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点双向重分布
08路由重分布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续)
5、因为EIGRP的度量相对复杂,所以在重分 因为EIGRP的度量相对复杂, EIGRP的度量相对复杂 布时,需要分别指定带宽、延迟、可靠性、 布时,需要分别指定带宽、延迟、可靠性、 带宽 负载以及MTU参数的值。 负载以及MTU参数的值。 以及MTU参数的值 6、EIGRP能够识别内部路由和外部路由,默 EIGRP能够识别内部路由和外部路由, 能够识别内部路由和外部路由 认情况下,内部路由的管理距离是90,外 认情况下,内部路由的管理距离是90, 90 170( 部路由的管理距离是170 部路由的管理距离是170(路由代码为 EX” ”D EX )。
3、注入默认路由
EIGRP:ip defaultEIGRP:ip default-network (D* 1.0.0.0/8) OR:redistribute static (D*EX 0.0.0.0/0) RIP:defaul defaulRIP:defaul-information originate defaultOR:ip default-network OR:redistribute static 0.0.0.0/0) (R* 0.0.0.0/0) OSPF:defaul defaulOSPF:defaul-information originate (O*E2 0.0.0.0/0)
度量
路由重分布时,必须给重分布而来的路 由指定的度量值被称为默认度量值或 由指定的度量值被称为默认度量值或种 子度量值,它是在重分布期间定义的。 子度量值,它是在重分布期间定义的。
路由协议 RIP EIGRP OSPF IS-IS BGP 默认种子度量值 无限大 无限大 BGP为1,其他为20 0 IGP的度量值
配置重分布( 配置重分布(续)
双向板框架结构内力研究分析
所示。
表 1 按弹性理论计算的弯矩值
板
项目
B1
B2
B4
l01/m l02/m l01/l02
m1 m2 m′1 m″1 m′2 m″2
3.1 5.8 0.55 3.69 1.52 -5.90 -5.90 -4.08 -4.08
4.2 6.2 0.70 6.85 4.07 -13.02 -13.02 -10.11 -10.11
Structurefeasibilitydesignandanalysisofastadium standsroofsystem
XuJianxin
(GuangzhouUrbanPlanning,SurveyandDesignInstitute,Guangzhou510006,China)
Abstract:StructuraldesignandanalysisarecarriedoutonthelargecantileversteelroofofthestadiumstandofTheHongKongU
作用。
所以,作用在结构各层上的水平地震作用为:
Fi =
GiHi
n
FEK
=2047
GiHi
n
。
∑ GiHi i=1
∑ GiH i=1
由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可得地震下的水平应力与
他可变载荷的组合值,是用来表示地震发生时,根据遇合概 剪应力曲线图。由图 7可知,随着层高的增加,地震水平荷
率所确定的“有效重力”。
2.9 4.2 0.70 3.58 1.95 -5.90 -5.90 -4.57 -4.57
由表 1可看出:支座处存在最大负弯矩值,跨中存在最 大正弯矩值,且可负 弯 矩 的 绝 对 值 大 于 正 弯 矩 值。 在 正 负 弯矩扭力的作用下将形成应力拱,如图 4所示。同时,可得 到在楼板 弹 性 工 作 阶 段 ,随 着 载 荷 的 逐 步 增 大 ,将 在 板 底 部对角线的位置出现塑性裂缝并开始向四个边角扩展。 临近破坏数值 时,在 垂 直 楼 板 顶 部 两 条 对 角 线 的 方 向 处 将 出 现 环 状 裂 缝 ,根 据 受 力 特 点 还 可 以 得 出 ,楼 板 顶 部 的 板角处混凝土 由 于 正 负 应 力 拱 的 作 用 将 被 挤 碎,具 体 楼 板上下部位破坏情况如图 5所示。从破坏过程和裂纹分 布情况,还可看 出 双 向 楼 板 的 传 递 给 支 承 结 构 梁 的 荷 载 并不是沿着楼 板 边 缘 均 等 分 布,而 是 相 对 集 中 于 板 的 中 部,两端相对较小。
第十一章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1什么是单双向板?怎样加以区别?其传力路线有和特征?单向板:荷载作用下,只在一个方向或主要在一个方向弯曲的板。
双向板:荷载作用下,在两个方向弯曲,且不能忽略任一方向弯曲的板。
(1)对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 对于四边支承的板l b≤时应按双向板计算;/2l b<<时宜按双向板计算;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2/3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2l b≤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单向板沿短边方向受力,特征个方向弯曲双向板双向受力特征两个方向弯曲2什么叫截面的弯曲刚度?什么叫截面竖向弯曲刚度?截面的弯曲刚度:使构件截面产生单位曲率需施加的弯矩值截面竖向弯曲刚度:使构件截面产生单位挠度需施加的竖向均布荷载3现浇单向板的设计步骤是什么?(1) 结构平面布置,并拟定板厚和主、次梁的截面尺寸(2) 确定梁、板得计算简图(3)梁、板的内力分析(4) 截面配筋及构造设施(5) 绘制施工图4单向板肋梁楼盖其板、次梁、主梁的跨度如何确定?工程常用的数值分别是多少?板的跨度:次梁的间距单向板:1.7-2。
5 m荷载大时取较小值,一般≤3m次梁的跨度:主梁的间距ﻩ次梁: 4-—6 m主梁的跨度:柱或墙的间距主梁: 5——8 m5单向板肋梁楼盖的布置方式都有哪几种?1)主梁横向布置,次梁纵向布置优点:主梁与柱可形成横向框架,横向抗侧移刚度大各榀横向框架间由纵向的次梁相连,房间整体性较好由于外墙处仅设次梁,故窗户高度可开大些,对采光有利(2)主梁纵向布置,次梁横向布置(3)优点:减小了主梁的截面高度,增加了室内净高适用于:横向柱距比纵向柱距大的多的情况3)只布置次梁适用于:有中间走道的砌体墙承重的混合结构房屋6什么是结构物的计算简图?包括那几方面的内容?结构物的计算简图包括计算模型,计算荷载两个方面1)简化假定和计算模型:简化假定1)支座可以自由转动,无竖向位移2)不考虑薄膜效应对板内力的影响3)忽略板、次梁连续性,按简支构件计算支座反力4)实际跨数≥5跨时等跨或跨度差≤10%且各跨受荷相同的连续梁按5跨计算 计算模型: 连续板或连续梁(2)计算单元及从属面积板计算单元:1m 宽板带次梁荷载范围 :次梁左右各半跨板主梁荷载范围 :主梁左右各半个主梁间距,次梁左右各半个次梁间距(3)弹性理论计算跨度中间跨 0c l l =边跨 板0min 1.025222n n b h b l l l =+++(,) ﻩ梁0min 1.025222n n b a b l l l =+++(,) (4)荷载取值板和次梁的折算荷载为了考虑次梁或主梁的抗扭刚度对内力的影响,采用增大恒载,减小活载的办法板 12g g q '=+ 12q q '= ﻩ次梁 14g g q '=+34q q '=7、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计算假定有哪些?答:⑴、支座可以自由转动,但没有竖向位移;⑵、不考虑薄膜效应对板内力的影响;⑶、在确定板传给次梁的荷载以及次梁传给主梁的荷载时,分别忽略板、次梁的连续性,按简支构件计算支座竖向反力;⑷、跨数超过5跨的连续梁、板,当各跨荷载相同,且跨数相差不超过10%时,可按5跨的等跨连续梁、板计算.8什么是折算荷载法?为什么采用折算荷载?如何折算?答:折减荷载法:当主梁的线刚度比次梁的线刚度大得多时,主梁变形对次梁内力的影响才比较小。
路由重分布概念
路由重分布概念
路由重分布是指在不同路由协议之间共享路由信息的过程。
为了在同一个网络中有效地支持多种路由协议,需要在不同的路由协议之间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
这个过程将一种路由协议获悉的路由信息告知给另一种路由协议,从而实现在不同的路由协议之间路由信息的共享。
在执行路由重分布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应避免在同一个网络中同时使用两个不同的路由协议,除非在网络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其次,如果有多台路由器作为重分布点,应使用单项重分布以避免回环和收敛问题,并在不需要接收外部路由的路由器上使用默认路由。
此外,在单边界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双向重分布,但如果没有任何机制来防止路由回环,则不要在一个多边界的网络中使用双向重分布。
在进行路由重分布时,还需要考虑度量标准和管理距离。
种子度量值是在路由生分布时定义的,它是一条通过外部重分布进来的路由的初始度量值。
