细砂纸将裂纹打磨掉,选择颜色相同的墙面漆,重新涂刷即可。

钢筋混凝土裂缝控制等级

钢筋混凝土裂缝控制等级

钢筋混凝土裂缝控制等级钢筋混凝土裂缝控制等级是为了保证建筑物在使用寿命内保持安全、稳定和美观,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裂缝的产生和扩展程度。

裂缝控制等级分为Ⅰ 级、Ⅱ 级、Ⅲ 级和Ⅳ 级,分别对应着裂缝的宽度限值和最大允许裂缝宽度。

首先,Ⅰ级裂缝控制等级适用于要求极高的建筑物或特殊结构,它要求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1毫米。

这类建筑物通常是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核电站等,对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严格。

为了达到这个等级,施工人员要掌握合理的施工工艺,选用优质的材料,合理设计结构以减少应力集中和变形,以及加强监测和维护工作。

其次,Ⅱ级裂缝控制等级适用于一般建筑物,裂缝宽度限制为0.2毫米。

这种等级适用于大多数住宅、商业建筑以及一些轻型结构。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水灰比,合理设置伸缩缝和控制接缝,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以及定期维护和检修建筑物。

第三,Ⅲ级裂缝控制等级适用于要求相对较低的建筑物或较简化结构,裂缝宽度限制为0.3毫米。

这种等级通常适用于一些临时建筑、小型公共设施和简单结构的建筑物。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施工,以及加强监测和维护,及时修补裂缝。

最后,Ⅳ级裂缝控制等级适用于裂缝对结构正常使用无影响的建筑物,裂缝宽度限制为0.4毫米。

这种等级适用于一些次要建筑物、隔热材料外墙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正确选择材料和工艺,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定期检测,及时修复裂缝,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除了裂缝控制等级的设置,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采取预防裂缝的措施,如控制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合理设置伸缩缝和控制接缝、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等。

其次,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检测,及时掌握裂缝的发展情况,确保及时采取修复措施。

最后,要加强定期维护和检修工作,及时修复已有的裂缝,以保证建筑物的长期安全使用。

在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裂缝控制等级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裂缝维修统一技术标准

裂缝维修统一技术标准

裂缝维修统一技术标准
为确保建筑物和设施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对于出现裂缝的情况,需要进行维修处理。

为此,制定裂缝维修统一技术标准,以确保维修的质量和效果。

一、裂缝分类
根据裂缝的形态和性质,将裂缝分为以下几类:
1. 收缩裂缝:由于混凝土干燥收缩引起的细小裂缝。

2. 温度裂缝:由于建筑物在温度变化下产生的裂缝。

3. 负荷裂缝:由于建筑物的负荷过大而产生的裂缝。

4. 地震裂缝:由于地震等自然灾害产生的裂缝。

二、维修方法
根据裂缝的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法:
1. 收缩裂缝:采用填充物填充的方法,填充剂应选用高强度、
无收缩变形的材料。

2. 温度裂缝:采用钢板加固或填充材料修补的方法。

3. 负荷裂缝:采用加固支撑或填充材料修补的方法。

4. 地震裂缝:采用加固支撑或填充材料修补的方法。

三、施工要求
在进行裂缝维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维修前应对裂缝进行清理,将松散的材料清除干净。

2. 填充或修补材料应与原材料相同或相似。

3. 填充或修补材料应充分挤压实心,确保充填材料与基材之间
紧密贴合。

4. 维修后应养护,确保填充或修补材料充分硬化,达到设计强度。

通过制定裂缝维修统一技术标准,可以确保维修的质量和效果,保障建筑物和设施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

混凝土开裂控制标准

混凝土开裂控制标准

混凝土开裂控制标准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但由于外部环境、材料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开裂现象。

这些开裂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度,还会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产生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在混凝土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开裂控制。

本文将从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开裂控制的目的、控制标准以及控制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开裂控制标准。