同时,由于不同路由协议的度量标准不同,需要进行协议标准的转换以实现兼容性。
总之,路由重分布是实现多个路由协议在同一个网络中协同工作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在不同路由协议之间进行路由信息的共享和转换,可以实现更加高效和可靠的路由选择和网络通信。
双向双点重分布
自己总结一下双向双点重分布: 拓扑如下: --------------------------------- 目的是为了实现在R1上看4.4.4.4的路由有二条,R2,R3备份或负载, 实现在R4上看1.1.1.1的路由有二条,R2,R3 备份或负载. 实现方法: 修改度量值路由tag: 当一个路由器重分布时,把路由自己总结一下双向双点重分布:拓扑如下:---------------------------------目的是为了实现在R1上看4.4.4.4的路由有二条,R2,R3备份或负载,实现在R4上看1.1.1.1的路由有二条,R2,R3 备份或负载. 实现方法:修改度量值路由tag: 当一个路由器重分布时,把路由打上tag, 当另一个R收到时直接丢弃.环境描述:R1,R2,R3,之间运行ospf 110 ,network 各个互联接口R2,R3,R4 之间运行eigrp 90 ,network 各个互联接口在R1上把环回口地址1.1.1.1 重分布进 OSPF 110.在R4上把环回口地址4.4.4.4 重分布进 EIGRP 90.第一步 : 在R2,R3上把eigrp 重分布进 OSPF :在R2上得到的路由是:D EX 4.4.4.0 [170/2588160] via 192.1.1.4, 00:02:22, FastEthernet0/0 在R3上得到的路由是:O E2 4.4.4.0 [110/20] via 192.1.13.1, 00:00:17, FastEthernet2/0从R4看路由表:O E2 4.4.4.0 [110/20] via 192.1.12.2, 00:02:05, FastEthernet1/0O E2 192.1.1.0/24 [110/20] via 192.1.13.3, 00:02:05, FastEthernet2/0 [110/20] via 192.1.12.2, 00:02:05, FastEthernet1/0 分析一下为什么R2,R3上得到的4.4.4.4的路由一个是D EX 一个是O E2 的呢 ?在R4上把4.4.4.4的直连路由重分布到EIGRP后,R2,R3都学习到了D EX的该网段路由.度量值变为170.此时在R2,R3先后把EIGRP重分布到OSPF中,此时会在AREA0中广播该OE2路由,因为R3也运行OSPF,R3也会收到从R2重分布进行的 O E2 4.4.4.4路由,这时,R3就是从两个不同的接口都学习到了4.4.4.4的路由,这时R3就会比较度量值,哪个小,哪个就会被放到路由表中.OE2 的是110. DEX的是170,所以在R3上看到的4.4.4.4的路由是OE2的.那如何实现在R1上到4.4.4.4的链路是冗余的呢.(一种方法是修改度量值,另一种方法是给路由打上tag.)下面介绍利用给路由条目打tag来实现冗余.在R2上把重分布进OSPF的4.4.4.0路由打上99的标签:ip prefix-list pre seq 5 permit 4.4.4.0/24!route-map cisco permit 10match ip address prefix-list preset tag 99route-map cisco permit 20!router ospf 110router-id 2.2.2.2log-adjacency-changesredistribute eigrp 90 subnets route-map cisconetwork 192.1.12.2 0.0.0.0 area 0此时在R1上看学习到的路由:R1#show ip route 4.4.4.0Routing entry for 4.4.4.0/24Known via "ospf 110", distance 110, metric 20Tag 99, type extern 2, forward metric 1Last update from 192.1.12.2 on FastEthernet1/0, 00:00:21 agoRouting Descriptor Blocks:* 192.1.12.2, from 2.2.2.2, 00:00:21 ago, via FastEthernet1/0Route metric is 20, traffic share count is 1Route tag 99同样R3上也会学习到tag为99的路由,这时如果在R3上把学习到的该路由丢弃,则R3只会从R4方向学习到EIGRP的4.4.4.0路由,这时从 R1上看到的4.4.4.0的路由应该为二条:R3上的操作:route-map cisco deny 10match tag 99!route-map cisco permit 20!routerospf 110router-id 3.3.3.3log-adjacency-changesredistribute eigrp 90 subnetsnetwork 192.1.13.3 0.0.0.0 area 0distribute-list route-map cisco in!在R3上看路由已经变为:D EX 4.4.4.0 [170/2588160] via 192.1.1.4, 00:02:00, FastEthernet0/0 但R1上路由确依然为,并不是我们预想的冗余:O E2 4.4.4.0 [110/20] via 192.1.13.3, 00:00:09, FastEthernet2/0原来问题是R2上的路由又变为:O E2 4.4.4.0 [110/20] via 192.1.12.1, 00:04:57, FastEthernet1/0在R3上也进行同样的操作:ip prefix-list pre seq 5 permit 4.4.4.0/24!route-map cisco1 permit 10match ip address prefix-list preset tag 88!route-map cisco1 permit 20router ospf 110redistribute eigrp 90 subnets route-map cisco1R2上的操作:route-map cisco1 deny 10match tag 88!route-map cisco1 permit 20!router ospf 110distribute-list route-map cisco1 in至此:从R2,R3上看到的4.4.4.0的路由为:R2: D EX 4.4.4.0 [170/2588160] via 192.1.1.4, 00:03:25,FastEthernet0/0R3: D EX 4.4.4.0 [170/2588160] via 192.1.1.4, 00:12:48, FastEthernet0/0所以在R1看4.4.4.0的路由为:O E2 4.4.4.0 [110/20] via 192.1.13.3, 00:00:35, FastEthernet2/0[110/20] via 192.1.12.2, 00:00:35, FastEthernet1/0到此: 双点单向重分布做完!在R2,R3上把本地的路由O E2 1.1.1.0 [110/20] via 192.1.12.1, 00:05:49, FastEthernet1/0O E2 1.1.1.0 [110/20] via 192.1.13.1, 00:06:12, FastEthernet2/0重分布进EIGRP中,度量值都变为170,此时不会出现(二)中的问题相同操作:router eigrp 90redistribute ospf 110 metric 1000 100 255 1 1500network 192.1.1.0no auto-summary在R4上看到的路由为:D EX 1.1.1.0 [170/2588160] via 192.1.1.3, 00:00:00, FastEthernet0/0 [170/2588160] via 192.1.1.2, 00:00:00, FastEthernet0/0至此: 双向双点重分布做完!。
双点双向重分布
们都说,眼见为实,今天自己做了一下ospf与rip的双点双向重发布,终于看到了想要的效果,哈哈哈…………如图r1、r2、r3上起ospf协议,r2、r3、r4、r5上起rip协议。
然后在r2、r3上进行重发布。