一、混凝土开裂的原因混凝土开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按照开裂的形态和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1.温度变化引起的开裂温度变化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混凝土在施工阶段或使用过程中遇到温度变化时,由于混凝土的热胀冷缩系数与钢筋的系数不同,混凝土会因为内部应力的变化而产生开裂,如夏季高温时混凝土表面干燥速度过快,导致混凝土表面龟裂;冬季低温时混凝土受到冻融循环作用,导致混凝土体积变化,从而引起混凝土开裂。

2.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问题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问题也是混凝土开裂的原因之一。

当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或者水泥、骨料、粉煤灰等材料的质量不过关时,都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足,从而引起开裂。

此外,当混凝土的水灰比过大时,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增大,从而使混凝土更容易开裂。

3.施工工艺问题施工工艺问题也是混凝土开裂的原因之一。

当混凝土浇筑时,如果振捣不均匀、养护不充分、抹灰不均匀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应力分布不均,从而引起混凝土开裂。

二、开裂控制的目的开裂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控制混凝土的开裂程度,使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同时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三、混凝土开裂控制标准为了控制混凝土的开裂程度,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国家和地方都制定了相应的混凝土开裂控制标准。

1.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对混凝土开裂控制有明确的规定:混凝土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裂缝的宽度不应大于0.3mm,当混凝土结构处于极限状态下时,裂缝的宽度不应大于0.5mm。

混凝土裂缝控制标准

混凝土裂缝控制标准

混凝土裂缝控制标准混凝土裂缝控制标准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它们可能会影响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对于建筑物的使用和维护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严格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裂缝的定义混凝土裂缝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由于内部或外部原因引起的一条或多条不连续的开口或破裂。

裂缝的形态可以分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环向裂缝、分叉裂缝和斜裂缝等。

二、裂缝的分类1、主要裂缝:主要裂缝是指由于混凝土本身的变形或外界负荷作用而引起的裂缝,如伸缩缝、温度裂缝、收缩裂缝、荷载裂缝等。

2、次要裂缝:次要裂缝是指由于混凝土的局部损伤或疏松等原因而引起的裂缝,如混凝土表面龟裂、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等。

三、裂缝的控制1、设计阶段: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阶段,应根据结构的要求和使用条件,确定相应的裂缝控制标准。

其中包括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水泥的种类和掺量、骨料的种类和含量、配合比等。

2、施工阶段: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阶段,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其中包括混凝土的拌合、浇筑、养护等环节。

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避免混凝土过于湿润或过于干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收缩性。

(2)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厚度,避免混凝土的温度和收缩不均匀,引起裂缝。

(3)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和方式,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避免混凝土表面龟裂和钢筋锈蚀。

3、使用阶段:在混凝土结构的使用阶段,应根据结构的使用条件和环境条件,进行相应的维护和保养。

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应加以注意:(1)定期检查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措施。

(2)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受到过度干燥或湿润的影响,引起裂缝。

(3)控制荷载的大小和分布,避免混凝土结构受到过度荷载的影响,引起裂缝。

四、裂缝的评估对于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需要进行相应的评估和处理。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裂缝的形态和位置:需要确定裂缝的形态和位置,判断裂缝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精选文档)混凝土裂缝控制等级的规定

(精选文档)混凝土裂缝控制等级的规定

混凝土裂缝控制等级的规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53.4.4 结构构件正截面的受力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等级划分及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

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标准值。

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时,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本规范表3.4.5规定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计算时,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本规范第3.4.5条规定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对二a类环境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应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计算,且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的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条文说明: 3.4.4 本规范将裂缝控制等级划分为三级,等级是对裂缝控制严格程度而言的,设计人员需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等级。

关于构件裂缝控制等级的划分,国际上一般都根据结构的功能要求、环境条件对钢筋的腐蚀影响、钢筋种类对腐蚀的敏感性和荷载作用的时间等因素来考虑。

本规范在裂缝控制等级的划分上也考虑了以上因素。

在具体划分裂缝控制等级和确定有关限值时,主要参考了下列资料:历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修订的有关规定及历史背景;工程实践经验及调查统计国内常用构件的设计状况及实际效果;耐久性专题研究对典型地区实际工程的调查以及长期暴露试验与快速试验的结果;国外规范的有关规定。