r1配置: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1.1.1.1 255.255.255.255interface Serial0/1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encapsulation frame-relayip ospf network point-to-multipointip ospf hello-interval 10serial restart-delay 0no arp frame-relayframe-relay map ip 10.1.1.2 102 broadcastframe-relay map ip 10.1.1.3 103 broadcastno frame-relay inverse-arprouter ospf 1log-adjacency-changesnetwork 1.1.1.1 0.0.0.0 area 0network 10.1.1.1 0.0.0.0 area 0r2配置: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2.2.2.2 255.255.255.255interface Serial0/1ip address 10.1.1.2 255.255.255.0encapsulation frame-relayip ospf network point-to-pointserial restart-delay 0no arp frame-relayframe-relay map ip 10.1.1.1 201 broadcast frame-relay map ip 10.1.1.3 201 broadcast no frame-relay inverse-arpinterface Ethernet1/0ip address 24.1.1.2 255.255.255.0router ospf 1log-adjacency-changesredistribute rip metric 100 subnets network 2.2.2.2 0.0.0.0 area 0network 10.1.1.2 0.0.0.0 area 0router ripversion 2redistribute ospf 1 metric 4network 24.0.0.0r3配置: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3.3.3.3 255.255.255.255interface Serial0/1ip address 10.1.1.3 255.255.255.0 encapsulation frame-relayip ospf network point-to-pointserial restart-delay 0no arp frame-relayframe-relay map ip 10.1.1.1 301 broadcast frame-relay map ip 10.1.1.2 301 broadcast no frame-relay inverse-arpinterface Ethernet1/0ip address 34.1.1.3 255.255.255.0router ospf 1log-adjacency-changesredistribute rip metric 100 subnets network 3.3.3.3 0.0.0.0 area 0network 10.1.1.3 0.0.0.0 area 0router ripversion 2redistribute ospf 1 metric 5 network 34.0.0.0no auto-summaryr4配置:interface Ethernet1/0ip address 24.1.1.4 255.255.255.0 half-duplex!interface Ethernet1/1ip address 34.1.1.4 255.255.255.0 half-duplex!interface Ethernet1/2ip address 45.1.1.4 255.255.255.0 half-duplexrouter ripversion 2network 24.0.0.0network 34.0.0.0network 45.0.0.0no auto-summaryr5配置: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5.5.5.5 255.255.255.255interface Ethernet0/2ip address 45.1.1.5 255.255.255.0 half-duplexrouter ripversion 2network 5.0.0.0network 45.0.0.0no auto-summary于是出现了这个现象,如图你会发现在r2、r3上5.5.5.5竟然是从ospf上过来的,下一跳是r1的接口………………终于出来了,呵呵,以前总是出不来这个错误的效果…………无疑这是错误的………………原因就在于ospf的管理距离要高于rip,造成路由器选择管理距离低的路由协议,所以会出现这个了……解决方法:方法一:修改AD值,我认为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仅仅在两个ASBR节点上,将rip的AD值修改,高于ospf的AD值,问题马上解决,并且在A点和B点都形成了等价负载均衡。
双中点模型的规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双中点模型的规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双中点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模型,在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核心概念是指在一个系统中存在两个中心点,它们相互作用并共同影响系统的发展。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双中点模型的规律,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案例。
通过对双中点模型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规律,为实践中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首先对双中点模型进行概述,介绍其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接着会说明文章的结构,即引言、正文和结论各自包含的内容和目的。
最后,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框架。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双中点模型的概念、应用和实践案例。
首先会对双中点模型的概念进行深入分析,解释其内涵和特点。
接着会探讨双中点模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展示其在实际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最后,将通过具体实践案例来说明双中点模型的具体操作和效果。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双中点模型的规律,归纳其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在展望中,将对双中点模型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和设想,为读者提供一个未来发展的参考。
最后,通过对全文的回顾和总结,得出本文的结论,强调双中点模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双中点模型的规律性,通过对双中点模型的概念、应用和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在不同领域中双中点模型所表现出的共同规律。
通过对双中点模型规律的挖掘和总结,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模型的核心特点,从而为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同时,文章还将展望双中点模型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视野和思考框架。
通过文章的研究和探讨,旨在揭示双中点模型的规律性,并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路。
2.正文2.1 双中点模型的概念双中点模型是一种在管理学和心理学领域中常用的模型,它主要用于描述和解释人类行为中的一种特殊模式。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ppt模版课件
1
2
4
3
整体现浇式楼盖具有整体性好,适应性强,防水性好等优点,适用于下列情况:
楼面荷载较大、平面形状复杂或布置上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对于防渗、防漏或抗震要求较高的建筑物。
高层建筑。
双向板:两个方向弯曲。
单向板:主要在一个方向弯曲;
如图:某四边支撑板,受均布荷载作用。
一.单向板与双向板
01
02
*
C.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或该支座左右截面最大剪力时,应在该支座 左右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 2.内力计算 (1)对于相应的荷载及其布置,当等跨或跨差小于等于10%时,可直接查表用相应公式计算(如查P.130--136); (2)公式中的荷载应为折算荷载,其他相同。 3.内力包络图 (1)意义:确定非控制截面的内力,以便布置这些截面的钢筋。 (2)内力包络图的作法:见附图,以五跨连续梁为例加以说明。 步骤1:由于对称性,取梁的一半作图;