经调查研究及与国外规范对比,原规范对受力裂缝的控制相对偏严,可适当放松。

对结构构件正截面受力裂缝的控制等级仍按原规范划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保持不变;二级适当放松,仅控制拉应力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删除了原规范中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计算构件边缘混凝土不宜产生拉应力的要求。

对于裂缝控制三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以及作为主要依据的现行国际标准《结构可靠性总原则》ISO 2394和欧洲规范《结构设计基础》EN 1990的规定,相应的荷载组合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外观要求(限制过大的裂缝和挠度)的限值作了修改,选用荷载的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进行裂缝宽度与挠度验算。

楼板裂缝规范标准

楼板裂缝规范标准

楼板裂缝规范标准篇一:裂缝规范规定1. 板构件(1)裂缝宽度是否满足要求检查板计算的裂缝宽度是否满足要求,板裂缝宽度限值见《混规》GB50010-2002第3.3.4条。

(2)配筋率是否满足要求检查板配筋率是否满足最大及最小配筋率要求,最小配筋率要求见《混规》GB50010-2002第9.5.1条;最大配筋率程序根据界限受压区高度自动计算。

(3)钢筋直径是否满足要求检查板配筋直径是否满足最小直径的规定,见《混规》GB50010-2002第10.1.6条。

(4)挠度限值检查板的挠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见《混规》GB50010-2002第3.3.2条。

2. 梁构件(1)裂缝宽度是否满足要求检查梁的裂缝宽度是否满足要求,见《混规》GB50010-2002第3.3.4条。

(2)挠度超限检查梁挠度是否满足要求,见《混规》GB50010-2002第3.3.2条。

(3)是否设置吊筋或附加箍筋按《混规》GB50010-2002第10.2.13条要求,检查梁的集中荷载处是否设置了吊筋或附加箍筋。

(4)配筋率是否满足要求检查梁的纵向受拉、抗扭钢筋和箍筋的最大及最小配筋率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详见《混规》GB50010-2002第9.5.1条、第10.2.5条、第10.2.10条、第10.2.12条、第11.3.1条、第11.3.6条、第11.3.9条。

(5)通长筋是否满足要求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

见《混规》GB50010-2002第11.3.7条和《抗规》GB50011- 2001第6.3.4条。

(6)腰筋设置是否满足要求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见《混规》GB50010-2002第10.2.16条。

三道缝规范标准

三道缝规范标准

三道缝规范标准1、结构刚度越大,伸缩缝间距越小;(刚度大,变形就小,更容易开裂)2、露天时仲缩缝间距小;(露天时温差大)3、不同地区年最大温差不一样,最大间距也应不同,表中没有体现这一特点;4、新规范把最大间距适当缩小了,是考虑实际工程中裂缝比较严重;5、新增板柱结构的建议值,说明板柱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

6、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起)低于8m的排架结构;(排架结构柱根刚接,柱顶较接,高度越大,刚度越小,因此较低的排架刚度大,要减小伸缩缝间距)7、屋面无保温、隔热措施的排架结构;(温差大)8、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或经常处于高温作用下的结构;(环境恶劣,宜开裂)9、采用滑模类工艺施工的墙体结构;(滑模对混凝土有扰动,对象由剪力墙变为墙体,更严了)10、混凝土材料收缩较大(指泵送混凝土及免振混凝土的情况),施工期结构外露时间较长;(是指跨季节施工,尤其是北方地区冬、春季节施工后室内结构末加封闭和保暖的情况)11、对裂缝控制有严格要求的混凝土结构。

(从使用功能来说)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a.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5m 的部分,可取100mm(原规范为70mm,但在强烈地震下,相邻结构仍可能局部碰撞而损坏,因此新规范修改为100mm);超过15m的部分,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高度越高,底部转角相同时顶部侧移越大,越容易相撞)b.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a条数值的70%采用,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a条数值的50%采用,但二者均不宜小于100mm。