*
对于(2):由于支座约束作用将在板内产生轴向压力,称为薄膜 力或薄膜效应,它将减少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这种有利作用在计算内力时忽略,但在配筋计算时通过折 减计算弯矩加以调整。 对于(3):主要为计算简单。 对于(4):方便查表计算,可由结构力学证明。 2.计算单元和从属面积 (1)计算单元:板—取1米宽板带; (见附图) 次梁和主梁—取具有代表性的一根梁。 (2)从属面积:板—取1米宽板带的矩形计算均布荷载; (见附图) 次梁和主梁—取相应的矩形计算均布和集中荷载。
塑性铰 理想铰 A:能承受(基本不变的)弯矩 不能承受弯矩 B:具有一定长度 集中于一点 C:只能沿弯矩方向转动 任意转动 (3)塑性铰的分类 钢筋铰—受拉钢筋先屈服,适筋截面;(转动大、延性好); 混凝土铰—混凝土先压碎,超筋截面;(转动小、脆性)。 (4)塑性铰对结构的影响 A:使超静定结构超静定次数减少,产生内力重分布; B:塑性铰出现时,只要结构不产生机动,仍可承受荷载;或者 说,当出现足够的塑性铰,使结构产生机动时,结构才失效。
简答题
1、简述现浇肋梁楼盖的组成及荷载传递途径。
答:现浇肋梁楼盖由板、次梁和主梁组成,荷载的传递途径为荷载作用到板上,由板传递到次梁,由次梁传递到主梁,由主梁传递到柱或墙,再由柱或墙传递到基础,最后由基础传递到地基。
2、什么是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答:在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当某截面出现塑性铰后,引起结构内力的重分布,使结构中内力的分布规律与一般力学计算方法得到的内力(弹性理论得到的内力)不同。
这种由于塑性铰的形成与开展而造成的超静定结构中的内力重新分布称为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
3、什么是单向板?什么是双向板?答:单向受力,单向弯曲(及剪切)的板为单向板;双向受力,双向弯曲(及剪切)的板为双向板。
单向板的受力钢筋单向布置,双向板的受力钢筋双向布置。
4、单向板和双向板是如何区分的?答:两对边支承的板为单向板。
对于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或等于2.0时,按双向板考虑;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时,宜按双向板考虑,也可按单向板计算,但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0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考虑。
5、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内应配置有哪几种钢筋?答: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内应配置有板内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
板内受力钢筋种类一般采用HPB235,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150mm 时,不宜大于200mm ,当板厚>150mm 时,不宜大于1.5h ,且不宜大于250mm 。
连续板中配筋形式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
构造钢筋包括:分布钢筋、沿墙处板的上部构造钢筋、主梁处板的上部构造钢筋和板内抗冲切钢筋。
6、说明单向板肋梁盖中板的计算简图。
答:在计算中,取1m 宽板作为计算单元,故板截面宽度b=1000mm ,为支承在次梁或砖墙上的多跨板,为简化计算,将次梁或砖墙作为板的不动饺支座。
关于双点双向重分布的一些总结 -未必全对
这样做完之后的结果和修改AD值是相同的。
这是方法之一,分布列表有很多控制参数,
我相信还有其他方式,也可以实现相同效果。
方法三:
使用route-map,如果在分布列表的基础上去思考使用route-map的话,会少走一些弯路。
有意思的地方出现了,既然ASBR 1和ASBR 2在相同的ospf域,
那为什么两个点的路由表不同?
观察路由表发现有一端的ASBR选择了rip协议,
另一端的ASBR选择了ospf协议,
其实经过分析之后,这种情况很容易可以解释。
在选择rip协议的ASBR端,说明rip域的路由条目是从这个点进来的,
然后形成等价的负载均衡。
我想到了樊老师回答的一个问题,
在ASBR 1和ASBR 2中,究竟哪一边会出现这种状况?
"取决于时间",
如果先在ASBR 2做好了redistribute,
那ASBR 1和B之间就会产生环路,反之亦然。
环路是如何自己消失的?
卷一上说,环路消失是因为失效计时器到时,
进来之后,又重分布进了ospf域,
然后,将这些路由条目(分布之前是rip域内路由,分布之后是ospf的O E2路由)通告给了其他ospf节点,
对端在学到O E2路由之后就会和之前学到的rip路由比较,
比较之后rip条目被丢弃,O E2留下了,就产生了这种情况。
在rip的数据库中也可以得到验证,
先看环路,
出现环路是造成网络收敛慢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链路经过反复震荡之后
(也许几分钟,也许几十分钟,根据节点多少而定,在4个节点的环境下,使用ospf和rip时,收敛时间约在几分钟左右也,可能更短),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BRDF)是指每个物体对入射光线的反射条件及强度,包括
反射方向以及反射强度。
它是描述物体表面反射机制的重要数字模型,是计算机图形学、渲染、虚拟建模和图像处理的重要的一部分。
一般情况下,BRDF通常用一个4维表示,其中三维表示反射来源方向(从该点看去),深度表示该点对物体的反射强度,而反射来源的角度,一般用三角函数表示,如logθ,ϕ,这样就可以简化BRDF的表示。
BRDF在公式上表示为: F(θ, ϕ, Ω, Φ) = S(Ω, Φ)R (θ, ϕ),其
中F代表BRDF,S代表反射方式,R代表反射强度,θ,ϕ分别代表出
射角度,Ω,Φ分别代表入射角度。
BRDF可以应用到渲染、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等多个领域,用于模
拟真实物体表面反射的模型,比如可以用来模拟不同物体的贴图,模
拟可以让物体有真实感的贴图,提高渲染的真实性。
此外,BRDF 还可
以用于光照计算,可以模拟物体真实的光照和阴影效果。
BRDF也可以用于光照转换,即将入射光源转化为出射光源,用来模拟
虚拟照明环境中的光源效果,以及体素场渲染,用来模拟不同的反射
环境。
总之,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是模拟物体真实反射情况的重要数
学模型,它比传统的模型更加精确,能够更好地模拟真实的光照、阴
影和反射情况,在计算机图形学、渲染、虚拟建模及图像处理等领域
都有广泛的应用。
双向固定效应 分类回归
双向固定效应分类回归双向固定效应分类回归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用于探究观测数据中的因果关系。
该方法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观测数据集中的多个特征变量,预测一个二值化的分类变量。
在这种分类回归中,特别强调了两个因素的固定效应,这意味着这些因素的影响被认为是不随时间或其他变量的改变而改变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双向固定效应分类回归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双向固定效应分类回归是一种纵向数据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分析面板数据或双向面板数据(也称为容差面板数据)。
面板数据是观测单位在不同时间点上的重复观测,而双向面板数据则进一步考虑了观测单位之间的异质性。
这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观测单位和时间固定效应。
在双向固定效应分类回归中,通常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建模二值化的分类变量。
Logistic回归是一种广义线性模型,用于解决二分类或多分类问题。
它通过将自变量的线性组合通过Logistic函数映射到[0,1]的范围内,从而得到观测事件发生的概率。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核心是在传统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中引入固定效应。
固定效应通常包括观测单位和时间两个维度。
观测单位固定效应是用于捕捉不变的观测单位的影响,比如个体特定的特征;时间固定效应则是用于捕捉不变的时间影响,比如季节性变化或其他长期趋势。
通过引入这些固定效应,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估计自变量对观测数据的影响。
双向固定效应分类回归在许多应用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医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使用双向固定效应分类回归来探究不同因素对某种疾病患病风险的影响。
在经济学中,双向固定效应分类回归可以用于研究不同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社会科学领域,双向固定效应分类回归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因素对不同个体行为的作用。
双向固定效应分类回归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消除观测单位和时间的固定效应,从而减少了OLS回归的残差相关性。
它还可以控制观测单位和时间的异质性,从而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
然而,双向固定效应分类回归也有一些限制。
单向、双向板-配筋全图
(2) 试验表明,塑性铰的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力主要取决于纵向 钢筋的配筋率、钢筋的品种和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3) 考虑内力重分布后,结构构件必须有足够的抗 剪能力,否则构件将会在充分的内力重分布之前,由 于抗剪能力不足而发生斜截面的破坏。
图2.2 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弯曲 (a) 单向板;(b) 双向板
2.2.1 单向板肋形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对结构平面进行合理的布置,即根据使用要求, 在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前提下,合理地布置板与梁的 位置、方向和尺寸,布置柱的位置和柱网尺寸等。
柱的布置:柱的间距决定了主、次梁的跨度,因 此柱与承重墙的布置不仅要满足使用要求,还应考虑 到梁格布置尺寸的合理与整齐,一般应尽可能不设或 少设内柱,柱网尺寸宜尽可能大些。根据经验,柱的 合理间距即梁的跨度最好为:次梁4~6m,主梁5~8m。 另外柱网的平面应布置成矩形或正方形为好。
• (5) 各控制截面的剪力设计值按荷载 最不利布置和调幅后的支座弯矩,由静力 平衡条件计算确定。
5.承受均布荷载的等跨连续梁、板的计算 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等跨连续梁、板的内力可用
由弯矩调幅法求得的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按下式计算 M=αM(g+q)l02 V=αV(g+q)ln
当等跨连续梁上作用有间距相同、大小相等的集 中荷载时,各跨跨中和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按下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本章提要
梁板结构即建筑结构中的水平构件,也即由竖 向构件支撑的部分。包括楼盖、屋盖、楼梯、雨篷 等构件。本章主要介绍这几类构件的基本受力和计 算,构造要求和识图要点。
单点或双点交叉算子
单点或双点交叉算子一、引言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生物进化原理的优化算法,其中交叉算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遗传算法中,交叉操作可以帮助种群更好地探索搜索空间,从而增加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全局搜索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单点或双点交叉算子。
二、交叉操作的概念在遗传算法中,交叉操作是指从两个父代染色体中随机选择一个位置(单点交叉)或两个位置(双点交叉),然后将这些位置之间的基因互换,从而生成两个新的后代染色体。
这样做可以保留父代染色体中有利的特征,并引入新的变异和多样性。
三、单点交叉算子单点交叉是最简单和最常见的遗传算法交叉方式之一。
其基本思想是在两个父代染色体上随机选择一个位置,并将该位置之后的所有基因进行互换。
例如,假设我们有以下两个父代染色体:Parent1: 1 2 3 4 5 6Parent2: 6 5 4 3 2 1如果我们在第三个位置处进行单点交叉,则可以得到以下两个后代染色体:Offspring1: 1 2 3 3 2 1Offspring2: 6 5 4 4 5 6可以看出,单点交叉操作保留了父代染色体中的一些特征,并引入了一些新的变异和多样性。
但是,单点交叉算子的缺点是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因为它只能在一个位置上进行交叉。
四、双点交叉算子为了克服单点交叉算子的局限性,人们提出了更复杂的交叉方式,例如双点交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从两个父代染色体中选择两个不同的位置,并将这些位置之间的基因互换。
例如,假设我们有以下两个父代染色体:Parent1: 1 2 3 4 5 6Parent2: 6 5 4 3 2 1如果我们在第二个和第五个位置处进行双点交叉,则可以得到以下两个后代染色体:Offspring1:6 2 3 4 2 1Offspring2:1 5 4 3 5 6可以看出,在同一对父代染色体上进行双点交叉比单点交叉更具多样性和探索能力。
然而,双点交叉算子也有其缺点,即容易在某些情况下导致过多的变异和多样性。
关于弹性法和塑性法计算板的区别
关于弹性法和塑性法计算板的区别关于弹性法和塑性法计算板的区别两个简单认识:1、塑性变形⾦属零件在外⼒作⽤下产⽣不可恢复的永久变形。
通过塑性变形不仅可以把⾦属材料加⼯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和尺⼨的制品,⽽且还可以改变⾦属的组织和性能。
⼀般使⽤的⾦属材料都是多晶体,⾦属的塑性变形可认为是由晶内变形和晶间变形两部分组成。
2、弹性变形材料在受到外⼒作⽤时产⽣变形或者尺⼨的变化,⽽且能够恢复的变形叫做弹性变形。
五种计算理论:1.线弹性分析⽅法。
我们结构设计⼤多数都是按线弹性分析的。
国内外所有设计软件在分析的时候,也都是作线弹性分析。
按弹性理论结构分析⽅法认为,结构某⼀截⾯达到承载⼒极限状态,结构即达到承载⼒极限状态。
2.塑性重分布⽅法。
我国规范和软件中,单向板、梁等,都是此种⽅法。
这种⽅法其实只是在线弹性分析结果上的⼀种内⼒调整。
结构承载⼒的可靠度低于按弹性理论设计的结构,结构的变形及塑性绞处的混凝⼟裂缝宽度随弯矩调整幅度增加⽽增⼤。
3.塑性极限⽅法。
双向板⼀般按这种⽅法设计。
但是双向板也可以按弹性分析结果设计,在PMCAD ⾥可以选择。
按塑性理论结构分析⽅法认为,结构出现塑性绞后,结构形成⼏何可变体系,结构即达到承载⼒极限状态.机构设计从弹性理论过渡到塑性理论使结构承载⼒极限状态的概念从单⼀截⾯发展到整体结构4.⾮线性分析⽅法。
有⼏何⾮线性和材料⾮线性分析之分,原理及内容较多,需看相关书籍。
但⼀般设计很少做⾮线性分析,只有少数情形需要,如特殊结构特殊作⽤。
⽐如罕遇地震分析,p-delta 分析,push 分析等。
5.试验分析⽅法。
国外对复杂结构⼀般进⾏模型试验分析。
国内很少做。
规范规定:各种双向板可按弹性进⾏计算(《混凝⼟结构设计规范》5.2.7 规定),同时应对⽀座或节点弯矩进⾏调幅(5.3.1 条规定的,其实这也是考虑塑性内⼒充分布);连续单向板宜按塑性计算(《混凝⼟结构设计规范》5.3.1 条规定),同时尚应满⾜正常使⽤极限状态的要求或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单向板双向板的图解
单向板双向板的图解+cad单向板: (dan xiang ban) one-way slab楼板一般是四边支承,根据其受力特点和支承情况,又可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
在板的受力和传力过程中,板的长边尺寸L2与短边尺寸L1的比值大小,决定了板的受力情况。
双向板: (shuang xiang ban) two-way slab四边支承的长方形的板,如长跨与短跨之比相差不大,其比值小于二时称之为双向板。
在荷载作用下,将在纵横两个方向产生弯矩,沿两个垂直方向配置受力钢筋。
1单向板one-way slab楼板一般是四边支承,根据其受力特点和支承情况,又可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