(刚度越大,地震作用下侧移小,缝宽小)12、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不利的结构类型确定,(从理论角度应该取两侧结构。

设缝宽度的平均值,但结构体系不同时,两侧振动不一致很明显,因此偏于安全地取较大值);防震缝两侧的房屋高度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较低的房屋高度确定(只有较低房屋的高度范围内,防震防两侧房屋才可能相撞);13、当相邻结构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增大防震缝的宽度;(沉降差较大时,不均匀沉降可能会引起结构偏斜,加重地震过程中两侧结构相撞的可能)14、防震缝宜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地下部分受地震影响比较小,而且振动相对比较同步,所以可以不设缝,但是地上的地震力还是会传到基础,所以要加强构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温层。预制混凝土屋面板的板缝采取加强措施,可以防止隔汽层
被拉裂,丧失应有的功能。屋面上设臵排汽孔,可以降低保温层的 含水量。
裂缝防治技术规程-6、砌体结构-设计
6.3.4 屋面的设计应采取下列防裂措施: (1)屋面保温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等应进行分格,分格的间距
不宜大于6m;
(2)屋面保温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等与女儿墙、突出屋顶的水 箱间和楼梯间等墙体之间应设臵分隔缝;
裂缝防治技术规程-6、砌体结构-材料
6.2.7 非烧结块材不得用于长期受200°C以上或急热急冷的建筑部位和有酸性 介质的建筑部位。
使用环境的限制条件-耐久性的要求;
6.2.8 砌筑砂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砌筑砂浆的制备及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墙体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与设计规范相同
(3)块材的折压比不应小于表6.2.4的最小限值要求:
继续
裂缝防治技术规程-6、砌体结构-材料
裂缝防治技术规程-6、砌体结构-材料
实践表明,蒸压实心砖等硅酸盐墙材制品的原材料配比直接影响着砖的 脆性,砖越脆墙体开裂越早。研究表明,制品中不同的粉煤灰掺量,其抗折 强度相差甚多,即脆性特征相差较大,因此规定合理的折压比将有利于提高 砖的品质,改善砖的脆性,也提高墙体的受力性能。同样含孔洞块材的砌体 试验也表明:仅用含孔洞块材的抗压强度作为衡量其强度指标是不全面的, 因为该指标并没有反映孔型、孔的布臵对砌体受力性能、墙体承载力的影响
6.1 一般规定(共两条) 区分承重墙和非承重墙,重点防范的裂缝 6.1.1 砌体结构应按承重墙体和非承重墙体分别采取裂缝控制。 提出本章适用的对象为砌筑的承重墙和自承重墙。承重墙抗裂及抗力, 非承重墙避免受力和变形 6.1.2 砌体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应采取措施,预防太阳辐射热、环境温度、局 部作用、材料体积稳定性和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造成的裂缝。 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应当注意的问题,除了地基变形造成砌体结构出现 裂缝能够外,其中太阳辐射热和环境温度是典型的间接作用,是造成砌体开裂 的主要原因.太阳晒到屋顶上,屋顶是混凝土的,要热胀冷缩,胀后引起墙体开裂 .温差也会对墙体本身产生影响,可能收缩,也可能不裂.过去用烧结砖,本身没 有提及不稳定问题,但现在的一些混凝土和水泥砖有体积不稳定问题. 局部作用裂缝属于荷载裂缝(门窗洞口,楼梯等处容易形成形成受力裂缝) ,材料体积稳定性(水泥砖出来后出现材料体积不稳定问题)和地基不均匀沉 降等会造成变形裂缝。
裂缝防治技术规程-6、砌体结构