在板的受力和传力过程中,板的长边尺寸L2与短边尺寸L1的比值大小,决定了板的受力情况。
根据弹性薄板理论的分析结果,当区格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超过一定数值时,荷载主要是通过沿板的短边方向的弯曲(及剪切)作用传递的,沿长边方向传递的荷载可以忽略不计,这时可称其为“单向板”。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沿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对于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与短边比值大于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的单向板计算,但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当长边与短边比值介于2与3之间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比值小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2双向板two-way slab四边支承的长方形的板,如长跨与短跨之比相差不大,其比值小于二时称之为双向板。
在荷载作用下,将在纵横两个方向产生弯矩,沿两个垂直方向配置受力钢筋。
天津大学出版的<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第三版),即本科生教材. 第一页"单向板肋梁楼盖"上写着边长比值大于3的时候,可按照单向板计算,然后是计算原理和假设,包括荷载折算,不利布置影响和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在第21页的"1.4 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 中有一段话提到了:对于四边支承板,边长比2-3时,板仍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双向受力特征,宜按照双向板计算....当边长比值大于3时,沿长边方向的钢筋可按构造要求配制.".本书第二章,第38页,前言提到当边长比<=2时,这种四边支承板称为双向板,由双向板和支承梁组成的楼盖称为双向板肋梁楼盖. 总之,天大这本教材的思想和混凝土规范是一致的,一般也一直以3.0,而不是2.0作为单向板判断的标准.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OSPF双点双向重分布
【实验要求】按照拓扑搭建网络,对RIP 和OSPF 做双点双向重分发。
使得全网全互联。
并对重分发带来的故障解决和分析。
【实验步骤】一、 按照拓扑,对各个路由器的基本命令及重分发配置完成,可参考实验《重分发一》和《重分发二》。
R1: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1.1.1.1 255.255.255.0interface Serial0/0ip address 192.168.13.1 255.255.255.0serial restart-delay 0interface Serial0/1ip address 192.168.14.1 255.255.255.0serial restart-delay 0router ospf 1router-id 1.1.1.1log-adjacency-changesredistribute rip subnetsnetwork 1.1.1.0 0.0.0.255 area 0network 192.168.14.0 0.0.0.255 area 0router ripversion 2redistribute ospf 1 metric 1network 192.168.13.0no auto-summaryRIP OSPFR1R2R3R4S 0/0 192.168.13.0/24 S 0/0S 0/0 192.168.24.0/24 S 0/0S 0/1 192.168.14.0/24 S 0/1S 0/1 192.168.23.0/24 S 0/1lo 0:1.1.1.1/24lo 0:2.2.2.2/24lo 0:3.3.3./24lo 0:3.3.3.3/24IGP 中4种路由协议的重分布三、OSPF 双点双向重分布R2:!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2.2.2.2 255.255.255.0interface Serial0/0ip address 192.168.24.2 255.255.255.0serial restart-delay 0interface Serial0/1ip address 192.168.23.2 255.255.255.0serial restart-delay 0router ospf 1router-id 2.2.2.2log-adjacency-changesredistribute rip subnetsnetwork 2.2.2.0 0.0.0.255 area 0network 192.168.24.0 0.0.0.255 area 0!router ripversion 2redistribute ospf 1 metric 1network 192.168.23.0no auto-summaryR3: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3.3.3.3 255.255.255.0interface Serial0/0ip address 192.168.13.3 255.255.255.0serial restart-delay 0interface Serial0/1ip address 192.168.23.3 255.255.255.0serial restart-delay 0router ripversion 2network 3.0.0.0network 192.168.13.0network 192.168.23.0R4: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4.4.4.4 255.255.255.0interface Serial0/0ip address 192.168.24.4 255.255.255.0serial restart-delay 0interface Serial0/1ip address 192.168.14.4 255.255.255.0serial restart-delay 0router ospf 1router-id 4.4.4.4log-adjacency-changesnetwork 4.4.4.0 0.0.0.255 area 0network 192.168.14.0 0.0.0.255 area 0network 192.168.24.0 0.0.0.255 area 0R1#sh ip rou//查看R1的路由表1.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1.1.0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C 192.168.1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02.0.0.0/8 is variably subnetted, 2 subnets, 2 masksO 2.2.2.2/32 [110/129] via 192.168.14.4, 00:03:05, Serial0/1 R 2.2.2.0/24 [120/2] via 192.168.13.3, 00:00:24, Serial0/0C 192.168.14.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13.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O E2 3.3.3.0 [110/20] via 192.168.14.4, 00:03:05, Serial0/14.0.0.0/32 is subnetted, 1 subnetsO 4.4.4.4 [110/65] via 192.168.14.4, 00:03:06, Serial0/1O 192.168.24.0/24 [110/128] via 192.168.14.4, 00:03:06, Serial0/1 O E2 192.168.23.0/24 [110/20] via 192.168.14.4, 00:03:06, Serial0/1 R1#R2#sh ip rou//查看R2的路由表1.0.0.0/8 is variably subnetted, 2 subnets, 2 masksO 1.1.1.1/32 [110/129] via 192.168.24.4, 00:02:46, Serial0/0 R 1.1.1.0/24 [120/2] via 192.168.23.3, 00:00:23, Serial0/1O E2 192.168.13.0/24 [110/20] via 192.168.24.4, 00:02:46, Serial0/02.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2.2.2.0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O 192.168.14.0/24 [110/128] via 192.168.24.4, 00:02:46, Serial0/03.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R 3.3.3.0 [120/1] via 192.168.23.3, 00:00:23, Serial0/14.0.0.0/32 is subnetted, 1 subnetsO 4.4.4.4 [110/65] via 192.168.24.4, 00:02:46, Serial0/0C 192.168.24.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0C 192.168.2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1R1#traceroute 3.3.3.3//R1上跟踪路由3.3.3.3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Tracing the route to 3.3.3.31 192.168.14.4 116 msec 112 msec 100 msec2 192.168.24.2 136 msec 104 msec 44 msec3 192.168.23.3 152 msec * 244 msecR1#//发现,R1去往3.3.3.0/24的路由,要通过R4,再通过R2,才到达R3,在OSPF区域绕了一圈之后进入RIP,OSPF双点双向重分布会造成环路。
双站散射系数
双站散射系数
双站散射系数(Two-Station Scattering Coefficient)是雷达遥感领域的一个概念,用于描述目标物对雷达信号的散射特性。
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双向散射系数(Bi-directional Scattering Coefficient):表示目标物对雷达信号在两个不同方向上的散射能力。
双向散射系数的大小与目标物的物理性质(如形状、尺寸、密度等)有关,可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目标物。
2. 双站散射强度(Two-Station Scattering Intensity):表示目标物在两个不同方向上的散射强度。
双站散射强度可用于描述目标物在不同角度下的散射特性,有助于分析目标物的几何形状和物理性质。
在实际应用中,双站散射系数通常用于雷达信号的处理和目标识别。
通过对双站散射系数的分析,可以有效提高雷达系统的性能,实现对复杂场景中目标的检测、识别和定位。
双向板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
(一)双向板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1.单跨双向板的弯矩计算为便于应用,单跨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已编制成弯矩系数表,供设计者查用。
在教材的附表中,列出了均布荷载作用下,六种不同支承情况的双向板弯矩系数表。
板的弯矩可按下列公式计算:M = 弯矩系数×(g+p)l x2{M=αmp(g+p)l x2 αmp为单向连续板(αmb为连续梁)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弯矩系数。
}式中M 为跨中或支座单位板宽内的弯矩(kN·m/m);g、p为板上恒载及活载设计值(kN/m2);l x为板的计算跨度(m)。
2.多跨连续双向板的弯矩计算(1)跨中弯矩双向板跨中弯矩的最不利活载位置图多跨连续双向板也需要考虑活载的最不利位置。
当求某跨跨中最大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载,并在其前后左右每隔一区格布置活载,形成如上图(a)所示棋盘格式布置。
图(b)为A-A剖面中第2、第4区格板跨中弯矩的最不利活载位置。
为了能利用单跨双向板的弯矩系数表,可将图(b)的活载分解为图(c)的对称荷载情况和图(d)的反对称荷载情况,将图(c)与(d)叠加即为与图(b)等效的活载分布。
在对称荷载作用下,板在中间支座处的转角很小,可近似地认为转角为零,中间支座均可视为固定支座。
因此,所有中间区格均可按四边固定的单跨双向板计算;如边支座为简支,则边区格按三边固定、一边简支的单跨双向板计算;角区格按两邻边固定、两邻边简支的单跨双向板计算。
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板在中间支座处转角方向一致,大小相等接近于简支板的转角,所有中间支座均可视为简支支座。
因此,每个区格均可按四边简支的单跨双向板计算。
将上述两种荷载作用下求得的弯矩叠加,即为在棋盘式活载不利位置下板的跨中最大弯矩。
(2)支座弯矩支座弯矩的活载不利位置,应在该支座两侧区格内布置活载,然后再隔跨布置,考虑到隔跨活载的影响很小,可假定板上所有区格均满布荷载(g+p)时得出的支座弯矩,即为支座的最大弯矩。
双向固定效应
双向固定效应
双向固定效应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通常用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将考虑到两个不同方向上的固定效应,即个体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
这种方法在很多实际应用中非常有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估计变量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双向固定效应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是一种控制了个体和时间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分析方法。
具
体来说,个体固定效应是指在一个个体内部,不同时间点之间的变动,而时间固定效应则是指在同一时间点不同个体之间的变动。
通过同时控制这两种固定效应,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估计出变量之间的关系。
双向固定效应的应用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用途。
例如,在经济学领域,我们经常
会用到面板数据,来分析不同公司在不同时间点的表现。
通过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我们可以控制掉公司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从而更好地理解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如何估计双向固定效应
估计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通常需要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法或者
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
在进行估计时,需要注意到数据的面板结构,以及需要控制的固定效应变量。
结论
双向固定效应是一种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处理面板数据时非常实用。
通过
控制个体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估计出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数据的结构和固定效应的控制,以获得准确有效的分析结果。
以上是关于双向固定效应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们都说,眼见为实,今天自己做了一下ospf与rip的双点双向重发布,终于看到了想要的效果,哈哈哈…………如图r1、r2、r3上起ospf协议,r2、r3、r4、r5上起rip协议。
然后在r2、r3上进行重发布。