6 砌体结构裂缝控制(共4节) 一般规定、 材 料、设计和施工。 为控制砌体结构裂缝,首先对砌体材料的有关性能指标提出了具体要 求,并对部分材料的使用进行了规定;其次提出了结构设计应采取的措
施以及施工阶段的注意事项及采取的措施;最后规定了砌体结构的使用
与检查要求。
裂缝防技术规程-6、砌体结构-一般规定
裂缝防治技术规程-6、砌体结构-材料
裂缝防治技术规程-6、砌体结构-材料 6.2.4 承重墙块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多孔砖宜为半盲孔,孔洞率不应大于35%,中肋及边肋厚度不宜小 于18mm;
(2)多孔砖孔的长度与宽度之比不应大于2,孔的圆角半径不应小于
20mm;砌块肋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5mm,壁的最小厚度不应小 于30mm;
提出减小温度作用和作用效应的措施。外墙的圈梁等不能设臵分隔缝,当
不能放臵在墙体之内时,表面要增设保温层。屋面挑檐、梁板式外廊和女儿 墙压顶一般不加保温层或隔热层,但可以设臵分隔缝,这类措施属于减小温
度作用效应的防裂的措施。
裂缝防治技术规程-6、砌体结构-设计 6.3.2 混凝土屋面的保温层和隔热层,应能有效消除太阳辐射热对屋面构件体
积膨胀的影响。 太阳辐射热使屋面混凝土构件产生体积膨胀致使顶层墙体开裂。屋面的保 温层及隔热层,要满足建筑节能的要求,还要保证屋面混凝土构件受太阳辐 射热影响的热膨胀不致造成顶层砌筑墙体开裂。太阳辐射热的作用效应可以 通过计算分析确定。各地都有不出现顶层墙体太阳辐射热温度裂缝的工程实 例。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计算。因此,本条未提出具体的计算方 法,仅提出相应的要求。对于可能出现太阳辐射热温度裂缝的情况,可采取 减小结构缝间距,设臵屋面隔热层,增加屋面保温层厚度等设计措施。 混凝土膨胀系数一般大于砌体,太阳照在屋面是直射,照在墙上是斜射, 引起屋面和墙体变形是不一致的。南非不做墙体保温,当地太阳辐射特点主 要为直射,他们只对屋面做保温隔热。
因素,砌筑块材的抗折强度或劈裂强度对于砌体抗裂起着关键的作用。砌 筑块材的体积稳定性也对砌筑墙体的开裂有明显的影响。
6.2.2 砌体结构不应采用免蒸压硅酸盐砖或砌块。
免蒸压硅酸盐砖等的耐久性较差,墙体开裂较多。要用的话,一定要 先陈化处理。
裂缝防治技术规程-6、砌体结构-材料
6.2.3 砌体结构块材的最低强度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的规定,自承重墙块材的最小强度等级应符合表6.2.3的规定。 轻集料砌块的建筑应用,应采用以强度等级和密度等级双控的原则,避免 只顾块体强度而忽视其耐久性,调查发现当前许多企业,以生产陶粒砌块为 名,代之以大量的炉渣等工业废弃物,严重降低了块材质量,为墙体开裂埋 下隐患。实践表明,自承重墙块体用全陶粒保温砌块强度等级不小于MU3.5 、密度等级不大于800级的条件实施双控,以保证砌块的耐久性能。这既符合 目前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也可满足工程需要。
裂缝防治技术规程-6、砌体结构-材料
6.2 材 料(共11条) 物理性能、免蒸压砌块、强度等级、承重墙块材、物理性能、非烧结块材
砌筑砂浆、微沫剂、灌孔混凝土其他材料
6.2.1 砌体结构块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墙体材料应用 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的规定。
力学性能是基本的要求-合格;砌筑块材强度是决定砌体强度的重要
裂缝防治技术规程-6、砌体结构-设计
6.3 设 计(共12条,引出一个附录) 温度、太阳辐射热等构造措施和提高抗裂能力的措施(附录)
6.3.1 砌体结构外墙的现浇圈梁和构造柱等混凝土构件不应外露,当其外侧没
有砌体覆盖时,应设臵保温层或隔热层。外露的屋面挑檐、梁板式外廊和女 儿墙压顶等现浇混凝土构件应设臵分隔缝,分隔缝的间距宜为12m~20m。
裂缝防治技术规程-6、砌体结构-材料 6.2.10 灌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块材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用于无筋砌块