r1配置: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1.1.1.1 255.255.255.255interface Serial0/1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encapsulation frame-relayip ospf network point-to-multipointip ospf hello-interval 10serial restart-delay 0no arp frame-relayframe-relay map ip 10.1.1.2 102 broadcastframe-relay map ip 10.1.1.3 103 broadcastno frame-relay inverse-arprouter ospf 1log-adjacency-changesnetwork 1.1.1.1 0.0.0.0 area 0network 10.1.1.1 0.0.0.0 area 0r2配置: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2.2.2.2 255.255.255.255interface Serial0/1ip address 10.1.1.2 255.255.255.0encapsulation frame-relayip ospf network point-to-pointserial restart-delay 0no arp frame-relayframe-relay map ip 10.1.1.1 201 broadcast frame-relay map ip 10.1.1.3 201 broadcast no frame-relay inverse-arpinterface Ethernet1/0ip address 24.1.1.2 255.255.255.0router ospf 1log-adjacency-changesredistribute rip metric 100 subnets network 2.2.2.2 0.0.0.0 area 0network 10.1.1.2 0.0.0.0 area 0router ripversion 2redistribute ospf 1 metric 4network 24.0.0.0r3配置: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3.3.3.3 255.255.255.255interface Serial0/1ip address 10.1.1.3 255.255.255.0 encapsulation frame-relayip ospf network point-to-pointserial restart-delay 0no arp frame-relayframe-relay map ip 10.1.1.1 301 broadcast frame-relay map ip 10.1.1.2 301 broadcast no frame-relay inverse-arpinterface Ethernet1/0ip address 34.1.1.3 255.255.255.0router ospf 1log-adjacency-changesredistribute rip metric 100 subnets network 3.3.3.3 0.0.0.0 area 0network 10.1.1.3 0.0.0.0 area 0router ripversion 2redistribute ospf 1 metric 5 network 34.0.0.0no auto-summaryr4配置:interface Ethernet1/0ip address 24.1.1.4 255.255.255.0 half-duplex!interface Ethernet1/1ip address 34.1.1.4 255.255.255.0 half-duplex!interface Ethernet1/2ip address 45.1.1.4 255.255.255.0 half-duplexrouter ripversion 2network 24.0.0.0network 34.0.0.0network 45.0.0.0no auto-summaryr5配置: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5.5.5.5 255.255.255.255interface Ethernet0/2ip address 45.1.1.5 255.255.255.0 half-duplexrouter ripversion 2network 5.0.0.0network 45.0.0.0no auto-summary于是出现了这个现象,如图你会发现在r2、r3上5.5.5.5竟然是从ospf上过来的,下一跳是r1的接口………………终于出来了,呵呵,以前总是出不来这个错误的效果…………无疑这是错误的………………原因就在于ospf的管理距离要高于rip,造成路由器选择管理距离低的路由协议,所以会出现这个了……然后在两个ASBR的ospf域内,对in方向设置分布列表,接口为连接A点的接口。
这样配置的意思就是把重分配进ospf域内的rip条目都deny掉,但是这样deny是在ospf域内进行,等于是ASBR不接收rip域内的路由了。
这样做完之后的结果和修改AD值是相同的。
方法三:使用route-map,如果在分布列表的基础上去思考使用route-map的话,会少走一些弯路。
因为在使用分布列表和route-map时的方式是相同的。
这是一个高手写的出现此问题的原因:环路如何产生的?在双点双向重分布的环境中,产生环路主要是因为双协议之间AD值不同,并且假设ASBR 1在redistribute后,此时ospf域内已经产生了type-5的lsa,说明rip的路由条目已经进入了ospf,重分布开始生效。
这时ospf会将数据库内的条目通告其他节点,包括A(假设A为ospf域最远端的节点,该节点不是ASBR)和ASBR 2,并且保持ospf相同域内的lsa数据库相同。
有意思的地方出现了,既然ASBR 1和ASBR 2在相同的ospf域,那为什么两个点的路由表不同?观察路由表发现有一端的ASBR选择了rip协议,另一端的ASBR选择了ospf协议,其实经过分析之后,这种情况很容易可以解释。
在选择rip协议的ASBR端,说明rip域的路由条目是从这个点进来的,进来之后,又重分布进了ospf域,然后,将这些路由条目(分布之前是rip域内路由,分布之后是ospf的O E2路由)通告给了其他ospf节点,对端在学到O E2路由之后就会和之前学到的rip路由比较,比较之后rip条目被丢弃,O E2留下了,就产生了这种情况。
在rip的数据库中也可以得到验证,在选择ospf协议的一端show ip rip database可以看到,在ASBR 2中(路由表中含有O E2路由的节点)的rip数据库显示rip域内的路由为redistrbute,说明了rip域内的路由是从另一个ASBR 1学到的,因为redistrbute表示该条目是由rip域重分布进来的。
而在ASBR 1中(路由表中包含R路由的节点)的rip数据库则显示R路由是从rip域学到的。
现在的情况就是,在ASBR 2的两端同时收到了rip域内的路由,一端是由rip学到的,另一端是由ospf重分布进来的而ASBR 2会选择O E2路由,而不选择rip路由,是和AD有关,ospf(110)的AD值优于rip(120),所以在ASBR 1将这些不同协议的相同路由条目比较之后,选择了ospf,而rip则没有进入路由表。
:o来看rip域这边,如果简单认为rip域内的路由进入ospf域内,再由ospf域重分布进rip域而产生环路是不够的。
环路的产生是因为rip域内的路由在经过ospf重分布之后,再次进入rip域就会引起环路,换句话说,环路是在rip这边产生的。
假设在ASBR 2中O E2路由又在重分布时进入了rip域,这时的B是什么反应?B会想,我又收到了一条相同的路由条目,比较数据库吧比较之后发现,这条路由就是我的直连路由,这样,那条由rip进入ospf,又从ospf重新分布进入rip的路由,被B丢掉了,因为这条路由的metric比直连端口的metric要大(当然了,怎么会有比直连更小的metric?)。
在ASBR 2这端,因为有水平分割,所以ASBR 2是不会把B的直连路由再通告回去的。
这里可以看到,出现问题的链路在ASBR 2和B之间,在收敛之前,ASBR 1也运行了rip,从rip角度来讲,它不会将B的直连路由再发回给B,但是B的直连路由通过rip进入了ospf,而ASBR 1运行的ospf又会将B的直连路由再次通告给B,ok,环路就在这里。
(- - 虽然是在rip链路中产生了环路,但是我还是不认为环路是由rip引起的)再来看ospf域内的路由条目进入rip后会如何,我认为这里是没有问题的,当B收到(不论是从ASBR 1还是ASBR 2收到)ospf域内的路由条目时,会加入rip数据库,因为路径不同,所以从ASBR 1和ASBR 2收到的ospf路由都会加入路由表,然后形成等价的负载均衡。
我想到了樊老师回答的一个问题,在ASBR 1和ASBR 2中,究竟哪一边会出现这种状况?"取决于时间",如果先在ASBR 2做好了redistribute,那ASBR 1和B之间就会产生环路,反之亦然。
环路是如何自己消失的?卷一上说,环路消失是因为失效计时器到时,并且环路的消失和水平分割有很大关系,卷一同时简单例举了帧中继接口,因为帧中继接口的ip水平分割功能在默认情况下是关闭的,所以会产生永久环路。
但是具体是怎样的情况,我也没有一步一步分析过。
环路现象很怪异,很多次重启模拟器,很多次的情况都不相同,有时启动后,马上可以收敛,而有时会等几分钟。
我是以A点ping B点来判断是否收敛的。
我觉得应该和rip的计时器有关吧。
盼望高人指点!再来看次优路径问题,双点双向重分布中,环路貌似不是最致命的问题,因为环路会随着达到失效时间而消失,但是次优路径却不会,它会一直存在。