砌体时,其坍落度不宜小于180mm;用于配筋砌块砌体时,其坍落 度不宜小于250mm,并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有抗冻性要求的墙体
,灌孔混凝土的抗冻等级不应低于块材的抗冻等级。
6.2.11 其他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墙面抹灰砂浆宜为防裂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弹性模量应与墙
裂缝防治技术规程-6、砌体结构-材料
6.2.6 块材的物理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干燥收缩率和吸水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材料标准的规定; (2)碳化系数不应小于0.85; (3)软化系数不应小于0.85; (4)非烧结块材材料的抗冻性能应符合表6.2.6的规定。
继续
裂缝防治技术规程-6、砌体结构-材料
材料的抗冻性指标的高低,不仅能评价材料在寒冷及严寒地区的应用效 果,还可表征材料的最终水化生成物的反应水平及其内在质量的优劣。工程 实践表明:生产过程中的水化反应不彻底,将导致块体材料的抗冻性能降低 ,这将成为墙体开裂的重要原因之一,甚至直接威胁建筑的安全,此类工程 事故已为数不少。为了强化非烧结块材的抗冻性能要求,以适应我国寒冷及 严寒地区的工程应用,本条文根据所在地区及应用部位的不同,规定不同抗 冻性能要求。
裂缝防治技术规程-6、砌体结构-材料
质量问题:钢筋锈蚀受力弯曲、多处墙体裂缝且 部分裂缝已属贯穿缝、房屋部分墙体的砖受压已 出现断裂、楼面预制板缝隙增大、局部粉刷层脱 落。 经检测,根据现场混凝土强度抽样检测结果 ,推定圈梁混凝土和柱混凝土强度值为C10,不 能满足设计要求C20;根据现场砂浆灌入度抽样 检测结果,实测砖墙砌筑砂浆强度推定值为M0.7 ,远低于设计值,不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住建部质量司司长向中心了解情况,什么原 因导致砂浆强度在20年后大幅降低?经核查建设 当年情况,认为是砂浆里添加了微沫剂。我国8090年代,有在砂浆中掺加微沫剂的做法,其作用 是减少水泥用量,节约成本。但实际上未经过耐 久性检验的微沫剂对砂浆强度产生很大影响,直 接影响这建筑的安全性。因此,本规程不建议大 家在砂浆中掺入微沫剂,以免强度得不到保证。
裂缝防治技术规程-6、砌体结构-设计 6.3.3 屋面的构造设计应采取下列措施(耐久性的措施):
1、混凝土屋面板上应设臵隔汽层; 2、当采用预制混凝土屋面板时,应在板缝处粘贴玻璃纤维加强带;
3、在屋面上宜设臵能排除保温层内水分的排汽孔。
使用阶段,保温层含水率增大会使保温隔热能力大幅度下降。屋面板上设 臵隔汽层,可大幅度减少顶层房间生活或生产过程中的的水分进入
,提出此要求还可规范设备制造企业在加工块材模具、块材生产企业设计孔
型方面更加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裂缝防治技术规程-6、砌体结构-材料
6.2.5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得有未切割面,切割面不得残留切割渣屑,其劈 压比不应小于表6.2.5规定的劈压比最小限值。
继续
裂缝防治技术规程-6、砌体结构-材料
为使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时容易脱模,生产时须将模具内侧涂刷脱模 油。带有脱模油的砌块表面不易与砂浆粘接,因此必须对沾有模具油的砌块面
(3)±0.000以下及潮湿环境砌体的砂浆应为水泥砂浆或特种砂浆,其强度 等级不应低于M10;与设计规范相同
本条对砌筑砂浆提出一般性要求,湖南大学、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沈阳
建筑大学等单位的研究成果表明:砂浆中超量掺加引气剂将直接影响砌体的 强度及耐久性。
裂缝防治技术规程-6、砌体结构-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